主报告1范文

2022-05-15

报告是在工作或项目事后编写的,所以报告具有总结性、叙述性的特点,只有按照报告格式编写,才能编写出有效的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主报告1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主报告1范文

创新成果主报告撰写要求

主报告是反映成果的主要材料,必须认真总结提炼,并按照以下要求撰写。

一、主报告总字数应控制在8000字以内,并设置目录。主报告原则上由题目、前言和正文等部分组成。报告中未能详述的内容,可以附件的形式加以补充。

1.题目。题目要简明扼要,用一句话概括创新点,鲜明地反映出成果核心内容及特色。不能重复他人已发表过的创新点或题目。不要出现本企业名称、创造人姓名以及成果内容的字母缩写等。

2.前言。主要反映企业的总体状况。

3.正文。应围绕为什么要实施该项成果、实施步骤、实施后取得哪些变化及效益分析来撰写。主报告应重点突出四个部分:一是创新成果产生或提出的背景;二是成果创新点、工作方案及原理、理论依据;三是成果的实施步骤和主要做法;四是实施后产生的效果及应用前景。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为什么实施本项创新(500字以内),即该项成果是针对专业技术所面临的哪些具体问题而创造的,并将在实施创新之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包括内部问题、外界要求等),分别进行阐述。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成果创新点、方案及原理、理论依据(200~300字),具有一定理论高度,反映本项创新的特色,攻克的管理或技术难点,同时需要概括相关领域的情况及与同类技术的对比评价。

第三部分:成果的实施步骤和主要做法是主报告的核心内容(字数应占成果主报告的70%左右),需详细阐述实施本项创新的具体措施、实施步骤等,要能反映出各项措施的操作思路、方法与步骤,辅以必要的实例、数据和图表予以说明。

第四部分:主要阐述实施本项创新后在生产建设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显著变化,要能反映出背景中所提到问题的解决程度及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果目前的应用、转化情况及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分析等。

二、主报告在表述方式上应与一般的工作总结、经验介绍、学术论文有所区别,在具备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尤其要突出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三、文字表述要科学、正确、清楚、朴素,并辅以必要的实例和数据、图表,对过于专业的技术或专门术语要做出解释,文字、图表要按照公开出版物的标准编排。

四、主报告层次不宜太多,不要超过4级。主报告以第三方人称叙述,涉及企业名称一般采用企业简称,不出现“我们”、“我厂”、“我公司”等称谓。

第二篇:北京服装学院 项目结题主报告 (2)

北京服装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立项

项目结题主报告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所属单位: 项目组成员:

年 月 日

北京服装学院教改立项《

》项目结题主报告

一、项目的背景、思路和项目研究、实践情况:

二、项目主要成果简介:

三、项目研究的自我评价与项目实践的自我评价:

四、项目推广价值及进一步研究、实践的思路:

说明:主报告总字数不低于4000字。大标题为黑体小三号字,正文部分一律为宋体四号字。

第三篇:艺术专项课题主报告的写作提纲 

详请参考“鄞州教育网—教育科研—机构设置—规划课题管理—附件二(1)(2)(3)” 引言【200—500字】

一、课题的起缘(或:课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研究起源、研究背景等)

1.(正面要求、先进方向、课程理念等)【200—500字】

2.(负面现象、缺陷倾向、问题实质等)【200—500字】

3.(文献综述、理论意义、实践价值等)【200—500字】

4.(校本基础、地域文化、现有经验等)【200—500字】

二、研究的设计(或课题的设计)

1.概念界定【0—300字】

2.研究思路【200—500字】

(常以连环式的“因果”、“假设”、“递进”分句组成,阐述自己理性的设想、认识、原则)

3.研究目标:【100—300字】

(1)(建构性目标:规律、模式、途径、载体、方法、结构、要素之一二)

(2)(培养性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的育人目标)

(3)(文化性目标:环境或氛围、观念或共识、特色或品牌等的次生成果)

4.研究内容:

【如果用常规段落作分条说明,则200—600字,字数是研究目标的翻倍】

【如果用框架式的结构图做图解,则不受限制,可力求简明、完整、均衡】

5.研究原则【0—300字】

(力戒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力求针对性、特殊性、个性化,一般三个原则)

6.研究对象【0—300字】

三、实践过程(或研究过程)【5000—8000字】

【本部分宜以研究的内容为二级、三级标题,作纬线;以具体的做法、进程、案例为正文,作经线】

1.艺术项目的选择研究(调研、论证、评估、校补等)【1000字左右】

2.教学内容的建构研究(范围、种类、难度、级差等)【1000字左右】

3.校本课程的设置研究(教材、配置、师资、课时等)【1000字左右】

4.教学活动的方法研究(教法、学法、练法、程式等)【1000字左右】

5.学习效果的评估研究(标准、原则、过程、方法等)【1000字左右】

6.学习成就的展示研究(平台、载体、形式、作用等)【1000字左右】

(① 以上6方面也可整合成3方面,即:1与2,3与4,5与6,两两整合。② 在内部再设第三级目录)

四、研究成果【3000—5000字】

1.达成了怎样的建构性成果【1500字左右】

(用阐述性文字、解说性语言、评价性语言和结构图、流程图、统计图、教材照片等穿插组成)

2.实现了怎样的培养性成果【1500字左右】

(用阐述性文字、解说性语言、评价性语言和各类总体样本数据、典型案例、个案等穿插组成)

3.出现了怎样的文化性成果【1500字左右】

(用阐述性文字、解说性语言、评价性语言和各类文化现象、典型案例、人文场景等穿插组成)

五、研究结论(或结论与思考、结论与展望)【1500字左右】

1.归因分析或因果推理等

2.效果鉴定或应用价值等

3.可行性或可推广价值等

4.相关缺陷与前瞻思考等  本提纲为2010年2月28日区教育局普教科的学校艺术教育教学专项科研成果推荐工作会议的辅导提供,仅供参考,提倡充实、改造、求异、创新。

第四篇:省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申报主报告

以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为目标的“燎原工程”

省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申报主报告

一、前言

中国***集团***无线电器材厂自1966年建厂以来,一直专门研制和生产军用继电器,是国家微型密封电磁继电器和航空航天用接触器研制、生产的核心企业,军用继电器研制生产定点厂家,为我国“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及国防重点工程提供了大量优质、可靠的产品,多次受到中央军委、原国防科工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表彰。 企业注重现代化、科学化、创新化管理,不断在管理体制和产品技术上求新求

变。近年来,企业先后建立了SPC过程控制系统、OA自动化办公系统和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构建了全新的绩效管理体系和以岗位价值为核心的薪酬激励体系。企业以“精湛技术、卓越品质;持续改进、顾客满意”为质量方针,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关注焦点,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企业坚持“发展需要人才、发展需要创新”的理念,持续引进重点高校大学毕业生及成熟型人才,加大力度委托培养现有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扩大和深化产学研合作,以项目建立内部的“传、帮、带”培养机制,全面推行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完善科研项目奖励办法,通过系列的激励机制,不断加速科研开发的速度和质量。 自十一五以来,工厂共申请专利35项,其中已获得授权27项,有8项仍在受理中;承担科研新品80余项,通过鉴定定型的60余项,完成工艺技术攻关项目50余项,掌握了22项核心关键技术。企业

自主研发和生产的TO-5微型密封电磁继电器系列产品可全面替代进口,全面满足航天工程的需求。企业独立承担了国家航空航天用接触器系列型谱开发任务,产品技术指标居于国内领先地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能全面替代进口。 ***厂将一直秉承“浓缩时空,聚业***”的企业精神,践行“差异化定位、专业化做精”的战略思想,始终牢固树立“客户至上、产品领先”的经营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军民并举,为使企业成为国内领先、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高性能高可靠微型继电器和接触器供应商不懈努力。

二、“燎原工程”创新管理产生的背景 “燎原工程”创新管理是企业整合创新资源、规范创新管理的需要。 “燎原工程”产生以前,工厂的创新管理活动有技术革新、小改小革及合理化建议等,创新管理活动比较分散,而且评审周期长、申报程序繁琐、宣传力度不

到位,对员工创新活动的引导作用不强,不利于创新项目的产生、发展及推广。这种管理方式导致员工的创新意识不能及时转化为创新成果,没有达到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潜力的目的,浪费了企业的创新资源。“燎原工程”通过一系列规范的申报程序、评审标准、奖励办法等操作细则,利用OA自动化办公系统这个公开、便捷的平台,将各种创新提案和创新成果纳入一个规范的、便于管理及持久有效运行的系统中来,使得各类创新提案和创新成果有了一个统一的展示平台,规范了工厂的创新管理。

“燎原工程”创新管理是企业激发员工创新热情、完善企业激励机制的需要。 “燎原工程”创新管理实施以前,员工创新得到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少,创新热情不够、创新意识不强,创新项目的数量少。“燎原工程”加大了创新的宣传力度,提高了创新的物质奖励标准,辅之以各类有效的精神鼓励,而且结合工厂的薪酬管理制度使组织创新的部门与

主动创新的员工得到多方面的利益。这些举措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创新积极性,达到增强员工的创新意识,鼓励员工进行工作改进和岗位创新,营造积极、主动的创新氛围的目的。进一步完善了激励机制,使工厂的发展得到了更多的支持,为工厂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奠定了人心、人力基础。

“燎原工程”创新管理是企业与市场接轨、保持竞争领先的需要。

众所周知,21世纪是一个智力竞争、科技竞争、特别是创新竞争的时代。创新是现代企业经济活力之源,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生产率增长的基本驱动力,管理创新是实现技术创新的有力保障。工厂所处的电子行业变化日新月异,竞争更为激烈,许多竞争对手都纷纷向创新型企业转型,建设创新型企业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要具有良好的创新管理和文化,整体技术水平要在同行业居于先进地位,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和

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全面增强创新能力,求新、求变、求发展。 综上所述,“燎原工程”创新管理应运而生并大刀阔斧地实施起来。

三、“燎原工程”创新管理的内涵

“燎原工程”是我厂为充分鼓励全体员工进行工作改进和岗位创新,营造积极、主动的创新氛围,制度化、规范化地使在工厂各个层面产生的产品、技术、管理、流程、营销、组织、文化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建设性、可行性、价值性的改善措施、方法和手段得到广泛应用,最终实现“以星星之火,成就燎原之势”,使工厂整体竞争力全面提升的创新管理活动。

“燎原工程”创新管理按创新范畴、创新性质将创新活动划分为两大类: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指在企业采购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职能管理、服务保障及其它管理领域产生的创新事项。技术创新指在企业产品

技术领域产生的技术改进、技术革新创新事项。每类创新分为创新提案和创新成果两种。创新提案指尚未经过实施验证但有创新事项、创新内容、创新效果预期以及创新可行性分析的措施、方法和手段。创新成果指已经过实施验证,并且属于创新所列适用范围内的措施、方法和手段。

为进一步凸显“燎原工程”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的目的,“燎原工程”评审奖励的侧重点首先是在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加工效能、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以及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等方面开展创新所取得的成果,其次才是兼顾创新难度。

四、“燎原工程”创新管理实施的主要做法

加强制度保障,出台管理办法。

为使“燎原工程”创新管理项目顺利实施、有效运行,我厂出台了《“燎原工程”实施管理办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了

“燎原工程”的申报、评审体系及相关操作规范,使“燎原工程”从申报到评审及后续的成果推广都进入了一个规范有序的管理流程,从而为员工的各类创新活动搭建了一个快速、通畅的平台,也使“燎原工程”的评审程序更加公平、公正、公开。

该实施管理办法详细规定了“燎原工程”公开透明、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定期评审即时奖励的实施原则与相关实施细则,确认了申批程序、明确了各环节、各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职责所在,是“燎原工程”创新管理实施的制度保障。 明确组织机构,落实机构职责。

为使“燎原工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工厂在实施办法中明确了各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责,促进“燎原工程”创新管理的有序进行。具体机构设置与相应职责如下:

1、厂长

负责创新提案、创新成果的审批及创新奖励的批准。

2、“燎原工程”创新评审小组

工厂成立由相关职能部门及申报单位负责人组成的“燎原工程”创新评审小组,组长由人力资源主管领导担任。创新评审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对各部门申报的创新提案和创新成果进行定期评审,确定创新提案、创新成果的奖励标准。

3、各部门负责人

各部门负责人的主要职责有:负责部门内“燎原工程”创新管理办法的宣传和发动;收集本部门的创新提案和创新成果申报表、初审和报送本部门的创新提案和创新成果;组织实施并按所下达的工作任务书要求严格执行所采纳的创新提案事项;向主管职能部门提供实施后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的相关数据收集和报送;对创新成果进行推广运用,接受主管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

4、主管职能部门负责人

按照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分类,工厂分别由企业管理处和科技处作为主管职能部门分别负责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提

案审核;负责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评价;负责对采纳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提案下达工作任务书并组织验收;负责对通过评审的管理创新成果的运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对成果技术固化及推广运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业务主管领导

负责对创新成果的效果事实、技术固化及成果推广运用可行性分析进行评价。

6、人力资源处 负责拟定和修订《“燎原工程”实施管理办法》,对申报的创新提案和创新成果进行收集整理并组织评审,负责评审结果及评审奖励的网上公布及创新表彰大会的组织等。

7、厂工会

负责对通过评审的创新提案和创新成果进行登记、传递和归档和向上级部门推荐优秀成果发表。

优化评审程序,细化评分标准。 利用工厂OA企业工作流,“燎原工程”的申报、评审程序优化浓缩为“申报—初

审—评审”三个步骤。

1、创新的申报

凡是符合适用范围规定的创新申报,可在每月规定时间分别按创新提案和创新成果两类填写“燎原工程”创新申报表在OA上进行申报。

2、创新的初审

部门负责人进行初审通过后,按创新成果合法性确认程序报送主管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核。

3、创新的合法性确认程序

创新的合法性确认程序分为创新提案的合法性确认程序和创新成果的合法性确认程序,二者的确认程序有一定区别。 创新提案的合法性确认程序 管理创新提案提交企管处审核,然后报评审小组进行评审;技术创新提案提交科技处审核,然后报评审小组进行评审。 创新成果的合法性确认程序 创新成果合法性确认程序:成果使用部门应用效果评价意见→职能归口管理部门签署评价意见→业务主管领导签署评

价意见→评审小组评审。

4、创新的评审 评审时间

对通过初审及合法性确认的创新提案和创新成果由人力资源处进行统计后确定评审时间及参评人员后组织评审。 评审方式

创新提案评审采取讨论和举手表决的方式确定评审结果:采纳、暂不采纳、不采纳。采纳是对认为可行,但是需要经过实施验证的创新提案的评审结论;暂不采纳是对认为可行,但是目前不宜进行实施验证的创新提案的评审结论;不采纳是对认为不可行的创新提案的评审结论。

创新成果评审采取以创新实施验证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打分的方式确定评审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对验证时间和验证范围不足够的创新申报事项,审核部门负责人、评审人员都可提出具体的验证要求,根据验证改进效果重新提交,不勉强评

级,这对于保证创新事项的科学性、成熟性具有重要作用。 评分标准 创新提案、创新成果在评审时都有相应的评分表,评分表总分值均为100分。在具体评价维度和评分权重上,创新提案和创新成果有所区别。

创新提案的评价包括创新事项的新颖性、创新的措施和方法、创新效果预期、创新效果预期4个维度,所占评分权重分别为50%、20%、10%、20%。根据评分结果确定创新提案的星级,作为奖励的依据。

对批准通过的创新提案需要进行实施和验收的,由主管职能部门下达工作任务书并组织进行实施。创新提案可在采纳并实施后按创新成果的评审结果进行再次奖励。

创新成果的评价包括创新事项的新颖性、创新的实施情况、创新效果、创新推广运用可行性4个维度,所占评分权重分别为10%、20%、50%、20%。根据

评分结果确定创新成果的星级,作为奖励的依据。

以上创新星级评价事项和评分标准根据创新申报类别分为技术改进、质量管理、成本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职能管理、服务保障和其他八类,涵盖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 评审报告

人力资源处每月根据申报的创新事项和评审结果拟制月度“燎原工程”评审报告,经创新评审组长签字确认、报厂长批准后在工厂OA上进行公示。通过OA平台以充分发挥宣传创新效果、激励启发他人的作用,使更多人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共同为推进企业全方位创新贡献力量。

完善奖励方式,加大激励力度。

“燎原工程”创新管理的奖励方式包括荣誉奖励、物质奖励和创新加分三类。

1、荣誉奖励:通过审批的创新提案和创新成果,工厂将为获奖人颁发荣誉证书,分别授予“***星级燎原之星” 、“***

星级燎原火炬”个性化冠名荣誉称号。

2、物质奖励:对通过评审获奖的创新提案与创新成果,根据评定后的星级进行相应奖励,创新奖励的个人所得税无需个人承担,由工厂统一支付。创新提案的奖励范围为50-500元,创新成果的奖励范围为200-2000元。当月创新成果奖励在次月就发放至员工,通过即时奖励及时肯定员工创新的价值,充分调动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

3、创新加分:通过评审获奖的创新提案与创新成果,不仅对申报部门当月给予最高5分的绩效加分奖励,而且对获得创新成果三~五星级的员工个人进行薪酬积分加分,创新成果与员工工资收入的增长直接挂勾,使员工能获得更加直接而长远的利益。

4、“燎原工程”创新管理创新评选 十大创新评选

由人力资源处每年组织“十大创新”评选,评选采取网上投票与创新评审小组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创新的效

果和程度,创新评审小组提出奖励建议,创新评审的结果报厂长批准后,按薪酬管理制度规定进行“厂长嘉奖”。 部门组织奖评选

人力资源处每年对各部门的创新奖励人次、奖励总额以及创新奖励评审通过率三个指标分别进行统计,统计结果报厂长批准。对得分排在前三名的三个部门的领导给予“部门创新组织奖”奖励。 创新表彰大会

工厂每年召开一年一度的员工创新表彰大会,会上对获得奖励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并颁发物质奖励,以此扩大“燎原工程”的影响力,加大宣传效果和奖励力度,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增强员工的创新意识,以促进创新活动成果繁荣,实现企业全员创新、全面创新。

5、“燎原工程”创新管理的专利申请 创新成果能够申请专利的,由科技处组织申报专利,为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更大空间,也有利于工厂自主知识产权的和核心技术的发展,对建设创新

型企业文化,促进工厂向创新型企业转变有重要意义。

五、“燎原工程”创新管理的实施效果 自我厂实施“燎原工程”创新管理以来,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创新管理活动硕果累累、成绩卓著。

创新申报项目多、人次多、质量好,员工创新热情和创新潜力得到有效、持续的激发。

从“燎原工程”创新管理工作推行以来,申报人次达291人次,共收到创新提案申报数共计12项,其中技术改进5项,质量管理5项,职能管理2项。创新成果申报数共计160项,其中技术改进144项,占比90%;质量管理5项,占比3%;成本管理5项,占比3%;生产管理3项,占比1.8%;服务保障2项,占比1.2%。 采纳的创新提案共计4项。采纳的创新成果共计151项:其中技术改进133项,占比88%;质量管理7项,占比4.6%;成本管理5项,占比3.4%;生产管理3

项,占比2%;服务保障3项,占比2%。其中,五星级的创新成果5项,占比3%;四星级的创新成果26项,占比17%;三星级的创新成果82项,占比54%;二星级的创新成果34项,占比23%;一星级的创新成果4项,占比3%。

创新申报项目的推广应用价值高,产生的经济效益大,使企业的生产运营更有效率、成本更低。

创新取得的效果非常明显,可直接量化的经济效益达900余万元,不能直接量化经济效益的,根据创新事项的效果预期,在工厂的各生产、管理领域均有突出的表现,在加快投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如机加车间申报的“簧片类卷圆模的改进”技术创新成果,通过改进卷圆模结构,实现了同一付的卷圆模生产多种零件,为工厂节约了工装投资成本50000余元,并且缩短了零件生产的周期,提高零件配套的及时性。装配一车间申报的“方型TO-5继电器引出

端扳弯夹具改进”技术创新成果,通过设计夹具将引出端根部固定,再扳弯引出端,替代以往的校正钳扳弯,有效解决了因继电器线圈引出端扳弯或触点焊接等导致继电器底板内部绝缘子受损,玻璃绝缘子掉块问题,使合格率从低于60%提高到96%以上,一年下来为工厂节约了6万余元。设计所申报的“利用Excel软件,快速、准确地计算继电器线圈参数”,主要通过利用Excel软件功能,设计出继电器线圈参数计算公式,改进了过去传统计算繁琐的方法,大大提高了计算准确度和计算速度,已被设计人员广泛采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工厂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管理流程更加规范,管理效率更高。

工模具车间申报的“内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创新成果,针对车间存在的无序管理状况,如工装对工厂的生产保障能力严重不足、响应能力差、质量问题突出等问题,结合车间生产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以“钳工为龙头,技术作保障,

管理来促进,全员齐互动”的管理理念,树立“质量在我手中,用户在我心中”的经营指导思想,制定了《工模具车间生产、技术管理考核办法》、《工模具车间质量、进度与分值系数挂钩考核办法》、《工模具车间科研新品零部件生产组织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管理措施。通过近一年时间的运行,工模具车间的模具产值在2010年达到了460万元,相比2009年的351.5万元上升了30.87%;1~11月份模具、夹具交货项数739项,相比09年全年的589项上升了25.5%;科研新品交货项数540项,相比09年的434项上升了24.4%。该项管理措施的实施,使工模具车间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得到调动,快速响应能力、执行力得到提高,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进而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产品质量、扩大了车间产能。 成果推广应用价值高,促进了企业的技术革新和技术创新。

目前许多管理创新成果已在全厂范围内广泛运用,近60%的技术创新成果已

大力进行推广、应用并逐步进行固化;近35%的技术创新事项可在后续的工作上不断完善和论证后推广使用。同时,创新项目,特别是技术方面的创新,创新空间和推广空间都比较大,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如工模具车间申报的“多功能快速成型模块技术改进”技术创新成果,针对我厂接触器的一些塑压件结构成型共同点,设计制造更换和增加部分相应成型部件,从设计角度充分考虑了成型模块的更多适应范围。该成果经济实用,特别是对科研新品零组件的试制能有效缩短研制周期,满足尺寸精度和一致性,并可大力进行推广和运用,至今一直用该模块生产新品塑压件、冷冲件,生产周期大幅缩短,成本低廉,可重复使用,更改和装拆方便,在新品研制阶段用其生产零件效果极佳,经推广应用,其综合效果已远远超出当时的设计预想,已经申报为实用新型专利。

创新活动集创意性、实用性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企业的人本管理理念,社会

效益较好。

设计所申报的“继电器信息资源平台建立服务保障”管理创新成果,在ASP.Net+SQL+W2K下进行网络编程及网页设计,借助最新的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内容全面、组织有序的信息资源平台,将研发所需的重要资料、行业信息、图书文献、技术交流汇集到一个平台上来,相关人员通过一个窗口就可以方便快捷地查阅需要的绝大部分资料,及时了解重要信息,从而大大提高资料的查阅效率和使用价值。继电器信息资源平台的建立,弥补了工厂OA办公系统里上传信息资源量受到限制且模块功能较为简单的缺陷,在原系统基础上实现了信息容量的扩充和模块功能的多样化,更有利于技术人员进行资料信息的查阅和交流,对工厂的办公系统进行了很好的补充和完善。随着平台的建设和信息量的不断扩展,“继电器信息资源平台”的作用和价值将更加突出显现出来,为企业技术力量的培养、工厂创新能力的提高

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和长远的战略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六、结语

“发展需要人才,发展依靠创新”。“燎原工程”作为***厂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管理优化和管理创新,它的出现,使工厂员工的创新热情高涨、士气大幅提升,员工创新意识在不断加强,员工创新行为自主性、积极性有明显提升,并逐步建立了主动解决问题的行为习惯和工作改进的思维习惯,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全工厂范围内形成了一股积极创新、主动改进的良好风气,工厂的激励机制有效发挥作用并进入良性循环。

“燎原工程”的实施不仅为工厂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也使工厂的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从而全面提升了工厂的整体竞争力。我们坚信,通过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燎原工程”的持续完善和有

效运作,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星星之火,一定可以形成燎原之势! 中国***集团***无线电器材厂

二0一一年十一月十四日

第五篇: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德育发展的研究 主报告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发展的研究》课题资料

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德育发展的研究

马鞍镇中学 傅琴

在学校里,有一种东西,看不见却分明可以被触摸到,无法被量化却有着撼动人心的力量,这就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品行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

一、校园文化和德育教育的含义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由于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社区,因而校园文化一般取其精神文化之含义。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德育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的互动,把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法纪规范和心理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德育是一个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的独特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有教育环境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也包含受教育者作为主体的自我选择、自我塑造、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

结合两者的含义,不难看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

1、校园文化建设有凝聚作用。通过符合学校特色的校风、教风、学风和校训等精神纽带,沟通师生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出师生对校园的情感归向,激发出他们的团队意识,凝聚成合力,形成一致的价值观。

2、校园文化建设有熏陶作用。师生置身在精心设计布置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在不知不觉时其行为已经受到影响,通过耳濡目染,榜样作用,一股无形的力量促使他们在言行举止上要文明。优良的学校舆论、良好的师生关系等对每个人的精神状态有一个积极的导向作用,激发他们工作、学习的积极性。

3、校园文化建设有约束作用。完善的制度文化,对师生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良好的精神氛围,会使他们产生一种很强的责任感,

2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发展的研究》课题资料

无形中对他们行为起到内在驱动和约束作用。

三、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的现状

目前,校园文化建设状况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1、校园文化建设目的与育人环境脱离。很多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搞雕塑,搞硬件建设,不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精神,缺乏整体的规划、统筹协调,文化墙内容杂乱,名人名言过量张贴,上墙的制度过多,没有学校特色,又偏离了校园文化建设为奠基学校育人品味目标。

2、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与师生脱离。多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主要是学校领导,普通教师对此事观望或不知,文化活动不多,学生参与少,师生比较被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德育理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无法充分体现,学校上下难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3、校园文化建设缺少地方特色的精神核心。目前不少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未能与当地文化相结合,没有充分挖掘、提炼体现学校历史传承、办学特色的学校精神,精神文化建设薄弱。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途径

这些年,我们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传承优秀的文化基因,使我校在外地生源不断扩容的关键时期,获得最丰富的德育营养,找到德育自我发展的原动力。我们将这种寻找动力之源的目光聚焦在马鞍本地文化与地域精神上,因为从本地域获得的德育教育题材,更切合学校德育教育本真,也更能让学生认同,从而使学生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能去模仿、去创新,夯实学生的品德“地基”,为今后在人生道路前行迈出坚实的一步。

1、挖掘地域文化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我们提出的以“驼峰”精神为引领的品德“地基”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能像骆驼那样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坚韧不拔;能像山峰那样扎根平地,不甘平庸,向上进取。通过教师会、学生会、国旗下讲话等各种集会,宣传驼峰精神,宣传学校校训、校风。

每个班制定班级目标、班风,喊响班级口号。每个学生写理想、定座右铭。通过一些凝聚师生精神动力的活动,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精神内化成师生积

3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发展的研究》课题资料

极向上的自觉行为。

2、结合精神文化加强环境文化建设

我们以墙文化和石头文化为重点,精心设计学校环境文化。

让每一面墙会说话:橱窗内学校简介、驼峰精神内涵介绍、优秀学生表彰、各备课组简介、师德规定等让师生引以为傲;走廊上、楼梯上,学生“我对驼峰精神的理解”的各种书法作品,激励学生不断努力;教室内墙上的班纪班规约束学生要遵规守纪;教学楼的宣传标语、名人名言激励学生要为实现理想学会做人。

让每一块石头会说话:我们选字、刻字、上漆,赋予每块石头生机和灵性,并根据区域分布分别命名为“真”“善”“美”“德”“静”“感恩”“有容”等富有内涵的文字,遍布校园各个角落,与花草树木交相辉映,和着朗朗书声,和谐自然。

让每一棵树会说话:学校组织师生查资料,整理校园内各种花木的科属、名称等,增加师生对花木的了解,培养与花木的感情,增强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3、以活动为载体,加强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实学生道德素质的最终体现。以“驼峰精神”为引领,我们开展系列品德教育活动。

(1)在形成驼峰精神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听取全体学生的意见,进行品德“地基”的教育。通过“驼峰”少年论坛,请专家、老一辈马鞍人对“驼峰”精神内涵进行阐述,学生进行辩论;运用问卷向全体学生调查,征集校园大门口文化石题字;基于“驼峰”精神的校徽设计;各种以驼峰命名的社团和选修课等等。通过以“驼峰”精神为引领的品德“地基”教育系列实践活动,学生中逐渐认同“驼峰”精神,在思想上进一步的强化了学生吃苦耐劳的担当精神。

(2)将驼峰精神渗入学生的日常教育行为。我们要求学生践行“驼峰”精神,注重学生自己基本人格的养成和学习过程的夯实。每一天、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学生都把着眼点放在细微之处,就像骆驼那样,每走一步都那么微小,可是最终能达千里之外。实现量变到质变。作为一所农村学校,特别是滨海目前外地民工的不断涌入,我们在德育教育的任何一个方面取得与其他兄弟学校相当的成绩,都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3)品德“地基”教育辐射、影响家庭,影响社会。

4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发展的研究》课题资料

我们不仅在本校提倡品德“地基”教育,更将教育的意义带出马中,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宣传“驼峰”精神。通过学生在家里、在社会上的一举一动,对家长、对邻里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使“驼峰”精神成为大人们的行为风骨和准则。小手拉大手,孩子影响全家。无形中,这种“地基”教育就扩散到了马鞍镇每一个家庭。这是我们学校追求的一个崇高的社会使命。 (4)品德“地基”教育发展学生勇立潮头的创新精神

让学生们自己策划,展开班级文化布置,并且自订标准开展系列评比。团、队、会根据德育处工作安排,展开黑板报、宣传标语、墙文化书法布置,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布置品德“地基”教育的相关内容,营造德育创建班班有目标、班班有计划、班班有阵地、班班有特色的四有“地基”优胜班。学校开展综合考评,在很多制度上的完善都是通过学生提议,学校提炼,优化班级考评机制,极大地符合学生实践,更具有操作性。并且在自己制定的制度面前,学生互相监督,节约了管理成本,而且取得更大的效果。

五、取得的成果

近几年,我校通过提炼地方文化的精髓,加强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学校的整体上升了一个台阶。优良校风、教风得到进一步弘扬;校园绿化得到进一步提升;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逐渐形成。

总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创新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需要领导们的前瞻性,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5

上一篇:不讲卫生范文下一篇:百企升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