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案课后反思

2023-04-06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信息技术教案课后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信息技术教案课后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 上课反思 考研感想 教研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营造好的课堂气氛,还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究,还要注重学生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的实践活动,为信息技术教学营造“宽松、主动、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现浅谈如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演示讲解的教学设计,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我们知道,信息技术教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直观性,许有关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仅凭老师的口述,学生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讲授应精心选择使用多媒体数据,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创造民主、轻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利用发现探究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获得知识,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被动的接受者。其教学设计为:简述操作要领→操作尝试→启发引导→操作学习→反馈指导→巩固练习→归纳总结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方法,一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二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如在学习word制作表格时,学生学起来很简单。但是否很简单,通过布置一个任务(制作课程表),学习

效果就一目了然了。至于巩固练习和归纳总结,道理是很显然的。这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操作时间密切结合的教学设计。

三、构建“主体—互动—探究”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先布置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自主的参与教学,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必要的社会性品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学人际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使学生智力得到较好的发展。例如布置任务:应用FrontPage软件制作个人网页,链入班级主页。在大多数学生基本完成任务后,从学生制作的网页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由学生自己介绍演示,然后让学生互相讨论,发表意见、看法,实现相互交流、学习的目的。教师在此过程中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为目的,适当的引导讨论方向。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主动研究,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并通过师生交流的互动作用和情境探索的学习,达到自主构建知识的目的,实现学生主动发展的目标。

第二篇:高中信息技术_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共)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 感受信息重要性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游戏 1 1- - 贝爷生存游戏】

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1.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多 2 公斤;2.队员都是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3.队员只可以从给出的物品选择三件。

四人一组组成探究小组 这是进入高中第一节课,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都不甚了解,通过这样一个游戏情境的导入,提供给大家一个活跃的学习氛围,同时通过“生存游戏”让同学体会到物质、能源和信息是我们生存需要、也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

2 分 【游戏 2 2- - 感觉剥夺实验】

请一位学生地上讲台来,用老师事先准备的布条蒙住眼睛,在教室里走一圈,并谈谈感受。

自告奋勇的感受剥夺实验 有了第一个游戏的铺垫,这个游戏的开展,学生就能放开,不会太拘谨,同时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剥夺实验”来让学生重点感受“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需求” 1 分 【T PPT 观看视频- - 感觉剥夺实验】

学生观看 进一步体会信息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的重要性。

3 分 (二)、通过事例分析,学生分组讨论与交流“信息的定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请同学们根据导学案中给出的一些事例或者自己联想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分组讨论,并对导分组讨论并进行投票,同时总结出理由。

每组由一个同学代表学生这个年龄段已经具备了从感性认知过渡到理性认知的能5 分

学案中给出的信息的三大定义进行投票,选出与自己认知最贴近的一项,并说明原因。如果没有可以自行写出自己对信息的定义。

①信息论香农的定义 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有新内容或者新知识的消息。

②控制论维纳的定义 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是不能量。

③钟义信的定义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

④其他定义

发言。

力,所以让学生自己从具体生动的事例中抽取总结出上升到理论高度的“信息”定义,是对这种能力一种锻炼,同时鼓励学生不要限定在以后的知识架构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对权威敢于提出质疑。

(三)、教师讲授“信息的定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 [ 讲授 信息的定义] ]

介绍引用的三个定义 ①信息论香农的定义 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有新内容或者新知识的消息。

②控制论维纳的定义 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是不能量。

③钟义信的定义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

④其他定义(上网搜索的界面展示)

交流:结合事例共同理解这几种信息的定义。

通过讲解,让学生认识到目前对信息的定义有很多,显示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信息会有不同的认识与描述,因此,到至今没有达成共识。

同时引申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育:对于知识的认知因为视角不同、层次不同、价值观不同,会出现不同的总结表述,同样对于人或者物,我们也会因上述途径的5 分

不同出现认知表述的差异,而我们之间的分歧与矛盾也会因此而已,请大家理性对待这一正常的现象。

(四)、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游戏 3 3- - 你做我猜】

游戏规则:请三名同学上讲台将老师准备的纸条信息准确地告诉下面在座的同学,可以用任何方式,但是不能重复前面同学用过的方式。

[ [ 要求] ]

1.三张纸条信息:

①喜欢

②奶牛

③草

2.每个人不能用其他人使用过的方式

3.根据上面的信息表达组成一句完整的话。

同学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体会交流信息的主要特征及意义。

信息的特征:

传递性;共享性; 载体依附性; 时效性;真伪性; 价值相对性; 可加工、处理性; 价值增值性 寓教于乐,在游戏中体会信息的特征以及意义。

信息的基本特征是理论性,通过生动的、实际的游戏或者案例自己分析总结出信息的特征。

10 分 【拓展练习交流分享】

1、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信息的共享性):

2、真假难辨(信息的真伪性):

3、老皇历看不得(信息的时效性)

4、一传十,十传百(信息的传递性)

5、玉不琢,不成器(信息的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6、“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信息的相对性)

两种模式 【模式一】.没有网络环境,通过导学案上的拓展练习,进一步内化理解信息的特征。

【模式二】.网络环境下:直接联网上机用问卷星在线作答,进行信息的特征的进一步内化理解,同时问卷星可以实时进行题目的正答率统计,进行难点讲解。

两种模式:

一是通过导学案进行的; 二是网络环境下的问卷星的拓展练习 ; 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信息的基本特征,巩固知识。

10 分

3、交流及评价 两种模式 【模式一】

可以现在小组内部进行交流评价,然后进行班级交流。

【模式二】进入 BBS论坛,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查看其他小组的发的帖子,有可能的话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分享学习成果 5 分 (五)、总结与练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 [ 讲解] ]深入了解信息的各种特征,既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和理解信息的基本内容,也有利于我们依据信息的特点,有效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形成新知识,挖掘信息的应用价值。

【板书】课堂小结 一、信息丰富多彩(信息的定义)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传递性;共享性; 载体依附性; 时效性;真伪性; 价值相对性; 可加工、处理性; 价值增值性 练习(课后)

搜集身边的、生活中的常见的例子。讨论我们是如何利用信息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的。

引导学生去关注我们可以如何利用信息为我们的生活、生产服务。

2 分

学情分析:

学生是刚刚升入高中,是本节课是他们的第一节课,教师与学生

及学生与学生间不熟悉,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对本课程的学法也不了解。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这个阶段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因此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自己从大量存在的事实案例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

【效果分析】:

1.通过形象的事例,生动的向学生展示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学生能很容易的接受,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了生活中常见的实用的知识。

2.理解信息的重要性、信息特征这些知识点,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小游戏,让学生寓教于乐中,完成知识的学习。

3.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从游戏中实践,引导学生讨论为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发挥学生的想象,自我构建信息的基本特征。老师在此过程中起引导作用。

教 材分析:

“信息及其特征”是浙江教育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和加深,是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习的开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无处不在的信息;②信息的基本特征两项内容,要求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明确信息的多样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引导学生在讨论信息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到信息应用的价值,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现代社会中,人们把(

)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能量、知识 B.信息、物质、能量

C.财富、能量、知识

D.精神、物质、知识 2、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

)

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共享性 3、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说明信息具有(

)

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可转换性 4、下面对信息特征的理解,错误的(

)

A.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

B.信息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C.刻在甲骨文上的文字说明信息的依附性

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 5、在朝鲜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蓝德公司向美国政局高价兜售一份调查报告没被理会,战后美国政府分文未花就得到该报告,这体现了信息的:(D)

A.价值性 B.可伪性 C.具有可传递性 D.具有时效性 6、关于信息共享与物质的共享的差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信息一方使用时另一方就不能使用

B.信息使用后就会损耗

C.信息可无限复制、传播或分配给众多的使用者

D.信息可以有限的使用 7、将几副相互无关联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 Photoshop)的加工后,形成一副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像,这体现了信息是(

)

A.可以共享的

B.需依附一定载体的

C.可以增值的

D.具有实效性 8、武王伐封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却没有甲骨文资料记载其确切年代。现代考古工作者根据历史传说中的“天象”,利用天文知识成功地完成该时间的判定。这说明信息具有(

)特征

A、可传递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的可转换性

D、价值性 9、某次语文测验成绩已经按学号顺序录入到 Excel 表中,对语文成结在 100 分以上的学生筛选,得出相应的名单,这体现了信息(

)的特征

A、可以共享的

B、可以增值的 C、需依附一定载体 D、具有时效性 10、下面有关对信息作用事例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许多历史事件以文字的形式记载在书上,体现信息的依附性。

B.交通信号灯被许多行人接收,体现信息的共享性。

C.天气预报、股市行情体现信息的有价值性

D.身边的信息体现了信息的不完全性

教学反思:

本节课基于学生是进入高中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还不是很了解的现实情况,通过做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体会信息的定义,感受信息对于我们的生活、生存都是必不可少。信息的特征这一理论性的知识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游戏活动变得感性,易于理解和记忆。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以致用、利用信息更好的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的信息素养。

同时要注意因为本节课游戏环节较多,要注意学生课堂秩序和时间上的掌控。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能列举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对信息有较全面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学会理性对待因视角不同、层次不同、价值观不同,而出现知识、人或者物的认知表述差异引发的分歧与矛盾。

第三篇:信息技术:《奇妙的自选图形》教案及反思

奇妙的自选图形教案及反思

曾春华 2013-06-04 11:18:02

奇妙的自选图形

成都市天涯石小学 曾春华

教学目标:

一、掌握自选图形的绘制和美化方法;

二、通过自选图形的使用,提高学生学习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通过作品创作,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探索精神,体验自选图形应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自选图形的插入及颜色、图案、图片的填充

教学难点:自选图形的组合创作 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大家使用PPT软件制件完成了《个人写真集》,每位同学都在写真集中插入了自己的照片来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风采,上交的作业各具特色,表现都非常不错,老师在这儿对全班同学提出表扬。 师:现在老师这儿也有一份写真集的作业,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它有什么样的特点,比较一下与你做的写真集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教师展示使用图片填充自选图形的示例作品

问:“这份写真集与你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请学生回答自己观察到的内容

师:这份写真集中的照片不象我们直接插入的照片都是方方正正的了,而是具有了各种的形状。就象把照片装进了各种形状的相框一样对吗?

引入课题“奇妙的自选图形”

二、 新授

(一)了解PPT自选图形

1、想一想:以前什么软件中使用过自选图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引导学生思考)

2、找一找:PPT中的自选图形在哪儿可以找到?

请学生练习及交流2分钟

2分钟后请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利用知识迁移,让学生自己去初步了解PPT自选图形】

(二)用PPT自选图形绘制图形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知道了PPT中自选图形在哪儿可以找到,那么你希望自己的相框是什么样的形状,试一试选择一些自己喜欢自选图形画出来吧!

(通过学生自主尝试绘制自选图形,掌握自选图形的分类及插入)

(三)自选图形的填充

1、用图片填充自选图形

师:同学们都为自己的相框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形状,那么下面如何把自己的照片放到“相框”里去呢?

先请学生自主尝试找到填充图片的方法(提示学生双击“自选图形”,在弹出的“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对话框中找一找把自己的照片“装进相框”的方法。)

请通过自己探索找到方法的学生,进行汇报、演示。

请全体学生再次尝试把自己的照片装进相框的方法。

2、美化自选图形

师:刚才同学们都把照片装入了自己选择的相框里,但老师觉得你们的相框都还比较简单,比起家里和商场里那些精美的相框还有一些差距,大家能不能想想办法,把自己的相框设计得更加漂亮一些更精美一些更别致一些呢? 老师给学生展示用自选图形做得更精美更漂亮的相框,来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提示学生可以使用颜色、纹理、图案的填充以及多个图形的组合来美化自己的相框。

学生尝试操作,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评价学生的作业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同学们给自己的照片设置了的相框怎么样,并请说一说你的创作方法及创作的心得。

(展示学生作业,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创作体验)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PPT中自选图形的使用,同学们都体会到了自选图形的奇妙之处,希望以后同学们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利用图形创造美好的世界!

教学总结反思

这节课是五年级下册PPT学生中关于自选图形的内容,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使用自选图形,还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观灵活使用已学的知识对幻灯片进行美化。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Word中的相关知识,虽然间隔的时间较长但在本课中我还是在PowerPoint自选图形这个新知时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展开学习,让学生通过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也表明这节课学生学的很扎实,基本上达成了教学目标。

一、以作品为主线,贯穿整个单元课堂教学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困惑:在每一节课讲解下来,大多数学生都能领会、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但一个单元学完之后,让他们做点儿什么,学生却往往不知所措。比如学习了PowerPoint软件之后,如果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指令,如要求学生插入某张图片,设置某个动画,绘制某个图形,学生都能完成,但如果要求他做一个比较完整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他可能就不知道如何下手了。也就是说,学生不太擅于不能把零碎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本节课把上节学生制作的个人写真集作品拿出来既做为自己学生新知进行探索的素材,也是对自己以前作品进行完善和美化的过程。这种以作品为主线,贯穿信息技术整个单元教学的方式既可以让学生明白制作演示文稿的基本流程又可以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握好自主探究的度

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而Word和PowerPoint软件又有很多地方是相同的。于是学习这节课的知识点自选图形的操作时,我选择以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展开;教师一直以“照片装入相框”这个要求为引导让学生在大胆尝试多种方法和手段来完成任务。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自选图形的操作时,因为目标明确,他们在尝试操作环节就能够很好地应用知识的迁移,使自主探究落实得比较到位。在课堂中多采用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做“小老师”带动全体同学一起尝试和操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注重评价,让评价适时有效

课堂上较多的采用学生回答问题,学生演示,展示学生作品等方式是比较适宜的课堂教学方式。但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显得比较单一和机械比如“好”“不错”“很好”等,没有对学生的表现作出具体的分析,给出必要的解释,让他们明白为什么会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赏识。让教师的评价更有效,能对学生的操作起到指导性的作用。另外评价以后没有学生的改进操作和最后结束时作品的呈现也是这节课比较遗憾的地方。

第四篇:信息技术《幻灯片中的超链接》教案含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超级链接的含义和作用。

2.熟练掌握在文本、图片、动作按钮对象上设置超级链接的方法。

3.学会链接目标的选择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2.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情感目标:

1.学会评价他人的作品,并能说出自己感受。 2.培养学生将信息技术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增加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文本、图片、动作按钮的超级链接的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在不同对象上设置超链的方法。 课前准备:

演示文稿作品(一个设置了超链接,一个没有设置超链接)。

教学用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作品,对比导入

教师出示两幅同样内容,不同设置的作品。

学生观看、对比作品,感受超链接的作用。引出本课主题。

二、学习新知

教师演示、讲授在幻灯片中设置超链接的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在幻灯片中插入动作按钮。 第二种方法:选择不同对象插入超链接。 学生观看、学习。

三、上机实践

1.基本任务:给《我爱我家》作品,添加一张目录幻灯片,在目录幻灯片中的不同对象上插入超链接,并准确设置超链接的目标位置。

2.拓展任务:给每一张幻灯片设置一组导航按钮。 学生上机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总结。

四、展示、评价学生作品

展示部分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进行实时的点评。发现有共性的问题集中解决。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归纳总结。

本课是PowerPoint教学中的关键部分,内容难度相对较高,但趣味性强,实用性大。它可以使电子作品非线性超文本化,方便于浏览、操作、易于被人接受。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为更好的学习PPT新加的一节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会了编辑演示文稿,学会了插入图片、文本框、自选图形等操作。本课是PowerPoint教学中的关键部分,内容难度相对较高,但趣味性强,实用性大。它可以使电子作品非线性超文本化,方便于浏览、操作、易于被人接受。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链接对象和链接目标的选择方法。

这节课我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超链接的教学,成功之处是:1.课堂预设与生成并重。2.课程流程顺畅自然。3.教学任务分层推进,循序渐进。不足之处是:1.教学语言组织的连贯性,有待进一步加强。教态不自然,表情没有起伏回落,没有达到激发学生热爱信息技术的情感目标。2. 教学时间分配不均匀,演示、讲授时间有些长,学生操作练习时间和展示评价时间有些短,导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完成本节课的基本教学任务。

第五篇:备课教案及课后反思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金十小

冉海英

学习目标:

1、认识“浮 飘 雹 暴 奔 ”等14个生字,会写“ 江 冰 冬 变 ”4个生字。

2、借助图片、多媒体演示采用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小组读,全班读,动作演示、创设情景读等不同的方式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读出水的神奇。

3、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活动: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那么漂亮的教室上课,还有好多老师也来跟我们一起学习,高兴吗?老师也好高兴,还没上课,我们来玩猜谜语游戏怎么样?(好) 注意啦!看看谁的小脑瓜最聪明!请看大屏幕!(出示谜语)好啦,上课时间到,这节课老师要看谁的表现最棒,哪个小组表现最棒,对自己有自信心吗?(有)有就大声喊出来—我们都是最棒的!嗯,老师相信你们,现在开始上课吧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这位朋友可有趣了,它不直接告诉我们它是谁,它说:“你猜猜我是什么?”

1、揭示课题: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我是什么》(板书),

2、师:谁愿意来读一读? 如果这是一个句子,后面应该放什么标点符号?但作为课文的题目了,后面的标点往往不见了。但是我们读的时候,心理还要装个问号,谁再来读一读?(个别读,集体读)

3、“我”到底是什么呢?带着问题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初读

师:请小朋友打开课本,翻到63页,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和每个生字交朋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猜一猜我是什么?开始吧。(课件)

2、在游戏中学习生字,巧记生字,认读词语。

过渡:师:大家读得多投入啊!课文都读通顺了吗?我究竟是什么呢?(生:水。) 师:哦,原来是水娃娃呀!(版画水珠)多么可爱的水娃娃呀!你们喜欢它吗?(生:喜欢)我们就一起跟随水娃娃来做游戏轻松一下吧!(出示识字方法)

(1)想象记生字。师:水娃娃可会变魔术了,你看,它把我们今天的生字宝宝变成什么?(出示“冰” 象形图)这是什么字?

生:是“冰”字。师:真聪明,(点击“冰”)注意这个字是后鼻音,一起读读。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我看到

师:猜得好,“冰”是什么结构的字?部首是什么?与什么有关?(字理分析)“冰”是会意字,两点水表示水结成的冰块,是由水遇冷凝结成的冰块。 你能给它组词、造句吗?生说

(出示“江” 象形图)谁能展开丰富的想象,猜猜这是什么字?生:江。(点击“江”)师:太厉害了。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它的左边就像是(水),右边是工)你想象真丰富,“江”是什么结构的字?部首是什么?与什么有关?(字理分析)形声字,三点水是形旁表示字义,江与水有关;工表声,古代工江同音,识记法:

出示“冬”的象形图)这是什么字?(生:冬)你真聪明(字理分析)会意字,“冬”是什么结构的字?部首是什么?与什么有关?(与人脚及行走有关)

出示“变”的象形图)像本课的那个生字宝宝?(生:变)你是怎么猜到的?(说字理)①本义,动词:训罚宠物,使之更改习性。②动词:更改,使有别于原来,有所更新

(2)指导写冰、江、变、冬。刚才我们运用了想象的方法记住了这些字宝宝,能写好它们吗?(出示生字)写好字,观察第一步。睁大你的火眼金睛,仔细观察这四个生字,在书写时要提醒大家什么?(指名逐个说)观察得真仔细。(我们一起把“冰”“变”送到田字格中) 师范写,学生看老师,用食指书空,感受运笔的轻重力度。( 4) 下面请同学们来写,我们要写字了,请注意。 学生答:头正,身直,两脚平放,一尺一拳一寸。很好,开始写 (3)、换一换、编顺口溜记生字。

师:水娃娃看见小朋友们这么能干,又送来了一个有趣的字宝宝,瞧!它是谁呀?(出示“飘”)生读。

师:你是怎样记住了“飘”这个字?

生:我把学过的字“漂”三点水换成风字旁就变成了“飘”。你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一下子记住它,真好。现在这两个宝宝迷路了,谁能把它送回家?(课件出示填空) 五星红旗在迎风(

)扬。小纸船顺水(

)向远方。

师:这两个字你用什么方法区别它们呢?(识记法:有风天上飘,有水水里漂。)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声旁是什么呀?(票)我们把这样的字叫做(形声字)。 (4)、小组合作识字。(出示剩下的生字)小组讨论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请小组汇报,请你说、请你说….

(5)认读词语。(晒干 飘着 漂浮 傍晚 冷风 水珠 硬块 冰雹 奔跑 海洋

跳舞

暴躁 灾难 坏事)

师:水娃娃又要变魔术了,它把生字宝宝变成了词语宝宝,请你们赶快把它读出来。齐读,我们来开列小火车。(这列火车开得又顺又稳,把掌声送给他们。)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字词难关我们顺利闯过了,现在水娃娃迫不及待地要出来与大家说话,瞧!出示水娃娃说话。其实这篇课文就是水娃娃的自我介绍,现在它特别想听听我们班小朋友来帮它作介绍。你们愿意吗?

1、分小组来接力读课文,每组读一个自然段,要边读边想:“我变成什么呢?动笔把它圈出来。问:神奇的水娃娃,先变成( ),又变成( ),还会变成( )、( )、()。请你说,请你说,请你说。(版画气、云、雨、冰雹、雪)水娃娃能有这么多变化,真不愧是神奇神奇的魔术师!

2、拓展:你知道在生活中水娃娃还会变成什么吗?(课件出示:露珠 冰 霜 雾

彩虹图片)

师配乐讲述:早晨,我在绿叶、花瓣上闪动着,人们管我叫露珠;我在山间、林中散步,人们叫我雾。天夏,雷阵雨过后,我如一座七彩的拱桥挂在天空,人们管我叫彩虹。

秋天的早晨,我像洁白的小花儿洒在无边的大地上,人们管我叫霜。 到了冬天,我又变成一块块晶莹透亮的玻璃,人们管我叫冰。因为有我,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

四、谈话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神奇、多变的水娃娃,大家喜欢它吗?(喜欢)老师也喜欢它,不过呀,要想真正认识水娃娃,了解水娃娃,咱们还得去它的家看看,还得去熟悉它的脾气,下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究它好吗?下课!

五、板书设计。(板画)

14 我是什么

冰雹

雪 太阳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金十小

冉海英

这是一篇拟人的科普短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所以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

文中富有趣味地展示了水的各种不同状态,让小朋友们去猜想,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所以我在教学中也抓住了这一点。我由四个小谜语引入,抓住了雨和水的关系进行深入。又把整篇课文设计为一个大谜语,引起学生探索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小朋友们有了读课文,猜谜语的动力。认真读,仔细思考,带着任务去读课文。读完课文后,许多同学有了答案,但他们得到答案的地方不一样,有的是通过第四段的朗读知道“我是水”,有的是读了第三段知道了“我是水”,当然还有许多课外知识丰富的小朋友知道雨、雹子、雪都是水变成的。总之有了兴趣,他们的学生过程变得更积极,更主动。

在识字教学时,我采取的是集中随文识字和分散随文识字。课堂教学程序循序渐进,因为是第一课时,所以先让学生猜谜语激发兴趣引入课题,初读课文解题:猜出我是什么,接着学习生字词语。生字教学中我让学生复习常见的几种识字方法,用这些识字方法来识记生字,注重生字的字理分析,教学“江 冬 冰 变”四个生字时把它们的演变过程通过课件直观生动地演示出来,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通过个别读、齐读、领读、开火车读等形式检查了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并且让全班孩子都有了展示的机会,达到了全员参与的目的, 尽可能地调动了每个孩子的表现欲。

写字是低年级的重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是低年级训练的重点,也是为中高年级打基础,所以,这节课我安排指导书写“江 冰 变 冬”四个生字。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之后来说说“怎样写就能又正确又漂亮”,学生将自己的观察所得全班交流,指出了在占格、笔画、结构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之后让学生跟着电脑老师按笔顺书空写法,接着让学生自己练习,我巡视指导。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规范书写,字迹也工整。

不足之处:

一、朗读指导有所欠缺,学生泛泛而读,没有深入文本,老师也没有及时的进行范读引导。

二、对写字的指导也不到位,应展示一部分学生的生字进行评议,让学生从中发现不足之处,再度练习,从而提高写字质量。

三、在教学设计上还存在问题——容量太大。一节课要认读那么多生字词语、还指导写字,在读词语和写字过程中花费的时间较多,课堂活动虽在顺利中进行,可我还是拖延了时间。我想我在设计教学环节上还必须好好下工夫,深钻课本,认真学习整理重难点,再根据主次备课,安排好时间。

四、词语训练不到位。低年级也应该让学生学会积累并会正确运用词语。本身低年级就是训练说话的黄金阶段,抓住词语进行说话练习。而我做得很仓促,根本没有充分利用这个口语训练的好机会。

上一篇:学校健康卫生工作总结下一篇:学校纠风工作责任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