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方法复习总结

2022-07-06

总结是一次反思过程,是一种记录工作情况、回顾工作不足的重要方式,在总结写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全面化的分析工作情况,这有利于我们的工作成长。怎么写出有效的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方法复习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计算方法复习总结

计算机专业考研复习方法

二、我的专业课复习经验

英语53,政治72,数学89,计算机基础综合122,总分336,这是我的成绩。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本科就读于山东一所普通院校(非211),专业是金融学,对于我的专业我很失望,大学开的课程都是理论课,而且很多都是过时的内容,大学四年一直没有培养起对它的兴趣。开始接触计算机课程是在大三,当时考二级证,自学了一段时间C语言,感觉对计算机很感兴趣,就开始关注考研的事情,大三下半学期才决定跨专业考计算机,我要报考的学校只考数据结构与计算机原理,听别人说考研三个月足矣、政治十一月开始也不晚等等,我就放松了起来,觉得时间很充裕。8月份计算机统考通知下来时,才发现自己数学刚看完定积分,线代和概率论一点没看(大学没学过),英语单词背了一半,政治没看,专业课数据结构还没看完,当时差点晕掉,心想时间肯定不够用了,想放弃又觉得有点可惜,在舍友的鼓励下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决定拼一拼,所谓人生能有几回博嘛,呵呵,就当这次考研是在赎大学的罪了。从九月份我就开始了比高三还紧张的生活,每天都是宿舍、食堂、教室、图书馆(由于专业课知识点零散,所以需要参考很多教材)四点一线,六点起床,晚上十一点睡觉,雷打不动,一直坚持到了考研,中间只因为感冒休息了一天。肯定很多人觉得这样拼命学习很累,但我当时没有觉得累,也没有想过累不累的问题,因为时间紧张,每天想的都是完成计划、完成计划、完成计划,一直都在赶进度,最后数学的计划还是没能完成(无穷级数没能复习完)。最后成绩出来还算理想吧,公共课成绩不算高,专业课的分数在09年来说还算是比较高的,看着专业课攒下的满满四大本笔记,奋斗半年的成果,我觉得这半年过的很值,很充实,我庆幸当时没有放弃,没有浑浑噩噩的度过四年大学生活。

接下来分别谈谈我的专业课复习经验。

1.关于数据结构

教材:我用的是严蔚敏的《数据结构》(对于09的题来说,这本书难度有点大)、《数据结构1800题》(就做了一点)还有李春葆的《数据结构习题与解析》

重点内容是:树与二叉树(性质、存储方式、遍历、哈夫曼树)、图(存储方式、遍历、连通性问题、关键路径)、查找(二叉排序树、平衡二叉树、B-树、哈希表),内部排序。串与文件这两章就不用看了。

有的同学问我,没学过C语言可不可直接学数据结构?我的回答是可以,但对于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会一门语言是绝对不可以的,况且许多学校复试时要考上机。没有C语言的基础看数据结构,刚开始会有些难度,但入门之后就简单很多了。数据结构45分,有两道大题,09年第一道大题很简单,第二道15分的算法题更简单,完全是送分的类型,而且编程只需要类C就可以,所以只对于考研来说, C语言不需要掌握的特别熟练。

09年的数据结构题很简单,而且因为题目数量的限制,很多重点内容都没考,对于准

备数据结构用时最多、用功最多的我来说,有点小郁闷。

2.计算机组成原理

教材:我用的是唐朔飞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和配套的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俸远祯的《计算机组成原理》(不推荐)、电子科大出版社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辅导教程》

组成原理的重点内容是:数据的表示和计算、主存与CPU的连接、高速缓存与主存的映射、常用寻址方式、CPU指令执行过程、程序中断方式、微程序控制器。

我觉得组成原理这门课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是难度最大的一门,因为要接触一些电路图,好在统考后考器件设计的几率很小,顶多也就是考主存与CPU的连接,所以看不懂电路图也没关系。09年的组成原理题出的比较“怪”,尤其是第一道大题,我敢说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到会出这种类型的题,往年学校自主出题时,各个学校出题风格虽然相差很大,但是只需要参考近几年的真题就可以知道必考的重点内容。去年参考某些学校往年真题来复习的考生会比较吃亏,而按部就班按课本复习会比较占便宜。只要把唐朔飞《计算机组成原理》这本配套的学习指导和习题解答搞定,组成原理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

3.操作系统

教材:我用的是汤子瀛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电子科大出版社的《操作系统考研辅导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曾平的《操作系统习题与解析》

重点内容:PV操作的同步与互斥问题、进程状态转换、调度算法、死锁、虚拟内存的页面置换算法、磁盘调度算法。

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这两门课程往年大多数学校都不考,个别考操作系统的学校出的题往往也只是简答、名词解释、填空和判断题,很少考计算题,但统考后大题都是计算题,所以一些概念性的知识只需了解即可,不用背下来了。

09年的操作系统大题出了一道PV操作题,这道很简单,第二道有点难度。

操作系统的重点内容比较集中,难点也比较少,所以复习起来还是很容易的,只要有针对性的做一些练习就好了。

4.计算机网络

教材:我用的是谢希仁的《计算机网络》和清华大学出版社,鲁士文的《计算机网络习题与解析》

重点内容:数据链路层的流量控制(滑动窗口)、CSMA协议、透明网桥、IPV

4、CIDR、RIP协议、TCP流量与拥塞控制。

网络占得比重最小,25分。但大纲要求的却最多最详细,而且谢希仁这本教材上有很多知识点都没有,所以相比其他科目用时并不少。由于题量和分数的限制,网络部分不会出很偏的内容,比如IP数据报的格式这种内容就不用看了。09年的网络题出的很“传统”,难度并不大。由于大纲必须要有延续性,预计2010年的大纲不会变化很大,10年的题也绝大部分都会在重点范围内出现。

三、关于数学的复习

关于数学我没有多少发言权,毕竟考的分不高,考完总结,我觉得做的练习太少是最大原因,也是因为专业课占用太多时间,而且我以前没接触过线代和概率论,线代自学还好一些,概率论入门就比较难,幸好费允杰老师的的讲解让我省了很多时间。其次是临场经验不足,选择填空我用了一小时十分钟才搞定,用时太长,直接导致后面两道高数大题没时间做,大题每一道看似都很简单,可做起来却阻力重重,还是由于做题太少,想思路用了太多时间,如果没有时间限制,我觉得每一道题都能做出来,可这是不可能的,对于我来说,时间太不够用了,高数空了两道大题,线代两道大题的第二问都没做。

我给各位学弟学妹的建议就是,平常一定要多做练习,考试时思考思路才不会用太多时间,其次选择填空要保证在四十分钟内搞定,最后,做大题的先后次序是:概率论,线代,高数。概率论的题很简单,要争取不失分。

四、关于政治的复习

英语我就不多说了,我考的也不好。

09年的政治选择题我觉得出的不好,有几道多选答案都有点模棱两可,可能是出题老师故作高深想弄几道所谓有水平的题吧,如果平时练习做的不多,我想,09年的选择题得分肯定高不了。我之所以政治能过70,就是因为选择题做的比较好,想做好选择题就必须多做练习,政治复习我用的是红宝书,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有人说,政治十一月份开始复习也不晚,但这只适用于某些专业,计算机专业肯定不行,最后的冲刺阶段很重要,一定要把时间多留给数学和专业课。

不管是政治还是专业课,我的学习方法就是做笔记,虽然用的时间多些,但是印象深,而且后面冲刺时就不用看厚厚的课本了。当然我的经验肯定不会适合每一个人,因为每个人的基础和学习习惯都不同,所以我的方法仅供参考,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五、关于选择学校

统考后无疑降低了很多名校的门槛,名校报名人数的集中也是在意料之中的,本来以为统考以后名校的初试分会高的离谱,没想到很多都出现了上线人数不足的情况,比如山大、湖大、兰大等等,生源充足的学校很少,可以想象一下普通院校的招生情况会有多惨了吧,就拿我们学校来说,计划招收80人,上国家线的才4人!09年计算机统考用一个字概括就是“乱”,国家线定高了,那么绝大多数学校会出现一志愿缺人甚至无人上线的情况,定低了就会出现很多高分被刷的学生无法调剂的情况,总之,不管国家线是高还是低,教育部挨骂是肯定的,最后结果,国家线创历史新低,如果打算上专业硕士,调剂还不困难,普硕就比较难调剂了。

所以我建议10年的学弟学妹们,选学校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要有一志愿上不了就调剂的想法,不要以为二流学校就很好调剂,很多三流学校都要求调剂生须出身高贵(211或985毕业,一次高考影响一生啊,真是搞笑),最恶劣的还有明知已满人或其他情况不能录取,还要调剂生来复试,这种耍人玩的行径实在就是禽兽不如了。

所以,大家最好把所有希望都放在一志愿上,找一下你想报考学校的资料,比如历年招生人数,复试情况等等,最好还是找一个考上的师兄师姐聊聊,做到知己知彼。

第二篇:2010海南专升本计算机专业高等数学复习方法技巧

作者:海大源

数学是让大多数专升本考生“谈虎色变”的一门课程,但只有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才要考高等数学。总的说来,专升本的数学考试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其中又以上册为重点,近些年,高等数学的考试成绩都不高。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计算机专业考生因为数学分数太低,导致总分没过分数线,只能望“本”兴叹。那么如何复习好数学呢?

首先,把握原则,早准备、早计划、早复习:

所谓原则,就是要按照大纲复习,吃透大纲。专升本数学试题极少出现过超纲现象,考生把全部基本的概念、原理搞懂了,考试就没有问题了。因此,复习的第一步就是结合教材和大纲,先吃透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定理。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演绎科学,只有对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对基本定理和公式牢牢记住,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对基本概念、定理记不全、记不牢,理解不准确,基本解题方法掌握不好等因为忽略了基本而失分的现象在近年的考试中出现很多。如果对基本概念、定理理解不准确,数学中最基本的方法掌握不好,给解题带来思维上的困难。数学的概念和定理是组成数学试题的基本元件,数学思维过程离不开数学概念和定理,因此,正确理解和掌握好数学概念、定理和方法是取得好成绩的基础和前提。

把握原则,要同“三早”结合起来,数学需要一定量的消化理解时间,只有早做安排,才能圆满地完成打好基础、提高能力、查漏补缺、应对考试的整个复习过程。一般情况下数学在大二下学期就开始着手准备,此时主要工作是把课本中的定理等内容过一遍,为11月份上辅导班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二,重视基础,灵活运用,多加练习

数学的复习基本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基础性的训练,二是思维上的训练。

基础性的训练,要从复习之初就加以重视。从近几年的阅卷情况来看,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基本功不过关,大多数考生往往因为一个考点没掌握而影响了整道题的运算,最终导致失分。所以考生在复习过程当中一定要重视数学概念、原理的掌握和计算过程的训练,争取在考试过程中,只要是会的就不丢分。没有基本功而刻意追求方法和技巧,抠一些难题、偏题没有任何意义,绝大部分的方法和技巧是建立在有一定基本功基础之上的。因此,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有计算量的训练,在数学考试中,填空和选择占了全部分数的1/3左右,这部分题的计算量和难度相对来说较小,是最容易得分的部分。如果想取得高分,这部分就不能掉以轻心。由于这部分对计算准确性的要求很高,考生在日常训练中更要注重计算量和计算准确性的训练。

思维上的训练,存在于整个复习过程中,在最后考试的时候得以充分检验。在平常的复习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培养逆向思维、抽象思维、和定向思维的能力。在训练中,要注意理解和总结一些技巧性的东西,有意识的提高自己思维的灵活性。要争取一题多种解法,即概念要相通,在自我训练过程中多思考,灵活运用概念原理。

要进行综合性试题和应用题训练。数学考试会出现一些应用到多个知识点的综合性试题和应用型试题。这类试题一般比较灵活,难度也要大一些。在首轮复习期间,可以不将它们作为强化重点,但也应逐步进行一些训练,积累解题思路,同时这也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彻底弄清楚有关知识的纵向与横向联系,转化为自己真正掌握的东西。

第三,要加强解综合性试题和应用题能力的训练,力求在解题思路上有所突破。

综合题的考查内容可以是同一学科的不同章节,也可以是不同学科的内容。近几年试卷中常见的综合题有:级数与积分的综合题;微积分与微分方程的综合题;求极限的综合题;空间解析几何与多元函数微分的综合题;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的综合题;以及微积分与微分方程在几何上、物理上、经济上的应用题等等。

在解综合题时,迅速地找到解题的切入点是关键一步,为此需要熟悉规范的解题思路,考生应能够看出面前的题目与曾经见到过的题目的内在联系。为此必须在复习备考时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组,搞清有关知识的纵向与横向联系,转化为自己真正掌握的东西。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都是认真理解题意,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如微分方程、函数关系、条件极值等,将其化为某数学问题求解。建立数学模型时,一般要用到几何知识、物理力学知识和经济学术语等。

其四,充分利用历年考试真题。

利用历年试题,有助于总结归纳解题思路、套路和经验。数学考试不需背诵,也不要自由发挥,全部任务就是解题,而基本概念、公式、结论等也只有在反复练习中才会真正理解与巩固。做题时特别要强调分析研究题目和解题思路。数学试题千变万化,其知识结构却基本相同,题型也相对固定,往往存在明显的解题套路,熟练掌握后既能提高正确率,又能提高解题速度。由于考试局每年都不会把专升本试题公布,专升本的历年真题一般弄不到。但“海大源”每年都会在第一时间和学员主动联系,让他们回忆刚考完的试题,同时我们也会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争取拿到历年考试真题,便于学生开展复习。

对于那些具有很强的典型性、灵活性、启发性和综合性的题,要特别注重解题思路

和技巧的培养。尽管试题千变万化,其知识结构基本相同,题型相对固定。提炼题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解题的针对性,形成思维定势,进而提高考生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下面我们讲讲高等数学的答题技巧。

(1)确定做题顺序。在做题顺序上可以采用填空、计算、选择、证明的顺序。因为选择题的分数要相对的少一些,但他们一般对基础知识要求较高,选项迷惑性大有时需要花好多时间去分析也难以取舍,而且有些选择题的计算量也是很大的,如果在开始做题时就感觉不顺手花的时间太长,这样会影响考试情绪。证明题考的是严密的逻辑推理,难度也比较大。我认为把这两道题放在最后做比较好,开始先做简单的。在考试时,先通观整个试题,明确哪些分数是必得的。哪些是可能得到的,哪些是根本得不到的,再采取不同的对应方式,才能镇定自如,进退有据,最终从总体上获胜。

(2)做选择题的时候,可以巧妙的运用图示法和赋值法。这两种方法很有效。平时用得人很多,考试时尽量不要留有空白,就算是不会的题也要写一些相关的内容得一点“步骤分”。求解单项选择题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推演法:它适用于题干中给出的条件是解析式子。图示法:它适用于题干中给出的函数具有某种特性,,例如奇偶性、周期性或者给出的事件是两个事件的情形,用图示法做就显得格外简单。举反例排除法:排除了三个,第四个就是正确的答案,这种方法适用于题干中给出的函数是抽象函数的情况。逆推法:所谓逆推法就是假定被选的四个答案中某一个正确,然后做逆推,如果得到的结果与题设条件或尽人皆知的正确结果矛盾,则否定这个备选答案。赋值法:也就是说将备选的一个答案用具体的数字代入,如果与假设条件或众所周知的事实发生矛盾则予以否定。

(3)要保持卷面的整洁和美观,以获得“印象分”。

(4)考场要宝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把自己弄的特别的紧张,就把他当作是一次很平常的考试去对待。

(5)临考前最好不要是天天抱着类似《考前冲刺》之类的书看,把以前的吃透掌握就行了。

(6)考试时思想一定要放松,情绪要平静下来,尤其是当见到一些平时没有见到的题目时,千万要镇定,不要乱了方寸。把有把握的一定要作对,考试时做到“分分计较,每分必争”

相信经过有计划的复习,每个考生都可以使自己的综合解题能力有一个质的提高,从而在最后的实考中坦然的面对试题的变化,考出好的成绩。

“海大源”近几年的辅导效果非常不错,今年更是成功命中大部分试题,很多同学在考完第一时间就反馈来情况说,很多试题老师平时都讲过,答起来非常顺手。

欢迎参加海大源2011年专升本考前辅导

第三篇:面积类型题计算方法总结

类型题一

长和宽,边长扩大的问题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如果长和宽都扩大2厘米,周长变为多少?面积变为多少?

2,一个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长是宽的2倍,如果长和宽都扩大两倍,周长扩大了多少倍?面积扩大了多少倍?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3厘米,如果边长扩大2倍,周长扩大了( )倍,面积扩大了( )倍.

4,有一个边长为 8 厘米的小正方形,把它的边长分别增加 6 厘米,做成一个 大正方形,大正方形的面积比小正方形的面积多多少?

5,围成一个正方形苗圃的篱笆总长是20米,现在要扩大苗圃范围,每条边都增加2米,那还需要增加多少米的篱笆?扩大后的苗圃面积是多少?

方法小结:按照题目意思,长和宽或边长各自增加,再根据公式求出增加后的周长和面积,进行比较。规律: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同时增加N倍,那这个长方形(或长方形)的周长就增加了N倍,面积增加了N×N 倍。

类型题 二

跑圈问题

1, 学校的花圃是个正方形,小明沿着花圃边跑了一圈,一共400米,那这个花圃面积是多少?

2,小红每天坚持锻炼,她绕着小区里的正方形荷花池跑了一圈,正好是240米,那这个正方形荷花池面积是多少?

3. 小强围着正方形花坛跑了四圈,正好是400米,这个花坛的面积是多少?

4. 一个长方形操场长是100米,小芳沿着操场边跑了一圈是260米,那这个草场面积是多少?

5. 一个正方形花坛的面积是400平方米,小明第一天跑了3圈,一共跑了多少米?第二天他跑了160米,共跑了多少圈?

方法小结:跑一圈正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只要知道他们的长宽,边长就可以求面积;如果知道了正方形面积,就用:面积=边长×边长,然后用公式:边长×4=周长,求出跑一圈的长度,就可以求出跑多少圈的长度了。(如5题)

类型题三

铺地砖,种树,种庄稼问题

1, 一间教室,长9米,宽6米,现在要用边长是1分米的地砖铺地板,需要这样的地砖多少块?(提示先分别求出教室面积和地砖的面积,再用 铺地总面积÷一个地砖的面积=地砖个数)

2. 小青家用9分米的地砖铺客厅地板,正好用了96块,那小青家客厅占地面积多大?

3. 一个长方形苗圃,长100米,宽50米,如果每平方分米种一棵小树苗,那这个苗圃可以种多少棵小树苗?(提示: 总面积÷一棵小树苗的占地面积=棵树)

4. 从一块长30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卡纸上剪出边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纸块,最多能剪多少个?

5. 一个长方形菜地,长98米,宽65米。如果每平方米产蔬菜2千克,一共可以长多少千克蔬菜?(提示:总面积×每平方米的产量=总产量)

6. 一个长方形西瓜地面积是8000平方米,如果每公顷生产西瓜100公斤,这个西瓜地一共收获多少公斤西瓜?

方法小结:求数目——总面积÷单个的占地面积=所求数目;求产量或重量——总面积×每个小面积的产量=总产量

类型四

靠墙围篱笆问题

1,如图,小红家后院需要靠墙围一个长方形篱笆,总共围了130米,已知长是70米,这个篱笆围成的面积是多少?(提示:靠墙的一边不用围篱笆,所以两条宽的长度+一条长的长度=130米)

2,如图,小红家的后院要靠墙围一个正方形篱笆,总共围了81米,这个篱笆围成的面积是多少?

类型五

在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正方形

1,一个长方形,长是38分米,宽是25分米, 要在这个长方形中剪掉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面积是多少?余下的那部分面积是多少?(凡是在长方形中剪掉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肯定是这个长方形的宽)

2,在一个长 16 厘米,宽 9 厘米的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剩下的面积是多少?

类型六

挖空问题

1,教室南面的墙壁,长8米,宽3米。墙上有3个3平方米的窗户。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1)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粉刷每平米的费用要 160 元,那粉刷这面墙壁共花费多少钱?(提示:粉刷的面积应该是除了窗户之外的面积)

2,学校要粉刷一个长20 米,宽3米的围墙,墙上有一块面积 12 平方米的宣传橱窗,请你算一算,粉刷的面积有多大?

3,如图,一个正方形水池的边长是4米,要水池周围铺2米宽的石子路,需要铺多少面积?

4,王师傅先在一面长8米、宽5米的墙壁 米的正方形, 上挖出2个边长1米的正方形,然后给墙面部分刷漆,需要刷漆的部分有多大?

方法小结:在长方形或正方形中挖去中间一部分图形,求剩下图形的面积,往往用大面积—小面积=所求面积。

类型七

围铁丝变形问题

1,一根长 16 米的铁丝,假如围成长是 5 米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又是多少? 如果把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 用一根长12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围法?围成的最大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如果围成一个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3,一个长方形铁丝,周长是16米,把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4,一个正方形铁丝,总长16米,如果这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是 5米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

第四篇: 计算方法课程总结 心得体会

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我们需在掌握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和常微分方程的基础知识之上,学习本课程.在实际中,数学与科学技术一向有着密切关系并相互影响,科学技术各领域的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与数学产生密切的联系,并以各种形式应用于科学和工程领域.而所建立的这些数学模型,在许多情况下,要获得精确解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这就使得研究各种数学问题的近似解变得非常重要了,“数值计算方法”就是专门研究各种数学问题的近似解的一门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用数值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法原理及理论分析,提高我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误差分析,插值法与拟合,数值积分,数值微分,线性方程组的直接解法和迭代解法,非线性方程求根,矩阵特征值问题计算、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数值解法.

三、本课程重点难点:

1、

2、

3、

4、 绝对误差限、相对误差限、有效数字

基函数、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差商、牛顿插值多项式、截断误差 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法则、法方程组) 插值型数值积分(公式、积分系数)

a) N-C求积公式(梯形公式、Simpson公式、Cotes公式-系数、代数精度、截断误差)

b) 复合N-C公式(复合梯形公式、复合Simpson公式、收敛阶、截断误差) c) 龙贝格算法的计算公式

5、 非线性方程求根的迭代法收敛性定理

牛顿切线法、下山法、正割法(迭代公式、收敛阶)

6、 高斯消去法、列主元素高斯消去法、LU分解法解线性方程组

Jacobi迭代法、S-R迭代法(迭代公式、迭代矩阵、收敛的充要条件、充分条件)

矩阵的范数、谱半径、条件数、病态方程组

7、

欧拉方法(欧拉公式、向后欧拉公式、改进的欧拉公式)

四、实际应用

我们本学期的计算方法这门学科中,主要介绍了两种数值计算方法即:数值逼近与数值代数。前面几章讲的关于插值和拟合是属于数值逼近,而后面几章则介绍了非线性方程、解线性方程组、以及最后一章的常微分方程则属于数值代数的部分。不管是哪一种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都是很广泛的,下面就以最小二乘拟合方法为例说明其在实际的应用。

曲线拟合就是拟合测量数据曲线。所选择的曲线有时通过数据点,但在其他点上,曲线接近它们而不必通过它们13,41~在大多数情况下,选择曲线使得数据点的平方误差和最小。这种选择就是最小二乘曲线拟合。下面介绍一下最小二乘法拟合的基本原理。设已知 个数据点

)(i=0,1,„, 一1),求(m一1) 次最小二乘拟合多项式:

其中设拟合多项式为各正交多项式:的线性组合:

则继续往向下推导得:

继续推导最后可得最后可得一般形式的m一1次多项式:

即为最小二乘拟合多项式

其拟合精度由下式来评定:

应用实例:

某建筑物176 d水平位移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在程序编制过程中,为了防止运算溢出,

用来代替,其中,

此时,拟合多项式的形式为:

运用最小二乘多项式拟合时,拟合多项式的次数越高,其拟合精度未必越高 。以拟合最高次数l9次为例,拟合系数如表2,拟合的精度评定见表3。

根据水平位移的观测数据,实现了累计观测时间与水平位移的曲线拟合,在有限的测量数据条件下,表述了时间与该建筑物水平位移之间的函数关系。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在解决这类问题的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中应用非常广泛,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精确度,最d"-乘曲线拟合实现方法简明、适用,可应用于类似的测量数据处理和实验研究。 五:总结

其实一直以来感觉自己都的数学方面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从大二上学期上完概率和线性代数后自己也就很少去碰数学方面的书了,直到这个学期上的这门计算方法让我重新又找回了学习数学的感觉。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总体感觉还行,基本上都能领悟。个别的知识点可能比较抽象,但是好多的算法我们都经过了上机实践了,所以掌握起来会更透彻一点。学习了这门课,感觉实用性比较大。像拉格朗日和牛顿插值法,最小二乘拟合法等等算法。因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通过已有的数据来发掘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或者模拟出相应的数学模型来解决。所以这就需要我们用到这学期学习的相关知识来完成。这门课程也是连接数学与计算机之间的桥梁,之前学习的数学积分的知识现在也知道怎么

用程序来实现了。还有就是对线性方程组和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的掌握。插值的应用自己还想说的就是,自己准备和同学一起做关于图像处理的方面的东西,不过我只是个新手。但上次在看有关图像的放大和缩小技术的时候就看到了有关牛顿插值的应用。不过他们学的算法都是在牛顿插值的基础上有所变化的。所以当时我就觉得这门课程作用不一般。学完了这门课也希望自己活学活用。发挥这门课应有的作用。

第五篇: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总结

以下是我对钢筋计算的一些小总结,对应图型可以参照相应图集,不正之处请各位高手指出。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二、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 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 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

7、 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二、 剪力墙

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

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

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

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

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

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

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1) 剪力墙墙身

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

1、墙端为暗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2、墙端为端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

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

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

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

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

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

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 暗梁面积;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

(二) 剪力墙墙柱

一、纵筋

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三) 剪力墙墙梁

一、连梁

1、受力主筋

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2、箍筋

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

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

二、暗梁

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

三、 柱

(一) 、基础层

一、柱主筋

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

二、基础内箍筋

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二) 、中间层

一、柱纵筋

1、 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

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三)、顶层

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参看03G101-1第

37、38页)

一、角柱

角柱顶层纵筋长度:

一、内筋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二、外筋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寺寺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柱顶部第一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保证65%伸入梁内)柱顶部第二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二、边柱

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 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三、中柱

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注意:在GGJ V8.1中,处理同上。

四、 板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知道板分为预制板和现浇板,这里主要分析现浇板的布筋情况。

板筋主要有:受力筋 (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 、分布筋 、附加钢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 (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一、受力筋

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

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

二、负筋及分布筋

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三、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输入法输入计算。 第五章 常见问题

为什么钢筋计算中,135o弯钩我们在软件中计算为11.9d?

我们软件中箍筋计算时取的11.9D实际上是弯钩加上量度差值的结果,我们知道弯钩平直段长度是10D,那么量度差值应该是1.9D,下面我们推导一下1.9D这个量度差值的来历:

按照外皮计算的结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心线计算那么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这里D取的是规范规定的最小半径2.5d,此时用后面的式子减前面的式子的结果是:1.87d≈1.9d。 不同厚度的墙体 砖的用量和砂浆用量是不同的。

砂浆净用量(m3/m3)=1-单块砖体积(m3/块)*砖净用量 砂浆实际用量(砂浆消耗量)=砂浆净用量*(1+损耗率)

以常见240厚的标准砖墙来讲: 1m3砖墙 砖的净用量=529.1 砂浆的损耗率按1%取定

你自己计算下 砂浆的用量是不是0.225立方

补充:用量与砂浆标号无关

上一篇:计生工作调研报告下一篇:教师党员学习体会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