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022-12-11

第一篇:环保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国家环保总局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颁布日期:2007/01/30 实施日期:2007/01/30 时 效 性:现行有效 法规类别: 环保综合规定 效力级别: 部门规范性文件 唯一标志: 83663 发文字号:环办[2007]17号

颁布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作为国家辐射安全监管和环境保护部门,为做好辐射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工作,确保在辐射事故时,能准确地掌握情况、分析评价并决策,按事故等级及时采取必要和适当的响应行动,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3 应急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属地为主,分级响应;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1.4 应急任务 国家环保总局承担的应急任务是: (1)制定总局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2)负责特别重大辐射事故的处理和协调跨省区域辐射事故的处理; (3)接收省级环保部门和辐射事故责任单位有关事故信息的报告;指导和组织力量支持省级环保部门开展辐射环境应急监测和应急行动;

(4)监督与评价由总局颁发辐射安全许可证的辐射事故责任单位的应急行动和事故处理措施;

(5)及时向国务院报告,并负责发布辐射事故的新闻和信息。省级环保部门承担的应急任务:负责辖区内重大、较大和一般辐射事故应急响应、事故处理及事故原因调查工作,协助总局做好特别重大辐射事故的处理工作。

1.5 适用范围

辐射事故主要指除核设施事故以外,放射性物质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物质造成人员受到意外的异常照射或环境放射性污染的事件。

主要包括:

(1)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等核技术利用中发生的辐射事故; (2)铀(钍)矿冶及伴生矿开发利用中发生的放射性污染事故; (3) 放射性物质(除易裂变核材料外)运输中发生的事故; (4) 国外航天器在我国境内坠落造成环境放射性污染的事故。

2.总局辐射事故应急组织与职责

国家环保总局辐射事故应急组织体系是国家环保总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总局环境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各职能部门及有关单位各司其责,平时做好辐射事故应急准备,辐射事故发生时快速而适当地进行响应。 2.1 总局辐射事故应急组织体系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在辐射事故时即为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下设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辐射事故应急期间,总局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和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分别为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和总局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中心。总局辐射事故应急组织体系如图1 所示。

2.2 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组成与职责 2.2.1 人员组成

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同总局环境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基本一致。在辐射事故应急期间,总局局长任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总指挥,总局主管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副局长(兼国家核安全局局长)任常务副总指挥,并作为总指挥替代人;总局办公厅主任、核安全司司长任副总指挥,办公厅主管总值班室副主任、核安全司主管应急副司长分别作为其替代人;总局规划司、国际司、宣教司等有关司办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成员。辐射事故应急期间,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主要活动在总局机关大楼内进行。 2.2.2 主要职责

(1)审批总局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2)决定总局辐射事故应急的启动和终止;

(3)指挥和协调总局辐射事故应急组织体系中各部门的应急准备和响应行动,指导或指挥省级环保部门的辐射事故应急工作;

(4)组织对由总局颁发辐射安全许可证的辐射事故责任单位的应急行动和事故处理措施进行监督和评价;

(5)审定向国务院提交的重大和特别重大辐射事故报告; (6)负责发布辐射事故的新闻和信息。 2.3 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的组成与职责 2.3.1 人员组成

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是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在辐射事故应急期间的秘书机构和执行机构,由核安全司、办公厅、国际司、宣教司的相关人员组成,下设秘书组。核安全司司长任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主任,核安全司主管应急副司长(主任第一替代人)和其他副司长、办公厅主管总值班室副主任、总局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主任任办公室副主任。秘书组由办公厅总值班室、国际司核安全处、宣教司新闻处,以及核安全司放射源处、放射性废物管理处、核燃料处、综合处等相关人员组成。事故期间,组长由核安全司归口负责的项目处处长担任。辐射事故应急期间,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设在总局机关大楼内。平时,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成员按各自职责在本部门办公。

2.3.2 主要职责

(1)组织制定总局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及实施程序;

(2)负责总局系统内部的辐射事故应急准备日常工作,监督检查全国环保系统内的辐射事故应急准备工作;

(3)负责受理来自地方环保部门上报的辐射事故报告、中央或国务院办公厅下达的辐射事故应急指示和总局领导的批示指令;

(4)具体指挥和综合协调总局系统内各辐射事故应急响应单位的启动和行动配合;

(5)负责与有关部、委和单位的联络与信息交换工作;

(6)发生重大和特别重大辐射事故时,及时起草向国务院提交的事故报告; (7)组织开展对由总局颁发辐射安全许可证的辐射事故责任单位采取的应急行动和事故处理措施的跟踪、评价及监督。必要时,经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后,采取干预行动;

(8)组织起草有关辐射事故的新闻和信息。 2.4 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的组成和职责 2.4.1 人员组成

辐射事故应急时,由核安全司司长任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主任,总局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主任任常务副主任,核安全司主管应急副司长(任主任第一替代人)、其他副司长以及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主管应急副主任任副主任。

常务副主任全面负责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的应急准备日常工作。 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下设技术专家组,由总局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和其他相关单位的人员组成。

2.4.2 主要职责

(1)制定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的辐射事故预案及实施程序,并报总局审批;协助总局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及实施程序的编制工作;

(2)为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为全国环保系统开展辐射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提供技术支持;

(3)负责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的辐射事故应急准备日常工作,确保各类应急设施和设备的可靠运行; (4)对辐射事故进行后果分析与评价,为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制定应急响应措施提出建议;必要时,派出专家组参加辐射事故的现场监督、辐射环境应急监测、现场的应急响应与事故处理。

2.5 总局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职责

(1)制定管辖范围内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及实施程序,并报总局审批; (2)负责管辖范围内辐射事故应急准备日常工作;

(3)负责对总局颁发辐射安全许可证单位应急准备情况进行日常监督; (4)负责对总局颁发辐射安全许可证单位的事故应急行动和事故处理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向总局报告情况。

2.6 总局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中心的组成与职责 2.6.1 人员组成

辐射事故应急时,由核安全司司长任总局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中心主任,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主任任常务副主任,核安全司主管应急副司长(担任主任第一替代人)、其他副司长以及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主管监测副主任任副主任。常务副主任全面负责总局核与辐射应急监测技术中心的应急准备日常工作。

2.6.2 主要职责

(1)制定总局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中心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及实施程序,并报总局审批;

(2)为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为全国环保系统开展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3)负责总局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中心辐射事故应急准备日常工作; (4)根据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的指令,对事故发生地的省级环保部门提供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支援;承担特别重大辐射事故的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工作。 2.7 省级环保部门职责

(1)组织制定省级环保部门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及实施程序,并报总局备案;

(2)负责省级环保部门的辐射事故应急准备日常工作; (3)负责向总局报告辖区内发生的辐射事故;

(4)负责辖区内重大、较大和一般辐射事故应急响应、事故处理及事故原因调查工作;

(5)协助总局做好特别重大辐射事故的处理工作。

3.辐射事故分级

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将辐射事故分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重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四个等级。

3.1 特别重大辐射事故(Ⅰ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

(1)I、II 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并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 污染后果;

(2)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 人以上(含3 人)急性死亡; (3)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大范围(江河流域、水源等)放射性污染事故; (4)国外航天器在我国境内坠落造成环境放射性污染的事故; 3.2 重大辐射事故(Ⅱ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辐射事故: (1)I、II 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2)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 人以下(含2 人)急性死亡或者10 人以上(含10 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3)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局部环境放射性污染事故; 3.3 较大辐射事故(Ⅲ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辐射事故: (1)III 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2)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 人以下(含9 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3)铀(钍)矿尾矿库垮坝事故。 3.4 一般辐射事故(Ⅳ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辐射事故: (1)IV、V 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2)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 (3)铀(钍)矿、伴生矿严重超标排放,造成环境放射性污染事故。

4.应急行动

4.1 启动

辐射事故应急响应坚持属地为主的原则。特别重大辐射事故的应急响应由总局组织实施。重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的应急响应由省级环保部门全面负责。环保系统的辐射事故应急响应体系原则上按表1 进行启动。

4.2 联络与信息交换

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按照相关实施程序负责与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组织体系、国务院、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其它部(委)和单位、省级环保部门及辐射事故单位的联络与信息交换工作。辐射事故单位应按照事故报告制度向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提交事故报告。

应急期间联络原则是:

(1)各岗位任务明确、尽职尽责,联络渠道明确、固定; (2)联络用语规范,严格执行记录制度; (3)对外渠道和口径统一。 4.3 指挥和协调

特别重大辐射事故应急响应时,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负责指挥总局辐射事故应急组织体系中各部门辐射事故应急行动,综合协调总局辐射事故应急组织体系与其他相关部门、单位的接口与行动。主要内容有:

(1)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

(2)派出有关专家参与现场应急指挥部的指挥工作; (3)协调各级、各专业力量实施应急支援行动; (4)协调受威胁的周边地区危险源的监控工作;

(5)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 (6)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确定被转移、疏散群众返回时间; (7)及时向国务院报告应急行动的进展情况。

省级环保部门对辐射事故的应急响应,参照总局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及实施程序,进行积极配合。

4.4 应急监测

省级环保部门负责组织辐射事故现场的应急监测工作,确定污染范围,提供监测数据,为辐射事故应急决策提供依据。必要时国家环保总局指派总局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中心对事故发生地的省级环保部门提供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支援,或组织力量直接负责辐射事故的辐射环境应急监测工作。

4.5 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工作人员应根据不同类型辐射事故的特点,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各级环保部门负责现场公众的安全防护工作,根据事故特点开展相关工作:

(1)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与特点,向本级政府提出公众安全防护措施; (2)根据事发时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确定公众疏散的方式,协助有关部门组织群众安全疏散撤离;

(3)在事发地安全边界以外,协助有关部门设立紧急避难场所。

5.应急终止和恢复 5.1 应急终止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辐射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2)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3)事故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2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应急终止后,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中心和省级环保部门、还应执行下列行动:

(1)评价所有的应急工作日志、记录、书面信息等;

(2)评价造成应急状态的事故,指导有关部门和事故责任单位查出原因,防止类似事故的重复出现;

(3)评价应急期间所采取的一切行动;

(4)根据实践经验,及时对应急预案及相关实施程序进行修订; (5)对造成环境污染的辐射事故,总局和省级环保部门要组织有计划的辐射环境监测,审批、管理必要的区域去污计划和因事故及去污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和处置计划并监督实施。

5.3 总结报告

应急终止后,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中心和省级环保部门应在二周内向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提交本部门的总结报告,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负责汇总和总结总局系统的应急响应情况,并在事故后一个月内向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提交总结报告。

6.应急保障 6.1 应急资金

根据辐射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的需要,各级辐射应急组织提出项目支出预算报相关财政部门审批后执行,确保日常应急准备与应急响应期间的资金需要。

6.2 应急设施设备

根据本预案规定的职责各级辐射应急组织应配备一定的应急设施设备,主要包括通讯设备、交通工具、辐射监测设备、辐射评价软件、个人防护用品及文件资料等。

6.3 应急能力维持

为保证辐射事故应急能力,各级辐射事故应急组织应: (1)按照本预案的要求做好日常应急准备工作;

(2)负责制定本部门辐射事故应急人员的应急培训和应急演习计划,并组织实施;

(3)积极开展辐射事故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及应急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7.附则

本预案由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批准,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负责解释,自批准之日起执行。

本预案每两年修订一次,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组织修订工作并报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审批;实施程序由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负责修订并发布实施。

附:

辐射事故应急实施程序目录

1、国家环保总局辐射事故应急响应实施程序

2、国家环保总局辐射事故后果评价实施程序

3、国家环保总局辐射事故辐射环境应急监测实施程序

4、国家环保总局辐射事故联络与信息交换实施程序

5、国家环保总局辐射事故应急人员培训实施程序

6、国家环保总局辐射事故应急演习实施程序。

第二篇:国家环保总局核事故应急预案(环办〔2007〕17号)

【发布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发布文号】环办〔2007〕17号 【发布日期】2007-01-30 【生效日期】2007-01-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环保总局核事故应急预案

(环办〔2007〕17号)

国家环保总局上海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国家环保总局广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国家环保总局四川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国家环保总局北方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国家环保总局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国家环保总局西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国家环保总局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国家核应急预案》,我局对《国家环保总局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方案》进行了修订,划分为《国家环保总局核事故应急预案》和《国家环保总局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现将《国家环保总局核事故应急预案》和《国家环保总局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局(厅)根据预案要求,修订和完善本单位的核事故应急预案和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并于2007年6月底前报我局备案。

附件:1.国家环保总局核事故应急预案

2.国家环保总局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

二○○七年一月三十日

附件一: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核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作为国家核安全监管和环境保护部门以及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

委员会组成单位之一,为做好核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确保在

核事故时,能准确地掌握情况、分析评价和决策,按事故状态及时

采取必要和适当地响应行动,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核应急预案》。

1.3 应急方针

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统一指挥、大力协同、保护公众、保护

环境。

1.4 应急任务

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核安全局)承担的任务是:

(1) 制定总局核事故应急预案;

(2) 指导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制定和实施核应急辐射环境监测

计划;应急响应时,参与指挥、协调应急响应工作,按国家核应急

协调委的安排,牵头组织力量对辐射环境监测进行支援;必要时,

直接负责组织对核设施场内外进行辐射环境应急监测;

(3) 审批民用核设施的场内应急计划,检查、监督其应急准备

工作。应急响应时,对事故单位的应急决策和措施进行技术评估,

实施监督,及时向国家核应急协调委提供评估意见;

(4) 协助审查和发布有关核事故的新闻和信息;参与事故调查

和处理。

1.5 适用范围

本预案主要适用于下述情况下可能发生核事故的应急准备和应

急响应。

核事故是指核电厂或其他核设施中很少发生的严重偏离运行工

况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可能或已经失去应有

的控制,达到不可接受的水平。

适用范围:

(1)核动力厂;

(2)民用研究性核反应堆;

(3)民用核燃料循环设施;

(4)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设施;

(5)易裂变核材料运输中发生的事故。

其它核事故参照本预案执行。

2.总局核事故应急组织与职责 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核安全局)核事故应急体系是国家环保总

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总局环境应急指挥领导小

组的统一指挥下,各职能部门及有关单位各司其责,平时做好核事

故应急准备,核事故发生时快速而适当地进行响应。

2.1 总局核事故应急组织体系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在核事故时即为总局核与

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下设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核事故应

急期间,总局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和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分别

为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和总局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中

心。总局核事故应急组织体系如图1 所示。

2.2 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组成与职责

2.2.1 人员组成

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同总局环境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成员基本一致。在核事故应急期间,总局局长任核与辐射事故应急

总指挥,总局主管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副局长(兼国家核安全局局长)

任常务副总指挥,并作为总指挥替代人;总局办公厅主任、核安全

司司长任副总指挥,办公厅主管总值班室副主任、核安全司主管应

急副司长分别作为其替代人;总局规划司、国际司、宣教司等有关

司办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成员。核事故应急期间,总局核与

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主要活动在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

心进行。

2.2.2 主要职责

(1)审批总局核事故应急预案;

(2)决定总局核事故应急的启动和终止;

(3)指挥和协调总局核事故应急组织体系中各部门核事故应急

准备和响应行动;

(4)指导省级环保部门的辐射环境应急监测行动;

(5)审定对核设施营运单位应急行动采取的干预措施;

(6)审定向国务院、国家核应急协调委汇报事故报告和应急工

作报告;

(7)协助审查和发布有关核事故的新闻和信息。

省级辐射环境

监测机构

总局辐射环境应急

监测技术中心

核设施营运单位

总局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省级环保部门

国家核应急协调委 总局核与辐射事故

应急办公室

(常设组、秘书组)

总局核与辐射事故

应急领导小组

总局核与辐射事故

应急技术中心

(常设组、专家组)

图例:

上下级关系信息流方向监督

图 1 总局核事故应急组织体系

2.3 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的组成与职责

2.3.1人员组成

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是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

组在核事故应急期间的秘书机构和执行机构,由核安全司、办公厅、

国际司、宣教司及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的相关人员组成,

下设常设组和秘书组。核安全司司长任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

室主任,核安全司主管应急副司长(主任第一替代人)和其他副司

长、办公厅主管总值班室副主任、总局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主任任副

主任。

常设组由核安全司综合处、总局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应急室相关

人员组成,核安全司综合处处长任组长,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应急室

主管应急的主任任副组长。

秘书组由办公厅总值班室、国际司核安全合作处、宣教司新闻

处以及核安全司综合处、核电一处、核电二处、核反应堆处、核燃

料处、核设备处、放废处的相关人员组成,秘书组组长由核安全司

内核事故所在核设施归口负责项目处处长担任。

核事故应急期间,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设在总局核与

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指挥室。平时,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

室成员按各自职责在本部门办公。

2.3.2主要职责

(1)组织制定总局核事故应急预案及实施程序;

(2)负责总局系统内部的核事故应急准备日常工作,监督检查

全国环保系统的核事故应急准备工作;

(3)在核事故应急期间,传达和贯彻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

导小组的指示,具体指挥和综合协调总局系统内各核事故应急响应

单位的启动和行动配合;

(4)组织对核设施营运单位核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进行审

评和监督;必要时,经总局核与辐射事故领导小组批准后,采取干

预行动;

(5)定期向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工作;

(6)负责编写向国务院提交的报告;

(7)负责与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及有关部、委和单位的联络和信

息交换工作。

2.3.3 常设组职责

(1)组织落实总局核事故应急准备各项日常工作;

(2)组织起草总局核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实施程序;

(3)负责核设施营运单位的应急计划审查和应急准备监督的技

术工作;对营运单位实施的应急行动进行跟踪、评价、监督;

(4)负责总局核事故应急系统内部与外部的联络和信息交换。

2.3.4 秘书组职责

(1)核事故应急期间,负责收集、分析研究与核事故相关的数

据和信息,提出应急行动建议;

(2)核事故应急期间,负责起草应急行动指令,报总局核与辐

射事故应急办公室主任并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领导批准

后实施;

(3)核事故应急期间,负责起草向国务院、国家核应急协调委

提交的报告及向其它部(委)单位提供的情况通告。

2.4 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的组成和职责

2.4.1人员组成

核事故应急时,由核安全司司长任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

中心主任,总局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主任任常务副主任,核安全司主

管应急副司长(担任主任第一替代人)、其他副司长以及核与辐射安

全中心主管应急副主任任副主任。

常务副主任全面负责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的应急准

备日常工作。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下设常设组和专家组。

常设组:与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常设组是一个组织。

在任何情况下必须保证常设组至少有三人在北京,确保任何时间能

与各有关方面的联系畅通。

专家组:由总局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各业务处室专家组成。分为

反应堆事故分析技术组、核燃料循环及放废设施事故分析技术组和

事故后果评价组。

2.4.2 主要职责

(1)制定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的核事故应急预案及

实施程序,并报总局审批;协助总局核事故应急预案及实施程序的

制定工作;

(2)为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为

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核事故应急组织提供技术咨询;

(3)负责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的核事故应急准备日

常工作,确保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各类应急设施设备的

可靠运行;

(4)执行24 小时电话值班制度,接收核设施营运单位的事故

报告;负责总局核事故应急组织的通知和启动;

(5)对核事故或事件进行事故分析(包括事件分级)、预测及

后果评价,向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提出应急措施建议,

并对核事故应急状态终止和恢复提出建议;

(6)协助总局做好核设施的应急计划审查和应急准备监督技术

工作。

2.5总局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职责

(1)制定管辖范围内核事故应急预案及实施程序,并报总局审批;

(2)负责总局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的核事故应急准备日常工作;

(3)负责对核设施营运单位的应急准备情况进行日常监督;

(4)核事故期间,负责了解现场事故发生原因、事故状况和发

展趋势,监督、评价核设施营运单位的应急响应行动和事故处理措

施,并及时向总局报告情况。

2.6 总局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中心的组成与职责

2.6.1 人员组成

核事故应急时,由核安全司司长任总局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

中心主任,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主任任常务副主任,核安全

司主管应急副司长(担任主任第一替代人)、其他副司长以及总局辐

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主管监测副主任任副主任。

常务副主任全面负责总局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中心的应急准

备日常工作。

2.6.2 主要职责

(1)制定总局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中心的核事故应急预案及

实施程序,并报总局审批;

(2)为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为

全国环保系统开展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3)负责总局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中心的核事故应急准备日

常工作; (4)根据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的指令,对事故发生地

的省级环保部门提供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支援,或直接参加事故

现场辐射环境应急监测及现场的事故处理。

2.7 省级环保部门职责

(1)有核设施的省(市)制定省级环保部门的核事故应急预案

及实施程序并报总局备案;

(2)负责省级环保部门的核事故应急准备日常工作;

(3)核事故应急期间和应急终止后,负责辐射环境应急监测工作。

3.应急状态

核设施应急状态按其事件或事故的实际辐射后果或预期可能的

辐射后果的影响范围一般分为四级: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场区应

急和场外应急。

应急待命:出现可能危及核设施安全的工况或事件的状态,但

此时尚有时间采取预防性的和积极的措施来防止紧急状况的发生或

减小其后果。宣布应急待命后,应迅速采取措施缓解后果和进行评

价,加强营运单位的响应准备,并视情况加强地方政府的响应准备。

厂房应急:核设施发生或可能即将发生放射性物质的释放,但

实际的或者预期的辐射后果仅限于场区局部区域的状态。宣布厂房

应急后,营运单位应迅速采取行动缓解事故后果和保护现场人员。

场区应急:核设施发生放射性物质的释放、事故的辐射后果已经

或者可能扩大到整个场区,但场区边界处的辐射水平没有或者预期不

会达到干预水平的状态。宣布场区应急后,应迅速采取行动缓解事故

后果和保护场区人员,并根据情况做好场外采取防护行动的准备。

场外应急:核设施发生放射性物质的释放,事故的辐射后果已

经或者预期可能超越场区边界,场外需要采取紧急防护行动的状态。

宣布场外应急后,应迅速采取行动缓解事故后果,保护场区人员和

受影响的公众。

4.应急行动

4.1 通知与启动

当核设施发生核事故时,核设施营运单位应按照其应急计划向总

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常设

组报告。常设组当班值班员要立即通知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

及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相关应急人员。根据核事故性质及

应急等级,环保系统核事故应急组织原则上按表1进行启动。

表1:民用核设施不同应急状态下总局应急组织的启动

应急状态 应急领

导小组

核与辐射事故

应急办公室

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

核与辐

射安全

监督站

省级环保部

门及辐射环

境监测机构

主任/ 副主任

常设

秘书

主任/ 副主任

常设组专家组

应急待命 ○ √ ○ ○ √ ○ √

厂房应急 ○ √ √ √ √ √ √ (相关专业)√ ○ 场区应急 √ √ √ √ √ √ √ √ √ 场外应急 √ √ √ √ √ √ √ √ √

注:○表示待命,√表示应急响应人员启动并到达责任岗位。

4.2 联络与信息交换

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常设组按相关实施程序负责与总

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组织体系、国务院、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其它

部(委)和单位、省级环保部门及核设施营运单位的联络与信息交

换工作。核设施营运单位应按照报告制度向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

办公室提交事故报告。

应急期间联络原则:

(1)各岗位任务明确、尽职尽责,联络渠道明确、固定;

(2)联络用语规范,严格执行记录制度;

(3)对外渠道和口径统一。

4.3指挥和协调

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负责具体指挥总局核事故应急组

织体系中各部门核事故应急行动,综合协调总局核事故应急组织体 系与其他相关部门、单位的接口与行动。

4.4 应急监测

省级环保部门负责组织核事故核设施场外的应急监测工作,确

定污染范围,提供监测数据,为核事故应急决策提供依据。必要时

国家环保总局指派总局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中心对事故发生地的

省级环保部门提供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支援,或组织力量直接负

责对核设施场内外进行辐射环境应急监测。

4.5 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工作人员应根据不同类型核事故的特点,配备相应的

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各级环保部门负责现场公众的安全防护,根据事故特点开展相

关工作:

(1)根据核事故的性质与特点,向本级政府提出公众安全防护

措施。

(2)根据事发时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确定

公众疏散的方式,协助有关部门组织群众安全疏散撤离。

(3)在事发地安全边界以外,协助有关部门设立紧急避难场所。

5.应急终止和恢复

5.1 应急终止条件和程序

5.1.1 应急终止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事故得到控制,事故条件已经消除;

(2)放射性物质的释放业已降到规定限值之内;

(3)采取并继续采取一切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污

染,并使事故的长期后果可能引起的照射降至合理可行尽量低的水

平。

5.1.2 应急终止程序

对核设施应急状态的终止,由核设施营运单位应急指挥发布核

事故应急终止的命令,并报主管部门、地方和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和

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

必要时,省和地方环保部门应当继续进行辐射环境的巡测、采

样和评价工作,直到由于自然过程的作用,或由于采取了补救措施

使得以上工作无需继续进行下去。

5.2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应急终止后,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核与辐射安全

监督站、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中心和省级环保部门还应执行下列

行动:

(1)评价所有的应急工作日志、记录、书面信息等。

(2)评价造成应急状态的核事故,指导有关部门和事故责任单

位查出原因,防止类似事故的重复出现。

(3)评价核事故应急期间所采取的一切行动。

(4)根据实践的经验,及时修订现有的核事故应急预案和实施

程序。

(5)根据需要,继续进行辐射环境监测。

核事故应急终止后,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核与辐

射安全监督站、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中心和省级环保部门应在两

周内向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提交本部门的总结报告。总局

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负责汇总和总结总局系统内的核事故应急

工作情况,并在事故后一个月内向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提交总结报告。必要时,提交国家核应急协调委。

对造成环境污染的核事故,总局和省级环保部门要组织有计划

的辐射环境监测,审批、管理必要的区域去污计划和因事故及去污

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和处置计划并监督实施。

6.应急保障

6.1应急资金

根据核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的需要,各级核事故应急组织应提

出项目支出预算报相关财政部门审批后执行,确保日常应急准备与

应急响应期间的资金需要。

6.2应急设施设备

各级核事故应急组织应根据本预案规定的职责配备一定的应急

设施设备,包括通讯设备、交通工具、辐射监测设备、辐射评价软

件、个人防护用品及文件资料等。

6.3 应急能力维持

为保证核事故应急能力,各级核事故应急组织应:

(1)按照本预案的要求做好日常应急准备工作;

(2)负责制定本部门核事故应急人员的应急培训和应急演习计

划,并组织实施;

(3)积极开展核事故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及应急监测技术的研

究与开发工作。

7.附则

本预案由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批准,总局核与辐射

事故应急办公室负责解释,自批准之日起执行。

本预案每两年修订一次,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组织修 订工作并报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审批。实施程序的修改 由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负责修订并发布实施。

附:

核事故应急实施程序目录

1、国家环保总局核事故应急响应实施程序

2、国家环保总局核事故后果评价实施程序

3、国家环保总局核事故辐射环境应急监测实施程序

4、国家环保总局核事故联络与信息交换实施程序

5、国家环保总局核事故应急人员培训实施程序

6、国家环保总局核事故应急演习实施程序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清泉小学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1 目的

为了及时、妥善地处置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建立“信息畅通、反应快捷、处置有方、责任明确”的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机制,保障师生生命与财产安全,保障学校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教育部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江西省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教育厅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上饶市学校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应对突然发生的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事故。主要包括学校发生的火灾、建筑物倒塌、拥挤踩踏等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校园重大交通事故,大型群体活动公共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供水、供电等事故,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洪水、地震以及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等自然灾害事故,以及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其它突发灾难事故。 1.4 工作原则

⑴以人为本原则。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意识,把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2)预防为主原则。坚持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立足于防范,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机制,力争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3)及时处置原则。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后,立即启动工作预案,事故处理工作专班及时到岗,人员快速出动,及时控制局面,解决问题。以及时、快速减少危害的扩大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 (4)依法处置原则。坚持从保护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出发,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综合运用政治、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处置学校突发安全事故。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引导师生和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

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 组织指挥体系

学校成立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小组。 组长:乔哲慧 副组长:杨潮

成员:曹庆菲、曹辅仁、、施剑花、曹芳 2.2职责

负责重大安全事故的预防,逃生自救方法的教育、演练;事故发生后迅速判断、启动应急预案,及时科学处理、上报,尽量降低事故损失。

3 预警预防机制

(1)每学期要开展1-2次学校安全工作大检查,对排查出来的事故隐患登记造册,实行销号制度,明确责任部门,落实责任人,限期整改。

(2)做好应对各类突发安全事故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储备工作,确保突发安全事故预防、现场控制的应急设施、设备和必要的经费。

4 应急预案响应程序

4.1. 及时判明事件性质及危害程度。迅速判明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在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的同时,立即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其相关部门报告。 4.1.1 火灾事故处置措施

⑴学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切断电源、煤气等紧急安全措施,避免继发性危害。要在第一时间内向当地公安消防119指挥中心报警。 ⑵学校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组织教职员工开展救人和灭火工作,并在消防队伍到现场后,主动提供有关信息,配合消防队伍组织救人和灭火抢险。

⑶全力组织人员疏散和自救工作,配合有关医疗部门和医疗机构妥善安置伤病员。

⑷解决好师生等受灾人员的安居问题。

⑸及时采取人员疏散、封锁现场、转移重要财物等必要措施,注意人员、财产安全。

4.1.2 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处置措施

⑴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要在第一时间亲临第一线指挥,迅速开展现场疏导和救护工作,并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⑵组织学校医护人员对受伤者进行人工呼吸、止血等应急抢救处置,尽快向医疗急救部门120报告求援,将伤病员送往医院抢救,妥善安置伤病员。必要时请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援帮助。

⑶迅速通知受伤人员亲属,及时向师生和亲属通报有关情况,确保师生和亲属情绪稳定。

4.1.3 地震灾害事故处置措施

⑴突发地震时,师生如上课,应坐在座位上或躲在课桌下面,待地震过后再迅速、有序地撤离,以防强余震。同时,立即切断电源等,并将教室门打开,确保出口畅通,防止地震造成门窗错位,封闭出口。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应冷静指挥学生就地避震。

⑵避震时,身体要尽量蹲下或坐下,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要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注意保护头颈、眼睛。

⑶组织指挥学生撤离,严防楼梯、楼道拥挤踩踏事故发生。

⑷撤离到安全地带后,要迅速清点师生人数。对受伤师生,要立即组织救治。发现有被废墟埋压的,要尽快联系救助(保持冷静,设法自救)。一时无法救助脱险时,受困师生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⑸救援受困师生时应注意:①注意听被困师生的呼喊、呻吟、敲击声;②根据教室等房屋结构,先确定被困师生的位置,再行抢救,以防止意外伤亡;③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及时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幸存者;④救援方法上首先应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尘土,防止窒息,再行抢救,不可用利器刨挖;⑤对于颈椎和腰椎受伤的师生,切忌生拉硬抬。 4.1.4 洪水类灾害事故处置措施

⑴雨季,学校加强对教学楼、宿舍等建筑物进行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和疏散人员。

⑵学校应加强与水文等监测部门联系,一旦获悉将发生洪水,应按照地方党委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安排,立即对师生采取紧急疏散和保护措施。必要时可以停课。

⑶突发洪水时,学校应立即启动工作预案,组织师生避险。师生避险时,不要顺洪水向上游或向下游跑,应向沟岸两侧山坡跑,不要停留在低凹处。 4.1.5 大型群体活动的公共安全事故处置措施

⑴学校举办各类大型文体活动,按有关规定做好专项应急预案,并报地方公安机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⑵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学校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遇有学生、教工死亡、受伤情况,立即求助医疗急救部门,对伤员进行抢救工作。

⑶活动组织者和安全管理工作负责人要维护现场秩序,根据室内、室外不同情况组织师生有序疏散,保护学生生命安全,尽力避免继发性灾害。

⑷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亲临一线,靠前指挥,组织疏导、抢救伤员。要在第一时间向当地公安机关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教育主管部门要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及时派员督导协助,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援帮助。

4.1.6 房屋、围墙、厕所倒塌等建筑物安全事故处置措施

⑴学校发生房屋、围墙、厕所等建筑物倒塌事故,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根据事故情况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开展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同时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 ⑵迅速采取切断电源等有效措施,及时疏散师生,密切关注连带建筑物的安全状况,消除继发性危险。

⑶组织解救受困人员,抢救伤病员。 4.1.7 校园爆炸事故处置措施

⑴校园发生爆炸事故,学校立即启动工作预案。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抢救伤员。在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的同时,向公安及消防部门报告。

⑵在爆炸事故现场及时设置隔离带,封锁和保护现场,疏散人员,控制好现场的治安秩序,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检查并消除继发性危险,防止次生事故发生,保护师生人身财产安全。

⑶发现肇事者或直接责任者,应立即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

⑷认真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做好搜寻物证、排除险情,防止继发性爆炸等工作。 4.1.8 校园恶性交通事故处置措施

⑴校园发生恶性交通事故,发生学生、教工死亡、受伤等情况,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抢救,立即向医疗急救部门求助,向公安交警部门报告,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⑵保护好事故现场,有效控制肇事者,寻找证人。 ⑶协助公安交警部门及时查明事故情况。 4.1.9 突发后勤安全保障事件处置措施

⑴学校后勤部门要做好食堂等重点场所以及供水、供电、通讯保障的突发事件防范工作,对重点场所和关键部位要加强检查,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各种服务设施的安全运行,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⑵发生跑水、断电等重大紧急情况时,学校领导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要立即赶到现场,组织人员迅速采取应急措施,进行抢修和抢救,控制事态。必要时请求当地有关专业部门支持,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 ⑶食堂、餐厅等饮食供应部门以及蓄水池、供水塔等二次供水部位必须有完备的安全保护设施,一旦发生污染事件要立即停止使用,做好现场保护,并联系卫生防疫部门进行检疫、化验和排污处理。 4.1.10 突发危险品污染事故处置措施

⑴学校应根据各类危险品的特性制定相应应急预案。

⑵学校因意外因素引起危险物品泄露,或因违反有关规定排放污物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灾难的,在向主管部门报告的同时,应及时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设置污染区。

⑷初步查明情况后,要迅速制定消除或减轻危害的方案,并立即组织人员实施。

⑸对有明确污染源的应立即控制污染物排放;对于化学危险品污染事故,程度轻微的,启动学校相关应急预案处理,情况严重的,要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由当地人民政府启动相应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⑹对发生有毒物质污染,可能危及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学校立即采取相应有效措施,控制污染事故蔓延,并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必要时,应疏散或组织师生撤离。

⑺危险或危害排除后,学校做好善后工作,妥善处理环境污染事故。 ⑻重大事故,学校在1小时内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

4.1.11 突发安全事故导致次生、衍生事件的,启动相应专项应急预案。 4.2 应急结束

本着谁启动预案,谁宣告结束的原则,突发安全事故结束后,由学校宣布。 4.3 学校突发事故处理中的其他有关注意事项

⑴发生灾难事故,学校要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有关情况,引导师生员工情绪,稳定校园秩序,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动荡。

⑵本着外事无小事的原则,凡是在事故灾害中涉及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的,应及时向当地外事部门报告。

⑶所有安全事故发生后,学校都要考虑可能引发的继发性伤害问题,都要妥善处理,不要激化矛盾,防止事态扩大和演化。 ⑷凡是需要对建筑物等采取断水、断电等应急处理措施的,要认真权衡利弊,妥善处理可能发生的受灾受困人员照明、饮水需要和因为跑水漏电可能引发继发性灾害的矛盾。

5 后期处置

5.1 应急工作结束后,学校立即设立恢复中心,工作重点也马上从应急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及时开展补救工作,积极做好善后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秩序。学校做到:

⑴做好事故中受伤人员的医疗、救助工作。对在事故中死亡人员进行人道主义抚恤和补偿或赔偿。对受害者家属进行慰问。对有各种保险的伤亡人员要帮助联系保险公司赔付。

⑵及时查明事故原因,严格信息发布制度,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稳定校园秩序,疏导师生情绪,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动荡。

⑶全面检查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查安全管理漏洞,对安全隐患及时补救、防范,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⑷总结经验教训。引以为戒,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因玩忽职守、渎职等原因导致事故发生,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有关总结等及时报送上级有关部门。

⑸配合公安消防等部门,做好案件侦破与事故调查工作。

5.2 事件结束后,学校加强有关预防措施。加强校内安全保卫和各项设施的安全检查,杜绝安全隐患;关注学校及周边安全状况,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反映重大安全隐患,提出整改的意见和措施;加强学生日常防灾、避灾等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6 工作保障 6.1 通信保障

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明确值班人员的职责,保障电话机等通信联络设施完好有效。 6.2 应急队伍 学校结合岗位责任制,建立应急队伍。学校组织义务消防队和志愿者队伍,通过培训和演练,使其掌握一定的救援知识和技能。 6.3 医疗保障

加强学校医务室建设。发生突发安全事故时,学校医务室应具备及时做好伤员应急处置和病人转运工作的基本能力。 6.4 后勤支援与保障

学校有关部门制定措施,在物资、经费、交通等方面为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后勤保障。

7.宣传教育、培训和演练 7.1 宣传教育

学校加强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应急知识教育。认真开展以提高广大师生自护、自救、防灾、逃生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增强教师和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能力,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逃生和报警求助的方法。 7.2 管理与培训

加强应急反应机制的日常性管理,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对学校领导及应急处置工作队伍培训,开展经常性的演练活动,不断提高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指挥能力、组织能力和实战能力。 7.3 演练

学校定期组织广大师生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演习。应急演习包括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通过应急演习,培训应急队伍、落实岗位责任、熟悉应急工作的指挥机制、决策、协调和处置程序,识别资源需求、评价应急准备状态、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改进应急预案。

重点进行火灾、地震发生时的人员疏散演习。使学生熟悉紧急情况下逃生的路线,了解紧急情况发生时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本预案由学校制定,并负责解释和实施。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本预案。

第四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科学应对,及时处置可能出现的重、特大安全事故、突发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障人身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依据国家法规、法律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有备无患,常备不懈的观念,经常性做好应对安全事故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依托安全管理职能部门、主管部门和社会救助力量,最大限度地满足事故应急救援需求,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培训并定期进行演练、演习、有效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组织体系框架

安全预案应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成立各级组织明确职能有条不紊。

指挥管理体系,救援队伍系统,技术支持系统,机关保障系统。

四、各级组织系统组成及职能

1、应急指挥部:由公司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监事等相关成员组成。

职 能:

1、组织实施本预案,指挥和协调对应急事件处置,对应急事件迅速做出评估,报告和通报。

2、采取应急行动,包括对现场的控制、保护、实施现场施救、抢救等,调动所需人力物力以及做好其它重要准备工作。

3、指定现场总指挥。

根据应急事件的发展态势,及时调整应急方案或适时宣布结束应急任务。

应急救援组:由安全部全体成员及各科室相关成员组成。

职 能:应急救援组成员在应急指挥部的指定下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在现场总指挥的带领下,负责对现场控制保护开展前期的救援工作,及时通报现场任何信息。

信息处理组:由办公室主任及有关人员组成。

职 能:负责应急突发事件的受理,核实和汇总,并按险情报告制度规定及时做好报告、上报通报、承办应急指挥部应急指定下达,记录和督查工作。

评估咨询组:按应急事件总类,由应急指挥部相关成员,有关专家和专业人员组成。职 责:负责对应急事件危害程度进行分析、预测判断,评估行动效果提出意见。

4、后勤保障组:由工会主席和物业公司领导及成员组成。

职 能:保障应急通信畅通,指供补充应急过程中的所有设施和装备,负责解决应急人员的整顿,休息场所。

5、善后处理组:由安全部各成员组成。

职 能:负责对遇险获救人员安置、受伤人员救置及死亡人员家属安抚、索赔取证、事故调查、往来信息记录、报告汇总工作。

五、应急演习

为提高应急反应水平,应急指挥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预案演练,检验各环节之间的通信,协调、互相合作是否符合,快速高效原则,进一步明确各岗位职能,对本预案存在问题和不足进行补充和完善。

六、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从2007年元月1日开始执行。

第五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北京XXXX 安全生产事故

应 急 救 援 预 案

HY/AQYA-04-2013

A版

北京XXXX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A版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HY/AQYA-04-2013 1.总则

1.1目的

贯彻落实"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为了规范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降低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系列预案。 1.2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主席令7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 (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7)《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8)GB 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1.3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厂XXXXX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 1.4应急预案体系

本厂属于中小型企业,将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合并编写,形成本应急预案。本预案针对本厂可能发生的坠落打击、坠落伤害、火灾爆炸、物理性爆炸、触电及电器火灾、窒息、食品中毒和突发职业病等各类重大事故制订了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明确了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应急救援组织及人员的职责。 1.5 应急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以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抢险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作业人员自我防护和专业救援人员的骨干作用。 (2)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厂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统一现场指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有关应急救援工作组及其人员各司其责,履行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3)快速响应,果断处置:安全事故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如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扩散和爆炸,所以,应迅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果断执行应急处置工作。

(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做好事故预防和预警工作;开展培训教育,组织应急演练,做到常备不懈。 2.危险性分析

2.1本厂概况

本厂位于北京市密云县XXXX,占地面积约76620平方米,其中库房面积约2600平方米,现有职工253人。

现有机械加工车间1个、钢质门焊接车间2个,混凝土门车间一个,焊接组1个、下料组1个、维修组1个、防火门车间1个、喷漆车间1个、储气站1个、露天料场3个、露天成品库2个、配电室2个、锅炉房1个、喷砂房1个、室内成品库1个。

本厂及其周边平面图见附录一。其北面约两公里为XXX,东面为XXX,西边为XXX,南边为XXX。 2.2危险源及危害性分析

2.2.1生产安全事故危险因素及危险性分析

(1)吊装坠落事故:本厂用门座式起重机、桥式起重机、汽车起重机等起重设备,吊装钢质结构人防门和混凝土结构人防门的材料、部件和产品,可能因设备故障、设备维护不良、超载、操作不当、被吊物品绑扎不牢等;特重或超尺寸的吊装作业,未制定吊装方案;大风气象条件露天吊装作 1 北京XXXX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A版

业等,导致被吊装物品或设备部件坠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和被吊物品损坏事故。

(2)高处坠落事故:本厂起重设备操作及检修、混凝土搅拌站检修、机电设备检修、电气线路检修等涉及高处作业,可能因防护措施不当、作业人员大意、大风气象条件露天高处作业等,导致作业人员高处坠落致伤事故。

(3)锅炉爆炸事故:本厂冬季取暖和浇筑混凝土门养护用的燃煤蒸汽锅炉,如设备有缺陷或超压运行、安全附件失效或使用不当,可引发物理性爆炸事故。

(4)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本厂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有的压缩空气罐储罐和喷砂罐、空气压缩机储气罐等压力容器,可能出现设备超压运行、安全附件失效或使用不当现象,可引发物理性爆炸事故。 (5)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本厂所用易燃易爆液体(醇酸油漆、稀料)等危险化学品泄漏,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导致爆炸冲击人员伤亡、设备设施损坏。

(6)触电与电气火灾危险:本厂变配电设备、电气线路、用电设备,如产品质量不佳、绝缘性能不良或因运行不当、机械损伤、维修不善导致绝缘老化破损,设计、安装不规范,安全净距不足,或违章操作,均可能引发触电危险。如出现短路、过载、接触不良引起电气发热,可引发电气火灾危险,雷雨季节,防雷设施不良,可导致雷电火灾。

(7)金火焰泄漏、火灾事故:本厂气割下料使用金火焰气体,气瓶缺陷或不规范使用可能导致泄漏事故。金火焰气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烷为无色易燃低毒气体。

危险特性: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健康危害:主要通过人员呼吸侵入。有单纯性窒息及麻醉作用。人短暂接触1%丙烷,不引起症状;10%以下的浓度,只引起轻度头晕;高浓度时可出现麻醉状态、意识丧失;极高浓度时可致窒息。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8)CO2气瓶爆炸泄漏事故:本厂二氧化碳保护焊接使用二氧化碳气体,由于气瓶缺陷或不规范使用可能导致泄漏事故。CO2气体无色无味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健康危害:主要通过人员呼吸侵入。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

急性中毒: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固态(干冰)和液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迅速汽化,能造成-80~-43℃低温,引起皮肤和眼睛严重的冻伤。

(9)氧气瓶爆炸泄漏事故:本厂气割下料使用氧气,由于气瓶缺陷或不规范使用可能导致泄漏事故。氧气是无色无味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 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丙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 2.2.2安全卫生事故危险因素及危险性分析

2 北京XXXX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A版

(1)食品中毒事故:本厂职工食堂,可能因材料变质、烹饪不熟等原因,导致集体食物中毒事故。 2.2.3突发职业病事故危险因素及危险性分析

(1)苯系化合物作业:本厂油漆作业存在苯系化合物,如作业环境不良,作业中挥发的溶剂浓度积聚达到高浓度,作业人员吸入可能导致急性苯系物中毒事故,接触高浓度时可产生急性中毒,对眼睛和呼吸道产生刺激作用,继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出现恶心、头痛、眩晕、蹒跚步态及昏迷。

(2)高温作业:本厂气割、火焰整形,夏季炎热天气时作业环境温度过高,属于高温作业,作业人员如果身体状况异常又处于高温作业状态,可能突发一些高温症状疾病(如中暑)。

(3)锰及其化合物作业:本厂电焊接作业,其焊条中存在锰及其化合物,在通风不良条件下进行电焊,吸入大量新生的氧化锰烟雾,可发生咽痛、咳嗽、气急,并骤发寒战和高热(金属烟热)急性锰中毒事故。

2.2.4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和传染病)

地震会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流行性传染病传播范围广,传播快,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和员工的健康。 3.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本厂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包括指挥小组、医疗救护组和3个抢险队,有关职责及组成成员说明如下。

3.1应急救援指挥小组

(1)应急救援指挥小组职责

a)组织制定并修订完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b)组织实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c)承担现场急救抢险的指挥工作。 d)承担应急救援的后勤保障工作。 e)承担及时准确上报生产安全事故。 (2)组长职责

a)全面领导组织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b)批准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其启动与终止。

c)负责有关救援人员的调度,明确事故现场指挥人员和有关人员的职责。 d)负责有关救援物资和运输车辆的调配。 e)安排联络外部急救。

f)批准及安排安全事故情况上报。

g)接受上级及政府主管部门的指令和调度。 (3)副组长职责

a)组织制定并修订完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b)领导组织实施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c)负责事故现场急救抢险的指挥、协调。 d)领导组织应急事故救援预案的演练。

e)承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医疗救护组和抢险队人员的召集。 f)对组长不在厂内时,临时履行组长的职责。 (4)组员职责

a)服从组长和副组长的指挥调遣,协助参与应急救援的工作。 b)组织承担有关事故现场人员的引导疏散和安置工作。 c)组织人员进行事故现场的警戒工作。

d)承担组织人员对有关救援设备和救援物资的运送提供工作。 e)承担救援中心的联络及交通行走路线的导向。 f)协助进行抢险队员的召集及其它工作。

3 北京XXXX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A版

(5)成员名单:

a)组长为厂长XXX。

b)副组长为主管厂长XXXXXX、副厂长XXX。 c)其它组员:XXX、XXX、。。。。。。。。。。。。。。。。。。 3.2医疗救护组

(1)医疗救护组职责:

a)承担现场医疗及救护工作。 b)承担现场伤员护送工作。 c)保管日常医疗急救用品。

(2)成员名单:组长为XXX ,组员为XXX 、 XXX。 3.3抢险队

(1)抢险队职责

a)第1抢险队:承担本厂搅拌站以西,包括钢质门一车间、机加工车间、钢质门库房、办公区和乙炔气存放处区域的安全事故现场消防、抢险工作。

b)第2抢险队:承担本厂维修组、油料库、北车间、焊接组、东库房和配电室区域的安全事故现场消防、抢险工作。

c)第3抢险队:承担本厂防火门车间及库房、下料组、钢质门二车间、锅炉房和宿舍区区域的安全事故现场消防、抢险工作。 (2)队长职责

a)指挥本队队员执行所承担区域的安全事故消防和抢险工作。 b)具体承担本队所执行的安全事故消防和抢险工作。

c)参与执行指挥小组安排的其他区域安全事故消防和抢险工作。 d)在指挥小组副组长未到现场前,临时兼任事故现场指挥。 (3)队员职责

a)消防队员承担本队所执行的安全事故消防灭火工作。 b)抢救队员承担本队所执行的安全事故抢险救护工作。 (4)成员名单

a)第1抢险队:队长为XXX,消防队员为XXX、XXX、XXX、XXX;抢险队员为XXX、XXX、XXX。 b)第2抢险队:队长为XXX,消防队员为XXX、XXX、。。。。。;抢险队员为XXX、XXX、。。。。。。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的监控 4.1.1危险源的监控

(1)按《危险源管理制度》规定实施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

(2)按《安全生产检查制度》规定实施定期安全检查和日常巡查,及时发现重大事故隐患。 (3)有关人员对所发现的事故隐患信息,应按《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规定及时上报。

(4)各部门/人员接到来自上级通知及其他渠道的关于特殊气象预报、地震、疫情准确信息,必须及时报告安全生产办公室,安全生产办研究信息,根据情况传递各部门。 4.1.2各种事故的预防性措施

(1)各生产班组在每月的班组安全活动中,重点对事故该班组生产活动设涉及的重大危险因素、经常性活动涉及的危险因素进行检查,及时消灭事故隐患;总结生产中经常被忽视的、习以为常不安全作业行为,进行日常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安全作业行为。

(2)主管副厂长组织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重点检查可能导致急性事故和职业病的隐患部位,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整改。

(3)安全生产办公室安排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培训,逐步提高员工的作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防范意识。

(4)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4 北京XXXX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A版

(5)按规定实施对危险作业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定期维护,避免出现安全事故隐患。 (3)强化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提高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4)按规定定期检查维护消防设备、设施和器材,确保其能有效使用。

(5)提前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预警,消除安全事故隐患,提前做好应急救援准备。 4.2 预警行动

(1)对于下列情况以及针对所获得的安全事故隐患信息,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应提前向有关部门及作业单位发出安全事故预警,以便提前做好预防和应急准备。 a)进入春冬季节或天气预报的大风天气,发出消防预警; b)夏季炎热天气,发出高温防暑预警; c)进入雷雨季节,发出电气防雷预警;

d)天气预报有大风,发出禁止高空作业和露天吊装作业预警; e)对特重或超尺寸的吊装作业,发出吊装坠落等危险预警; f)冬季取暖起用锅炉前,发出试用期间爆炸危险预警;

g发现特种设备运转异常时,如锅炉出现失压、超压、报管、安全阀失灵等,应发出爆炸危险预警;

h)集体会餐时,发出食品中毒预警;

i)上级或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发出的各种安全预警(地震、传染性疫情)时。 (2)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应结合安全例会,布置提前做好相应的预警响应工作,可包括: a)组织针对性安全检查及制定采取特定防范措施,如雷雨季节前防雷设施检查、大风气象火险巡查、制定特定吊装方案及吊装设备检查维护、强化锅炉试运行监控、对故障设备进行检修、预先对危险区域警戒、熟悉本应急救援预案等。

b)加强领导带班,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及时报告。

c)作业现场管理人员、安全员上岗到位,严格制止并纠正违章作业现象,尽快消除安全隐患。 d)保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与各作业单位之间每日24小时的通信畅通。

e)抢险队提前做好相应应急救援抢险准备工作,如检查消防器材、并熟悉其存放位置及其使用方法。

f) 救护组提前做好有关救护药品(如高温防暑药品)准备,并熟悉救护知识和方法。 4.3信息报告与处置

4.3.1事故信息报告与处置 (1)安全事故报告程序

a)在发生重大事故或发现有可能发展成为重大事故的险情后,现场第一发现人员应立即向值班领导报告;

b)值班领导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本厂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组长和副组长报告;同时值班领导应通知抢险队现场当班队员立即赶赴现场;接着通知其它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成员、抢险队成员和医疗救护人员赶赴现场。

c)本厂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组长,根据事故性质决定是否需要外部救援。对属于本厂无能力控制的重大事故,立即报警或联系外部急救。

(2)厂设立值班室,昼夜24小时有领导值班,并保证通讯畅通。值班电话:昼:6105XXX、夜:6105XXX。

(3)值班室标明本厂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医疗救护组和各抢险队人员名单及其联系电话: a)组长手机:1390XXXXXX(李XXX厂长) b)副组长手机:136XXX5XXX(王XXX副厂长)、13691052008(XXXXXX副厂长) c)医疗救护组成员手机: d)抢险队长手机:第1队长张XXX、第2队长张XXX、第3队长赵XXX e)医疗急救中心电话:120或999

5 北京XXXX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A版

f)火警电话:119 g)匪警电话:110 (4)事故报告内容:

a)事故发生单位、发生地点、时间等;

b)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情况、伤害程度、涉及范围等; c)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d)事故发生后已采取的措施及当前事故抢险情况等。 4.3.2事故信息的上报

(1)本厂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长,对重大安全事故,应在其发生后一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 (2)上报通讯电话如下:

a)北京市密云县安全监督管理局电话:690852

41、特种设备监察局电话:69044796 b)镇政府经济安全科电话:6105XXXX (3)上报内容,包括:

a)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名称、交通路线、联络电话、联络人姓名等。 b)事故类型、周边情况。

c)需要支援的人员、设备、器材等。 5.应急响应

5.1应急响应条件

对于突然发生或可能发生下列重大事故时,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负责人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1)发生人员重伤或死亡; (2)发生重大财产损失;

(3)出现可能发展为人员重伤或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险情时,经现场人员采取措施,无法控制事态的发展。 5.2应急响应的处置 5.2.1应急响应工作程序

事故应急响应工作程序为:报警——保护现场——现场当事人员采取措施——组织救援——调查处理及上报等,具体说明如下:

(1)接到事故警讯后,值班领导应迅速通知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抢险队和救护组人员立即赶赴现场。

(2)在进行事故上报后,现场当事人员应立即组织采取必要的事故控制措施,降低事故危害。 (3)在有关人员到达现场后,在外部公安消防队或医疗急救中心还未到来之前,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长迅速组织启动应急救援工作。

(4)根据事故救援需要可将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成员分成现场指挥人员、警戒组织人员、疏散组织人员、物资供应组织人员和通讯联络人员,分工负责组织本厂其它职工做好抢险队的消防和抢险、医疗救护组的伤员救护的指挥、协调和后勤保障工作。

(5)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可包括指挥协调、灭火、抢救和运送伤员、物资供应、人员疏散、警戒、通讯联络、保护现场、车辆调配等,具体说明如下:

a)现场指挥人员,负责各项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和协调,确保救援及时有效地顺利进行。 b)抢险队长组织其队员穿好防护服,进行火灾灭火、人员和物资的抢险。

c)医疗救护人员对伤员实施临时救护和安置,与外部急救中心联络,并协助运送伤员。 d)物资供应组织人员,组织职工进行救援抢险所需要物资的搬运,确保供应及时,保障应急救援的顺利进行。

e)人员疏散组织人员组织职工迅速将警戒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6 北京XXXX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A版

f)警戒组织人员在事故现场周围设立警戒区域,组织职工维护现场秩序,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人员疏散、物资运输等的交通畅通,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g)通讯联络人员,负责有关救援的通讯联络工作。 h)事故无法控制时,所有人员应撤离事故现场。 i)所有进入事故现场的人员,都有义务保护好事故现场。

(6)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厂长组建事故调查小组,进行事故调查评估。 5.2.2灭火

(1)指挥人员:

a)组织火情侦察、掌握火势发展情况,确定火场的主要灭火方向,向抢险队布置灭火任务,检查执行情况。

b)公安消防队到达现场时,及时向公安消防队报告火情,并将指挥权及时移交给公安消防队领导,服从统一指挥,按照统一部署带领员工执行。

c)指挥人员保持通讯畅通,指挥疏散组织人员有序疏散人员。 (2)抢险队

a)抢险队接到火警、火灾扑救的命令,应立即穿戴好防护服,拿上灭火器材,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按照现场指挥人员的统一安排,开始灭火,控制火势蔓延。 b)如火灾将引发爆炸,应撤离到安全地带。 c)若有人被困火中,首先以救人为第一目的。

d)在不明火势大小的情况下,应采取谨慎的态度和安全的操作方法。 e)若有爆炸危险源,应及时清理,消除危险源。

f)对扑灭电气火灾,应先切断电源,最好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如果情况紧急或未配备二氧化碳灭火器,也可使用干粉灭火器,但是,干粉可能会污染电器设备,对维修清扫造成困难。禁止使用水或泡沫灭火器。 5.2.3事故伤亡人员的救护

(1)救援人员应根据伤者受伤部位立即组织临时紧急救护处理,促使伤者快速脱离险境,然后,等待急救车赶往或护送医院救治,并保护现场。

(2)制定救援措施时,应考虑所采取措施的安全性和风险,经评价确认安全无误后,才可再实施抢救,避免因采取措施不当而引发伤员新的伤害。 (3)抢救受伤人员时,针对以下情况的处置: a) 如确认人员已死亡,立即保护现场。

b) 如发生人员昏迷、伤及内脏、骨折及大量失血,应作如下处置:

①立即拨打120或999联系急救车,说明伤情,到距现场最近的医院急救。 ②外伤大出血:急救车未到前,现场采取止血措施。

③骨折:注意搬运时的保护,对昏迷、可能伤及脊椎、内脏或伤情不详者一律用担架或平板,禁止搂、抱、背、一人抬肩一人抬腿等方式运输伤员。 c) 一般性伤情送往医院检查,防止破伤风。

(4)抢险队在伤员抬运时,必须服从医疗救护人员的指导,避免伤员伤害加重,失去救治机会。(5)在抢救过程中,应察看确认事故现场周围无其它危险源存在,避免伤害救护人员;随时向应急救援指挥小组长报告事故现场伤员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6)医疗救护人员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护,应掌握以下正确的应急处置方法: 1)外伤应急处理 a)止血急救:止血的方法通常采用压迫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和加垫屈肢止血法等。

b)包扎处理:有外伤的伤员经过止血后,应立即用急救包、纱布、绷带或毛巾等包扎起来。 c)骨折固定处理:如果受伤人员发生骨折,需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迅速、及时而准确地

7 北京XXXX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A版

给伤员进行临时固定。 2)烧伤急救

a)迅速脱去着火的衣服(或被热液浸湿的及沾染化学品衣服),用水浇灌或卧倒打滚等方法,熄灭火焰。

b)用冷水冲洗、湿敷受伤部位。

c)现场烧伤创面无需特殊处理,只要外裹一层敷料或用清洁的被单、衣服等进行简单的包扎。 d)尽量减少镇静止痛药物应用。

e)对于休克患者,轻者可口服含盐饮料防治;重者需静脉补液。口服忌大量饮水,尤其白开水,一般一次口服不宜超过50毫升,谨防呕吐。

f)将患者送医院进行救治。 5.2.4 触电事故的应急处置

(1)截断电源,关上插座上的开关或拔除插头。如果够不着插座开关,就关上总开关。切勿试图关上所使用电器的开关,因为可能正是该电气开关漏电。

(2)若无法关上开关,可站在绝缘物上,如一叠厚报纸、塑料布、木板之类,用扫帚或木椅等将伤者拨离电源,或用绳子、裤子或任何干布条绕过伤者腋下或腿部,把伤者拖离电源。切勿用手触及伤者,也不要用潮湿的工具或金属物质把伤者拨开,也不要使用潮湿的物件拖动伤者,以免抢救人员触电。

(3)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开始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切记不能给触电的人注射强心针。若伤者昏迷,则将其身体放置成卧式。

(4)若伤者昏迷、身体遭烧伤,或感到不适,必须打电话叫救护车或立即护送伤者到医院急救。 (5)高空出现触电事故时,应立即截断电源,把伤人抬到附近平坦的地方,立即对伤人进行急救。 (6)现场抢救触电者的经验原则:迅速、就地、准确、坚持。 a)迅速——争分夺秒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b)就地——必须在现场附近就地抢救,病人有意识后在就近送医院抢救。从触电时算起,5分钟以内及时抢救,救生率90%左右。10分钟以内抢救,救生率6.15%希望甚微; c)准确——人工呼吸的动作必须准确;

d)坚持——只要有百万分之一希望,就要近百分之百努力抢救。 5.2.5食物中毒的处置

(1)发生食品中毒事故时,可先采取如下救治措施: a)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物。

b)采取催吐方法,尽快使毒物吐出。如饮用清水或1:2000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筷子等物刺激咽后壁,造成呕吐,将胃内食物吐出来,反复进行多次。 (2)将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救治。

(3)封存可疑食物,留取呕吐物、尿液粪便标本以备化验。 5.2.7金火焰气体泄漏、火灾爆炸的处置

(1)若发现金火焰气体泄漏,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2)切断火源,同时迅速组织泄漏污染区人员撤离至上风处,中毒人员移至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的衣物,并注意保暖。必要时吸氧;

(3)若中毒人员呼吸停止,需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护送医院进一步救治。 (4)对泄漏污染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5)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8 北京XXXX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A版

(6) 出现火情,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7)灭火方法:使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 (8)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5.2.8 CO2气瓶爆炸泄漏事故处置:

(1)发现CO2气瓶爆炸泄漏,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2)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大量吸入人员,迅速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3)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喷水冷却容器,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4)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5.2.9氧气瓶爆炸泄漏事故处置:

(1)发现氧气瓶泄漏,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2)吸入人员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大量吸入人员,迅速移至空气新鲜处,解开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3)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4)切断火源。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 (5)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6)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迅速切断气源, (8)若发现火情,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5.2.10突发性职业病的处置

(1)对喷涂油料作业人员,接触大量泄漏含有苯系物稀料,发生突发苯系物中毒应急处置如下: a)发现泄漏,高浓度环境中,应急处理人员应该佩带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b)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同时切断火源。

c)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d)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 e)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f)出现火情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2)对中暑和骤发寒战和高热(金属烟热)急性锰中毒事故,送医院治疗。 5.2.11对地震和流行性传染病的处置

各部门/人员接到来自上级通知及其他渠道的关于地震、传染病疫情准的确信息,必须及时报告应急小组组长,应急小组组长及时组织各部门根据政府主管部门对地震和传染病疫情发出的预警和防范措施,研究本厂应实施的应急措施,并组织实施。 5.3 应急结束

5.3.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事故现场得到控制,事故条件已经消除; (2)泄漏已降至规定限值内;

(3)事故造成的危害已被彻底清除,无继发可能;

9 北京XXXX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A版

(4)事故现场的各种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3.2事故终止程序

(1)现场救援指挥小组确认终止时机,向各应急救援人员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2)应急状态终止后,继续进行现场监测,直到其它补救措施无需继续进行为止。 5.3.3应急结束后续工作 5.3.3.1事故调查和恢复现场

(1)厂长安排组织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事故现场恢复,包括现场清理和恢复现场所有功能。

(2)厂长负责组建事故调查处理小组,在恢复现场前,进行现场调查取证工作,必要时进行录相、拍照、绘图等。

(3)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应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事故发生及应急处理过程记录。事故应急救援人员,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取证工作。

(4)清理事故现场,需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发生二次事故。 5.3.3.2 事故应急救援总结和调查评估

(1)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负责收集有关资料,并在事故处置结束后4天内,编制完成事故应急工作情况的总结报告,并上报。总结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经过、现场处置情况、事故后果的初步汇总。

(2)事故调查处理小组,根据事故调查请款,进行事故评估,并编制事故评估报告。事故评估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经过、现场调查结果;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责任认定等结论性意见;事故处理结果或初步处理意见;事故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改进工作的建议和应对措施等。 6.应急救援保障

6.1应急救援资金保障:厂长应确定预留资金确保应急救援所需资金的保障 应急救援物资配备、存放、检验 (1)配备

a)应给应急人员配备的装备:防护靴、应急防护手套、防毒口罩。空气呼吸器、消防防护服、安全带、应急照明灯等

b)火灾场所配备足量和适宜的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见灭火器材配备图。 c)通讯器材:应急组成员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固定电话。 d)其它:伤员运送车京GKCXXX、医疗救护器材、绝缘钳等。

(2)存放和检查:应急人员配备的装备器材存放在库房,由安全生产办公室定期检查定期适宜性。 安全生产办公室对灭火器材和设备进行经常性的维修保养,保证应急救援时正常运转。 6.2应急救援器材的分布及管理 (1)灭火器存放位置

大门警卫2个、厂部西厢房窗台4个、焊接组4个、东库房(1)5个、东库房(2)2个、东库房(3)2个、配电室3个、防火门车间4个、天车司机室7个、储气库4个、喷漆车间2个,锅炉房2个、机加工2个、钢质门一车间6个、钢质门二车间4个。

(2)生产现场配备必要的防毒口罩等应急救援器材,车间指定专人保管并指导使用方法,保证应急救援时正常运转。 7.应急预案的管理

7.1培训

(1)按《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规定,根据受训人员和工作岗位的不同,选择培训内容,由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组织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计划。 (2)培训内容:

a)鉴别异常情况并及时上报的能力与意识; b)如何正确处理各种事故;

10 北京XXXX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A版

c)自救与互救能力;

d)各种救援器材和工具使用知识; e)与上下级联系的方法; f)工作岗位存在哪些危险隐患; g)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防护用具; h)紧急状态下如何行动。

(3)培训方式:可选择自学、集中授课、电化教育等方式。

(4)如果预案涉及到周边社区和居民,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 7.2演练

(1)每年年初,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应编制本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计划,明确应急演练的规模、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

(2)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应按计划组织其小组成员、抢险队及医疗救护组成员开展本应急救援预案的实际模拟演练,确保有关人员熟练掌握本预案。

(3)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应对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进行总结,完善预案。 (4)安全生产办公室应保存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的有关记录。 7.3编制、评审、发布、修订及完善

(1)本预案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副组长(即主管安全生产的副厂长)组织编制、修订及评审,经厂长批准发布。

(2)为了适应以下可能的变化情况,应对本预案及时进行修订更新,必要时重新编写。 a)危险源变更;

b)采用了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或新设施; c)应急救援组织人员变更; d)实际演练发现预案的不足;

e)实际事故应急处理发现预案的不足; f)有关安全法规变更等。 8.附录

8.1 术语和定义

(1)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2)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 保障。

(3)应急响应: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4)应急救援: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 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5)恢复: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 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8.2应急救援档案

安全生产办公室应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档案,其内容包括: (1)本应急救援预案;

(2)应急救援组织名单及通讯方式;

(3)应急救援组织培训/演练活动计划和记录;

(4)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目录、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5)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记录和总结、以及事故调查评估报告等。

上一篇:高中作文万能简短素材下一篇:工作作风建设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