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直属单位待遇

2023-05-16

第一篇:中国科协直属单位待遇

事业单位工资待遇问题

问:我去年大专毕业,去年12月开始在一家卫生系统事业单位工作,最近把档案交给人才交流中心委托人事代理,我今年还没参加卫生资格考试没有职称,人才中心开出的工资状况是

岗位工资:590 薪级工资:125 生活补贴:145 结余津补贴 一共是 现在我的问题是: 1.我还要什么程序才能被该单位正式聘用?

2.像我这种人事委托的可不可以搞到事业编制,怎么搞

3.上面的岗位工资我是算科员级吗

4.我今年打算成人专升本,毕业后工资有什么样的变动

5.参加卫生资格考试的话工资和职称怎么变动

第三个问题:是 第四个问题:无变化 第五个问题:不变,初级职称和科员的岗位工资是一样的,每年增加的是薪级工资一级,再有就是绩效工资了 襄林居士

你还没转正定级怎么就能定九级职员》?晕

何迎

显然,你这个是没有编制的。现在事业单位进人有编制的要采取考试的方式,那样是有编制的,而你这个只是聘用制,也就是说,你是合同制的,我注意到,这里面说聘用人员享受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其实事业单位人员待遇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是不一样的,待遇包含:津贴补贴保险奖金物资发放等等。而且这里面没说三年后合格的转为正式编制,只是说不合格怎么对待,到三年后即便合格,也不一定转为正式编制。另外,还有一点说明你不是正式编制,正式编制人事关系是一定在本单位人事

部门的,而你们的人事关系在人才中心,显然你们不可能是正式编制。 不过2016年国家事业单位开始改革了,以后都会是聘任制,所以说,以后慢慢的事业单位不存在正式编制了。 牛哥

教师都是这样的,算是编内人员的。

心中的你

这招聘所写明显是没有编制的,只是在聘用期间待遇和编制内人员一样而已。但很清楚,这不是铁饭碗,随时可以解聘的。

出处

第二篇:机关及事业单位人员待遇

有关福利制度

一、假期制度

(一)探亲假

为了解决职工同亲属长期分居两地的探亲问题,关心分居两地职工的生活,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之安心地工作,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国务院从1958年起建立了职工探亲假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1、享受探亲假的条件

(1)探配偶的条件:

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

(2)探父母的条件:

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与父亲或母亲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

2、职工探亲假期

(1)职工探望配偶的,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

(2)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

(3)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

已按国家规定享受寒暑假的,探亲假安排在寒暑假期间。

3、路费报销

职工探望配偶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

已婚探父母的往返路费,在本人月基本工资(包括职岗津贴、省直补贴、地方职务岗位津贴)30%以内的,由本人自理,超过本人月基本工资30%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

4、探亲假中的有关问题说明

(1)“父母”包括自幼抚养职工长大,现在由职工供养的亲属,不包括岳父母、公婆。

(2)学徒、见习生、实习生在学习、见习、实习期间不能享受探亲待遇。期满转为正式职工后,上半年转正的,当年享受探亲待遇;下半年转正的,下年起享受探亲待遇。

(3)具备探望父母条件的已婚职工,每四年给假一次,在这四年中的任何一年,经过单位领导批准即可探亲。结婚当年已探过父母的,四年从下一年度开始计算。

(4)职工探亲往返车船费,按下列标准开支:,

①乘火车(包括直快、特快)的,不分职级,一律报硬席座位费。年满五十周岁以上并连续乘火车四十八小时以上的,可报硬席卧铺费。

②乘轮船的,报四等舱位(或比统舱高一级舱位)费。

③乘长途公共汽车的,凭据按实报销。

④探亲途中的市内交通费,可按起止站的直线公共电车、汽车、轮渡费凭据报销。但乘坐市内出租机动车辆的开支,应由职工自理,不予报销。

⑤职工探亲不得报销飞机票。因故乘坐飞机的,可按直线车、船票价报销,多支部分由职工自理。

(5)职工探亲住宿费开支标准:

①职工探亲往返途中,限于交通条件,必须中途转车、转船并在中转地点住宿的,每中转一次,可凭据报销一天的普通房间床位的住宿费。如中转住宿费超过规定天数的,其超过部分由职工自理。

②职工探亲途中连续乘长途汽车,夜间停驶必须住宿的,其住宿费凭据报销。

参考文号:国发(1981)36号、(81)劳总险字12号、浙人字(81)052号,浙人字(81)080号、(81)财预字第265号、浙人薪[1997]163号

(二)产假、哺乳假假期及待遇

为了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女职工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和健康,推动计划生育,促进优生优育,提高民族素质,国家制定了女职工产假、哺乳假的规定。具体如下:

1、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生育的女职工假期

(1)产假假期:

①正常分娩者,给予产假9 0天。其中产前要求安排适当天数休息的,休息天数计算在90天产假之内。

②提前分娩或超期分娩的,均按90天计算。难产或双生以上的,增加产假15天。

③妊娠三个月内自然(人工)流产的.给予产假20—30天;三个月以上七个月以下自然流产或人工引产的,给予产假50天。七个月以上早产的按正常产假处理。

(2)产假期间的工资待遇:

产假期间基本工资、职务岗位津贴、省直补贴等津补贴照发,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

2、女职工妊娠期间的待遇

(1)妊娠七个月后,给予每天工间休息1小时,并扣除相应的劳动定额,不安排夜班工作。

(2)妊娠未满七个月,不能胜任夜班工作的,可凭医疗保健机构的证明,酌情照顾不上夜班。

(3)妊娠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若体力不支,经本人申请,领导批准,可请假休息,工资以不低于百分之八十的标准发给,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

(4)女职工妊娠期间,应按有关医疗保健机构的要求进行产前检查,所花费的时间作公假处理。

(5)女职工符合计划生育规定妊娠,经县(区)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开具证明,需要保胎休息的,保胎期间的待遇按本单位实行的疾病待遇规定办理。

3、女职工哺乳假假期待遇

(1)女教师产假正值寒暑假期间,其寒暑假休假时间可以顺延。

(2)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女职工,在合同期未满的情况下,不能以怀孕、生育、哺乳为由,解除其劳动合同。

(3)男女双方均晚婚晚育的,男方可享受5-7天的护理假。

参考文号:浙政[1988]31号、浙人薪[1994]67号、浙人薪[1997]163号、《浙江省计划生育条例》

(三)病假

为解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的生活困难问题,有利于病休人员早日恢复健康,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务院干1981年颁布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生活待遇的规定》(国发[1981]52号)。通知规定了机关工作人员的病假工资待遇,事业单位人员可参照执行。具体规定如下:

1、病假假期及待遇

(1)病假在两个月以内的,固定工资部分全额发给。

(2)病假超过两个月不满六个月的,从第三个月起,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固定工资部分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十年的,固定工资部分全额发给。

(3)请假超过六个月的,从第七个月起,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固定工资部分按70%计发;工作年限满十年的,固定工资按80%计发。

(4)上述人员病假期间,津贴、奖金(即活工资部分)如何发放,由单位根据本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但对请假两个月以上不满六个月的,如果要发给津贴,最高不能超过国家规定比例部分的80%;对病假六个月及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国家规定比例部分的70%。

(5)病假期间职务岗位津贴、地方职务岗位津贴与基本工资(固定部分)一起按病假比例发给。

2、享受病假待遇的有关问题:

(1)获得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授予的劳动英雄、劳动模范称号,仍然保持荣誉的,病假期间的工资,经过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批准,可以提高(10%-15%)。

(2)工作人员在病假期间,继续享受所在单位的生活福利待遇。

(3)工作人员病假期间享受病假生活待遇,应有医疗机构证明,并经主管领导机关批准。

(4)半日休养半日工作的,工资原则上可以照发。但要严格审批手续。

(5)大中专毕业生在见习期间休产假、病假,其见习期要相应延长。

(6)病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假日。

(7)病假超过六个月的不计算工龄。

参考文号:国发[1981]52号、浙人薪[1994]67号、浙人薪[1997]163号

(四)事假 为加强对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激励工作人员勤奋工作,我省于1995年制定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事假期间工资待遇的规定,具体办法如下:

1、请事假的条件及程序

由于实行了年休假和新的工时制,工作人员一般不应再请事假。需要处理私事的,应安排到假期中进行。确有特殊原因必须另请事假的,由本人事先提出申请,经单位领导(或上级领导)批准。未经批准而擅自不上班的作旷工处理,旷工期间停发工资。

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可予以辞退。

2、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事假工资待遇

事假期间的工资按下列规定扣发:当年事假累计在30天以下

(含 30天)的,每天扣发本人日基本工资的 50%。日基本工资=[月基本工资十职务(岗位)津贴十省直补贴十地方职务岗位津贴]÷21,下同;当年事假累计超过30天以上的,从第31天起停发本人基本工资。事假期间如遇国家规定的周休息日和节假日不予扣发。

3、事业单位已制定事假工资待遇规定的,也可按本单位的规定执行。

4、各单位要认真做好工作人员的考勤和事假登记工作,严格执行请销假和有关待遇等规定。

参考文号:浙人薪[1995]79号、浙人薪[1997]163号、《浙江省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暂行办法》

(五)婚假

根据《婚姻法》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职工结婚可享受以下待遇:

1、婚假: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2、婚假期间工资待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

(六)丧假.

根据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80)劳总薪字29号、浙江省劳动人事厅、财政厅浙劳人除(87)257号文规定,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以及岳父母或公婆死亡后,职工可请丧假料理丧事。

1、假期: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1一3天的丧假。

2、路程假:去外地料埋丧事的,可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3、工资待遇:工资照发,车船费自理。

二、死亡抚恤制度

为了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安心工作,解除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国家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的有关抚恤待遇作了明确的规定,主要有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三项。

(一)丧葬费

1、丧葬费标准

工作人员死亡后一次性发给其家属2000元的丧葬补助费。

2、丧葬费发放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由原单位发放。 参考文号:浙人薪[1998]233号、浙财行[1998]150号

(二)一次性抚恤费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一次性抚恤金计发标准及基数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次性抚恤金标准:

革命烈士:本人生前的40个月的工资;

因公死亡:本人生前的20个月的工资;

因病死亡:本人生前的10个月的工资。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次性抚恤金计发基数

(1)本人生前最后一个月职务(技术等级)工资、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津贴和职务岗位津贴、省直补贴、地方职务岗位津贴、保留津贴150元之和。

(2)计发一次性抚恤金的基数包括教龄、护龄津贴、中小学特级教师补贴费。

参考文号:民优函[1994]212号[浙民优字(1994)207号、(1994财行160号转发)];人薪发[1994]48号[浙人薪(1994)146号文转发];浙民优(1992)1114号、(92)财行550号,民优发(1991)12号、民优发(1992)32号,(86)财文字第762号,浙人薪[1999]211号、浙民优字(1999)219号、浙财社(1999)121号

(三)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

为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故后其遗属的基本生活,1988年省劳动人事厅、省财政厅制定了《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牺牲病故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的规定》,2001年省人事厅、省财政厅又下发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遗属生

活困难补助问题的通知》。现行遗属困难补助人员的条件及标准如下:

1、享受遗属定期生活困难补助人员的条件

(1)父(包括抚养死者长大,以后又依靠死者供养的抚养人)、夫年满六十周岁,无生活来源的;或因病、残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

(2)母(包括抚养死者长大,以后又依靠死者供养的抚养人)。妻年满五十周岁,无生活来源的;或因病、残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

(3)子女(包括遗腹子女、具备法定手续的养子女、与前妻或前夫所生子女)年未满十八周岁、无生活来源;或虽满18周岁但正在普通高校(不包括读研究生或体学工作的)、中专、技校、中学读书无生活来源的;或因病残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

(4)工作人员生前抚养的弟妹(包括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弟妹)年未满十八周岁、无生活来源;或虽满18周岁,但正在普通高校(不包括读研究生或休学工作的)、中专、技校、中学读书无生活来源的;或因病残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

2、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

按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执行。

3、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的几点说明

(1)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从工作人员死亡的次月起开始发放。

(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在编职工中的大中专毕业生或从社会上招聘的干部,在见习期或试用期间死亡的,可以按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暂行规定”执行。

(3)凡享受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的,不得再享受企业职工家属医疗等劳保待遇。

(4)对死者生前患病期间所造成的遗属经济困难,可根据其困难大小,由死者生前所在单位给予本人2个月基本工资的一次性补助。

(5)职工自杀,如不是政治性自杀,而是因家庭或生活问题自杀,可按因病死亡处理。

(6)下列人员,应及时停发、不发或减发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

①死者遗属已经独立生活(如参军、招工、从事个体经营、农业劳动等)或者去世,其生活困难补助费即不再发给;

②死者的配偶改嫁或另娶后,其本人生活困难补助费不再发给。

③死者的父母、弟妹,由死者与其他亲属共同供养、已作为其他亲属的遗属领取了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的,可以不发。未领取的,可视情况酌情减发。

④死者生前供养的子女中,系违反《计划生育条例》超生的,不得列入补助范围。

⑤死者遗属被判处徒刑、剥夺政治权利或劳动教养的,不再享受遗属生活困难补助。

⑥死者遗属已享受精减退职或计划外临时工晚年生活困难补助等补助费的,只能选择其中的一项补助费。 参考文号:浙人薪[2000]70号、浙财行[2000]60号,浙人薪[2001]62号

五、补助制度

(一)精减退职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

补助费标准由市人事局根据上年社会平均工资确定。

(二)精减退职职工死亡后的丧葬费:凡符合浙组[1997〕1号文规定,享受精减困难补助费的干部,本人去世后按其生前的生活补助标准一次发给3个月的补助金,作为丧葬费用,并从去世后的次月起停发生活困难补助费。

第三篇:2018年机关事业单位待遇调整及待遇补发操作手册(zd)

事业单位清算操作流程手册

2018年机关事业单位待遇调整及待遇补

发流程操作手册

一、总体流程:分两个环节

(一)调整环节:主要有两步,第一步是信息确认,第二步是待遇调整,全省机关事业单位通过金保工程工资系统单位端完成,调整范围是全省机关事业退休人员,调整时间按照工资行政部门规定执行。调整工资由各基层单位自行完成,基层单位确认信息无误后无需上级主管部门、工资福利行政部门审核,立即生效,生效后不能回退。

(二)发放环节:调整待遇补发、发放计划制定、发放计划传递财政和发放银行: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系统范围是参加新机关养老保,并在2014年10月改革后上线经办的所有退休人员(身份证号和姓名错误人员不含)。

二、工资系统单位端操作

1.待遇调整前准备(7月28日至8月2日)

为确保此次调待补发工作顺利进行,省信息中心统计出部分经办机构存在的经办系统退休人员信息(姓名或身份证号)与工资系统信息不匹配或多条数据情况,请相关经办机构通知参保单位,各单位务必通过金保工程工资系统单位端在8月2日之前进行核对修改。

1 / 14

事业单位清算操作流程手册

2. 办结本单位所有工资系统在途业务

本次调待要求所有参与调待的单位和个人没有在途业务(提交待上级部门审核),所有使用工资单位端平台调整待遇的单位,务必做工在途业务办结工作,需要上级部门审批的在调待操作前审批通过,无法找到上级部门的,可通过工资系统维护渠道(qq、电话、微信)联系省信息中心进行处理。

3.工资系统待遇调整审批(7月30日至8月3日12时) 3.1退休待遇调整(IWE0101) 3.1.1注意事项

信息确认工作通过金保工程单位端完成,调待结果行政部门不审批,系统默认不审核,提交即生效,生效后无法回退。

3.2挂钩工龄调整项目:

①调整金额=工龄或缴费年限(含视同)*2.1元 ②工龄或缴费年限(含视同)=(退休时间-参加工作时间-扣减工龄(月)后折算成整月)/12 ③结果四舍五入后取2位小数

④注:如果人员信息中没有参加工作时间项目,基层单位可通过批量导入功能按姓名、身份证号码导入参加工作时间。系统判断参加工作时间为空时,取本人对应工龄数值参与运算,如工龄信息不准造成调待错误,即按错误执行,须

2 / 14

事业单位清算操作流程手册

待8月8日统一调待结束后再进行改批。

3.3工资系统单位端平台

①针对目前工资系统中存在部分参加工作时间为空的人员,工资系统单位端平台新增“导入参加工作时间”功能,

②在“人员管理”->“离退休信息录入”->“导入调待基础信息”中操作,先行下载模板,通过提供的模板,各单位填写需要导入的参加工作时间信息,最后保存上传省金保工程工资系统。

③各单位确认本单位所有人员有参加工作时间信息方可进行待遇调整。

3.4具体调待操作说明

①点击“调整测算”下“退休待遇调整”模块,点击“退休待遇调整”按钮进入操作页面。如图所示:

3 / 14

事业单位清算操作流程手册

②进入操作页面后,点击“按文号调整”按钮

③点击-“选择人员-保存业务”

④任务完成,点击保存按钮

4 / 14

事业单位清算操作流程手册

注意,任务未完成时尽量不要关闭此界面,能够随时跟踪进度。

⑤任务完成后,关闭此界面

此时可以点击人员,更新相应信息,查看审批名册仔细核对信息,确认无误后提交。

三、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同步工资系统数据(8月3日至8月5日)

1.定期待遇批量调整(I10006)

1.1注意事项:此模块只适用经办机构对养老和工资系统中同时存在的身份证号、姓名相同的人员进行待遇调整,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不进行待遇调整:

①养老中存在参保人员在工资系统中不存在 ②养老中存在参保人员在工资系统中存在多条数据 ③养老中存在参保人员在工资系统中存在,但是工资系统中不存在调待信息。

5 / 14

事业单位清算操作流程手册

1.2若存在未匹配成功人员,可在单位端使用“定期待遇调整项目修改”模块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到社保经办机构审核生效。

1.3操作说明:

①生成机构批量待遇调整信息:在系统左侧菜单下点击“拨付管理”下“定期待遇批量调整”模块。如图所示:

②经办机构点击”定期待遇批量调整”按钮。

③选择调整文号,点击”机构文号调整”按钮。如图所示:

6 / 14

事业单位清算操作流程手册

④然后进行提交操作。

7 / 14

事业单位清算操作流程手册

⑤审核端进行审核通过或者驳回操作。

⑥通过打印明细来查看调整信息

8 / 14

事业单位清算操作流程手册

⑦确认无误后通过。

2.定期待遇启动(I10051) 2.1注意事项

①核对调待信息正确性。

②待遇启动前如果单位发现调待信息错误,并且在工资系统做出改批,可以通过此模块删除单位调整信息,重新通过机构批量调整业务办理。

③待遇启动后如果发现少量人员调待信息错误,调整信息不可以删除,只可以通过“定期待遇调整项目修改”进行单个人员的调整。

2.2操作说明

①定期待遇启用:在系统左侧菜单下点击“拨付管理”

9 / 14

事业单位清算操作流程手册

下“定期待遇启用”模块。如图所示:

如果确认无误,点击“全部启用”;如果其中的某个单位调整信息有误,选中任意一条单位调待信息信息,点击“删除”即可删除本单位的调待信息。

10 / 14

事业单位清算操作流程手册

3.定期待遇批量补发(I10053) 3.1注意事项

①此业务按机构生成,只可生成一次。

②统筹内补发开始年月,默认为2018年1月,若人员为2018年新退休人员,则开始年月为该人员待遇享受年月,此过程由系统自动识别,请务必确保退休人员退休日期准确无误。

③统筹内补发终止年月,由社保经办机构根据自身计划完成情况选择,如:若8月份计划已经生成并报送银行,则终止年月选择8月,一次性补发1至8月份养老金待遇调整部分,9月份含调待部分正常发放。若8月份计划未生成,则终止年月选择7月,一次性补发1至7月份养老金待遇调整部分,8月份含调待部分正常发放。终止补发月份最大只能输入201808。

④统筹外补发开始年月、终止年月,由社保经办机构自行填写。开始年月不得早于201801,终止年月不得晚于统筹内终止年月。

3.2操作说明

①点击“拨付管理”下“定期待遇批量补发”模块,点击“生成定期待遇批量补发计划”按钮进入操作页面。

11 / 14

事业单位清算操作流程手册

如图所示:

②进入操作页面后,选择本次“调整文号”,填写“统筹内外补发开始年月”和“统筹内外补发终止年月”。点击“生成计划”-->“提交”,在审核端审核即可。

后续流程同正式发放业务,即“委托银行发放”-->“回单实发处理”。

12 / 14

事业单位清算操作流程手册

四、建议

1. 本说明所描述的工资调整操作事项,涉及所有机关事 业退休人员待遇标准调整,总体牵头由人社局工资福利部门负责。

2. 本说明所描述的待遇发放操作事项,涉及使用金保工 程机关事业信息系统发放的退休人员待遇发放,总体牵头由人社局和所属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原财政统发渠道发放养老金的单位,调待发放工作遵循原渠道和工作流程。

3. 人社部门要做好总体牵头部署工作,社保经办机构和 工资福利部门要通力协作,默契配合,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作为,遇到问题集体决议,做好宣传维稳同时,遇到信息技术问题要及时给出明确意见,同时做好对上、对下,对内对外工作衔接,保证全盘可控,平稳完成本次调待和发放任务。

13 / 14

事业单位清算操作流程手册

4. 各市、地信息化综合管理部门要保证金保工程主干网 络实时畅通,各行业主管单位和基层单位要保证本单位互联网畅通,做好网络技术维护和监控工作,及时查摆问题,升级网络带宽,确保信息系统工作正常

5. 信息确认工作要细要实要稳,各单位要仔细确认人员 调整待遇涉及的基础信息,据实填报,操作时务必确定信息无误,调整结果一旦提交,立即生效,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操作,确保调待工作不出错,数据一旦提交省库,无法退回,所有责任由各单位和主管部门负责。所有错误调整须待本次发放到位后另行通知核改。未按省统一要求操作,造成影响的一律追责!

14 / 14

第四篇: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

一、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办法

经国务院批准,这次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比例办法从2006年7月1日起实施,2006年7月1日以后离退休人员,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暂按下列办法计发离退休费。

1、离休人员

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离休费分别按本人离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全额计发。

2、退休人员

(1) 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

(2)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

(3) 机关技术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

(4) 计发比例: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70%计发;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按50%计发;

(5) 特殊贡献人员提高退休费计发比例范围要严格按照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执行。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退休时仍保持荣誉的,可提高退休费计发比例。其中: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的为10%,获得省级荣誉称号的为5%。需强调的是:除国家和省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及按国家表彰文件规定,被定位“视为”“享受”省级劳模待遇外,一律不再享受特殊贡献待遇,包括省人事厅和其它部门联合颁发的奖励(先进工作者)也不再加发5%。

3、退职人员

(1)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职后的退职生活费按本人退职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

(2) 机关技术工人退职后的退职生活费按本人退职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普通工人退职后的退职生活费按本人退职前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

(3) 计发比例:工作年限满20年的,按70%计发;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60%计发;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按50%计发。

需强调的是:2006年7月1日以后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员,已办理退休手续的,需按在职人员员调整工资后,重新按新办法办理退休。

二、离退休(职)人员增加离退休(职)费办法

2006年6月30日前已办理退休手续和已达到离退休年龄的人员,从2006年7月1日起增加离退休、退职费。具体办法为:

1、离休人员按下列标准增加离休费:行政管理人员,厅局级1220元,副厅局级940元,县处级670元,副县处级490元,乡科级以下350元;专业技术人员,教授及相当职务990元,副教授及相当职务540元,讲师以下职务350元。

2、退休人员按下列标准增加退休费:行政管理人员,厅局级750元,县处级450元,乡科级275元,科员及办事员180元;专业技术人员,教授及相当职务700元,副教授及相当职务400元,讲师及相当职务275元,助教(含相当职务)及以下职务180元;工人,高级技师和技师275元,高级工以下(含高级工)及普通工180元。

3、退职人员按同职务退休人员增资额度的70%增加退职费。

4、1985年工资制度改革前退休无职务干部和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前退休无技术等级技术工人退休费增加标准。

退休干部:原工资额(六类工资区)在138元(党员136.6元)以上的增加600元, 原工资额在87.5元及以上不足138元的增加390元, 原工资额在70元及以上不足87.5元的, 增加260元, 原工资额不足70元的增加180元.

退休技术工人:工龄在30年以上的增加260元, 工龄在29年以下的增加180元.

5、建国前参加工作的退休干部和老工人,按下列标准增加退休费:行政管理人员,厅局级850元,县处级470元,乡科级以下310元;专业技术人员,教授及相当职务850元,副教授及相当职务470元,讲师及相当职务以下310元。建国前参加工作的退休工人增加退休费310元。

三、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

1、2006年7月1日后离退休的人员,按边远津贴的一定比例增加离退休费。其中,离休按在职同职务标准增加;退休按在职同职务标准的85%增加;退职按在职同职务标准的60%增加。

2、2006年6月30日前离退休的人员也按调整后的边远地区津贴标准和上述规定比例,从2006年7月1日起重新计算离退休费。举例:某事业单位退休干部,退休时职务为助工,退休比例为95%。边远津贴原标准为76元(80的95%),调整到新标准对照表退休助工102元(在职120元的85%),此人边远津贴增加26元。

四、工作中涉及几个具体问题:

1 、计发离退休费政策问题

新的离退休费计发办法下发后,下列有关离退休费计发待遇文件停止执行。

(1) 1997年由省人事厅下发的《关于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条件、待遇等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黑人办字[1997]176号)第二条第1款:“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龄满30年的,退休费计发比例按黑政办发[1994]16号文件规定加发5%补贴”;第2款:“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凡符合《关于充分发挥知识分子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的实施办法的通知》(黑人联字[1993]1号)文件和《关于黑人联字[1993]1号文件的补充通知》(黑人联字[1993]36号)文件规定的,退休后按本人原标准工资100%发给退休费。

(2) 1990年省教育委员会、省人事厅、省劳动局、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的《关于部分教师退休后发全薪的实施办法》(黑教委老联字[1990]45号)第二条:“凡具备退休条件的教师,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以及高中、农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大专院校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初级中学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小学中具有中师以上学历,教龄男满30年的、女满25年的;其他教师男满33年、女满28年的,退休后发给全薪”。

(3) 1995年省人事厅、省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的《关于特殊教育学校和手语翻译享受15%的津贴可作为计发离退休费基数的通知》(黑人联字[1995]12号)文件规定:“凡从事特殊教育工作满25年,并在特殊教育岗位上离退休的教师和手语翻译,其享受的15%的特教津贴可作为计发离退休费基数”。退休人员属于不在岗人员,不能享受岗位补贴,所以在国家没有出台新的规定之前,不再计入计发退休费的基数。

(4) 2002年10月18日黑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黑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五十一条第1款规定:“未实行养老保险的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各加发退休费标准百分之五的退休金”,从2006年7月1日起,改为发给一次性计划生育补贴3000元。

(5) 1992年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充分发挥知识分子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黑发[1992] 13号)文件第十三条规定:“从事专业技

术和科技管理工作男满30年,女满25年,并且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退休金后均可按本人原标准化工资100%发给退休费。

(6) 1993年由人事厅、省计划委员会、省财政厅、省劳动厅、省公安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充分发挥知识分子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的实施办法》(黑人联字[1993 ]1号)文件第五条规定的享受100%的退休费待遇及其该文件的补充通知黑人联字[1993]36号文件规定的享受100%的退休费待遇。

(7) 我省原出台的离退休费补贴及计入离退休费基数等相关政策 ,均不再执行。

2、在非公有制单位工作人员工龄计算问题

按照中办发[2005]18号文件第五条规定,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考录或招聘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其缴费年限可合并为工龄,非上述情况,在非公有制单位工作期间均不计算工龄。以往将档案存放在人才中心存放时间计算为工龄的,这次工资套改要给予纠正。

3、增加离退休、退职费问题

(1)事业单位中,既有行政职务又有专业技术职务的离退休人员,按离退休前执行的工资标准所对应的职务增加离退休费。

(2)国家机关、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既有行政职务又有专业技术职务的离退休人员,一律按原行政职务增加离退休费。

(3)离休后经组织批准享受正副厅级、副处级政治和生活待遇的人员(不含只享受住房、医疗待遇),按离休同职务人员标准执行。

(4)2006年6月30日前已达到离退休年龄的人员,虽未办理离退休手续,也必须按离退休人员增加离退休费。

4、几点说明

(1)增加离退休费名册按离休、退休、退职及无职务人员分别填报。

(2)85年工改前退休无职务干部需在名册的原职务栏内填写原执行的标准工资额。

(3)93年工改前退休无技术等级工人需在名册的原职务栏内填写退休前原技术级别。

(4)名册及基金审批表一式三份

(5)审批工资时需携带2003年退休人员调资名册。

第五篇:企业和机关单位人员的退休待遇差距研究

摘要:从我国目前社会发展来看,企业单位与机关单位人员在退休待遇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单位与机关单位在工资制度、退休待遇计算等方面存在着差异,由于缴纳方面存在差距使得退休金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让人觉得有着非常强的不公平性。相关工作单位需要明确工作职责,重视调整工资待遇,坚持退休待遇计算的公平性以及公正性,为退休员工提供更为优质退休待遇。本文对企业单位与机关待遇产生差距原因作了分析,提出了解决企业单位与机关单位退休待遇差距的对策,为促进企业单位与机关单位退休待遇公平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企业单位 机关单位 退休待遇 原因 对策

随着企业单位与机关单位退休工作人员在退休待遇方面的巨大差距滋生了社会矛盾。随着国民素质以及公民意识的日渐提升,人们对不平等退休待遇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党中央工作部门以及国务院工作部门需要重视企业单位与机关单位退休待遇问题。为了能够有效解决企业单位与机关单位人员在退休待遇方面存在的差距,需要调整工作待遇,重视改革工资制度,尽可能缩小企业单位与机关单位人员在退休待遇方面存在的差距,为推广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保障。

一、企业单位与机关单位人员退休待遇差距原因分析

1.企业单位与机关单位人员在退休待遇上存在着制度上的不统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城镇中的企业逐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城镇企业员工开始参加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等,1997年国务院对企业员工的养老保险进行了更加具体的规范,职工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组成,实现根据缴费年限、缴费数额以及个人账户储值等来确定退休金数额,退休金的资金主要是个人缴纳与企业缴纳两部分组成,形成养老保险基金一部分。尽管机关单位人员,现在参加到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体系中,但与企业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公务员的养老金国家财政全额承担,因此,实际发放数额比较高。由于企业单位人员退休金相对较低,尽管国家不断调整,机关单位人员养老金增幅也有所放缓,但是在退休金待遇方面仍然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性,退休金金额差距比较大。

2.企业单位和机关单位人员在退休金体系方面存在着单一性

从我国目前情况分析来看,长期性的国家包揽政策促使职工的养老保险在福利待遇方面占有绝对地位,使得基础养老保险实际替代率非常高,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旨在于转变退休养老结构较为单一的状态,但是由于企业单位并没有构建较为完善的退休金保障制度,使得实际的实施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企业单位在年金工作中,根据社会保障制度,提供的年金替代率并不高,但是企业员工对于年金实施缺乏信心。为了减少管理成本,企业认为在效益好情况下发放奖金,员工也更加赞成直接领取奖金。机关单位则是采用脱产化的退休金模式,也就是说,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金是根据退休之前的职务以及具体工作年龄等来决定的,与单位效益并没有非常大的影响,退休金波动不大,单一化退休金使得早退休或者工作年限较少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存在着生活危机,因此多元化退休金体系非常的重要。

二、企业单位与机关单位人员退休待遇差距对策

1.构建统一化的退休金保障制度

企业单位与机关单位实现退休金保障制度统一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现行制度下,不断调整企业与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待遇,国家发挥自身重要作用,重视统筹性工作,转变目前工作部门各自为政的状态,调整机关单位与企业单位人员的待遇,促进社会平衡。企业单位与机关单位需要注重与特殊制度人群相分离,提升改革实践性,同时还需要将公务员纳入到系统中,坚持并轨式的工作方式,避免出现收入方面的巨大波动。通过统一化的退休金保障制度,能够有效组织分配不均的问题,解决不公平心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构建多元化的利益表达制度

由于社会资源分配存在着差异性,促使一部分人是社会中的强势群体,一部分则是弱势群体,因此,在改革过程中,需要注重发展倾斜性,在改革成本分配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划分强势群体以及弱势群体的过程中,不仅是收入方面存在的差距,还包含了表达方式以及利益追求方面的差距,这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元化发展渠道,诸如,报纸、专家等等,政府需要了解个体需求,尊重个体表达意见。为了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各个群体需要积极参与到社会工作中,政府需要尊重群众根本利益,协调各个群体之间的利益管理,促进福利发展最大化,鼓励社会群众积极参与到公共实施管理工作中,不断的调整退休工资待遇,构建更加公平的发展格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总之,企业单位与机关单位人员在退休待遇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由于制度方面的不统一以及结构方面的单一性加剧了待遇方面的差距性。因此,需要坚持企业单位、机关单位在退休待遇制度方面的统一性,构建多层次退休待遇,转变单一化的退休待遇计算方式,尽可能转变员工在分配方面的差异心理,避免挫伤员工工作积极性,避免出现一些员工为了考虑养老问题而出现人才流失,促进社会公平与平衡。

上一篇:职高高三英语教学计划下一篇:职高高一英语教学教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