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分数的意义范文

2022-05-24

第一篇:带分数的意义范文

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说课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课标试验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一小节的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下面我将从学情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核心问题,资源整合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学情、教材说明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内容包括: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

2、

3、5的倍数的特征。这些,都是本单元学习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这些知识在后面系统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时都要用到。因此,学好本单元的内容是顺利掌握分数四则运算并学会应用分数知识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必要基础。 第1节分数的意义和第3节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整个单元教学内容的主干,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制定教学目标对于一节课的教学是否有效至关重要。目标是灵魂,目标是方向。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在数学思考提出了这样的目标: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形成数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根据课程目标、知识间的联系,学情分析,对教材内容及其编写意图的研读。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单位的含义。

2、通过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小学数学里,认识分数是小学生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考虑到分数概念比较重要,基于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把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因为学生对于这节课的概念较多,且比较抽象,学生难以形成分数概念,理解它的含义。单位“1”和分数单位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这三个知识点是完整分数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一的概念直接影响学生对分数的正确认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视角,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单位“1”的概念。 本节课的。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核心问题是贯穿一节课的中心任务,核心问题的确定是找到教学重点和学生可接受性的一个最佳结合点。综合考虑教学重难点,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基于对课程标准总目标到阶段目标再到单元目标的解读,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的深入学习、师生新型民主关系教与学角色的定位、学生学情的综合把握,本节课的核心问题确立为:什么是分数? 如何正确理解单位“1”?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新的理念的引领下,新一轮的课改倡导材料式的教材观,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而存在。本节课主张既要利用好教材,又充分利用已有的或可以创造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为了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鉴于本节课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储备、已有经验、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调整教学体系,联系生活实际,选择教学内容,深入分析资源,挖掘多重价值,关注教学过程,丰富教学内容进行资源重组。

本单元的特点之一就是概念较多,且比较抽象。因此,在引入新的数学概念时,适当加大思维的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为直观。在此基础上还要重视及时抽象,不能听任学生的认识停留在直观水平上。在适当的抽象水平上,建构数学概念的意义。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用好直观手段本节课准备环节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师用书、通读教材、了解学生和授课环境、已有资源对学生计划对有限的35分钟进行合理分配,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查找相关资源,制作实用性、直观性强课件辅助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不拘泥于教材,教材原有的编排是从分数的产生、多侧面的展示分数的来源再到学生举例画图展开分数意义的教学。我通过学生举例对1的认识层面进入对单位一的理解,再到沟通区分,抽象出分数的意义。然后借助分数墙学习分数单位。在习题设计上,设计了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练习,促进知识的强化和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课尾通过了解分数的产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这里我搜集了2002年出土的勤俭实习生感受中国文明辉煌。使学生继续进行思考,达到课结束,趣犹存的效果。纵观整节课,学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以知识做为明线,猜想、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做为暗线贯穿始终,促进知识的生成。为了搞好本单元的教学,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否则,同样会妨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第二篇: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陶愉群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单位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通过主动学习探究,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分数。

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单位“1”的建立

学具准备:正方形,圆形,线段纸片,香蕉图片,面包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单位“1”的建立

1、谈话交流引入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上数学课,与平时的数学课有什么不同呢?仔细观察。(生:今天这个教室变了)。这是我们学校新修的录播室,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么现代化的教室来展示我们的课堂,有信心展示我们

5、4班的风采吗?

2、分数的产生

接下来,我们来玩个游戏,快速抢答,如果你有答案,可以快速起立说出,看看谁的反应快,请看大屏幕,出示把4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几块?反应真快,分得的结果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1来表示,(在黑板上写“1”) 继续抢答,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几块?请抢答。这次分得的结果已经不能用整数来表示了,我们就用分数1/4来表示,点击出示课件。生活中,人们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因此就产

1

生了分数。有关分数的知识,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分数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1、理解1/4的含义

师:谁能说说刚才我们说的1/4,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 生1:把1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就分得了这块月饼的1/4。 师:课前老师给每位同学们都发了一张学具卡片,你能在学具卡片上表示出1/4吗?请看活动要求:

1、把你手中的图形动手折一折,画一画,涂一涂并表示出它的1/4。

2、做好汇报你的1/4表示的意思。

师:表示好了的同学可以自己先小声的说一说,你的1/4表示什么意思,如果同组的同学都表示好了,可以互相说一说,谁愿意把你的1/4介绍给大家?

生1:我的1/4是我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1/4。

生2:我的1/4是我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圆的1/4。

生3:我的1/4是我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了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一条线段的1/4。 师:还有不同的1/4吗?

生:我的1/4是我把一把香蕉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把香蕉的1/4。请一个同学再说一遍。同意吗?这是1根香蕉,不是应该用1来表示吗?(这是4根中的1根,就是1/4。)

师:老师明白了,你们是把这4根香蕉看作一个整体,我们在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1根香蕉就是这个整体的1/4。 还有不同的1/4吗?

2

生:我的1/4是我把一盘8个面包,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两个,其中这2个就是这一盘面包的1/4。

师:谁和他分的是一样的?把这个1/4再介绍一下。

生:我有一盒面包,也就是8个面包,把8个面包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1/4。

师:说得真好!它是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教师指出任意一份行吗?也可以,我们借助这些图形都找到了每个图形的1/4,那现在我有个问题,这些1/4,它们的形状,大小,多少都不同,为什么都能用1/4来表示呢,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的同学说一说,谁来说给大家听听? 生:因为它们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都表示其中的一份,所以用1/4表示。(强调平均分,都是平均分成了4份,要表示的都是这样的一份,所以都用1/4来表示)

2、理解单位“1”

师: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形,都是是一个物体。一条线段是一个计量单位。像4根香蕉、8个面包也就是一些物体。我们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通常用自然数1来表示,这里的1和前面的1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生:以前的1表示1个物体,这里的1表示一个整体。

师:这里的1既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些物体,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我们看看这些图,这里把什么看作单位“1”?这个呢?一个圆,一个正方形, 8个面包。 除了刚才说的单位“1”,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确实像同学们说的那样,我们可以把一个苹果看着单位“1”,一盘苹果看成单位1,一堆苹果看成单位“1”,我们5.4班全体同学看成单位“1”,还可以把一条马路,一本书,一件工程看作单位“1”,都可以进行平均分。

3、创造分数

3

刚才我们找到这么多的单位“1”,根据这些单位“1”,你还能创造出其它分数吗?可以折一折也可以自己小声的说一说,谁来说说你创作的分数?

生:把一把香蕉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把香蕉的1/2。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6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圆的1/16,除了几分之一,还有其他的分数表示吗?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三份,取其中的2份就是这个圆的2/3,把你想到的分数在小组里再说一说。

4、理解分数的意义

好了,如果我不叫停,你还能说下去吗?如果我们40分钟,不上课继续说,还能说下去吗?那现在我可要提高难度了,你能想办法把我们刚才已经说出来的分数,还有你们想继续说的那些分数,用一句话把它说出来。

生:我觉得他们都是把一个物体或一个东西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就可以用分数表示,谁像他这样用一句话,把我们要表达的这么多的分数表述出来,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我们借助这些简单的图片,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并且归纳出这样重要的话,同学们真的了不起。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就是分数的意义。齐读。对分数的意义理解了吗?我们来看一组练习。

4、分数单位

师:其实分数和整数一样,也是有单位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呢?打开书第46页,边看边勾画。谁来说说,什么是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分数,叫做分数单位。1/2的分数单位是?5/90, 老师还没说分子呢,你怎么就知道它的分数单位了?(知道分母就知道它平均分的份数了, 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看来分数的分数单位是由一个分数的分母决定的。上面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你知道吗?

4

三、练习

今天我们学了分数的意义,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生活中的分数。

1、 说出下面分数的具体含义。

⑴、课件出示资料:我国小学生中,睡眠不足的人数大约占总人数的2/3。

师:奇怪,不就一个小小的分数嘛,哪来的感慨? 生:睡眠不足的人数也太多了!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把全国小学生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3份,其中就有2份睡眠不足。情况很不理想! 师:原来,你们是从2/3这个分数的意义入手,才发出这样的感慨的。看来,小小的分数,真正读懂了它,还真能给我们提供很多的信息呢。 师:觉得自己睡眠不足的举手。说说你的理由。

师:光这样还不行。你觉得你睡眠不足,总得有依据吧。老师这儿还带来了一则资料。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应占一天总时间(24小时)的3/8。生:要睡9个小时呢。 师:说说判断的理由。

生:这里是把24小时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8份,这样的3份正好就是9小时。

师:分析得有理有据,真好。现在,有了这一科学的数据,仍觉得自己是这2/3中的一个的,请举手。看来,情况的确不容乐观。及时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

⑵头部的高度约占身高的1/8。

⑶长江干流约3/5的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⑷死海表层的水中含盐量达到3/10。

2、变式练习

师:善于观察、善于联想,分数的确就在我们身边。

5

仔细观察比较这三道题,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每份的糖数发生变化,而每份是这堆糖的几分之几没变)为什么后半部分发生变化了?(因为他每堆糖的个数不一样,所以他每份糖的个数就不一样了)。那为什么糖的总数发生了变化,而且前部分的分数都不变呢?它都是将这堆糖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就是这堆糖的1/2。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更一步的理解,我们接着来学习,发挥想象力,如果这堆糖无限的增加增加,再增加,而这几道题的要求不变,我们所用的分数变化吗?不变。为什么?(因为它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无论怎么增加,我们都把它看作单位1,如果把这堆糖减少,减少再减少,你手中的分数会变化吗?这几个题目的要求不变,所用的分数不变。无论这堆糖的数量多少,我们都把它看作单位1,我们在用分数表示时要关注的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这样的几分就是几分之几。

3、为了帮助我国南方干旱地区的同学,小明捐了零花钱的1/4,小芳捐了零花钱的3/4 。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请说明理由。

4、出示苹果图,每个苹果是这盘苹果的( )。五个茶杯是这套茶杯的( )刚才老师给出的题,每个都有限定的条件,所以都只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如果不用任何限定条件,你能想到哪些分数呢?我们来玩个游戏,叫做我说你猜,一个说分数,一个猜由哪幅图想到的?

四、板书设计(略)

6

第三篇:分数的意义

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教学内容是来自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它是在学习了初步认识了分数知识的基础上,对分数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它又为今后我们学习分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分数的应用奠定知识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 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教学内容,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能力目标:经历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认真勤奋、积极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 教学重难点:

依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认知发展特点,为了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有的放矢,特制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

二、 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制定了以下教法:

1. 情境教学法:让学生置身在情境中学习,引入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数学思考,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

2. 直观演示法:直观是手段,抽象才是目的。运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问题,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

3. 课件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可以实现原有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4. 数学思想渗透法: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学会学数学。

三、 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的,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据此设计以下学法: 1. 动手实践法: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直接体验、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并发现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

2. 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发挥集体的智慧。 3. 自主探索法:自主学习让学习到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此处,在教学中给学生一定的自学空间,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给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都是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方法。

四、 说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教学中,我直接引入新课,提出“在三年级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分数,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然后创设了两个情景来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从历史的角度,先创设了古人在测量石头长度,发现剩下的不足一段,说明分数从那时就产生了。我给出了在现实生活中两个小朋友平分一个物体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平分这一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通过测量与分数两个实际问题,从历史的角度,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的需要出发,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使学生感悟到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置身在这样的情境中,非常巧妙地调动学生注意力,很自然的过渡中今天研究的课题,既简单又实效。

(二)引导探究,自主发现。或思想引领,探索新知。

教学时,我先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通过回忆想象,直观操作来举例说明1/4的含义,这也是对三年级学习的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得到1/4的复习,同时也为学生创新学习作准备。新知识的生长点就是让学生感知也可以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后也可以得到1/4。教学时,我出示了一组一些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表示出它们的1/4。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学生会惊奇地发现1/4可以是一个物体的1/4,也可以是一些物体的1/4。我就顺势告诉学生这上面例子中的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用分数1/4表示。这也是对教材中小精灵提出的说明1/4的含义的一个完整概括。这种以旧知作基础,从实例引入,为后续学习提供了具体的感知材料。

教学中,我结合前面的引入材料让学生把对“一个整体”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提出“我们身边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后,可以表示哪一个分数?”我引导学生想一想能不能举一些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的例子,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打开了,通过合作交流,找出生活中分数例子,并说明含义。接下来教学把“一个整体”抽象成单位“1”,具体来理解单位“1”的含义,这是概括和理解分数意义的需要,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让学生把单位“1”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很自然完成了对单位“1”的认识。 有了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我就引导学生结合单位“1”来说明什么叫分数?根据学生的认识顺水推舟地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完整建立了分数概念。接着引导学生对单位“1”、“平均分”,分子分母的含义进行剖析,强化了对分数意义理解,较好突破了难点。

【设计意图】时刻围绕数学思想展开教学,环环相扣,既让学生获得了知识与技能,更是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

(三)随堂训练,巩固新知。

在设计练习时我也是分层次、有梯度来设计练习。 “做一做”设计有两层意义,既是对前面刚学习分数意义描述的具体化和巩固,也为以后学习分数单位提供了实例,我结合这道题,引导学生揭示出分子、分母、分数线表示含义。

【设计意图】跟踪课堂,反馈效果,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也进一步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既巩固又拓展,一举两得。另外让学生板演,一方面是为了暴露问题,另一方面是为了能在错误中思辨和改进,让学生引以为戒。

(四)课堂总结,回扣目标。或反思收获,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思想方法,让学生对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有一个清晰的线索,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五、 说板书设计:

必要的板书设计有利于学生的思维与教学过程同步,有助于学生把握教学内容的脉络。

第四篇:分数的意义反思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中江县实验小学 李坤

在教学中我十分希望自己能带给学生一堂非常精彩的数学课,一堂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课,来帮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 从开始备课到正式上课为止,自己对所预设的教案始终都没有肯定,觉得教材里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没有挖掘出来,各种想法在头脑进行激烈地斗争。上完之后再进行反思,觉得这整个过程充满了探究的乐趣,思考的乐趣,抉择的乐趣,猜测与验证的乐趣……但是由于教学经验不足,业务水平上的局限,在教学上同样有许多地方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改进。就比如这一堂课,有好的地方,也有许多地方值得自己深思和探究。

自己觉得比较满意的地方是:

1、教学方式的创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课堂中,我尽量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创新了教学方式,从而成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对知识的自我构建,这样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例如:在导入新课时,我给学生提出了学习新知识的步骤:①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②关于分数,你还想知道什么?然后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合作,从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入手,使学生感悟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因为我们的教学不能总是“零起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就要努力让学生把自己的已有知识状况展现出来,让他们在面对新知识时,自己主动去会忆、调动已有的认知结构。当学生纷纷举手汇报了自己已知的关于分数的知识后,再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自己去动手操作,去体验、交流与思考,“你是怎样得到这个分数的?”,从体验中建立“平均分”,这样学生在操作中亲身体验并逐步建立概念。

2、让学生在体验中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必须强调个体的亲历性,即让学生亲身实践和真实体验。课堂上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地感悟学习材料,也就是说,要充分展开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经历教学过程中逐渐建立概念,而不是只见结果而忽视过程。为此,课堂教学中我尽可能充分提供学生学习材料,设计开

1 放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强化富有个性的学习行为。

利用分粉笔,在整体的具体数量不同的情况下,同一个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会不一样。在归纳分数的意义时,首先让学生在感知多个材料的基础上明确:不论把什么东西平均分,都可以把要分的东西看做一个整体,那就是单位“1”。表示分的份数不确定,从而创造了用“若干份”这个词来表示不确定的份数,也就是分母,表示取的份数不确定,于是又创造出用“一份或几份”来表示取的份数,就是分数中的分子。学生便能完整地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这样水到渠成地创造出了概念,使学生的理解更深刻,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而自己觉得遗憾的是:

1、给予充分自主合作学习的时间与教学任务完成产生的矛盾。本节课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地尝试,充分的交流,但这就与教学任务是否能完成产生了矛盾。这一节课上我很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但在时间的把握上还欠火候,致使后面好多练习没有完成。

2、发展合作学习能力与促进独立思维能力产生矛盾。在小组合作时,为了避免一些思维敏捷的同学,一下就说出答案而造成后进生没有思考的空间,跟着别人的答案走的现象,在教学中,我应当先留余时间让他们独立思考一下,再进行小组交流,以免造成“人云亦云”的结果。但是这堂课我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我应该先让学生先闭上眼睛思考一分钟,再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与组员进行交流,这样让每个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空间,更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五篇:分数的意义(三)

分数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进一步认识分数的过程。

2.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3.主动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感受分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经历进一步认识分数的过程,会用分数表示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教学难点: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课前准备:教具:PPT,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做单位“1”?什么叫做分数?

2、按分数先涂上颜色,再比较大小。(练习课件2)

3、你能把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吗?

4、认真想,细心填。

5、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认识分数,学习用分数表示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板书课题:分数表示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二、学习新课:

同学们喜欢玩球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道有关球的问题。

1、PPT显示课本42页第一幅插图及文本。(新课课件)

2、师:观察情境图,说一说有什么球,数一数一共有几个。

完成问题(1)一共有()个球。。

出示问题(2):篮球有()个,占总数的(

)。 师:数一数篮球有几个。 讨论:

(1) 篮球占球总数(13个)的几分之几?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说不出时师引导:谁是单位“1”,也就是把多少看作单位“1”,现在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篮球取其中的几份?

(2)学生自主尝试完成问题(2)(3)(4)。 问题(3)足球有()个,占总数的(

)。

问题(4)排球有()个,占总数的(

)

3、想一想:求篮球、足球、排球分别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就是把什么数做分母?什么数做分子?

4、你还能提出有关分数的问题吗?没有的话师提问:篮球和排球共有几个,共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5、某地天气问题 (PPT显示课本42页插图2)

师:同学们观察过天气吗?认识天气情况统计表中的图标吗?从中发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试着提出有关分数的问题吗。

师比如:晴天的天数占这半个月的几分之几?

6、回顾并归纳:像刚才题中研究的球的总数和半个月的天数分别是题中的整体,篮球、足球、排球、晴天的数据是整体中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在求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时是将(整体的数)直接作了分母,(各部分的数)直接作了分子。 像今天这中类型的题,我们可以直接利用题中的具体数写出分数。

三、试一试

PPT 展示课本 42 页插图 3。(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并解答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全班交流。)

三、练一练

1、“练一练”

1、

2、3题做书上。 (课件订正)

2、问题讨论

( 讲明“全书的1/2”与“剩下的1/2”的实际意义有什么不同。)

四、课后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上一篇:订餐服务协议范文下一篇:党代会主持词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