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计算机安全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成人Ⅱ型齿状突新鲜骨折对颈2、3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一部分颈椎前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和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Ⅱ型齿状突新鲜骨折对颈2、3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对成人Ⅱ型齿状突新鲜骨折经颈椎前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和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颈2、3生物力学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验证和评估Ⅱ型齿状突新鲜骨折运用不同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法后对颈2、3稳定性的影响,为临床Ⅱ型齿状突新鲜骨折的手术治疗最大程度避免影响临近节段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新鲜成人尸体标本14例,保证标本韧带结构和关节囊的完整性,从尸体上提出完整的肌肉、筋膜。肉眼仔细检查,无明显骨质破坏及畸形。在纳入本研究之前,行X线正侧位拍片排除骨结构的缺陷。标本制备完成后分为颈椎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A组、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B组两组。通过对比生物力学研究测量骨折前、骨折后,不同内固定方法置钉后颈2、3段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及左旋、右旋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对标本进行侧方弯曲荷载实验,了解其旋转、前、后、左、右的荷载情况,并将实验得出的数据做出荷载-位移曲线。需在完整颈椎标本生物力学实验完成后再制备A、B的标本,保证标本完整性和有效性。结果:在相同应力负荷下,Ⅱ型齿状突骨折组与完整正常标本对照组比较,活动度(C2-C3)值在左右侧屈、前后屈伸和左右旋转方向上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说明齿状突骨折本身对颈2-3稳定性造成影响,齿状突骨折骨折前、骨折后,颈椎前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组和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活动度(C2-C3)值在各方向上有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骨折组>正常组>后路组>前路组,提示临床上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前路固定标本在五种方向应力运动下较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标本运动位较小,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前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和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以提供良好的生物力学和坚强的内固定,颈椎前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和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可以有效的用于Ⅱ型齿状突新鲜骨折手术治疗。但颈椎后路组术后应力集中,活动度增大,临近节段失稳的出现不能有效规避。结论:齿状突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在维持上颈椎稳定性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齿状突骨折经颈椎前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和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均具有操作简便、安全系数较高等优点,颈椎前路齿状突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较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不会增大临近节段活动度,对临近节段稳定性造成影响较小。颈椎前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和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可以广泛的应用于齿状突骨折的手术治疗中,但颈椎前路空心加压螺钉较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颈2、3稳定性影响较小。第二部分改良型寰椎椎弓根螺钉钉道进钉点及进钉角度的影像学测量目的:Ⅱ型齿状突骨折是上颈椎损伤中严重且常见的类型,针对该类型损伤目前比较经典的治疗方式为经前路齿状突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和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后者治疗方法适用于多类型的寰枢椎损伤,固定牢靠,融合几率高,但因操作相对复杂,容易并发脊髓及椎动脉损伤。本文主要以寰椎椎弓根置钉术中为研究对象,了解CT三维重建及计算机测量技术对其所起到的作用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拟经寰椎后路椎弓根置钉术患者42例,全部通过钉道设计技术、64排螺旋CT寰椎椎弓根平扫成像检查、计算机数据测量测定寰椎椎弓根置钉术中安全置钉区域。结果:双侧椎弓根内外径连线数值对比、极值(最大、最小)、安全置钉区域(进钉角度、内外侧安全极点距离及其与寰椎后结节的距离)、进钉角度及钉道(长度、直径)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安全容纳半径1.75mm螺钉,为相对安全进钉区域。本次研究病例无血管、脊髓及神经根损伤,椎弓根无破裂,术后CT显示螺钉位置良好,处于椎弓根内,内外侧皮质无破裂,全部手术均成功完成,术后螺钉均良好的固定在相应的位置,未出现松动、断裂现象,实现骨性愈合。结论:CT平扫、三维重建及计算机测量技术辅助下指导寰椎椎弓根手术置钉角度及长度,明确安全置钉区域,改善手术近远期疗效。第三部分不同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成人Ⅱ型新鲜齿状突骨折对颈2、3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目的:Ⅱ型齿状突骨折是严重的上颈椎损伤类型,不同的手术方法对临近颈2、3稳定性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探讨Ⅱ型齿状突新鲜骨折,排除复合损伤,经颈椎前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和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后,通过对术前及随访区间颈2/3椎间盘高度变化及MRI常规扫描及Pfirrmann分级随访测量椎间盘情况,考量对颈2、3稳定性的影响。方法:1、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自2008年1月~2015年3月手术治疗的成人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29例,术前通过颈椎张口位、颈椎侧位及颈椎CT确诊齿状突Ⅱ型新鲜骨折,排除寰枢关节损伤、颈1前后弓骨折等复合损伤,并行颈椎MRI检查,通过常规MRI扫描排除颈2/3椎间盘损伤。其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19~65岁(40.8±12.6岁)。通过随访行术前、术后6月、12月颈椎间盘高度变化,结合MRI常规扫描及T2-mapping值与Pfirrmann分级随访测量椎间盘情况,评价Ⅱ型齿状突骨折不同手术方式对颈2、3稳定性的影响。结果:颈椎前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患者颈2/3椎间盘高度在术后1周、6月无明显改变,术后12月有降低;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颈2/3椎间盘高度在术后6月、12月出现逐步降低,但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T2值在不同颈椎间盘退变程度中的比较情况:29例患者共29个颈2/3椎间盘,经整理Pfirrmann分级资料发现颈椎前路空心加压螺钉组15个颈2/3椎间盘分别在术后1周、术后6月、12月Ⅰ、Ⅱ、Ⅲ、Ⅳ、V级例数分别为9、4、2、0、0例,6、4、3、2、0例,5、5、2、3、0例;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14个椎间盘分别在术后1周、术后6月、12月Ⅰ、Ⅱ、Ⅲ、Ⅳ、V级例数分别为6、6、2、0、0例,4、6、4、0、0例,3、5、2、3、1例。结论:颈椎前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和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以提供良好的生物力学和坚强的内固定,颈椎前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和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可以有效的用于Ⅱ型齿状突新鲜骨折手术治疗。但术中及术后需注意严格保护颈2、3各部分结构及椎间盘的完整性,并严密随访,尽量防止导致颈2、3稳定性变化因素出现。

关键词:齿状突骨折;齿状突螺钉;椎弓根螺钉;颈椎稳定

学科专业:外科学(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颈椎前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和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Ⅱ型齿状突新鲜骨折对颈2、3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结论

附图1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寰椎椎弓根螺钉钉道进钉点及进钉角度的影像学测量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不同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成人Ⅱ型新鲜齿状突骨折对颈2/3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结论

附图2

讨论

全文总结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当代农民教育培训论文提纲下一篇:网络电影艺术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