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博物馆理念下博物馆展览的构想

2022-09-12

博物馆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记忆库, 从一诞生就被赋予了服务大众, 传播文化和社会教育的使命。2007年8月24日, 国际博物馆协会 (ICOM) 通过了对《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的修改, 认为“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 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 [1]这一章程充分强调了博物馆的社会服务性和教育性。在藏品管理与研究的基础上, 展览是博物馆实现社会职能的主要手段。回首传统的实体博物馆, 由于受到物力、财力、人力以及时空等因素的限制, 博物馆职能发挥有限。信息技术和高科技的发展与应用, 使资源共享的范围更加广泛, 文化传播的速度飞速发展, 在不违背博物馆理念的前提下, 凡是有利于实现博物馆职能和使命的他山之石, 皆可攻玉, 立于藏品及研究之上的智慧博物馆应运而生。

实体博物馆一般有固定的场地, 有相对固定的工作人员和开放时间, 有自己的藏品。其展览一般立足于本馆藏品和展厅空间, 主要在本馆工作人员的研究、策划和组织下, 将藏品按照一定的主题和逻辑排列组合, 再加上辅助展示, 以供观众欣赏。实体博物馆的特点也决定了它的局限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展出的藏品有限

博物馆面向世人的展品只占藏品的很小一部分, 大部分藏品成年累月尘封在库房。以故宫为例, 每年展出的藏品只占藏品总数的5%, [2]绝大多数文物资源没有发挥传播大众文化的作用。

二、展览时间的固定性

博物馆的展览都有时间限制, 临展时间更短, 而每一次的展览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精力, 一旦撤展, 不复存在, 留下的只是零星的记录材料。再者, 博物馆的开放时间有限, 而有些博物馆比较大, 若要细看, 不是一天就可以看完的, 对外地观众来说, 粗看降低参观质量, 细看增加参观成本。

三、展览场所的固定性

场所的固定性决定了观众必须亲临现场, 这样势必限制了一部分参观者, 如行动不便者, 减少了博物馆的受众。再以陕西为例, 作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 这里文物资源和文博机构众多, 但比较分散, 受交通等因素的限制, 也减少了受众。

四、展览内容和形式有限

首先, 由于文物本身的静态状特点, 作为展品时难免不能全面的反映自身信息。再者, 展览是一门综合艺术, 一场优秀的展览融合了文物学、美学、心理学等知识, 文物的释读和相互之间的关联性是策展人赋予的, 传递的信息仅仅是部分人的观点。研究和策展水平的不同, 导致展览的层次不一, 有些内容甚至对观众是误导。而博物馆的展览一旦开放, 其内容和形式基本固定, 想要改变动静太大。

智慧博物馆的出现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实体博物馆的缺陷。它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 容纳大量的信息, 实现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多项交互机制, 将是博物馆领域的一场革命。2008年11月美国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 随后这种智能化的发展战略在各个国家和领域得到认可, 智慧博物馆的呼声随之而出。所谓的智慧博物馆是通过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成果, 感知、分析、处理博物馆 (群) 运行的各项关键信息, 实现博物馆征集、保护、研究和展示传播, 以及管理能力全面提升的博物馆发展模式。[2]2016年, 国家五部委联合发文《“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 提出要推进文物信息资源开放共享、调动文物博物馆单位用活文物资源的积极性, 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建设智慧博物馆。[3]文件的出台将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提升到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层面。在智慧博物馆建设方面,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 健全藏品信息, 实现藏品管理系统智能化。藏品是展览的基础, 藏品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对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是最基础的, 智能化的前提离不开数据和信息, [4]因此第一步要多方收集并存储信息, 这里的信息除过传统上收集的信息内容外, 更应将藏品的3D信息、声音、活动影像等包含在内, 同时利用物联网传感技术, 实现对众多藏品的识别和监管。一来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详实的资料, 使研究成果更接近文物反映的真实历史信息, 更有利于寻找藏品之间的关联性。二来方便藏品管理和策展人员挑选文物, 减少频繁的拿动对文物本体的损坏。

第二, 充分落实文物资源开放共享机制, 让文物活起来。我国是世界上文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据统计, 截止到2016年10月, 文物普查数据采集共汇集各类可移动文物64073178件 (不含档案系统收录的81544000件文献档案) , [5]但文物资源分布不平衡, 大馆文物绝大部分深藏库房, 小馆文物量甚至不足以支撑一个完整的展览。再者, 对于专业研究人员来讲, 想要调取非本馆的文物研究资料, 困难重重。在智慧博物馆中, 用户只需通过身份验证, 就可以畅通无阻的登录文物资源管理系统, 调取相关的资料。在争取文物收藏单位的许可之后, 用于智慧博物馆建设的虚拟文物还可以跨区域使用, 一来为文博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提供了更多的学习与研究资料, 既是文化公平的体现, 也可以利用社会力量进行文物研究,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馆因缺乏专业人士而导致的藏品研究空缺的现状;二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文物借展过程中的重重障碍, 为建立更加完整的展览体系提供了可能, 三来也可以规避文物提取和运输途中产生的意外。

第三, 最大程度体现展览内容和形式的人性化。博物馆是为大众服务的文化机构, 应该以人为本, 展览既要让普通人看得懂, 也要让专家觉得不肤浅, 一个好的展览, 应该是寓教于乐, 能给人带来文化感悟。纵观目前的数字博物馆, 以陕西为例, 更多的是实体博物馆在网上的重现, 点击进入某个博物馆, 看到的只是陈列轮廓, 若要细看和了解一件文物, 无论是像素还是资料都不够。智慧博物馆下的展览可以是一个展览两个版本, 如大众版和行业版, 其中大众版里面的文物释读和解说信息更通俗易懂, 而行业版里更偏重专业性, 观众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展览内的每一件展品可以调整精度和360度翻转, 不会出现放大失真的现象, 并且每一件文物都有详实的身份信息连接, 几乎与实地查看的现实文物信息毫无差别。

在大众版里, 可以设置辅助展览游戏或者通关测试之类的, 达标之后获得相应积分作为鼓励。主要适用对象为中小学生, 目的是在娱乐之中巩固展览传递的历史信息。在行业版的学术研究平台上, 不同地域的专家登录之后, 可以聚集在同一个学术研究频道内, 选择一个数字文物进行研究和远程交流。参与交流的专家可通过远程终端实时观看数字文物的变化过程, 并通过语音或者文字参与讨论, 所有观点和看法都会实时保存在服务器上, 必要时更可导出数据便于线下参考。[6]

另外一种更高级的形式则是模拟历史的展览。[7]在虚拟的3D博物馆内, 观众不再是旁观者, 而是历史的参与者。例如, 我们可以作为一个穿越者, 去观看商鞅舌战群臣的场景;可以作为长平之战中的一名士兵, 手拿戈矛, 奋勇杀敌, 但前提是不能改变历史的发展轨迹;可以作为一名陶匠, 正在给一件汉俑彩绘。这种类似游戏的方式, 使观众真正的融入到文物所反映的情境之中, 满足观众探索历史的欲望。当然这需要更高的技术和缜密的设计, 这也是我们所期待的未来博物馆展览。

第四, 重视社会公众对展览的评价, 多层面提高展览质量。前面提到实体博物馆的展览传递的是一部分人 (确切的说是博物馆专业人士) 的见解, 但他们毕竟是社会中极小的群体, 其认知也会受专业、眼界、信仰等主观因素的限制, 而社会公众却是社会总知识集的承受、传袭、研究、发现、发明者。透过对博物馆收藏的见证物研究, 社会公众能够填补、纠正、完善社会总知识集。[1]相对于实体博物馆的调查问卷, 智慧博物馆由于不受时空的限制, 自身拥有强大的信息容量和数据处理功能, 方便社会各界专家和普通大众对展览提出建议, 后台工作人员也能及时对展览的反馈意见进行斟酌, 也方便制作方对展览做出及时的调整, 这种协同工作的方式客观上有利于对博物馆的及时引导, 从多层面提高展览质量, 拉近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

展望未来, 公众可以像在电影院里看场电影一样, 去智慧展厅看一场博物馆展览;可以随时随地拿起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享受一顿丰富的文化盛宴;可以作为历史中的一份子, 身临其境的体验展览所传递的内容。届时, 博物馆会以一种无界限的文化传播方式, 愉悦公众的姿态走进我们的生活。诚然, 在构想智慧博物馆对博物馆领域和我们生活带来改变的同时, 不能否认实体博物馆存在的意义, 只有两者相互补充, 相互依存, 并驾齐驱, 才能共同促进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

摘要: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工作的核心业务, 也是博物馆实现社会效益的主要方式。实体博物馆的展览由于受到时空的限制, 在文物研究、传播文化和社会教育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 智慧博物馆的诞生将弥补这一缺陷。本文通过对实体博物馆展览弊端的分析, 提出智慧博物馆在藏品信息化管理、文物资源共享、展览人性化、文化传播广泛性方面的构想。

关键词:智慧博物馆,展览,社会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小朋:《智慧博物馆--总说》, 南京博物院网站-专家博客http://blog.njmuseum.com.2012.4.10.

[2] 宋新潮:《智慧博物馆的体系建设》, 中国文物报, 2014.10.17.

[3] 文物博函 (2016) 1944号:《“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 国家文物局网站http://www.sach.gov.cn.2016.12.6

[4] 李双江:《实体博物馆与虚拟博物馆融合发展:智慧博物馆》, 科教导刊, 2015.12上。

[5] 段勇:《当代中国博物馆》, 译林出版社, 2017, 第57页。

[6] 360百科:《虚拟博物馆》, 网站https://baike.so.com/doc/5571049-5786262.html.

[7] 张小朋:《数字博物馆的视角:使用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网站-专家博客http://blog.njmuseum.com.2009.6.20

上一篇:中成药治疗78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将物理教学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