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场安全管理制度

2022-08-05

制度是通过规范体系表现出来的,必须借助于有力执行才能发挥出制度规范效能。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采石场安全管理制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采石场安全管理制度

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管理

小型露天采石场生产条件简陋,安全保障条件差,事故多发,绝大多数开采设计不具有可操作性,开采方法落后。大部分采石场仍然采用扩壶爆破、掏底崩落的非正规开采方法,装备水平低,多数采用手工作业方式;管理方式落后,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素质低,没有基本的安全健康保护措施,存在着种种弊端和严重的安全隐患。

一、采石场主要事故类型及原因

1、物体打击。采石场在爆破作业后不及时对采面上的浮石、险石进行彻底清理,采面上的浮石、险石滚落、坠落击中伤人事故屡屡发生。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管理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一味追求生产进度,或受技术水平的限制及工作疏忽大意等原因,使采面清理不及时、不彻底,仍残留浮石、险石,一旦落下击中采面下作业人员,造成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

2、坍塌。 采石场经营者为了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采用一面墙的开采方式,利用凿岩爆破先掏空下部,以使处于上部的岩面悬空,失去支撑而自由塌落。掏底开采不能将上方岩面全部崩落,会在工作面上形成较大的悬石或伞檐等重大事故隐患,上部岩体受雨水侵蚀和频繁爆破震动的影响,致使岩体坍塌可能酿成重大伤亡事故。

3、高处坠落。 部分采石场作业人员不按安全操作规程中的规定作业,在凿石、爆破、清理岩面等高处作业时不系安全带,从而导致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部分采石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冒险蛮干,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是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4、爆破伤害。《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第十二条明确规定:作业单位应当采用台阶式开采,淘汰落后和不安全的开采方式,严禁采用扩壶爆破、掏底崩落等开采方式。但不少采石场为了减少凿岩量,还能获得更多的产量,仍然采用扩壶爆破掏底崩落。而且为了节省爆破器材用量,采用过短导火索;扩炮时缩短扩炮时间,药包和孔壁发生摩擦撞击、孔内温度过高等原因而早爆酿成事故。另外,扩壶爆破大块率高,许多崩落下来的岩石尺寸过大,必须进行二次爆破,如果爆破作业人员不规范操作,往往产生大量的飞石,造成更多爆破事故的发生。

二、 采石场安全开采的对策及措施

(一)安全生产对策及措施

1、严格按照开采设计方案生产。 采石场在开采前,必须请有建设主管部门认定资质的设计单位或者省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认定资质的采矿工程技术服务机构编制开采方案,并严格按照开采方案生产,淘汰落后和不安全的开采方式,采用台阶式开采,严禁采用扩壶爆破、掏底崩落等开采方式。不能采用台阶式开采的,应当自上而下分层顺序开采。

2、采用科学的开采方法。小型露天采石场生产规模小,地形条件千差万别,采石场应根据自身实际采用轻型潜孔钻中深孔爆破简易台阶开采,爆破采用中深孔微差爆破技术。这种开采方法稳定可靠,综合效益高,爆破后多为碎石,且坡面角符合要求,安全性能好,震动波小,飞石少,效率高,作业人员劳动强度低,一般不用二次爆破,节约成本,安全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对那些确因生产规模、地形条件和开采矿种等因素限制既无法实施正规化台阶分层开采,也不能采用轻型潜孔钻中深孔爆破简易台阶开采技术的采石场,则可以采用浅孔排炮安全小平台开采技术。采石场要立足安全生产的长远发展目标,加快淘汰扩壶爆破和掏底开采,注重安全经费的有效投入,引进科学先进的开采技术,选用合适的穿孔设备完善和优化爆破工艺,改进铲装运输方法,促进采石场科学化、规范化开采技术方法的实施。

3、提高机械装备水平。 大多数小型采石场机械装备水平低,采用手工方式,采面下作业人员较为集中,一旦危险出现,容易发生群死群伤的事故。采石场应提高机械化程度,减少人工作业工序,采用机械运输和装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改善现场作业安全条件,减少伤亡事故发生。

4、加强劳动保护。劳动保护是作业人员的安全保障,大多数采石场只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却缺少全面的劳动保护措施,有的劳动保护用品多年不年检、不更换,早已失去了保护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作用。采石场经营者应以人为本,注重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为从业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帽、手套、防护眼镜、防噪耳塞、防尘面罩、安全带等劳动保护用品,设立和加强机械、电器等方面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职业卫生健康,减少和降低事故发生时对人员造成的伤害。

(二)安全管理对策及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大部分采石场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方式落后,缺乏安全管理人员。管生产必须管安全,采石场经营者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规程,配备专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采石场采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安全管理。

2、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采石场经营者要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强化落实实施,把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和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个工作点和岗位,严格监督检查,奖优罚劣,杜绝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所导致的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3、加强培训和教育。 加强培训和教育是提高全员安全意识的有效手段。采石场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都要经过培训,并通过考核持证进行安全管理;采石场所有特种作业人员如爆破员、机动车辆驾驶员、电工、焊工等也要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作业。另外,采石场负责人要根据生产进度、新设备的使用、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等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对新从业人员和换岗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和教育。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和教育,逐步提高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和安全意识。

4、注重有效的安全投入。采石场经营者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不注重安全投入,安全生产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加之从业人员以农民工居多,安全意识不强、素质不高,忽视对自身安全采取应有的保障,从而埋下事故隐患。有效的安全投入是安全生产的必要保证,采石场经营者必须依法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方面进行相应的资金投入,在培训教育、劳动保护、职业健康、安全标志、隐患治理、工伤保险、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备更新、新工艺、新方法等方面科学、合理地注入有效的安全生产经费。只有满足了安全生产的要求和条件,才能确保安全,为经营者创造出更多、更大的经济效益。

5、建立完善应急救援体系。 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采石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采石场要制定出内容详细、完备、操作性强的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从业人员进行事故模拟演练,教会从业人员掌握自救互助常识,一旦事故发生,从业人员面对险情能够处险不乱,从容不迫地采取正确的自救、互救措施,正确拨打救助电话,及时向负责人报告,尽最大的可能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应急救援预案的建立和完善,并经常实施演练,能够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综合素质,增强事故防范能力,为采石场的安全生产从人员素质上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小结

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除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低、违章操作等以外,主要原因是采石场经营者违章指挥,仍然采用“一面墙”不分台阶扩壶爆破崩落的开采方式,这是造成露天采石场安全条件差,事故多发原因的本质所在。另外,采石场机械化装备水平低,采面下作业人员密集,矿山层层转包,掠夺性开采等也是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采石场经营者在取得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须按正规开采设计方案生产,合理、有效的投入安全资金,逐步使生产现场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条件。要以保护和尊重从业人员生命和健康为己任,坚决杜绝和抵制违规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和冒险蛮干等现象,逐步建立起采石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既能在经济利益方面取得长足可观的经济效益,又能在安全生产方面确保长期稳定的生产安全,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双利双赢的目的。

秋季是露天采石场的生产旺季,业主受利益的驱动,往往重生产进度,轻生产安全。又因降水多、气温高、职工易疲劳等原因,也是各类不安全因素多发期。笔者在多年的安全监管中发现,只要企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严格贯彻实施《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严格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进行作业,不安全因素和事故苗头就能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安全生产。下面谈几点粗浅看法,也许对企业有些帮助。

一、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 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规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还应必须具备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并经考核合格

三、 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企业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新从业人员上岗前要经过“三级”安全教育,保 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方可上岗作业。

四、要严格按照开采设计进行开采。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开采设计进行开采,防止随意盲目开采,开采应 自上而下、台阶式开采,淘汰落后和不安全的开采方式,严禁采用扩壶爆破、掏底崩落等开采方式。开采的阶段高度、平台宽度、边坡角符合规程要求。

五、要加强采场的现场安全管理

1、进入采石作业现场的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在距地面高度超过2米坡面上作业时,应当使用安全绳或者安全带。安全绳应当拴在牢固地点,严禁多人同时使用一条安全绳。

2、严禁任。何人员在边坡底部乘凉、休息和停留。危险区域应当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严禁在危险区域内从事任何作业。

3、边坡设专人定期维护,及时清理疏松岩石。定期对边坡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处理。采石场上部需要剥离的,剥离工作面应当超前于开采工作面4米以上。剥离工作中,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机械和人员坠落事故的发生。

4、要加强对运输道路的维护保养,危险地段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增强对安全驾驶和行车安全重要性的认识,防止因思想麻痹、违章驾驶、管理不善和车辆带病运行造成车辆伤害事故。

5、应当严格执行《爆破安全规程》,由专职爆破员进行爆破作业 ,设置爆破警戒范围,实行定时爆破制度。禁止在雷雨天、夜间和雾天进行爆破作业。

六、要有完善的防排水措施

企业应当有完善的防洪措施。对开采境界上方汇水影响安全的,应当设置截水沟;有可能滑坡的,应当采取防洪排水措施。采场的总出入沟口、平硐口、排水口和工业场地等处,采取妥善的防洪措施。

七、应当加强粉尘检测和防治工作。要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劳动保护设施,指导和监督其正确使用。接触粉尘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第二篇:露天采石场的安全生产与管理

露天采石场安全培训讲课提纲

一、学习《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39号令)(重点:第二章安全生产保障)

二、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事故的类型及原因

1、物体打击

采石场在爆破作业后不及时对采面上的浮石、险石进行彻底清理,采面上的浮石、险石滚落、坠落击中伤人事故屡屡发生。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管理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一味追求生产进度,或受技术水平的限制及工作疏忽大意等原因,使采面清理不及时、不彻底,仍残留浮石、险石,一旦落下击中采面下作业人员,造成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道县“5.13”事故案例)。

2、坍塌

采石场经营者为了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采用“一面墙”的开采方式,利用凿岩爆破先掏空下部,以使处于上部的岩面悬空,失去支撑而自由塌落。掏底开采不能将上方岩面全部崩落,会在工作面上形成较大的悬石或伞檐等重大事故隐患,上部岩体受雨水侵蚀和频繁爆破震动的影响,致使岩体坍塌可能酿成重大伤亡事故。(原桃川所城刘和顺采石场掏底开采,发生上部岩体坍塌事故,造成一作业人员死亡。)

3、高处坠落

部分采石场作业人员不按安全操作规程中的规定作业,在凿石、爆破、清理岩面等高处作业时不系安全带,从而导致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部分采石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冒险蛮干,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是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008年1月2日,夏层铺文富采石场作业人员在准备处理松石过程中,未将安全绳系牢固就作业,固定端脱落导致作业人员坠落死亡。2008年9月17日,潇浦镇圳景采石场作业人员未系安全绳、未戴安全帽进行高处作业,坠落死亡。)

4、爆破伤害

《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小型露天采石场应当采用中深孔爆破,严禁采用扩壶爆破、掏底崩落、掏挖开采和不分层的“一面墙”等开采方式。”第十五条规定“小型露天采石场应当采用台阶式开采。不能采用台阶式开采的,应当自上而下分层顺序开采。”。但不少采石场为了减少凿岩量,还能获得大的产量,仍然采用扩壶爆破掏底崩落。而且为了节省爆破器材用量,采用过短导火索;扩炮时缩短扩炮时间,药包和孔壁发生摩擦撞击、孔内温度过高等原因而早爆酿成事故。另外,扩壶爆破大块率高,许多崩落下来的岩石尺寸过大,必须进行二次爆破,如果爆破作业人员不规范操作,往往产生大量的飞石,造成爆破事故的发生。

5、触电事故

2 在电气设备设施运行、操作和检修过程中,作业人员缺乏安全用电知识、违反电气安全操作规程;选用的电压、电气设备与所处的环境条件不相符;使用了安全性能不合格的电气设备,缺乏必要的保护装置;设备使用不当、超负荷运行;设备和线路的安装不合格、检查和维修不善,带病运行等引起的危及人员生命安全的危险因素。

6、机械事故

采掘、破碎、传输等机具的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倾覆等人身伤害和设备事故。主要原因是因为人员操作失误或设备缺陷所导致(中间岭“1.6”事故案例)。

7、车辆运输事故

矿场车辆虽然只是在矿区内进行运输作业,但如果是对安全驾驶和行车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麻痹、违章驾驶、管理不善和车辆带病运行等,就会造成车辆伤害事故。车辆伤害主要有:碰撞、刮擦、翻车、坠车、失火和搬运、装卸中坠落及物体打击等。车辆伤害的主要原因是违章驾车、疏忽大意、车况欠佳、道路条件差、环境恶劣以及运输管理制度不健全等。

三、采石场安全开采的对策及措施

(一)安全生产对策及措施

1、严格按照开采设计方案生产

采石场在开采前,必须请有建设主管部门认定资质的设计单位或者省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认定资质的采 3 矿工程技术服务机构编制开采方案,并严格按照开采方案生产,淘汰落后和不安全的开采方式,采用台阶式开采,严禁采用扩壶爆破、掏底崩落等开采方式。不能采用台阶式开采的,应当自上而下分层顺序开采。

2、采用科学的开采方法

小型露天采石场生产规模小,地形条件千差万别,采石场应根据自身实际采用轻型潜孔钻中深孔爆破简易台阶开采,爆破采用中深孔微差爆破技术。这种开采方法稳定可靠,综合效益高,爆破后多为碎石,且坡面角符合要求,安全性能好,震动波小,飞石少,效率高,作业人员劳动强度低,一般不用二次爆破,节约成本,安全生产水平明显提高。采石场要立足安全生产的长远发展目标,坚决淘汰扩壶爆破和掏底开采,注重安全经费的有效投入,引进科学先进的开采技术,选用合适的穿孔设备完善和优化爆破工艺,改进铲装运输方法,促进采石场科学化、规范化开采技术方法的实施。

3、提高机械装备水平

如果机械装备水平低,采用手工方式,采面下作业人员较为集中,一旦危险出现,容易发生群死群伤的事故。采石场应提高机械化程度,减少人工作业工序,采用机械二次破碎、机械运输和装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改善现场作业安全条件,减少伤亡事故发生。

4、加强劳动保护

劳动保护是作业人员的安全保障,有的采石场只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却缺少全面的劳动保护措施,有的劳动保护用 4 品多年不年检、不更换,早已失去了保护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作用。采石场经营者应以人为本,注重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为从业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帽、手套、防护眼镜、防噪耳塞、防尘面罩、安全带等劳动保护用品,设立和加强机械、电器等方面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职业卫生健康,减少和降低事故发生时对人员造成的伤害。

(二)安全管理对策及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大部分采石场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者说是摆设,管理水平不高、方式落后,缺乏安全管理人员。“管生产必须管安全”,采石场经营者必须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规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采石场采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安全管理。

2、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

采石场经营者要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强化落实实施,把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和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个工作点和岗位,严格监督检查,奖优罚劣,杜绝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所导致的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3、加强培训和教育

加强培训和教育是提高全员安全意识的有效手段。采石场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都要经过培训,并通过考核持证进行安全管理;采石场所有特种作业人员如爆破员、机动 5 车辆驾驶员、电工、焊工、排险作业、安全检查等也要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作业。另外,采石场负责人要根据生产进度、新设备的使用、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等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对新从业人员和换岗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和教育,特别是要教育员工严格按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不能仅凭经验。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和教育,逐步提高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和安全意识。

露天矿山采场安全操作规程:

(1)采场必须遵循“先剥离、后采矿”的原则,严格按照设计开采水平斜进顺序,分水平台阶正规化开采,任何个人不得改变开拓方式或设计开采方案,各水平台阶应保持一定的超前距离,严禁一下部直角式开采,严禁作业人员上下重叠立体式的同时作业。(2)采场台阶高度水平坡面角,必须适应采剥、装运设备条件,达到下列要求:(a)机械开采时按设备性能确定台阶高度,但一般不超过8米,人工开采时,台阶高度不得大于6m。(b)工作台阶坡面角,不得大于65°。(c)采剥工作面禁止形成伞檐、悬体根底和空洞,最小平台宽度,必须保证运输和安全要求。(d)班前、班后和下雨过后必须有专人(安全员)负责检查,清理浮矿石、泥土。发现隐患立即予以排除,方可继续作业。

矿山安全生产纪律:  进入矿山作业区必须戴好安全帽,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严禁酒后上班。

 进入矿山工作必须精神饱满,禁止带病上岗和带小 6 孩上岗。

 作业时,如果发生浮石坠落、伞檐、悬体坍塌事故,必须服从现场指挥,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 全体矿工必须照章作业,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 不懂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的,严禁使用。

 上班时间做到不串岗、不乱刚,坚守自己的岗位。  严禁搭乘拖拉机、装载机等上下班。

 矿山采场周围,食宿地点,必须做好防火、防洪、防雷击、防盗工作。

4、注重有效的安全投入

采石场经营者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不注重安全投入,安全生产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加之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素质不高,忽视对自身安全采取应有的保障,从而埋下事故隐患。有效的安全投入是安全生产的必要保证,采石场经营者必须依法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方面进行相应的资金投入,在培训教育、劳动保护、职业健康、安全标志、隐患治理、工伤保险、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备更新、新工艺、新方法等方面科学、合理地注入有效的安全生产经费。只有满足了安全生产的要求和条件,才能确保安全,为经营者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5、建立完善应急救援体系

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采石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采石场要制定出内容详细、完备、操作性强的应 7 急救援预案,并组织从业人员进行事故模拟演练,教会从业人员掌握自救互助常识,一旦事故发生,从业人员面对险情能够处险不乱,从容不迫地采取正确的自救、互救措施,正确拨打救助电话,及时向负责人报告,尽最大的可能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应急救援预案的建立和完善,并经常实施演练,能够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综合素质,增强事故防范能力,为采石场的安全生产从人员素质上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小结

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除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低、违章操作等以外,主要原因是采石场经营者违章指挥,仍然采用“一面墙”不分台阶、扩壶爆破崩落、掏底开采的开采方式,这是造成露天采石场安全条件差,事故多发原因的本质所在。部分采石场层层转包,掠夺性开采等也是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采石场经营者在取得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须按正规开采设计方案生产,合理、有效的投入安全资金,逐步使生产现场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条件。要以保护和尊重从业人员生命和健康为己任,坚决杜绝和抵制违规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和冒险蛮干等现象,逐步建立起采石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既能在经济利益方面取得长足可观的经济效益,又能在安全生产方面确保长期稳定的生产安全,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双利双赢的目的。

第三篇:湖州市露天采石场采场外安全管理规定

一、范围

本规定规定了露天采石场采场外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湖州市境内露天采石场。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定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有新版(修订版)的,适用新版本。

GB18452-2001

破碎设备安全要求

GB14748-1993

带式输送机安全规范

GB16490-1996

振动喂料机安全规范

GB6067-85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4053.3-1993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

GB4053.4—1983 固定式工业钢平台

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2894-1996

安全标志

GB2893-2001

安全色

GB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12265.1-1997 机械安全防止上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GB12265.2-2000 机械安全防止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间距

GB12265.3-1997 机械安全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距离

GB5083-1999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三、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定。

(一)采场外

指设置在露天采石场主要开采系统以外的以破碎系统为核心的其它配套设施、场所及相关作业。

(二)破碎

将矿石破碎到一定规格矿产品的过程。一般包括一级破碎和二级破碎。

(三)振动喂料机

把矿石从料仓中均匀、连续地喂料到破碎机中的设备。

(四)振动筛

通过振动将矿石筛选分级的设备。

(五)带式输送机

通过皮带将破碎、筛分后的物料连续输送的设备。

(六)料库

用于储存矿石产品的构筑物。包括石子料库和石粉料库。

(七)码头

专供水上运输矿石产品装卸的构筑物。一般包括栈桥式码头和皮带输送码头。

(八)污水沉淀池

指用于收集、沉淀清洗矿石污水的水池。

(九)关键岗位作业人员

指采场外除特种作业人员外,对安全生产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岗位作业人员。主要包括“龙口工”、放料工。

1.龙口工

指破碎机下料口操作人员。

2.放料工

指料仓下部放料及上部捅料作业人员。

(十)安全设施

配备在生产设备及生产场所,起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作用的所有设施、设备及装置,如防护罩、安全门、防护栏杆、警示标志等。

四、安全基础管理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责任制,并应:

1.涵盖各级、各类从业人员,且与其职能相符;

2.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3.定期对其职责进行检查、考核。

(二)安全生产管理组织

1.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置:

企业应为采场外作业配备至少一名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履行下列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安全管理规定;

(2)加强员工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查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发生事故做到“四不放过”的原则;

(3)落实安全技术措施,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4)深入安全管理现场,协助解决问题,提出合理化工作建议和改进措施;

(5)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检查,发现事故隐患,督促有关班组和人员及时整改;

(6)建立安全活动档案、记录台帐。

(三)安全检查

1.企业应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采场外各作业场所的安全生产检查;

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每天对作业场所进行检查;

3.岗位作业人员应做好班前、班后及开机前的安全检查。

(四)安全操作规程

1.应制定包括以下内容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

(1)“龙口工”安全操作规程;

(2)放料工安全操作规程;

(3)机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4)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5)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6)起重机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7)铲车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8)挖掘机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9)码头区域安全管理规定;

(10)石料库(堆场)安全管理规定(含清库作业安全规定)。

2.安全操作规程应在现场上墙上架,并作为员工培训、教育的必要内容。

(五)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1.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接受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培训,具备与采场外各项作业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取得相应的资格证或合格证书。

2.企业应制定采场外各项作业活动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3.新从业人员上岗前应进行岗前教育。

4.特种作业人员应经有资质机构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

5.关键岗位人员应由企业组织针对性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统一发放操作证书,由熟练工带岗三个月后方能独立上岗。

6.变换工种、复工和采用“四新”前,相关人员应进行安全教育。

(六)安全设施“三同时”要求

1.采场外新、改、扩建项目安全设施必须落实“三同时”。

2.采场外建设项目应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方案,针对破碎系统、供电系统、石料库或堆场、污水沉淀池和码头的安全设施进行设计,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3.采场外建设项目,其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应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同意。

4.采场外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其安全设施和安全条件应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验收。企业应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对采场外进行安全验收评价,对安全技术措施方案中提出的安全设施和安全对策措施进行验收,对采场外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评价。未经验收的采场外生产系统不得投入使用。

五、场址选择及总平面布置

(一)场址选择

1.场址不应设置在受洪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带,不应设置在具有溃坝或决堤淹没危险的地区。

2.场址不应设置在有泥石流、滑坡、流沙、溶洞等直接危害的地段。

3.场址应布置在采矿场爆破危险范围以外的安全地带。若地形影响必须布设在爆破危险范围以内时,应避开爆破飞石方向,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二)总平面布置

1.破碎加工场的位置,应有利于外部运输和内部运输的衔接,有适宜的自然地形。

2.破碎加工场的布置,应使生产流程简单顺畅。

3.产生高温、有害气体、烟、雾、粉尘的生产设施,应布置在场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且地势开阔、通风条件良好的地段。

4.带式输送机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充分利用地形,减少中间转角;

(2)沿线宜设置供维修和检查所必需的道路;

(3)宜沿道路或平行于主要建筑物、构筑物轴线布置;架空敷设时,不应妨碍建筑物自然采光及通风;沿地面敷设时,不应影响交通;

(4)不宜跨越道路,架空皮带机横跨运输道路、人行通道、重要设施(设备)时,应设有安全防护设施及明显的警示标志。

5.堆场、料库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场地应有良好的排水条件;

(2)堆场、料库应封闭,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适应机械化装卸作业、堆场装载作业场地应具备满足装载作业设备的最小安全距离的要求。

六、基本规定

(一)新建破碎场宜购置配备有喂料机的一级破碎设备。

(二)进入破碎场的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配戴安全帽和使用防护用品。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持有政府主管部门核发的操作证,并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

(三)场地内设备材料存放整齐稳固,周围通道畅通,且宽度宜不小于1m。

(四)夜间作业场所、行人通道、危险区域等应设置照明。

(五)安全操作基本要求:

1.操作者应熟悉所使用设备的性能及安全操作规程,应经常检查安全装置的可靠性,不得随意拆除。

2.操作者上岗前应将所需使用的工具准备齐全,严格按规定要求穿戴工作服、工作鞋和其他劳动保护用品。

3.操作时必须认真负责,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

4.共同操作时须分工明确,相互之间应随时保持联系和协调一致。

5.正在运行中的各种机械、电气、热工设备,不得在有伤害危险存在的情况下进行调试或机修工作,不准跨越传动物件或触及危险部位。

6.生产设备本身和周围操作场地应保持整洁有序,保持运输和人行通道畅通。

7.操作者应按设备保养规定的要求,定时定员完成设备注油、清洗等维修工作内容,按时记录设备运行情况,完善交接班制度。

8.在禁火区域作业的人员应严格遵守防火制度。

9.定期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和特殊工种的职工进行体检,凡患有职业禁忌症者应立即予以调离本工种工作岗位。

(六)机械上的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及监测、指示、仪表、报警等自动报答、信号装置应完好齐全,有缺损时应及时修复。安全防护装置不完整或已失效的机械不得使用。

(七)机械不得带病运转。运转中发现不正常时,应先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

(八)机房、操作室及机械四周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及其它杂物,机房、控制室无关人员禁止入内。

(九)要害岗位、重要设备和设施及危险区域,应根据其可能出现的事故模式,设置相应的、符合GB2894-1996要求的安全警示标志。未经主管部门许可,不应任意拆除或移动安全警示标志。

七、主要工艺

(一)一般规定

1.破碎设备周围应留有足够的操作和维修空间。

2.操纵者工作时根据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具及其他的人员防护装置。

3.在特殊高温高寒环境下,对操作人员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4.运转设备的下列作业,应停车进行:

(1)处理故障;

(2)更换、调整设备部件;

(3)调整皮带松紧;

(4)清扫设备。

(二)破碎

1.破碎机械进料口部位必须设置进料平台,若采用机动车辆进料时,平台应符合以下要求:

(1)平整、不积水;

(2)倒车段与进料口夹角应保持垂直;

(3)平台与进料口连接处必须设置安全车挡,其高度宜不小于该卸矿点各种运输车辆最大轮胎直径的2/5,且不小于0.3m,宽度不小于0.3m,长度不小于进料口宽度;

(4)平台外侧应设置安全挡墙;

(5)有清除洒落物料的措施。

2.应限制进场矿石粒度,矿石粒度应不大于一级破碎机的设计最大矿石粒度。

3.破碎机进料口宜配有一定的辅助设备,防止大块物料进入时,可能产生的堵塞。

4.一级破碎进料口宜配置电动葫芦、破碎器等用于处理大块堵塞的装置。

5.一级破碎进料口应安装栅条式防护罩;栅条应坚固可靠,栅条间距应能防止人员坠入;防护罩安装后高度不宜超过破碎设备平台高度300mm。

6.破碎机械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宜设置喷水等降尘装置。

7.破碎机的进料平台、控制室、出料口等之间应设置宽度不小于0.8m的人行通道或扶梯。通道临空面高度大于2m时,应设置防护栏杆,高度应不小于1.2m。

8.以操作人员的操作位置所在平面为基准,凡高度在2m之内的所有旋转和传动部件,都必须设置防护装置。

9.破碎机械运转期间,操作人员应远离进料口,防止飞出物料造成人员伤害。

10.不停机处理大块卡石时,禁止拆除安全防护设施;操作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

11.对于清除破碎腔阻塞物,如果需要人员进入破碎腔内清理阻塞物时,要切断电源,悬挂警示牌,系好安全带。旋转部位要采取防转动措施,防止转子转动。

12.处理大块卡石、清理阻塞物时,必须有安全员在场监护,严禁操作人员单独处理。

(三)皮带运输

1.头架和尾架的主动轮、从动轮应设有防护栏或网等防护装置。

2.带式输送机两侧应设人行道,经常行人侧的人行道宽度应不小于1.0m;另一侧应不小于0.6m。人行道的坡度大于7°时,应设踏步。

3.非大倾角带式输送机运送物料的最大坡度,向上应不大于15°,向下应不大于12°。

4.更换拦板、刮泥板、托辊时应停车,切断电源,并有专人监护。

5.胶带启动不了或打滑时,不应用脚蹬踩、手推拉或压杠子等办法处理。

6.带式输送机的运行,应遵守下列规定:

(1)任何人员均不应乘坐非乘人带式输送机。

(2)不应运送规定物料以外的其他物料及设备和过长的材料。

(3)严禁输送块度大于或等于0.5倍带宽的物料。

(4)堆料宽度,应比胶带宽度至少小200mm。

(5)应及时停车清除输送带、传动轮和改向轮上的杂物,不应在运行的输送带下清矿。

(6)必需跨越输送机的地点,应设置有栏杆的跨线桥,上下阶梯应有扶手。

(7)输送机运转时,不应注油、检查和修理。

7.输料皮带隧洞应符合以下要求:

(1)洞口应采取混凝土衬砌或上部设置安全挡墙等设施。

(2)洞顶高度不应低于2m,围岩稳定。

(3)皮带机一侧应设宽度不小于0.8m的通道。

(4)洞内地面应设有排水沟,且排水畅通。

(四)筛分

1.筛分机械安装运行应符合以下规定:

(1)设备周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通道。

(2)筛分设备前应设置检修平台。

2.筛分楼的进料口,宜设置洒水等降尘设备。

八、料库、堆场

(一)进入料库(料仓)的通道应采取上锁等隔离措施,正常作业时能防止人员进入。

(二)料仓行人通道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安全护栏。

(三)料仓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及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牌。

(四)料仓发生堵塞时,应由清料工进行清理;清理由二人进行,一人负责清理,一人负责安全监护。

(五)清理料仓时,清料工必须按规定系挂安全带,并在料仓上部进行清理,严禁在出料口侧进行清理。

(六)堆场应保证装卸人员、装卸机械和车辆有足够的活动范围和必要的安全距离,其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得小于3.5m,物料堆垛的间距不得小于1m,并设置安全标志。

(七)堆场的地面应平坦、坚固,并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

九、沉淀池

(一)采用水洗工艺生产石子的破碎场,必须设置沉淀池进行废水处理。

(二)螺旋洗砂槽、洗泥槽的上部应设置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网。

(三)应设置专用排水沟或排水管处理洗砂、洗泥等废水。

(四)沉淀池周围应设置安全护栏及安全警示标志。

(五)沿沉淀池边缘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行人通道。

(六)沉淀池宜配置抓斗设备用于沉淀池清理;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清理时,必须放空沉淀池内的水。

十、场内机动车辆

(一)车辆必须经过车辆管理机关检验合格,领取号牌和行驶证,方准行驶。限于场内行驶的车辆,应由有关部门核发号牌和行驶证。号牌和行驶证不准转借、涂改或伪造。

(二)车辆必须按车辆管理机关规定的期限接受检验,未按规定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准行驶。

(三)机动车的制动器、转向器、喇叭、灯光、雨刷和后视镜必须保持齐全有效。行驶途中,如制动器、转向器、喇叭、灯光发生故障或雨雪天雨刷发生故障时,应停车,并在醒目处设置“注意危险”标志后进行修复。

(四)露天工作的装卸机械在大雨、大雪、大雾和6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不能保证安全时应停止作业。

(五)装载机

1.作业前重点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照明、音响装置齐全有效;

(2)燃油、润滑油、液压油符合规定;

(3)各连接件无松动;

(4)液压及液力传动系统无泄漏现象;

(5)转向、制动系统灵敏有效;

(6)轮胎气压符合规定。

2.装料时,应根据物料的密度确定装载量,铲斗应从正面铲料,不得铲斗单边受力。卸料时,举臂翻转铲斗应低速缓慢动作。

3.不得将铲斗提升到最高位置运输物料。运载物料时,宜保持铲臂下铰点离地面0.5m,并保持平稳行驶。

4.铲装或挖掘应避免铲斗偏载,不得在收斗或半收斗而未举臂时前进。铲斗装满后,应举臂到距地面约0.5m时,再后退、转向、卸料。

5.当铲装阻力较大,出现轮胎打滑时,应立即停止铲装,排除过载后再铲装。

6.装载机铲装作业时,铲斗不应从车辆驾驶室上方通过。

7.装车时铲斗不应压碰汽车车帮,铲斗卸矿高度应不超过0.5m,以免震伤司机,砸坏车辆。

8.装载机铲装作业时,作业活动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及无关人员。

(六)自卸车

1.启动前应进行重点检查。灯光、喇叭、指示仪表等应齐全完整;燃油、润滑油、冷却水等应添加充足;各连接件不得松动;轮胎气压应符合要求,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

2.启动后,应观察各仪表指示值、检查内燃机运转情况、测试转向机构及制动器等性能,确认正常并待水温达到40℃以上、制动气压达到安全压力以上时,方可低档起步。起步前,车旁及车下应无障碍物及人员。

3.严禁超速行驶。应根据车速与前车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选择较好路面行进,应避让石块、铁钉或其它尖锐铁器。遇有凹坑、明沟或穿越铁路时,应提前减速,缓慢通过。

4.上、下坡应提前换入低速档,不得中途换档。下坡时,应以内燃机阻力控制车速,必要时,可间歇轻踏制动器。严禁踏离合器或空挡滑行。

5.在泥泞、冰雪道路上行驶时,应降低车速,宜沿前车辙迹前进,必要时应加装防滑链。

6.卸料后,应及时使车厢复位,方可起步,不得在倾斜情况下行驶。严禁在车厢内载人。

7.车厢举升后需进行检修、润滑等作业时,应将车厢支撑牢靠后,方可进入车厢下面工作。

十一、起重

(一)操作人员进行起重机回转、变幅、行走和吊钩升降等动作前,应发出音响信号示意。

(二)起重机作业时,起重臂和重物下方严禁有人停留、工作或通过。重物吊运时,严禁从人上方通过。严禁用起重机载运人员。

(三)严禁使用起重机进行斜拉、斜吊和起吊地下埋没或凝固在地面上的重物以及其它不明重量的物体。

(四)严禁起吊重物长时间悬挂在空中,作业中遇突发故障。应采取措施将重物降落到安全地方,并关闭发动机或切断电源后进行检修。在突然停电时,应立即把所有控制器拨到零位,断开电源总开关,并采取措施使重物降到地面。

(五)起重机使用的钢丝绳,应有钢丝绳制造厂签发的产品技术性能和质量的证明文件。当无证明文件时,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六)起重机使用的钢丝绳,其结构形式,规格及强度应符合该型起重机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钢丝绳与卷筒应连接牢固,放出钢丝绳时,卷筒上应至少保留三圈,收放钢丝绳时应防止钢丝绳打环、扭结、弯折和乱绳,不得使用扭结、变形的钢丝绳。

(七)起重机的吊钩和吊环严禁补焊,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更换:

1.表面有裂纹、破口;

2.危险断面及钩颈有永久变形;

3.挂绳处断面磨损超过高度10%;

4.吊钩衬套磨损超过原厚度50%;

5.心轴(销子)磨损超过其直径的3%~5%。

(八)起重作业应经过安全负责人批准,并指定现场安全负责人。

二、维修

(一)机械维修

1.工作环境应干燥整洁,不得堵塞通道。

2.多人操作的工作台,中间设防护网,对面方向工作时应错开。

3.清洗用油,润滑油脂及废油脂,必须指定地点存放。废油、废棉纱不准随地乱扔。

4.剔铲工件时应防止铁屑飞溅伤人,活动板手不准反向使用,打大锤时不准戴手套,在大锤甩转方向不准有人。

5.用台钳夹工件,应夹紧夹牢,所夹工件不得超过钳口最大行程的三分之二。

6.机械解体,要用支架,架稳垫实,有回转机构者要卡死。

7.修理机械要选择平坦紧实地点停放,支撑牢固和楔紧,使用千斤顶时必须用支架垫稳。

8.检修中的机械应有“正在修理,禁止开动”的标志,坚持“谁断电,谁送电”的原则,非检修人员一律不准发动或转动,检修中不准用手伸齿轮箱或用手找正对孔。

9.试车时应随时注意各种仪表、声响等,发现不正常情况,应立即停车。

10.严禁未拉闸断电,擅自检修机械设备或机具。

11.设备检修后应先接零接地,后接电源。未接地接零前,禁止送电试机。

12.氧气瓶、乙炔瓶使用时必须分开放置,瓶间距离不得小于5 m。

(二)电气维修

1.电修人员必须具备电路基础知识,严格遵守《电工安全操作规程》,熟悉设备安装位置、特性、电气控制原理及操作方法,不允许在未查明故障及未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盲目试机。

2.在现场维修时必须有两人以上,不允许单人操作。

3.在使用仪表测试电路时,应先调好仪表相应档位,确认无误后才能进行测试。

4.维修设备时,必须首先通知操作人员,在停车后切断设备电源,把熔断器取下,挂上警示牌,方可进行机修工作。检修完毕应及时通知操作人员。

5.电器或线路拆除后,可能通电的线头必须及时用绝缘胶布包扎好,确保安全稳妥。

6.任何电器设备未经验电,一律视为有电,不准用手触及。

7.禁止使用普通铜丝代替熔断器。

8.每次维修结束时,必须清点所带工具、零件,清除工作场地所有杂物,以防遗失和留在设备内造成事故。

9.临时工作中断电源后或每班开始工作,都必须重新检查电源,确定已断开,并验明无电,才能操作。

10.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要立刻切断电源,并使用四氯化碳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严禁带电用水或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三、码头

(一)码头作业区及影响范围内应设置照明、安全警示标志、挡车墙等安全设施。

(二)人员上下船只处应设置行人通道,临河侧设置行人安全栏。

(三)使用自卸车卸料的码头,临河、临空侧必须设置车挡,车挡应不小于该卸料点各种运输车辆最大轮胎直径的2/5。

(四)卸料车挡上方应设置安全护栏,安全护栏应坚固可靠,安装高度应能有效防止自卸车车斗意外向后倒下。

(五)使用自卸车卸料的码头,陆域应有足够的调车平台,码头倒车段与码头前沿线夹角应保持垂直。

十四、电气设备设施

(一)变配电系统

变电所应经当地供电管理部门验收合格。

(二)低压电气线路

1.线路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安全距离符合要求。

2.线路的绝缘、屏护良好,无发热和渗漏油现象。

3.线路应按规范敷设和排列整齐、无影响线路安全的障碍物。

4.线路相序、相色正确、标志齐全清晰。

5.临时线路有审批制度,并有审批手续,不超期使用。

6.每一线路应装有总开关控制和漏电保护装置,与负荷匹配的熔断器;敷设高度、强度符合要求。

7.临时用电线路PE连接可靠。

(三)动力(照明)配电箱(柜、板)

1.箱(柜、板)符合作业环境要求。

2.触电危险性大或作业环境较差有粉尘产生的场所,均应设置封闭式箱、柜。

3.箱(柜、板)内外整洁、完好、无杂物、无积水,有足够的操作空间,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4.箱(柜、板)体PE线连接可靠。

5.各种电气元件及线路接触良好,连接可靠,无严重发热烧损现象。

6.箱(柜、板)内插座接线正确,并配有漏电保护器。

7.保护装置齐全,与负载匹配合理。

8.外露带电部分屏护完好。

9.线路编号清晰、识别标记齐全。

五、防火

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设置灭火器材,其1m范围内无障碍物;消防器材完好,设置明显的消防安全标志。

六、建构筑物

(一)不得在具有坍塌危险的区域建设生产设施。

(二)建构筑物顶部不得堆积杂物。

(三)做好场区内部排水。

(四)对高度超过2m以上的砌筑挡墙要有建筑设计,并按设计进行施工建设。

七、职业危害健康

(一)作业场所检测与控制

1.职业危害作业点应定点,建立登记台帐。

2.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点应定期检测,并有资质单位的检测报告。

3.职业危害应有防护措施。

4.粉尘排放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噪声声级符合标准或规定要求。

(二)职业危害健康监护

1.对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警示标志。

2.按规定对从事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3.特种操作人员依据年检定期检查职业禁忌症。并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主题词:经济管理 安全 规定 通知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办公室,市纪委,湖州军分区,市法院,市检察院,各群众团体,各民主党派。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9年9月27日印发

第四篇: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预防和减少小型露天采石场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根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年生产规模不超过 50 万吨的山坡型露天采石作业单位(以下统称小型露天采石场)的安全生产及对其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开采型材和金属矿产资源的小型露天矿山的安全生产及对其监督管理,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小型露天采石场的安全生产实施监督管理。所辖区域内有小型露天采石场的乡 ( 镇 ) 应当明确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人员及其职责。 第二章 安全生产保障

第四条 小型露天采石场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应当组织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小型露天采石场主要负责人应当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第五条 小型露天采石场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第六条 小型露天采石场应当至少配备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或者聘用专业技术人员、注册安全工程师、委托相关技术服务机构为其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第七条 小型露天采石场新进矿山的作业人员应当接受不少于 40 小时的安全培训,已在岗的作业人员应当每年接受不少于 20 小时的安全再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八条 小型露天采石场必须参加工伤保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

第九条 新建、改建、扩建小型露天采石场应当由具有建设主管部门认定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开采设计或者开采方案。采石场布置和开采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当重新编制开采设计或者开采方案,并由原审查部门审查批准。

第十条 小型露天采石场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设施应当按照规定履行设计审查程序。

第十一条 小型露天采石场应当依法取得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采矿许可证到期失效的,小型露天采石场应当在采矿许可证到期前 15日内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报告,并交回安全生产许可证正本和副本。

第十二条 相邻的采石场开采范围之间最小距离应当大于 300 米 。对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双方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指定专门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第十三条 小型露天采石场应当采用中深孔爆破,严禁采用扩壶爆破、掏底崩落、掏挖开采和不分层的“一面墙”等开采方式。

不具备实施中深孔爆破条件的,由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聘请有关专家进行论证,经论证符合要求的,方可采用浅孔爆破开采。

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中深孔爆破条件的审核办法,由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第十四条 不采用爆破方式直接使用挖掘机进行采矿作业的,台阶高度不得超过挖掘机最大挖掘高度。

第十五条 小型露天采石场应当采用台阶式开采。不能采用台阶式开采的,应当自上而下分层顺序开采。

分层开采的分层高度、最大开采高度(第一分层的坡顶线到最后一分层的坡底线的垂直距离)和最终边坡角由设计确定,实施浅孔爆破作业时,分层数不得超过 6 个,最大开采高度不得超过 30 米 ;实施中深孔爆破作业时,分层高度不得超过 20 米 ,分层数不得超过 3 个,最大开采高度不得超过 60 米。

分层开采的凿岩平台宽度由设计确定,最小凿岩平台宽度不得小于 4 米 。

分层开采的底部装运平台宽度由设计确定,且应当满足调车作业所需的最小平台宽度要求。

第十六条 小型露天采石场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民用爆炸物品和爆破作业的安全规定,由具有相应资格的爆破作业人员进行爆破,设置爆破警戒范围,实行定时爆破制度。不得在爆破警戒范围内避炮。

禁止在雷雨、大雾、大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爆破作业。雷电高发地区应当选用非电起爆系统。 第十七条 对爆破后产生的大块矿岩应当采用机械方式进行破碎,不得使用爆破方式进行二次破碎。

第十八条 承包爆破作业的专业服务单位应当取得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承包采矿和剥离作业的采掘施工单位应当持有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十九条 采石场上部需要剥离的,剥离工作面应当超前于开采工作面 4 米 以上。

第二十条 小型露天采石场在作业前和作业中以及每次爆破后,应当对坡面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工作面有裂痕,或者在坡面上有浮石、危石和伞檐体可能塌落时,应当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人员至安全地点,采取安全措施和消除隐患。 采石场的入口道路及相关危险源点应当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 严禁任何人员在边坡底部休息和停留。

第二十一条 在坡面上进行排险作业时,作业人员应当系安全带,不得站在危石、浮石上及悬空作业。严禁在同一坡面上下双层或者多层同时作业。

距工作台阶坡底线 50 米 范围内不得从事碎石加工作业。 第二十二条 小型露天采石场应当采用机械铲装作业,严禁使用人工装运矿岩。

同一工作面有两台铲装机械作业时,最小间距应当大于铲装机械最大回转半径的 2 倍。

严禁自卸汽车运载易燃、易爆物品;严禁超载运输;装载与运输作业时,严禁在驾驶室外侧、车斗内站人。

第二十三条 废石、废碴应当排放到废石场。废石场的设置应当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安全规定。顺山或顺沟排放废石、废碴的,应当有防止泥石流的具体措施。

第二十四条 电气设备应当有接地、过流、漏电保护装置。变电所应当有独立的避雷系统和防火、防潮与防止小动物窜入带电部位的措施。

第二十五条 小型露天采石场应当制定完善的防洪措施。对开采境界上方汇水影响安全的,应当设置截水沟。 第二十六条 小型露天采石场应当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兼职救援队伍,明确救援人员的职责,并与邻近的矿山救护队或者其他具备救护条件的单位签订救护协议。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在 1 小时内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七条 小型露天采石场应当加强粉尘检测和防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职业危害,建立职工健康档案,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劳动保护设施,并指导监督其正确使用。

第二十八条 小型露天采石场应当在每年年末测绘采石场开采现状平面图和剖面图,并归档管理。 第三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九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小型露天采石场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现场处理或者实施行政处罚。 第三十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本行政区域内小型露天采石场的安全生产档案,记录监督检查结果、生产安全事故和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

第三十一条 对于未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开采设计或者开采方案,以及周边 300 米 范围内存在生产生活设施的小型露天采石场,不得对其进行审查和验收。 第三十二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中深孔爆破条件的监督检查。严格限制小型露天采石场采用浅孔爆破开采方式。

第三十三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督促小型露天采石场加强对承包作业的采掘施工单位的管理,明确双方安全生产责任。

第三十四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内小型露天采石场应急预案的管理,督促乡(镇)人民政府做好事故应急救援的协调工作。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和本规定,未依法履行对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职责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第六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 1 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条第一款规定的,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产停业整顿,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并处 10 万元以上 50 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

一、二款、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给予警告,并处 1 万元以上 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八条规定的,给予警告,并处 2 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一条 本规定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决定。法律、行政法规对行政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五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备案。

第四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2004年12月28日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公布的《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19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石场安全生产制度

一、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1、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检查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由主管安全的部门写成书面材料存档待查。

2、车间班组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领导和专业部门,迅速组织处理,决不允许带“病”作业。

3、安全专业部门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重大不安全隐患和问题应立即通知有关单位和部门采取措施,同时汇报主管领导。

4、对于电气装置、起重机械、运输工具、防护用品等特殊装置、用品和重要场所每年要请安全管理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项检查。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写成书面材料,建档备查,并限期解决,保证安全生产。

5、对防雨、防雷电、防中暑、防冻、防滑等工作进行季节性的检查,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6、节假日期间必须安排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值班进行安全检查,同时配备一定数量的安全保卫人员,搞好安全保卫工作。

7、要害部门重点检查制度。包括:变电站、配电室、钢丝绳、连接装置及提升装置、火药库、消防设施和器材等。

二、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制度

1、矿级负责人培训制度。包括矿长、副矿长、主管副职都必须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举办的安全培训班,经考核获得矿长安全资格证。

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安全管理人员要摆正安全与生产经营等各项活动的关系,学习和掌握安全管理知识,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并保证每年至少进行1-2 次培训。

3、各种作业人员培训制度。特种作业人员除进行一般安全教育外,还必须由有关专业部门对其进行专门技术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已经取得证书的特种作业人员,按要求参加专业部门组织的培训、考试和考核,对操作证进行复审签认。

4、新工人的安全培训制度。新进矿山的工人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的时间不少于40 小时,考试合格后,在有安全工作经验的职工带领下工作满4 个月,然后再次考试合格,方可独立工作。

5、全体职工安全教育制度。所有生产作业人员,每年接受在职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20 小时。

6、复工工人安全教育制度。凡休假7 天以上返岗必须经过班组进行复工安全教育,工伤休假1 个月,其他休假3 个月以上者,必须经二级生产单位、班组两级复工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7、换岗工人安全教育制度。调换工种的工人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包括本岗位操作规程、危险因素等。

8、“四新”安全教育制度。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生产,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9、安全知识考核制度。实行上级对下级的层层考核制度,每半年进行一次,考试成绩存入个人档案,作为评比升级的条件之一。

三、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设置职业卫生管理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将预防职业病方面所需的安全投入纳入生产和资金计划,提留专项资金。

3、加强防尘措施。采取密闭、通风、防尘的办法减少和杜绝作业工人接触粉尘的机会,加强对司机室的防护,做好运输过程中的防尘。

4、为工人配备符合标准的防护用具。

5、职工每两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为职工建立健康档案。

6、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职工,给予适当的岗位津贴。

7、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四、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

1、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分析评价、分级,对危险源分三级管理与控制:

A 级:重大危险源,由矿、采区、班组三级控制管理; B 级:较大危险源,由采区、班组二级控制管理; C 级:一般危险源,由班组控制管理。

2、对每个重大危险源制定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监控和管理。

3、在重大危险源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4、对重大危险源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检查记录。

5、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复查和验收,由矿长指定副

矿长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并组织整改验收。

6、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检验和评估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程序的有效程

度,进行演练,必要时加以修订。

7、成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机构,由矿长任组长。

五、安全设备管理和检修、维修制度

1、建立健全以岗位负责制为基础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实施设备管理负责制,

主要设备实行三定:定人、定机、定责。

2、加强对设备操作、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制定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3、对大型、特殊、专用设备用油坚持定期分析化验制度。

4、设备发生缺陷,岗位操作和维护人员能排除的应立即排除,并在工作记录中 详细记录。

5、岗位操作人员无力排除的设备缺陷要详细记录并逐级上报,同时精心操作,

加强观察,注意缺陷发展,防止缺陷扩大。

6、实行系统的设备巡检标准、保证体系,确保职责明确、检查有效。同时,做

好信息传递与反馈,建立检查登记台账。

7、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人员的操作资格证书。

8、对于设备管理中由于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玩忽职守等造成设备事故时,视

情节轻重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理;对于精心操作、忠于职守、设备使用维护良好者, 将给予奖励。

六、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1、发生工伤事故后,负伤者或最先发现的人员,必须立即报告班组长等有关领

导,有关领导必须立即转报主管矿长,并在1 小时内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如 实报告事故情况。

2、发生伤亡事故后,要组织抢救伤员,防止事故发展和扩大,保护好现场,对

事故现场的处理,必须经过当地公安、安监、工会等部门同意,方可进行。

3、按国家规定,给予受伤或死亡的职工一定的经济补偿,抚恤职工家属。

4、协助安监部门搞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分析事故原因,按照“四不放过”的

原则,处理好生产安全事故。

5、由于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国家或他人造成损失的,按规定予以赔偿。

七、安全生产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

1、每年提取3 万元作为安全生产专项奖励基金,由主管安全生产的副矿长批准后拨付使用。

2、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个人,分别给予表彰或奖励: (1)忠于职守,积极做安全工作和劳动保护工作,成绩卓著的;

(2)抢救事故有功,使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免遭重大损失的;

(3)在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性危害方面有重大发明创造和科研 成果的;

(4)在安全技术、尘毒治理方面提出重要建议,效果显著的。

3、奖励分为记功、晋升、发放奖金等形式。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1)不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佩带劳动防护用品、不遵守劳动纪律等违章

行为,未造成事故的,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造成事故的追究其责任。

(2)阻碍、干扰安全人员执行公务的,给予警告、记过、开除等行政处分或处 以一定数额的罚款。

八、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

1、矿山企业必须建立较完善的安全生产档案,并由专人管理安全生产档案。

2、安全生产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人员名单及变动记录;

(2)安全机构设置情况及专职、兼职安全员名单; (3)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件及人员名单; (4)特种设备清单及有关档案资料;

(5)危险源(点)资料及三级危险源(点)管理清单; (6)作业环境监测资料(地压监测、边坡监测、岩石移动观测、涌水量观测、洪

水量观测、粉尘浓度监测、风速、风量监测、噪声测定等); (7)职工健康档案及健康监护资料; (8)职业病人档案及监护资料; (9)安全生产检查记录及整改情况; (10)安全例会及安全日、月活动记录。

(11)职工代表大会关于安全生产的提案及整改落实情况; (12)安全生产事故记录和统计资料;

(13)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等有关伤亡事故管理的档案资料(见“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共12 项);

(1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岗位技术操作规程及作业安全规程,并汇编成册;

(15)安全措施费用的提取和使用情况; (16)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17)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及实施记录; (18)其他有关安全生产情况记录。

3、安全生产档案要编写详细的目录并分档存放,以便于查阅。要逐步实现安全

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管理。

4、安全生产档案管理人员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按要求将统计该上

报有关部门的上报有关部门;该定期向职工公布的向职工公布。

5、矿有关领导和安全生产机构负责人要经常检查安全生产档案的建档和档案管

理工作,使安全生产档案逐步完善和科学管理。

九、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企业必须履行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对企业预防生产安全事故、职业病危害和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职业病危害的后果承担责任。企业必须接受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其落实安全生产经营责任情况实施依法监管。

2、企业应当建立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奖励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及成绩突出的部门予以表彰,对落实不到位的负责人和部门依法实施责任追究。

十、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为了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企业每年支出专项资金,配备安全设施,加强安全管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1、每年支出部分专项资金用于安全生产改造,专款专用,不准减少或挪为它用。

2、完善、改造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

3、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

4、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

5、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

6、安全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

7、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费用。

十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要做好消防设备的定期检查工作及维修工作。任何人不得随意使用消防器材,不得擅自挪用、拆除消防设备。

2、定期组织职工学习消防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针对岗位特点进行消防教育培训。

3、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检查人员应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并要求有关人员在记录上签字,并及时消除隐患。

4、企业应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

5、严禁随意拉设电线,严禁超负荷用电。

6、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7、组织学习和演练应急预案。 十

二、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和管理制度

1、为了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保障职工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上级有关劳动防护用品方面的规定、标准和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给员工的劳动保护物品,是保护员工身体安全与健康的一种预防性辅助措施。每个职工在工作期间必须正确穿用,不准变卖、送人或挪为它用。

3、根据国家标准要求,负责制定、修改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标准及范围,负责劳动保护用品的计划、购置、发放和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各部门及员工对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和使用情况。

4、各种防护用品由专人管理,建立档案,妥善保管,定期检查维护。

5、劳动防护用品经费保证做到专款专用。

6、教育职工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并对防护用品的质量、发放、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十三、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1、安全档案要编写详细的目录并分档存放,以便于查询,要逐步实现安全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管理。

2、安全档案管理人员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按要求将统计该上报有关部门的上报有关部门,该定期向职工公布的向职工公布。

3、矿有关领导和安全生产机构负责人要经常检查安全生产档案的建档和档案管理工作,使安全生产档案科学管理。 十

四、安全生产逐级监察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1、企业专职安全员要每天对企业进行安全检查,主要做好监督企业执行安全、法规的情况、隐患整改的情况、及时纠正和制止现场的违规行为等工作,并做好巡检情况记录。

2、企业必须每月进行一次由企业负责人参加的联合安全大检查,做好检查情况汇总分析,对查出的隐患整改通知书,落实责任,逐一整改,归档备查。

3、企业重点岗位人员按照自己的职责,对设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每天巡查工作。确保各种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并认真做好运行、巡查情况的记录和上报工作。

4、检查应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

十五、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

1、企业的安全会议由安全负责人负责召开,总结本月工作,布置下月安全工作。遇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开会研究处理。

2、会议要有详细记录,对检查安全工作的隐患问题进行研究制定解决措施。

3、根据上级要求及时召开专题安全会议,会议由分管安全工作的责任人参加。

传达贯彻上级安全运营要求,研究安全运营措施、计划,各成员部门汇报分管业

务范围内的安全运营工作,提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处理解决的办法,并进行讨论。

4、安全例会必须专备会议记录册,认真记录会议时间,参加人员及会议内容。

十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电气工作人员应定期考核,持证上岗。

2、非电气工作人员不得进行任何电气工作,违犯者视情节轻重而以处罚。

3、禁止任意架设临时线,如因生产或检修需要架设临时线时,应有电工按规范操作并负责,到期拆除。

4、一切电器设备(包括变压器、电机、有关)和生产设备均必须有保护接地。

5、配电室及电气设备附近禁放杂物,保持周围清洁。

6、各种机电设备使用的熔断或熔断丝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不得随意变更。

7、所有电气开关、插座设备规范、无缺损,开关箱完好。

十七、具有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安全管理制度

1、对有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要专人负责,集中管理。

2、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无隐患事故。

3、对有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要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4、对有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要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十八、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制度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认真贯彻有关建筑施工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管工程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在工程建设工作的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2、各单位要根据施工安全的需要,建立、健全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各单位要根据有关规定,制定工程建设期和安全目标、安全工作计划、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经项目安全生产委员会审议后,组织落实,并报企业主管部门备案。

4、企业必须设立独立的安全生产监督机构,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

5、项目安全生产委员会每季度应召开一次全体会议,研究解决项目安全工作方面的重大问题。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传达上级安全文件、会议精神,通报安全生产情况,检查和布置安全生产工作。

6、企业和各单位在签定工程管理合同时,要将安全生产要求列入技术和商务条款中,要根据有关法规的要求,在合同中明确双方应承担的安全责任。

上一篇:初三化学教案科教版下一篇:成全一棵树教学反思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