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

2022-08-15

第一篇: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

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

一、寓情于景。在任何文章中,都不应为写景而写景,写景是为了抒发感情,感情要附着在景物之中,也就是说,应该做到情不离景,景不离情,情与景水乳交融,不分“彼此”。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写景的文字,毛泽东《沁园春》中写景的文字等。

二、借景抒情。就是借助于客观之景物抒发作者的情怀。是诗歌创作的一种方法,属间接抒情。如: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就是借景抒情的诗篇。作者在描绘景物之时,寄寓自己喜爱西湖的感情。由此诗之后,世亦称西湖为西子湖。以此法写诗,要注意作者的感情要“融情于景”,而后使之“情景交融”,不要为写景而写景。一般记叙文中的写景是文章的有机部分。通过写景,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节令、气氛。通过写景还要为表现人物性格和表达主题思想服务。如鲁迅的散文《雪》为什么要把江南的雪写得那么可爱,而对北国的雪写得那么可怕呢?如果联系1925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心境就会知道,作者是在曲折含蓄的表现对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痛恨,对南国如火如荼革命的向往。

第二篇:借景抒情教案

《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作文教学设计》

[导写过程]:

一、说事情,引出写法。

1、激趣导入:教师板书“情”字,问:认识这个字吗?读一读,谁来组个词?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的心情的词语?高兴、激动、平静、烦躁、失望、伤心„„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释放一下,抒抒情,愿意吗?

2、读下面句子,你知道作者抒发什么情感吗?

( 高兴、激动、平静、烦躁、失望、伤心„„)

①啊!终于到星期六了,太阳从窗外照进室内,像一个个快乐的小精灵,我也怀着无比快乐、幸福的心情打开了大门。

②又是一天好时光,清早的阳光温暖又明媚,空气清新而舒适,通往学校的林荫小道上充满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引得枝上的鸟儿们也随声附和,唱着悦耳的歌。路边的小草努力的吮吸着晶莹的露珠,向着阳光漫布的地方伸展着。

③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④满天的乌云遮住了阳光。刹时,瑟瑟(sè)的寒风夹带着密密的雨丝,发出阵阵呜呜的悲鸣.我静静地坐在窗前,呆滞(zhì)地望着窗外。

板书:心情————————景物

开心

太阳、花儿、小鸟、清风„„

(鲜明的景物)

总结:借景抒情-----------借助景物表达心情

2、过渡:同学们,小学我们已经毕业了,你们知道有哪些抒情的方法吗?

3、点名说。(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包括①借景抒情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③借古抒情④情景交融)

4、小结:正如刚才同学们所列举的一样,抒情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借景抒情有什么妙处,又该怎样恰当地运用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起来领悟,一起来实践。

二、说图画,感悟写法。

(一)说第一幅漫画,感悟借景抒情之妙。

1、出示第一幅漫画(一女学生考了48分,无精打采地走在回家路上的情景)。

2、问:从画面上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用一句话把它概括出来吗? ①今天我考了第一个不及格,心里难过极了。

②拿着这第一张不及格的试卷,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觉得太阳是那样的刺眼,空气是那样的污浊,路边的鲜花是那样的无精打采,连小鸟也来凑热闹,总是不停在耳边聒噪

3、点名说话。

4、你是怎样感受到他内心的难过?

5、过渡:的确,有时从人物的表情能非常直观地看出一个人物的内心情感,谁能不直点明她的难过的心情,通过周围的景物,让她的心情清楚可感呢。

(预设:生甲——今天XX考了第一个不及格,心里难过极了;生乙——拿着这第一张不及格的试卷,走在回家的路上,XX觉得太阳是那样的刺眼,空气是那样的污浊,连小鸟也来凑热闹,总是不停在耳边吵闹。)

6、出示上面两个句子,问:你们认为那种表达好,为什么?

7、小结:如果我们能在日常习作中恰当地运用景物描写来说明事情发生的环境,烘托人物心情,含蓄地表达文章的主旨,我们的习作就会变得加生动形象,更加具体可感,更加引人入胜。这就是借景抒情的妙处所在

8、小结:难怪大国学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精辟地说到“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说第二幅漫画,领悟借景抒情之法。

1、过渡:借景抒情有如此之妙处,我想很多同学都想试一试,请看第二幅漫画。(一女生拿着考了100分的试卷走在路上)

2、如果漫画的主人公就是你们自己,同学们,谁能用一段景物描写来准确、具体地表达这时你的心情呢?

3、点名说。

4、师点拨,归纳出借景抒情的要求:(1)事、情、景和谐统一;(2)恰当运用修辞、调动各种感官将景物写活。

5、听着同学们妙语连珠,老师也想就这一幅画的内容来一段借景抒情,你们看老师写得怎么样?

6、出示文段:“我拿着这第一张满分试卷,蹦蹦跳跳的向家里走去。一路上,我觉得太阳是那样的炽热,柳条儿在微风中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连路边的鲜花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似乎在为我的精彩热烈鼓掌。”

7、欣赏朱自清的《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

8、引导评改,再次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三、跳出画,激活体验。

1、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描的是画中之景,抒的是他人之情。其实,我们的生活都曾经给我们制造过喜怒哀乐,我们生活的环境都给我们提供了雪月风花,情由事生,景为情动!同学们,你们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2、点名说。(可适当引导:端午节,家人在一起吃粽子,其乐也融融,仰望天空,你会觉得——学生说;)

四、巧练笔,活用写法。

1、过渡:人们都说童年是一首动人的歌,歌声中有欣喜,有快乐,有悲伤,也有难过!同学们,马上我们就要进入中学阶段,我们的童年即将结束,但我想,童年的歌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请同学拿起手中的笔,把你最高兴

或者是最难过的一件事写下来,但要求用上“借景抒情”的方法,把事情写得更具体,更感人!

五、精修改,巩固写法

1、提出修改要求,学生自改习作。

在学生进行错别字和病句常规修改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照下列要求进行独立修改。 (1)是否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 (2)景物描写是否生动具体;

(3)景物描写与人物情感是否和谐统一,是否仅是为写景而写景;

2、课堂交流。要求学生说出如何修改的过程和理由。 A、赏美文,锦上添花

首先,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由学生毛遂自荐,展示自己认为写得比较满意的习作,并就本次写作重点说出自认为写得较为得意之笔;其次,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可以指出其不足,也可以赏析精妙这处,更可以挑战,来个锦上添花。最后小结巩固“借景抒情”的要求。 B、评不足,共同提高

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由学生展示一篇自己有较多不满意的习作,提出自己的困惑,集共同之智慧,完善习作。 [板书设计]: 一切景语皆情语 ——借景抒情 (1)、事、情、景和谐统一; (2)、恰当运用修辞、调动各种感官将景物写活; 范文欣赏: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激促的旋律。好象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象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天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春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第三篇:借景抒情诗

借景抒情诗(写景抒情诗)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表达作者对所写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鉴赏借景抒情类诗歌,要掌握以下三个原则: 一.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1、看诗人选取了哪些景物;

2、看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

3、看景情之间的关系。(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二,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即诗中的“景”是为情服务的,写景实际就是为了抒情,所以我们要领会诗人在景中蕴藏的丰富情感。一般地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三,分析写作技巧,领会修辞手法

1、观察角度:远、近、高、低、俯、仰;

2、描写方法:绘形、绘声、绘色;视觉、听觉、触觉。

3、描写技巧:A动静结合B虚实相生C对比反衬D以乐景写哀情

4、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想象等。

5、炼字:释字——代入语境(分析手法)——概括作用——析感情

炼字题如何设问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 。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1)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找字)在诗中分别是“呜咽”“阴冷”之意。(释字义)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生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描景象)“咽”、“冷”两字运用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点手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点作用)体现出了他的恬静心境。(析情感)

四、对诗歌意境以及情感的考察: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变式提问]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心绪)?

[术语储备] 思想感情:迷茫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思乡怀旧欢乐仰慕愤激坚守节操忧国忧民

意境用语:雄浑壮丽、开阔苍凉、高远辽阔、雄伟壮阔、高旷壮阔、雄浑苍茫、深远

//幽清明净、和谐静谧、恬静自然、虚幻飘渺、安谧闲静、幽静深寂、恬静优美、朦胧、空寂、寂静

//凄清暗淡、萧条惨淡、孤独凄凉、孤寂冷清、萧瑟凄凉、肃杀荒寒、荒凉、冷寂、肃穆、沉郁忧愁

//淳朴自然、生机勃勃、明净绚丽、清新明快、恬淡闲适,清新明丽、清远含蓄//繁华、热闹、高亢、雄奇瑰丽、富丽堂皇、慷慨激昂、华美壮丽

五、方法指点:

1、概括画面(意象、意境)+分述意象+分析感情。

2、解答此类题型可分三步: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绘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即情与景的关系)

六、高考示例:

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 这首诗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总)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分)

七、表达技巧分类:

1、描写手法(描写角度:上下远近俯仰;描写内容:视听嗅触感;描写方法:正侧面、虚实、动静、点面、白描、工笔(细节)、色彩

2、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寓情于事、用典抒情)

3、表现手法:联想、想象、衬托、渲染、烘托、象征、悬念、对比、用典、照应、抑扬、动静、虚实、从对方落笔(对写)、托物言志、赋比兴等等。

4、修辞:比喻、对比、拟任、对偶、借代、双关、互文、反复、设问、反问、铺排、通感

第四篇:作文如何借景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写景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作用,直接或间接为人物、为文章主题服务,要与情感融为一体,正是“以自我观物,物着心色;以本我观物,物着我色。”景物的描写就是感情的抒发。

一、如何处理“景”与“情”

1、 情随景生,触景生情。

古今中外好的文章无不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让读者读后回味无穷,杜甫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某种景物,心中忽有感受,思绪满怀,进而借着对景物的描写来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情随景生,触景生情”。

‚月色很美,月亮洒下淡淡的一片黄晕,树也像喝了惬意的月光酒,将自己的影子映到墙上,在风中微微摇摆着。门前的小河里,萤火虫飞来飞去,时而为芦苇点一盏亮灯,时而为柳树做一个发夹……一切都是那么宁静,只是偶尔传来几声蛙鸣。‛

评价:营造了乡村暮春的月夜静谧祥和的氛围,使人不觉生出一种惬意几许陶醉。

‚一夜细雨,天空阴得几欲滴水。在空蒙的氤氲尽处,一缕荒烟,几点残红。那绺早樱,缓缓飘入泥淖,发出零丁的叹息。偶一寒鸦点水而过,却被风中渗出的声响惊得高飞。‛

评价:营造了一种荒凉惨淡的氛围,使人也不觉生出一缕忧愁一种压抑。 【小练笔】

观察教学楼外的木棉触发了你怎样的思绪,写一段景物描写,渗透出一种心情

2、以景衬人,以人带景。

记叙文当中的景物描写都是溶入了人的情感的,周围的环境与当时作者的心境有必然的关联,其时人物的心情好环境就美丽的,心情不好环境就暗淡的。俗语云“马上看将军,花间看美人”,以景衬人就是让景物为烘托人物服务。为了把景物写活,常常采用以人带景的方式由人物把景物带出来,让读者通过景物来了解作者的心境。

‚我喜欢在微风吹拂、细雨飘洒的日子里,撑着伞儿漫步垂柳间,观察那雨中的荷塘的景致。这时雨疏疏密密地落着,偶尔看到几只燕子穿梭于垂柳间。呈现出一幅‘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图画来。再看那雨中的荷叶上盛满的水珠,闪烁着明亮的光点。微风徐来,轻轻地吹着荷叶,大大小小的水珠在荷叶上滚动。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侧耳侧听雨落在荷叶上的声音,就如同游丝似的似有若无,缥缥缈缈,几朵红色的荷花像水中仙子,低首羞颜,似有千般幽思,万种情致,欲说还休‛

评价:通过人物的视角来写景,人在图画中,以荷塘雨景来烘托人物的心情,让人的情感溶入到了自然景物之中。

‚不知什么时候,绚烂的朝霞染红了半边天,又将柔和的色彩洒在校园里,到处都移动着火焰般的红领巾、蝴蝶般鲜艳的花裙、飘荡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小树醒了,沾了露水;野花也醒了,她与露珠做了一个甜美的梦;小鸟醒了,亮出那清脆的歌喉,唱着向天空飞去……此时操场上,同学们正在认真地做操 ,‘

一、

二、

三、四’的韵律,轻快的乐曲,伴随着同学们那矫健的身影。‛

评价:这段描写校园的早晨的一角风景,就是以景衬人的活动,通过人物的晨练来表现出校园的美丽的晨风,从而把平常的校园晨景写得生机勃勃,富有朝气。 【小练笔】

想象自己失落时漫步海滩的情景,写一段景物描写。

3、 移情于景,借景抒情。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篇好的文章作者都有是带着强烈的感情来描绘客观景物,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到客观景物之中,所写之景都是被赋予了浓厚的主观色彩,这就是“移情于景,借景抒情”。

‚再如那‘千株扫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站在花前,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搀和着芙蓉花香的空气,尽情地欣赏它的盛装:浅绿色的花萼,粉红的花片,金黄色的花蕊。它的娇嫩、恬淡时时透出一种妩媚面不妖治的风韵……。它只默默地蕴蓄着生命,不在三月争艳,也不与九月菊花比美,等到秋风来,便发出一种令人惊诧的美,为深秋增色,真可为真正的花君子,花中‘国色天香’的好女子。‛

评价:这段精彩的描写,是作者的借景抒情,借花寓意,展现了芙蓉花的美艳,表达作者的对君子之士们的赞美。 【小练笔】

从牡丹、菊花、竹、梅花中选取一种景物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二、如何调动“景”为“情”生

1、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去观察、体验、感悟。

2、在观察的基础上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巧妙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3、注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明暗结合、内外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等表现手法。 【小练笔】

运用以上三种手法中的任一种描写初夏的校园一角,从而带动一种情感。 【范文】

笑春风 林清玄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是唐朝诗人崔护的一首诗《题都城南庄》,我今天在整理旧照片时,心中就一直浮出这首诗。

我站立的旧厝的枣树与桃树都已经砍除了,昔日的女友已经嫁人,从前的朋友早就星散。有一些相片,甚至站在什么地方拍的,都忘记了。

只有在看旧照片时,看到去年与今日,人面与桃花,分合,散散聚聚,才令人对生命的流逝感到更深的怅惘。

那每一个人面、每一朵桃花,都是回不去的年华啊!

幸好的是,不论年华去也、不论分合聚散、不论多少的背弃与分离,每一年的春风总是在的。人面可能分离,桃花必会凋谢,只要我们在分离与凋谢中不失去微笑的心,就能永远与春风相约。

苏东坡有两句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年年都有好景,只看我们能不能珍惜了。

世间的春风总是在的,人欠缺的是心里的春风,还有微笑。

春风总是在的。

第五篇:借景抒情的句子

暴雨就像是个深夜闯入豪门香闺中的浪子,来得突然,去得也快。

北望黄河东流去,气宏如斯,无缤纷,却大德,中华儿女流心夹流泪,感不话语,难话别,时值今继,似是情趣亦相逢。

才恍然发现繁华似锦的江户城,到了夜里还是难掩虚空。

春夜的夜雨总是令人愁,尤其是在已山,落寞的山岭,倾斜的石径,泼墨般的苔痕。多少前辈名侠的凄惨往事都已被埋葬在苔痕下,多少春花尚未发,就已化作春泥。

风从窗外吹进来,月光从窗外照进来,风和月同样冷。

风声中似乎隐隐有丝竹声传来,衬着瑶碧般的流水声,使这图画般的山谷,看来更平和而安静。

风也是新鲜的,新鲜而芬芳,就仿佛像多情少女的呼吸。 古往今来,也不知有多少人,用过多少名词形容“柳”。

可是他来过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已被他滋润,被他改变了。树林中带着初春木叶的清香,风中的寒意,虽更重,但天地间却是和平而宁静的。 蓝的天,归的云,阳光刚刚升起,照在红的花,绿的叶子上,叶子上还带着晶莹、透明的新鲜露珠。

流星刚升起,一弯蛾眉般的下弦月,正挂在远处的树梢。风中还带着花香,景色神秘而美丽。

落日忽然从一片苍茫混沌的云层中露了出来,落日已经红了,很红。 落日最红的时候,就是它即将沉没的时候。人呢?人是否也如此?

没有人,没有声音,红尘中的喧哗和烦恼,似已完全被隔绝在屋门外。 没有雾,淡淡的白云缥缈,看来却像是梦一样。一阵风吹过,苍松间的昏鸦惊起,西天一拣斜阳更淡了。然后暮色就已笼罩大地。月满中天。

秋风中浮动着桂子的清香。桂子的香气之中,却充满了肃杀之意。 群星闪烁,上弦月弯弯的嵌在星空里,枣林里流动着一阵阵清香——并不是枣树的香,是花香。

人游走在景物中,不断找寻自己的面影。

深山里那种总带着几分凄凉的静寂,绝不是红尘中人能想得到的。

虽然有风在吹,吹得树叶飕飕的响,但也只不过使得这寂静更添几分萧索之意。 图画般的山林问,还亮着一点点灯光,映着那一幢幢亭台楼阁,竹篱茅舍,也映着那一道瀑布。

我可以在月落梧桐的清宵独立窗前,欣赏心垂平野,领略如水月色;更可以在风雨淋沥之秋听雨屋檐下;在繁华似锦之春望绿草遍天涯。

现在夜已很深,屋子里没有点灯,春风轻轻的从窗外吹进来,送来了满屋花香。 雪,遇到温暖的阳光,当然会溶化,然而,一块千年寒冰却不会溶化,不但不溶化,反而会使阳光变冷,变得黯然失色。

夜更静,静得仿佛可以听见露珠往花瓣上滴落的声音。 一抹朝阳,满地花荫

,帘外鸟语啁啾,更显得厅堂分外宁静,三王垂髫童子,正在等着卷帘迎客。 一重又一重竹帘深重,将十丈红尘全都隔绝在帘外,却将深山秋韵全部深深的藏在厅堂中。 有人说柳如丝,有人说柳如雪,不管是如丝如雪,在一般人心目中,柳总是柔的。春夜,春雨,巴山。

这是初夏,阳光灿烂,海水湛蓝,海鸥轻巧地向船桅间滑过,生命是多彩的,充满了青春的欢乐。

只不过世上一些最危险,最可怕的事,往往就是隐藏在这平静中的。 竹帘问有燕子盘旋梁上,昔日王谢堂前燕,今日莫非已飞来此家院?案头的钟鼎,莫非是金谷故物?

上一篇:掘进队各项管理制度下一篇:纪检监察员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