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消费者眼中的“中国制造”——基于2016年twitter数据

2022-09-10

一、引言

“中国制造”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令人瞩目。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中国经济快速崛起, 吸引着全世界的关注, “中国制造”作为中国最为瞩目的一张名片, 展现着中国力量, 也体现着中国形象。近年来, “中国制造”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2016年, “中国制造”在国防、航空航天、铁路、高新技术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十分瞩目的突破性成就。天宫二号”、“长征5号”的顺利发射、中国“天眼”的正式启用、国产飞机走入人们视线、国际高铁的建造通车, 一项项世界瞩目的突破性制造业成就, 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而“中国制造”曾经有着较为负面的产品形象。21世纪初, 在世界多个国家发生多起“中国制造”负面新闻, 对“中国制造”造成的影响甚至至今还未抹去。“中国制造”被打上了“劣质”“虚假”的标签, 国内外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产品的信任度也有所降低。负面事件形成的影响十分恶劣, 人们认为中国制造就是廉价的、劣质的, 长久以来, 这种对中国制造的“定性观念”已经根深蒂固, 很难进行改变。

近年来中国的各项成果见证着“中国制造”的进步, 国内响起了许多支持赞扬“中国制造”的声音, 但是纵观国内现实, 中国人赴日本抢购电饭煲/马桶盖、中国人在韩国免税店抢购, 中国人海淘代购等种种现象都表明, “中国制造”并非真正深入人心, 要达到真正的世界顶尖水平, “中国制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制造”的规模在全球制造业领域已经位列第一, 有着巨大的出口量, 中国制造产品的形象, 是中国国家形象在经济领域的折射, 海外消费者作为“中国制造”产品的主要消费者, 了解其眼中的“中国制造”形象及相关影响因素, 对于有针对性地改善我国制造业有着重要意义[1]。

二、研究方法

(一) 样本与变量选取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twitter用户关于“中国制造”产生评论的相关推文内容。由于作者语言水平限制, 本次研究仅选取了2016年内以“made in China”为关键词的英文文本进行研究。作者通过twitter高级搜索功能, 在2016年按天抽取样本数据, 先选取每天5条热门推文作为原始样本, 保留其推文主要文字内容、图片内容、所含链接。然后对1830条原始样本数据进行人工文本阅读, 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样本数据 (即仅提及关键词并无实质意义、用户id中包含关键词信息等) 。同时, 为保证样本的随机性, 在人工筛选后, 选择从每天的剩余样本中抽取一条相关的推文作为最终的内容分析样本。经过最终筛选, 共筛选出442条原始推文数据作为最终研究的样本数据。

(二) 研究方法

1. 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法

本文探究影响海外用户对“中国制造”评价的因素, 为了解可能产生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通过访谈法和文本分析法进行了研究前测。通过访问6个20-25岁的大学生 (包括一名留学生) , 得知影响普通消费者对产品评价的基本因素, 同时通过阅读twitter上“made in china”相关用户推文, 了解海外用户对“中国制造”的相关看法和感知因素。

2. 内容分析法

根据前测的结论, 作者制定了相关的内容分析编码表, 用来对442条推特文本样本进行人工编码。为保证编码数据尽量客观, 本次内容分析由两个硕士研究生分别完成, 然后进行了信度的计算, 计算结果大于最小信度0.85。同时, 两位编码员也对于双方不统一的数据进行两方校正, 最终形成了统一的最终编码数据。

三、研究结果

(一) 海外用户眼中的“中国制造”

1. 总体评价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海外用户对中国制造相关推文的态度评价, 获得了海外用户眼中的“中国制造”整体形象。目前海外用户对“中国制造”的评价依旧整体偏向负面, 负面评价占总体样本比例为48.2%, 正面评价仅有11.1% (见表2) , 用户态度评价均值为2.53 (SD=0.881) (见表3) 。从从数据结果可以看出, 接近一半的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产生了较为负面的评价, 而40.7%的用户则对“中国制造”抱以中性态度。而在编码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发现, 用户的中性评价大多是对于“中国制造”相关事件的客观表达或陈述, 未表达明显的情感因素。

2. 话题相关话题的产生来源

海外消费者在twitter上对“中国制造”产生评价的话题来源各不相同, 其中28.3%的“中国制造”话题来源于用户在生活中的个人观念认知, 23.8%来源于产品的消费体验, 其他大部分均来源于来自媒体、网络、他人的传播。这些传播途径是否会对用户的评价产生影响, 也是本次探讨的话题。

对话题来源和用户评价进行独立性检验, 发现不同话题来源的用户评价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卡方=28.676, P=0.000) , 说明不同的“中国制造”话题来源, 用户所产生的评价也显著不同。话题来源为网络传播 (M=2.27) 和个人认知观念 (M=2.27) 的用户评价均值较低, 评价最为负面, 而来源于媒体报道的用户评价均值则相对较高 (M=2.79) , 评价偏向中性。我们可以理解为, 媒体的报道较为官方正式, 大部分情况下是对事件内容的事实性描述, 不掺杂较多的个人态度和情感倾向, 因此来源于媒体报道的推文, 用户评价偏向中立价;而网络传播由于有着众多传播源, 且传播内容真实性没有保证, 加之网络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 即使一条小的信息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的传播量, 而且, 人们对于负面信息可能更容易产生脱离客观、缺乏个人判断的传播行为, 因此来源于网络传播的“中国制造”相关推文, 用户评价更偏向负面;个人认知观念是来源于人们内心的“定型观念”, 定型观念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固有印象, 是人们一提到某种事物是对其的一种简单评判[2]。长久以来, 海外消费者都存在着“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差、不安全”等诸如此类的的刻板印象, 使用户从观念中就已经对“中国制造”, 因此, 话题来源为“个人认知观念”的用户评价均值较低 (M=2.27) , 整体偏向负面。

3.“中国制造”话题中的产品领域

“中国制造”出口海外各个国家, 在各个产品领域都有着“中国制造”的身影。分类研究各个领域的中国制造形象, 可以指导国内各个领域生产商进行相关制造业领域的改进和发展。

在提及到的具体产品领域中, 高新技术产品的用户评价均值最高, 为3.13 (SD=0.875) , 其次是机械工业品 (M=2.67) 、文娱产品 (M=2.67) 、生活消费品 (M=2.51) 、其他 (M=2.38) , 食品的用户评价均值最低, 为2.14 (SD=0.834) 。

高新技术产品用户评分在海外的消费者评价均值3.13, 相比其他领域来说评分偏向正面, 近年来, 中国取得较大突破的领域大都分布在高新技术产品领域, 有着许多全球第一的技术成果, 如多次赢得“世界之最”的中国高铁、数量达到世界第一的建核电机、占据全球70%的无人机等等, 都凸显着中国在高新技术产品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电子消费品如华为、小米等打入国际市场, 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海外用户对该领域产品的总体评价。食品领域是早些年“中国制造”负面新闻的重灾区, 同时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从而, 海外用户的评价对食品方面的评价均值最低 (M=2.14) 。因此, 当前“中国制造”可以从这两个明显的突破口进行制造业的改善, 发挥中国在高新技术、电子技术方面的优势, 展现中国技术力量;同时利用“中国美食”的品牌优势, 打造能够面向国际的食品品牌。

4.“定型观念”影响着海外用户对“中国制造”的评价

在跨文化文化交际中, 定型观念是影响人们对其他文化认知的重要因素, 人们通过各种媒介渠道来获取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知, 而这种认知并非全部符合实际情况, 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定型观念”就形成了偏见[3]。“中国制造”在将中国的产品传播向世界各地的同时, 也向世界传播着中国的文化, 国外消费者则会通过“中国制造”这一媒介来认识中国。而“中国制造”曾经的负面新闻给海外消费者留下来较为负面的“定型观念”, 如今即使“中国制造”已经有所进步发展, 海外消费者们依旧会通过形成的“定性观念”对“中国制造”进行评价判断。

从话题来源的分布看, 用户在Twitter上对“中国制造”进行评价时, “个人认知观念”所占比例最高, 为28.3%, 个人认知观念的评价均值为2.27 (SD=0.945) , 来源于个人认知观念的用户评价较为负面。通过卡方检验发现, 话题是否来源于个人认知观念与用户的评价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卡方=13.507, P=0.001<0.05) , 来源于“个人认知观念”的用户评价均值为2.27, 远低于来源为“非个人认知观念”的用户评价均值2.63 (见表7) , 同时, 在5个不同的话题来源中, 个人认知观念的用户评价均值最低 (M=2.27) , 产品消费体验 (M=2.68) 、媒体报道 (M=2.79) 、人际传播 (M=2.68) 、网络传播 (M=2.27) 均值均不低于个人认知观念均值[4]。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用户对于“中国制造”的定型观念, 影响着用户对于“中国制造”产品的客观评价, 目前关于“中国制造”的定型观念基本偏向负面, 因此在定型观念的影响下, 用户目前对“中国制造”的评价也偏向负面。

(二) 影响用户评价的相关因素分析

在所有涉及到对“中国制造”评价的推文中, 所涉及到的评价相关影响因素:技术工艺 (M=3.38) 、普及性 (M=2.86) 、价格 (M=2.68) 、制造背景 (M=2.42) 、工序原料 (M=2.11) 、质量 (M=1.93) 中, 质量因素的评价最低, 而技术工艺的评价最高。对影响用户评价的6个相关因素与用户评价之间做独立性检验, 发现质量、普及性、技术工艺、制造背景与用户评价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而价格、工序原材料与用户评价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用户对“中国制造”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价时, 85.4%的均为负面评价, 正面评价只占比4.2%。通过独立性检验发现 (卡方=68.224, P=0.000<0.05) , 产品的质量因素与用户评价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Twitter上, 用户提到的大多数“中国制造”产品质量问题均是对其的抱怨、指责性言论, 中国制造当前的质量水平依旧未能到达世界先进水平, 因此在海外依旧备评价较为负面。尤其在在海外更为普遍的生活消费品、食品领域尤为突出, 中国制造当前在国防、航空航天、能源工业、高新技术等方面突破性显著, 但在更为普及、海外用户接触范围更广的生活消费品、食品方面依旧存在相对的劣势。

通过对产品的技术工艺因素与用户评价进行独立性检验发现 (卡方=59.555, P=0.000<0.05) , 产品的技术工艺因素与用户评价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技术工艺因素明显影响着用户对于中国制造的评价。涉及到中国制造产品技术工艺时, 大多数推特评价则更为正面, 正面评价占比60.0%, 负面评价占比仅4.0%。观察产品领域为技术工艺的推文, 其中主要分布在高新技术产品和文娱产品领域, 这也与现实中国制造的发展情况十分契合。近年来, 中国制造在高新技术领域的突破最为明显, 不仅有着航天航空、国防科技、高铁桥梁建筑技术方面的显著成就, 同时在信息计算机领域, 中国也逐步走向世界领先水平, 而且在文化娱乐领域内, 国内更加重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引导着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总结与讨论

总体而言, 当前“中国制造”的海外形象不容乐观。海外用户对“中国制造”的评价总体偏向负面, 负面评价的产生大多来源于网络传播和用户对“中国制造”的定型观念。由于中国目前依旧没有比较有影响力的官方外宣媒体在海外平台进行相关舆论的监控和应对, “中国制造”的负面新闻、负面言论在海外平台上广泛传播, 对扭转消费者的“定型观念”和传播中国制造正面形象不利。而2015年以来, 中国已经开始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 大力实现将“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 其中许多方面的突破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 高新技术领域的各项成就使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负面形象有所扭转, 但要想提高中国制造的整体海外形象, 还是需要从产生负面影响的源头出发, 改善产品质量、在食品、生活消费品领域进行更多的产品升级, 尽量消除海外用户的“个人定型认知”, 同时加大监管力度, 提升“中国制造”良好舆论监督环境, 尽量避免负面事件的再次发生。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中国制造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近年来, 我国在制造业领域取得的突破引人瞩目, 玉兔号月球车成功登月、国产飞机C919成功研发、国产航母下水, 中国高铁走出国门等都向世界显示着我国的日渐强大, 中国制造也逐渐树立起了全球新形象。中国制造被世界认可, 为了解当前中国制造在海外的整体形象, 本研究以海外社交平台Twitter上的“中国制造”用户推文为研究对象, 来分析推文中所展现的“中国制造”形象, 探究其消费者感知成因。

关键词:中国制造,产品感知,twitter

参考文献

[1] 何小洲.国外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感知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2009.

[2] 文卫平.跨文化交际中的定型观念[J].外语教学, 2002, (03) :12-18.

[3] 张敏, 宣长春, 林升栋.中国制造在海外社交媒体上的形象研究——基于Twitter上的数据[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6, 38 (05) :121-126.

[4] 李长书.“中国制造”软实力的文化分析[J].特区经济, 2009, (05) :281-282.

[5] 郭萌萌.定型观念对跨文化交际的消极影响[J].湘潮 (下半月) , 2012, (04) :76-76.

上一篇:论述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下一篇:浅谈我在历史教学中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