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写人美文摘抄

2022-07-10

第一篇:名家写人美文摘抄

金针度人美文摘抄

五爷的丧事办得紧张而热烈,严肃而活泼,有条不紊又几乎无可挑剔。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时代变了,生活好了,新农合医疗条件改善了,人们活到七老八十已不新鲜。但五爷虚岁活到99,也算是无疾而终,真真的是老喜丧。

当街有从三河请的乐队,笙管笛箫唢呐响成一片;福田货车上搭好木板就是舞台。几个描眉涂红,打扮得土不土,洋不洋的乡村女歌手,手握麦克,张牙舞爪地唱城市流行歌曲,平台被她们的白薯脚踩得咚咚地空响。胡同里,五六只汽油桶改成的小炉子,突突冒着黑烟,红火苗子舔着一口口铁锅底。锅里咕嘟咕嘟煮着五花肉,柴鸡肥鹅猪排羊肚,香味裹着热气,打着旋风飘了一街筒子。二门子外,摆满了花圈;二门子里,灵棚下一口黑漆描金的老槐木棺材。棺木内,安放着五爷的骨灰盒,算是入殓。一张方桌,摆满供品,高香袅袅。案前瓦盆,纸钱化蝶;棺木两侧,经幡飘动。那种乡村古老原始的丧葬形式融入现代元素,几近完美。人们一进入这样的氛围,言谈与举止都格外规范整肃起来。听说,还请了大觉寺的高僧来念经。

但是,明眼人此时此刻还是看出了一点破绽,五爷倒头之后,前天“领魂报庙”了,昨晚“烧驴接三”了,今天午后该“摔盆出殡”了。此时此刻,棺材前脸罗汉肚下底托上,该有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器物,名曰:搛罐。

何为搛罐出殡时,儿子打幡,闺女抱罐。罐是饭罐,即是一大黑罐,内盛白米饭。上面插上竹筷子,然后用线麻缠裹黄表纸包好,只露出筷子头有二寸余。在出丧队伍中,儿子高举经幡,惊天动地顿足大哭,闺女怀抱饭罐前仰后合嘤嘤抽泣。这饭罐是闺女给逝去的父母做的随身饭,也是最后的晚餐。这饭罐要和棺木一起下葬,陪到永远。

饭罐上插的筷子很有讲究。若一个闺女,就插一双;若两个闺女,则插两双,以此类推。

五爷有二男三女。可是,此时此刻,应该摆饭罐的位置,却空空如也。

五奶奶比五爷小15岁,是续弦。

五奶奶嫁给五爷时,是黄花大闺女,年已25。这在当时来讲,算是老姑娘。老姑娘有老主意。提亲时,父亲还怕女儿不愿意,怕前一窝,后一块,以后不好相处。女儿心大脸大话说得也大:前一窝怕什么?只当是自己生的;后一块更不怕了,只当不是自己养的。

五爷的前妻是得月子病殁的。撂下两个挨肩的秃小子,一个比一个小;下边两个丫头是双胞胎,农村俗称“双棒”。刚出满月,亲娘就没了,饿得哇哇哭。会油漆彩画的五爷愁得脸色跟老黄瓜似的,这日子真真地没法过了。

新婚第二天,小五奶奶左怀里抱一个金珍,右怀里抱一个银珍,挨家串户给两个娃儿找奶吃。“大嫂,可怜可怜这苦命的孩子吧,给吃一口奶吧。看,这孩子饿得眼皮都塌下来了。”“小老婶,您行行好,救救这孩子吧。赏给她几口奶,您积德行善,我替孩子谢您了。”

夜里,孩子饿得干号。她往孩子嘴里抹糨子,还哭,就把糨子抹在自己乳头上,两个娃儿嘬着嘬着然后含着乳头就睡着了。她觉得胸脯痒痒的,身上酥酥的,一下子有了做母亲的冲动。但说来话长,直到她47岁那年,才生下老闺女玉珍。玉珍比五爷的大儿子的大儿子即五爷的长孙还小3岁。当时有妇女戏言,婆婆追着儿媳妇生。

所以,五爷的长孙小时候不管玉珍叫老姑,要叫也叫“爪子姑”。可五爷的大儿子一直很心疼自己这个老妹子。老妹子胎带来左手残疾,手指像鸡爪子。

五爷的大儿子叫金生,五奶奶过门的时候,才8岁,刚到东关帝庙上小学一年级。金生淘气。“小子淘气是好的,丫头淘气是巧的。”可小金生不只是淘气。

一天,东营刘嫂牵着女儿小凤找上门来,说邻桌金生偷了她的橡皮、铅笔和文具盒。五奶奶半信半疑,问,“是你拿了吗?讲借讲还,再借不难,更不能偷。”

小金生人小嘴硬,一口咬定,“我没借,我没拿,我没偷!”

小凤说,“翻。”

“翻就翻,我家里你随便翻。”

结果,在小金生被窝炕席底下,翻出了白橡皮、红铅笔和彩色铁皮文具盒。小凤抓住了把柄,指着说,“看,看,橡皮上,铅笔上,文具盒背面,都有我的名字。你还偷过我三根石笔。小偷,小偷!”

小凤妈不由得感慨,“7岁看大,8岁看老。”小孩跟小树一样,该修理得修理。可一个当后妈的,管深了不是,管浅了也不是。紧了不出渣子,慢了不出豆腐。

小五奶奶脸上红一阵儿,白一阵儿,紫一阵儿,黄一阵儿,好言好语将小凤娘俩劝走了。

当天夜里,她将里外门一插,单独面对小金生,声泪俱下,你妈临终前,将你们哥俩姐俩托付于我,求我将你们养大成人。我不只一次对你说,小孩子不怕淘气,但两样事不能干,第一,不能说瞎话;第二,不能手粘。你呀,两样都占了。你年纪虽小,可也该懂事了。你亲妈活着,定不饶你;有我后妈在,更要管到底。你不叫我妈不要紧,我要管我的儿子。你说,怎么办?

好个小金生,自己褪下裤子,露出屁股,趴在土炕沿上,“妈,我错了,您打吧。”

结果,一个长把的笤帚疙瘩打散了。小金生一声没吭。小五奶奶喊,“你倒是嚷疼呀!”尔后,娘俩抱头痛哭。

棒打出孝子,也出人才。后来,金生的奖状贴在墙上,后檐墙都贴满了,从小学到初中,从高中到大学。

双棒金珍、银珍,在大哥金生的眼里,都不是省油的灯。

前两天五爷刚作古的时候,金生约两个妹妹进行了一番长谈:金珍、银珍,你俩都是我的好妹妹,咱们都是从娘的一条肠子里爬出来的。咱现在的妈,就是玉珍的妈,虽说名义上是咱后妈,你俩说说,和亲妈能差多少?经我的眼,亲妈撒手,后妈接手,你们俩就像光屁股蔫儿的小耗子,一口百家奶一口糨子,把你们拉扯大了。里娶外聘,因为你俩的嫁妆,妈把压箱底的衣服都用上了,把娘家带来的金镏子、银簪子、玉手镯都变卖了。这些你们都知道。还有一件事,你们可能还不知道,就是有一回你俩和妈吵闹负气出走,妈挺着大肚子连夜追你们,掉进月牙河的冰窟窿里,后来不足月生下玉珍,左手就有残疾了。后妈待咱们像亲妈,亲妈待玉珍像后妈。一根黄瓜,你俩吃脑门;玉珍咬黄瓜尾巴。穿衣服,玉珍穿你俩的下剩儿。这一篇咱翻过去了,不提了。现在我要提的是咱村搬迁的事,那45平米平价房的事。镇里开会公布了,村委会成立搬迁小组,下半年村里的大事,就是拆迁。在这个家庭中,我是老大。家有长子,国有大臣。我说一个糙谱,你俩考虑,咱老宅子能给3套房,两个86平米,一个106平米。妈和你们二哥二嫂住那106平,这么多年了,爸妈和老二在一块,也离不开了。那两个86平,你两个侄儿一人一套。他们菜地大棚也种不成了,以后只能打打零工。另外,政府还给每个老人10万现金,共20万,妈说了,这20万,金珍10万;银珍10万。你们问我,有没有我的份?没有。有,我也不要。我户口没在村,县城有两套房,我和你大嫂住一套,闺女一套,齐了。现在我要和你俩说,老宅按平米换平米,又给45平米的平价房。这个面积,应该给谁?不应该给谁?还是不管应该不应该,该给谁就给谁?你二哥表态坚决不要,说祖遗产是官中的,让我一支承受已经不落忍了。这45平米,应该给姑奶奶。金珍、银珍、玉珍,三个姑奶奶。是三个全给呢,还是只给其中一个?两个?你二哥没说,让我定夺。不过你二哥说,咱老宅的东西厢房,那是为给我娶媳妇新盖的。那时砖不好买,妈带头晌午割草,晒干了到砖窑换砖,那罪受大了。金珍、银珍,那时你俩正上城关念高中,住校。连玉珍都拿短把镰割草。她那手指鸡爪子似的,拢不好草,镰刀一下子砍到腿上,顺裤筒子流鲜血。唉!大哥你定夺吧。金珍、银珍,我的好妹妹,既然你二哥说让我定夺了,那我就定夺了。要说这45平米,换算成现金也不是小数。平价房每平米2200元,现在陶家坟顺和花园的回迁房外卖,都两万二三了。每平米纯赚两万。45平,就是90万。我的意思是,这45平,都给玉珍。为什么?就为玉珍的妈是咱的后妈,就为玉珍的儿子有癫痫的毛病。他那外地的对象说了,没有楼房,结婚没门儿。你们俩,老儿子老闺女都成家立业,大事都完了。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出殡时,你俩该抱罐抱罐。至于搛罐,就插玉珍一双竹筷子吧。咱给妈和玉珍一个暗示。你俩要是同意了,我再跟妈说,妈也风烛残年了,咱也应该给妈有个交代。当然啦,以妈的脾气秉性,做事风格,不一定同意。我再做玉珍的工作。玉珍过日子狠,人也刚强。她为了给儿子买楼房,在开发区打扫完卫生之后,顺手挨个在垃圾筒里翻腾捡破烂。你们别看鼓鼓囊囊地装满三轮车,也就卖一壶醋钱。你妹夫是跛脚,穿双雨鞋在望泉桥南阳光加油站踮着脚举着水枪洗车。我这个大哥没当好啊!我这个教书匠还不如咱爸的八级油匠!咱们家的家庭结构不能像有的家,因为拆迁争财产,打官司告状,还上电视台去丢人现眼。

这一对双棒妹妹听完大哥这一番长长话语后,几乎异口同声地质问:爸是生了一个闺女还是三个闺女?

五爷刚过99大寿之后没几天,觉得身体略有不适。儿女们劝其住院,老人却笑说,“我都成老怪物了,住院让人笑话,别把医生护士吓着了。”然后吩咐,把两个儿子,三个闺女及孙男弟女,都叫来齐聚。我有话说。

五爷精神出奇的好,看着膝下满堂儿孙,缓缓说道,我不过是个拿油漆刷子的匠人,你妈年轻时去大觉寺烧香许愿,看我在飞檐斗拱上莲花画得好,就跟了我。结果,拖累她一辈子。这个家,如果没有她支撑,早散架了。我现在要说的是,我走之后,有你妈在,咱这大家族就不会散架。以后,有金生在,银生在,金珍银珍玉珍在,也不会散。再往后,就难说了。”尔后感慨,都说“有后妈就有后爹”,你妈到咱家快60年了,让我在儿女面前,让我在街坊四邻面前,让我在列祖列宗面前,站直了腰杆长了脸。

办丧事是有一套程序的,程序体现这个家族的生态质量。出殡之前最后一道程序是搛罐。五奶奶率队出场。她素面黑服,白发乌簪。神情悲戚而不失平静,步履稳健而神态从容。左有金生,右有银生。玉珍、金珍、银珍紧随其后,两个儿媳不离左右。

棺前席上,白茫茫跪倒一片。只见五奶奶立于棺前,高声宣布:搛罐。这时,跪在地上的玉珍款款站起,走到桌前,先将第一双竹筷插入罐中,报告一声,“爸,这双筷子是金珍大姐的,请您用饭。”然后将第二双筷子又插入罐中,二次报告,“爸,这双筷子是银珍二姐的,请您用饭。”最后,玉珍将第三双筷子插入罐中,最后宣告,“爸,这双筷子是我玉珍的,请您用饭。您生前最疼我,我没混好,让您惦记了。”

此时,门外传来一阵木鱼佛号之声: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三位女施主,日前分别在大觉寺佛前许下大愿,大觉者自有大情。金针度人,银针度人,玉针亦可度人。

第二篇:做一个优秀的人美文摘抄

年届不惑,自然是从风风雨雨,起起落落中走了过来,每一次的失败和成功,从从容容,坦然面对。因为始终明白一个道理: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改造自己,成就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己的过程。只要目标一定就勇往直前吧。鉴于创业的艰难和身边人员的聚散离合,不由自主的便想到了这个主题:做一个优秀的人。

做一个优秀的人,就是要敬业爱岗,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术有专攻,业有所长。

事业是一个人生存的基础。也是一个人人生价值的体现,是死的“轻于鸿毛”,还是“重于泰山”是有自己的目标和性格决定的。譬如现在的职业经理人与企业经理人,歌手与歌唱家一样,是把一种爱好,一种专业知识当做赚钱,谋生的方式,还是把它当成一生的事业追求,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终至踏上事业的巅峰而无悔人生。

做一个优秀的人就是要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做一个诚实守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奉行“慎独”精神的人。

曾公文正说过:做人不欺天,不欺地,不欺心,可以问鬼神。也就是说,君子之行坦坦荡荡,心底无私,鬼神都敬重,何况人乎?一清二白,正直清廉,求真务实,是每一个有志之士的行为准则。

做一个优秀的人就是要至仁至善,修身,齐家。

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至仁,就是爱人,在家爱孩子,爱人,孝顺老人,在外爱同事,敬师长,行善助施,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至诚,然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可见做一个优秀的人需要什么样的品质。

说来也没那么复杂深奥,一个“诚”字即可,诚通天地,至诚可与与天地并立为三,更不提福禄将至了,天地无言养育万物!呵呵,呐呐几语,一家之言,还望有识之士海涵。

第三篇:给匆忙走路的人美文摘抄

我们每每在一些东西的边端上经过,因为匆忙使我们的头低下,往往已经走过了几次,还不知有些什么曾经在我们旁边存在。有一些人就永远处在忧愁的圈子里,因为在他即使不需要匆忙的时候,他的心也俨然是有所焦灼。这种人的唯一乐趣就是埋首于那贫乏的回忆里。这样的人多少有点不幸。他的日子同精力都白白地消费在期待一个时刻,那个时刻对于他好像是一笔横财,那一天临到了,将要偿还他的一切,于是他弃掉那一刻以前所有的日子而处在焦虑粗率之中。也许真的那一刻可以令他满足,可是不知道他袋子内所有的时候已经花尽了。我的心不免替他难过。

一条溪水从孕育它的湖泊往下注时,它就迸发着,喃喃地冲激着往平坦的地方流去。在中途,一根直立的芦苇可以使它发生一个旋涡,一块红沙石可以使它跳跃一下。它让时间像风磨一样地转,经过无数的曲折,不少别的细流汇集添加,最后才徐徐地带着白沫流入大海里,它的被人叹赏决不是因它最后流入了海,它自然得入海。诗人歌颂它的是它的闪光,它的旺盛;哲学家赞扬它的是它的力,它的曲折。这些长处都显现在它奔流当中的每一刻上,而不是那个终点。终点是它的完结。到达了终点,已经没有了它。它完结了。

我们岂可忽略我们途程上的每一瞬!

如果说为了惧怕一个最后的时候,故免不了忧虑,从此这个说话人的忧虑将永无穷尽,那是我们自己愿意加上的桎梏。

一颗星,闪着蓝色光辉的星,似乎不会比平凡多上一点什么,但它的光到达我们的眼里需要好几千年还要多。我们此刻正在惊讶的那有魅力的耀人眼目的一点星光,也许它的本体早已寂冷,或者甚至于没有了。如果一颗星想知道它自己的影响,这个想法就是愚人也会说它是妄想。星是静静地闪射它的光,绝没有想到永久同后来。它的生命就是不理会,不理会将来,不理会自己的影响。它的光是那样亮,我们每个人在静夜里昂头时都发现过那蓝空里的一点,却为什么没有多少人于星体有所领悟呢?

那个“最后”在具体的形状上如同一个点,达到它的途程如同一条线,我们是说一点长还是一条线长呢?

忽略了最大最长的一节,却专门守候那极小的最后的一个点,这个最会讲究利益同价值的人类却常常忽略了他自己的价值。

伟大的智者,你能保证有一个准确的最后一点,是真美,真有意义,超越以前一切的吗?告诉我,我不是怀疑者。

不是吗?最完善的意义就是一个时间的完善加上又一个时间的完善,生命的各个小节综合起来方表现得出生命,同各个音有规律地连贯起来才成为曲子,各个色有规律地组合起来才成为一幅画一样。专门等待一个最后的好的时刻的人就好像是寻找一个曲子完善的收尾同一幅画最后有力的笔触,但省略了整个曲子或整幅画的人怎么会在最后一下表现出他的杰作来?

故此我要强辩陨星的存在不是短促的,我说它那摇曳的成一条银色光带消去的生命比任何都要久长,它的每一秒没有虚掷,它的整个时辰都在燃烧,它的最后就是没有烬余,它的生命发挥得最纯净。如果说它没有一点遗留,有什么比那一瞬美丽的银光的印象留在人心里还要深呢!

过着一千年空白日子的人将要实实在在地为他自己伤心,因为他活着犹如没有活着。

第四篇:咖啡豆一样的人美文摘抄

【摘要】我曾经共事过五年的女同事沈又离婚了。我为她惋惜,也为她叹息:这么一个善良的,为什么如此多劫。这已是她第三次的。这次持续了十二年,她为此付出了太多。为了帮丈夫把继子抚养长大,她了自己要的打算。她是家里经济的顶梁柱,衣食住行几乎都是她负担,她却无怨无悔。

我想她此时的心里一定又苦又涩,不知道该对她说些什么,说什么都是多余的。而出乎我意料的,她却在她的电子信里给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年轻去见她的母亲,抱怨她生活的不幸。母亲把女儿带到厨房,用猛火煮上三锅水,第一只锅里她扔进几根胡罗卜,第二只锅里她放的是鸡蛋,最后一只锅里她煮的是咖啡豆。

二十分钟后,她关了火,把东西捞出来。转向女儿:“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胡罗卜,鸡蛋和咖啡。”母亲让女儿去它们,胡罗卜已经软塌塌的。鸡蛋剥去壳,是硬的。尝一下咖啡,香气扑鼻。女儿不解其意。母亲说:“同样的恶劣遭遇——开水,每样东西的反应却不同:胡罗卜进去前是坚强的,出来时却软弱无力。鸡蛋之前有着一颗柔弱的心,要靠蛋壳来保护。经历了苦难后,心变硬了。咖啡是最不同于众的,它了水。”“你是什么呢?”母亲问,“胡罗卜,鸡蛋,还是咖啡?当不幸敲你的门时,你怎样反应?胡罗卜看着坚强,痛苦和不顺让它变软,以致失去勇气和信心,只有。鸡蛋外壳虽然不变,但经历了死亡、分离或破产等等后,心硬了,对生活抱着冷漠和苦涩的。而咖啡豆,却了那造成它痛苦的环境。当水变热时,正是咖啡释放香气和味道的时候。”

我佩服沈此时还有这样的心境。我欣赏她为人的豁达,赞叹她处事的稳健。我不禁回顾起自己的历程:小学、中学和,一路顺风地走下来;工作,结婚,生子,也按方案完成。我为自己树立的都轻易地按期实现了,大苦大悲大灾大难在我中根本数不出来。即便如此,我还是有愤懑,有不快,有怨天尤人。一个生于、行于的我也不是咖啡豆。

可是,生活中还是有许多像沈那样的咖啡豆一样的人,虽然他们的故事里有苦难,有悲伤,有的重压,但从中真正传递出来的不是悲观、颓丧和怨恨,而是咖啡的美味和和谐——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美的追求。这些咖啡豆一样的人正是天堂降落人间的希望。

感谢沈提醒了我,我以后也要做咖啡豆一样的人,在岁月中活出自己的滋味。

第五篇:善待那个最潦倒的人美文摘抄

农历大年除夕,美国芝加哥的唐人街上到处张灯结彩,华人俞越的牛肉面馆里却依然人影稀疏。眼看11点就要过去了,俞越决定关门,看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但就在此时,一个挎黑包,衣衫不整的黑人青年闯了进来,手里还提着一把二胡。他探头打量了那一锅热气扑腾的牛肉汤,舔了舔嘴唇,落魄的神色中透着渴望。“先生,来碗牛肉面吧。又香又辣的牛肉面。”俞越迎上前。

“我,我……”黑人青年张大了嘴,想说些什么,但终究没说出来,只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接着垂下头。

“嗨,大过年的,就请你一顿吧。”俞越看出了黑人青年的困境。

黑人青年一脸羞红,他低着脑袋,沉思了半晌,又抬头试探着说:“我,我能为您拉一首曲子吗?”说罢,就提起了那把二胡,手指一动,动听的弦乐就穿弦而出。

是《二泉映月》!俞越仔细地凝听着,很快就勾起了深深的思乡之情。说实话,黑人青年的技艺并不怎样,但他看得出黑人青年的用心。音乐戛然而止,黑人青年脸上浮现出一片圣洁的光辉,俞越忍不住鼓起掌来,然后赶紧端上牛肉面,放在他面前。

黑人青年看了看俞越,俞越点了点头,他犹豫片刻后端起那碗芳香扑鼻的牛肉面,狼吞虎咽起来。俞越又端来了一碗。黑人青年,也不客气,片刻之间又吃完了。

除夕过后,牛肉馆的生意依然冷清。最气人的是,近段时间有一个白人警察经常来店里吃喝,吃了也不付账。俞越终于忍不住了,向他要钱。

谁知白人警察扭过头来,冲他便是一拳,俞越被打倒在地。白人警察还不甘心,把他带到了警察局。

白人警察以俞越妨碍公务,扭打警察为由,提出了起诉,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当地法院在未经任何调查的情况下宣布罪名成立,判他入狱三年。

俞越的遭遇在华人界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华盛顿邮报》也重点报道了这一消息。文章采访了许多证人来说明俞越的清白,文章最后说,俞越所做的牛肉面色、香、味俱全,吃一口能温暖整个春天。

报道一出来,立刻在美国民众中引起了轰动。甚至连芝加哥的市长和中国大使馆的领导也前来探访,并表示愿意提供各种法律服务。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也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芝加哥市的法院最终作出了公正的判决:俞越无罪释放,并获得10000美元的精神补偿。

俞越出狱后,牛肉面馆一扫以前的冷清,天天门庭若市。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大,成了华人圈中有名的“牛肉面大王”。

转眼,一年很快过去了。同样是在除夕之夜,同样是在要打烊的时候,一个黑人青年快步走了进来,点了两碗牛肉面。

这不就是一年前那个演奏二胡的落魄青年么,看样子他现在混得不错,俞越心里暗想。

一扫而光两碗牛肉面后,黑人青年抬起头来说:“今年我到你们中国去了,真的,东方文化就是与众不同,就像你的牛肉面,味美香甜而又暖人心。”

说罢,又递过来一张名片,俞越接过闪了一眼,上面写着:詹姆斯,《华盛顿邮报》中文记者。

“你就是那位对我的不幸事件进行报道的人?”俞越当然不会忘记那张报纸,以及那个给他带来帮助的记者——詹姆斯。只是没想到竟然是他。

原来,一年前,詹姆斯大学毕业,辗转来到芝加哥,工作没找到,盘缠用尽。为了生活,他不得不舍去尊严,想用为人弹奏的方式换取一顿饱饭。他去了数10家饭店,都被赶了出来。

在他最饥饿、最潦倒的时刻,俞越不仅没有歧视他,还请他吃了两碗牛肉面。就因为这两碗牛肉面的激励,他信心百倍地参加了《华盛顿邮报》的面试,并一举成功。

詹姆斯始终没有忘记俞越那两碗牛肉面的恩情,当他从华人朋友处得知俞越遭受冤屈之后,便深入第一线,采访了许多目击证人,而写下了那篇报道。

得知事情的经过后,俞越紧紧抱住了詹姆斯,热泪盈眶。

上一篇:煤矿设备检修计划下一篇:梅里雪山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