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四川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022-09-30

玉米作为一种古老的经济作物, 时至今日仍然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作为西南地区的农业大省, 四川省的玉米种植受到潮湿天气、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十分明显, 玉米产量波动较大。如何利用现代化种植技术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获得更高的玉米产量对提高整个四川生农民经济收入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为此, 本文将对适宜四川地区玉米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展开深入分析。

1 优化玉米套种种植模式

由于四川地区跨越了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等极大地貌单元, 地形复杂多样, 除了四川盆地具有少部分平原, 其余地区多以丘陵与山地为主, 地表起伏十分悬殊, 此种地形环境决定了农作物的种植以套种为主。因此, 要想在现有条件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 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就必然面对着优化套种种植模式的需求。结合玉米作物的生长特点以及套种原则, 本文建议该地区玉米种植可以采取麦-玉-苕/麦-玉-豆的种植模式, 即:在玉米种植之前首先进行麦种的种植工作, 随后机械化种植玉米, 当成熟并收割完后再进行苕或者是黄豆的种植。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规范化操作, 采取“双二五”或者是“五三O”带状进行种植麦子4 行~5 行, 并且预留出足够的玉米种植空间。玉米的种植可采取机械化设备进行规模化种植, 同时确保玉米垄沟与小麦的距离≥20cm, 以确保玉米以及小麦两种经济作物能够在共生阶段平稳生长, 当小麦和玉米收割完毕后进行黄豆的种植。采取此种套种种植模式的好处在于最大化合理利用了四川地区有限的土地资源, 同时通过豆科作物的种植, 促使其根瘤中所包含的共生固氮菌 (free-living nitrogen-fixer) 固定游离氮素, 增强和补充土壤之中的氮含量, 而豆科作物的落叶以及残茬则可提高土壤之中的有机物含量, 为下一年玉米种植奠定坚实基础。

2 选育高产良种

四川地区地表起伏十分明显, 自然条件与平原相比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 土壤之中的含水量、肥力决定了该地区的玉米种植必须以植株粗矮、叶片直立的耐密品种为主, 以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最大化播种植株。因此, 选育高产良种成为四川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摸索, 该地区的科研机构已经陆续研发出种类众多的高产良种, 例如四川农大正红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联合选育的正红505 玉米品种具有产量高、生长势头良好、抗逆性强等特征, 逐渐引起了农业领域的高度关注。该玉米品种采用自育系K305 作母本, K389 作父本组配选育而成, 在播种时每亩地的植株数量可在3 500 株~4 000 株, 使得玉米植株数量得到了大幅提高, 为玉米的高产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因此, 本文建议四川地区应大力推广该玉米品种的种植面积, 以不断挖掘自身高增产潜力。

3 强化田间管理工作

农谚有云:“三分栽种, 七分管理”, 凸显出了农作物种植之后田间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四川地区的自然气候变化无常, 干旱与洪涝时有发生, 给玉米的种植带来较为不利影响。此种情况下, 强化田间管理工作成为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手段。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首先, 及时查苗补苗。包括玉米在内的所有农作物种植之后都会出现死苗或未出苗等情形。因此, 在玉米种植之后应逐块对玉米种植区域进行检查, 及时发现缺苗区域及数量后对其进行补种或者是移栽, 以确保单位面积内的玉米植株数量位置在最大化水平。

其次, 抗旱排涝。具备条件的玉米种植区域应建立大型的储水池, 收集储存水资源, 在旱季到来时及时对播种区域进行灌溉, 保证玉米生长对于水分的需求, 促使其顺利生长。同时在田间合理规划排水渠, 当雨季到来时可利用该设施将过多的水分排出, 降低洪涝灾害的发生几率。而不具备条件的田间则可以采取打井的方法抽取地下水对玉米种植区域进行灌溉。

第三, 注重杂草、病虫害的防治。在玉米播种之前应开展中耕除草和化学除草工作, 最大化的将土壤之中的杂草清除。而在生长发育时期, 应密切关注病虫害情况, 及时采取预见性农药陪撒措施进行除虫工作, 降低由此带来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在结合四川地区地形、气候和自然条件后针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别从优化玉米套种种植模式、选育高产良种、强化田间管理工作作出分析, 所提建议具有较高的实践性, 希望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

摘要:四川作为我国农业开发最早的地区, 目前已经成为粮食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然而, 四川人口众多而可耕种面积有限, 人均拥有的耕地总量仅为0.082公顷, 因此, 如何最大限度合理利用针对的耕地资源, 提高玉米作物的质量与产量成为该地区关注的重要内容。鉴于上述内容, 本文此次围绕四川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展开深入分析, 以为农业生产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四川,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上一篇:合水县做好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工作的思考下一篇:GPS技术在航道测量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