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合同欺诈范文

2022-05-29

第一篇:买卖合同欺诈范文

企业如何防范买卖合同欺诈

三明环球 李观明

一、买卖合同的概念。

买卖合同也称购销合同。买卖合同是出卖人将标的物的所有权转移给买受人所有,买受人接受标的物并付给出卖人价款的协议。

二、 买卖合同的特征。

1、合同标的是物。买卖合同的标的必须是具有一定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物,是可以用来进行交换的商品。凡是不以物或商品为内容而转移的合同,如发明、专利、劳务、货币等为标的而订立的合同,都不是买卖合同调整的对象。

2、标的物的所有权发生转移。这是买卖合同的主要特征。买卖合同一经订立,标的物的所有权即按约定期限由出卖人转移给受买人,出卖人对标的物的所有权消失,买受人对标的物的所有权产生。转移财产的所有权,是买卖合同区别于租赁、借贷等合同的标志。这些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只把财产交给他方暂时使用,而不转移财产的所有权。

3、是一种双务、有偿合同。买卖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即出卖人交付财产的义务,就是买受人获得该项财产所有权的权利;买受人支付价款的义务,就是出卖人收受价款的权利。同时,双方当事人都以其为一定给付而取得财产利益,出卖人应向买受人交付标的物,买受人则应向出卖人支付约定的价款。这一特征使其与赠与合同相区别,赠与虽然也转移财产的所有权,但它一般是无偿的,赠与人虽然在赠与合同中可以附加一定条件,但他主要是尽义务,而不享有权利。

1

4、是一种诺成合同。买卖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外,买卖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时,合同即成立,并不以出卖人交付标的物为合同生效的条件。只要双方达成一致协议,合同就具法律效力,对双方都有约束力。这一特征使买卖合同与以实践为特征的货物运输合同、仓储合同等相区别。 买卖合同是一种最常见最普遍的合同。合同的种类也非常繁多。 ①按照合同标的物的种类区分:有工矿产品购销合同,农副产品购销合同,房屋买卖合同等。

②按照合同涉及的买卖形式区分:有定购、供应、预购、采购、推销、产销、调拨、购销结合合同等。

三、买卖合同一般应约定以下内容。

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2、标的;

3、数量;

4、价款或者报酬;

5、质量;

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7、违约责任;

8、解决争议的方法。另外还可以规定包装方式、检验标准和方法、结算方式、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等条款。

四、买卖合同的漏洞与欺诈。

1、主体没有订立合同的资格,没有实际履行能力。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合同欺诈行为就是订立合同的主体没有订立合同的资格,根本没有履行能力。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以法人及其他组织为一方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合同中,主要表现形式为:

A、订立合同的一方根本没有提供法人资格证明;

B、合同一方虽然提供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但为副本或复印件,其实是伪造的无效证明;

2

C、合同一方虽然提供了正式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但实际上是虚报注册资本,无实有资金,也就没有实际履行能力; D、合同一方在订立合同时虽然提供了正式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但因未参加工商局年检或已被吊销营业执照。

2、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以被代理人名义签订买卖合同。在买卖合同的签订中,经常发生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签订合同的情况,在被代理人授权范围内,代理人所签订合同的权利义务应由被代理人承担。但代理人超越代理权或代理权授权期限已届满后所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由行为人承担。根据《民法通则》有关规定就有可能会给合同另一方当事人造成损失。

3、标的物为法律所禁止或限制的流通物。

在买卖活动中当事人不了解买卖物品在法律上有无限制、禁止买卖的规定,盲目签订合同后却因标的物为法律所禁止的流通物或限制的流通物,而导致合同无效。

4、买卖合同的内容中出现漏洞导致权利得不到保护。买卖合同中经常出现因对业务不熟悉或者谈判经验不足而在合同内容中出现漏洞,给当事人造成损失。常见漏洞主要有:

①质量约定不明确;②履行地点不明确;③付款期限不明确;④违约责任不明确;⑤付款方式不明确;⑥履行方式不明确;⑦计量方法不明确; ⑧检验标准不明确。

以上漏洞多出现在合同主文内容缺少或者约定不明确,使用字眼双方有争议等情况。

3

5、买卖合同中的恶意履行。签订了一份内容齐备、详尽完善的合同并不代表没有任何风险,在实际履行中有可能出现恶意履行的情况,一般有: A、借口产品质量差而拒付货款;B、产品质量有问题而故意不告知; C、在发生多交货时不予通知;D、在对方履行不符合约定时,不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损失的发生;

6、虚开支票,套取货物。虚开支票是近年来经常出现的一种欺诈行为。主要形式是开具不实面额的支票即空头支票。这样,当收票人将支票交给自己的开户行转账时会被出票人的开户行拒付而使支付额不能兑现,给当事人造成经济损失。另一种形式是故意制造障碍使开出的支票不能兑现,这种形式更具有隐蔽性。例如,支票上的印鉴与出票人在银行预留的印鉴不符、支票的大小写不符、日期有误、连笔致使支票不能清晰辨认、有涂改等都会导致支票被拒付。另外,虚开支票方利用收票人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弄清支票真伪而套取了货物,使对方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

五、买卖合同漏洞及欺诈的防范

对于买卖合同中易出现的漏洞及欺诈行为,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可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1、订立合同前应尽可能了解对方当事人的有关信息。订立合同前应对对方的法律地位、经营范围、资信状况以及近期的经营业绩、商业信誉进行必要的考察,如当事人自己进行了解有困难,可以向对方当事人所在地的工商部门进行查询,也可以通过对方同行业或相关企业进行了解。

2、对代理人签订合同应对其代理权进行审查。对于对方业务员或经营管理人员代表其单位订立的合同,应注意了解对方的授权情况,包括授权

4

范围、授权期限、所开立介绍信的真实性,对非法定代表人的高级管理人员,如副总经理、副董事长等,应了解其是否具有代表权。

3、注重提高业务人员(经办人)及其领导人的素质。在合同订立过程中许多漏洞的出现是由于经办人员对业务不熟悉,对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所致。因此应注重提高业务人员(经办人)及其领导人的业务能力和素质,熟悉本行业的业务情况,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掌握本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法律是否对该交易行为有禁止或限制性规定。对专业性较强的合同可以聘请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员提供帮助。

4、合同订立应采取书面形式并使用比较标准的合同范本。我国《合同法》虽然允许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但因为非书面形式在发生纠纷时不好确定责任,也难免被人利用进行欺诈,订立合同应尽量采用书面形式。同时订立合同时应尽量参照合同范本,并结合具体情况订立。内容应尽量详尽、明确。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布的合同范本可以进行参照。若有条件可以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合同进行鉴证。一方面可以对内容进行把关,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合同的严肃性和可信度。

5、对恶意履行的防范。对合同进行恶意履行的情况非常复杂,但在订立合同时如能进行积极的事前防范将大大减少合同风险。如,对对方当事人的资信有所怀疑,应尽可能要求对方提供担保。另外,在合同履行中出现问题,应积极主张自己的权利,并注意保留相关证据。积极行使诉权,通过人民法院保护自己的权利,以免因超过诉讼时效而蒙受损失。

6、对用支票进行支付的应按规定程序检查。防止虚开支票的欺诈最有效的方法:一种是款到交货,根据支票转账所需时间,要求买方款到卖方

5

账面后才交货,但这种方法一般很难使买方接受除非货物较为紧俏。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到出票人开户银行去持票入账,马上就能知道支票能否兑现,如能兑现可以即行转账,如被拒付可以立即停止发货,从而避免损失。

2008年6月20日

第二篇:合同欺诈中的惩罚性赔偿责任——房屋买卖

商品房买卖合同中欺诈销售的惩罚性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第九条规定: 出卖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一)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二)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

(三)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惩罚性赔偿责任制度是来源于英美法系国家的一项民事制度,最早主要适用于侵权责任,但后来逐渐被广泛适用于合同纠纷。美国司法部的研究资料表明,1985年至1995年的十年间,法院将惩罚性赔偿责任适用于合同纠纷中的数量是侵权案件的3倍。在我国,人民法院审理合同纠纷案件特别是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能否适用惩罚性赔偿责任的问题,学术界和实务界往往将此归结到是否适用《消法》第49条的争论上来。不可否认,《消法》第49条确立的双倍赔偿开创了我国惩罚性赔偿责任制度的立法先河,有力地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合同法》第113条中也明确规定:“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而且从《合同法》第114条第2款的规定看,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不是过分高于实际损失的情况也予以认可,而在这高于实际损失的违约金中就包含了对违约方违约行为的惩罚。这些规定都已突破了传统民法中合同赔偿责任只在于填补损失而不在于惩罚的理念。

我们根据《合同法》、《消法》已经确立的惩罚性赔偿责任原则,结合我国民事审判实践和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的实际情况,在《解释》的第8条、第9条中明确规定了商品房买卖过程中因出卖人恶意违约和欺诈,致使买受人无法取得房屋的,可以适用惩罚性赔偿责任的五种情形:一是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二是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三是订立合同时,出卖人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四是在订立合同时,出卖人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五是订立合同时,出卖人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由此五种情形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时,买受人除可请求出卖人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外,还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这些规定将有利于有效制裁和遏制欺诈、恶意违约等摒弃诚实信用原则、严重损害市场交易安全的行为,维护守约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诚信制度的确立。

第三篇: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

摘要: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二者非常相似,有时很难判断。本文结合理论和实践指明二者不同的认定要素和发生的法律后果。

关键词:合同欺诈;合同诈骗;认定要素;法律后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的合同纠纷不断出现,而合同诈骗罪也是以合同形式出现的。二者相似性以及法律后果不同,给司法机关认定行为性质带来了很大难度,本文结合理论和实践对二者进行了明确区分。

合同 ,又称契约 ,是指当事人之间立、变更 、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当事人达成协议并建立了合同关系 ,标志着合同成立 ,但合同成立不等于合同生效。欺诈 ,意思指当事人一方故意编造虚假情况或者隐瞒真实情况 ,使对方陷入错误而为违背自己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

合同欺诈行为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 ,行为人的行为表面上是合法的 ,行为人通过订立 、成立 、履行合同行为 ,使自己的行为合法化 另一方面 ,行为人的行为本质是非法的 ,行为人的行为破坏了相对人的意思表示 ,使相对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

合同欺诈行为作为一种民事行为 ,其构成要件有四点:⑴ 须有欺诈人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之情况有三:一是捏造虚伪事实;二是隐匿真实事实;三是歪曲真实事实。⑵ 欺诈人必须有欺诈的故意。⑶ 须表意人因相对人的欺诈而陷于错误。⑷ 须对方因陷于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即错误与意思表示之间有因果关系。 ①“合同欺诈行为具有以下特点:第一 ,隐蔽性 。合同欺诈行为人的欺诈行为 ,相对于如标的、标准、能、合同主体等合同的主要信息 ,行为人是清楚的,在明处合同相对人则是不清楚的,在暗处。真实信息的隐蔽性 ,造成合同当事人双方的地位不平等 欺诈行为人处于优势、强势 ,合同相对人处于劣势、弱势 ,直到欺诈行为败露 。这种对信息掌握的不平等导致的地位不平等 ,并不是因为相对人认识能力的局限 ,而是因为行为人的恶意而为 。 ①苏辉,试论合同欺诈[J].宿州师专学报,2002,(9)。

第二 ,干扰性。合同欺诈行为人的欺诈行为 ,把要约或承诺的错误条件反映到相对人大脑中 ,使相对人在规避合同风险和实现预期利益的决策中作出与自己本来意愿不一致甚至相反的决策 —错误的意思表示 。相对人的“意思 自治”由于行为人的干扰而成为“意思他治”。第三 ,破坏性。I破坏了合同当事人的地位平等 ,由于其隐蔽性 ,使合同欺诈行为人处于优势、强势 ,使相对人处于劣势、弱势。II破坏了等价交换的原则。任何当事人从事交易活动,都要遵循等价交易法则 ,不得尔度我诈 ,强取豪夺III破坏了交易的自愿性。通过欺诈等方式使对方作出与其真实意思不相符合的意思表示IV破坏了社会信用 。欺诈行为败露后 ,人们将对正在或即将作出的交易行为时时处于怀疑 、恐惧之中。第四 ,非法性 欺诈行为都危害了社会济秩序 ,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在法律上属于应受禁止的非法行为。”

关于合同欺诈行为的法律效力, 我国《合同法》一般认为合同欺诈行为损害了私人利益 ,可以撤销 ,表明损害私人利益的合同欺诈行为并不必然无效 ,即并不是必然不受法律保护。如果被损害人放弃撤销权 ,则法律保护合同欺诈行为 ,如果被害人主张撤销权 ,则法律不保护合同欺诈行为 ,被撤销的合同则无效。 我国《刑法 》第224条规定:合同诈骗罪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 ,数额较大的行为。它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 ,应受到刑法惩罚。

①“合同诈骗犯罪的认定要素,从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看,只是列举了合同诈骗罪的客观行为表现形式,要认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还必须以行为人的履约能力为基本出发点,结合行为人的履约能力、对取得财物的处置情况、事后态度等方面综合认定。在具体认定要素上,主要应审查:主体资格是否真实。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即以虚假面目出现,显然可说明其主观上非法占有目的之存在。行为人有无履约能力。具备履约能力是合同得以适当或完全履行的基础,如果明知没有履约能力或只有部分履约能力,却与他人签订远超过自己履约能力的①刘恒然,合同诈骗犯罪的认定要素[J].江苏法制报,2008,(12)。

合同,骗取对方财物,应视为具有非法占有之目的。行为人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行动。

即着眼于行为人有无履行能力还不足以证实其主观上非法占有目的的有无,还要看行为人履行合同的实际行动如何。尽管有履约能力,但无实际行动或履行小部分义务,目的是套取更大的回报,行为实质上属非履约行为,充满欺骗性,则足以认定行为人主观上非法占有目的的存在。行为人没有履约的原因。如果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并无欺骗手段,签订合同后也积极履行合同,但因决策失误等正常商业风险或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最终无法履行合同,并给对方造成损失,因行为人主观上无非法占有之目的,故不能成立诈骗犯罪,仅成就民事上的违约事由;相反,若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或履行合同中存在“借鸡生蛋”,赚了就还,亏了就不还的心理,且履约过程中确实不尽力,并最终导致他人财产损失的,应以诈骗罪认处。行为人对财物的主要处置方式。目前的做法是,如果行为人将取得的财物不是按照合同的约定进行处置而是隐匿或是任意处置,主要表现在用于偿还债务、挥霍、用于非法活动、非经营性支出等或携款潜逃,就应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反之,无论行为人签约时对于到手的款项心理态度如何,不管是依约还是挪作他用,只要是用于正常经营,因商业风险而导致最终损失的,则不认定为诈骗犯罪。”

① “合同民事欺诈纠纷与合同诈骗的联系与区别:

合同诈骗犯罪与合同民事欺诈纠纷有许多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两者得以发生的基础相同。无论是合同诈骗犯罪还是合同民事欺诈纠纷,都既可以发生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也可以发生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

第二,行为人的主观心态都是故意。既具有欺骗对方,使对方的认识陷人错误,从而违背其真实意思而与之签订合同或履行合同,以谋取一定的非法利益。而且,这种故意都是直接故意。

第三,客观上都具有欺骗对方当事人的行为。合同诈骗犯罪与合同民事欺诈①周韵,论合同民事欺诈与合同诈骗犯罪的界限[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都带有“诈”字,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或是利用对方的错误或进一步加深对方的错误等等作为及不作为,都是合同诈骗犯罪与合同民事欺诈的共同手段。

第四,合同诈骗犯罪与合同民事欺诈纠纷,都主要是发生于经济交往过程中,且都是以合同的面目出现。这些合同从表面上看,条款是规范的,内容和形式也是合法的,合同的虚假性不易被识破。

第五,受欺诈人与对方签订或履行合同,表面上看也都是自愿、真实的,实质上这种意思表示都是有瑕疵的,并且都与欺诈行为有因果关系。

合同诈骗犯罪与合同民事欺诈纠纷,尽管存在上述相同之处,但在法律性质上存在重大差异,两者之间主要有以下区别:

第一,行为人主观故意的内容和目的不同。虽然合同诈骗犯罪与合同民事欺诈行为在主观上都存在着直接故意,但故意的内容和目的不同。在合同诈骗犯罪中,行为人的目的是为了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的财物,主观上并没有履行合同的目的,而仅仅是利用合同这一合法的形式;但是在合同民事欺诈中,行为人的目的是为了谋取不当或不法的利益,并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尤为重要的是,行为人所谋求的不当或不法利益,恰恰是意图通过合同的履行而实现的。这一点是区分两者的关键。

第二,客观上有无基本履约行为不同合同诈骗犯罪行为的目的由于是为了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的财物,因而在客观上没有基本的履约行为。犯罪行为人或者是签定虚假的合同,或者是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千方百计地创造借口逃避履行合同义务。在有些情况下,行为人即使也有少量地履行合同的行为,但这仅仅只是一种假象,其实质在于骗取对方的信任以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合同规定的大部分义务,他是不会履行的。这种情况即所谓的“钩鱼合同”。但是对于合同民事欺诈行为而言,由于非法利益的获得正是通过合同的履行而得以实现的,因此行为人客观上必然会有合同履行的行为。

第三,法律上对于欺骗行为有无财产数额的要求不同。合同诈骗犯罪是一种财产型犯罪,对于财产犯罪刑法上一般要求数额较大,这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因此,利用合同诈骗犯罪,合同标的数额应当符合刑法关于“数额较大”的要求。但是合同民事欺诈纠纷中,欺诈行为的构成不以受欺诈方有财产损失为

必要条件,因而合同标的数额的大小,并不影响合同民事欺诈的成立。

第四,行为性质不同。合同诈骗犯罪和合同民事欺诈虽然都是一种欺骗行为,但性质上截然不同。在合同诈骗犯罪中,尽管表面上也存在合同且合同的订立程序也相当完备,但由于行为人只是想利用合同来达到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因而该类行为的性质已经超出了民法及合同法等私法的调整范围,是一种严重违反公法的行为。这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合同诈骗行为,根据其对社会危害程度的大小和轻重,可以向利用合同进行治安诈骗的行为转化,但无论如何决不可能横跨公法、私法的二大领域而转化为合同民事欺诈。换言之,合同诈骗犯罪与合同民事欺诈不可能亦此亦彼,存在重合的情形。因为合同民事欺诈虽有欺骗,却是在履行前提下的欺骗,它作为一种意思表示有瑕疵的私法行为,历来就属于私法的范畴。正是因为这种性质上的差别,合同民事欺诈属于经济纠纷,而合同刑事诈骗则是经济犯罪的一种。

第五,行为的完成形态不同。合同诈骗犯罪是一种结果犯,在行为的完成形态上有既遂与未遂之分。因此,凡发生了法定的危害社会的结果即构成犯罪既遂。相反,如果行为人已着手实施诈骗犯罪行为,而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发生法定的社会危害结果,则应认定为犯罪未遂。合同诈骗犯罪虽未造成合同相对人的实际损害,但这种行为有其较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而行为人仍应承担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指出:“已经着手实施诈骗犯罪行为,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获取财物的,是诈骗未遂。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但是在合同民事欺诈中,如前所述,该行为要么成立,要么不成立,不存在行为完成形态上的既遂与未遂。

第六,行为的责任追究原因不同。合同诈骗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较大,因而国家对之干预的强度也较大。无论是既遂还是未遂,只要符合犯罪构成的要件,该行为都因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接受国家的刑事制裁。任何人,包括当事人相互之间都不能对于这种犯罪行为进行“私了”,免除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相反,合同民事欺诈虽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对其干预的程度不象对于合同诈骗犯罪一样强烈,要受到当事人意思自治的限制。也就是说,合同民事欺诈纠纷容许在当事人之间“私了”,一方当事人可以放弃自己的权利而免除对方当事人的

责任。”

第四篇:特许经营合同欺诈

篇一:商业特许经营合同纠纷认定与处理标准 商业特许经营合同纠纷认定与处理标准 北京市奕明律师事务所——涂志

随着《商业特许经管理条例》的出台并实施,特许经营作为一种重要的商业模式得到推广和规范。无论从国家致力推动商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规范经营防止商业欺诈的角度,特许经营都对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作为一个新的课题提到了各级司法、专家学者的研究之列。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从2008年4月1日以后,将此类案件从一般的民商合同纠纷上升为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更凸显其特殊性。这不仅是因为特许经营模式中具有高含量的知识产权成分因素,更是因为该模式得到了各级机关的高度重视。因此,研究解决此类纠纷中的法律关系,尤其是司法实践中出现的焦点问题,对于促进商业的发展,维护交易的稳定,防范纠纷的出现,创建和谐的社会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商业特许经营纠纷案件的司法实践

美国是世界上发展商业特许经营最早的国家,我国商业特许经营制度的设立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该国的实践经验,并结合了我国的具体国情。但受发展时间短和经验不足的限制,我国的商业特许经营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行业主管部门对于该模式的重视程度不高,该商业行为的监管不到位,司法机关对于该类纠纷案件的认识不统一,甚至在个案的处理上存在着大相径庭的观点。首先,对于该模式究竟是属于鼓励发展还是限制发展,各级行业主管机关及其他司法行政机关各持己见,有的政府官员甚至企业(如成品油等)认为特许经营是快速发展商业,解决就业的有效渠道;有的司法人员认为所谓的特许就是变相的招商加盟陷阱,应该遏制;其次,从行政执法来看,各级工商部门认为应该加大执法、惩罚力度,以规范经营,但是苦于相应的执法程序一直未能出台,导致部分特许人有法不依;而作为行业主管机关却认为行政机关的职责不应该以处罚为主,而应该以帮助、指导、引导和扶持为主;最后从司法实践中法律的适用与裁判标准的角度看,更是千差万别。仅以我们所去年一年办理的特许经营案件来分析,2009年,我们所共承办商业特许经营案件226件,涉及北京市海淀、丰台、朝阳、宣武、东城、大兴、一中院、二中院等法院,以判决方式结案的有81件,其中当事人请求解除的案件有27件,其中因履行合同违约解除的有23件,被法院支持的有9件;因违反信息披露义务请求解除的有3件,被法院支持的有3件;当事人依据《条例》单方行使解除权的有1件,被支持的有1件。当事人认为特许人存有欺诈请求撤销合同的有44件,被法院支持的有22件。当事人请求合同无效的有10件,其中因为特许人不具备其中两店一年而无效的有5件,被法院支持的有1件;因为特许人不具有相应资质证书的有4件,被法院支持的有1件;因特许人没有完成备案的有4件,至今未被法院支持。从上述案件中,引发了笔者对于特许经营纠纷案件的诸多思考:

首先,人民法院受理的当事人请求解除合同纠纷案件中,一般基于合同履行中的违约问题,比如区域保护、质量、持续指导义务、退换货等原因造成的履行合同不当或者不全面而要求解除合同的比较多,尽管《条例》第23条规定了违反信息披露义务和虚假宣传可以解除合同,但是一般当事人依据该规定请求解除合同的比较少,依据《条例》第12条请求解除合同的就更少。在此类案件中,法院一般依据《合同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审查特许人是不是具备足以解除合同的重大违约或者根本违约行为裁判合同是否被解除,只有海淀区人民法院依据《条例》第23条作出过一起因特许人违反信息披露义务而解除合同的判例,朝阳法院依据《条例》第12条作出过一起因被特许人的随意解除权在合理期限内,而判决解除合同的判例。由于作为特殊法的《条例》对于当事人特别是被特许人的权利,作出了更严格于《合同法》的规定,海淀法院和朝阳法院据此的裁判,应该是特殊法优于一般法的一种大胆尝试。

其次,人民法院受理的当事人请求合同无效纠纷案件中,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被特许人认为特许人应该根据《条例》的规定,具备“两店一年”的基本条件并依法办理特许经营备案手续,而特许人在不具备或没有办理备案手续的前提下签订的合同;另一种情况是被特许人认为特许人从事的经营项目属于国家规定的特殊行业,应该具备有关部门的批准资质证书,而特许人在不具备该资质的前提下签署的合同。在这种情况之下的请求合同无效,似乎与特许经营的合同性质没有关系。在这类案件的审理中,只有朝阳法院曾经作出过两起主动审查特许人是否具备“两店一年”的条件,最后以特许人不具备该条件判决解除特许经营合同,后来在二中院的调研报告中明确了人民法院不宜直接以该条件作为评判合同效力的唯一依据。海淀区法院也曾经因为特许人不具备网络运营资格,判决特许人与被特许人所签署的网上学习特许经营合同无效,但是无效的理由和依据均不涉及特许经营的专门性规定。最高法院2009年7月7日在《关于当前形势下审理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中,再次明确了合同法规定的强制性规定分为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和管理性强制性规定,并界定了其判定标准及其法律后果;朝阳区法院的裁判再次促进了立法的具体化。

笔者从整体的角度上看,不主张人民法院依据《条例》审查合同效力,因为特许经营合同只是《合同法》调整范畴的一部分,一份特许经营合同可能因为特许人不具备特许经营资格或者条件,人民法院可以不确认其合同性质是特许经营合同,但是并不意味着不符合特许经营合同特征或条件的合同中其他条款就当然归属于无效。因为特许经营合同既包含了知识产权的授予使用,还包含了产品的销售,如果说由于特许人的条件或资格不具备《条例》规定的条件,最多只能说该合同中的特许费用收取缺乏依据,但是不能否认当事人双方所达成的商品买卖一致的其他条款和意思表示。因此以《条例》的管理性强制性规定确认特许经营合同完全无效的做法不可取。 再次,人民法院受理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合同纠纷案件中,绝大多数都是以特许人在宣传资料、广告中使用了虚假的信息,以申请商标充当注册商标,甚至以特许人在合同签署前没有进行完整的信息披露义务等为由请求撤销特许经营合同的情形。除了丰台法院早期曾以广告、宣传资料属于要约邀请不属于要约,而驳回被特许人的诉讼请求以外,海淀、朝阳包括丰台法院后期的裁判中,都一致认为只要特许人在广告、宣传资料中有任何不实成分,均以此为由确认特许人对被特许人构成欺诈而判决撤销合同,完全一改过去司法机关“不轻易认定合同欺诈并撤销”的维护交易稳定原则,也突破了其他合同纠纷案件中“没有充分证据一般不予认定”的基本司法审判原则,显示出司法机关对于该行业的普遍认识,那就是“十个加盟九个骗”的潜在意识。

二、商业特许经营合同纠纷中的主要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商业特许经营纠纷案件中可能常见的法律问题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被特许人主体问题

实践中,一般特许经营合同都是由特许人与自然人之间签订的,合同签订以后,自然人基于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履行合同中会设立经营实体如有限责任公司、个体户等,那么这种情况之下的特许经营权是否必然转让?特别是在合同中如果有明确约定禁止转让的情况之下,作为自然人的被特许人需要与他人合作成立有限责任公司,特别是在成立有限责任公司以后签署特许经营合同的当事人股东又将其股权转让给了其他人,这种情况之下的被特许人主体应该怎么界定?权利义务是否应该作为概括转让看待等等。

笔者认为,特许经营合同是知识产权含量极高的经济合同,特许人将此资源授予不特定人使用的时候是具有选择性的,如果法律不禁篇二:特许经营合同的解除问题 关于特许经营合同解除问题的总结

一、特许经营合同简述。。。。。。。。。。。。。。。。。。。。。。。。。。。。。。。。。。2

(一)特许经营概念.。。。。。。。。。。。。。。。。。。。。。。。。。。。。。。。。。。。。2

(二)特许经营合同的认定.。。。。。。。。。。。。。。。。。。。。。。。。。。。。。。2

二、特许经营合同解除及无效。。。。。。。。。。。。。。。。。。。。。。。。。。。。。2

(一)特许经营合同解除的类型.。。。。。。。。。。。。。。。。。。。。。。。。。。2

1、法定解除.。。。。。。。。。。。。。。。。。。。。。。。。。。。。。。。。。。。。。。。。。。2

2、约定解除.。。。。。。。。。。。。。。。。。。。。。。。。。。。。。。。。。。。。。。。。。。4

3、协商解除.。。。。。。。。。。。。。。。。。。。。。。。。。。。。。。。。。。。。。。。。。。4

4、法院根据情势变更原则的裁定解除.。。。。。。。。。。。。。。。。。。。。4

(二)特许经营合同的无效.。。。。。。。。。。。。。。。。。。。。。。。。。。。。。。5

(三)特许经营企业未备案,签订的加盟合同效力问题及解除问题。。。。。。。。。。。。。。。。。。。。。。。。。。。。。。。。。。。。。。。。。。。。。。。。。。。。。。。。5

三、特许经营合同解除的流程.。。。。。。。。。。。。。。。。。。。。。。。。。。。6

(一)单方解除(包括法定解除、约定解除)流程.。。。。。。。。。。6

(二)双方协商解除流程.。。。。。。。。。。。。。。。。。。。。。。。。。。。。。。。。7

(三)法院裁定解除流程.。。。。。。。。。。。。。。。。。。。。。。。。。。。。。。。。8

一、 特许经营合同简述

(一)特许经营概念

《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商业特许经营(以下简称特许经营),是指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企业(以下称特许人),以合同形式将其拥有的经营资源许可其他经营者(以下称被特许人)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开展经营,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用的经营活动。

(二)特许经营合同的认定

特许经营合同的本质特征在于特许人将其拥有的经营资源许可被特许人使用,被特许人按照约定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开展经营,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用的合同,以是否构成特许经营性质为标准认定是否为特许经营合同。

但应注意的是,除有相反证据外,合同内容一般应推定为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并可作为判定合同性质的依据。当事人实际履行与合同约定不一致且对方当事人也认可该履行的,则该实际履行应视为对合同约定的变更,并应替代合同的相应约定并与合同的其他内容共同构成判定合同性质的依据。合同中约定一方以另一方的分支机构、子公司或者控股公司进行注册并经营,当事人主张不属于特许经营合同性质的,应当结合该约定的具体履行情况判断合同性质。此外,有的合同中明确约定“本合同不是特许经营合同”或类似的合同性质条款,这种约定也不应影响对合同性质的判断。

二、特许经营合同解除及无效

(一)特许经营合同解除的类型

1、法定解除

依据《合同法》第九十四条 ,下列情形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

指合同签订后,不是由于任何一方当事人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当事人既不能预见也无法事先采取预防措施的意外事故。

(2)在履行届满前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 a、受许人不交纳各种加盟费用;b、受许人明确表示不予支付所欠货款。(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a、受许人未交纳各种加盟费用,经催告仍未交纳;b、受许人拖欠货款,经催告仍未支付。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特许人: a、未按合同约定向受许人提供全套运营体系;

b、未按本合同约定履行加盟店开业前及经营过程中的培训、技术指导义务; c、丧失商标或其他特许标识的所有权或使用权; d、因产品质量问题引起大量投诉并被主要媒体曝光,品牌形象和价值及企业商誉受到严重损害;

e、强行要求受许人接受除合同约定专卖以为的商品;

f、特许人提供的设备根本不能使用,或者经多次返修后仍不能使用的; g、违反商圈保护; h、被指控为刑事犯罪的; 受许人:

a、超过合同约定的期限未符合开业条件或未开业;

b、未经特许人事先书面同意擅自销售或提供非特许产品或服务;

c、经营、管理、服务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引起大量投诉及被主要媒体曝光批评,严重损害经营体系的商誉;

d、未经特许人事先书面同意擅自全部或部分转让加盟店面; e、侵犯或严重泄漏经营体系商业秘密;

f、被控为刑事犯罪,造成无实际持续经营能力。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1、《特许经营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特许人和被特许人应当在特许经营合同中约定,被特许人在特许经营合同订立后一定期限内,可以单方解除合同。 通过该规定赋予受许人在一定期限内的单方解除权。

2、《特许经营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特许人向被特许人提供的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不得隐满有关信息,或者提供虚假信息。

特许人向被特许人提供的信息发生重大变更,应当及时通知被特许人。特许人隐瞒有关信息或者提供虚假信息的,被特许人可以解除特许经营合同。 但是,什么程度的隐瞒、虚假信息提供,才能解除加盟合同?现行法律并未有详尽的规定,但现行司法实践中,对采用以隐瞒、提供虚假信息为由解除加盟合同,采取从严原则,还是要看是否影响其合同目的实现与否。

2、约定解除

《合同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约定解除以具体合同约定情形发生,行使解除权,但要考虑约定内容的合法性、合理性。 例子:受许人约定任务量未完成,是否可以解除合同?看约定的任务量是否符合市场行情浮动。是否公平。

3、协商解除

《合同法》第九十三条第一款: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协商解除的随意性比较大,但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4、法院根据情势变更原则的裁定解除

指合同成立后,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发生了不可预见的情势变更,致使合同的基础丧失或动摇,若继续维护合同原有的效力则显失公平,从而允许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原则【合同法解释

(二)第二十六条】。

例子:某加盟商的加盟期内,出租方不愿把店铺出租给加盟商,加盟商起诉到法院,要求解除加盟合同?法院将可能依据情势变更原则予以解除。

(二)特许经营合同的无效

1、特许主体资格不合格的,加盟合同无效。

2、《特许经营条例》第七条规定,“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拥有成熟的经营模式,并具备被特许人持续提供经营指导、技术支持和业务培训等服务的能力。

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拥有至少2个直营店,并且经营时间超过1年。

3、违反《合同法》52条规定而无效。

a、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b、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d、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e、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3、违反《合同法》54条规定,经撤销而无效。 a、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b、在订立合同时显示公平;

c、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三)特许经营企业未备案,签订的加盟合同效力问题及解除问题。

1、国家要求备案,未备案是否违反国家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目前司法实践虽有争议,但主流观点还是倾向于本案只是一种行政处罚责任,非强制性的责任,并不因未备案其开展特许经营主体资格就不能,即备案不是特许加盟合同的生效要件,因此,不能以未备案认定特许经营加盟合同无效。

2、特许经营企业未备案,签订的加盟合同是否可以解除?

特许企业未备案,亦未告知加盟人,是否能以隐瞒信息、提供虚假信息,而要求解除合同? 同样,未告知备案信息,要看是否足以影响合同目的的实现,一般来说,特许人未办理备案手续,并不能当然其不能开展特许经营,故不能以此要求解除合同。

三、特许经营合同解除的流程

(一)单方解除(包括法定解除、约定解除)流程

1、确定法定解除或约定解除条件成立---

2、搜集法定解除或约定解除条件成就的证据材料---

3、拟定书面《解除合同通知函》---

4、ems发送《解除合同通知函》---

5、解除通知函到达被送达人时生效---

6、被解除人有异议,可在3月内向法院起诉,确认合同解除的效力。篇三:商业特许经营合同的解除与特许费用的处置 商业特许经营合同的解除与特许费用的处置 ◇ 蔡 涛

2013-1-4 19:44:04 来源:人民法院报 2012-12-20 【案情回放】

被告是从事火锅餐饮服务的连锁企业,在住所地成都市具有相当的知名度,旗下有多家加盟店。因慕其名,原告李某于2009年2月与被告签订了《餐饮特许经营合同》,合同约定:原告加盟被告的火锅连锁,被告负责提供相关经营资源的使用权及培训服务;原告向被告缴纳特许费用50万元及保证金5万元,加盟期限为3年;若原告将重要资产转让给他人或者擅自转让特许经营企业,改变经营地址和范围,不遵守《管理经营手册》或特许经营规范时,被告可以解除合同。合同签订后,原告向被告支付了特许费用和保证金,被告亦提供了相关经营资源和培训服务,原告开始经营。

2010年3月,成都媒体报道了当地一些餐饮企业使用不合格香油的事件,其中有被告。原告认为此事件的曝光严重损害了被告火锅连锁的商誉,导致其加盟店无人光顾,难以为继,原告遂终止了经营,将店铺转让给他人。之后,原告将被告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解除双方签订的《餐饮特许经营合同》,要求被告返还已经预付的剩余两年特许费用和保证金,并且赔偿其他经济损失。

2011年12月6日,一审法院作出判决,认为根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十二条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虽然没有充分证据显示被告使用不合格香油事件对特许经营的商誉造成严重损害,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但原告作为被特许人有权在合同订立后的一定期间内单方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后,被告应当返还原告剩余合同期间的特许费用333333元和保证金5万元;原告主张的其他损失因缺乏事实依据未得到支持。被告不服一审上诉,2012年5月29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维持一审,驳回上诉的终审判决。

【不同观点】

随着商业特许经营的蓬勃发展,围绕商业特许经营合同签订、履行、终止和解除而产生的纠纷层出不穷。商业特许经营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商业的特殊营业模式,为此国务院颁布了《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简称条例)来规范管理商业特许经营活动,但是行政法规与民事关系存在非对应性,这使得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似乎有法可依,但又难以适用。尤其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旦被特许人因各种原因提出解除合同,要求特许人返还预付的特许费用的主张时,如何适用法律存在很大的争议。

特许人认为:商业特许经营合同是特许人与被特许人协商一致签订的,双方都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除非出现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的情形,被特许人不得单方解除合同。所以若被特许人自行决定终止经营并不影响合同的有效性,特许人无义务退还其预付的特许费用。

被特许人认为:其是基于对特许经营盈利宣传的信赖而加盟的,然而实际经营中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的经营效果存在不可预料的变数。当经营效果不佳时,若强迫被特许人继续履行合同,勉强经营不公平,而且特许人并未付出实体性财产,无理由占有被特许人预付的特许费用。

传统观点认为:条例属于行政法规,是行政管理机关行使管理权时适用的法律依据,从法理上讲不能直接适用于民事纠纷的处理。法院审理此类纠纷还是应当依据合同法,所以被特许人主张解除合同要么根据合同约定的条件,要么依据合同法规定的法定条件,不能单方面任意解除。

新观点认为:合同法的普适性条款难以有效规制特殊的商业特许经营合同关系,而条例中体现出来的权利、义务内容可以作为特别规则,用于弥补合同法的不足。因此,针对合同解除和特许费用的处置,不能拘泥于合同条款和合同法的规定,应当给被特许人适当的体恤,体现出法律适用的公平性。

【法官点评】

被特许人有权在合理期间单方解除商业特许经营合同 1.单方解约权的设置是为了平衡缔约双方的利益关系

根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三条的解释,商业特许经营是指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企业,以合同形式将其拥有的经营资源许可其他经营者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开展经营,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用的经营活动。特许人与被特许人能力与实力不对等是商业特许经营合同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条例凸显出严格规制特许人的资质和行为,加重其义务,平衡双方利益关系的目的和取向。条例对从业者规定了严格的准入条件,并要求特许人在缔约前向拟加盟者披露与特许经营有关的详细信息,以便拟加盟者了解特许经营的真实盈利能力和经营风险,在信息充分的基础上审慎决策。

此外,商业特许经营合同关系还存在另外两个不甚明显但十分独特的特征:一是被特许人经营的被动性。为了保持特许经营商誉的稳定性,特许人往往要求被特许人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开展经营。所以特许人对被特许人的经营具有相当的控制权,包括经营场所选址、店铺装修风格、使用的技术和设备、服务人员的着装与工作方式、收费标准、原材料的采购等经营事项都要严格遵照特许人的要求。因此,被特许人在经营中处于被动按要求行事的地位,不能擅自改变经营方式或自主拓展经营;二是预期经营效果的不确定性。被特许人是基于对特许经营成熟的模式、良好的商誉和知名度以及盈利有保障的信赖而加盟的,但是实际经营中却时有不归因于缔约双方的客观因素导致经营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状况发生。鉴于经营的被动性,当被特许人严格遵从特许人的指令进行经营,而经营效果仍然不理想,若仍要被特许人继续履行合同,不能及时终止经营,那么对于不断扩大的单方损失将难以弥补。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特许人和被特许人应当在特许经营合同中约定,被特许人在特许经营合同订立后一定期限内,可以单方解除合同。笔者认为,此条款正是为了应对因经营的被动性和预期经营效果的不确定性而引发明显不利于被特许人利益的情势,赋予被特许人及时终止履行合同的权利,修正双方因此而失衡的利益关系而专门订立的。 2.订立公平、合理的单方解约权条款是特许人的缔约义务

享有在一定合理期限内单方解除合同的权利意味着被特许人可以在特许人无违约、无过错的情况下,自主决定终止经营,并解除合同。可以说这是超越普通合同权利的一项特权,对被特许人的利益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单方解约权的存在使得被特许人从被动履行合同的局势中解脱出来,获得了终局性的主动权。但是,特许人往往不愿意受制于此,致使其预收的特许费用的产权处于不稳定状态中,所以凭借处于优势的缔约实力,特许人往往有意不订立被特许人单方解约权条款或者附加限制条件。

但是,由于单方解约权条款具有在能力和实力不对等的情况下,维护和保障缔约双方最终利益平衡的重大功用,故笔者认为,订立被特许人单方解约权条款属于特许人必须承担的缔约义务,同时也是被特许人应享有之合同特权。特许人在缔约时有义务告知被特许人拥有此项法律赋予的权利,并主动与被特许人商定具体条款。特许人不得利用优势地位采取订立其他合同条款的方式积极地排除被特许人的单方解约权,同样也不得以不订立合同条款的方式消极地排除此权利,而且亦不得以附条件或者设定不合理期限的方式减损被特许人的此项特权。 将上述法律论断移植到合同法的适用中,得出的结论是:特许人作为应当完全知悉特许经营法律规定,了解法律义务,并占据优势地位的一方,应当以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原则为指导,依照条例的规定与被特许人缔结公平、合理的商业特许经营合同,其中必须订立被特许人单方解约权条款。特许人如若违反将构成缔约过失,被特许人若因特许人的过错而失去本应享有的合同权利则有失公允。为恢复合同的公平性,应当认定这种情况下被特许人不必受制于合同条款,依然享有单方解约权,并且作为权益受损一方其拥有了行使权利的主动权。作为过错一方,特许人将失去本来享有的对确定合理期限表达自己意见、进行平等磋商的权利,只有当被特许人选定的解约权行使期明显不合理、损害其权益时,方能被双方共同认可。

第五篇:民事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分析

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纠纷是常常发生的,纠纷发生后大家应冷静积极合法的处理纠纷以免使事态严重化。笔者撰写此文,从民事欺诈与合同诈骗罪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力求为大家在处理纠纷时能提供一个防范法律风险的方法。

1、什么是民事欺诈

民事欺诈是指一方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民事欺诈的有以下构成要件:

(1)一方主观上有欺诈的故意,隐瞒虚假情况或不告知对方情况是一方故意所为,故意包括明知虚假而告之或不告知,和应知而由于疏忽大意没有告知。

(2)一方客观上实施了欺诈行为。该行为可以是故意告知虚假情况的作为行为,也可以是有义务告知不予告知的不作为行为。隐瞒则包括故意以一定行为掩盖真实情况的作为和不予告知真实情况的不作为。

(3)由于一方的欺诈行为,诱使对方陷入了错误的认识。

(4)由于错误的认识而做出了违反其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在没有对方的欺诈行为下另一方本应作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然而由于一方的欺诈行为而不作出或作出了一定的行为。

2、什么是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该行为刑法规定中有以下表现形式: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3、民事欺诈向合同诈骗区别

(1)主观目的不同

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欺诈财物的数额不同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六十九的规定、合同诈骗案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a、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

b、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的,数额在五万至二十万元以上的。

4、民事欺诈向合同诈骗的转换

例如,有些个人为了谈下一个合同,但另一方要求必须是公司才与其签订合同,于是该个人就私刻公章或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单位签订合同,合同签订后他很好的履行合同义务从中获得了利润,虽然该行为违法但并不构成合同诈骗罪。如果合同签订后携款潜逃则构成合同诈骗罪。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行为人签订合同以后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上一篇:木门市场分析范文下一篇:面试素材必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