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解读

2022-06-21

第一篇:1钓鱼的启示解读

五上 钓鱼的启示 (1)

钓鱼的启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抓重点词理解课文;学习自己和与人合作,解答问题;学习作者细腻的心理描写。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抓重点词句、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理解课文,结合生活读懂课文。

3.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感情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引起情感共鸣,并从中受到教育。

三、教学准备:

继续预习课文,感情读文。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把自己的体会和疑问批注在课文的空白处。观察生活中有规则的事例,举

一、二件和同学交流。

13、《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

《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

2、理解题目意思。

师:“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

二、初步了解课文

(一)学习生字词

1、生字读音

这篇课文的生字多达20字,而且有的很难读。所以啊,我们就从检查生字的读音入手。

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读。 (课件显示)

放好鱼饵 抛出钓线 湖面涟漪 耐心等待

鱼竿剧抖 大鱼挣扎 小心翼翼 操纵钓线

鱼跃不已 筋疲力尽 拉鱼上岸 父子得意

乞求无果 不容争辩 放鱼回湖 依依不舍

月光如水 获得启示 遇到诱惑 思父告诫

道德抉择 简单问题 道德实践 勇气力量

师依次指“剧”“跃”“抉”“挣”“获”等字,

2、部分词语的意思。

词串中的词语,有什么不明白的,请提出来。(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

3、课文内容

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别急,再看看课文才回答)

三、深入体验课文情感

1、初步了解情感

(语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 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

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

指导:逐句指导,在朗读种体会,在想象中体

(三)父亲的情感

1、自读

我们体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回湖的情感,父亲呢?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课文什么地方?

2、交流与指导。

(1)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又什么不同?在课文的哪些地方?(课件随机显示有关语句)

3、逐句指导: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指导:从“得”字你体会到什么?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指导:从父亲平静的语气从中体会到什么?

朗读种体会,在想象中体会。 指导:从父亲平静的语气从中体会到什么?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指导:“不容争辩”什么意思?(板书:不容争辩)请看看课文中的插图,体会体会。

(课件显示插图)这是当时的情景。儿子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领会到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正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里取下来。

请展开想象,当儿子向父亲再次投去乞求的目光的时候,父亲不容争辩地说些什么?我当儿子,谁来当父亲?(师生合作表演)

从父亲“不容争辩”你体会到什么?

4、讨论

师: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父亲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班上交流。

(四)课堂小结,留下悬念

师: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启示?会怎样影响我的成长?我为什么对父亲满怀感激之情?这些内容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五、课外作业

1、写生字词,要求会写的生字每个写3个;带生字的词语每个写2个。

2、朗读课文。

3、摘录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句子。

4、预习课文的后半部分,提出疑难问题。

板书设计

13、钓鱼的启示

父亲

钓鱼

得意

放鱼

依依不舍 不容争辩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一)听写生字词。

(二)学习“钓鱼”部分的体会。

师:从“我”钓到大鲈鱼到把它放回湖里的心理变化,你体会到什么?

从父亲要我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时态度的坚决,你体会到什么?

答题要点(1)要把钓到的鱼放掉很难很难。(2)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教育。

二、学习课文后半部分

(一)默读思考: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师:从“我”钓到大鲈鱼到把它放回湖里的心理变化,你体会到什么?

从父亲要我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时态度的坚决,你体会到什么?

答题要点(1)要把钓到的鱼放掉很难很难。(2)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教育。

二、学习课文后半部分

(一)默读思考: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你是从课文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

(二)学生读书思考,并画出有关语句。

(二)交流与指导:

1、提问: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谁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学生回答完,课件出示:“转眼间34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其中,“但是,„„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划上横线。)

2、轻声齐读带横线的句子。

3、“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鱼”指的是什么?(“鱼”指的是形形式式的诱惑,指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

4、“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什么意思?

指导:刚满11岁那年,“我”在鲈鱼捕捞开禁之前2小时钓到一条大鲈鱼,是留下来还是放回湖里,是道德问题吗?

(因为把还没到捕捞鲈鱼时间,把钓到的鲈鱼留着,就是错误的;而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抉择就是这么简单。从作者放鱼回湖心情的沮丧,可以看出实践道德很难,实践道德,就是放掉到手的鱼,放弃个人利益。)

5、“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从这句话体会到什么?

指导:“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是什么教育?(“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的教育就是道德教育、是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这句话是说,从小得到严格的道德教育,就会有勇气和力量去实践道德。)

6、小结。

用自己的话填空:作者从34年前那个夜晚钓鱼的经历中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指导朗读这段话。

8、(课件显示)拓展: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会经常遇到形形式式的诱惑,也就是像这位作者所说的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你遇到过诱惑吗?遇到诱惑时怎么做的?比如:

在家里: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采,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你„„

„„

在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

选举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学找人帮忙,你„„

„„

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

回家路上,你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你„„

„„

五、课外拓展

搜集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如:

孟德斯鸠:“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14、钓鱼的启示 严格教育 道德实践 勇气和力量

第二篇:钓鱼的启示

《钓鱼的启示》课堂实录1 【设计思路】

《钓鱼的启示》是一篇记叙文,讲的是34年前的一个夜晚,“我”和父亲去钓鱼,由于离捕捞鲈鱼开放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爸爸要“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又大又漂亮的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很不理解,但最后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了湖里。34年后,“我”成了一名著名的建筑工程师,从自身生长的经历中深深地体会到“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理解课文的内容不是难点,难点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也就是父亲说的话:道德只是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要理解这个难点,必需从文中钓鱼这件事去理解,从我钓到大鲈鱼的得意,到放鱼时的依依不舍和沮丧来体会道德实践的艰难。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把体会“我”钓到鲈鱼时的得意和放鱼时的沮丧做为教学的重点,由体会这种心情的变化来理解道德实践的艰难,理解父亲的话。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坐得真端正,一看就知道是守纪律的好学生,冒昧地问一下,老师不在的时候,你们有没有违反过纪律?生: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师:老师欣赏你们的坦诚和勇敢,但是更提倡大家向李卓然和周锦泽学习,学习她们在老师不在的时候,也能遵守纪律,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自律”。做到这两个字很不容易。今天我向同学们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是美国的著名建筑设计师,他时刻严格自律,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和信任。他美好的品德来自他小时候一次钓鱼的经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也就是我们课本上的第13课,《钓鱼的启示》。请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导入新课,自然引出“自律”并使“自律”贯穿全课。)

二、检查预习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课文了,生字词都认识了吧,敢不敢接受挑战?

生:敢。

师:生字词自学得不错,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能告诉大家,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吗?不要急于回答,再浏览一遍课文。

生:课文先写了我和父亲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和父亲去钓鱼,钓到了一条很大的鲈鱼,但是父亲让我把鱼放了,我很难受,最后写了我得到的启示。

师:课文读得不错,把主要内容说出来了。

生:我还可以用几个词来概括:课文先写了我和父亲去钓鱼,再写了父亲让我放鱼,最后写我得到的启示。

师:你的概括能力真强。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独立识字的能力和整体掌握课文内容的能力,通过这一环节,协助学生理清课文。)

师:课文内容了解了。预习的时候,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课文的题目是钓鱼的启示,他得到了什么启示?

师;你会从课题入手去想问题。

生:父亲为什么让我把鱼放了?

师:是啊,为什么要放了呢?

生:父亲盯着鱼看了好一会,为什么看了好一会儿?

师:你会从细节入手,读书真仔细。

生:课文写钓鱼,怎么后面又写了“我”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这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课文中“我却不止一次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个“鱼”指的是什么?

师: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说明在读书的时候,考虑了。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同学们再去读书,从书中寻找答案。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读书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去发现,加细致地读书,更深入地考虑。)

三、细读课文,探究问题

师:三十四年前月光如水的夜晚,我钓到了一条大鱼,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中的句子。

生:我钓到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

生:我钓到了一条从没有见过的大鱼。

生:这条鱼是“我”好不容易钓上来了。

师:说得精彩极了,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生读句子:“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师:你在读这句话的时候,体会到作者的心情了吗?

生:高兴。

生:得意。

生:大喜过望。

生:喜出望外。

生:欣喜。

生:惊奇。

师:同学们能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心情,可见语言能力较强。把你体会到的心情读出来。生读这句话。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引导学生读这句话,体会我得意的心情,更能表示出大鲈鱼的诱人。为下文“我”放鱼时的不舍做好了铺垫。)

师:我正得意地欣赏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的时候,父亲却让把它放了,我会有怎样的表示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的4~9自然段,标画出描写我心情的词语,体会我心情的变化。

生:急切、难受、伤心、依依不舍、沮丧。

(读书有自身的理解,既能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我”的心情,又进行了词语的训练。)

师:我心情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我和父亲的对话中,请同学们练习一下父子的对话,体会 “我”的心情。

(从具体语句中体会“我”心情的变化,表示我对大鲈鱼的不舍。)

生:自由读,展示读,男女生读。

师:当我看到四周没有人的时候,我把乞求的目光再次投向了父亲,想一想,我会对父亲怎样说?

(利用课文的空白,进行补白,体会人物的心理,反衬在无人看到的情况下,实践道德的艰难。)

生:爸爸,求求你,把这条鲈鱼留下吧。

师:小朋友,还不到鲈鱼捕捞开放的时间啊,不能留下。

生:我们什么时候钓到的,又没有人看见,还是留下吧。

师:天知地知,你必需把这条鱼放掉。

师:父亲这样做,对吗?

生:对,因为还不到捕捞鲈鱼的时间。

生:因为他父亲想教育小朋友按规定做事。

师:父亲不喜欢吗?

生:父亲也很喜欢。

师:你从哪里看出父亲也很喜欢这条鲈鱼?

生:从“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这条漂亮的大鲈鱼”和“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知道的。

师:刚才有位同学问“父亲为什么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明白了吧?

师:我尽管依依不舍,但是还是把这条鲈鱼放回了湖里,同学们,这时他舍弃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呢?

生:舍弃了鲈鱼,得到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师:你会联系下文来说,什么是道德实践呢?

生:就是去做。

师:说得很好,就是依照正确的去做。

(引导学生从父亲的角度去看问题,父亲也很喜欢那条鲈鱼,也在进行着道德的抉择,从而更加深了学生对道德实践的认识。)

师: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我已经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但不止一次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他会遇到哪些诱惑呢?

生:金钱。

师:对,这里的鱼可以指金钱。

生:职位、小廉价。

师:说得不错,能联系他的职业来说说吗?

生:比方说,他在给他人搞设计的时候,两个公司竞争,一个公司给他很多钱,让他给自身的公司设计的好,而故意给另一个公司设计的不好。

师:这时,他会怎么做呢?

生:他不会要那个人的钱。

师:他会想起父亲的话。刚才有个同学说“钓鱼这件事和他成为著名建筑设计师有什么关系?”现在想一想,有没有关系?

生:哦,我知道了,因为父亲的教育,才使他严格按正确的去做,才最后成为了一名著名建筑设计师。

师:是啊,当他一次次面临道德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的话。我们来读一读父亲的话。

生:读。

师: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道德是个很简单的问题,放了大鲈鱼就是对的,不放,就不对,但是真正让他放的时候,他却不舍得了。

生:有一次,老师多给了我分数,我一看很高兴,终于比同桌高了,但是当我仔细再看的时候,发现有一个错误,老师没有扣分,我就想若是给老师看了,我的分数就比同位少了,可是不给老师看,就不老实了,我很矛盾。但是,我想起了老师平时教育我的话,就给老师看了。

生:我有一次,借了同学的橡皮,我看到他的橡皮很好,就自身留下了,不想还给他了。

师:你知道应该怎么做吗?

生:知道。

师:尽管知道,但是看到那么漂亮的橡皮,还是不想还给同学。

生:也就是说的时候很简单,做的时候就不舍得了,就很难了。

生……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父亲的话理解得较好。教师应该做一个小结,突出舍弃个人利益的困难,突出主题。)

师:同学们谈得很好,看来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不只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也给同学们以深刻的影响。让我们端起书来,再次回到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你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生:配乐朗读课文。

(创设的情景非常好,学生在月夜背景的烘托下,倾听着舒缓的音乐,仿佛在慢慢向人们讲述自身的故事。)

师:同学们读得很美,我都被陶醉了。今天同学们提得问题我们读懂了,但是在生活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希望今天的学习能给同学们以协助。

第三篇:钓鱼的启示

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是xx号,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钓鱼的启示》,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詹姆斯(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等七个方面来说课。

一、深入浅出说教材

《钓鱼的启示》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它是一篇论理型的文章。文中主要写了三十四年前的一天晚上我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又大又漂亮的大鲈鱼,此时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还差两个小时,父亲却坚持要我把鲈鱼放回湖里的往事。34年后,我成了一名著名的建筑工程师,从自身成长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终生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本文分为钓鱼、放鱼、启示三部分。

二、简单明确说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

1、 认识本单元的生字,正确读写字词,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2、 引导学生凭借文中的关键词句深入体会文章的内涵,牢记课文中给人深刻启示的重点句。

3、从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每个人都应严格按照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三、突出特色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人物心理活动描写比较多,因此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父亲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教学难点确定为:抓住重点句,体会詹姆斯钓到鲈鱼和放鱼的心情变化,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四、实实在在说教学理念

依据本课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我的教学理念是简简单单教语文,多读是主要的方法。让学生分层次、反复多次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自主合作学习是主要方式,让学生发挥各自的优势,分组讨论,互相学习以达成教学目标。

五、注重效率说教学方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根据本文的特点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朗读法.勾画圈点法.讨论法等。同时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六、详略得当说教学过程,我准备用板块式教学推进,环环紧扣,层层递进。

(一)第一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是回忆了我十一岁时钓到了一条罕见的大鱼,从不肯放鱼写到依依不舍把鱼放回湖里,最后写了34年后的感悟。课文在叙事的过程中插入了不少细节描写以及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所以同学们在读的时候抓在这些描写,来解读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从而更好理解课文第十一自然段父亲告诫我的话。

(二)第二板块读写生字,抓重难点。

首先让学生读十一个生字,然后请个别同学读难认的2个生字,再将易读错,读混淆的生字出示在黑板上,让同学分小组朗读含生字词的语句,加深印象,巩固教学。2.会写,首先要求学生读十四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然后让同学先说说哪些字难写?怎么记忆字形?并抄写一遍,请个别学生到黑板上演板,重点练习“溅践诫”这三个字,重点讲述并板书,以便让学生更加直观更加清晰地掌握。

(三)第三板块品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1.默写课文,思考一下问题

①个人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 ②个人朗读第10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父亲坚持要我把鲈鱼放回湖里?

2.小组交流,集中讨论统一意见

3.有感情朗读第三.十自然段,让学生读中感悟一下句子的思想感情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作者是多么的不舍得那条又大有漂亮的鲈鱼,更能衬托了父亲从小对“我”进行严格的道德教育,使我获得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点名说说“我”钓到大鲈鱼到把它放回湖里,心理变化怎样?抓住主要词句体会我对大鲈鱼的喜欢,感悟放弃已到手的大鲈鱼之难?

4.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我心情变化的语句

5.根据课文内容,用适当的词语概括我心情的变化

得意-(急切)-(乞求)-(依依不舍)

(四).第四板块精读课文,拓展延伸

1.点明同学说说我钓到大鲈鱼到把它放回湖里?我的心理变化是什么?抓住主要词句体会我对大鲈鱼的喜欢,感悟放弃已到手的大鲈鱼之难?

2.小组讨论,实际生活中同学们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呢,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同学们仔细想想,你们在日常生活有没有遇到生活当中诱惑的鱼,面对这条鱼的时候你们是怎么做,能像作者一样坚持道德吗?做一个道德的实践者嘛?请同学畅所欲言。

3.课文中还有那些语句对你有启示?由此你想到了什么?把读后感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七.抓住关键说 板书设计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表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我设计的板书如下:

钓鱼的启示

钓鱼:得意 高兴

放鱼:急切 着急-委屈.乞求-依依不舍.伤心 启示:严格教育,道德实践,勇气和力量

以上,我从教材.目标 重难点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

第四篇:钓鱼的启示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一、引入

1.回顾早上我们学习的内容,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谁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钓鱼、放鱼、启示)

二、钓鱼

1.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样钓鱼的。

2.自由读1-3段,说说作者钓到鲈鱼时的心情,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出示句子:

啊,好大的鱼!一条我从来没见过的大鲈鱼。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朗读指导:

(1)能说说你为什么读吗?

(2)你从哪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作者的心情?钓到这么大的鱼,作者心情怎样?(又惊又喜、欣喜若狂、兴奋)

(3)你不仅读出了鱼的大,还把作者内心的心情也很好得读出来了,很好! (4)是啊,多漂亮的一条鱼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作者钓到这条大鲈鱼容易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为什么? (1)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

(从“小心翼翼”中看出„„已经知道有大鱼上钩了,却不能立即拉上来,真是考验我的耐心啊。)

(2)我等到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

(我还必须控制住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与鱼周旋,与鱼斗智斗力。等它没有力气了才拉上来,早一步就有逃脱的可能)

4.看来,这条鱼可真是来之不易啊!所以,当钓上这条鱼的时候,作者憋在内心的情感就会像洪水一样爆发出来,体现在他的语言中。

再读。啊,好大的鱼!一条我从来没见过的大鲈鱼。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5.我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那爸爸呢?他怎样?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

三、放鱼

1.正当作者沉浸在幸福中时,父亲却要我把鱼放回去。此时,作者心情怎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读读4-9段,用~~~划出来。 (1)“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通过朗读,你知道作者当时的心情怎样?(不解、着急) 谁来读? (2)“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

说说你读了这句话后的感受。(委屈、不舍) 齐读

(3)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那是一种怎样的目光啊?我没有说话,但我的眼睛在说话,在无言无声地告诉父亲。想一想,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样乞求?

出示:我_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是儿子伤心的泪水、乞求的目光有没有打动父亲?(没有)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4)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想一想,父亲又会怎样对儿子说. 出示:父亲_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这时候作者带鱼回家,就是贪图小利、违法乱纪、放纵自己。 如果这时候作者放鱼回湖,就是光明磊落、遵纪守法、诚实自律。

做人应该严格守法、诚实自律。不管当时有人无人,偶然一次也不行,任何条件都不是诱惑。„„)

(在这里让学生根据作者后来的回忆来回答,学生答出来后出示这句话。)

四、启示

1.出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你怎么理解父亲告诫我的话?

(因为把还没到捕捞鲈鱼时间,把钓到的鲈鱼留着,就是错误的;而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抉择就是这么简单。从作者放鱼回湖心情的沮丧,可以看出实践道德很难,实践道德,就是放掉到手的鱼,放弃个人利益。)

(2)“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是什么教育?(“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的教育就是道德教育、是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这句话是说,从小得到严格的道德教育,就会有勇气和力量去实践道德。)

2.听了父亲不容争辩的话语,我是怎么做的?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 从这句话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无可奈何、依依不舍)

你觉得儿子真正理解了父亲的话了吗?(没有,从慢慢、依依不舍等词中可看出)

3.转眼间34年过去了,我还在怨恨父亲当年的狠心吗?读读后面几段说说你的感受。 (1)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这里的“鱼”究竟指的是什么?

(2)现在,在他的内心深处,对父亲又是一种怎么的感情呢?(最好让自己学生说出来)

(3)是的,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实践的时候,就有——勇气,而不是半途而废,就有——力量,而不是畏惧不前。我始终能够,不受诱惑,毅然走正道,克服自己的私欲,公正地对待事情,勇往——直前,坚持——到底。最终成为纽约一位——著名的建筑师。钓鱼的启示已经渗透到作者生活的各个方面。

(4)再次来读父亲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五、练笔拓展 34年后,又是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我和年迈的父亲再次来到那座小岛钓鱼,望着晚霞辉映的湖面,感受着晚风的轻抚,我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激动地对父亲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篇:钓鱼的启示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2012年10月17日试教后修改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认识11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到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谈话:

假如,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你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鱼,刚想拿回家,别人却让你放回去,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呢?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得到一些启发的。

2、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生字词:

易错音:沮 漪。

易错形:距(拒)、纽(扭)、践(线)、挣(诤)。

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描写“我”和父亲神态及心理活动的句子

四、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思考:“我”回忆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每当“我”想起这件往事,内心总充满了对父亲的崇敬?

2、课文的题目是《钓鱼的启示》,细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不是主要讲“钓鱼”和“启示”1 两部分内容?并从文中找出相应的部分。(1到9自然段讲钓鱼,10到11讲启示)

3、钓鱼部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钓鱼的过程的?(鲈鱼捕捞开放日前一天夜晚,“我”和父亲去钓鱼——钓到一条从来没见过的大鲈鱼——因为离允许捕捞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让“我”把鲈鱼放回到湖里)

4、划出“我”得到的启示,并读一读。

五、教师总结

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内容,知道了父亲在鲈鱼捕捞的开放日前一个傍晚,在“我”捕捞到一条大鲈鱼后让“我”放回去的事。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人物心理、朗读等方法使学生走入文本,体会钓鱼的启示。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这个故事使学生受到一些启示,懂得在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人物心理、朗读等方法使学生走入文本,体会钓鱼的启示。

2、教学难点:从文中的细节描写中揣摩父亲的心理活动,理解父亲放掉大鲈鱼的做法。

三、学情分析:

《钓鱼的启示》这一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首先,这个故事发生在国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其次,本文的主题是“道德”,道德对于成年人来说都是一个深刻而严肃的话题,更别说孩子了。最后,本课的重点就是理解父亲为什么把大鲈鱼放掉,而文中对父亲的描写却很含蓄,没有心理描写,也没有过多的解释性的对话,所以学生在阅读本文时很可能只停留在语言表面而不去揣摩语言背后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策略:

品读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揣摩人物心理、朗读深化。

五、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2

六、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复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文章主要写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呢?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

2、 同学们请看这句话“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齐读这句话。

3、 一次钓鱼的经历竟给作者留下了终生的启示,让我们跟随作者回到三十四年前那月光如水的夜晚,看看发生了什么不同寻常的事?

二、 品读“钓鱼”部分

(一) 讨论“三十四年前那月光如水的夜晚”发生了什么不同寻常的事?

1、 带着问题自由读钓鱼部分。

2、 讨论交流。

①不寻常在哪里?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来说一说。

②平常我们钓到了鱼,都会高高兴兴拿回家,而这次竟要放掉,实在是太不寻常了。换做是你,你愿意放吗?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看一看这条鱼该不该放?

(二)讨论钓到的鱼到底“放”还是“不放”

1、下面默读3到9自然段,找出你认为“放”或是“不放”的理由,用横线划出相关的句子。

2、集体交流。(注意先表明态度,再读你找到的句子,最后说出你的理由)板书:不放

3、相机品句子——“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 ①指名读,把鱼读“大”。 ②指导全班朗读。

③作者钓到那么大的鱼,心情如何?板书:得意

4、你觉得父亲喜欢这条鱼吗?从课文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相机品读句子“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①这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去读呢?指名读。 ②齐读。

5、总结。刚才,同学们认真地读了课文,对这上钩的鱼该不该放各有看法: 认为放——因为:未到捕捞鲈鱼的时间,应该遵守规定。 认为不该放——因为: ①“我”钓到这条鱼不容易 ②鲈鱼又大又美

③钓着鱼时四周又无人

父子俩的心情和你们一样。为此,他们还展开了激烈的争辩,让我们来读一读父子俩的对话。

(三)展开辩论

1、出示对话:

“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可以商量吗?你从那个字看出?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这句话你怎样去读?同学评价,再读。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3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谁来读这句话?评价。

2、分角色朗读。

3、 师生展开辩论。孩子那么委屈,可父亲还是坚持要把鱼放了,我都为孩子打抱不平了,我来扮演孩子,请同学来当父亲,再争取一下。 “爸爸,又没人知道,你就让我把鱼留下吧?” “就一次,行吗?”

“你学习上严格要求我,钓鱼这件事不用那么认真吧?” “难道你不爱我了吗?”

(四)体会“放鱼”的心情。

1、读到这里,你能体会到“我”此时的心情了吗?板书:急切、不理解、委屈、难受 (得意)——急切、不理解——委屈、难受——侥幸、乞求——无可奈何、依依不舍

2、虽然委屈、难受、不理解,可最后在父亲的坚持下,我还是把鱼放了,我放鱼时,是多么无可奈何,多么依依不舍。齐读第九自然段。板书:依依不舍

三、 品读“启示”部分

(一) 理解父亲告诫“我”的话

1、岁月匆匆,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回想当年钓鱼的往事,作者充满了对父亲的怎样的感情?感谢父亲什么?

2、 默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感谢父亲什么?

3、出示父亲告诫“我”的话

①什么是“是”?什么是“非”?

②当年钓鱼这件事怎样做是“是”?怎样做是“非”? ③你理解作者为什么要感谢父亲了吗?

3、 理解生活中的“鱼”

1、 出示课件,(在人生的旅途中……)

2、 这句话有何特殊之处?

3、 加引号的“鱼”如何理解?(不是真正的鱼,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鱼”有哪些?)

4、 在生活中,你或你熟悉的人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诱惑人的“鱼”呢?你是怎样做的?你的抉择是正确还是错误的?

四、 总结全文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诱惑人的“鱼”,这也许会给你带来一时的方便、好处,但是你如果选择了这些蝇头小利,就丧失了做人的准则。所以最后老师要送给大家一句名言——

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孟德斯鸠

希望大家能用这句名言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

5

上一篇:信息技术第13课下一篇:跳高加油稿30字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