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又是怎么造句

2022-07-06

第一篇:既是又是怎么造句

厕所既是小事,又是大事杂文随笔

昨天大班长在群里发帖说,他差点晕倒在岗位的厕所里。我以为是谁解大手没冲厕所,就在群里也说了一下,然后有其它班的同事跟帖说也碰到过这种情况。因为昨天有个检修计划,一定来了很多检修人员,猜有些人员素质低或者来自郊区没有冲厕所的习惯,他们把厕所搞得臭不可闻。我以前就在厕所帮别人冲过两三次。刚到岗位来的时候,厕所洗手池有个水桶用来冲厕所的,不知谁经常在里面撒尿,我有次搞卫生的时候差点呕了。后来,这个桶不知被谁丢了,少了一个恶心的东西。不过,也少了一个冲厕所的工具。中午,当班的同事在群里解释说,是因为水管改造厕所没有水,原来管理上也有问题。这个水管不知是谁提出改造的,难道他不知道厕所会没水吗?当天检修的人员那么多,应该事先通知一下或者贴个告示说停水请到其它地方去解手。当然,这天去厕所解手的人,除了特

厂里的厕所,有的地方的真不敢恭维。以前,机后旁边有个公共厕所,自从打扫厕所的临时工没有后不知归谁管。解手的人也不注意卫生,经常臭不可闻,夏天苍蝇到处飞。如果不是因为到其它地方解手太远,我是不愿意在那。后来不知是减员的人少了,还是有人管了,现在的情况稍微好些了。还有的楼层的厕所,本来是公共厕所,最后变成专人厕所。

厕所是个比较隐私和偏僻的地方,如果疏于管理,就会看到一些污秽不堪的东西。在一个大超市的高层楼,商业有人的地方都是干干净净、亮丽堂皇。可是一个游戏厅的角落有个厕所,大概去的人比较少,里面到处是烟头、污秽物,水龙头也有坏的,不可思议。

所以,看一个地方的厕所,就可知道周边人的素质和地方的管理概括,切不认为是小事而不管。小事长期不管,就会埋下隐患,终究会影响到它的长远发展的。

第二篇:为什么说管理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

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就是指人们发现、探索、总结和遵循客观规律,在逻辑的基础上,建立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并在管理实践中应用管理原则与原理,使管理成为在理论指导下的规范化得理性行为。从宏观来说,管理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各企事业间的人事管理,生产管理,运作管理的一个狭义概念,更广泛的将扩大到国家日常各项运作的管理,国际间各组织的合作,管理等等.所以,管理不仅仅只极限于艺术,更是一门科学.也许你所说的管理是指狭义的企业,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问题,即是如此也离不了管理做为一门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综合!

管理又是一门艺术。管理虽然可以遵循一定的原理或规范办事,但绝不是‘按图索骥’的照章操作行为。面对千变万化的管理对象,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灵活多变的,创造性的运用管理技术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管理学是一门纯书本的课程,但用科学的方法运用可以把它用活。而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人与人之间沟通或接触是要有技巧的,即一些手段方法,照搬书本上的东西只会把关系越处越差,所以说科学的艺术的运用才是最佳的管理方式。即活学活用。而这个艺术就是指一种巧妙的手段。

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说是科学学的是系统科学的理论知识,可管理是通过人来实施的,是一种上传下达的过程,这可又是一种和人沟通的艺术。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这种科学与艺术的划分是大致的,期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说它是科学是强调其客观规律性;说它是艺术则是强调其灵活性与创造性。这种科学性与艺术性在运用中不是分开的,是相互作用共同发挥管理功能,促进目标的实现。

第三篇: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受教育权的基本含义、我国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的基本内容、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知道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能力目标

通过对一些数字和图片的分析,理解什么是受教育权;通过对比是否受教育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造成的不同结果,理解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并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思想觉悟目标

通过讲述国家对青少年寄予殷切期望,努力保障其受教育权,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爱国思想。通过对教育作用的分析,为学生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打下基础,并由此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意识。结合受教育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初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增强自己的义务观念。 教学重点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学难点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讲新课前,先请同学们阅读第十一课题、框题和目题,对所学内容有一个粗浅的了解,认识其知识框架。(阅读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右上角列出本课的知识总体框架结构。)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个框题:

一、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板书) 讲授新课

请同学们看插图及投影一:

自从老一辈革命家时年93岁的帅孟奇大姐,率先捐款,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而实施的希望工程已经历了十个年头。它牵动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老一辈革命家,以及企业家、艺术家、普通工人、学生、海外华人等千千万万人的心。 提问:(1)希望工程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2)透过女孩一双明亮的大眼晴,你看到、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通过看图说话的形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以及对本课内容的初步了解。)

希望工程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是因为它的宗旨在于救助失学儿童、发展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这一宗旨无疑选准了基础教育与我国下个世纪发展关系这个切入点,从救助我国贫困地区失学儿童,保障其受教育权入手,由此唤起人们的爱心和极大的热情。

女孩的一双大眼睛饱含着贫困儿童对学习的期盼,对知识的渴求。我们望着女孩的大眼睛,油然而生一种责任感,为了满足贫困地区的孩子渴望读书的需求,为了救助因家境贫寒而上不起学或被迫中途辍学的千百万名儿童能背起书包走进课堂,获得受教育权,我们愿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同时也要更加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权,好好学习。那么究竟什么是受教育权呢?

1.什么是受教育权(板书) (1)受教育权的含义(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在了解教育的作用、教育含义的划分的基础上,解释受教育权的含义并加以分析。(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必要手段。一个人来到世间,他所获得的科学知识,绝大部分是通过受教育获得的。教育的含义有广狭之分。本课使用的教育概念,就是从狭义上讲的,指的是学校教育。 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 请同学们看投影二:

材料一:从今年6月以来,九江市遭受了历史上水位最高、受灾面积最广、时间最长的洪涝灾害,8月初九江长江大堤4—5号闸口的决口更是造成了巨大损失。据九江市教委的初步统计,全市有12个县的1317所中小学受灾,占全市学校总数的47.1%,全市倒塌校舍206747平方米、新增危房767103平方米,加上其他教学设施的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49605.16万元。然而,为了保证孩子们如期开学,国家拨款,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当地政府想法设法,搭起临时的帐篷小学,租民房、仓库改成临时教室,让孩子到城里学校免费借读„„总之,一切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上了,近30万名中小学生如期开学了。

材料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总人口235万系国务院18个贫困片之一,目前,有43万人尚未脱贫,有3万儿童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全州中小学缺教室达10万平方米,危房达9万平方米,教育设施极为简陋,师资不足,以至于全州有50多个乡镇没条件办初中,适龄少年能升入初中继续读书的寥寥无几。

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材料一:说明在洪水给九江市的教育设施造成了巨大损失的条件下,国家想方设法为孩子们受教育创造了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保证了孩子们如期开学,获得了受教育权。 材料二:说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目前仍有3万名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这些孩子因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无法上学,丧失了受教育权;同时由于全州缺乏受教育的物质保障,50多个乡镇没条件办初中,致使许多适龄少年升入初中继续接受教育的权利落空。

通过上面的材料分析,使我们对受教育权的要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总之,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否则,受教育权将难以实现。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受教育人口目前已达到3亿多人,建立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我国公民究竟能够享有哪些受教育的权利呢? (2)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主要内容(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教师归纳。) ①学龄前儿童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

②适龄儿童、少年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③符合一定条件的公民,有接受高级中等教育及继续深造的机会; ④成年人有接受成人教育的权利;

⑤公民可以从社会其他合法教育机构、合法途径接受教育。 请同学们看投影三:

北京市确定2000年现代化教育基本框架,这一基本框架包括:以义务教育为主体,3岁以上学龄儿童入园率达到85%以上;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当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规模,使普通高中在校生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40%,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25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60%,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其他职业培训年平均达到300万人次;高等教育稳步发展本科教育,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等。

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材料以北京为例,反映出我国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内容是广泛的,而且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到2000年,国家将为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提供更多的机会。总之,我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2.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板书)

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制约着教育的性质与发展;另一方面一定的教育又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并给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巨大的影响和反作用。在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大爆炸的形势下,一个人如果不接受教育,那么他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相反,只有接受教育,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请同学们看投影四: 希望工程第一个受助者张胜利自述

我的家乡在河北省涞源县桃木疙瘩村,人均收入不到百元。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病故,娘改嫁,家中只剩下弟弟妹妹和近80岁的奶奶。为了生活,我只好离开学校,上山放羊去了。

1989年10月,全国开始实施希望工程作为第一批受助生,我重新走进了课堂。那年,我13岁。这以后,我不再为学费发愁。3年后,我小学毕业升入上庄中学读书。读到初中毕业,我看到村里因为没老师,孩子没学可上。于是,我当上了桃木疙瘩村的一名代课老师。1995年,中国青年基金会在浙江建立了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基地,我又荣幸地成为第一批学员。在上海举行的开学典礼上,我被上海第一师范学校破格录取。1996年6月,我作为希望工程受助生的代表,赴美国参加了第2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圣火的传递。

提问:张胜利从小山村到大上海、到大洋彼岸,是什么改变了他的命运,使他的人生充满了希望?张胜利的经历给我们了哪些启示?(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希望工程给了张胜利受教育的权利,是教育改变了他的命运,促进了他的个人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作为公民为了自身的发展一定要上学接受教育;作为国家一定要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

总之,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说,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1)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说,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板书) 请同学们看投影五:

教育兴、万事通

浙江省慈溪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走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的路子。慈溪市从1995年起一方面实行市、镇(乡)两极教育经费单列,从机制上保证对教育投入的增加,1997年,市财政教育事业费支出9563万元,约占财政总支出的30%;另一方面,人民教育人民办。1996年以来,慈溪市乡镇企业局、市住宅建设公司等16个单位各捐资20万元以上,社会个人捐资助教额达2050万元。随着该市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为各条战线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这些人才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推动了慈溪市经济的发展。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伊敏芳深有感触地说:“教育兴则万事通。慈溪市经济总值跃居浙江省各县市第一位,这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认真组织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得益于全市人民对教育的大力支持。”

提问:慈溪市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以此带动了本市的经济发展的事实,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经济振兴的关键在科技,科技进步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发展的目的在人才。”我们要振兴中华民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能够通过发展教育,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常言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个公民应该怎么做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受教育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技术业务水平,力争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多做贡献。

因此,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又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2)从国家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板书)

正因为如此,我国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规定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一项法定义务。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概念:什么是受教育权;明确了一个观点:在我国,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第四篇: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怎么爆炸的又是怎么善后的

2011年03月18日 08:40:23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现在来预测福岛核电站事故的最终影响,还为时过早。让我们暂时回到20年前,来看看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后的情况。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前苏联的第一座核电站,它是前苏联技术和工业的象征,离基辅市区104公里,所发的电供基辅市200多万居民使用。它有4个核反应堆,4号反应堆最新,运行仅有3年。

制图高薇

核电站发电的原理

核电站最主要的设备有4个:核反应堆、汽包、水泵和汽轮机。

核反应堆就好比一个大高压锅,里面盛了很多水。水里竖着一束束的燃料棒,即铀棒。铀棒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核裂变,产生大量的热,将周围的水烧开,变成蒸汽。

蒸汽通过汽包,最后带动汽轮机运转发电。而汽轮机发的电,带动主水泵,主水泵往核反应堆注水,防止核反应堆过热,同时产生蒸汽„„如此循环,这是核电站发电的原理。

原理听起来很简单,其实这需要一种非常精巧的平衡:铀棒在不断产生热量,如果进入反应堆的水太多,水来不及汽化,产生的蒸汽太少,汽轮机就不能正常运转。进入的水太少,反应堆会过热,有爆炸危险。

水量的控制,由水泵完成。而铀棒裂变的速度,由控制棒来控制。

控制棒吊在核反应堆的水面上方,可以提升和放下。当控制棒插入水里与铀棒接触时,控制棒吸收铀棒放射出的中子,从而控制铀棒核反应的速度。

插得越深,铀棒核反应的速度越慢,产生的蒸汽也越少。

同样的,当控制棒提得越高,铀棒核反应的速度越快,产生的蒸汽量也越大,汽轮机运转得也越快,表现出来,就是发电量越大。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怎么爆炸的?

1986年4月26日凌晨,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上夜班的年轻工程师们接到一项任务,对4号反应堆进行安全测试:模拟一旦汽轮机出现故障停止运转,核电站是否还有足够的电能控制铀棒的核反应速度,以及在主水泵无法使用的情况下,备用水泵能否将足够的冷却水,引入到核反应堆,防止核反应堆过热。

这是一项难度并不很高的测试,1号、2号、3号反应堆已进行过多次这样的测试,但4号反应堆还没做过。

这项测试主要由三个年轻工程师担任,控制核反应堆的列昂尼德、控制水泵的鲍里斯和控制汽轮机的尤里卡尼,他们分别在不同的控制室。

这项测试原本放在白天进行,白天有更多的高级工程师在场,但白天测试会影响基辅的用电,所以临时改到了半夜。

测试开始后,控制核反应堆的列昂尼德,首先将一些控制棒插入水里,以减少蒸汽量,从而减少功率。

开始一切正常,但20分钟后,核反应堆的功率突然快速下降,产生的蒸汽远远少于正常量,列昂尼德连忙将一些控制棒从水里拔出。

控制水泵的鲍里斯也开始了测试,他关闭了主水泵,启动了两个备用水泵。

他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水泵开得太大了,进入反应堆的水太快太多了,这使得经过铀棒的水来不及汽化,核反应堆产生的蒸汽更少了。

为了让汽轮机获得足够多的蒸汽,鲍里斯决定把水注入汽包。汽包内水量的多少,可以调节蒸汽的压力,从而影响汽轮机的正常工作。

但他送入汽包的水同样太多了,多余的水进入了反应堆,使得反应堆产生的蒸汽量进一步减少。

温度飙升了100倍

此时,控制核反应堆的列昂尼德发现了异常,为了让蒸汽量恢复到正常水平,他继续从水里拔出控制棒。

4号反应堆总共有211根控制棒,核安全操作准则规定,控制棒在水里的数量绝对不能少于26根,但列昂尼德认为别无选择,他只保留了6根,其余的全部拔出。

205根铀棒同时发生核裂变,反应堆内的温度迅速上升。

这时,进入反应堆的水量就非常关键,必须要有足够的水,才能冷却铀棒,让反应堆内的温度维持在正常水平。

糟糕的是,控制水泵的鲍里斯和控制反应堆的列昂尼德之间的联系中断了,鲍里斯并不知道列昂尼德将几乎所有的控制棒都拔了出来,他切断了水源。

仅几分钟,没有足够冷却水的核反应堆内的温度就超出了正常的100倍,局面变得无法控制。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多,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将反应堆上面重达2000吨的钢顶掀开,80吨重的高放射性燃料被抛向空中。

消防员死伤大半

4分钟后,核电站的消防员赶到现场。经过4个小时战斗,大火在凌晨5点多被扑灭,参与灭火的69名消防员,其中31人直接死于核辐射,其他的也都得了急性放射性综合征。

据后来接受采访的消防队长说,开始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一起严重的核泄漏事故,还以为是一起普通的火灾。

爆炸一天后

旁边小镇居民撤离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员工和家属共数万人,都住在离核电站仅3公里远的一个小镇上,刚开始,他们并不知道事态的严重性。

36个小时后,他们接到通知,全部撤离。下午2点通知下来,到下午5点,小镇就变成了一座空城。由公共汽车和卡车组成的车队绵延15公里。

直到现在,这座小镇仍是一座空城。

为防止核燃料进入地下水

反应堆下面临时铺上混凝土板

爆炸发生两天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放射性尘埃落到了欧洲境内,10天后,放射性浮云扩散到了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当时各国一片恐慌。

为了阻止放射性物质进一步扩散,前苏联出动了1800架次直升机,往4号反应堆里空降了5000吨化学物质,用来吸收辐射物质。

不过当时苏联当局最担心的还不是尘埃,而是担心核燃料烧穿核反应堆的底壳,进入地下水,那将是灾难性的——104公里远、200万人口的基辅也将不保。

为了搞清楚底壳到底有没有被烧穿,核电站派人冒死进入爆炸后的核反应堆底部查看情况,结果情况还好,底壳没有烧穿。

多年以后,这名勇士接受采访时说,当时他真的不愿意下去,但没办法。

不过当局还是不放心,担心以后会烧穿,他们决定在反应堆下面铺一层厚厚的混凝土板,将4号反应堆与地下水彻底隔开。

400名矿工24小时轮班作业,用了半个月,在反应堆下面,挖出了一条168米长的隧道,混凝土板安装到位。

4号反应堆最终被埋了起来

在反应堆残骸里,还有200吨铀和1吨更致命的钚在混凝土板上方,自然情况下,它的辐射危害会持续很多年。

当局认为,夜长梦多,最好的办法是围绕整个4号反应堆建造一个巨大的混凝土墓,将这些残渣永远埋在下面。

这项工作交给了军队。

士兵们穿着重达30公斤重的防辐射铅服,先将地面上的爆炸残骸扔回到4号反应堆坑里。每个人只工作三分钟,但这也已经让他们受了很强的核辐射。据说,这次行动大大缩短了数千名士兵的生命。

206天后,4号核反应堆的屏蔽罩工程才完工,200吨的铀和1吨的钚,被永远埋在了混凝土墓下面。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此后又运行了15年

4号核反应堆爆炸事故发生后,周围30公里的无人区被设为管制区,禁止普通民众前往,至今还没有开放。

尽管这里太危险,不能居住,但考虑到当时全国用电紧张,而1号、2号、3号反应堆都是安全的,所以在4号核反应堆的屏蔽罩工程完工后,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又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每天坐车进入管制区,这些人中也包括当时控制4号核反应堆的列昂尼德、控制水泵的鲍里斯和控制汽轮机的尤里卡尼。

因为事故调查委员会认为,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核电站的管理混乱造成的,与工程师的操作没有直接关系,所以3人没有吃官司。

此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又继续运行了15年,直到2000年12月,才终于永久性地被关闭。

为了确保灾难不会重演,前苏联修改了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设计相近的核反应堆。各个国家后来新建的核反应堆,也吸取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教训,减少了操作工犯错的可能性,安全性也变得更高。

日本福岛核电站会不会是第2个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核事件分级表”的规定,核安全事件从低到高,分为7级,其中1级至3级为事件,4级至7级为事故。级别每提高一级,代表影响扩大10倍。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事故等级为最高级的“7级”。

截至昨晚,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仍将福岛核电站的事故等级定为4级,即有局部危害。但法国、美国一些机构则认为,情况可能要糟得多。

据日本共同社称,负责监控世界核相关活动的美国智库“科学与国际安全研究所(ISIS)”15日就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表观点,称“情况已相当严重”,指出此次事故已接近“6级”,甚至可能会上升至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相同的“7级”。

不过哪怕真到了7级,我们也不用太恐慌,距离是对核辐射最有效的防护伞。日本离我们有1000多公里远呢。想当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仅把周围30公里设为管制区,对104公里外的基辅人民的生活基本没影响,甚至在苏联解体后(1991年),基辅还成为了乌克兰的首都。想想看,如果辐射真的那么可怕,哪个敢把首都设在那里呀。

第五篇:清寒怎么造句

清寒拼音【注音】: qing han

清寒解释

【意思】:(1)清贫:家境~。(2)清朗而有寒意:月色~。

清寒造句:

1、风卷落红点点,冬意清寒。

2、学生们替清寒的教授去排队买米。

3、演出的收入则作为清寒奖学金以及自闭儿童的医疗费。

4、因为慈济的助学金,清寒学子不但得以继续学业,还能够发展兴趣。

5、云外空山知何似,料清寒、只与梅花约。

6、阿宝家境清寒,这使他不能念大学。

7、现在他的儿子转化悲伤,还自掏腰包买米以及生活用品,分送清寒家庭,要延续父亲无私的大爱。

8、家境清寒的他从未补习。

9、师生和家长们,把自己不要的旧衣服捐出来,不但温暖了清寒的同学,也让校园内充满爱心。

10、之上,雨声淅沥,清寒透幕。

11、小王的家境清寒,没钱买营养的东西吃,因此身体十分瘠瘦。

12、为了保障弱势民众的教育机会,各界机构都提供清寒学生奖学金或补助。

13、他的诗歌呈现出清新、清雄、清寒等多样化的风格。

14、制服可以避免家境好的学生穿着光鲜亮丽走在校园时,清寒的学生只能每天穿着同一件衬衫的窘境。

15、颁发典礼,提供清寒助学金,也提供优秀奖学金的资助,艾莉卡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大学毕业。

上一篇:介绍信证明信格式下一篇:教师心理讲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