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病汇报材料范文

2022-06-08

汇报是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对于一项工作或者一个项目而言,汇报贯穿于任务的始终,但是在不同的阶段汇报的侧重点是不尽相同的,那么你明晰不同的阶段应该如何更好的撰写汇报吗?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地方病汇报材料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地方病汇报材料范文

邮储银行服务地方金融汇报材料

履行企业公民责任,倾力三农金融服务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xx市分行服务三农工作汇报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xx市分行自2008年4月挂牌成立以来,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服务三农的总体要求,高举普惠金融大旗,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和运用邮政金融独特的网络优势、品牌优势、信誉优势、服务优势,依托遍布城乡的171个物理网点和快速扩张的atm自助终端体系,持续加大支农服务力度,持续加强业务创新和服务创优,持续推进涉农金融业务快速发展。邮储银行积极履行使命,准确把握定位,贷款、存款、结算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全力服务县域经济、农村金融,已成为我市金融支农工作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一、俯下身段、深耕细作,信贷支农成效显著。

邮储银行作为党中央明确提出支持?三农?建设的国有商业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切实履行社会职责,始终把服务?三农?、支持新农村建设和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作为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市分行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开展?阳光信贷?活动,为地方经济和民生事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从无到有,信贷业务驶入健康发展快车道

成立4年多来,邮储银行市分行信贷业务从无到有,从小额贷款到小企业贷款,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打造多元化的融资通道。截至2012年7月31日,贷款结余2万户、金额19.84亿元,银行自营网点存贷比达到30.52%,全板块存贷比提高到9.3%,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我行信贷投放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虽总量不大,但我行贷款客户数量多、金额小、服务覆盖面广,为?贷款难、融资难?的?中小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和农户?提供了一条更为便捷的贷款渠道。

目前,我行各项业务已进入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尤其是信贷业务更是步入了持续发展的快车道,信贷投放年均增长率均在100%以上,各项信贷投放金额和结余金额均居全省邮储银行系统第三位,小额贷款累计投放金额和结余金额自2008年7月份开办以来一直位居全省邮储银行系统第一名,尤其是2012年上半年投放量同期增长122.37%。截至2012年7月底,我行累计发放5.2万户、金额53亿元,其中小额贷款3.5万户、金额32亿元,小企业贷款88户、金额

3.6亿元,贷款质量优良,有效缓解了全市5.2万户农户、商户、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短缺的难题。其中,县级以下区域贷款份额占63%,成为服务县域经济的重要力量。

(二)根植农村、扶植农户,信贷?输血?三农发展

积极支持农村七大户(植户、养殖户、农产品流通经营户、农药化肥经销户、副食百货零售户、小型机加工户和农村小企业户等)的融资需求和县域经济发展,启动实施信贷?三进工程?(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截至7月末,涉农贷款(不含票据融资)余额5.35亿元,比年初增加1.57亿元,同比多增2.12亿元,同比增长65.63%,增速比各项贷款(不含票据融资)增速高2个百分点;提升服务效率,推动各级机构发展小微金融业务,截至7月末,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18.22亿元,同比增长75.86%,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1.2个百分点。

(三)多措并举、广拓渠道,扎实执行?两小?战略

1、与团市委合作,开展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程,重点扶持有经济实体的、有资金需求的农村种养殖青年群体,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2012年1—7月份全辖这方面贷款有350户、约1500万元;累计发放此类贷款约890户、6600万元。

2、与财政等部门合作,积极开展?担保基金模式?下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进一步做好服务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村种养殖户信贷资金需求工作。

3、与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合作。通过与农委等有关部门联系,筛选出有一定规模的农业合作化龙头专业合作社,进行产品双向对接,加大涉农信贷领域的支持力度。截至目前,通过专业合作社渠道,累计投向农村种植大户、养殖大户330户、金额1100万元。

4、与工商局、个私协合作,通过?联合开展助企促发展?活动。以?三进活动?为载体:送贷进企业,通过走千企入万店,筛选一批重点服务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商贸流通企业,通过银企恳谈会、产品推介会、?政银企农?对接会等多种形式,积极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三户联保、自然人担保、房产和商铺抵押等贴身差异化的融资服务;送贷进市场,深入当地集中交易市场,分层分类,逐个市场联合推介邮储银行的贷款产品,使更多的商户享受三户联保、自然人担保、房产和商铺抵押、国有土地使用权等优质贷款服务;送贷进农村,争取乡镇党委政府、村民委员会的支持和配合,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特色养殖种植小区为重点,送贷到田间地头,送贷到农家庭院,及时为农民群众发展特色农业提供多户联保、自然人担保等贷款融资服务。

5、与各级农广校合作,利用农广校通过举办新型农民培训班时机,联合召开?信贷支农推介会?,主要针对农机具经销户、粮食收购户、种植户、养殖户、加工户、运输户、化肥农资户等,已累计开展推介会32次,效果很好,收到了地方党委政府、农广校和农民朋友的一致好评。

6、积极探索信用村建设。如颍州区袁集镇四十铺村是市远近闻名的废旧塑料回收加工集散地,截至目前,我行已累计对四十铺村废品回收加工户和种植户发放贷款循环发放贷款1200万元,并且重贷率达到70%,信用很好,没有发生过一笔逾期,取得了预期效果。业务开办以来,通过信用村模式累计发放贷款约占总贷款量的30%,达到9.6亿元。

7、积极支持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在农村,抓特色产业已成为地方致富发展的新路子。近年来,我市农村特色产业呈现?一乡一品,几乡一品?的地方区域发展趋势。邮储银行结合地方经济特点,选择较为成型和成熟的产业,比如农业种植、水产养殖等,根据他们的贷款需求,培育和提供农村金融服务。?我们走访当地工商局、镇行业协会等单位,深入村镇经营及种养殖基地进行实地调研,锁定目标客户,划分产业板块,确定诚信区域,及时有效提供金融支持,促进这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共确定十大产业,累计投放贷款5亿元,1万户农民受益。

8、推进惠民工程,将小额贷款业务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主要抓手。着力推进以?小额贷款惠三农?、?小额贷款进万家?、?小额贷款助您发家致富? ?小额贷款’富民惠农’?、?春肥行动?等为主题的惠民工程,全力为广大城乡地区融通资金,为广大农户、个体户解决融资难的困境,积极扩展服务领域。

9、积极开展?金融知识进千村入万户?活动,改善农村金融生态坏境,做农民致富的好帮手。通过召开金融产品推介会、银企对接会、理财沙龙、投资者座谈会等形式,推动?金融知识进千村入万户?活动,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

10、实施阳光信贷政策,夯实服务三农基础。坚持?阳光信贷?承诺,让客户了解邮储银行的办贷流程,对信贷服务实行?信息、流程、监督?三公开,增强银客双方互信;出台了?信贷从业人员八不准?,全行主动融入当地金融环境,将内部优势和外部支持相结合,把有限的资源向信贷服务?三农?倾斜;把服务送到千家万户、田间地头,有效缓解基层农村贷款难的问题。

11、做好支持返乡农民工返乡再就业创业工作。积极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向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提供资金、技术支持,通过开展全方位金融服务。建立健全农民创业贷款的?绿色通道?和?诚信优质客户群?,给予利率优惠、增加贷款额度等优惠政策。在法律要素齐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不断简化流程和手续,缩短审批时限,通过?创业信贷绿色通道?、?一站式服务?等方式,实施优先调查、优先评级、优先授信、优先发放。启动了?‘走千村、进万家’信贷支农活动?、?春风行动?、?送金融知识、送货款下乡?活动、?春雨行动?,认真安排和部署信贷支农活动的具体指标和项目。各级高管及信贷员共进入790个行政村的250000户进行宣传推介、上门服务。?送金融知识、送贷款下乡?活动中,共发放《种养殖读本》60000册;2011年初,向农村赠送《现代快报》3000份,既送知识,又送资金和致富信息,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不贪大利、不嫌烦琐,基础金融服务深入人心

邮政金融发端自邮政网络,自1986年恢复开办以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承担了具有公共性质的普遍服务工作,依托遍及全国的储蓄及汇兑网点,向城乡居民提供存款、结算等基础金融业务,成为沟通城乡金融的主要渠道。前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邮储银行改制成立伊始曾意味深长的说道:“„我们有上千万的农民工在全国各地工作,维系农民工和他家里人的最重要的服务渠道是邮政储蓄银行,我们只要碰到进京工作的农民工,你可以问他一下,他都用一种绿卡,用这个卡可以把他的收入汇到远在天边的家里,家里人只要骑自行车就可以在乡镇拿到自己子女邮来的钱,这是一个很伟大的网络„”

近年来,邮储银行加快了向现代大型零售商业银行的转型步伐,先后开办了信贷、对公、理财、信用卡、电子银行等新业务,产品线日趋丰富,服务功能日渐强大。体制改革为市分行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各项业务蓬勃开展,企业效益快速提升。自成立以来,分行业务收入一年一大步,从2008年成立之初的利润不足2000万元,到2011年末已实现当年业务收入1.79亿元,利润8100万元,2012年预计实现业务收入2.61亿元,利润规模有望突破1.2亿元。分行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推进商业化运作的同时,始终坚持服务大众、服务三农的宗旨,通过与商业银行间的错位竞争与差异化服务,有力促进了我市金融生态多样化良性发展格局的实现。

(一)服务百万客户,做百姓放心的?大众银行? 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业市场竞争行为大多遵循?二八定律?,在利润及业绩导向下更多地将金融服务资源向中高端客户、高净值客户倾斜,客观上造成了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缺失。但市分行坚持走为?社区、三农?服务理念,不嫌微小、不计贫少、不贪大利,努力向广大城乡居民提供安全可靠、低成本便捷的存款、结算及理财服务,较好地处理了商业化运作与服务均等化之间的矛盾,深得广大城乡百姓的信赖。截至2012年7月底,全市邮政储蓄网点171个,对我市乡镇的覆盖面达到80%以上。个人客户数超400万户,存款余额达226.69亿元,本年累计净增39.6亿元,本年余额净增排名全省第二;活期比重36.9%,全省排名第五。其中银行自营网点个人储蓄存款44.8亿,本年净增8.1亿。根据农村地区居民收入增加的现实情况,加大?送理财下乡?工作力度,确保农民增收,资产增值。本年实现代理保险4.8亿元,代销开放式基金1.1亿元,人民币理财产品销售11.7亿元。针对个人客户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大力推进基金、理财等新型金融产品,大力推广个人网银、手机银行等新型金融服务手段,极大的提升了客户对邮储银行服务能力的认可度。

(二)服务城乡发展,做社会认可的?便民银行? 邮政金融庞大的网络使邮储银行天然地具备开展各类便民金融服务的优势,近年来市分行积极开展支付结算体系建设,大力推进银行卡发卡工作,截至目前结存卡量已达到212.3万张,本年累计发放各类绿卡银联卡21.7万张,其中针对农村市场量身定制的福农卡发放3.9万;本年办理各类个人转账交易140亿元,个人银行卡卡消费21亿元,个人网上交易1.4亿元,满足了城乡居民需求。尤其在农村市场大力开展办卡、用卡、刷卡宣传,为广大农村用户提供了安全、便捷、惠民的支付结算渠道。市分行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持续开展农民工卡特色服务、助农取款点建设、农村地区自助机具布放等工作,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的改善。

此外市分行还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依托邮储银行强大的中间业务系统处理功能,开发了一系列面向企事业客户的代收代付业务,为烟草、石化、电信、电力等驻阜央企及本地商贸流通企业提供营业资金归集、销售货款电子结算、集团现金管理、代收客户费用、pos收单、网上银行等服务,为财政、社保、教育、住房公积金等各类单位提供代理非税、集中支付、代发工资、委托贷款、代发补贴等服务,截止今年7月底,实现本年累计代收代付交易金额47.64亿元,交易笔数1239万笔,大大方便了企事业单位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三)服务民生工程,做政府满意的?政策银行? 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推进民生工程工作,加大惠农强农补贴力度,加强社会保险体系建设,各类补贴资金发放工作政策性极强、时限要求极高、任务异常繁重,补贴受助群体呈现出农业人口占比高、年龄结构老化、收入水平低、文化程度不高等特点,服务这类客户群体时,不但银行自身计算机系统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开销挤占成本,在资金发放的密集时段往往会给营业网点带来巨大的窗口服务压力,而这类补贴资金一旦发放就会被客户全额取出用于生产生活消费,几乎没有资金沉淀,因此不少金融机构对承担这类服务望而却步,积极性不高。市分行在农村地区的网点布局与政府需求具有高度契合,且一直忠实于自己的企业使命和服务理念,在承担了巨大的成本压力,甚至部分网点办理此项业务出现亏损的情况下,仍然积极承办业务,替政府分忧,保证党的好政策及时传递到基层,把好事办好。

我行在全省率先开办代发各类涉农补助,从伊始我们就对政府和群众郑重承诺,所有涉农惠民账户的开立一律不收取开户费、卡折工本费,不设最低存款限额,不限制账户结算功能,不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仅此一项,我行每年均需从业务成本中额外列支费用近1000万元。7年来累计通过涉农一卡通方式发放各种粮补、综补等涉农补助超过40项,全市年均发放资金量超6亿元,300多万农民通过邮储银行及时享受到了政府的关怀,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市分行积极参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性工作的金融服务,自2010年试点推广新农保以来,截止目前,已承担了我市8个区县中的6个区县的新农保服务工作,基于邮储银行先进的联机系统处理能力,通过总对总数据对接的方式为各级社保部门代开个人账户、代发补贴资金、代扣缴纳保费,截至目前已开立新农保及城居保个人账户98.76万户,本年代发代扣资金2.13亿元;市分行开展医保、低保等社会补助资金的归集发放,全市发放低保、医保户数超过5万户,年均代发代扣金额逾1.6亿元;承担企事业单位退休金、乡镇教师工资等资金的发放,月代发金额超过1个亿。

服务三农,是一家负责任的中央企业职责所在,金融支农,是时代赋予邮储银行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市分行有信心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在上级单位的正确领导下,传承理念、深入创新,积极履行企业公民责任,扎实践行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大服务三农力度,不断提升金融支农水平,不断增强邮储银行对地方经济建设的?输血??造血?功能,为三农事业的稳步推进,为农村金融环境的持续改善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农商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汇报材料

***农商银行相关情况的汇报材料

尊敬的***书记,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代表***农商银行就近年来我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农商银行是一家主要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行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坚持立足农村、服务“三农”和扶持中小微企业的经营方向,以“抓改革、推普惠、控风险”为重点,真抓实干,奋力进取,至7月末,各项存款余额***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亿元,均比三年前增加翻了一番多。在取得自身长足发展成绩的同时,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一、 加大贷款投放总量,提高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度。 近年来,***农商银行继续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坚持服务“三农”和中小微企业,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支持力度,贷款投放总量明显上升。***亿元贷款总量中,涉农贷款达***余元,占比达84.90%,比三年前(34亿元)增加***亿元,增幅65.05%。三年来,我行以金融普惠未己任,大力推进贷款增户扩面工作,至今年7月末个人贷款户数达***户,比三年前(***户)增加***户,增长42.79%。农户贷款为***亿元,比三年前(***亿元)增***亿元,增长98.21%。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亿元,比三年前(***亿元)增加14.43 1 亿元,增长376.76%。

在全县银行业中,我行贷款市场占比30.17%,比三年前增加11.32个百分点,在六大银行系统中(工、农、中、建、农信、邮储),贷款市场占比34.60%,比三年前增加13.08个百分点。支农支小贷款总量、投放量和覆盖面均位居全县银行业第一。

在自身业务实现持续、稳健发展的同时,我行对地方经济和财政的贡献不断加大:2014年上缴各类税费***万元,比2013年增加***万元,增长15.79%,荣获2014年全市“纳税20强企业”称号。今年1月至7月上缴各类税费3410万元。三年来,我行合计上缴各类税费***万元,稳居全县银行业首位。

二、实施普惠金融工程,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近几年,我行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个***”发展思路,整合县内、县外、海外资源,积极支持“***人经济”向“***经济”转型发展,支持地方经济、“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不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普惠金融工程”,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优化体制改革,有效激发经营发展活力 为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增强资本实力,优化法人治理结构,稳步推进***农商银行股份制改造工作。2013年***农信联社被确定为股份制改革试点单位,2014年年底顺利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

(二)加大普惠力度,有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2 一是通过信贷助农,强化支农支小主方向。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经济发展战略,立足支农支小,进一步强化金融保障,增强信贷供给。近三年,累计发放涉农贷款***亿元,惠及农户***万户;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亿元,惠及1万户;发放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贷款 ***亿元,惠及***多家。到7月末,涉农贷款余额***亿元,占全县银行业信贷投放总额的25.61%,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亿元,占县市银行业信贷投放总额的8.33%,是名副其实的支农支小主力军。在信贷支持的基础上,坚持开展普惠让利行动,实行信贷扶持行业和群体利率优惠,并长期减免16项服务费用,在全县发放3.89万张“丰收爱心卡”,大力支持低收入农民增收。

二是通过信用惠农,推进金融服务阳光化。自2009年起连续7年开展“走千家、访万户”活动,不断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成为了全市农户信息数据采集的主力军,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先行者。到7月末,累计走访农户18万户,行政村信用评价率100%,评定省级信用镇1个,信用村150个,信用农户6.37万户。在此基础上,配套推出“银村、银农、银商”三大合作模式和“普惠易贷通”信贷辅助系统,实现了信用农户放贷透明化、系统化和批量化,农户办贷时间最短可缩减至10分钟以内,有效提高信用体系建设的惠农效率,至7月末信用贷款余额***亿元。

三是通过渠道便农,提升普惠服务便捷度。深入开展“丰收村村通工程”,致力于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3 村级金融服务渠道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到7月末,共创建农村金融服务站123个;丰收借记卡发卡总量达到了***张,比年初增加***张;传统POS消费上半年累计***亿元;特约商户***户,比年初新增***户,其中电话POS商户419户,比年初新增14户,传统POS商户310户,比年初新增60户;个人网银和手机银行开户数67244户,比年初新增19696户,电子银行替代率60.30 %。实现了金融服务向村一级延伸,构筑起“更广、更捷、更优”的立体金融服务渠道。同时,建立支农联络员、普惠金融服务小分队、流动服务车等队伍,加大驻点服务、上门服务和移动服务力度,有效满足农户最急需、最基本的金融服务。

(三)通过创新利农,缓解“三个***”创业融资难。 在县内***的服务方面,我们以“金改”为契机,积极探索和健全“三权”抵押贷款模式,并主动与“村级担保互助社”开展合作,形成了一整套能够有效满足农户创业信贷需求的产品体系。到7月末, “三权”抵押贷款余额***亿元,惠及农户1492户,并与5家村级担保组织开展合作。同时,因地制宜推出一系列特色金融产品,如与县委组织部联合推出农村党员(含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与县妇联联合推出农村妇女创业贷款,与团县委联合推出网商创业贷款,与县金融办联合推出石雕帮扶贷款,与县扶贫办联合推出“丰收爱心卡”扶贫小额贷款等。

在县外***的服务方面,我们以商会为切入点,加强与各地商会合作,全面推进域外金融服务新模式。4月份在河 4 南***商会成立之际,我行在河南***商会总部设立了首个驻外商会服务中心,即“驻河南***商会金融服务中心”,这标志着我行为全方位服务“三个***”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海外***的服务方面,我行现已有27个网点可办理结售汇业务,大大方便了广大农村华侨、侨眷办理结汇、售汇、外汇等外币业务,并在方山龙现村开办全国首个村级外币代兑点,村民可以在家门口进行外币兑换业务,现已有3个村级外币代兑点,共办理代兑业务17533笔,金额达3236万美元。2014年在全国首推个人外币贷款,填补了全国经营类个人外汇贷款领域的空白。至7月末,外币贷款余额1301.62万美元,户数108户。个人外币贷款的开办不但能有效满足个人日益迫切的外汇资金需求,促进外汇资源的合理配置,也能大幅度地降低外汇需求者的资金成本和汇率风险。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受当前经济下行、同业竞争、失地农民转(参)保、利率市场化、股市以及互联网金融等因素的叠加影响,我行各项业务持续、健康发展正面临着空前压力和挑战。

一是增存环境不容乐观。到7月末,各项存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增幅8.49%,较上年同期少增 ***亿元,其中储蓄存款少增***亿元,对公存款少增***亿元,比2013年同期少增***亿元,形势极为严峻。特别是2014年末,县政府启动的失地农民转(参)保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大幅分流我行的储蓄存款(初步统计金额大约7亿元),而资金归集户又未在我行开立,给我行造成了较大影响。另 5 外同时还受外币汇率下跌、石雕产业交易低迷、阀门产业清理整顿等因素的影响。

二是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加大。自2013年以来,我行不良贷款持续实质性暴露,从四级不良贷款增长额看,2013年新增***万元,2014年下降***万元,2015年1—7月份新增***元,暴露不断加速。到7月末,

四、五级不良贷款分别达到***亿元和***亿元,反弹压力大。同时,由于经济形势回升缓慢,欧元区国家经济低迷,阀门产业清理整顿,石雕产业交易低迷等,我行信贷风险防控难度将进一步增大,信贷风险有可能进一步显现。

三是营收增速下滑明显。受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近期人行多次降息影响,存贷款利差继续跳水,存放同业款项利率下降,经营收入增长趋缓,利润锐减。截至7月末,我行各项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贷款利息收入同比增加***万元。但是,在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经营利润却未能实现同步增长。一是百元收息率同比下降。据测算,我行今年1-7月的百元贷款收息率为7.5%,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二是成本收入比同比增加。1-7月成本收入比26.56%,比去年同期上升0. 82个百分点。三是人均创利同比减少。今年1-7月人均创利***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万元,同比下降7.53个百分点。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行将紧紧围绕省农信联社和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以普惠金融深化推进和社区银行转型建设为抓手力争 6 在实现自身稳健发展的同时,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再作新贡献。

(一)强化市场定力,打造更有竞争力的本土银行。推进存款做“小”做“散”,按照“小额、流动、分散”的经营理念,通过加快推广代发工资、水电费代扣代缴、ETC业务、第三方存管、补助资金发放、理财等关联业务产品,全力做好存款“增户扩面”的文章,不断强化自身实力。同时,进一步加大不良贷款管控力度,加强向县委县政府的汇报沟通,通过开展“清雷防险”专项活动、加强大额贷款管理、强化不良贷款问责、完善风险制约体系、加大不良核销力度等手段,及时化解存量,努力控住增量。

(二)突出支农支小,打造更有成效的主力银行。继续加大对生态农业、精品农业、规模农业、休闲旅游业以及农村电子商务的支持力度,倾斜贷款规模,实行利率优惠,重点突出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综合体的金融帮扶,不断完善结算、资金管理、信息指导等方面的配套金融服务,促进这些农业小微企业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助推地方经济稳步发展。

(三)优化服务渠道,打造更为贴近市民的社区银行。全面打造融入社区、惠及百姓的农信服务渠道。一是在网点布局上,从传统的沿商业街布局向融入居民社区、产业社区布局转变,扩大服务的辐射面。二是通过社区银行转型建设,将金融服务点打造成为社区的“便民服务中心”,全面提升社区金融服务便捷度。三是有效整合服务人员队伍,开展新 7 一轮农信干部挂职乡镇(街道)工作,强化主动服务力度,做深做细农信服务进村工作,进一步提升普惠服务水平。四是深化文化引领,开展品牌文化建设,积极动员全行员工,投入到企业文化的创造和践行当中来,深化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激发员工的干劲与激情,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我行独有的精神文化。五是组织社区银行培训,开展社区银行论坛,每个支行完成1个网点的试点工作。

(四)深化普惠金融,打造更有创新活力的惠民银行。一是继续围绕“创业、便捷、阳光”三大普惠目标,深入推进农信普惠金融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阶段性工作指标任务。二是全力打造侨乡特色银行品牌,积极适应省联社开办外汇清算服务、开发上线SWIFT服务平台和境内外币支付系统,全面提升国际业务市场竞争力。三是积极研发结售汇及外汇融资新产品,加快外汇结售汇网络覆盖,实现结售汇网点全覆盖。四是围绕农业产业化和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

(五)升级技术手段,打造更为便捷的科技银行。进一步推进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利用网上放贷、移动办贷、3G终端、流动服务车等技术手段,为偏远山区、园区企业、校园、农户提供更智能、更高效的普惠金融服务,实现基础业务现场办理、即办即结,让全县城乡居民切实享受“智慧金融•普惠农信”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便利。

第三篇:学校地方校本课程开设汇报材料[本站推荐]

学校地方、校本课程开设情况汇报材料

柏井中心小学

我校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开足开全了各门课程,特别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更是引起了我们的重视。根据地方、校本课程自身的特点及我校的实际情况,在师资缺乏的情况下,我们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在课程开发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使这些不被重视的课程终于进入了学生的课堂,大大活跃了学习氛围,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学校开设的地方课程为:写字。

一、二年级硬笔;

三、

四、

五、六年级硬笔和软笔间周进行。为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学校组织在教学中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张芝明辅助各班语文教师对软笔书法进行指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还定期开展与写字课程有关一系列活动,如:每月一次的写字比赛,学校书法大赛等。经过长期对学生进行规范的书写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为:古诗词诵读。活动开展三年来,师生全员参与,全情投入,以经典诗文深厚的内涵,活泼的形式,独特的魅力,似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师生都大有收获,深入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财富。为提高全体师生的参与积极性,学校定期开展与校本课程有关的一系列活动,如《古诗文诵读大赛》以及《爱祖国爱家乡演讲比赛》等活动。

虽然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也遇到不少困难,但在今后的课程实施中,我们将通过不断建设、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使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从不太成熟,走向多样化,走向高质量。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情感,让我们年轻的一代在文化上找得到“回家”的路,使他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从而发展家乡,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完善!

第四篇:东兴小学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实践活动开设情况汇报材料

东兴小学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实践活动

开设情况汇报材料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改革课程体系入手,提出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设计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新的课程门类,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实施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引人关注的新型课程,也是课程改革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下面就我校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汇报如下。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从一年级开始的,

一、二年级各班课程表中都能安排每周3个课时的量,

三、

四、

五、六年级各班课程表中都能安排每周2个课时的量,同时开设综合实践课外活动课的组织机构,建立了以魏怀升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由教务处石福多主任主要负责,课外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方案、有计划、有总结。大部分班级都有许多切合实际的活动主题,99%的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非常喜爱,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而1%的学生对课程持喜欢、感兴趣的态度,这是我们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的一大动力和法宝。 同时,在看到学校实施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发展,需要引起关注。

1、对课程实施的资源配置不完善。(1)任课教师配备力度不够,教师的配备显得比较单薄,专职教师没有。各班级课程都由语文教师兼任,而语文教师的学科任务和平时的琐事又比较繁多,甚至挤占了综合课程的教学时间。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势必不能兼顾太多,对课程的开发和教材研究都带来困难,指导学生的时间也相对减少。(2)学校缺少教学实验器材,使得课程教学只能纸上谈兵,教师无器材演示,学生无法亲身体验活动,严重影响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2、对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课改的亮点课程,无论对学校还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学生座谈会中,学生们纷纷表示他们需要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上社会,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在五彩斑斓的自然世界中学习、体验、探究……学生们认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会使他们的收获更多更全。然而有些老师却不能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没能认识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和价值。在课程实施中处于被动状态。

3、对课程的评价不够完善。虽然在评价上很多老师都在积极探索,期望通过评价来促进课程的有益发展,达到常态化有效实施的状态。然而调查中发现有些评价的内容很空洞,可操作性不强,对师生实施课程的激励性作用不强。很多老师反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成效是长期而隐性的,学校没考虑到对过程的评价或追求短期效应的做法不利于教师实施课程的积极性提高。

4、对课程的实施不够准确。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割裂开来实施,有的在封闭的教室空间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甚至为确保安全,足不出户,闭门造车;有的只重视研究性学习,而忽略了其他三个领域的学习;有的注重手工技能培养,忽略了研究性学习等领域。

二、学校地方、校本课程开设情况

我校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开足开全了各门课程,特别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更是引起了我们的重视。根据地方、校本课程自身的特点及我校的实际情况,在师资缺乏的情况下,我们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在课程开发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使这些不被重视的课程终于进入了学生的课堂,大大活跃了学习氛围,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学校开设的地方课程为:写字。

一、二年级硬笔;

三、

四、

五、六年级硬笔和软笔间周进行。学校还定期开展与写字课程有关一系列活动,如:每月一次的写字比赛,学校书法大赛等。经过长期对学生进行规范的书写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为:棋类社团小组、舞蹈社团小组、体育社团小组、书法社团小组、音乐社团小组。为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学校组织在教学中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对各年级各社团的学生进行指导和讲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活动开展以来,师生全员参与,全情投入,以活泼的形式,独特的魅力,似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师生都大有收获,深入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财富。为提高全体师生的参与积极性,学校定期开展与校本课程有关的一系列活动,如舞蹈比赛、书法作品评比、以及歌咏比赛等活动。

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也遇到不少困难,但在今后的课程实施中,我们将通过不断建设、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使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从不太成熟,走向多样化,走向高质量。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情感,让我们年轻的一代在文化上找得到“回家”的路,使他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从而发展家乡,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完善!

为此,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善起来,更不可能很快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关键是行动,知识只有在亲身经历中才能获得。因此,在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学习教学理论、课程理论、贯彻课改精神、激发和培养师生自主开发课程的兴趣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校将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作用,全面落实课改精神,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0一七年六月二十一日二

第五篇:地方病交流材料

履行职责真抓实干

开创我市地方病防治工作新局面

鸡西市卫生健康委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鸡西市辖三县(市)六区,总人口158.5万。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市历史上曾经是地方病发病较为严重的地区,80年代初地甲病患病率为12.41%,大骨节病、克山病病区覆盖近58万人口。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综合防控、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大全民普供碘盐、农村改水等综合防治措施的落实力度,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连续9年碘缺乏病、大骨节病、克山病基本消除状态。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领导,部门联动,建立防治工作齐抓共管机制

(一)履行政府职责到位。鸡西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地方病防治工作纳入重大民生工程,强力推进;将地方病防治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和“扶贫攻坚计划”紧密结合,建立了政府“一把手”责任制和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为防治地方病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部门协作配合到位。制发了《地方病防治“十三五”规划》、《防治重大疾病联席会议制度》等政策文件,强化各部门职责任务和制度要求。教育、发改、水务、盐业、市场监管、广电、移动通讯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全力落实,强化推进,有力增强了齐抓共管工作合力。

(三)防治网络队伍到位。建立了以市、县两级疾控机构为中心,以市、县两级综合医院为支撑,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市、县、乡、村四级防治网络和层级稳固、专兼职结合的防治队伍,注重培训指导,提升岗位技能,为全面做好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推进防治任务高质量完成

(一)坚持源头治理,实施改水工程。针对地方病农村高发特点,为从根本上治理,我市持续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优先对病区村进行改水,近三年全市完成投资8935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工程190处,有效解决了11.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目前,我市农村饮水工程累计完成率达到91.7%。

(二)强化干预措施,实施普供碘盐。坚持不懈地落实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这一行之有效、简易安全的主导措施,采取监管和宣传并举,确保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碘盐质量。我市食用碘盐覆盖率保持98%,销售碘盐合格率为100%,合格碘盐食用率保持99%,相关知识知晓率保持90%。

(三)持续跟踪病情,开展各项监测。我们每年都坚持开展盐碘监测、儿童孕妇尿碘检测、儿童甲状腺超声检查及大骨节病、克山病监测。目前我市8-10岁儿童无甲状腺肿大病例,儿童、孕妇尿碘中位数、碘盐合格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我们还开展了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监测,监测范围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和农林场共计810个监测点,对水碘中位数超过10μg/l的4个乡镇所辖的所有村开展全覆盖检测,为我省绘制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分布地图和制定干预策略提供准确数据。

(四)评价防治效果,开展现症调查。组织市级调查指导组,深入县区、基层,对630家医疗卫生机构700余名业务人员进行了现症病人的诊断标准、确诊流程、调查表规范填写等培训指导。全市共调查病区村(社区)594个,搜索复核现症病人碘缺乏病41例、大骨节病3383例、克山病19例,现症病人均为老病例,自2010年起,我市无碘缺乏病、大骨节病、克山病新发病例,达到基本消除状态。

三、广泛宣传,形式多样,畅通防治知识普及绿色通道

(一)开展常态化阵地宣传。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做为前沿宣传陈地,每年都坚持开展防治知识"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活动,利用健康讲座、电子显示屏、固定宣传板、宣传单、宣传折页等方式开展日常宣传,将宣教工作常态化。

(二)开展多元化媒体宣传。将免费公益宣传作为相关部门硬任务,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利用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利用碘盐包装袋、控盐勺等新途径,播发、登载防治知识、公益广告和标语口号,注重拓宽宣传渠道,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

(三)开展多样化活动日宣传。利用各种宣传日,采取搭设彩虹门、悬挂宣传标语、设立咨

询点、组织专家义诊等方式开展一条街宣传;制作宣传展板,在中小学校、社区、乡镇集中摆放宣传;印制防治知识雨伞、围裙、水杯、环保袋等宣传品向居民发放宣传,深入学校、机关、企业开展讲座宣传,努力确保宣传效果。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兄弟地市经验,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在综合措施落实上持续发力,为确保“十三五规划”目标如期实现,为建设健康鸡西做出我们积极的贡献。

上一篇:党代会学习心得范文下一篇:读凡卡后的感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