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食安委成员通知

2022-08-08

第一篇:调整食安委成员通知

国务院食安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酒类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

2011年6月23日国务院食安办通知要求全面加强酒类质量安全监管(全文)

《关于进一步加强酒类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1〕12号)有关要求,为进一步加强酒类质量安全监管,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酒类产业健康发展,经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领导同志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落实各环节监管制度,强化全过程监管

(一)严格酒类生产环节监管。质检部门要严把酒类生产许可关,从严审核新建酒类生产企业,依法关停不符合生产许可条件的企业。完善酒类生产许可相关规定,严禁酒类非法分装,对使用外购原酒加工灌装的企业进一步严格许可条件,并将其列为生产许可证单独审核项目。加强日常监管,制定监督检查操作规范,全面检查原料采储、生产记录、出厂检验、生产环境条件等,严厉查处打击使用工业酒精等非食用物质以及滥用甜味剂、色素等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对主要原料无进货记录或原料数量与据产品数量测算所需原料数量明显不符的酒类生产企业,一律严肃追查,依法严惩制售假冒伪劣行为。重点开展对使用外购原酒加工灌装企业的专项检查,加强对外购原酒来源和质量安全的监管;对进口原酒要核查进口单证、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卫生证书等有关文件,并重点核查出厂销售数量与进口原酒数量是否相符、出厂产品标签与进口原酒信息是否一致,严厉打击弄虚作假行为。

(二)严格流通环节监管。工商部门要严格酒类经营主体市场准入,细化和完善相关流通许可制度,依法查处取缔无证无照酒类经营者。加大市场巡查力度,督促酒类经营者认真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酒类产品合格证等文件,并做好相关记录,从严惩处违法经营行为。举办酒类相关交易会、展销会、博览会等活动的地方政府和主办单位,要严格审核参展单位资格,实施全程驻场监管,严厉查处在会展场所内及周边展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的行为。

(三)严格餐饮服务环节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组织开展餐饮服务环节酒类产品专项整治,对餐饮服务单位外购及自酿或调配的酒类产品进行全面检查。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切实加强酒类产品采购管理,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对不落实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制度,以及采购、销售和使用来源不明、超过保质期限和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的单位,依法从严处罚。

(四)严格进出口环节监管。海关、质检等部门要强化酒类进口监管。严厉打击酒类走私行为,规范进口酒类申报,充实价格信息等资料,查处原产地瞒骗等不法行为。加强监督检验和标签核对,对检验不合格、标签不规范的产品依法采取监督销毁、退运、技术整改等处理措施。对从事酒类进口业务的境内外企业和个人实施备案管理,进一步明确相关资质要求,督促进口酒收货人建立进口和销售记录。加强酒类出口企业备案管理,严格监督检验和产地核查,防止不合格酒类产品出口。

(五)强化重点部位监管。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加大对酒类生产加工小作坊、专营店、批发市场、酒吧等重点场所的监管力度,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的行为。对酒类生产加工小作坊相对集中的地区,当地政府要认真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各市、县政府重点加强对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监督巡查,切实防止其成为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的生产、经营集散地。

二、加强检验检测和监测评估,健全追溯体系

(一)加强检验检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环节酒类产品质量安全抽检范围和[FS:PAGE]频次,强化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及甲醇、游离二氧化硫、糖精钠、甜蜜素、苯甲酸、色素等重点指标的监督抽检,严格落实随机抽检制度,逐步推行异地检验,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出厂检验制度。研究推广假冒伪劣酒类产品鉴别检测技术,完善酒类生产用菌种鉴定技术。

(二)做好风险监测评估。卫生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将酒类列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重点内容,加强对白酒、葡萄酒、黄酒等生产加工过程产生的氨基甲酸乙酯、生物胺等物质的风险监测和评估,并根据监测和监督检查情况及时调整监测范围和重点。

(三)完善酒类安全标准。卫生部要抓紧修订《蒸馏酒及其配制酒》、《发酵酒及其配制酒》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以及葡萄酒等酒类生产卫生规范,研究制定氨基甲酸乙酯等限量和检测方法标准。开展酒类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跟踪评估,完善添加剂使用管理规定。

(四)健全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有关部门要强化各环节查验、记录的衔接,提高可追溯性。建立全国统一的酒类生产经营单位信息数据库,以白酒和葡萄酒为重点,开展酒类电子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逐步实现从原料采购、生产、仓储、运输、批发到销售终端的全程有效监管,实现酒类产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确保在各个环节都能快速辨别产品真伪。

三、加大侦办惩处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

(一)有效堵塞制假原料来源。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严格原酒流通管理,严禁向不具备酒类生产经营资质的单位销售原酒。加强对酒类包装材料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全面清理取缔不具备相关资质的酒类包装材料生产、印刷单位,严厉打击生产假冒酒类产品包装、标签等违法行为。餐饮服务经营者不得将废旧酒瓶、瓶盖、外包装等销售给不具备再生资源回收资质的经营单位和个人,销售时必须查验营业执照等相关证照、留存复印件,并详细记录销售品种、数量等信息。餐饮服务经营者、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不得向制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的单位和个人销售废旧酒瓶、瓶盖、外包装等。

(二)严厉打击非法制售行为。在省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各市、县由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牵头,统筹协调有关部门,严格落实责任,分片包干,全面彻底清剿无证生产酒类产品和非法制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的“黑窝点”;严厉查处假冒注册商标、企业名称、认证标志、名优标志、产地、年份,以及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或与其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在酒类生产经营中以“国家机关特供”、“军队特供”等名义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要高度重视社会举报和案件通报线索,全面核清原辅材料来源、产品销售去向,及时通报有关地区开展追查工作,查清违法犯罪链条,严厉惩处包材印制、原料提供、生产加工、储存运输、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违法犯罪分子。对辖区内长期存在非法制售窝点未及时查处的,要依法严肃追究分片包干责任人和政府分管领导责任。严密监测、坚决打击通过互联网方式销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的行为。鼓励酒类生产企业与政府监管部门共同研发、推广假酒鉴别技术,联合开展打假行动。

(三)加大惩处震慑力度。各级监管部门对制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的生产经营者要按照法定幅度的上限实施处罚,并向社会公布违法单位和个人信息及处罚结果,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严禁以罚代刑。各地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提高调查取证和刑事立案效率,严厉追究制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违法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对重大犯罪案件公安部要挂牌督办。各地区要细化完善假冒伪劣酒类产品投诉赔偿监督机制,特别要对酒吧、酒类专营店、批发市场、大型餐饮服务单位等销售量大的单位加大监督力度,明确监督员和监督电话,及时受理消费者投诉,依法严格监督落实“假一赔十”规定。酒[FS:PAGE]类相关交易会、展销会、博览会出现严重制假售假问题的,要对举办地、举办方进行通报批评,并取消该地区举办类似活动的资格。酒类生产企业有制售假冒伪劣行为的,在严厉查处问题品牌产品的同时,还要依法暂停该企业所有品牌产品销售并向社会公告,经查明情况并批批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销售。

四、严格落实各方责任,强化保障政策措施

(一)落实企业责任。强化酒类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酒类生产经营者要建立完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依法严格执行进货查验、生产经营记录、过程控制、检验检测和自查自纠等制度。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强化法制观念,树立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建立酒类产品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依法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明确其为质量安全直接责任人。酒类经营者应严格落实不向未成年人售酒的规定,并在经营场所明显位置设置相关标识。加快推进酒类生产经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抓紧建立酒类生产经营单位、进出口商的信用档案,对有失信记录的单位和个人要加强监管,将其纳入“黑名单”向社会公示,对有过食品安全犯罪和严重失信记录的要依法实行行业禁入。强化行业协会作用,促进行业自律,开展“放心酒”示范店建设。

(二)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政府要将酒类监管列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大人力、物力和经费投入,保障监管工作需要。公安、商务、卫生、海关、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协调配合。各级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要加强综合协调和督查指导。监察机关要加大行政监察和问责力度,对监管不力、失职渎职等行为要严肃追究责任。

(三)完善保障政策。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产业政策,从严审核白酒生产企业新扩建项目。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要加快制定实施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和行业准入条件,合理规划葡萄酒产业布局,推进酿酒葡萄种植规模化,加强葡萄育种、采后处理等技术研发和优良品种推广。商务部门要加强酒类流通行业管理,完善酒类经营者备案登记和酒类流通随附单制度,鼓励酒类连锁经营,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强化酒类市场运行监测和酒类进口统计分析。工商部门要研究制定进一步严格酒类商标注册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质检部门要完善我国酒类地理标志和原产地命名制度。

(四)强化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鼓励酒类企业从业人员、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生产销售人员等主动提供线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加大奖励力度,有效保护举报人。积极支持新闻媒体对酒类行业的舆论监督,畅通信息交流渠道,高度重视媒体反映的制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新闻线索,及时核查并回应社会关切。

(五)深入科普宣教。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向酒类生产经营者、餐饮服务经营者以及从业人员广泛宣传相关法规标准、假冒伪劣酒类产品危害以及惩处措施,开展案例警示,使其知法守法,自觉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积极向公众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和识别假酒常识,切实提高广大群众识假辩假和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倡导健康饮酒、文明饮酒的良好风气。

第二篇:食安委制度

根据《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精神,为落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职责,严格工作程序,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会议制度

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实行全体会议、专题会议和办公室会议制度。委员会成员应严格遵守会议制度,原则上不得缺席会议。因特殊情况,不能出席会议的,应及时向会议主要负责人请假,并指派相关人员与会,承担相关职责。

(一)全体会议

全体会议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决定召开,并由委员会主任或委托副主任召集和主持,委员会全体成员参加。全体会议主要任务:

1、学习贯彻国家和省有关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2、听取成员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分析、研究全市食品安全形势;讨论全市食品安全总体情况的报告;

3、研究确定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关制度、措施、计划以及实施方案;

4、研究食品安全监管和食品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食品安全长效监管工作机制;

5、协调、解决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6、组织协调重大执法行动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

7、研究对县、区人民政府及市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评议、考核方案,确定考评等次等。

8、其他重要事项。

(二)专题会议

专题会议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根据食品安全监管需要决定召开,或由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根据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提出,经委员会主任同意,并由委员会主任或委托副主任召集和主持召开。参会人员范围,根据会议内容,由委员会主任或委托副主任决定。专题会议根据食品安全监管需要不定期召开,如遇重大事项或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

(三)办公室会议

办公室会议由办公室主任决定召开,也可由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联络员提出,经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同意,并由主任或委托副主任召集和主持。原则上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和联络员及办公室有关工作人员参加,具体参加人员根据会议内容由办公室主任确定。

二、文件制度

为保证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会议精神和重要决定及时贯彻执行,委员会及办公室印发以下文件:

(一)委员会文件,用芜食安委字编号。主要包括食品安全工作计划、方案以及管理制度、工作措施等涉及食品安全全局性工作及其重要事项。

(二)办公室文件,用芜食安委办字编号。主要包括落实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具体事务性工作以及其它需要办公室承办的事项等。

(三)委员会全体会议纪要和专题会议纪要以及办公室会议纪要。

(四)工作简报。主要包括市委、市政府领导,委员会主任的重要活动和重要指示,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会议等重要活动,以及委员会成员单位的食品安全工作动态、食品安全工作进展等。

委员会文件、全体会议纪要由办公室主任审核后,报委员会主任签发;专题会议纪要由办公室主任审核后,报专题会议召集主持人签发。工作简报及办公室文件、办公室会议纪要由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签发。

三、联络员制度

为加强部门沟通和工作配合,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建立联络员制度,由成员单位有关处室负责同志担任,负责食品安全具体工作的协调、联系;收集、整理、报送本部门食品安全工作重要信息;及时向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通报本部门落实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议定的事项、食品安全工作进展情况。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召开联络员会议,交流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研究食品安全工作的具体事宜,以及研究提请召开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会议的议题和初步意见。

四、工作报告制度

为及时、全面、客观了解食品安全工作情况,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建立食品安全工作报告制度。各成员单位应将下列内容及时报告市食品安全委员会。

1、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2、市委、市政府领导重要批示的落实情况;

3、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议定和交办事项的落实情况;

4、食品安全工作计划、方案执行情况;

5、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重大问题;

6、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督办的事项;

7、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动态、信息;

8、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情况;

9、其它需要报告的事项。

五、信息通报制度

为建立“统

一、协调、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对下列事项的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具体通报事宜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承办。原则上在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内部通报,重大事项报委员会主任或委托副主任同意,在全市通报。

1、食品安全工作进展情况;

2、报告事项落实情况;

3、督办事项落实情况;

4、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履行情况;

5、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落实情况;

6、食品安全信息沟通及相关材料报送情况;

7、食品安全工作督查、考核结果;

8、其它需要通报的重要事项。

第三篇:食安委工作汇报

乌加河镇2011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汇报

2011年以来,我镇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旗食安委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上级部署,按照“保安全、强监管、促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为重点,以推进食品药品市场整治工作为主线,强化监管措施,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为促进我镇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就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第一、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

镇党委、政府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高度,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督促各村各单位规范从业,强化宣传达到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群防群治的目的。

一是组织落实到位。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副职为副组长的食品药品安全领导小组,配备了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和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配备了工作人员,有场所、有职责。

二是责任落实到位。完善对各村和镇食品药品安全成员单位的食品药品安全目标管理考核工作,分别与各村签订了《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书》。各村、药品单位也成立了食品药品安全领导小组,形成镇、村二级监管责任体系,使食品药品安全各项工作落实处、收到实效。

三是制度落实到位。制定出台了《农村食品药品协管员、信息员考评奖惩制度》、《食品药品质量日常监管巡回巡查制度》、《农村协管员、信息员报送制度》《农村协管员、信息员包组责任制度》,明确职责分工,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有章可循,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四是监管机制落实到位。建立镇协管员,村信息员监管网络。明确食品药品监管员2名,全镇7个村两个居委会都有协管员、信息员,覆盖率达100%,明确协管员、信息员工作职责,制定协管员、信息员的聘用、培训、考核、奖惩制度。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日常监管长效机制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协作机制。

五是经费落实到位。镇人民政府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高度重视,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投入,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经费得到保障。

第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按照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机关、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的要求,我镇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出宣传车、出板报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2011年以来,共组织各村主要负责人、食品药品监管员、协管员和信息员集中学习食品药品安全知识3次,各村工作积极主动、认真扎实,食品药品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第三、突出重点,强化监管

1.抓好食品流通专项整治工作。以粮、油、肉制品、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儿童食品和酒类食品等为重点食品,以各村集镇作为重点区域,以食品经营单位为主要对象,配合旗食品卫生监督所重点清查“三无”食品和过期霉变食品。2011年来,组织各村(社区)主要负责人、食品监管员、协管员等人员对镇属各食品流通单位进行了2次定期检查和11次重点抽查,加强了对食品药品市场的管理和引导,有效地发挥了监管的作用。

2.抓好饮食行业的专项整治工作。以饭店、早餐店、夜宵店、流动食堂等为重点对象,配合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多个部门全面清查食品原材料、作业场所和环境,核查从事饮食行业的专门人员的从业资格,切实保障群众饮食安全。有效地督促了各饮食店的规范作业。

3.抓好单位食堂的食品安全督查工作。配合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有食堂的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定期、不定期的食品安全督查,对不符合食品安全卫生条件的单位下达整改通知,限期整改。2011年以来对全镇各中小学、幼儿园食堂进行了4次全面检查,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管,进一步提高学校领导对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切实树立“学生健康安全第一”的思想。各中小学校卫生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4.抓好对村级卫生所及大药房药品安全督查工作。各村协管员、信息员定期对所管辖范围内的医疗所及大药房进行日常巡查,并做好药品日常巡查记录表。2011年,我镇配合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本镇3所卫生院和村级医疗所及大药房的药品进行检查,药品按要求进行摆放进货渠道有记录。并按要求进行了规范,未发现销售假药、劣药及过期失效药品,有效保证了大家能用上放心药。

总之,我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总结工作经验,从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高度出发,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再接再厉,开拓进取,促进我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整个乌加河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陇南市食安委各组成部门工作职责

关于明确陇南市食安委各部门工作职责的通知

(讨论稿)

为进一步严格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责任落实,强化食品市场监管,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市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三定方案”,现将涉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市发改委等16个责任主体的具体监管职责划分如下:

一、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市食安办)

组织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人民政府关于食品安全工作方针政策,组织开展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研究,提出食品安全工作重大政策、措施及解决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的建议。承办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交办的相关任务和事项。负责向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报告陇南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情况、食品安全各专项工作情况、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及责任调查处理情况。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的责任,推动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完善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各环节监管措施的无缝衔接。督促市有关部门和各县区人民政府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并负责检查、考核评价。指导完善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重大专项行动。组织拟订陇南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协调、监督重大食品安全 1

事故及责任调查处理工作。组织拟订全市食品安全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协调食品安全信息和舆情管理工作,会同卫生部门公布食品安全信息。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状况评估。组织协调食品安全宣传、培训工作。负责相关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和上报。市食安办不取代相关部门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职责,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二、市发改委。负责编制和组织实施全市食品安全体系建设规划,协助做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做好食品安全专项项目的审批及申报中央、省资金补助项目的组织、申报和实施。承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市工信委。制定并组织实施食品工业发展规划,研究提出食品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和产业布局;提出促进食品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政策措施;指导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指导协调食品安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指导推动食品安全信息资源共享;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指导食品工业行业协会发挥行业自律作用。承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四、市教育局。负责督促指导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食堂及学校内食品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学校、幼儿园食堂及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食品

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在学生中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指导建立和完善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承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五、市科技局。负责组织食品安全相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先进、成熟、适宜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示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科技普及、宣传、科技成果推广等有关技术服务,为健全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提供科技支撑。承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六、市民委。负责清真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清真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承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七、市公安局。负责指导协调全市各级公安机关依法查处并严厉打击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假冒伪劣食品等涉及食品安全的犯罪活动;维护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现场秩序,配合调查食品安全重大事故;依法查处妨碍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违法犯罪行为。承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八、市监察局。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构成食品安全违法违纪的案件及其涉案人员进行查处;参加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对事故调查工作进行监督,并对事故责任追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承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九、市财政局。负责落实市本级食品安全监管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专项经费,加强对专项经费的监督管理。承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市农牧局。负责农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组织拟订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适时发布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划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的建议;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农业环境监测;负责农产品生产环节农药残留的检测;拟订农业地方标准;依法实施符合农产品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认证和监督管理;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负责养殖环节水产畜牧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组织实施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水产畜牧部分的建设;负责指导水产畜牧业标准化生产,组织实施符合安全标准的水产畜牧产品认证和监督管理,指导水产畜牧产品品牌培育和质检体系建设;负责养殖环节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的监管;负责水产种质资源管理,组织实施水域滩涂养殖证和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制度;组织、指导动物防疫、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监督工作;负责奶畜饲养以及生鲜乳生产环节、收购环节的监督管理;负责水产畜牧产品养殖环节兽药残留检验检测;负责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和草种监督管理,承担饲料生产企业设立条件审查工作;可在生猪养殖、

收购、贩运、定点屠宰环节实施对“瘦肉精”的检验、认定和查处;负责生猪收购、贩运环节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承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一、市商务局。负责生猪屠宰的行业管理,监督管理生猪屠宰活动,督促屠宰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执行生猪进场查验、生猪来源和生猪产品流向登记、肉品品质检验、产品召回、无害化处理等肉品质量安全制度;承担建立健全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管理机制相关工作;承担酒类流通管理工作;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认定标准和考核管理办法并对示范区实行定期考核和动态管理。承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二、市卫生局。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工作;开展食品安全相关的健康教育,指导公众健康饮食,促进公众合理营养、平衡膳食;负责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中的医疗救治。与市食安办公布食品安全信息。承担市食安办的日常工作。

十三、市工商局。负责全市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拟订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措施、办法;组织实施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质量监测及相关市场准入制度;负责流通环节经营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等食品的质量安全监管。承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四、市质监局。负责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督检查、风险监测及生产许可工作;组织实施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拟订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制度;监督管理以食品生产加工为主、生产地与销售地相分离的生产加工点。承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五、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餐饮服务许可、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和保健食品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规范;承担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状况调查和监测工作;负责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承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

六、市粮食局。负责粮食收购、储存、运输活动和政策性用粮购销活动中的粮食质量安全和原粮卫生的监督检查;负责组织实施粮食质量安全标准、检测制度及有关技术规范等。承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本通知所述部门职责分工未及事项,按照部门“三定”规定执行。

第五篇:食安委-食品药品监管为民整治行动实施方案0503 (1)

新泰市食品药品监管利民行动

实 施 方 案

根据《全市教育实践活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总体要求,经研究决定,在全市集中开展食品药品监管利民整治行动,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教育实践活动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紧密结合,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食品质量、药品安全方面的突出问题,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生产、违法经营、违法添加行为,全面整治食品药品市场秩序,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放心。

二、工作措施

(一)打击食品违法行为,全力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一是严格准入,把好食品源头关。协调农业、林业、畜牧兽医、水利与渔业等相关部门,规范农产品、林果、饲料、渔业等涉及食品安全的非法生产、非法添加、非法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食品源头安全。二是严厉打击,把好食品生产关。突出打击重点,严查无证生产、假冒伪劣、超范超限、违法添加四种行为,严厉打击“黑窝点”、“黑工厂”、“黑食品”、“黑作坊”等食品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三是严格整治,把好食品流通关。突出重点区域,全力做好学校及其周边、农贸市场、仓储场所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食品经营行为,确保食品流通市场安全;开展“满意商店”评选活动,规范食品经营行为。四是严肃治理,把好饮食就餐关。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力度,开展学校食堂、农村 1

餐饮、“三小”饭店、大宗食品原料、烧烤火锅四项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整顿餐饮业市场,确保饮食安全放心;开展“满意饭店”评选活动,提升餐饮食品安全水平。五是严打“四非”,把好保健食品质量关。加强保健食品监管,严厉打击保健食品领域存在的“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添加、非法宣传”等突出问题,重拳打击,严肃处理,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二)整治药品市场秩序,保证药品质量安全

一是规范药品生产秩序。认真开展药品(医用氧)生产企业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企业人员、设施设备、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情况,严格督促企业落实GMP操作规范,确保生产药品安全有效。二是规范药品经营秩序。开展“满意药店”评选活动,增强依法经营意识;突出监管重点,加强对基本药物、疫苗、终止妊娠、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中药饮片、冷藏药品等高风险药品的监督管理,督促相关企业定期开展质量风险排查,切实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守法经营的自律意识。三是规范药品使用秩序。深入开展药品使用专项整治活动,以人员、采购和验收、储存与养护、使用、药品不良事件监测等五个方面为切入点,强化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四是规范医疗器械市场。严厉整治虚假注册申报、违规生产、非法经营、夸大宣传和使用无证产品五种违法违规行为,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整顿规范市场秩序。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要把专项整治工作摆上突出位置,提高思想认识,周密安排部署,下大决心、花大气力扎实推进,强化指导,严格把关,切实抓实专项整治工作。

(二)狠抓落实。主要领导对整治活动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业务科室认真抓好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抓好活动的督导工作,稳步推进,扎实有效。

(三)注重宣传。认真总结和大力宣传专项整治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以点带面,整体推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用,加大反面典型曝光力度,发挥警示震慑作用,推动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附:食品药品监管利民整治行动任务安排表

上一篇:对职业规划课的感想下一篇:党支部书记学习体会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