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送活动工作总结

2022-07-16

回首每一天的周而复始,你是否在工作的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的成长经验?工作作为我们的立身之本,工作是见证我们成长的标志,为自己写一份独有的工作报告吧。让我们在回首自己忙碌岁月的同时,发现自己工作的不足之处,寻找出更好的工作方式,成为更好的自己。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三送活动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三送活动工作总结

潭口镇开展“三送”活动工作情况汇报

潭口镇 “三送”活动工作开展以来情况汇报

潭口镇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74个村民小组,区域面积58平方公里,全镇常住人口41449人,户数8464户,城镇人口达2.1万人,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全省26个小城镇重点示范镇之一。镇党委下设1个党总支,27个党支部、952名共产党员。2010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7.86亿元,财政总收入达1152万元,完成了上级下达年度的195.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好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0230元和3432元。根据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镇从2010年12月10日开始,紧密围绕潭口省级示范镇建设、征地拆迁、查违拆违、农村农业、维稳综治党的建设等中心工作,扎实有序推进“三送”活动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主要将我镇“三送”工作开展以来的工作落实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注重“三送”实效,诚心为民办好事办实事

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群众办了一批好事实事。如

1、石禾村“三送“工作组积极向上争资,解决京九铁路涵洞处村级公路路面破损,下水沟堵塞积水严重的问题。方便了5个村的群众和车辆通行出入。此外,争取了上级水利资金补助,发动村民出工酬劳修复了税背申屋水渠300米,水陂一座;岭上工作组筹集资金,组织村民维修排灌设施;

2、南街居委会工作组针对圩镇垃圾桶少的问题,在上级帮助下添置了50个城镇垃圾桶,改善了圩镇环境卫生状况。另外,应广大群众要求,在镇区范围内人流较密集路段增设了30多块指示路牌,硬化了环卫所边巷道路,发动居民种植东横街绿化树,在玉潭大道、小学门口安装了太阳能路灯;

3、江坝工作组进村入户帮助调解了几个果园租金和农民分成的“老大难”问题,春节期间充实沙石对乡村道路进行维护,方便村民出行,并发动加大公司捐资1万元助学;通过与供电部门协调,在1至4村民小组增设变压器,解决了电压低的问题;

4、坳上村“三送”工作组帮扶资金1万元维修村里水利设施,

并到坳上小学送了书包、文具、棉袄等;

5、春节期间及时走访慰问困难户、困难(老)党员512户,为群众送去帮扶慰问资金12万多元大米14100斤,棉被200多床,开展文化科技,卫生等 “三下乡”68场次;

6、积极开展“治脏、治乱、治堵”工作,为村、组维修道路1760米,水渠清淤4000多米,冬修水利设施2处,整治三轮摩托车载客24起,清运垃圾41吨;

7、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美化村容村貌,镇村两级出资在全镇13村(居)建成共35个统一规格标准的垃圾池,供村民定点堆放垃圾,镇环卫所定期到各村运送垃圾,使各村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

8、路背村的铁路涵洞积水问题经过“三送”工作组与上级部门协调,目前清理水沟的工作正在进行中。

9、积极开展“治脏、治乱、治堵”工作,共为村、组新修、维修道路4330米,维修水利设施3处,水渠88米,清运垃圾75吨;

10、江坝、上元两个百亩商品蔬菜基地建设,已流转土地多200亩,修通机耕道多200米,水沟开挖多300米,播种面积150多亩;

11、各村公示栏统一规范更新,使村民了解换届、村财务、抗旱防汛等信息更加方便,深受群众称赞。

12、5月2日晚,在天突下暴雨的情况下,尽管还在“五一”小长假期间,还是召集镇“三送”干部连夜返回,到南街居委会圩肚子5户泥墙屋进水户家中转移人员和抢救财产,使群众遭受暴雨洪灾的损失减少,3日正式上班后,组织各工作组下到各村走访了解农户房屋、庄稼遭受水灾情况,并帮助其采取措施补救解决;

13、田头村“三送”工作组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争取资金,组织群众维修在5月2日暴雨中冲垮和因山体滑坡损坏的水圳;

14、路背村“三送”工作组积协同村两委全力配合供电所,及时恢复了因5月3日飓风造成的铁棚倒塌压住高压线,使整条线路断电的事故;

15、石禾村“三送”工作组协同村委解决了马头组廖大勋走失后死亡的遗体处理问题。

二、注重化解矛盾纠纷促进我镇社会和谐稳定

全镇特别要求各包村领导和“三送”干部认真做好当前的信访维稳工作。全镇共为民排查各种矛盾纠纷30件,接待信访案件21起,

解决信访件数7起,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8起。如

1、石禾村工作组调解了石禾村陈庆基与陈康生等人关于林地的纠纷;

2、田头村工作组调解了黄康孝与邻居的建房矛盾纠纷;

3、洋山村工作协助村委干部调解了刘明模、刘明燕兄弟关于的余坪的纠纷问题;

4、针对龙塘村工作组荷树组廖信全因建房跟邻居发生纠纷的情况,工作组了解情况后到现场帮助他们调解好;

5、江坝村工作组调解了江坝村赖相福与赖维照关于排水沟通道的纠纷;

6、岭上村工作组协助派出所调解了10组村民陈玉香与王二英因家庭婚姻问题引起的纠纷;

7、龙塘村工作组协助村委干部调解了邓椿明兄弟俩因建房发生的矛盾纠纷。

三、求真务实积极探索“三送”活动方法举措上的长效机制

一是在4月29日区“三送”工作调度会后,我镇召开了全体“三送”干部、各村(居)党支部书记参加的“三送”工作调度会,进一步明确了“三送”周报、月报、季报、调研文章、工作小结、台账、销号单等材料的报送工作,下发了我镇“三送”活动几项工作要点的通知,就“三送”资金和人员安排矛盾调解、办实事项目化、下村入户常态化等建章立制,确立“三送”活动纵深开展取得良好长远成效的机制保障。二是就“三送”活动中发现的一些体制机制上的问题,如章惠渠修复、农电网改造项目申报、行政区变更欠拨资金、镇区用地手续办理等问题,报请开发区与南康市、章贡区协调。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把“三送”活动各项工作抓好落实,抓出成效。

潭口镇创先争优(“三送”)活动办

2011年6月28日

第二篇:全南推行“一线工作法” “三送”活动出实效

在‚送政策释民惑、送温暖聚民心、送服务解民难‛活动中,全南县推行以‚县级领导和县直部门包乡联点、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包村(社区)联组、县直单位和乡(镇)机关干部包组联户‛的‚三包三联‛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线工作法‛,做到领导在一线指导、干部在一线工作、民情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发展在一线推动,有力推动了‚三送‛活动的扎实有效开展。据统计,‚三送‛活动开展以来,该县共下派干部4247人次,走访农户、企业5.8万户,收集基层群众意见建议469条,排查处理矛盾、纠纷153件,为群众、企业解决实际困难587个。

挂点走访调研 民情在一线了解

1月10日一大早,全南县委书记李恭进便来到挂点的南迳镇热水村。在热水村入户听诉点——村干部谭正松的家里,十几个村民早已等候在这里。李恭进刚到,村民们便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发言,焦点对准村组道路未硬化、农田灌溉用水等问题。李恭进一边认真记录,一边耐心地向村民解释,并表态会将村民的意见建议尽快组织有关部门协调解决。领导干部深入村组农户家中听取群众诉求,这在全南县随处可见。

在‚三送‛活动中,全南县制定出台了《党员领导干部一线挂点联系制度》,按照规定,该县每位县领导走访群众20户以上,走访企业1家以上,结对帮扶困难群众5户以上;县直、驻县单位主要领导干部每人走访群众20户以上,走访企业1家以上,结对帮扶

1困难群众3户以上;其他科级干部每人走访群众20户以上,结对帮扶困难群众2户以上;每位一般干部走访群众30户以上,结对帮扶困难群众1户以上。同时,该县还进一步明确了活动内容,具体做到‚五个一‛要求,即:记好一本《民情日记本》、办好一件实事、化解一个矛盾、解决一个问题、收集一条建议。

该县领导干部下基层挂点联系制度的落实,从县领导到部门‚一把手‛纷纷带头深入基层,开展了系列‚面对面‛谈心、‚点对点‛帮扶活动,定期下到点上、走进村里,一线了解民情,保持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县共下派干部4247人次,收集基层群众意见建议469条,撰写民情日记28325篇,排查处理矛盾、纠纷153件。2010年,该县信访工作呈现来访、集体访、来信、联名信、赴省上访、赴市上访‚六下降‛的喜人局面。

合力攻坚克难 问题在一线解决

‚基地过去有‘两难’,一是灌溉难,二是用工难。现在有了‘三送’干部帮忙,我们发展的劲头更足了!‛1月12日,看到县‚三送‛干部又来送化肥和农药,全南县南迳镇高山蔬菜发展有限公司厂长助理张明君感慨万分。

南迳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蔬菜种植,该公司在当地发展了1000亩蔬菜基地。令他们感到不便的是蔬菜基地要靠水泵从河里抽水灌溉,每年光成本就超过8万元,由于用工紧缺,基地目前蔬菜面积只有500多亩。‚三送‛干部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与有关部门协调,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300多万元,动工开建了全长约4公里黄云灌渠。并就用工问题提出了返租倒包的办法,得到了周边农户

的积极响应。‚三送‛干部真心化解群众困难的工作作风,受到了公司业主和员工的一致好评。

‚三送‛活动开展以来,该县各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带头深入基层,重心下移,解决‚一线问题‛,真正做到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决策在一线落实,形象在一线树立,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该县主要领导先后率部门负责人,深入各工业企业、重点工程施工现场,开展调研督查和现场办公,帮助解决企业发展和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共收集各类群众重大诉求197个,梳理难题86件,目前已成功破解82件,破解率达95.3%。

健全体制机制 作风在一线转变

‚以往老百姓办事要亲自去找政府,有时为一件事跑上好几趟也不一定能解决,现在有了‘三送’活动连心卡,没想到打个电话就办妥了。‛1月15日,全南县龙下乡川坳村村民钟青阳一边从驻村干部手中接过二胎生育证明,一边高兴地赞不绝口。

驻村和下派干部下村几天,做了些什么,成效如何?特别是那些地处偏僻村的驻村干部,他们到底有没有下村?下村后又帮老百姓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村干部、村民和党委都是一笔糊涂账。针对干部‚走读‛现象,全南县建立了干部驻村公示制度和下派干部请销假制度,每一位驻村干部都要对自己的驻村情况进行填表记录,并且每个半月都要进行一次公示,对下派干部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要求下派干部做到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擅离工作岗位的,一经查实,严肃处理。该县还将各个村组挂点负责人、驻村和下派

干部的电话等事项在各村公示栏内张贴,并以‚三送活动连心卡‛的形式发放到群众手中,群众有问题可以直接拨打相关负责人的电话,反映自己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深化了干部驻村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畅通了群众监督渠道。

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三送‛活动成果,该县把‚一线工作法‛作为重要载体,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挂点调研、联系基层、宣讲督导、意见建议等多项制度,及时督促检查,牵头协调落实,推进全县领导干部工作重心下移,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该县还全面推行了民情日记和领导点评制度,截至目前,全县各级党组织已开展‚领导点评‛2200余次,7600多名党员接受或参与点评,推动了‚三送‛活动的深入开展。

第三篇:江西赣州:开展“三送”活动

从去年12月开始,赣州市以“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为主题,开展了“送政策释民惑,送温暖聚民心,送服务解民难”活动(简称“三送”活动),目的就是要通过“三送”活动,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转变干部作风,使基层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背景与起因

在革命战争年代,赣州是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心地区。当年的苏区党员干部和群众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谋福祉,出现了赣南人民送儿送女送郎当红军的动人情景。80年后的今天,赣州正处于加快发展转型发展黄金期,也正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群众的困难和问题更多。赣州开展“三送”活动的决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作出的:

1、贯切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开展“三送”活动,就是要让党员干部与农民面对面交流,了解农民所思、所忧、所盼,促进惠农政策落实,帮助解决农村实际问题;让广大干部走进千家万户,深切地体验农民的艰辛、勤劳、伟大,从感情上自觉地贴近、尊重农民群众,为党员干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提供“训练场”,最终实现党心与民心的交融。

2、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的新途径。苏区干部好作风,是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谆谆教导并率先垂范之下,在广大苏区干部忠实践行党的宗旨观念、推动各项革命工作的过程中形成和展现起来的,主要表现为: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模范带头,创造一等工作。开展“三送”活动就是要让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改进工作方法,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到全部工作之中,勤政为民,廉洁自律,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苏区干部好作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

3、推进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开展“三送”活动,就是要让广大干部群众关注发展、支持发展、投身发展,不断提高积极性和创造力。

4、群众工作应对新挑战的迫切需要。开展“三送”活动,就是要让干部到基层中去、到群众中去,锻炼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创新群众工作的方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5、适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的客观需要。开展“三送”活动,就是要创造一个干部群众真情互动的平台,纾解农民心结,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6、树立党员干部新形象的内在要求。开展“三送”活动,就是要让干部“接地气、鼓士气、增底气”,转变作风,提高能力。

正如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所说,开展“三送”活动的目的在于发展经济、致富农民、锻炼干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本质在于提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推动发展的能力,最终要落脚到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上来。

做法与经过

在“三送”活动中,全市2万多名干部坚持把群众当英雄,把群众放以上,把群众当亲人,拜人民为师,用坚实的脚步践行宗旨,用辛勤的汗水书写人民公仆本色,用优良的作风凝聚民心,进行了一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进村赶考”。

1、高标准推进,做服务群众的“细心人”。在精心组织谋划的基础上,成立了市“三送”活动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并在全市各级机关强势推进“治庸治懒治散”行动,把机关干部推到城区一线“治脏治乱治堵”,让干部在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过程中展示新形象。

2、政策送上门,做服务群众的“热心人”。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将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强农支农惠农、农民权益保护、就业、培训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各项政策法规汇编成《政策法规简明问答读本》,免费发放给群众和企业主。为方便群众学习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利民惠民政策,下派干部采取专题报告会、知识讲座、集中授课、上门宣讲、发放资料等群众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方式宣讲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利民惠民政策。

3、温暖送到家,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市委要求每一名“三送”干部必须结对帮扶所在村(社区、企业)20户农户(居民、职工),及时为他们送去温暖和问候。帮扶对象中必须要有困难年老党员、五保户、低保户、计生困难户、优抚对象、贫困学生等。帮扶要求围绕群众就医、就学、就业、养老、住房等生产生活方面进行帮扶,采取提供帮扶资金、信息、技术、项目等方式,为群众排忧解难。

4、服务送到位,做服务群众的“知心人”。将下派干部的名字、结对帮扶对象等在所包扶的市(县、区)党务公开网和乡镇(街道)、村(社区)党务公开栏上公示,并要求下派干部在所包扶的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就包扶具体事项、措施及完成时限、成效作出公开承诺。同时,为更好的收集民情民意,征求群众意见,赣州市统一印制了《民情日记》,人手一本发放到每名下派干部,下派干部携带《民情日记》进村入户,收集民情民意,征求群众意见,记好“民情日记”。同时采取了发放“民心联系卡”、开通“民生热线”、设置“民心信箱”等方式,第一时间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5、建长效机制,做服务群众的“有心人”。市委从开展“三送”活动之初就把建立健全制度作为一项重大事情来抓,并根据实践经验不断完善。一是实行定期走访群众制度;二是实行责任包干制度;三是实行公开承诺制度;四是实行“民情台账”制度;五是实行销号整改制度;六是实行联动工作制度;七是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成效与反响

“三送”活动,使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社会更和谐。今年3月21日中组部长李源潮同志对赣州的“三送”活动作了重要指示:“江西赣州组织两万名干部下基层"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很好,使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社会更和谐,应在争先创优中推广。”

1、提升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三送”活动是践行宗旨、实现宗旨的具体体现,是一项为民、亲民、爱民、敬民、乐民的“民心工程”。“三送”活动的许多下派干部深有感触地说:刚开始走访村民时,群众投来怀疑的目光,随着走访的深入、实事的兴办,群众投来的是赞许的目光,是说不完感激的话语。群众发自内心

的夸赞党和政府,深深感受到党和政府永远是他们的靠山。

2、增进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赣州市委开展“三送”活动不是一般性地送钱送物,而是把重点放在走访民情、增进党群感情上,要求工作队员饱含深情地进村入户,倾听农民心声,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矛盾、提振精神,共建新农村。广大干部带着感情进村入户,走访民情,一声声问候、一项项捐助、-件件实事,既赢得了群众信任,也净化了自己心灵,真正做到了与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建立起了鱼水深情和血肉联系。

3、干部队伍得到了锻炼。“三送”活动既是锤炼干部作风的熔炉,也是培养锻炼干部的学校。活动中,广大机关干部做到了下得去、蹲得住、想得实、干得好,尤其是一大批年轻的“三门干部”脱下西装着上农装跟农民交上了朋友,提高了依法办事和运用政策的能力、处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以实际行动重塑了党员干部亲民、爱民、为民的新形象,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特别是与“三送”活动相配套的“治庸治懒治散”活动的深入推进,让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在治庸中提能、治懒中增效、治散中正气,改进了工作作风。

4、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开展“三送”活动,广大“三送”干部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把政策、温暖、服务送到农户家中,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的热潮,切实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情绪在一线理顺、稳定在一线加固、作风在一线转变、成效在一线体现,社会管理服务水平得到了提高,全市基层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5、强化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在“三送”活动中,市委始终把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打基础、管长远的大事来抓,采取各种切实措施,努力为基层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6、促进了发展提升了实力。通过开展“三送”活动的开展,激发了热情,突出了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形成了干群互动、共谋发展、共创和谐的良好局面。广大干部群众关注发展、支持发展、投身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先进性和创造力得到了极大发挥。

探讨与评论

开展“三送”活动的目的在于发展经济、致富农民、锻炼干部,进一步提高党的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1、提高党的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做到真心实意。赣州“三送”活动之所以受到广大群的衷心拥护,关键在于广大干部真的实意地做群众工作,始终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把群众拥护当作第一追求。总结赣州“三送”活动的实践,做到真心实意就要真正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实实在在为民解忧。

2、提高党的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转变群众工作观念。“三送”活动既创造出许多群众工作的好做法和新经验,但也存在不少困惑和难题。究其原因,在于对当前形势下群众工作应当实现的新转变,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因此,提高党的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转变群众工作观念,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统治、管制理念,牢固树立服务理念。

3、提高党的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和新要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新特征,人们的期盼和要求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因此,提高党的

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人民群众新的期待和要求:要沉下去真诚倾听群众呼声;要以务实的作风回应人民群众新的期待和要求;要以适当的方式引导人民群众合理地予以期;要以创新精神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新问题新要求,让广大老百姓真切感受到尊严、幸福感!

4、提高党的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增强群众工作的实效。当前,世情、国情、民情、党情、干情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前所未有,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考验复杂而严峻,在这种大背景下,群众工作,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从赣州“三送”活动的实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千变万变,密切联系群众不能变;千难万难,做好群众工作就不难;千好万好,先看群众脸色好不好;千辛万苦,为了群众生活不辞辛苦,广大干部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因此,进一步提高党的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提高党的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与水平。要以“三送”活动为阵地,着力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与水平。通过“三送”活动力争实现四个“零”的目标:群众办事“零门槛”,干群关系“零距离”,服务事项“零积压”。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通过“三送”活动着力提高做群众工作的“五个能力”: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及时化解矛盾问题的能力、主导思想文化阵地的能力、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能力。

6、提高党的群众工作科学化必须建立完善全覆盖常态化的群众工作机制。群众工作要坚持走制度化道路。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制度。但我们还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群众工作具体制度,特别是要把基层创造的好做法上升为制度形式。以全覆盖为基本要求,全体干部服务所有群众。要把各级干部纳入服务主体,实现服务主体全员化。要把所有群众纳入服务对象,实现服务对象全民化。赣州在“三送”活动中建立一些有效的群众工作机制和制度,但在以后的活动中还必须建立并完善以下群众工作常态化机制:联系群众机制、诉求表达机制、民主决策机制、民生保障机制、权益维护机制、矛盾化解机制、应急处置机制、教育引导机制、服务群众的机制、评价和监督机制、考核评价工作机制等等。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第四篇:台江县开展“三送”活动

发布时间:2013-10-28 15:54:49 作者:曾祥尧 刘建设 来源: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杨晓海黔东南新闻网讯 10月期间,台江县红十字会联合县疾控中心、县卫食药局、县气象局等单位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宣传活动。

据了解,活动期间发放“三送”活动宣传手册800余份,招募红十字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30余人,同时为10名孤儿或单亲学生送上了10套冬衣和2000元慰问金。

第五篇:开展“三送”进校园活动简介

珠兰示范学校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进学校活动工作简介

自2010年12月以来珠兰示范学校起严格按照市委、县委的工作部署,结合本校实际,创新机制,注重实效,深入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进学校活动。

一、总体工作思路

以“三送”为主题,紧紧围绕教育改革的中心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以转变教育观念为重要内容,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坚持送政策情系师生、送温暖爱满校园、送服务心怀感恩为宗旨,以“三送”活动进学校为契机,促进在城乡统筹发展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保证农村孩子上得了学、上得好学。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成立珠兰示范学校“三送”进学校活动领导小组。组建了珠兰示范学校“三送”进学校活动志愿者服务队,构建了校领导班子为核心,党员教师、班主任共同负责“三位一体”的模式,为学校党员创先争优,教师模范带头创建了平台。大力推行“1353”模式。“1353”模式即以党支部为中心,依托业余党校、业余团校、农民夜校三个载体,培育有爱、有梦、有学、有专、有恒的五有学生,培养高技能型产业工人、农村实用型人才、社会服务型专业人才“三型”人才。

2.大力推行“四加一结对帮扶”模式。学校党支部提出,由一名党员教师、一名班主任教师、一名学生团员和一名村干部共同组建一

个帮扶小团队,针对全校的学困生和贫困生进行思想上、学习上、物质上的帮扶。“三送”工作组组织党员教师带头捐款,带动社会爱心人士捐资建起了媛媛基金会,共筹集资金314900元,资助贫困学生150名。“四加一”团队通过深入走访座谈,了解民意,建立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的互动平台。

3.营造学校创先争优的氛围。“三送”工作组提出创新党员教师培养模式的新思路,实践三个培养: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把党员骨干教师培养成学校中层领导,创新活动载体,加强组织建设,健全工作机制,激发争创活力,培养优秀人才,促进了学校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注重学习先进、培育典型,评选表彰优秀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班主任,选聘了优秀党员为师德师风监督员,设立意见箱,对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进行监督,激发了党员教师立足本职、教书育人、服务奉献的热情,培养了一支学习型、专家型、事业型党员教师队伍。今年以来,共发展了4名优秀教师为中共党员,35名党员组成为核心业务骨干,学校17名中层干部中有12名为中共党员。

4.多措并举,创新三校一体社会教育培训机制。充分利用业余党校平台对全乡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知识教育和党性培养,先后举办了4期党课培训班,有450多人参加党校培训。经常性开展党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优秀学员评比等活动;业余团校对学生进行“励志、厚德、勤学、重思、善行”校训学习和养成教育,自发组织“爱心接力小分队”对各村学点进行帮扶;农民夜校对珠兰乡18-45周岁青壮

年劳动力进行品德教育和技能培训。前后共举办脐橙种植、生猪养殖、烤烟技术、电脑应用技术等12期培训班,人员达620人次。目前,已有部分学员成了乡里的技术能人和产业大户。学校建有全国性的农民远程教育网站,实行图书、微机、实验室等资源免费为农民开放,实现村校资源共享。

5.创新学校管理全覆盖、常态化。创新学校管理“结对帮扶”工作,137名老师与2706名学生师生联系全覆盖、常态化,建立学生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成长档案,针对每位学生自身及家庭情况,提出差别辅导方案,努力培养有爱、有梦、有学、有专、有恒的“五有”学生和高技能型产业工人、农村实用型人才、社会服务型人才等“三型”人才。

三、具体工作成效

1.“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使得各项政策宣传更加到位、服务更加深入。

“三送”工作组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发放宣传单、召开家长会、入户家访、一对一谈心、集中培训、主题活动课等多种形式将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惠农政策在第一时间传递到千家万户,使各项政策“宣传不漏一项,宣讲不漏一户”,并现场接受群众的咨询,详细地帮助群众解疑答惑,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2.“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真心关爱老师、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在“三送”工作组的不懈努力下,组织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的

教师教育培训:投资500万元建立科技园、“红土娃”百亩脐橙园、猪场、现代农业大棚、三百亩枳壳等基地用于老师科学研究与学生实践;先后投入教科研经费二十余万元,用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多批次选派了26名骨干教师参加“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组织中小学教师到洋思中学、文清实验学校、赣州环境工程学院等学校参观学习;全面启动实施“135教师培养工程”(即新教师一年成熟,三年成骨干,五年成风格);落实教职工慰问制度;足额配套教师的医疗、劳动社会保障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组织教职工免费体检。

3.“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鼓励学校办出优势、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着力增强学生、农户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践行“爱心+方法”的教育理念,从最后一名学困生抓起,对家庭困难、身患疾病学生进行摸底统计,从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关心帮助;开通亲情沟通及信息交流平台、成立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健全“代理家长”、“爱心妈妈”等关爱活动制度,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全覆盖、常态化;男女生寝室各配备一名寝室管理员;并为每位职高学生发放笔记本电脑一部;组织高二学生74人赴外地参与“三送”工作组推行的“校企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农民夜校组织第一期学员31人到福清学习,实行包吃包住,每月给予1600元生活补助。这批学员现已成为珠兰乡农业技术骨干和产业大户,掀起了珠兰农户“人人学技术、人人懂技术、人人发家致富”的新思潮。

上一篇:社区治理心得体会下一篇:宿舍安全检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