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42区块地面集输系统优化

2022-09-11

2010年, F142区块开油井86口, 年产油8.47×104t, 综合含水5.4%。目前, 已完钻油井101口, 完钻水井23口。

该区块建有掺水计量站1座, 站内建有注水系统。进站液量为50t/d (不含掺水量) , 油量45t/d。集输方式采用的是井口掺水双管输送流程。计量采用多相计量装置, 产液在计量站计量后由罐车运至纯梁首站。其余单井均为汽车拉油, 运至纯梁首站。

根据地质预测, F142区块内新增2个产能块:F142-301区块、F142-5区块;规划产能块5个:F146-1区块、F142-8-X4区块、F142-1区块、F142-10区块、F142-20区块。

随着产能块的增加, 以下问题将日渐突出:

(1) 运费大大增加。F142区块2010年拉油费用约740万元, 预测2013年拉油运费将高达1142万元。

(2) 大规模的汽车拉油, 增加了管理点, 管理难度加大。

(3) 区块产油为轻质油, 汽车拉油增加了油品损耗, 预计2013年最高损耗600t。

(4) 单井拉油不能适时掌握每口井的生产运行状况, 不能为油田的后续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

鉴于以上情况, 文章对了F142区块地面集输系统进行了优化, 单井集输采用加热串联集输流程, 解决了该区块低产井集输问题;新建F142原油集中处理站, 区块原油脱水至≤10%, 依托F143外输线进入樊家输油站, 解决了单井拉油外输的问题。

一、周边集输系统概况

F142区块周围已建集输系统为纯梁采油厂F143块产液外输进樊家输油站管线。F143块部署油井共计18口, 液量集输后进入计量外输站。由站内外输泵输送至樊家输油站。外输液量360t/d, 油量47t/d, 综合含水87%, 外输温度60℃。该站内现有外输泵2台, 1台排量150m3/h, H=150m;另1台排量90m3/h, H=150m。

F143块外输管线总长8.1km, 管线由计量外输站输至10#计量站处阀组, 然后由10#计量站处阀组输至樊家输油站。前一段管线为Φ159×6 (泡沫黄夹克保温管, δ=30mm) , 材质为20#无缝钢管, 长度6.5km;后一段为DN150 PN40玻璃钢复合管, 长度1.6km。

二、F142区块地面集输系统设计

1. 原油物性

原油密度:0.86g/cm3

粘度:11MPa·s

气油比:18~39m3/t

原油凝点:30~35℃

井口出油温度:25~30℃

2. 设计参数

区块最大产油量:12×104t/a (2013年)

区块最大产液量:14.2×104t/a (2013年)

3. 区块集输系统

为实现F142区块原油集中外输, F142区块新建原油集中处理站1座。F142-301区块、F146-1区块、F142-8-X4区块、F142-1区块、F142-10区块、F142-20区块可管输进入该站。

F142-5区块集输可依托已建F142-2-12计量站。在站内扩建外输泵后将该区块产液输送至F142原油集中处理站。

(1) 单井集油方式

鉴于目前汽车拉油存在诸多问题, 本次方案考虑单井集油采用管输的方式, 降低拉油成本。

管输需要解决的问题:

1根据产量预测表, 老区单井、新增区块、部署规划区块预测单井产液量低。

F142-301区块单井产液量8.1-11.6t/d;F142-5区块单井产液量3.2-7t/d;F146-1区块单井产液量0.4-1.9t/d;F142-8-X4区块单井产液量0.8-2.8t/d;F142-1区块单井产液量1.2-2.9t/d;F142-10、20区块单井产液量1-2.3t/d;F142老区块单井产液量0.3~1.7t/d。

2井口出油温度25-30℃, 凝点30~35℃。

若井口设加热炉直接加热井口产液, 加热后温度60℃, 单井集油管线选用Φ60×4泡沫黄夹克保温管 (δ=40mm) 。由于该区块油井相对比较分散, 若采用计量站模式集输, 集输油井需设加热炉或采用井口掺水输送双管流程。若采用单井串接集输流程, 需在起点井口设加热炉, 集输汇管中间位置设加热炉, 其余井口可不设加热炉;产液小于2t/d且位置较分散油井采用单管环状掺水流程。

该区块气油比为18-39 m3/d, 由于井口产油量少, 伴生气量不大, 采用掺水输送热负荷较大。综合考虑, 为简化集输流程, 减少投资, 单井集输采用单井串联流程。管输流程中尽量少上加热炉, 减小管理难度。井位偏远、产量低的油井仍然采用汽车拉油, 运至新建F142原油集中处理站, 减少运距, 降低拉油成本。

集输油井计量采用单井远传在线计量装置+移动计量标订车。

(2) F142原油集中处理站周边集输系统

F142-301区块、F142-1区块、F142-8-X4区块、F142-10、20区块均在新建F142原油集中处理站周围, 集输系统统一考虑。

F142-301块、F142-1区块位于F142原油集中处理站北侧, F142-301区块产液量较大, 井口加热后可串接F142-1区块部分油井及附近F142老区油井实现管输进站。

F142-8-X4区块、F142-10、20区块位于F142原油集中处理站南侧, 3个区块单井产液量较低, 井口加热后串接仍不能满足集输热力条件, 所以该区块单井集输采用环状掺水串接流程。

集输管网可集输油井62口。集油汇管为Φ89×4、Φ76×4、Φ60×4, 单井出油管线为Φ60×4, 管线材质为20#无缝钢管线, 管线保温采用泡沫黄夹克保温管 (δ=40mm) 。Φ89×4管线总长6.15km;Φ76×4管线总长1.4km;Φ60×4管线总长15.3km。

F142原油集中处理站北侧集输管网起点井场需建井口加热炉 (45k W) , 随着串联井口数量的增加, 管输液量、温度增加, 中间部分串联井口可不设加热炉, 随着不加热串联油井数量的增加, 管输温度逐渐降低, 这时在管输中间井场设大负荷加热炉 (100k W) , 提升管输温度后继续串接后续井口, 进站F142原油集中处理站。

4. F142原油集中处理站

集输管网建成后, 可管输油井74口, 其余46口油井产液量低, 且比较分散, 仍然采用汽车拉油的方式运至F142原油集中处理站。

2013年, F142区域产液量最大为537m3/d, 油量为398t/d, 综合含水15.7%。F142-301区块最大掺水量为130 m3/d, 进站总液量为667 m3/d (含循环掺水量130 m3/d, 油量398t/d, 综合含水33.9%。考虑到液量波动, 原油集中处理站设计处理液量800 m3/d, 含水33.9%。

F142原油集中处理站外输原油含水≤10%, 交接计量后输送至樊家输油站。新建原油集中处理站外输管线4.2km T接至F143块外输线。通过PIPEPHASE软件计算, 外输管线管径选用Φ

2014年11月159×5泡沫黄夹克保温管 (δ=30mm) , 管线出站压力1.1MPa, 出站温度60℃。

5. 成本对比

F142区域管输与拉油成本对比可知:静态下管输比拉油吨油成本低78元, 动态下管输比拉油吨油成本低171元。

结束语

F142区块实现区块集输后, 年平均节约原油生产成本约1500万元, 提高了经济效益, 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减少了原有运输过程中的蒸发损耗, 保护了环境。

单井串连集输后, 干线如果穿孔将会影响整个区块原油的生产, 甚至会造成大面积的停井, 所以生产过程中巡线也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整个区块的安全生产, 巡线力度要加大, 尤其是村庄密集段。

该区块单井产液量低, 气油比大, 计量建议选取产量高、中、低部分油井采用单井远传在线计量, 其余井口采用移动计量标订车计量。采用单井远传在线计量的油井定期用移动计量标订车计量, 相互比较计量准确度, 若单井远传在线计量数据与移动计量标订车计量数据相差不大, 可在该区块推广使用单井远传在线计量, 为单井计量积累更多经验。

摘要:F142区块单井产液量低, 自开发以来单井集输依靠汽车拉油, 随着该区块产能块的增加, 大规模的汽车拉油增加了生产成本, 同时也增加了油品的蒸发损耗。针对目前存在的状况, 本文对F142区块地面集输系统进行了优化, 采用油井加热后串接流程解决了低产油井集输问题, 降低了生产成本, 减少了油品的蒸发损耗。

关键词:稀油,集输工艺,单井拉油,串联集输,环状掺水流程

上一篇:电力调度与电网安全运行探析下一篇:大学生到农村社区就业现状与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