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印发

2023-05-17

第一篇: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印发

关于印发《中国社会科学院1995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实施

意见》的通知

(95)社科人字113号 1995年11月17日

院属各单位:

现将《中国社会科学院1995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实施意见》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1.中国社会科学院1995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实施意见 2.1995考核、评审工作日程安排(略) 3.中国社会科学院正高级专业资格评审协议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

附件1

中国社会科学院1995专业 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实施意见

1995专业职务评聘工作将于11月中旬提前进行,有关政策、规定原则上仍按(92)社科人字63号文件精神执行,如有与这次评聘工作意见不相符的,以本意见为准。现对今年评聘工作具体安排及有关新的规定提出以下意见:

一、评审范围与起聘时间

各单位仍按去年院里下达的1994—1996高级专业职务岗位职数评聘,评聘的职数不得超出院批准的控制限额。有空岗的可以评聘,无空岗的不能评聘。

1995年达到任职最低年限,年龄不超过60周岁的专业人员,经推荐可以参加评审。

聘任后的起算时间为1995年8月31日,工资从1995年9月1日起兑现。

二、时间安排

专业职务考核评聘工作从11月24日开始,用一个月时间到12月底前完成所级评审和推荐工作,1月10日前完成院级评委会评审工作。

各单位可根据本单位情况,对考核、评审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并将考核评审日程表报人事教育局。

三、考核工作

1995考核工作仍按《中国社会科学院专业人员考核条例》[社科(91)人字133号]和《关于对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的若干规定》[社科(92)人字49号]文件精神执行。

坚持先考核后评审制度,任职期满人员应先参加任职期满考核,后参加专业职务评审。

专业人员成果考核必须以计划内项目为依据,未经批准的计划外项目,不作为考核内容。

应重视非晋升人员的考核工作。专业人员考核工作可同期进行,或由各单位另行安排。

各单位考核结束,应向人事教育局书面报告考核情况并填报考核汇总表。

对考核不称职人员各单位应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不称职人员处理的暂行规定》作出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报人事教育局。

四、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推荐

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不进行个人申请,由所领导、人事、科研管理部门根据考核情况和专业技术岗位职数,择优向本单位评委会推荐。推荐人数一般采取超过实际评聘人数1/3的差额提交评委会评审。

向院编辑、档案、翻译和图资系列评委会和研究系列正高级评委会推荐,须经本单位评委会进行初评和推荐,被推荐者必须获得评委会有效票数1/2以上方有效,推荐人数不得超过当年使用的限额职数。

五、评审的组织工作

研究系列正高级和院编辑、图资、翻译和档案系列的评审工作分别由下列单位组织进行:①研究系列正高级由人事教育局;②编辑系列由杂志社;③翻译和图资系列由文献信息中心;④档案系列由办公厅具体组织评审。各单位人事部门对参评人员的评审资格严格审定后,将材料报各有关系列评委会评审(报送材料和要求详见附件一)。

各评委会设立秘书1—2人,在评审期间专职负责该系列评审的有关具体组织工作。秘书由主管单位指定。

六、不具备规定学历人员的资格审定按“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对不具备规定学历的专业人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规定”(94)社科人字93号文件执行

七、外语和政治考试

晋升专业职务的人员应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考试的暂行规定》(94)社科人字31号和《关于1995年应晋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考试的通知》社科(95)人字62号精神,参加外语和马列主义基础理论考试,并在《呈报表》“懂何外语及其程度”栏和《评定专业职务人员情况简介表》“外语程度”栏内注明考试语种和成绩,或“免试”字样。

八、在部分单位和部分人中试行评聘分开,评审专业资格

(一)关于研究所和院直属全额拨款单位59周岁(含59)、60岁专业人员实行自愿申报评审专业资格的办法

凡愿选择评聘分开试点的单位,可按下面意见进行:

1.年满59周岁(含59)、60岁具有副高级专业职务的在职专业人员,根据自愿的原则,由本人向所长办公会提出申请,所长办公会向所评委会推荐,推荐人数不超过本单位59周岁以上并符合晋升评审条件人数的1/2。评审前向人事教育局提交资格评审申请报告。

2.凡自愿申请资格者,在评审前签定协议(一式三份)后,可申报正高级专业资格。

3.凡申报评定正高级专业资格人员,评审通过后,可承认其正高级专业资格,在职及退休后均不与工资、待遇挂钩。仍占用本单位副高指标,并不再参加专业职务的评聘。

4.各类报表仍按副研统计,资格另行备案。

(二)关于自收自支单位实行评审专业资格的办法 凡已确定自收自支单位,可按下面意见进行:

1.由院统一下达高研宏观控制比例,各单位在宏观控制比例内,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提出岗位设置及高级岗位职数指标,报人事教育局审批。

2.宏观控制数内取得专业资格的人员院内流动,承认其评审资格,调入设岗单位后,根据工作需要可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占用调人单位高研指标;调出社科院时按所评专业资格予以介绍。

3.在院实行高研职数宏观控制指标以外,单位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增设高研岗位职数,增设高研职数最高不超过院下达宏观控制数的20%,职称资格只在本单位有效,院不予承认,工作调动时院也不予介绍,在职期间或退休后是否兑现工资待遇,由本单位制定具体办法,报院备案后执行。

(三)关于院、所职能部门不设岗单位专业人员评审专业资格的办法

申报正、副高级专业资格,院职能局需经局长办公会推荐到院直综合审议组,经综合审议组审议向评委会推荐。各所仍由所长办公会向所评委会推荐。

1.长期从事专业研究,取得中级专业职务后,因工作需要调入院、所职能部门不设专业岗位单位,工作表现突出并继续结合工作进行理论研究和专业研究者,可申报评审专业资格。

2.获得专业资格的人员在院内流动承认其评审资格,凡在管理岗位工作3年以上,调入设岗单位,经所长办公会审定,可根据工作需要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占用调入单位高研指标;不满3年者,须在满3年后,方可由所长办公会研究是否聘任。调出社科院时可按所评专业资格予以介绍。

(四)关于不设高级会计师岗位的单位,评审高级会计师资格办法

经所长办公会批准,会计人员可按财政部、人事部[92]财会字第05号文件的规定参加评审,取得高级会计师资格后,不与工资及住房、医疗等待遇挂钩。

离退休时凡在会计岗位工作满30年,并在我院会计岗位工作满20年,取得高级会计师资格后工作期间曾两次考核优秀(1966年以前参加工作15年以上,曾获考核优秀),可按高级会计师工资办理退休手续。

以上四种专业资格评审,实行与院专业职务评审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统一评审程序。评审工作与院专业职务评聘工作同步进行。评审通过后,获得专业资格人员,各单位应将评审结果报人事教育局另行备案。由院统一颁发“专业资格证书”。

九、选拔优秀青年科研人员聘任高级专业职务 1.申报破格条件。

(1)在中级、副高级岗位上,从事本专业研究工作2年以上,完成任职期满科研任务; (2)作为项目主持人或其独著成果获院、部级二等以上奖; (3)考核优秀。

2.申报破格晋升高级专业职务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所办公会批准。申报正高级者需经本单位(所)学术委员会组织的考核答辩,出席答辩会的学术委员不得少于总数的2/3,并获到会人数2/3以上票数通过,方为推荐有效。

3.申报破格晋升者须参加院组织的破格晋升考试。

4.35岁以下破格晋升副高级专业职务、40岁以下破格晋升正高级专业职务以及获得“国家级突贡专家”称号者破格晋升高级专业职务,不占本单位高研指标。

十、试行建立职称评定申诉仲裁委员会

院仲裁委员会受理正高级职称评审的申诉。仲裁委员会成员由5—7人组成:①固定成员:主管职称工作的副院长、人事局长、科研局长;②非固定成员:申诉人所在学科片的院领导,与申诉人专业相关的2—4名院外专家。

申诉人向所学术委员会提出复议申请,连续两年未通过,可在学术委员会复议后向人事教育局提出申诉,人事教育局在院正高评委会评审前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在听取申诉人所在单位学术委员会主任复议报告后,讨论表决,2/3通过为申诉有效。由仲裁委员会直接向院正高评委会推荐。原单位需按差额推荐方式向院正高级评委会报送;如果院仲裁委员会没有通过申诉,则申诉人不得参加下一的评审。

十一、关于委托代评的管理办法

1.我院不具备评审条件的医务、工程、幼教等系列,以及档案系列副研究馆员,图资系列研究馆员和财会系列高级会计师等专业资格的评审,需在核定的指标及设岗范围内,由各单位提出申请,参评人员应参加院内或评审单位组织的外语考试及院内组织的政治考试合格,由院人事教育局出具委托评审证明函,委托院外有关单位评审。高级专业资格委托评审需人事教育局指定评审单位。

经济、统计、财会(审计)、计算机软件专业人员中、初级专业资格,由各单位人事部门联系参加北京市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考试通过取得专业资格后,由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岗位职数予以聘任。

上述委托评审和参加全国统考取得专业资格人员与院内评审工作一并办理聘任和备案手续。

根据国务院职改办[1993]1号文件精神,经济、统计、会计(审计)系列不具备规定学历人员凡拟申报高、中级任职资格,必须通过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不再进行破格评审。

2.外单位委托我院代评专业人员任职资格,须出具部(委)级人事(职称)部门的委托评审证明函。参评人员应参加我院组织的外语考试,或提供部级单位组织的外语考试成绩,或免试证明,由人事教育局统一受理。

委托单位凡无本单位评审委员会推荐意见的,应先经过我院有关研究所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推荐。有评审委员会推荐意见的,可直接进入我院高一级评审委员会评审。

十二、关于图书系列专业岗位高研职数的设置

1.藏书在40万册(含40万册)以上的图书馆设研究馆员岗位;藏书在5万至40万册的图书馆设副研究馆员岗位;藏书在5万册(含5万册)以下的图书馆一般只设中级岗位。

2.全院图书系列副高级以主岗位职数不超过图资专业人员的20%,研究馆员不超过图资系列高级专业职务总数的10%。院图书馆高研人员不超过院图书馆专业人员的25%,图书系列高级与中、初级人员比例为2:4:4。

十三、严格掌握标准,保证评聘质量

各级评委会在评聘工作之前,应认真组织学习专业职务条例及有关文件,统一认识,严格掌握政治和专业标准,以保证评聘质量。特别是今年职称改革中的新精神,凡准备实行评聘分开“双轨制”的研究所要向人事教育局提交资格评审报告,并填写由人事教育局统一制定的协议书,方可实施。

十四、备案与聘任

全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结束后,各单位要做出本评审工作书面总结报送人事教育局。在此基础上,人事部门应在接到评审通知后一个月内,按职级认真填写好专业技术人员备案表,到人事教育局办理备案审批和工资兑现手续。经审批备案后,可向所在单位宣布评审结果。分配来的学生定职工作按社科(94)人字64号文件精神一并进行。

附件3

中国社会科学院 正高级专业资格评审协议书

依据社科人字 号文件精神,协商签订如下协议: 签约方:甲方:申请人所在单位

乙方:申请人

监督执行方:人事教育局

一、甲方同意乙方参加 的正高级 系列的资格评审,经评审通过后发给乙方专业资格证书。

二、乙方自愿申请评定正高级专业资格,评审通过获得正高级专业资格,但在职期间及退休后不兑现工资及其他待遇,退休之前仍占单位副高级指标。

三、乙方参加资格评审之后,不得在任何时间以任何借口要求甲方按新的专业资格聘任。

四、本协议书一式三份,三方签署、盖章后生效,由甲、乙方及监督执行方分别保存以为凭证。

五、在不违反国家社科人字 号文精神和本协议的基础上,各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附加条款。

甲方 乙方 监督执行方

领导签字 盖章(所) 年 月 日 签字 盖章年 月 日

人事教育局 盖章

年 月 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

第二篇:关于印发《银行工作规则》的通知

各部(室): 根据省、市分行有关要求及相关办公制度,结合支行实际和工作需要,现将行务会讨论通过的《支行工作规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遵照执行。

— 1 —

银行工作规则

第一章 总

一、为规范中国**支行(以下简称支行)的工作职责、议事规则、决策和办事程序,维护办公秩序,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制定本规则。

二、支行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严格执行上级行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依法办事、合规经营、强化内控制约,发挥经营支柱作用,推动强行目标建设,实现支行的可持续发展。

三、支行各部(室)要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在工作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调,密切配合。

四、支行员工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做到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服从上级,团结协作,清正廉洁,顾全大局。

第二章 科学管理

五、在市分行党委的领导下,支行实行班子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工作制度,行长领导全行工作,副行长协助行长工作。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必须报告行长或请示行长决定。

六、班子成员要根据集体决定和分工,切实抓好分管工作,同

— 2 —

时根据上级行要求,兼任部门主管,承担第一主管岗位责任。在工作中,接受支部书记的督促、检查和指导,经常向书记或支委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既要避免个人或少数人决定重大问题,又要防止无人负责、互相推诿的情况发生。

七、各部(室)副主管(主任)协助分管行长抓好本部门工作,履行部(室)岗位职责, 承担第二主管岗位责任。

八、贯彻落实上级行的重要文件、会议,规章制度和经营目标。重要事项由支委会议(扩大会议)、行务会议集体研究讨论决定。

九、提请行务会议讨论决定的重要事项,涉及上级行有关部门的,会前应及时请示沟通,达成一致意见;涉及全行员工切身利益的,应事先通过适当方式征求意见和建议。涉及法律或外部重要事宜,根据需要应进行法律技术咨询。

十、坚持行务公开制度。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行有关制度,应公开的事项都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第三章 合规经营

十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垂直管理要求,在市分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依法合规稳健经营。

十二、根据上级行工作部署,结合我行的实际,及时建立和调整各项领导组织,制定和完善有关制度办法和实施细则,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提高执行力。

十三、坚持财务费用报账制和“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执行上级行财务开支和费用管理制度规定,实行支行费用支出报账制管理,

— 3 —

接受全行干部职工的监督。按照支行行长的授权,实行分管行长“一支笔”签批和双人经手、部门审核把关制度。凡涉及重要财务开支事项,按照程序实行招标和集中采购办理。

十四、实行重要事项报告和尽职免责管理制度。在落实好《客户经理尽职管理记录》的基础上,客户经理在对企业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以书面形式向主管领导汇报,《报告》一式两份,经报告人、接受人签字后各自保存备查,多页的要进行骑缝签字。口头报告或未经签字的报告视同客户经理未报告。分清管理责任,对客户经理能够及时发现并按规定报告的且不存在任何其他管理问题的,客户经理免责。对主管人员接到报告未及时处理或未向上一级领导、部门报告的,对发生的问题负相应的责任。对其他人员也要实行尽职免责制度,涉及重大事项参照上述办理。

十五、落实《贷款资金支付管理办法》要求。对借款人向我行贷款形成的资金,必须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和借款人自主支付两种方式,均实行有权签批人制度和AB角制度。贷款人受托支付的有权签批人A角为开户行行长,B角为开户行分管副行长(主管);借款人自主支付的有权签批人A角为开户行分管副行长,B角为开户行客户部门主管(副主管),以上两种方式均要经过审核真实性后填制《信贷资金支付通知单》,履行签字手续。

十六、坚持督查督办制度。分管行长负有对上级行工作部署和行务会议、行长交办事项贯彻落实的职责。各部(室)对部署的工作和或交办的事项,要坚决贯彻执行,确保政令畅通。办公室负责督办或提醒有关部(室)组织落实,定期通报督办工作落实情况。督办的重点是工作部署落实情况,工作任务和目标责任完成情况,

— 4 —

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调查解决的情况。

十七、实行月度例会制度。每月初五日内,分管行长会同相关部(室),要将本月工作计划安排与上月工作完成情况及未按时完成的理由,形成书面材料,提交会议汇报研究,确定本月工作安排。各部(室)要依据经支行认定的工作计划,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分管行长要适时跟踪指导,对重要事项亲历亲为,逐级及时反馈、报告进展和完成情况。

第四章 会议制度

十八、实行支委会议、行务会议和行长办公会议制度,行务会组成人员在支行下发的领导组织中进行明确。

十九、支委会议由支行党支部书记主持,支部委员出席。议事主要内容是:

(一)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行的指示,研究贯彻执行的措施;

(二)研究党的建设、党员发展和党员教育管理事宜;

(三)管理权限内干部职工选拔调整等;

(四)讨论、研究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工作问题;

(五)研究有关重要业务工作;

(六)需要党支部委员会会议研究审议的其他事项。 二

十、行务会议由行长主持或授权副行长主持,副行长、行务会组成人员出席。会议主要内容是:

(一)传达学习上级行的重要文件、会议精神及领导同志的重要

— 5 —

指示,研究贯彻落实的意见;

(二)研究确定工作计划、经营指标,制定相应的措施、办法; (三)分析业务经营情况,听取工作落实和进展情况汇报; (四)讨论通过本行制定的制度、办法和实施细则; (五)其他需由行务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

二十一、行长办公会议由行长主持或授权副行长主持,有关副行长及有关人员出席。会议主要内容是: (一)研究落实支委会议、行务会议议定事项; (二)研究部署有关专业工作; (三)协调有关工作执行中的具体事项; (四)其他需由行长办公会议研究的问题。

二十二、行务会议、行长办公会议的议题由行长或主持会议的副行长确定。有关部(室)提交行务会议、行长办公会议研究的议题。支委会议、行务会议、行长办公会议由指定的专人记录,凡需要编发会议纪要的,由记录人起草并经分管行长修改审核后,报主持会议的行领导签发。

二十三、各种委员会、领导小组或非常设机构召开会议,事先由分管行长向行长沟通汇报后,按其职责范围和工作程序组织召开。注意保管会议记录,每年初将上年会议记录移交档案室。

二十四、省行、市行召开的会议,地方党政部门的会议,由办公室指定专人接收电子邮件,或做好电话记录并形成会议通知单,按照参加人员范围报行长或分管行长,根据行领导签署的意见通知参会人员届时参会,并做好备案登记。

二十五、出席和列席会议的同志对应该保密的会议内容和讨论

— 6 —

情况,必须严守秘密,不得泄露。

第五章 公文管理

二十六、公文办理、审批和印发应符合《中国银行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支行公文运转全面应用电子公文处理系统,推广使用无纸化办公的管理手段。

二十七、收文管理。电子公文实行网上传输、浏览和批阅处理的模式。公文收发管理员每天查看接收电子公文不少于4次,并做好公文在线跟踪和指导工作,遇有重要公文要及时提醒行领导及相关人员批阅办理。行领导、部门主管及经办人员每天网上浏览、处理公文不少于2次,在签署批阅意见的同时做好督导落实工作。

二十八、发文管理。凡报送市行或市政府的报告和请示,以及行内发送的通知、意见等文件,在完成规定流程的基础上,由主管行长在发文处理单审核签字后报送行长签发,行长外出或行长同意可由主管行长签发。

二十九、公务邮件。需要通过电子邮箱报送上级行专业部门的一些重要请示、报告,以及本行发送的重要邮件通知等,实行全行统一管理,由办公室建立规范的格式、统一编号和登记,经部门主管起草,报分管行长修改审核并在电子邮件登记簿上签署意见后,由办公室通过全行公务邮箱统一发送、统一电子存档。

十、档案管理。认真执行综合档案、信贷档案、会计档案等管理规定,各部室要指定专人、明确岗位职责,做好本部门档案的收集、保管工作,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年初要将上年档案资料

— 7 —

及时移交到综合档案室。

第六章 印信管理

三十

一、印章管理。支行公章及单位负责人印章由办公室指定专人统一管理,各部(室)印章由部门综合员保管和使用,及时填制《印章使用登记簿》。

三十

二、印章使用。系统内报表、通知、报告或行长已签字的文本等需要加盖公章的,由分管办公室副行长直接审核后签批用印;未经或不需行长签字的对外合约、协议、证明、重要信函等,必须经行长审核同意后由分管办公室副行长签批用印。严禁使用公章对外办理各类担保手续。

三十

三、印章保管。印章管理人要妥善保管印章,防止被盗,用完印章要锁好,不得敞开保密柜或随意放置在办公桌上。使用印章应在办公室内,无特殊情况不得将印章携带行外使用。

三十

四、介绍信管理。开具本行介绍信要经分管办公室副行长批准。其它各部(室)及人员没有开具介绍信的权力。印章管理人员要对开出的介绍信负责,经检查无误后用印。

第七章 作风纪律与监督

三十

五、按照金融行业《文明服务公约》、《自律公约》、《维权公约》及“严格、规范、谨慎、诚信、创新”的作风建设要求,树立良好的行业作风。

四十

二、要坚持学习制度,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习效果。行

— 8 —

领导要做学习的表率。根据需要随时组织干部职工集体学习活动。

四十

六、干部职工要增强新闻敏感性,不得随意接受社会媒体采访,不得擅自向社会新闻媒体透露和提供内部数据及资料。

四十

九、落实违规积分管理,持续开展岗位绩效考核。加强劳动纪律管理,休假及病、事假按照《中国*支行考勤实施方案》有关要求严格执行。

十、加强因公、因私出国(境)的管理,规范出国(境)人员行为。出国(境)按照吉林省分行有关管理规定办理,并履行报批手续。

十、支行员工要严格遵守廉政建设规定,不得利用工作之便为自己和他人谋取利益。

五十

一、支行员工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保守国家秘密和我行内部秘密。

五十

二、支行员工要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规范办事行为。对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要按程序积极主动地办理;对不符合规定的事项,要坚持原则,不得违规办理。

五十

三、支行实行责任追究制度,按照上级行要求,有关干部职工每年都要逐级签订责任书,对因推诿、拖延等造成影响和损失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出现案件的,实行责任人引咎辞职或待岗的管理办法;对越权办事、以权谋私等违纪、违规、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

五十

四、支行要自觉接受外部监管部门和上级行的监督,支行班子要自觉接受上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监督。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查处和整改,并及时向上级行和有关部门报告查处和整改情况。

五十

七、加强和完善信访工作。支行在营业大厅处设立专门的

— 9 —

举报和投诉信箱。鼓励开展员工提合理化建议活动。提倡员工直接向行领导举办问题、反映情况、提出建议,随时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来信来访,化解矛盾,构建和谐。

五十

九、本规则自下发之日起实施。本规则由支行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八章 附

— 10 —

第三篇:关于印发《中国社会科学院1995年度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实施

意见》的通知

(95)社科人字113号 1995年11月17日

院属各单位:

现将《中国社会科学院1995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实施意见》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1.中国社会科学院1995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实施意见 2.1995年度考核、评审工作日程安排(略) 3.中国社会科学院正高级专业资格评审协议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

附件1

中国社会科学院1995年度专业 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实施意见

1995年度专业职务评聘工作将于11月中旬提前进行,有关政策、规定原则上仍按(92)社科人字63号文件精神执行,如有与这次评聘工作意见不相符的,以本意见为准。现对今年评聘工作具体安排及有关新的规定提出以下意见:

一、评审范围与起聘时间

各单位仍按去年院里下达的1994—1996年度高级专业职务岗位职数评聘,评聘的职数不得超出院批准的控制限额。有空岗的可以评聘,无空岗的不能评聘。

1995年达到任职最低年限,年龄不超过60周岁的专业人员,经推荐可以参加评审。

聘任后的起算时间为1995年8月31日,工资从1995年9月1日起兑现。

二、时间安排

专业职务考核评聘工作从11月24日开始,用一个月时间到12月底前完成所级评审和推荐工作,1月10日前完成院级评委会评审工作。

各单位可根据本单位情况,对考核、评审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并将考核评审日程表报人事教育局。

三、考核工作

1995年度考核工作仍按《中国社会科学院专业人员考核条例》[社科(91)人字133号]和《关于对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的若干规定》[社科(92)人字49号]文件精神执行。

坚持先考核后评审制度,任职期满人员应先参加任职期满考核,后参加专业职务评审。

专业人员成果考核必须以计划内项目为依据,未经批准的计划外项目,不作为考核内容。

应重视非晋升人员的年度考核工作。专业人员年度考核工作可同期进行,或由各单位另行安排。

各单位考核结束,应向人事教育局书面报告考核情况并填报考核汇总表。

对考核不称职人员各单位应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不称职人员处理的暂行规定》作出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报人事教育局。

四、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推荐

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不进行个人申请,由所领导、人事、科研管理部门根据考核情况和专业技术岗位职数,择优向本单位评委会推荐。推荐人数一般采取超过实际评聘人数1/3的差额提交评委会评审。

向院编辑、档案、翻译和图资系列评委会和研究系列正高级评委会推荐,须经本单位评委会进行初评和推荐,被推荐者必须获得评委会有效票数1/2以上方有效,推荐人数不得超过当年使用的限额职数。

五、评审的组织工作

研究系列正高级和院编辑、图资、翻译和档案系列的评审工作分别由下列单位组织进行:①研究系列正高级由人事教育局;②编辑系列由杂志社;③翻译和图资系列由文献信息中心;④档案系列由办公厅具体组织评审。各单位人事部门对参评人员的评审资格严格审定后,将材料报各有关系列评委会评审(报送材料和要求详见附件一)。

各评委会设立秘书1—2人,在评审期间专职负责该系列评审的有关具体组织工作。秘书由主管单位指定。

六、不具备规定学历人员的资格审定按“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对不具备规定学历的专业人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规定”(94)社科人字93号文件执行

七、外语和政治考试

晋升专业职务的人员应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考试的暂行规定》(94)社科人字31号和《关于1995年应晋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考试的通知》社科(95)人字62号精神,参加外语和马列主义基础理论考试,并在《呈报表》“懂何外语及其程度”栏和《评定专业职务人员情况简介表》“外语程度”栏内注明考试语种和成绩,或“免试”字样。

八、在部分单位和部分人中试行评聘分开,评审专业资格

(一)关于研究所和院直属全额拨款单位59周岁(含59)、60岁专业人员实行自愿申报评审专业资格的办法

凡愿选择评聘分开试点的单位,可按下面意见进行:

1.年满59周岁(含59)、60岁具有副高级专业职务的在职专业人员,根据自愿的原则,由本人向所长办公会提出申请,所长办公会向所评委会推荐,推荐人数不超过本单位59周岁以上并符合晋升评审条件人数的1/2。评审前向人事教育局提交资格评审申请报告。

2.凡自愿申请资格者,在评审前签定协议(一式三份)后,可申报正高级专业资格。

3.凡申报评定正高级专业资格人员,评审通过后,可承认其正高级专业资格,在职及退休后均不与工资、待遇挂钩。仍占用本单位副高指标,并不再参加专业职务的评聘。

4.各类报表仍按副研统计,资格另行备案。

(二)关于自收自支单位实行评审专业资格的办法 凡已确定自收自支单位,可按下面意见进行:

1.由院统一下达高研宏观控制比例,各单位在宏观控制比例内,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提出岗位设置及高级岗位职数指标,报人事教育局审批。

2.宏观控制数内取得专业资格的人员院内流动,承认其评审资格,调入设岗单位后,根据工作需要可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占用调人单位高研指标;调出社科院时按所评专业资格予以介绍。

3.在院实行高研职数宏观控制指标以外,单位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增设高研岗位职数,增设高研职数最高不超过院下达宏观控制数的20%,职称资格只在本单位有效,院不予承认,工作调动时院也不予介绍,在职期间或退休后是否兑现工资待遇,由本单位制定具体办法,报院备案后执行。

(三)关于院、所职能部门不设岗单位专业人员评审专业资格的办法

申报正、副高级专业资格,院职能局需经局长办公会推荐到院直综合审议组,经综合审议组审议向评委会推荐。各所仍由所长办公会向所评委会推荐。

1.长期从事专业研究,取得中级专业职务后,因工作需要调入院、所职能部门不设专业岗位单位,工作表现突出并继续结合工作进行理论研究和专业研究者,可申报评审专业资格。

2.获得专业资格的人员在院内流动承认其评审资格,凡在管理岗位工作3年以上,调入设岗单位,经所长办公会审定,可根据工作需要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占用调入单位高研指标;不满3年者,须在满3年后,方可由所长办公会研究是否聘任。调出社科院时可按所评专业资格予以介绍。

(四)关于不设高级会计师岗位的单位,评审高级会计师资格办法

经所长办公会批准,会计人员可按财政部、人事部[92]财会字第05号文件的规定参加评审,取得高级会计师资格后,不与工资及住房、医疗等待遇挂钩。

离退休时凡在会计岗位工作满30年,并在我院会计岗位工作满20年,取得高级会计师资格后工作期间曾两次考核优秀(1966年以前参加工作15年以上,曾获考核优秀),可按高级会计师工资办理退休手续。

以上四种专业资格评审,实行与院专业职务评审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统一评审程序。评审工作与院专业职务评聘工作同步进行。评审通过后,获得专业资格人员,各单位应将评审结果报人事教育局另行备案。由院统一颁发“专业资格证书”。

九、选拔优秀青年科研人员聘任高级专业职务 1.申报破格条件。

(1)在中级、副高级岗位上,从事本专业研究工作2年以上,完成任职期满科研任务; (2)作为项目主持人或其独著成果获院、部级二等以上奖; (3)考核优秀。

2.申报破格晋升高级专业职务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所办公会批准。申报正高级者需经本单位(所)学术委员会组织的考核答辩,出席答辩会的学术委员不得少于总数的2/3,并获到会人数2/3以上票数通过,方为推荐有效。

3.申报破格晋升者须参加院组织的破格晋升考试。

4.35岁以下破格晋升副高级专业职务、40岁以下破格晋升正高级专业职务以及获得“国家级突贡专家”称号者破格晋升高级专业职务,不占本单位高研指标。

十、试行建立职称评定申诉仲裁委员会

院仲裁委员会受理正高级职称评审的申诉。仲裁委员会成员由5—7人组成:①固定成员:主管职称工作的副院长、人事局长、科研局长;②非固定成员:申诉人所在学科片的院领导,与申诉人专业相关的2—4名院外专家。

申诉人向所学术委员会提出复议申请,连续两年未通过,可在学术委员会复议后向人事教育局提出申诉,人事教育局在院正高评委会评审前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在听取申诉人所在单位学术委员会主任复议报告后,讨论表决,2/3通过为申诉有效。由仲裁委员会直接向院正高评委会推荐。原单位需按差额推荐方式向院正高级评委会报送;如果院仲裁委员会没有通过申诉,则申诉人不得参加下一年度的评审。

十一、关于委托代评的管理办法

1.我院不具备评审条件的医务、工程、幼教等系列,以及档案系列副研究馆员,图资系列研究馆员和财会系列高级会计师等专业资格的评审,需在核定的指标及设岗范围内,由各单位提出申请,参评人员应参加院内或评审单位组织的外语考试及院内组织的政治考试合格,由院人事教育局出具委托评审证明函,委托院外有关单位评审。高级专业资格委托评审需人事教育局指定评审单位。

经济、统计、财会(审计)、计算机软件专业人员中、初级专业资格,由各单位人事部门联系参加北京市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考试通过取得专业资格后,由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岗位职数予以聘任。

上述委托评审和参加全国统考取得专业资格人员与院内评审工作一并办理聘任和备案手续。

根据国务院职改办[1993]1号文件精神,经济、统计、会计(审计)系列不具备规定学历人员凡拟申报高、中级任职资格,必须通过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不再进行破格评审。

2.外单位委托我院代评专业人员任职资格,须出具部(委)级人事(职称)部门的委托评审证明函。参评人员应参加我院组织的外语考试,或提供部级单位组织的外语考试成绩,或免试证明,由人事教育局统一受理。

委托单位凡无本单位评审委员会推荐意见的,应先经过我院有关研究所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推荐。有评审委员会推荐意见的,可直接进入我院高一级评审委员会评审。

十二、关于图书系列专业岗位高研职数的设置

1.藏书在40万册(含40万册)以上的图书馆设研究馆员岗位;藏书在5万至40万册的图书馆设副研究馆员岗位;藏书在5万册(含5万册)以下的图书馆一般只设中级岗位。

2.全院图书系列副高级以主岗位职数不超过图资专业人员的20%,研究馆员不超过图资系列高级专业职务总数的10%。院图书馆高研人员不超过院图书馆专业人员的25%,图书系列高级与中、初级人员比例为2:4:4。

十三、严格掌握标准,保证评聘质量

各级评委会在评聘工作之前,应认真组织学习专业职务条例及有关文件,统一认识,严格掌握政治和专业标准,以保证评聘质量。特别是今年职称改革中的新精神,凡准备实行评聘分开“双轨制”的研究所要向人事教育局提交资格评审报告,并填写由人事教育局统一制定的协议书,方可实施。

十四、备案与聘任

全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结束后,各单位要做出本年度评审工作书面总结报送人事教育局。在此基础上,人事部门应在接到评审通知后一个月内,按职级认真填写好专业技术人员备案表,到人事教育局办理备案审批和工资兑现手续。经审批备案后,可向所在单位宣布评审结果。分配来的学生定职工作按社科(94)人字64号文件精神一并进行。

附件3

中国社会科学院 正高级专业资格评审协议书

依据社科人字 号文件精神,协商签订如下协议: 签约方:甲方:申请人所在单位

乙方:申请人

监督执行方:人事教育局

一、甲方同意乙方参加 年度的正高级 系列的资格评审,经评审通过后发给乙方专业资格证书。

二、乙方自愿申请评定正高级专业资格,评审通过获得正高级专业资格,但在职期间及退休后不兑现工资及其他待遇,退休之前仍占单位副高级指标。

三、乙方参加资格评审之后,不得在任何时间以任何借口要求甲方按新的专业资格聘任。

四、本协议书一式三份,三方签署、盖章后生效,由甲、乙方及监督执行方分别保存以为凭证。

五、在不违反国家社科人字 号文精神和本协议的基础上,各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附加条款。

甲方 乙方 监督执行方

领导签字 盖章(所) 年 月 日 签字 盖章年 月 日

人事教育局 盖章

年 月 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

第四篇: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印发《中国农业银行基建管理办法》的通知

农银发[1998]9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各直属分行,各直属院校:

现将修订后的《中国农业银行基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印发给你们。各行要对照《办法》的要求对所辖在建项目进行清理和检查。凡超过《办法》规定建设标准的,要修改设计,降低建设标准。情况特殊不能修改设计的,要按项目审批权限写明情况报审批行备案,多余面积不得自用。已竣工使用的项目也要按《办法》要求对相关事项进行妥善处理。执行本《办法》过程中有何情况和问题,请及时上报总行(财务会计部)。自文到之日起,原《中国农业银行基建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附:

中国农业银行基建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强化中国农业银行基建管理,控制和压缩在建规模,加强对基建投资总量及结构的调控,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国家基建管理的有关规定及中国农业银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国农业银行基建是指系统内各种建筑物的购建,包括营业用房、办公用房、教学用房、招待用房、单身宿舍、附属建筑物、构筑物的新建、扩建、改建和装修以及购房、委托建房、联合建房等。

第三条 中国农业银行基建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逐级送审,两级审批的办法,同时接受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管理和监督。

第四条 中国农业银行建设项目的控制实行行长负责制。各级行行长、副行长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应掌握和熟悉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建设程序。有关基建工作的重大事项必须通过项目所在行行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

第五条 中国农业银行各级行财务会计部门是负责基建工作的主管部门。各级行财务会计部门必须配备与辖内基建任务相适应的专职基建管理人员,对辖内各项基建工作进行管理、指导、检查和监督。

第六条 中国农业银行各级行项目建设管理部门是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的工作部门,其管理资格必须与所管项目的工程类别及等级相适应。日常工作中除接受所在行的领导外,还必须接受和服从同级和上级财务会计部门的业务管理、指导、检查和监督。

第二章 工作程序及审批权限

第七条 基建工作程序是指建设项目从立项、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整个工作过程。中国农业银行基建工作程序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一、立项。根据需要和可能,由项目所在行对拟建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附表一),报项目审批行审批。

(一)申请立项的建设项目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现有建筑经有关部门鉴定属危房,并已危及人身安全,经上级行现场考察确认需要重建的;

2.受自然灾害影响,建筑受损无法使用或修复,又必须恢复建设的;

3.由于城市规划要求,造成现有建筑拆除搬迁的;

4.由于业务发展或人员增加,现有建筑不能满足正常业务经营和基本生活需要,经营效益和基本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

5.申请单位无房且经营效益好,有足够的财务承受能力,项目建成后能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动态投资回收期合理的。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拟建项目能否建设及如何建设的依据,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建设单位近三年来的业务状况;

2.建设单位现有人员情况和现有建筑情况;

3.投资来源和分期投入计划;

4.建设单位现有固定资产及现有在建工程情况;

5.项目预计建设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

6.项目的建筑面积、各层使用功能、结构及设备选型、装修标准及投资估算。

二、初步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后,办理报建手续,委托设计单位进行初步设计(含总概算,下同),报项目审批行审批。

三、施工图设计。初步设计批准后,进行施工图设计。

四、施工。通过招标投标,选择施工队伍,组织施工。

五、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工程竣工后,组织工程竣工验收、交接,办理固定资产交付使用手续。购买商品房项目在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后,报批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经审批行批准后方可签订购房合同,然后进行工程验收并办理固定资产交付使用手续。

第八条 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实行现场考察、分类管理、两级审批,其审批权限如下:

一、县级及县级以上营业办公楼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律由总行审批。盈利分行辖属营业网点用房建筑面积在1500平方米(含1500平方米)以上的报总行审批;建筑面积在1500平方米以下的由分行审批报总行备案;亏损分行确需新建营业网点,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含1000平方米)以上的报总行审批;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下的由分行审批报总行备案。凡亏损的行处,其现有用房和营业网点不直接面向客户部分,不准重新装修。

二、各级行不得新建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学校。如情况特殊需要扩建、改建或装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总行审批。

第九条 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经批准,要严格执行,不得擅自变动。必须变动时,须经原审批行批准。变动后的建筑面积超过分行的审批权限,由分行签署意见后,报总行审批。

第三章 建设标准与设计管理

第十条 建设标准是确定建设项目投资规模、进行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包括建筑面积标准和装修标准。各级行要加强建设标准管理,合理确定建设规模,严格按规定标准进行建设。

第十一条 项目建设应讲求实效,所征土地应与建设规模相适应,在符合当地规划要求的情况下,多层建筑容积率(建筑总面积与基地面积之比)不宜小于2,高层建筑容积率不宜小于4.

第十二条 各级行营业办公及其他用房建筑面积标准:

一、分行营业办公用房最大面积原则上不超过12000平方米。

其中:办公用房(含会议室、档案室、接待室及通用机房,下同),7000平方米;

营业用房(包括营业厅、金库、账表库及保管库,下同)3000平方米;

计算机中心机房2000平方米。

二、地(市)行营业办公用房最大面积原则上不超过6000平方米。

其中:办公用房4000平方米;

营业用房1000平方米;

计算机房1000平方米。

三、县级支行营业办公用房最大面积原则上不超过4000平方米。

其中:办公用房2500平方米;

营业用房1000平方米;

计算机房500平方米。

4.县以下营业网点营业办公用房面积原则上控制在1000平方米。业务量大的办事处、营业所可根据业务规模适当扩大面积,最大面积不超过1500平方米。

附属用房(包括生活用房、车库、锅炉房、人防工程等)的建筑面积标准由项目审批行根据建设单位实际情况核批。

以上各类用房的建设规模,立项时由项目审批行根据建设单位的人员状况、所处地域、存贷规模、经营效益等因素审定。

第十三条 各级行行长、副行长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标准:

分行行长、副行长每人使用面积不超过45平方米;

地(市)行行长、副行长每人使用面积不超过35平方米;

县支行行长、副行长每人使用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

以上标准是最高限额,建设中不得再另套建接待室、会议室、休息室或其他用房。

第十四条 装修房屋应从效益出发,考虑地域影响,区别自有房屋与租赁房屋、营业用房与办公用房。营业办公用房的装修,应以经济、适用、卫生、安全为原则,兼顾美观,原则上不得使用进口装修材料。

一、营业办公用房的外装修:位于城区主干道的外墙,原则上应选用中级装修材料。为满足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底层或裙楼主要部分可以做重点装修。

二、营业办公用房的内装修:应以满足功能和使用要求为主,区别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标准。办公室、会议室应采用普通装修,贵宾接待室、门厅、电梯厅等主要部分可做中级装修,营业厅主要部分可做重点装修。

普通装修是指地面为普通水磨石,墙面喷涂或与此造价相当的装修。中级装修是指地面用普通瓷砖,天花板做石膏吊顶或与此造价相当的装修。重点装修是指适当选用国产石材或与此造价相当的装修。

三、营业办公用房的通用设备和器材,应尽量选用高效、节能、安全和有利于环保的国产优质产品。

第十五条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各级行要按工程等级和报告要求,委托有相应资质和设计能力的设计单位编制设计文件。委托设计时,应按国家或当地有关工程设计招标办法尽量采用设计招标,择优选择设计方案及设计单位。

第十六条 中国农业银行营业办公用房的建筑风格应充分体现银行建筑“庄重典雅、朴实无华”的特点,并具有时代气息。

第十七条 初步设计的建筑面积和总概算不得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所确定的建筑面积和投资额。超过时,应先对初步设计进行调整和修改。否则,应说明情况和理由,并应征得原审批行的批准。分行审批的初步设计变动后超过分行审批权限的,应报分行审查并签署意见报总行审批。初步设计一经批准,总概算即为控制建设项目造价的最高限额,严禁突破。

初步设计按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权限上报项目审批行审批,共送审两份,一份由项目审批行提出审核意见,加盖建设项目审核专用章交项目所在行进行施工图设计。一份留项目审批行备查。初步设计的编制深度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十八条 施工图的建筑面积和施工图预算不得超过初步设计确定的建筑面积和投资,当超过时,必须对施工图设计进行调整和修改,使其建筑面积和投资控制在初步设计所确定的数额以内。施工图设计由项目所在行自行审查或委托有关单位审查。

第四章 资金与计划管理

第十九条 中国农业银行系统投资计划包括中央投资计划和地方投资计划。中央投资计划由国家计委下达,总行统一分配,由分行安排和管理;地方投资计划由地方计委下达,由分行安排和管理。凡未在系统内立项的项目不得向当地有关部门申请投资计划及办理有关事项。各分行使用的中央投资计划和地方投资计划之和不得超过总行下达的投资计划。

第二十条 项目建设应坚持资金服从计划的原则,理顺投资计划与资金来源的关系。凡是结转项目和当年新开项目必须纳入投资计划。投资计划不足的,不得以拥有资金为由进行建设,严禁计划外工程和账外基本建设。

第二十一条 投资计划报批程序:

一、各基层行的下投资计划,应逐级上报至所在分行,由分行统一审查汇总后编制下单项工程投资计划表(附表二)及说明,于11月20日以前报总行。分行在编制下单项工程投资计划时,应根据当年投资计划执行情况及下拟建项目情况,分别轻重缓急,从严掌握。首先列报续建项目,并与本项目有关情况衔接,其次列报已立项未开工项目,最后列报拟建项目。

二、总行根据各分行上报的单项工程投资计划及上投资计划完成情况,本着“注重效益、分类指导、确保重点”的原则,根据中国农业银行系统可用折旧额,综合平衡后,向各分行下达投资计划(含中央投资计划)。

三、各分行应在接到总行下达的投资计划20天内,将单项工程投资安排情况列表(附表三)报总行审批。

四、各分行上报的单项工程投资安排情况,经总行审批后方可执行。在分行审批权限内立项的项目,未纳入投资计划的,不得开工建设。

五、年中,因情况特殊,新建项目或续建项目需追加投资计划的,应由分行提出申请,经总行审查后,追加投资计划,并相应增加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指标。

第五章 合同及造价管理

第二十二条 为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各级行应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条例》、《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及《工程建设监理规定》等文件,依据经项目审批行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施工图、中标文件等分别与有关单位签订勘察设计合同、施工合同、监理合同、物资供应合同及其他有关合同,共同完成建设任务。

第二十三条 项目建设中所签订的各种合同是中国农业银行与各经济实体之间工程业务往来的法律依据。应本着实事求是、公平合理的原则依法签订,其内容应明确、清晰,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建筑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二十四条 勘察设计合同的签订。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是各级行(发包方)与勘察设计单位(承包方)为完成一定的勘察设计任务,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关系而签订的协议。协议双方应具有法人资格,没有勘察设计证书的单位或单位资质等级不符合项目要求时,不得委托其承揽勘察任务或设计任务。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文本应使用国家或当地制定的统一文本。

第二十五条 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合同的签订。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合同是由各级行(发包方)和施工单位(承包方)为完成商定的建筑安装工程,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而签订的协议。

签订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协议双方均具有法人资格,施工单位应有安全生产合格证、企业资质等级证及履行合同的能力;

二、承包项目的初步设计已获得项目审批行及当地有关部门的批准;

三、承包项目所需投资已列入总行基建投资计划及当地有关基建计划。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合同文本应使用国家或当地制定的统一文本,并按规定进行公证或鉴证。

第二十六条 合同签订过程中,项目所在行行长及有关人员不得利用职权干预工程的承、发包活动,指定分包单位,不得支解发包单位工程,不得强行要求承包方购买指定厂家的材料、设备,不得向承包方索要和收受好处费及进行其他有碍工程公正进行的违纪活动。

第二十七条 在履行合同中如发生争议,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协商解决。双方协商不能解决时,同属中国农业银行系统的,可由上级行主管部门调解与处理;属于不同系统的,可向国家规定的合同管理机关申请调解或仲裁,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十八条 工程概、预算应在优化建设方案及设计的基础上,根据编制期相应的计价依据进行编制,并考虑编制期至竣工期的价格、利率、汇率等因素的动态变化,真实反映工程的投资情况,以保证项目投资不留缺口。总概算随初步设计报项目审批行审查;施工图预算由项目所在行负责审查;工程决算由项目所在行负责审查后报项目审批行备查。

第二十九条 为加强工程造价管理,考核项目决算执行情况,总行、各分行及地(市)行应对当年竣工交付使用的项目竣工决算进行抽查。各分行在年终基建决算时,应将决算抽查情况以书面材料一并上报。

第六章 基建财务管理

第三十条 基建财务管理是中国农业银行系统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行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遵守财经纪律,认真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一、建立健全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做好投资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

二、根据上级行下达的投资计划编制财务计划,合理分配资金;

三、加强资金管理,根据投资计划管好、用好资金,严格控制建设成本;

四、做好建设单位会计核算,执行财务监督;

五、编制财务决算,搞好财务分析;

六、负责概算、预算及决算审查,加强经济核算;

七、编制项目竣工决算。

第三十一条 各级行财务会计部门要认真审核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严禁用任何借款(不含国家预算内借款)、贷款、截留利润、列支成本、列支其他应收款、拖欠工程款等不正当资金搞基建。

第三十二条 各级行项目建设管理部门的财会人员应根据有关工程价款结算办法,做好工程价款的支付结算工作。工程款必须经项目建设行施工现场代表签字认证,并经主管行长签字后,按合同条款拨付,不准提前拨付和超额拨付。

第三十三条 建设项目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前,应由项目所在行的项目建设管理部门做好结余资金、库存物资、债权、债务等清理工作。项目所在行财会部门或监理单位编报竣工决算(附表四),分析概、预算执行情况,考核投资效果,报项目审批行审批。项目验收交接后,及时办理固定资产交付手续。

第三十四条 各级行项目建设管理部门应按规定配备财会专管人员,按照《中国农业银行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建账、记账、报账,完善财务审批及会计核算手续,做到钱账分管、责任明确、手续严密、监督有力。

第三十五条 基建财务决算是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和财务活动情况的综合反映,各级行应按辖内投资计划编制基建财务决算。决算报表分为甲、乙两种。

甲种基建财务决算是指辖内使用中央及地方投资计划的决算,乙种基建财务决算是指辖内使用中央投资计划的决算。各级行的基建财务决算,应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各分行基建财务决算(见附表五)应按总行规定时间上报。

第七章 施工管理及竣工验收

第三十六条 施工管理是实现建设项目投资效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建设任务的重要环节。各级行在施工管理中要坚持“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由项目建设管理部门选派专职人员现场监督各项合同的贯彻执行情况,掌握施工进度,加强质量检查,做好现场鉴证工作,并负责联系材料、设备等建设物资的供应及验收。

第三十七条 中国农业银行各级行的建设项目,除购买商品房外,无论新建、扩建、改建及装修,均应在注重效益、确保质量、合理确定工期的基础上,严格按国家及当地有关规定,实行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择优选用施工单位,并接受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项目审批行的监督和管理。对投标单位的循私舞弊及行贿行为,一经发现,应立即取消其投标资格。建设项目开标后,应严格按照招、投标文件确定的内容签订施工合同,不得抛开招、投标文件另行签订其他发包方式的施工合同。如因情况特殊,不具备招标条件的,应书面报告项目审批行批准。对不按规定招标或以招标名义走过场确定施工单位的,按违纪论处,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八条 由项目所在行自行提供材料、设备的建设项目应加强管理,定货前应通过市场调查,严格按施工图预算的数量、品种、规格型号进行采购。主要材料及设备的选购应集体讨论决定,且公开全部报价资料。材料、设备的损耗和损坏应有报批手续,经办人要写明原因,由主管行长批准后入账。

第三十九条 竣工验收是全面考核建设工作、检查建设项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各级行所有建设项目,按批准的设计文件所规定的内容建成,符合有关验收标准的,必须及时组织验收。总行审批的建设项目,由总行或委托分行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分行审批的建设项目,由分行或委托地、市行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验收。

第四十条 工程资料是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之一,项目竣工验收时,组织工程验收的单位应按合同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全套施工验收所必须的工程资料,经审核无误后,方可验收。

第八章 统计管理

第四十一条 建设项目统计是反映建设项目有关情况,指导和管理投资活动的重要手段。为确保统计质量,基建统计报表采取自下而上、逐级负责、统一汇总的方法填制,各级行应根据要求按时上报,严禁虚报、瞒报。

第四十二条 统计报表的内容及报送时间。

一、《中国农业银行房屋统计年报》(附表六)是反映各级行现有营业办公用房、职工住宅、招待用房、教学用房的现状及本年新建、在建、竣工交付使用等情况的报表。各分行应按要求如实填列并附分析说明,于年终决算时一并上报总行。

二、《在建项目情况统计表》(附表七)是反映各级行本内在建工程形象进度及投资完成情况的统计表,此表分为年报和不定期报表,各分行应按要求如实填列并附分析说明,于年终决算时一并上报总行。

三、《中国农业银行基建管理人员统计年报》(附表八)是反映中国农业银行系统各分行及地(市)行基建管理人员配备情况的统计报表。各分行应按要求如实填列,并于年终决算时上报总行。

第九章 档案管理

第四十三条 建设项目档案是指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建成使用全过程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文件,各级行应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建设项目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为了充分发挥档案资料在工程建设、使用管理、工程维护和改建、扩建中的作用,各级行在项目申请立项时,即应开始进行文件材料的积累、整理、审查;项目竣工验收时,应及时完成工程资料及有关文件材料的归档和验收,并确保归档文件材料的完整性。

第四十四条 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长期保管的档案资料其实际保管期限不得短于建设项目的实际寿命,短期保管的档案资料,其实际保管期限一般不少于三年。对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资料必须进行鉴定,已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应经过一定的审批手续,登记造册后方可处理。保密的档案资料应按保密规定进行管理。

第四十五条 建设项目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按《建设项目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附表九)执行。归档的文件材料要字迹清楚,图面整洁,不得用易褪色的书写材料书写、绘制。

第十章 奖惩

第四十六条 为严格执行国家及本办法有关规定,严肃基建纪律,控制投资规模,防止资金流失,提高投资效益,各级行应严格执行本章的奖惩规定。

第四十七条 奖励。

一、对严格执行国家及总行有关规定,严格遵守基建工作纪律,有效控制建设规模,投资效益好的分行,在基建项目安排上优先考虑,投资计划适当倾斜。

二、对设计管理好,能认真分析建设项目所处环境,结合建设项目使用功能提出设计要求,认真审查设计方案及初步设计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所管建设项目设计被评为地、市级及以上优秀设计的所在行行长、副行长、经办部门负责人及经办人,应给予奖励。

三、对认真审查初步设计及施工图,提出改进意见、合理化建议或发现设计错误予以更正并取得良好效果的经办部门负责人及经办人,应给予奖励。

四、在决算审查中,核减决算造价15%以上或核减100万元以上时,应按核减额的一定比例奖励经办部门负责人及经办人。

五、对认真履行职责,工程质量被评定为优良的经办部门负责人及经办人,

应给予奖励。

第四十八条 惩罚。

一、对项目所在行行长、主管副行长、主管部门负责人及经办人,不执行国家及总行有关政策、法规,不按基建工作程序办事,造成损失浪费,应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

二、对擅自超过总行下达的投资计划的分行,相应减少下投资计划和在建工程指标,并视情节轻重追究分行行长、主管副行长、财会部门负责人及有关当事人责任并通报全行。

三、对应报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而未报就擅自开工或购置的建设项目,除责令停工或停办有关手续并通报全行外,视情节轻重给予项目所在行行长、主管副行长、财会部门负责人及有关当事人以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

四、对擅自扩大建筑面积、提高装修标准和设备档次,导致超过原批准建设规模的,视情节轻重对项目所在行行长、主管副行长、经办部门负责人及经办人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

五、对不认真审查工程决算或由于其他原因,造成总投资损失15%以上或100万元以上的经办部门负责人及经办人,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并按损失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处罚。

六、对分解项目、弄虚作假、隐瞒项目、虚列项目及资金来源不正当的,一经发现,对项目所在行行长、主管副行长、经办部门负责人及经办人,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

七、对将建设项目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进行勘察设计,或将建设项目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的承包单位,造成工程质量降低或经济损失的项目所在行行长、主管副行长、经办部门负责人及经办人,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

八、对违反《建筑法》中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规定造成工程事故的,除通报全行外,对项目所在行行长、主管副行长、经办部门负责人及经办人,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

第十一章 附则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系根据国家现行有关政策、法规,并结合中国农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制定。当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发生变化时,以国家规定为准。

第五十条 中国农业银行各级行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应当监理的建设项目,委托相应资质等级的建设监理单位实施监理,并采取监理招标,择优选择监理单位。按规定不需实施监理或因情况特殊经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不实行监理,由项目所在行自行管理的建设项目,应由项目所在行将建设项目管理部门资格报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核准,并将核准文件报项目审批行备案。当建设项目管理部门不具备相应的管理资格时,必须委托建设监理单位实施监理。凡实施监理的建设项目,签约双方均应严格履行监理合同所规定的有关职责。

第五十一条 中国农业银行系统兴办的附属企业基建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并接受同级及上级财务会计部门的业务管理、指导、检查和监督。

第五十二条 在工程建设中由于责任过失,导致工程倒塌、报废或设备毁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重大事故时,事故发生所在行必须以最快方式,将事故简要情况报上级行及总行。

第五十三条 各级行可根据本行具体情况,依照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总行财务会计部备案。

第五篇:关于印发《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新农村建设贷款办法(试行)》的通知

关于印发《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新农村建设贷款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总行营业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新农村建设贷款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已经总行2010年第17次行办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新农村建设贷款业务的重要性。当前,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农民集中住房建设已经成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和开拓农村市场的重要途径。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今年中央1号文件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精神,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土地整治、农民集中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有效缓解工业化城镇化“缺地”、新农村建设“缺钱”、耕地保护“缺动力”、统筹城乡“缺抓手”等矛盾,总行决定推出“新农村建设贷款”产品,积极支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新农村建设贷款逐步打造成为集政策性、专业性、品牌性于一体的主打产品,更加彰显“建设新农村银行”的品牌效应,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支农作用。

二、准确把握有关政策要求。新农村建设贷款是对县域城镇建设贷款中有关农村土地整治和农民集中住房建设支持领域的产品创新整合。在制定《办法》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农村土地整治、农民集中住房建设项目的运作规律,根据国务院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的有关政策要求,结合我行信贷管理制度实际,按照“政策支农、规划先行、依法合规、防控风险”的原则,努力体现《办法》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各级行要认真组织学习,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贷款业务的产品特性,准确把握有关政策要求,结合本地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业务指导,确保新农村建设贷款业务合规经营。

三、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新农村建设贷款业务具有贷款投向符合国家支农政策、充分体现政府主导作用和还款主要来源于财政土地出让收入返还等特征,是政策性银行与地方政府合力支农的重要领域。各级行在业务开展中,要高度重视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与合作,积极向地方政府解释我行新农村建设贷款有关政策。

同时要不断改进客户营销和服务工作,主动介入项目建设方案、融资方案制订等项目前期工作,充分发挥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专业优势,认真做好项目培育工作,为项目后期营销奠定基础。各级行要将新农村建设贷款项目作为业务发展重点,加大业务资源的倾斜力度,保证业务发展需要。总行将进一步加大重大项目营销工作力度,并采取单独配置信贷规模等方式,促进新农村建设贷款业务的有效开展。 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和事业法人承贷的新农村建设贷款项目,要严格执行《办法》。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和机关、事业法人承贷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县域城镇建设(符合《办法》支持范围除外)贷款项目继续执行现行制度和有关政策要求。其他企业承贷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执行我行商业性固定资产贷款办法。新农村建设贷款审批权限执行非经营性固定资产贷款审批权限,目前暂纳入县域城镇建设贷款有关科目核算。各分行要按照总行有关要求,做好新农村建设贷款业务统计分析工作。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向总行反映。

二○一○年九月十日

(此件发至二级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新农村建设贷款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支持统筹城乡发展,把城镇化进程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作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基本制度》等制度,制定《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新农村建设贷款办法(试行)》。

第二条 新农村建设贷款,是指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向借款人发放的县(市)、城市郊区(县)内农村土地整治和农民集中住房建设等政策性贷款。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农发行各级机构新农村建设贷款(以下简称贷款)的办理。

第二章 贷款对象、种类、用途和条件

第四条 贷款对象。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主管部门核准登记,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事业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 第五条 贷款种类。按贷款期限,分为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

第六条 贷款用途。贷款主要用于解决借款人在农村土地整治、农民集中住房建设等方面的资金需求。 (一)农村土地整治,包括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农村村庄整治、土地收储整理开发等。

(二)农民集中住房建设,包括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与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棚户区和泥草房改造等。

第七条 借款人条件。借款人除符合农发行信贷基本制度规定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企业法人须同时符合的条件。

1、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

2、经政府委托(授权),承担农村土地整治、农民集中住房建设项目融资、建设和运营职能。

3、具备与债务相应的权益性资本,信用记录良好。

4、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组织健全、财务规范、内控到位,在“借、用、管、还”等环节建立完备的管控机制。

5、具有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或者可靠的偿债资金来源,财务可持续性良好。

6、承担农民集中住房建设施工的(或经借款人委托具体施工的企业),须具备三级以上(含)行业资质,并经过有权部门年检。

(二)事业法人须同时符合的条件。

1、经省、市、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主管部门核准登记,从事农村土地整治、农民集中住房建设的事业法人。

2、信用记录良好。

3、经营管理规范,财务状况良好,具备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第八条 贷款项目条件。 —5—

(一)项目由政府主导,充分体现政策支农,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符合国家农村土地整治、农民集中住房建设等有关政策。须提供明确项目建设内容、建设主体、项目总投资、资金来源等内容的政府相关文件。

农村危改房、棚户区、泥草房改造项目,原则上需提供已列入地市级以上(含)政府改造计划的文件。

(二)项目建设内容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等规划。

(三)项目资本金符合有关规定。

(四)项目立项。项目须取得有权部门的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并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具有相当性质的项目相关资料。涉及土地收储整理开发的项目须取得有权部门同意借款人收购、整理、储备项目用地的审批文件,并提供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的项目实施方案。

(五)项目用地。项目须取得合法有效的用地审批手续或提供项目用地预审许可文件。土地收储整理开发项目须取得已列入当地政府土地储备计划的证明文件,可不提供用地预审许可文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须取得有权审批部门批准的土地周转指标。

涉及农用地转用、集体土地征收的项目,须取得政府有权部门批准文件。

(六)项目规划许可。项目须取得政府有权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文件。涉及建筑工程建设的项目,须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文件。分期建设、分期办理规划许可文件的项目,须按照工程建设进度提供相应的规划许可文件,并提供当地规划部门出具的有关分期办理规划许可手续的相关材料。 (七)项目施工许可。项目须取得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批准证明。对于包含拆迁内容、先拆后建的项目,在建筑工程开工前,可不提供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批准证明。 (八)项目拆迁许可。涉及农民住房拆迁的项目,须先安置后拆迁,并提供经有权审批部门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涉及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项目,须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补偿协议。

涉及城镇房屋拆迁的项目,须提供有权部门颁发的房屋拆迁许可证。分期拆迁的项目,须按照拆迁工程进度提供相应的拆迁许可证明。

(九)项目环境评价。项目须取得环评审批手续,土地收储项目可不提供。 第三章 贷款期限、利率、额度和方式

第九条 贷款期限。短期贷款一般不超过1年(含);中长期贷款一般不超过5年(含),最长不超过8年(含),确需超过8年的须报经总行批准。

第十条 贷款宽限期。宽限期原则上不超过项目建设期,可视借款人和项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延长期不得超过1年。 第十一条 贷款利率。按人民银行和农发行相关利率管理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贷款额度。根据借款人的实际资金需求、偿债能力及所提供的风险保障措施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额度。 第十三条 贷款方式。贷款采用担保贷款方式,可采用土地使用权抵押、土地出让收入返还质押等担保方式。采用土地出让收入返还质押担保,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具备抵押条件的土地,应及时办理抵押。

第四章 管理要点

第十四条 项目库管理。贷款项目须纳入项目库进行管理,经培育成熟后,开户行及时受理贷款申请。

第十五条 调查评估。按照农发行相关规定组织开展调查评估,将借款人综合收益或项目收益能否覆盖贷款本息作为贷款项目是否可行的主要判断依据,重点评估借款人(项目)现金流、借款人偿债能力、借款人(项目)财务生存能力和贷款担保等情况。

(一)借款人综合收益评估。主要分析评估借款人的偿债能力和财务生存能力。借款人综合收益包括借款人自身收益和本级财政补贴收入。借款人自身收益包括业务经营收益、投资收益,以及已注入借款人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土地出让收入返还、其他政府部门的专项补贴(如车辆通行费)等其他经营性收入,还包括上级财政补贴收入。

(二)项目收益评估。主要分析评估项目未来收益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评估项目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生存能力,对于项目收益主要来源于土地出让收入返还的项目,应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各类用途可出让土地的面积,参照相似土地近期出让价格,审慎预测项目土地出让收入,并按照当地土地出让收入分配程序和方法,合理测算借款人可得到的土地出让收入返还金额。

(三)贷款担保评估。执行农发行担保有关规定,重点评估抵(质)押物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抵(质)押物价值评估和抵(质)押率是否合理,抵(质)押物担保额度是否充足。

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的,其价值按照市场评估价值确定;以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为抵押的,在核定抵押率时需考虑应缴纳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影响,有限制转让的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不得设定抵押。

以政府储备土地设定抵押权的,抵押人须为土地储备中心等事业法人,且具备合法有效的、无权属争议的土地使用权证,其价值按照市场评估价值扣除应当上缴政府的土地出让收益确定,抵押程序参照划拨土地使用权抵押程序执行。 以土地出让收入返还设定质押权利的,须通过专用账户质押设定权利,地方政府和财政部门须出具书面文件,并明确土地出让收入返还至借款人质押账户、同意办理土地出让收入返还质押、土地使用权和出让收益不得为第三方抵质押等内容,在测算质押可担保金额时需扣除相关税费、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及各级财政留存的土地出让收益。

第十六条 贷款条件落实与发放支付。贷款发放前,须严格落实各项贷款条件,贷款的发放和支付严格按照农发行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账户管理。借款人一般应在农发行开立基本账户,农发行贷款占借款人全部贷款比例较低的,可开立一般账户。 借款人可依据约定,在农发行开立偿债基金账户。对于项目收益主要来源于土地出让收入返还的项目,借款人须在农发行开立土地出让金归集账户。土地出让收入由财政先收后返的,当地财政部门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在农发行开立土地有偿使用收入财政专户和土地资金专户。项目建设主要施工方原则上也应在农发行开立结算账户。

第十八条 贷后管理。贷款要严格按照农发行有关规定加强贷后管理。

第十九条 监测分析。贷款的信贷监管记录、信贷分析、风险预警及重大事项报告、风险处置措施等按照农发行信贷监测分析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贷款展期。贷款展期可按照农发行贷款展期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贷款后评价。项目建设竣工后,应及时进行贷款项目后评价,对发现的问题,应采取整改措施。贷款后评价结论应作为贷款管理的依据。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采用银团贷款方式的项目,应按照农发行银团贷款相关规定,确定银团贷款的各项条件。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总行负责制定、解释和修订,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上一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再审下一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