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历史中考试题

2022-08-13

第一篇:河北省历史中考试题

河北省2014年中考历史命题趋势

一、命题趋势

1、试题结构:

(1)总体框架:相对稳定,略有调整。

(2)试题类型:依据《中考说明》题型示例,继承中创新。

2、考点分布:

(1)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强调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历史现象的解读、理解和把握。

(2)考点均衡分布,兼顾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非选择题4个题目分别在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四个学习板块。

(3)近年来材料题考查的力度越来越大。试题所取的材料极为丰富和新颖,材料的来源多样、形式多样。 有文件文告、研究著述、表格数据、报刊杂志、人民日报社论、农民日记、漫画图片、大事记等

(4)问题设置材料化、情境化,问题基于情景材料,问题来源于情景材料,进一步加大了情景材料在解答问题中的作用。

(5)强化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通过丰富多样的史料呈现,通过新颖的情境设置,考查历史学习方法,考查史料研读、有效信息提取、思维加工、形成个性化认识的过程。

二、中考历史备考策略

1、备考依据

(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不依赖、不倾向于某一版本的教材。

以教材为依托,结合不同版本特点补充完善。不能过多的外延,深入挖掘考试说明内容标准之间的联系。

(2).认真研读《文科综合历史学科说明》

一是找出增减的内容二是明确识记、理解、运用能力的不同要求,三是关注题型示例部分。

2、中考历史备考对策

(1). 依据《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落实三维目标,突破重点和难点;深入挖掘课标内涵, 挖掘课标之间的联系要注重知识传授的过程和方法。课标对教学的要求1.知识与能力(教什么?——学生学什么?)

(2).过程与方法(如何教?——学生参与课堂的教学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学生得到了什么? )

第二篇:河北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评析

守正创新 领风标向

河北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顺时而变,全面关注核心素养,在整卷的布局、考点的选择、考查形式的呈现和考查手法的运用等诸多方面都让人耳目一新。同时,试题又坚持历史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坚持历史教学的规律和方向,可谓是守正出奇。

风格稳健,全面考查学科目标

今年的试题延续了近年来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的稳健风格,整体稳定,适度创新。具体特点是:

1.考点覆盖率较高,注重基础。

试题全卷共有11道选择题和3道非选择题,共涉及18个主题、64个知识点。80%以上属于基础知识。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要考查内容,还是坚持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与2017年相比,减少了一道非选择题,合理压缩了整卷题量,增加了学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多种途径有效控制了试题难度。

2.考查领域广泛,注重综合性。

从考查内容上看,既有与政治制度、战争和改革有关的政治史,如

11、

12、

13、

14、21题等;也有科技史、社会史,如

15、

19、

26、27题等;还有经济史,如

16、18题;国际关系史,如

17、20、27题等。总之,试题涉及领域广泛,凸显了综合性特点。

3.突出重点、热点,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历史是现实的根脉,现实是历史的果实。《课程标准》要求历史学习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今年的试题更加注重发挥反映现实热点、服务现实发展的功能。如第17题:

下列国际会议中,由美国完全主导的是 A.签订《凡尔赛和约》的会议 B.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会议 C.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 D.签署《北大西洋公约》的会议

该题考查了世界现代史上影响国际格局的四次重要会议与美国的关系,其命制的现实背景显然是当前国际社会正处在秩序重构过程中,美国依然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我们对此既要保持清醒认识,也要积极应对。

26题:(1)据材料一,指出苏联国防现代化迅速实现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国防现代化对当今俄罗斯的重大影响。 该题通过提供史料和设置问题,在苏联国防现代化这个历史话题与俄罗斯当前国际地位这个现实话题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使考生将把对史事的记忆提升到历史认识的高度,将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等方面的关联。

引领方向,关注学科核心素养

《河北省2018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说明》确定历史学科考试要求:“应适当关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今年的历史试题适度关注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其突出亮点,具有合理创新、引领方向、推动教学改革等多重意义。

1.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是历史课程改革的一贯原则,是新旧版本《课程标准》的共同要求,同时,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之一。如26题第(2)问:

据材料

二、三,归纳苏联国防现代化中武器装备发展的主要历程。 该题选取苏联武器装备发展情况为考查目标,并以此作为苏联国防现代化历程的缩影,反映其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主要特征。解答该题的过程,就是认识和运用唯物史观有关观点的过程。

2.强化时空观念考查。

时空观念是最具历史学科特征的观念之一。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如11题:

某举人在光绪二十七年(光绪元年为1875年)的日记中写道:“朝廷俯从和议,而输与洋夷金四百五十兆。山西起派八百万金,吾邑派十五万金。” “洋夷”是指

A.英国殖民者 B.英法联军 C.日本侵略者 D.八国联军

该题通过提供光绪二十七年和山西这两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先确定“输与洋夷金四百五十兆”的“和议”与《辛丑条约》相关,然后才能确定“洋夷”这个人物指的是八国联军。

3.注重历史解释素养。

历史解释被解读为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学会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的一个较高要求。史料和史事解读能力是历史课程的核心能力,是培养历史思维的重要基础。如12题:

1898年,康有为40岁,梁启超25岁。变革前,两人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囿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这说明

A.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 B.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军事事务 C.维新派缺乏经验 D.顽固派反对变法

该题通过提供时间和人物信息,要求考生首先确定需要分析的历史现象是以戊戌变法运动为背景的。进而通过归纳、比较等思维方法,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维新派缺乏经验。

又如14题: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蒋介石将大批部队派往东北,结果便是令其中的47万人被消灭或被俘……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指挥不当,再一次导致了无可挽回的兵员损失。作者旨在说明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是

A.人心的向背B.军队的士气 C.决策者的作用D.外部势力的介入

该题属典型史料解读类试题,提供的史料来自著名史学家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需要考生解读出史料中包含的信息有:蒋介石、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解放战争)、兵员损失等。然后运用分析、概括等思维方法,认识到作者的观点是认为蒋介石指挥不当导致了其兵员损失的后果。进而再由蒋介石这个具体人物抽象到决策者这类人物,由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抽象到战争这类历史现象,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4.全面培养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和社会责任,是历史学科教育的价值目标。对此,《课标》和《考试说明》都有明确的要求。今年的试题在全面培养家国情怀方面,可谓浓墨重彩。如19题:

下列科技成就在彭树智《20世纪科技革命与世界历史进程》一书中,应重点阐释的是

A.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B.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 C.卡尔·本茨制造的汽车 D.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及应用

该题考查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不仅会使考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步的推动作用,进而树立科学态度。

再如27题第(2)问:

据材料二,指出一战每天死亡人数与过去战争相比有何特点。试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

试题立意反映了命题者放眼世界、胸怀天下的大爱情怀,必将激发考生对战争的警惕感和对和平的珍惜感。同时,通过分析成因,又会让考生对现实世界的一些破坏和平的因素更加警醒,树立忧患意识。

第三篇:河北省中考历史选择题荟萃32题

2009年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为摆脱大萧条,在国际联盟的主导下,1933年6月,66个国家的代表聚在英国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通过协商来建立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但由于英美等主要大国矛盾重重,会议没有取得任何结果,最后不欢而散。

材料二:1933年伦敦经济会议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促使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在资源战日益激化的情况下,资源自给率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日、意逐渐相互靠拢,形成了法西斯集团;而垄断了国际市场、资源相对雄厚的英、法、美面临着法西斯国家的争夺,逐渐捐弃前嫌,于1936年秋分别签订了《三国货币稳定协定》和《三国黄金协定》,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三国之间的经济矛盾。两种不同类型的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分化对立和重新组合,为以后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铺垫了道路。

(1)伦敦世界经济会议的失败,表明一战后帝国主义建立的国际关系体系无法解决当时面临的经济问题。这一“国际关系体系”指的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概括德日意三国、英法美三国在经济上重新组合的共同原因。(2分)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德日意三国、英法美三国最终演变为哪两大政治军事集团?(2分)这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给世界带来的重大影响分别是什么?(4分)

2010年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以俄共为主的左翼政治派别仍然把列宁视为自己的领袖和精神象征。他们认为,列宁领导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使劳动人民当家作了主人,是列宁把俄国从战争中拯救出来。列宁倡导人民政权,反对人剥削人的制度,这些对于今天和未来的俄罗斯来说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俄罗斯右翼政治派别则对列宁、布尔什维克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持极端仇视态度。

材料二俄罗斯绝大多数学者仍然认为,列宁和“十月革命”不仅改变了俄国,也改变了世界,改变了资本主义本身。人们应该以历史的态度来对待历史。少数右翼学者认为,苏联历史中一切阴暗的东西都源于列宁,苏联的制度从一开始就错了。

材料三在普通百姓心目中,列宁是穷苦人的救星,是公正的象征。在社会分配严重两极分化的今天,普通百姓更加怀念社会主义时代的福利。

(1)材料

一、

二、三分别是俄罗斯哪三个群体对列宁的评价?(3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他们作出评价的相同背景。(2分)

(3)在上述背景下,我们仍然认为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者。请用所学的中外史实加以说明。(4分)

2011年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 分)

材料一:1853 年,美国强行打开日本的大门后,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日本经济遭到摧残,国家主权不断丧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材料二:1931 年,日本的工业总产值比1929 年下降了1/3 ,进出口贸易额下降约50 % ,失业者多达300万,在业工人工资降低了1/3 以上。1/3 的农民失去土地,许多地方发生饥荒,农民要求减租的斗争达3400 多起。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300 万人丧生,所有大城市都因空袭而遭到严重破坏,全国1/4 的财富被毁,生产水平只相当于战前的1/3 ,经济陷于崩溃。

(l)材料

一、

二、三反映了日本发展史上的三次危机。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三次危机出现的直接原因。(6 分)

(2)为摆脱这三次危机,日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这些措施实施的结果,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分别是什么?( 3 分)

2012年

30.学以致用,解决问题。(9分)

辛亥革命大事记(1912年部分)

时间 主要内容

1月1日 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和《告全国同胞书》,竭诚表示将“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

1月15日 孙中山致电南方议和代表伍廷芳,宣告如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共和,则正式辞临时大总统职,将政权让与袁世凯。

2月12日 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帝制终结。

2月13日 袁世凯致电南京临时政府,宣言赞成共和。

3月3日 中华同盟会本部在南京召开会员大会,制定新纲领,宣布以“巩固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为宗旨,推举孙中山为总理。

3月10日 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3月11日 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第

一、

二、四条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4月1日 孙中山正式宣告辞去临时大总统职。

(1)大事记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集中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哪一主义?(2分)

(2)由以上大事记可见,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实现这一主义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其斗争形式有哪些?(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践行这一主义的重大历史意义。(3分)

2013年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当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横行肆虐,战火蔓延,成为世界公敌的时候,人们却屡屡坐失良机,终于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灾难。江泽民同志在一次讲话中指出:“痛苦的回忆,胜利的喜悦,深沉的思考,使人们更加清醒。……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1)举例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主要大国怎样“屡屡坐失良机”、自食其果?(4分)

坐失良机:自食其果:

(2)二战历史如何表明了江泽民主席总结的这一重要论断?(4分)

(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浩劫,请你就如何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谈谈你的看法。(2分)

参考答案

32.(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共同的利益。

(3)轴心国集团(或三国轴心或法西斯同盟)、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轴心国集团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灾难;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为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基础。

32.(1)政治派别(或政党)、学者、普通百姓。

(2)苏联解体;俄罗斯现状(或俄罗斯经济不景气,国际地位下降)。

(3)革命家: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为中国革命指出了新的道路。开拓者: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探索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等。

32.

(1)美国等西方列强的入侵;1929年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

(2)资产阶级统治扩大;华盛顿体系逐渐瓦解,轴心国集团形成;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的趋势(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出现)。

30.(9分)

(1)民权主义(2分)

(2)发表通电(或宣言);进行谈判;制定纲领;立法等。

(评分说明:每点2分,共4分。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

(3)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评分说明:3分。意思相近即可)

32.(10分)

(1)举例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主要大国怎样“屡屡坐失良机”、自食其果?(4分,各列出其中2项即可得满分)坐失良机:(4分) ①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联盟未对日本侵华实施制裁②德国大肆扩军备战,吞并奥地利,没有受到国际社会应有的抵制和制裁 ③英法参与策划慕尼黑阴谋 ④德国突袭波兰后英法宣而不战⑤美国的孤立主义和中立政策 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⑦美英策划远东慕尼黑阴谋

自食其果:(4分) ①英法被逼敦刻尔克撤退 ②法国溃败投降 ③英国遭到德军空袭 ④德国突袭苏联 ⑤美太平洋舰队受日本重创

(2)二战历史如何表明了江泽民主席总结的这一重要论断?(4分)

联盟形成:苏美英中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联合反击:诺曼底登陆;第二战场的开辟;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中国战场大反攻;美国对日投放原子弹;苏联对日作战等。

(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浩劫,请你就如何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谈谈你的看法。(2分)

开放性题目,合理即可。

第四篇:河北省2010年中考历史试题选择题分析与备考论文 新人教版

2010年河北省中考文综试题选择题分析与备考

以稳健著称的河北省中考文综试题,题型、分值已有几年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每年都有独特的特点,为了更好的帮助九年级思想品德和历史教师备战2011年中考。现对2010年河北省中考文综试题中的选择题进行分析,纵观2010年河北省文综试题选择题(以下简称选择题)与往年相比有以下突出特点:

㈠从政治选择题来看:⑴今年政治选择题没有纯粹时事题,改为对时事问题的理解,加强对中学生时事热点问题理解能力的考查,难度加大;⑵往年政治选择题采取的一事一议题型,今年选择题改为一个时事热点材料背景设置两个问题题干加以考查,例如:

5、6题对“校园安全”问题的考查;

9、10题是对“科学家钱学森逝世”问题的考查。此类问题从多层次、多角度设计,与往年相比,量少,但更加开放与灵活,角度新,考查要求能力强,难度加大。 ㈡历史选择题具有以下特点:

⑴试题题干设置形式多样化,不再是以往纯粹以历史事件作为题干来考查,而是设置了图片、图表、歌词、历史独幕剧、历史资料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基础知识、基础技能掌握力度考查的更加清晰,更加具有选拔性。

⑵历史问题的设问灵活,试题选项间的差别间隙更小,更加强化考查学生对知识理解。例如,第十九题,此题考查西方殖民体系崩溃的知识点,四个选项都体现西方国家在非洲殖民统治的崩溃过程,但题干出现“最终”二字,最佳答案只能选择“纳米比亚独立”。 ㈢综合性选择题:

⑴从今年综合性选择题来看,与往年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思想品德与历史的结合更加密切,不像往年,思想品德与历史分得很清,今年试题中思想品德中有历史知识,历史中有思想品德,两学科渗透性加强。例如:24题,题干是历史材料背景,考查的内容是思想品德,特别是选项“科学、文明和人性”政论性强。

⑵与思想品德选择题一样,综合性选择题的时政热点材料背景与往年相比数量减少,今年总共就三个时政热点即“双百人物”、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世博会”等。每个时政热点设计2-4个小题进行考查,这样对时政热点的考查更细,更能突出中考试题的选拔性。

针对以上对2010年文综试题选择题的特点,笔者认为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点来备战2011年中考:

① 紧抓“双基”。在备战2011年中考过程中,作为一线教师必须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指导,切实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去做灵活开放的中考试题。

② 抓精抓细。作为一线教师,我认为今年的九年级复习不要把复习重点放的面过宽、过多,而是要紧抓一年来重要几个时事热点,并且把每一个时政热点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进行训练,考查的角度要新,层次要细,力度要深。

③ 备在平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时热点引入课堂,成都市盐道街中学政治组搞的初中思想品德课中“五分钟新闻播报”做法不错,值得借鉴。教师在平常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分析时政热点问题;其次,要指导学生创新,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认识、理解时政热点问题,提高答题、解题能力。

④ 历史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的认识、理解,因此,教师应引领学生跨越时空隧道,在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切实深入事件之中加强与其他历史事件的联系来理解历史事件。

⑤ 河北省文综试题考试为开卷,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都已经成为历史,无法改变,知识是死的。试题的灵活性、开放性体现在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影响意义作用的考查,所以这一切成为复习的重点,必须引起教师与学生的足够注意。

第五篇:2017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历史试题

吴涛整理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22小题,共44分。1-12小题为历史试题,每小题2分;13-22小题为思想品德试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7·湖北鄂州)1.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的关注。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渡 C.玄奘西游 D.郑和下西洋

(2017·湖北鄂州)2.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在我国古代,有一项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著作,它是( ) A.《天工开物》 B.《齐民要术》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2017·湖北鄂州)3.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北边的是( )

A.厦门 B.福州 C.上海 D.广州

(2017·湖北鄂州)4.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据此可见( )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017·湖北鄂州)5.1919年6月的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 的国际会议。这主要是因为( )

A.巴黎和会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B.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C.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 (2017·湖北鄂州)6.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历史年代尺,其中③处应该填写的是( )

A.开天辟地 B.当家作主 C.胜利曙光 D.重返联合国 (2017·湖北鄂州)7.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 A.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7·湖北鄂州)8.2016年4月,在中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巴黎协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中国为全球生态文明付诸的行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62年前,周恩来在代表中国政府出席的一次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进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周恩来参加的这次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万隆会议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017·湖北鄂州)9.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南北战争都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 )

A.劳动力问题 B.市场问题 C.资金问题 D.原料问题

(2017·湖北鄂州)10.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空前的浩劫,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以下关于两次世界大战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因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都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C.性质都是帝国主义战争 D.战后都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2017·湖北鄂州)11.1933年,罗斯福总统收到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来信:“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罗斯福试验的“明智”之处在于( )

A.兴建公共工程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引导资本主义企业自由竞争 D.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

(2017·湖北鄂州)12.到2007年,欧盟经过六次扩张,成员国增加到27个,总人口接近5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下列标识属于欧盟的是(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8小题,共51分。23-25小题为历史试题,共26分;26-30小题为思想品德试题,共25分。

(2017·湖北鄂州)23.(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1分)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1分)

材料二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2)材料二中“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 材料三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材料三中提及的“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是什么?(1分)这种“民族凝聚力”是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取胜的根本原因,概括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在国际上的历史意义。(1分)

材料四 “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4)材料四中“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次重大会议?(1分)“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此次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1分)

(5)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作为中学生的你,该怎么做?(1分)

(2017·湖北鄂州)24.(9分)十八大召开以来,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权不能任性。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是人类第一次将王权关在了制度的笼子里,标志着社会发展开始进入文明的法制时代。

(1)材料一中“人类第一次将王权关在了制度的笼子里”的法律文件是什么?(2分) 材料二 针对美国的1787年宪法,易中天如此评价:“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 (2)材料二中美国1787年宪法有何特点?(2分)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图三

(3)图

一、图二说明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图一文献在建国初期起到了什么作用?(1分)图三反映出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请举两例说明。(2分)

(4)依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1分)并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1分) (2017·湖北鄂州)25.(8分)科技进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巩固与扩大,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产生的强大推动力逐渐使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和货物可以借助多种快捷便利的方式在世界各地之间流动,信息的传递也变得非常容易。

——高中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1)在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有哪些有利于人和货物在世界流通的交通工具问世,请各举一例说明。(2分)

材料二 日本明治政府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明治政府领导人向西方学习的特点。(1分)“非凡的改革方案”中,日本政府最具有前瞻性和战略目光的措施是什么?(1分) 材料三 1971年,尼克松说:“西欧与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友,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

(3)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请说出二战后西欧与日本崛起的共同原因。(2分) 材料四 据右图和资料,

苹果第五代iPad共有四百多个部件;苹果在全球有数百家供应商,分布在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捷克以及美国等地,但是大部分产品是在中国组装的。 (4)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什么?(1分)为顺应这一历史趋势,中国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请举一例说明。(1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A 2.D 3.C 4.A 5.B 6.B 7.D 8.C 9.A 10.C 11.B 12.B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26分) 23.(9分)(1)鸦片战争;(1分)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或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分) (2)辛亥革命;(1分)新文化运动;(1分) (3)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分)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1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改革开放。(1分)

(5)努力学习,勇于拼搏;学好知识,长大后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尽一份力。(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1分) 24.(9分)(1)《权利法案》;(2分) (2)三权分立,互相制约;(2分) (3)临时宪法;(1分)1982年新宪法、《民法通则》、《刑法》(举新时期的法律文件均可,举两例即可)。(2分)

(4)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1分)民主法制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要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言之有理,答一点即可)(1分)

25.(8分)(1)火车(或汽船);(1分)汽车(或飞机)(1分) (2)学习西方,但不完全模仿西方;(1分)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1分)

(3)重视科技教育;国家干预经济;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美国的援助(答两点即可)(2分)(4)经济全球化;(1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举办上海APEC会议(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答一点即可)(1分)

上一篇:好吃的食物中班教案下一篇:互动环节英文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