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信息科技

2022-07-29

第一篇:招商银行信息科技

银行信息科技培训总结

ⅩⅩ农商行信息科技培训总结

ⅩⅩ年在本行领导的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信息科技安全运行”这一中心工作,我行精心组织实施了基层员工进行了信息科技安全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培训工作的计划性。在ⅩⅩ年的工作计划中,我们将信息科技安全培训列为重要工作之一,提前做好了工作安排计划表,明确了培训时间,培训主题、以及举办地点等,使得总行培训能够按时间有计划有步骤推进。

(二)加强调研,提高培训实用性。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收集听取基层网点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调整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力图使得我们送去的培训是基层网点所需要的,提高了员工的参与积极性。

三、取得的成效

(一)提高了基层员工的信息科技风险风险防范操作素质,为农商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目前,重视科技素质培训已成为共识,学科技用科技已经成为大多数广大员工的自觉行为。随着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员工学用科技的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在农商行发展中的贡献率在不断提高。

(二)增强了农村党员的科技致富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全民创业和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党员的科技素质和致富能力有所增强,培养出一批有本领、有能力的致富带头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全镇形成了党员争着富、群众跟着富的喜人局面。

(三)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提升了农村基层组织整体执政水平。实用技术培训的有效开展,使更多的优秀党员成为带领一方群众发展经济和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一批政治素质好、致富能力强、群众威望高的农村党员走上了村、组领导岗位,优化班子结构,从而进一步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地位,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是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科学的良好风气,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在促进经济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科技素质培训架起了连心桥,党群关系更加密切了,建立在依靠科技共同致富基础上的邻里关系、人际关系更加和睦;科技素质培训治贫又治愈,带来了新风尚,农村社会风气和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大为减少。

四、存在的问题

我镇农村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县里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是培训的经费投入不

够。二是部分农村党员、基层干部时间不能统一。

五、下一步打算

一是进一步加强与村(居)的沟通联系,扩大培训的覆盖面、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人数;二是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我们相信,在县政府正确领导下,通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细致服务,下一年的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工作定能更上一层楼。

第二篇: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治理途径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营运中心 李小庆

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的主要目标是为了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规避信息科技风险带来的损失,同时需要平衡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所收获的价值和开展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活动所需的成本。 257 信息化建设一直是现代银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十年,银行信息化建设一直在高速向前发展。随着数据大集中工程的启动及完成,银行信息化从信息基础设施到业务系统的建设,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信息化总体架构已经成熟,各类业务应用系统已经初具规模。各类信息系统已经成为银行提供客户服务、获取市场价值、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但是,随着银行信息化规模的日益扩大,信息科技风险的防控及治理始终是银行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薄弱环节。2009年,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从信息安全、信息系统开发和信息科技运行等多个层面对信息科技风险治理进行了清晰规定。从《指引》中,我们可以解读到,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是以可接受的成本识别、控制、降低可能影响信息系统风险的过程,通过风险识别,制定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策略,采取适当的控制目标与控制方式对风险进行控制,使风险被避免、转移或降低到一个可以被接受的水平,同时考虑控制费用与风险之间的平衡。信息科技风险治理体系主要包含信息科技风险识别、分析与评价,信息科技风险的计量,信息科技的治理思路和控制措施。

一、信息科技风险识别、分析与评价

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的主要目标是在可接受成本的范围内,分析信息系统面临的潜在风险,并采取一定措施控制和防御风险的过程。风险识别是指对组成信息科技风险因素在系统中潜在可能性认识的过程,风险分析是指系统化地识别和分析风险来源和风险类型,风险评价是指按组织制定的风险标准计算风险水平,确定风险严重性。

1.风险识别

信息科技风险的组成因素,一般包含价值信息资产、信息资产面临的威胁、信息资产的脆弱性等。信息资产是对组织具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是风险控制措施保护的对象。信息资产面临的威胁是可能对信息资产或组织造成损害的潜在因素。信息资产脆弱性是信息资产可能被威胁利用的弱点。风险识别是对信息系统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威胁、脆弱性和风险的识别,它包含以下元素:被特定威胁利用的信息资产的一种或一组脆弱性,导致信息资产丢失或损害的潜在可能性,即特定威胁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集合。风险识别过程是综合分析信息科技风险各组成因素,包含信息资产的价值、对信息资产的威胁和威胁发生的可能性、信息资产脆弱性、现有的风险控制提供的保护等,从而导出风险的过程。银行对信息科技风险一般具有偏好性考虑,其结果受到业务需求及战略目标、文化、业务流程、风险要求、信息规模和结构的影响,因此在风险识别实施前,应确定风险识别的范围和目标,建立适当的组织结构,建立系统化的风险识别方法,获得管理者对风险识别工作的批准。

2.风险分析

在进行风险识别之后,必须就各项风险对整个信息系统的影响程度做一些分析和评价,通常这些评价建立在以特性为依据的判断和以数据统计为依据的研究上。风险分析的方法非常多,一般采用统计学范畴内的概率、分布频率、平均数、众数等方法。但无论是哪一种工具,都各有长短,而且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分析者的主观影响。可以通过多维度、多人员分析或者采取头脑风暴法等尽可能避免。此外,应当明确,风险是一种变化着的事物,基于这种易变条件上的预测和分析,是不可能做到十分精确和可靠的。所有的风险分析都只有一个目的,即尽量为避免信息系统提供的服务失控和为具体的信息系统开发和运行中突发问题预留足够的后备措施和缓冲空间。

3.风险评价

信息科技风险评价方法有两种: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定量分析是试图从财务价值上对构成风险的信息资产的各项要素进行量化分析评价的一种方法,由于定量分析所依赖的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很难保证,加之对数据统计缺乏长期性,所以,定量分析方法在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评价中并不常用,取而代之的是更容易实施的定性分析方法。

定性风险评价并不强求对构成风险的各个要素进行精确的量化评价,它有赖于评价者的经验判断、业界惯例以及组织自身定义的标准,来对风险要素进行相对的等级分化,最终得出的风险大小,只需要通过等级差别来分出优先顺序即可。事实上,银行最关心的是业务活动的持续性,对于影响业务活动持续性的各种风险问题,在有限的资源支持情况下,只需要抓住最突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即可。

二、信息科技风险计量方法

风险计量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根据信息科技风险组成要素的相关属性进行赋值,进行综合计算最终获得信息科技风险值。信息资产的属性主要是资产价值,威胁的属性主要是威胁主体、影响程度、影响范围等,脆弱性的属性主要是信息资产缺陷的严重程度。风险计量的主要内容是对信息资产进行识别,并对信息资产的价值进行赋值;对威胁进行识别,描述威胁的属性,并对威胁潜在影响程度赋值;对信息资产的脆弱性进行识别,并对具体信息资产的脆弱性的严重程度赋值。风险计量原理如图1所示,具体计量方法进行如下介绍。

1.信息资产风险的计量

信息资产是指任何对银行具有价值的信息资产,包括计算机硬件、通信设施、机房、数据库、文档信息、软件、信息服务和人员等,所有这些信息资产都需要妥善保护。为了进一步定义其价值,一般需将其分类,除一般认可的软件、硬件、数据信息资产外,还需增加人员、服务等项目,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细分,以达到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对细分后的信息资产,需定义其价值。这里所讲的价值并不是财物价格,而是从信息科技风险的角度,即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的价值取值。如果采取三级分类法对信息资产进行划分,分类标准参照如下。

(1)关键信息资产:从保密性而言,对应为机密级,涵盖重要的信息、信息处理设施和系统资源,只能给少数必须知道者(特定的任务群体),一旦泄漏,会造成严重的损害(部门或特定范围)。

(2)重要信息资产:从保密性而言,对应为秘密级,涵盖一般性的商业秘密,泄漏后会造成一定的损害,但不会造成重大的影响与损失。未经授权的更改、破坏或误操作对信息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或给业务带来明显冲击。

(3)普通信息资产:并非敏感信息,主要限于内部使用。一旦泄漏,并不会造成显著的影响。很难采用精确的财务方式来给信息资产确定价值,一般采用定性的方式来建立信息资产的价值或重要度,即按照事先确定的价值尺度将信息资产的价值划分为不同等级。经过信息资产识别与估价后,组织应根据信息资产价值的大小进一步确定需要保护的关键信息资产。

2.威胁风险的计量

威胁风险的计量用以评价威胁发生时对信息资产造成的潜在影响或后果,威胁一般能对信息基础设施进行损坏,还有可能导致信息泄密,或信息完整性和可用性受损,信息服务质量下降,严重的甚至可能造成信息系统崩溃、信息服务中断,直接影响银行的经营利润和声誉风险。不同的威胁可能对银行及其信息资产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其导致的价值损失可能也不一样,威胁的可能性可以采取资产的相对价值的损失度来衡量,资产的相对价值是通过折旧损耗之后资产的现值,价值损失度表示当信息资产遭遇威胁攻击之后,信息资产及信息服务质量遭受损失的程度。威胁的可能性一般可分为三级,取值标准如下。

(1)高:在业务活动持续期间,威胁发生后,会对资产的相对价值造成全部损失或巨大损失。

(2)中:在业务活动持续期间,威胁发生后,会对资产的相对价值造成中度损失或局部损失。

(3)低:在业务活动持续期间,威胁发生后,会对资产的相对价值造成轻微损失或零损失。

3.脆弱性风险的计量

由于组织、人员、管理、技术、流程、信息资产本身的缺陷,导致信息资产和信息基础设施在某些方向存在一定的脆弱性,这些脆弱性在信息系统连续运行的过程中,当遇到某种环境或某类事件时,就会被激发或体现出来,它可能导致信息资产直接受损或信息系统运行质量下降,同时还有可能被某种威胁利用,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应该针对每一项需要保护的信息资产,分析其脆弱性存在的地方及严重程度,评价由于其脆弱性的存在,当意外事件或威胁发生时,会给银行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伤害。信息资产脆弱性一般分为三级,取值标准如下。

(1)高:当有意外事件或脆弱性被威胁利用,会造成存在此脆弱性的信息资产立即停止为相关业务提供服务。

(2)中:当有意外事件或脆弱性被威胁利用,会造成存在此脆弱性的信息资产降低为相关业务提供服务的效率,但服务仍可继续。

(3)低:当有意外事件或脆弱性被威胁利用,会造成存在此脆弱性的信息资产对继续为相关业务提供服务没有影响。

最终每项信息资产的风险状况可用以下方法简单计算得到:

风险值=信息资产价值*威胁可能性*弱点严重性

资产价值、威胁可能性、脆弱性严重性采用三级分类,其低、中、高取值分别为

1、

2、3,资产的风险值则有

1、

2、

3、

4、

6、

8、

9、

12、

18、27等结果。我们可以定义风险值在l至9的资产为低风险资产,风险值12至18为中等风险资产,风险值27为高风险资产。银行可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确定可接受的风险程度,如低风险可接受,而中高风险不可接受,然后对不可接受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通过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确保信息资产的残余风险控制在银行可接受的范围内。

三、银行信息科技风治理思路

按照国际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的观点,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是一个由各类信息关系和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活动过程组成的治理结构,用以指导、分析和控制信息科技风险。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的主要目标是为了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规避信息科技风险带来的损失,同时需要平衡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所收获的价值和开展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活动所需的成本。因此,不仅仅要从技术层面规避风险,同时要从流程、技术、人员三个不可分离的层面来从事信息科技风险的管理工作。目前在信息科技风险管控方面,银行还需满足外部监管部门的要求,从而避免给银行带来更大的合规风险。

1.提出信息科技风险治理需求

信息科技风险是信息系统各组成要件在履行其应用功能过程中,在完整性、可用性、抗否认性和机密性等方面存在的脆弱性,以及信息系统内部或外部的人们利用这些脆弱性可能产生的违背信息系统所属组织风险管理意志的行为及其后果。信息科技风险治理需求则是对抗和消除信息科技风险治理风险的必要}生和可行陛,它是制定和实施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策略的起点和依据。在制定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策略前,首先需要进行信息科技风险治理风险识别,充分分析信息科技风险治理需求。为此,银行需要详细分析银行信息系统的构成,所要保护的信息系统资源类别,以及对攻击者攻击目的、技术手段和造成的后果的假设,兼顾所受到的已知的、可能的和与该系统有关的威胁,以及构成信息系统各部件的缺陷和隐患共同形成的风险等,从而提出信息科技风险治理需求。

2.确定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策略

信息科技风险治理需求转变为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策略主要把握三个平衡标准:一是能够采取一定的方法将信息科技风险降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二是潜在的信息科技风险的威胁随时有可能对现有信息资产的价值进行催毁或造成较大程度的损失;三是银行自身的合规建设和外部监管部门的合规要求。

一个较好的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策略,应该最大限度地按照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等级保护要求对信息资产的脆弱性进行保护,对信息资产面临的威胁进行防控、规避或消除,能够体现系统资源拥有者和管理者的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意志和思路,保证攻击信息系统所花的代价远远大于获取信息资产的现值和潜在价值。同时,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策略应尽可能地制约所预见的系统风险及其变化,并在维持“风险一信息科技风险治理一投资”关系中具有持续平衡能力。

3.建立信息科技风险治理体系

将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策略付诸实施的关键,是建立起符合银行实际的保障信息资产的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从而在管理和技术上保证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策略得以完整准确地实现,全面准确地满足信息科技风险治理需求。其中,组织体系是信息系统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的组织保障,由人、岗位和人事管理机构三部分组成;管理体系是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的灵魂,由法律管理、制度管理、培训和管理四部分组成,信息科技风险治理需求分析和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策略制定是其关键内容;技术体系是全面提供信息科技风险治理保护的技术保障系统,包括确定必需的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服务、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机制和技术管理以及它们在信息系统上的合理部署和配置。

四、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方法

通过对银行信息科技治理、全面的信息科技项目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维护、运行管理、信息风险体系的建立、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技术外包管理、内部和外部审计等几方面结合,具体论述银行各类信息科技风险的防控策略和建立一体化防控机制的措施,通过建立有效的防控机制,实现对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计量、评价和控制,提供风险预警,增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建立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的决策议事机构

在银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基础上,在其下面建立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的议事决策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分委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分委会由银行的最高管理层及与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有关的部门负责人、管理技术人员组成,定期召开会议,并就以下重要信息科技风险治理议题进行讨论并做出决策,为银行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提供导向与支持:评审和审批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策略;分配信息科技风险治理职责;确认风险评价的结果;对与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有关的重大更改事项,如组织机构调整、信息系统更改等进行决策;评审和监测信息科技风险治理事故;审批与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有关的其他重要事项。

2.明确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的职责和流程

职责缺乏或界定不清,最终导致信息科技风险控制得不到有效的实施,形成管理风险。银行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对以下信息科技风险治理职责进行规定并形成书面文件:管理层职责,部门职责;在管理层指定一名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经理,分管银行信息科技风险治理事宜,负责银行的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方针的贯彻与落实,就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的效果与有关重大问题及时与最高管理者进行沟通。确定与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有关的管理、操作、验证等人员的职责;基本原则就是告知管理层和员工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时的行为和方法,特别是在信息科技风险治理通常不被重视的地方。

3.建立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保护机制

银行需要按照国家及监管部门有关等级保护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开展等级保护工作,建设风险设施、建立风险制度、落实风险责任,接受公安机关、保密部门对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监督、指导,保障信息系统风险。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原则为:对照标准定级,各信息系统风险保护等级的确定须对照监管部门或总行关于等级划分和定级的标准来确定;分级实施保护,根据确定的信息系统风险保护等级,按照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分级别实施不同强度的风险保护;建设保护同步,信息系统在新建、改建、扩建时须同步规划和设计风险方案,并组织实施;等级动态调整.信息系统的功能和系统架构发生重大变化的,须重新进行等级确定并实施风险保护。

4.加强与其他关联组织间的协作

信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安全产品与技术不断翻新,信息安全威胁的手段与种类也在不断地变化。因此,对于外行来说,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的某些方面是复杂的和困难的,对内行来说,同样也是复杂的和困难的。银行可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方面的建议以支持信息科技风险治理。与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有关的国家管理机关有公安部、国家安全局、信息产业部等,银行在遵守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法律法规的方面,应服从与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有关的国家执法机构、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管理和指导。银行有必要保持和它们以及同业银行、信息服务供应商、电信运营商的适当联系,以确保在出现风险事故时尽快采取适当的行动和获得建议。但在进行风险信息的交流时,要防止银行的机密信息传给未经授权的人。

5.对信息科技风险治理工作进行独立评审

信息科技风险治理以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作为对象而展开的,遵循管理的一般循环模式:计划、执行、检查、行动的持续改进模式。为验证各项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方针及控制程序、风险管理规章制度是否被有效实施,发现风险隐患并采取纠正措施,防止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可以通过内部审核或外部审核达到上述目的。所谓审核的“独立”性是指审核员与被审核方保持适当的独立性,即被审核方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确保信息科技风险治理体系和策略的公正与可靠。

第三篇: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监管报告

探索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监管框架

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监管概述

信息科技风险是随着信息科技技术广泛应用而新生的词汇,最早出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目前业界对此缺乏统一的定义。中国银监会定义的信息科技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商业银行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

2001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草案明确了银行业资本监管的发展趋势,即将资本要求与银行风险管理紧密相连。新资本协议以监管当局对资本计量的要求为基础,通过约束银行资本,达到控制行业规模和风险的目的。在新资本协议关注的三大风险中,信息科技风险被默认为操作风险的一部分,未对信息科技风险的管理提出具体要求。

信息科技稳定运行是银行业务正常经营的基本条件,银行数据集中造成了风险的高度集中,科技风险成为唯一能使银行瞬间瘫痪的风险。信息科技风险具有区别于其他操作风险的特殊性:一是风险因素复杂,大量使用外包和新技术使得风险控制的复杂度大幅提高;二是由于管理因素、技术因素多重作用,导致偶发性和不确定性突出;三是信息科技一般不直接造成经济损失,其造成的间接损失难以计量;四是单个信息系统可影响多个业务,影响范围广且具有不确定性。

科技风险与操作风险当前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在管理体系方面,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理论已进入风险导向的科技风险管理阶段,但以风险为导向的识别、监测、计量方面尚不成体系;在管理方法方面,信息科技风险的特殊性在于产品和技术层面的风险也是其重要风险因素;在损失特点方面,信息科技风险通常不产生直接的风险损失,这决定了通常情况下科技风险损失往往难以使用货币金额方式进行表示;在风险计量方面,目前尚缺乏有效计量信息科技风险资本的方法。

当前银行业大多将信息科技风险作为操作风险的一部分,纳入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但是,随着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在操作风险模式下管理信息科技风险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是目前的操作风险管理方法中对科技风险的管理方法涉及较少,难以兼顾到信息科技风险的专业技术特性,难以实现对信息科技风险的有效管理 ;二是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未能充分考虑信息科技风险因素,信息科技风险造成的损失及其相应的监管资本计量存在困难。基于科技风险特点及其作为操作风险一部分进行管理遇到的问题,将信息科技风险从操作风险中拆分并独立管理,能更有效的管理信息科技风险。

信息科技风险应被视为一种独立的、重要的风险类型被单独管理,与操作风险的管理分开;应根据信息科技损失的特点设计与操作风险标准法和高级法匹配的计量模型,体现信息科技风险对银行资本的影响和敏感性。

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核心监管指标

在实施“风险为本”的监管框架中,需要探索建立一套可量化、相对简单、可动态监测的核心监管指标体系,来动态监测信息科技风险状况,直观评估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管理水平。

核心监管指标作为监管机构识别和预警银行风险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对健全内部风险制衡机制,完善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优化风险计量工具,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信息科技风险核心监管指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果性指标,另一类是过程性指标。结果性指标是以目标为导向,对已经发生的科技风险事件和信息安全事件进行统计后建立的量化指标,其反映的是风险状况和发展趋势。过程性指标主要反映银行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这样两类指标相互补充,起到全面评估机构风险水平的目的。

信息科技风险监管具体目标包括业务连续性、信息安全、公众满意度以及合法合规。从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目标出发,可逐层分解出系统可利用率、业务量等指标,它们相对简单、直观、容易测算和计量,可以成为结果性指标。另外一类是过程性指标,这类指标基于当前银行业信息科技管理最佳实践,对信息科技的每个领域都能够起关键控制作用。监管指标一方面可以用来监测银行业整体风险状况,评估银行业风险水平,同时也可以与监管手段相结合,提高信息科技风险监管水平。

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资本计量

信息科技风险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全面风险计量框架中的组成部分,科技风险资本计量是科技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

计量信息科技风险可以借鉴当前相对成熟的操作风险的计量方法。但是,直接用操作风险计量方法计量信息科技风险存在挑战,主要表现如下:一是信息科技风险与总收入、业务交易量、客户数或业务交易金额等指标的关联并不密切;二是大部分信息科技风险的损失不是显性的,除少数信息科技风险事件(如引发客户索赔、延误罚息)有“直接损失”外,大部分信息科技风险事件的影响体现为业务中断、声誉受损等“间接损失”;三是信息科技风险损失数据相对较少,极端严重事件的数据更少,计量 “尾部风险”面临挑战。

基于高级法的计量思路是在操作风险的统一计量框架下对信息科技风险这一类型单独计量,可将信息风险损失定义为金额损失和时间损失两个维度,建立时间与金额的转换关系,拟合频率分布和严重度分布,之后整合为总损失分布,根据置信度确定未来一定时期内的非预期损失,最后用内部衡量法进行调整得出计量结果。将科技风险持续时间转换为间接损失金额有两种方法,分别为解析法和映射法。解析法是考量信息系统对银行利润贡献度,即某个信息系统单位时间对银行产生的利润,根据系统中断时间、影响范围、系统重要性进行计算,得出信息科技风险事件的间接损失。映射法是根据影响范围和系统重要程度将影响时间加权计算转化为“标准”的影响时间,然后建立标准影响时间与损失金额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确定损失。

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银行业对信息科技的依赖越来越大,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既加快了银行创新发展,对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开放的互联网环境,技术类企业、第三方平台等非金融机构与银行业的业务服务不断融合等,所有这些都使得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与监管面临着更加现实的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和研究,提高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能力。

(本文是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内部课题《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研究》的报告简本,课题得到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立项资助并组织专家评审)

第四篇:银行科技信息部主任竞职演讲

竞职演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参加科技部主任的竞聘。在此,我由衷的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展示自我、公平竞争的舞台,谢谢大家。今天,作为一名在科技部工作6年的员工,我带着对部门工作的无限热爱、带着对科技部今后工作的规划和设想来到这里,此刻,我最想对大家说的就是:“请相信,我能行!”

为了便于大家对我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我先介绍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

我叫XXX,今年XX岁,我XX年XX月毕业于XXXX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XX年XX月至XX年XX月在XX信用社先后任职综合柜员岗和信贷会计岗,XX年XX月至今在科技部工作。

今天我之所以信心百倍的来参加这次竞聘,是因为我认为凭借以下优势,自己完全可以胜任这一工作: 第

一、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工作

人们常说,一个人做不好工作往往可以找出很多借口,但要做好工作,三个字就够了,那就是“负责任”!从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我就将“负责任”三个字铭记于心,并切切实实的体现在行动中。比如,XX年科技部人员调动只剩科室主任和我2个人,面对科技部工作繁多人员少,网点突发情况多的情况,我全年加班加点,做好各个网点的维护服务工作,保障全行网络设备和各项系统的正常运行,同年成功上线了省联社三大系统,全年没有丝毫松懈,正是因为我热爱科技工作,我要对我的工作负责。

第二、以创新的精神促进部门工作的发展和提升 在工作中,我不墨守成规,固步自封,而是主动尝试、大胆创新,提高工作效率。XX年刚调入科技部工作,我接触的第一项工作便是查头寸,每天早上查数据汇报领导,之前查头寸时间基本在40分钟左右,我根据自己基层工作经验,创新查询方式,查询时间大大缩短到20分钟左右。又如,为了快速的响应网点需求,解决网点系统设备故障,同时缓解科技部人员不足的情况,我创新使用远程桌面方式,远程处理网点的故障问题,这一方式转变缩短了网点维护等待时间,确保网点设备的稳定运行,一改以前遇到问题只能下乡到网点解决的情况。再如,为了解决内部网络无法共享使用大容量文件的问题,我搭建了FTP服务器,网点不再需要回总行拿U盘拷贝大文件,在网点便可以下载使用大容量文件,提高全行工作效率。

第三、不断的学习提升工作能力

学习是提高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更新观念,创新理论,拓展思路,用所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理论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工作中我坚持带着问题学习,围绕工作钻研,在实践中增长真知,总结经验、提高本领。比如,科技部经常面对各种网络故障和网络设备配置,只能求助于三方公司工程师,有时得等待很长时间才能解决,这样极不方便工作,为此我工作之余自学网络编程常用命令,路由器交换机配置、网络故障排查等常见问题可以部门内快速解决,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又如,我行各项新系统上线时,我第一时间学通学会并且做出相关操作流程说明书(包括网银开户操作流程,客户使用网银操作流程、网银特殊限额开通流程、客户网银特殊限额转账流程、使用TXT格式代发工资操作流程、内网电脑终端杀毒软件升级操作流程、人行账户影像系统操作流程、接送款系统使用流程等等),指导柜员如何使用新系统,方便我行各项新业务的顺利开展。

当然,优势也好,成绩也罢,只能说明过去,并不代表未来。今天,如果承蒙大家的厚爱,让我担任科技部主任的工作,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把科技部建设成理念超前,管理优异、工作优良、团队优秀的部门而竭尽全力。具体来说,我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

一、加强管理、做好部门日常工作

有道是管理也是生产力。科技部作为重要的后勤保障部门,工作涉及面广、业务量大、责任重大。如果我担任科室主任,我将进一步加强管理,向管理要工作效率。我要继续完善科技部各项制度建设,强化制度的落实情况,做到各项工作都分配到合适的人员身上,保证事事有人管,有人负责,保证各项工作忙而有序,按部就班的进行。 第

二、持续创新、全面实现部门工作目标

创新是工作进步的强大推动力。如果担任科室主任,我将把持续创新作为信息科技部工作的主旋律,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做好业务流程的创新,同时集思广益,部门内部多组织讨论优化工作。我行标准化机房建成验收之后,各条线业务系统的开发需求将得到硬件支持,我部门作为系统开发的支撑部门,将不断创新思路,提升我行信息化系统建设水平。 第

三、加强团队建设,打造和谐高效的优秀团队 我要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打造一支业务过硬、团结合作的高效团队。每天上班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组织团队开晨会,互相交流最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好的解决方法,总结工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同时工作之余多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增强科技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团队的力量促进部门工作的全面发展,为我行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上学时我选择了喜欢的计算机专业,现在我选择了我热爱的科技工作,我将为之拼搏和创新!我相信有了大家的信任、支持和帮助,有了大家的执着和努力,我们定能发挥科技部的巨大作用,用科技为金融发展添砖加瓦。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五篇:银行、信用社科技信息风险自查报告

XX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科技信息部风险自

查报告

一、网络运行风险

1、来自互联网和移动磁介质上病毒的攻击。随着我区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中的广泛应用,部分员工因病毒防范意识较为薄弱,加上计算机水平又是参差不齐,有的员工很难主动发现客户端系统出现的漏洞从而实施补丁升级,U盘滥用且从不进行病毒扫描,这样就容易造成内部信息泄漏或网络阻塞,中断重要业务的正常运行。

二、操作流程风险

随着业务的更新和科技步伐的加快,员工的计算机操作业务能力与严格执行规范程序不适应,综合柜员制未能全面落实 ,不能够完全掌握农信社的各项业务操作流程及处置程序,必然会造成操作失误而导致风险。操作风险大致分为以下几方面:

1、操作行为不规范,安全防范意识差。目前,我区农村信用社计算机操作员一般只通过了短期辅导培训,未能全面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及运用技术,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操作人员对计算机知识的缺乏,

经常出现操作性错误;二是操作人员基本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安全防范意识;三是人员调离或岗位变动时不及时注销操作员,导致操作员不便于管理;四是人离机不退,个别人随意离开工作岗位,也不签退,给他人可乘之机,造成了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

2、不严格执行操作流程,造成安全隐患。由于部分员工跟不上当前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步伐,对推出的硬件设备以及电子化产品及功能不熟悉或风险意识不强等原因造成了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系列风险。一是操作人员不严格执行硬件设备的操作流程,造成设备损坏,致使重要业务中断的风险;二是没有定期对机器除尘、保养,使微机在较恶劣环境下带“病”工作,计算机运行报错或元器件损坏时有发生,影响了信用社窗口的服务效率和形象;三是不严格按照业务操作流程操作业务系统程序,给他人或科技结算中心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为此我们将严格按照省市联社关于计算机管理的一系列相关要求,对日常计算机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经行重点监督和整改:

1、严格业务系统、办公系统与因特网等公众系统的隔离,无法隔离的要随时升级杀毒程序,同时严格移动磁介质的使用范围、杀毒流程。加强员工计算机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电脑操作技能,制定防

毒策略,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严防病毒侵害。

2、加强对一线人员的操作流程、各项基本规定的培训,加强对信息专管员的培训,提高其处理计算机及网络故障、防范计算机及网络风险的能力;对业务操作人员要重点抓好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培训工作,建立各种形式的岗位培训和定期轮训制度,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业务技能、敬业精神、计算机业务操作水平和安全防范综合能力。一线人员的操作和授权不能流于形式,坚决杜绝各种混岗现象,严格遵循管理制度。

3、严格操作规范及操作权限管理

随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信贷系统,财务系统,OA系统的成功上线并投入使用,操作人员必须学习和掌握农村信用社的操作流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制度执行力的管理。操作员密码必须定期不定期修改,并严格按规定设置操作员及操作员密码,还需定期修改密码,多用字母或符号,严禁使用6位相同数字或电话号码或生日号码等,严禁口头或电话告知操作密码。

4、加强内控建设,强化监督,完善防范机制。首先,建立柜员岗位制约为主,做到责任到岗、落实到人、相互制约、互相监督。其次,

全面落实以主任、内勤主任为主的监管体系,确保做到实时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风险隐患。再则,加强会计事后监督和电视监控系统管理,加大查处力度,重点是督促基层社各项计算机制度执行与落实,提升基层执行力,以此推进和完善防范制度,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5、日常维护方面,由基社信息专管员负责每周一次对机房卫生清理和设备故障排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科技信息部处理;每月在各基社网点信息专管员的配合下,对网络设备的运行和管理进行维护和检查至少一次,全辖的ATM和POS机由科技信息部统一管理,落实基社网点专人负责,加大专管人员的培训,使日常操作、维护工作和安全防范措施得以落实。

XX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科技信息部

上一篇:主题党日情况汇报下一篇:植树造林调研报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