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

2023-02-24

第一篇:三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

一、填空

1、3005 kg=(

)吨(

)kg 5 kg50g=(

)g 3时48分=( )分 200分=( )时( )分

2、甲有45本书,乙有14本书,丙有28本书,甲给乙(

)本,给丙(

)本后,甲、乙、丙三人本数相等。

3、已知□+□+□=△+△

△+△+△+△=★+★ □+★+△+△=210 那么

△=(

)

□=(

)

★=(

)

4、把3个周长都是16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5、一个分数,分子、分母的和是16,分母比分子大2,这个分数是(

)。

6、一根绳子对折三次后,得到的1小段是这根绳子的(—)。

7、小亮把除数3看成了5,结果商15余2,正确结果应是( )。

8、一块正方形菜地,一面靠墙,其他三面围篱芭,篱笆长是36米,这块菜地的边长是(

)米。

9、一个长方形的宽增加2分米后,这时长方形的周长就增加(

)分米。如果长增加3分米,宽增加2分米,这时长方形的周长就增加(

)分米。

10、芳芳和婷婷去买同一本书,芳芳少35元,婷婷少28元,如果两人的钱合起来正好买这本书,这本书的单价是( )元。

11、数学竞赛出了20道题,做对一道得5分,做错一道扣2分,小光做完了所有的题,共得72分,他做对了(

)道题。

12、儿子今年5岁,爸爸今年是儿子年龄的6倍。10年后爸爸的年龄比儿子大 ( )岁。

13、被减数、减数、差三个数相加等于56,被减数是(

)

14、一个数除以7的商和余数相同,这个数最大是(

)

15、在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8=3……(

)里,被除数最大是(

);被除数最小是(

)

16、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厘米,它的周长增加(

)厘米。

1

17、一个长方形长10厘米,宽8厘米,从中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长方形周长是(

)厘米。

18、小明星期天想帮妈妈做事情,下面是分别所需的时间:用洗衣机洗衣服(20分钟)

扫地(5分钟)

搬家具(10分钟) 晾衣服(5分钟)

他至少要花(

)分钟才能把这些事情全部做完。

19、一个两位数,它的数字之和正好是9,而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8倍,这个两位数是( )。

20、将1~7这七个数字,分别填入下面空格内,使等式成立。(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

21、笑笑从1楼走到5楼,共要走20级。如果走到10楼,共要走( )级。

22、找规律填数:

1 、9 、2 、8 、

3、(

)、4 、6 、5 、(

)

1、

2、

3、

5、

8、(

)、(

)

1、

2、

2、

4、

8、(

)、(

)

1、

4、

9、

16、

25、(

)、(

)

1、

8、

27、6

4、(

)、(

)

二、选择题。

1、估算一下,你的年龄比较接近( )。

A、120小时 B、120星期 C、120个月

2、右图中共有( )个正方形。 A、20 B、26 C、30

3、体育课上同学们站成一排,老师让他们按

1、

2、

3、4循环报数,最后一个报的数是3,这一排的人数可能是( )人。

A、31 B、32 C、33

4、一个数先减去2再加上3,再乘以2,最后再除以3得6,这个数是(

)。

A、8

B、10

C、18

D、20

2

5、同学们做操,排成一个正方形的队伍,从前,后,左,右数,小红都是第5 个,问一共有(

)人。

A、80人

B、81人

C、90人

D、91人

三、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102×4=

500÷5=

60÷3=

250÷5=

90÷3=

104×5=

250×4=

50÷7=

420÷7-30=

70-70÷7=

210×0÷8=

2、列竖式计算

234×3=

73÷9 =

1000 - 265 =

589 + 365 =

125×8=

380×5=

205×9=

90÷5=

3、脱式计算

(28+47)÷5

187-87÷

3 90÷6+84

580-54+46

258×(400-393)

949—260×3

4、列式计算。

(1)一个数除以7的商是6,余数是4,这个数是多少?

(2)比236的3倍多78的数是多少?

3

(3)87连续减去多少个3结果是0?

(4)36加178的和乘5,积是多少?

(5)62和38的和乘它们的差,积是多少?

四、解决问题

1、小刚有邮票55张,小红有邮票105张,小刚送给小红多少张邮票才能使小红的邮票数是小刚的3倍?

2、小红跟爸爸、妈妈去旅游,成人门票80元,儿童门票40元,买门票共花多少元?

3、三(1)班有62个同学去公园划船,租一只大船50元,限乘8人,租一只小船40元,限乘5人,怎样租合算?

4、亮亮和奶奶九月节余268元,比十月少节余了35元,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

5、 玩具厂要加工120个玩具,已经加工了3天,还剩66个没加工,平均每天加工玩具多少个?

4

6、 三个年级师生346人乘10辆汽车去春游,前8辆车每辆坐34人,后两辆车每车坐多少人?

7、 一头大象每天吃90根香蕉,一头小象每天吃58根香蕉。一头大象一个星期比一头小象少吃多少根香蕉? (两种方法)

5

第二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分:

一、填一填(6+16分)

1、填上适当的单位(6分) 欣欣的身高128(

),体重28(

)。她每天早吃一颗45(

)重的鸡蛋,然后乘车去外的学校上学。她做作业的时候,每写错一个字,就得花5(

)的时间,拿35(

橡皮擦,擦掉重写。

2、一瓶水500克,4瓶水重(

)克,合(

)千克。

3、49是7的(

)倍;(

)的7倍是63。

4、上衣578元,裤子219元,吴小姐要买这两件衣服,带(

)百元就可以。

5、一节课40分钟,第二节课从10:10开始上,到(

)时(

)分下课。

6、

(

)厘米

(

)厘米

第②条线段是第①条线段的(

)倍。

6、在钟面上秒针从数字“10”走到数字“4”经过(

)秒。

7、验算756-427=329时,可以用(

)加(

),看是否等于(

);或用(

)

减(

),看是否等于(

)。

8、养兔场有黑兔40只,白兔7只,要使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6倍,白兔保持不变,黑兔应当()

二、选择(5分)

1、1分钟我们可以干完的事情是(

)。

A、跑5千米

B、写一篇400字的作文

C、做10道口算题

2、妈妈2小时行98千米,妈妈的出行方式是(

)。 A、骑自行车

B、步行

C、乘汽车

3、478+281,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它们的和比1000大一些

B、它们的和大约等于760478 C、不到500,281不到300,它们的和不到800

4、小明从16:50开始写课外作业,写到17:40才写完,小明做课外作业共花了(

)分钟。

A、40

B、50

C、60

5、一个数的5倍是40,这个数的9倍是(

) A、72 B、45 C、81 三,计算

1、口算(6分)

370+450=

750+360=

45÷9=

7×6=

62-17=

820-520=

607-489=

563+748=

64÷8=

9×8=

56÷7=

69×0=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用2种方法验算)(12+4分)

523+389

708+479

327+425★

1000-599

508-229

602-375★

四、填一填(14分)

6000米=(

)千米

16吨=(

)千克

50厘(

)分米

180秒=(

)分

8000克=(

)千克

14毫米厘米(

)毫米

80秒=(

)分(

)秒

2吨400克=(

)克

(

)分

8000米-4千米=(

)米

1吨-600克=(

)克

100秒+20秒=( 分米

五、图形题(7分)

1、在钟面上画上时针和分针(5分)

p

过(

)分

(

)分

6:45

7:15

8:00

2、画出一条45毫米的线段(2分)

六、解决问题(30分)

1、下表是某百货超市部分商品的价格表(3+2+2分)

商品名称

自行车

电风扇

台灯

MP4

价格(元)

455

134

138

237

1)

妈妈用一张1000元的购物卡买了一台电风扇和一个台灯,购物卡还剩多少元?

2)张华要买一辆自行车和一个MP4,大约准备多少元就够?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小芳今年5岁,妈妈的年龄是小芳的7倍,妈妈今年的年龄是多少岁?明年妈妈的年龄是小芳分)

3、李芳家、学校和刘文家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请提出两个问题并解答。(6分)

4、三(2)班有32人去秋游,如果每辆车都坐满,可以怎样租车?(6分)

出租车限乘4人

面包车限乘6人

5、一个数减去487,小马虎将十位上的和个位上的数写反了位置,结果得172,那么这个数原来是分)

第三篇: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质量检测试卷符合学生的练习要求,题目的形式多样,实际运用较好,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为今后的教学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试题的编制即侧重于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部分试题蕴涵了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等数学知识综合运用水平的考查。试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题型多样,包括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口算、竖式计算)、思考与操作、解决问题等;

2、贴近生活,注重考查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数学中的应用;

3、注重运用,有一定灵活性。 试题特点:

1、综合运用性强

一道题目不仅考查一个知识点,而是考查有联系并且易混淆的多个知识点。目的是要求学生能融合贯通,全面分析并掌握所学知识。如:填空题的8小题,选择题第3题,以及第四大题把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在一起。

2、注重计算能力的考查,测试学生是否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熟练的运算能力。整套试卷需学生计算的地方达15次之多,不但计算量大,而且范围广,分布于填空、选择、口算、竖式计算、解决问题中,单纯直接计算题分量也大。

3、注重对学生生活实际经验在数学中的运用的考查,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如填空题的

3、6题,又如解决问题各题。

二、改进措施

通过上述学生对各板块答题情况的具体分析,发现学生存在下面几种答题失误的情况:

一是粗心大意,不仔细读题,造成答题错误;二是概念混淆,真假难辨造成答题错误,;三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针对上面这些问题,我觉得以后努力的方向:

1.要注意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感悟、去理解、去掌握数学知识。教学中教师要多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提取学习素材,让学生真正觉得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2.要注意把"双基"教学与学生的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智力得到开发。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全部机能,让学生主动的、积极的、自发的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通过学生自己操作、思考把死的书本知识变为学生自己的能力。

3.要注意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机结合,要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信息窗口、情境图和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价值观的培养。要学生通过练习养成良好的读书的习惯、审题的习惯、书写的习惯以及良好的思维方式和正确学习方法。

第四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从试卷整体来看,注重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关注学生的“数感”、“分析能力”、“计算能力”、 “应用知识”的形成。对三年级数学难点的内容,在命题上都适当降低了要求,并且控制了试题的难度,注意贴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避免过高要求。这样的命题方式有利于引导老师和学生扎扎实实的讲透和学好“双基”内容,夯实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证;体现了对学生学思考能力的考查。

一、从答题情况分析主要成绩:

1、基础知识掌握好。

从数据统计可以看出,计算题和解决简单问题的得分较高。从学生的解决简单问题得分率高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较强,对基本知识掌握得较好。

2、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较好。

二、出现问题的综合分析:

1、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

发现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

2、数学学习习惯没有完全养成

(1).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计算时顾此失彼,面对众多信息时理不清头绪。 (2).对题中提供的原始材料、情境、信息,不能耐心解读、全面观察并选择有用信息帮助解决问题。

(3).卷面中还是免不了有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漏做题目等我们俗称的低级错误。可见平时的作业习惯、读题习惯、验算习惯等影响学习效果的非智力因素,不是临考时想控制就能控制的,需要数学组教师一贯的关注,循序渐进的培养和持之以恒的监测。

三、今后的改进措施:

1.注重培养倾听意识和读题意识,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和运用能力。

2.注重创设问题情境的真实性和日常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在练习设计中沟通书本与生活的联系。减少枯燥的、为练习而练习的习题,增加问题的真实性和情境化。教给学生如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数学化的方法。使学生善于从复杂的问题情境中提炼出问题的本质,有效解决问题。

3.注重良好的数学情感、态度的培养,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除了激发、鼓励,发现学生的长处,增强学生的兴趣等正面引导外,还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责任感”教育,减少学习中“凑答案”的现象。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对自己做出的答案作出合理的分析,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思维的严密性。

4、在作业过程中,提出对书写分的一贯要求,要求学生认真作业从写好每一个数字开始

5.教要面向全体学生,学要积极主动 在平时教学中,努力实现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发展的教学目标。重视培优,更应关注补差。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本班的学情,选择好教学内容,合理地确定教学的起点和进程。课外要多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开“小灶”,关心每一位后进生,让他们尽快地跟上其他同学,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主动开动脑筋、大胆探索、讨论与交流,特别是遇到困难时,先要努力克服,自己努力但不能解决时要及时请教,保障学生顺利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第五篇:三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7-10-30 三年级学习

一、填空题。(每小题各2分,共38分。)

1、350×4的积的末尾有(

)个0;

2、☆□○△☆□○△☆□○△……第30个是(

)。

3、找规律填数:1 、9 、2 、8 、

3、(

)、4 、6 、5 、5

4、明明在做一道减法算式时,把减数26写成22,结果差是48,正确的差是(

)。

5、把一根 16米长的绳子对折2次后,每折长(

)米。

6、小方从一楼到二楼要花20秒钟,照这样的速度,她从二楼到七楼需要花(

)秒钟。

7、504x2的积的中间有(

)个0

8、一个长方形,宽是7米,长比宽多2米.周长是(

)分米。

9、一辆出租车(含司机)一共能坐5人,有31位客人外出活动,一共要租(

)辆汽车。

10、981+982+983+984+985+986+987=(

)x(

)=(

)

11、把一根长16分米的绳子,对折三次后,每小段的长度是(

)分米

12、只用数字8组成五个数,填入下面括号里,使等式成立。 (

)+(

)+(

)+(

)+(

)=1000

13、把三个大小相同的铁环套连在一起。已知每个铁环长4厘米,铁环厚5毫米。套在一起的三个铁环共长(

)厘米。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一种细菌,每过1分钟,就由原来的1个变成2个。经过3分钟,这种细菌是原来的(

)倍

【 A、8

B、4

C、2 D、3 】

2、两个周长都是1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周长是(

)

【 A、24厘米

B、28厘米

C、18厘米

D、48厘米 】

3、同学们做操,排成一个正方形的队伍,从前,后,左,右数,小红都是第5 个,问一共有(

)人。

A、80人

B、81人

C、90人

D、91人

4、学校召开运动会,在50米跳绳比赛中,小丽用10秒,小花用9秒,(

)

跳的快些。

A、小丽

B、小花

C、无法判断谁

5、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

A、10

B、99

C、0

D、90 】

三、计算题。(共27分)

1、直接写出得数(7分)

46x2=

8×900=

780-230=

64x1=

350x5=

720x0=

+125=

2.估算(8分)

128×5

380-268

205×9

156+499

3、脱式计算(12分)

(208+152)x6

189+189x3

258×(455-450)

687+231-168

四、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刘师傅6天加工32个零件,照这样计算,12天他共加工多少个零件?

2、小红跟爸爸、妈妈去旅游,成人门票80元,儿童门票40元,买门票共花多少元?

3、亮亮今年9岁,爸爸今年的年龄比亮亮多3倍。爸爸今年多少岁?

4、用16个边长2分米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拼成的什么图形周长最短?

短周长是多少分米?

275 最

上一篇:四年级组语文工作计划下一篇:三年级数学经典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