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遵义会议会址有感

2022-09-06

第一篇:游遵义会议会址有感

遵义会议会址参观有感

在迎接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到来之际,我们参观了革命圣地——遵义会址。

早上8点我们从重庆出发,经过4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目的地遵义会址纪念馆。天气微凉,细雨蒙蒙,空气湿度很大,但丝毫不影响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份澎湃和热忱。

遵义会址原是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是当时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高墙垂门,巍峨岭立。1935年1月初,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这里是红军总司令部驻地,著名的遵义会议就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该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为拥有这样的领导人感到无比的光荣,我们为能够拥有现在安定的生活而欣慰。然而今天,当我们回首革命先辈的艰辛岁月时,我们有人屏气凝神专注于每一行文字,有人看到工农红军鲜血淋淋一度哽咽,还有人看到老奶奶因感同身受而眼眶泛红。回来这几天想起当时看到的画面,犹如一幕幕没有对白的影像,萦绕脑际,无以释怀。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每当这首歌在我耳边回荡时,我的内心都会泛起涟漪。这次参观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讲解员讲到四渡赤水战役,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根据情况的变化,指挥中央红军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调动和迷惑敌人,创造战机,在运动中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我们处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革命先辈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生活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团结一心的优良作风。

作为电厂员工,我们秉承“奉献绿色能源,服务社会公众”的理念,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我们不仅增强了班组的凝聚力,提高了团队合作的意识,而且学习到很多现实生活中学不到的东西。我们相信,只要团结一心,一定能够干好本职工作,一股正能量之风正在向我们吹来,融化于我们内心深处。

第二篇:从这里出发——观扎西会议会址有感

从这里出发

-----观扎西会议会址有感

大关县天星三中 易文敏

2016年8月8日,我和家人一起怀着崇敬的心情,到了向往已久的威信。

扎西会议会址位于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威信县的扎西镇,原为江西会馆和湖广会馆,是当地常见的木结构建筑,古色古香,典雅庄重,总占地面积4686平方米,是为了纪念1935年2月中央政治局在扎西镇等地召开的会议而建立的。这里是遵义会议后的第一会,我深深感受到了你——中国共产党在大转折后的艰辛、伟大。

1983年1月,扎西会议会址被列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扎西会议会址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列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我们参观了当时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旧址,总司令部旧址、中央川南特委和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成立旧址,以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居住宅。还有不远处小山岗上的纪念馆和红军烈士陵园。

扎西会议会址内,我仿佛看见了当年在这里奋战、生活的老领导、老红军们,在这平凡的地方干着不平凡的事儿。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他们腾越五岭,急跨乌蒙,巧渡金沙,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喜踏岷山雪,穿越草地......让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出困境。

一九三五年二月,中央红军集结扎西期间,为了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牵制敌人,配合红军主力转移,军委从红军中抽调一

- 1彻遵义会议精神,转变党和红军的军事战略起了重要作用。从这里出发,九十五年弹指一挥间,九十五年匆匆走过,走过白色恐怖,血雨腥风;走过二万五千里真理的跋涉,走过矢志不渝;走过五谷丰登,歌舞升平;走过十年浩劫,拨乱反正;走过改革开放,睡狮初醒;走过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万象更新、世纪更迭......这是一条坎坷的路,这是一条光明的路,骄傲的路,反思的路。历史虽然已经是曾经,我们又怎能忘记,怎能忘却啊!

这些钢铁巨人,虽然我从未与他们在同一时空遇见,但是他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勇敢前进的精神一直都在激励着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四渡赤水》、《十送红军》等革命歌曲又在我的脑海里不停的回荡。穿上红军服,戴上红军帽,吃着当地特别的糍粑,我恨自己晚生了几十年,错过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错过了那将自己热血沸腾的青春献给革命的时代。

我带着沉重心情而来,却带着震撼离开。从这里出发,是你改变了这一切,没有你就造就不了新中国,领导人民求得解放;从这里出发,是你率先提出了惊世骇人的改革,让祖国已然跃为强国之列。改革开放,如同一股神风,吹遍祖国的每一个角落,神州大地旧貌换新颜。从这里出发,你领导我们战胜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面对暴风雪,你告诉我们要坚持不懈;面对地震,你领导我们众志成城;面对洪水,你鼓励我们不放弃每一丝希望。奥运会的举办,北京成了世界的大都会,“神七”“神八”乃至“天宫二号”的问天,太多、太多的事儿让华夏子孙振奋、激动。是你带领亿万万人民,用行动向世界证明了你

- 3也正是我们年轻一代的使命,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完成这个使命!让我们充满豪情,在党的光辉沐浴下,迈向未来!创造更美好灿烂的明天!

走过这里,我看到了我前进的方向,找到了奋斗的动力。从这里出发,我深切地感受到自身的历史使命和肩上的责任。我将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你是我心中最亮的那颗星,我将永远追随你左右。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奋学习,刻苦专研,勇于创新,努力提高,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2016年9月22日

- 5 -

第三篇:龙岩古田会议会址——古田会议会址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就由我带领大家开始我们的红色之旅,希望我们的服务可以令你们满意。大家在以后的游览中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来找我,全心全意为您服务是我社宗旨,在此我希望各位能够在本次游览中玩得愉快、舒心!

首先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古田的地理位置和古田会议会址的基本情况。

古田镇位于上杭县,与新罗、连城两县交界,地形奇特,山清水秀,当年龙岩通往古田,只有一条崎岖的山路,上下个二十里,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接下来,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古田会议会址的情况。古田会议会址初建于1848年,红军第一次挺进闽西,而闻名中外的古田会议就是在这里召开的。瞧,至今会址外墙还保留着红军宣传员刷写的标语“保护学校”。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大会就在这里胜利召开。早在60年代的时候,国务院就公布古田会议会址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8月,又被列为福建省十佳景区之一。

各位,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我们将要参观游览的地方,你们看,在一片开阔的田野上,座落着一幢,庄严肃穆的祠堂,后山坡上,森林茂密,古树参天。“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红色字在绿荫的衬托下,闪闪发光,那就是著名的古田会议会址。

在古田会议广场,左侧就是当年红军的阅兵场,场上设有司令台,1930年元旦,在此召开了别开生面的军民联欢会,演出结束后,朱德军长还给了每位演员两个铜板的压岁钱,在往右看,那有一口饮水井和荷花池,这是当年毛泽东散步、休息、思考问题的地方。古田会址门横匾上书写着“北郭风清”四个字,门两侧,刻着一幅对联:“学术放西欧开笛子新智识,文章宗北郭振先生旧家风。”字里行间透视出祠堂主人,学习,开放,振兴的意识,体现了古田人民既学习西洋文明又不放弃传统文化的办学思想。

各位游客,请大家随我到会址里面参观。你们看,踏过这青石大门,就进入这宽敞的用鹅卵石铺设的前院。进入红漆木门,就是当年古田会议会成址,你们看4跟圆柱上张贴着字纸标语“国共产党万岁”,“反对机会主义”,“反对盲动主义”,“反对逃跑主义”。厅6列学生桌椅陈旧而整洁,左边主席台上摆着两张四方桌和一排长凳,墙上架着一块黑板。黑板上方央挂着石印的马克思和列宁像,

再上方挂着红色会标“国共产党第四军第九次代表会”,会场下厅的三合地板有好几处斑斑黑迹,这是当年古田会议召开期间,天气寒冷,红军代表们衣裳单薄,代表们烤火取暖留下的痕迹.从这里可以看到革命前辈没当年创业的艰苦,我们再看左右两边的厢房,右侧的第一间是毛泽东的临时办公室,房间陈设极为简陋,只有一桌两凳。当年毛泽东同志就在这里批阅文件,接见与会代表。左侧厢房第二间是朱德同志的临时办公室。

下面,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古田会议召开的情况和主要功绩: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这是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次第九次代表大会在曙光小学召开。120多位红军党代表,士兵代表以及地方干部代表和妇女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毛泽东同志作了政治报告,并多次讲话,朱德同志作了军事报告,陈毅同志传达中央“九月来信”精神,并作关于废止肉刑问题的报告。代表们经过热烈讨论,一致通过了毛泽东亲自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

古田会议的主要功绩就在于总结了中国红军建立两年多的丰富经验,纠正了部队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从而奠定了我军的政治工作的基础,使我军同一切旧式军队划清界限而开始成为一支新型的真正的人民军队,它是我建党建军的一个里程碑。可以说古田会议铸造了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魂。

在即将结束这次参观游览的时候,我们热忱的欢迎游客们再次踏上这块红色的土地,再来沐浴古田会议决议所放射出的灿烂光芒,再来领略革命根据地的人民的浓浓深情!非常感谢大家一路上与我的配合,谢谢!

第四篇:遵义会议会址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遵义!

今天我们要去的遵义会议会址就位于遵义老城。现在为遵义会议纪念馆。遵义会议会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合壁的两层楼房,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在当时,他可是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原是国民党二十五路军(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红军进入遵义后,将红军总司令部设立在了这里。

现在我们就从大门进去参观。

大家请往上看,纪念馆的大门上面悬挂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镏金大字,这是1964年毛主席为纪念馆亲笔题写的,苍劲有力、金碧辉煌。

主楼

遵义会议会址主楼坐北朝南,一楼一底,为曲尺形,砖木结构,歇山式屋顶,上盖小青瓦。楼顶有老虎窗。楼层有走廊,可以凭眺四围苍翠挺拔的群山,指点昔日红军二占遵义时与敌军鏖战地红花岗、插旗山、玉屏山、凤凰山诸峰。

会址主楼上下的门窗,漆板栗色,所有窗牖均镶嵌彩色玻璃。

1935年1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部与一局即驻在这幢楼房里。

从1934年到现在,会址主楼的房间逐步复原了遵义会议会议室、军委总参谋部办公室(作战室)、周恩来办公室兼住室、朱德与康克清的办公室兼住室,以及刘伯承的办公室兼住室等。

遵义会议会议室

会议室在楼上,原为房主的小客厅。面积为36平方米,长方形。屋子正中的顶壁上悬挂着一盏荷叶边盖的洋灯,屋子的东壁有一只挂钟(原物)和两个壁柜(原物),其中一个壁柜上嵌着一面穿衣镜。

西壁是一排轩亮的玻璃窗。屋子中央陈列着一张板栗色的长方桌(原物),四周围着一圈木边藤心摺叠靠背椅,共20只,为出席遵义会议的人员所坐。长方桌下有一只烧木炭的火盆,为当时取暖用。

作战室

作战室在会议室正对的楼下,面积为56平方米,两间长方形的房间组成,中间布一道可折叠的六合门。屋子正中陈列着两张黑漆大方桌,桌上有铁座马烟、订书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信、报纸做的信封、30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分省地图册以及《陈中日记》等。

屋子的西窗下陈列着两张桌,桌上置西部皮包电话机,桌下立着线拐子。东窗下陈列着一对灰褐色的铁皮公文挑箱。北壁上陈列着一幅巨大的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的军用地图,图上插着红蓝色的三角小旗,标示着遵义会议召开期间的敌我态势。 当年,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红军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刘伯承等经常在这里办公、运筹帏幄,部署红军如何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将红军引向胜得前进的道路。

周恩来办公室

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在会址主楼西头的第一间。室内按原状陈列:一张老式的暗褐色

的木架子床上,铺白色粗布垫单,有一床灰色薄棉被;窗下一张红漆九屈桌上有铜墨盒、瓷质毛筒、美孚罩子马灯、军委会信、信封、毛笔、铅笔等物件。 室内一角置一挑铁皮公文挑箱。壁上持手枪、望远镜与竹斗笠。在引人注目的壁

上还挂着一帧周恩来长征到达陕北后的留影。这张珍贵的历史的历史照片为美国友人埃德加·斯诺所摄,录下了周恩来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生涯。

朱德办公室

朱德和康克清的办公室兼住室在会址主楼东头第一间,与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相对。室内按原貌陈列:一张浅红色的老式木架床上,铺着白色粗布垫单、一床灰薄被、一床棕黄色的老式俄国毯。室内一角有一对铁皮公文挑箱。

窗下的红漆九屈桌上有铁座马灯、军委会信、信封、毛笔、红蓝铅笔等物件。壁上挂竹斗笠、手枪(康克清所用)、望远镜以及朱德和康克清长征到达陕北后在窑洞前的合影,为我国著名摄影家吴印咸所摄。

从外地赶来参加遵义会议的刘少奇、李桌然、彭德怀、杨尚昆,在会址楼下的房间用木板临时搭铺歇宿,现在也按原状陈列。1985年初,在隆重纪念遵义会议胜利召开50周年的日子里,杨尚昆与李伯钊旧地重游来到遵义,杨尚昆无比兴奋地在他当年睡过的门板床铺上坐着照了一张像。

当年在军委总司令部工作的作战局长彭雪枫的办公室兼任室以及作战局的参谋人员孔石泉、罗舜初、黄鹄显、总美等的住室,也一一按原貌复原。

红军宣传标语

遵义会议会址楼房的房间里,留下许多当年红军写下的宣传标语——

中国共产党万岁!

中国工农红军万岁!

不当无钱的白军,拖枪过来当红军!

不发欠饷不打仗!(针对白军宣传)

继续消灭王吴军阀胜利!(王指贵州军阀王家烈,吴指国民党追剿军纵队司令吴奇伟)

赤化全贵州!

学湖南打土豪,士兵不打士兵,工人不找工人!

红军离开遵义后,房主强迫工人将所有的红军标语铲掉,泥水工人怀着热爱红军的深厚感情,机智巧妙地用石灰水将所有的标语覆盖起来。解放后,经过认真清理,多数标语仍清晰可见,重新展现在墙上。跨院

紧挨会址主楼的跨院,当年是军委总司令部机要科办公的地方。机要室、译电室、油印室以及机要科的负责人、工作人员住室等都按原貌一一复原。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因此而闻名,在贵阳刻下了永恒的印记。!

第五篇:“一大”会址考察有感

考察中共“一大”会址有感

2017年11月17日,我跟随小组成员,来到位于上海兴业路的中共“一大”会址。淅淅沥沥的细雨浸湿了会址门前的街道,偶尔刮来的微风也带着凉意。我们都没有料到,在周五这样一个有雨的工作日,前来参观的群众、共产党员竟如此多。我们排在队伍末端,慢慢往前行进,不一会儿,身后也形成了一条长龙。耳边,是人们热烈的讨论声,他们述说着党,述说着这个领导中国人民踏上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伟大组织。1921年7月23日,来自7个地区共产党早期组织的13位代表,同2位共产国际代表汇聚上海,在这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而正是这幢坐落在不起眼的小巷里的两层建筑,见证了中国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

我缓慢地行走在不宽不窄的走廊,昏暗的灯光让人不自觉地沉静下来,入眼皆是排列整齐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物。1859年王洪仁编著的《资政新篇》,《二十一条伤心史》,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和《Bolshevism的胜利》等文物,无一不昭告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无一不透出这其中的艰辛与不易。它们静静地躺在透亮的玻璃展柜里,一尘不染,显得庄重而遥远。但那虽然极力抚平但仍留褶皱的泛黄的书信和刊物,那褪色的印刷体和毛笔字迹,又将我拉进历史厚重的漩涡中。我仿佛置身一个偌大的空间,周围没有熙攘的人群,耳畔没有游客你一言我一语的见解,只有眼前一篇篇、一幕幕的历史片段,我用心倾听这无声的历史,感受浓厚的夹杂着先烈血汗的历史气息,激荡的心久久不能平复。

由二楼往下,便又回到大厅,和其他组员一起等待小组集合。期间,有几队人在镂刻的铜像前合照,他们举着党旗,面露笑容,脸上增添了异样的色彩,那是一种光荣与自豪。当我正看得出神,却听到一声声庄严整齐的宣誓。那是一群面向大厅左侧墙上挂着的鲜红党旗握拳宣誓的共产党员,他们挺直了背脊,向党旗宣告着“永不叛党”的誓言,声音在大厅中萦绕了好几圈。

那一刻,我竟有些泪意。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真的经历了太多太多。从“一大”到“十九大”,从建党之初的57名共产党员到如今近9000万共产党员,这是多么值得骄傲的数字,这是一段多么惊心动魄的历史。我多想像他们一样,戴上党徽,面向党旗,握紧右拳,大声地宣誓着对党的忠诚与决心。我也坚信,通过对党的不断了解、认识,和思想行为的逐步靠拢,这一天,总会到来的。

XXX

2017年11月18日

上一篇:中班多彩的秋天教案下一篇:治安管理处罚法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