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农民工工作总结

2022-08-26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在这时光静走的岁月中,唯有工作留下的成绩,让我们感受到努力拼搏的意义。无论是什么行业的工作,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你可能曾面临众多的困难时刻,那就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吧,勉励自己,吸取经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社区农民工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社区农民工工作总结

2010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合渔农民健康体检总结

2010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合渔农民健

康体检总结

2010年,是我镇首轮渔农民健康体检的第三年,为确保农渔民健康体检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中心成立了农渔民健康体检小组,制定了健康体检计划。再次明确了这轮渔农民健康体检的工作目标和当的工作任务,在***的领导下,体检小组已按时完成首轮30%的目标。

一、 基本情况

全镇当年合作医疗参合人数为:11891人 其中60岁以上老人为:4651人 0-7岁儿童为552人 中小学学生为490人。截至目前已完成体检人数为3698人,体检率为31.1% 其中60以上岁老年人1506人,完成学生体检278人,0-7岁儿童体检213人。同时,为所有的参检者建立了纸质健康档案和电子档案,这次体检比前几次准备更加充分,工作更加仔细,并做好体检单的保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也深得上级政府肯定。

从受检群众的健康状况看,全镇总计查出患病人数有3017人,总患病率为18.3%,发现高血压818例, 胆囊炎152例, 糖尿病133例,各类肿瘤33例,泌尿生殖系统疾病18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17例。

二、 主要做法

在具体工作中,我中心着重抓住三个环节。

一是抓住宣传发动环节。积极发挥职能管理作用,多次组织管理员,联络员,分管领导会议,提出具体工作目标任务,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确保了体检人数。

二是抓住体检质量环节。每年的农渔民健康体检工作,往往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中心的医务人员力量有限。为提高参检率,体检组成员,主动加班加点开展体检,有各村干部和联络员积极努力、全程参与,保证了健康体检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是抓住体检考核目标环节。为确保健康体检工作顺利完成,达到卫生局制定目标。我中心制定了相关的制度,措施。领导小组及时了解体检情况及工作指导,有力和有效地推动渔农民健康体检工作。

三、存在困难

一是医疗力量有待加强。我中心人员都比较紧凑,为了健康体检,中心抽出10余名业务骨干从事体检,所以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其它工作的开展。

二是体检质量有待提高。由于医技人员的业务水平不够,体检人员的紧张,时间方面的抓紧。可能有影响体检质量。 三是体检工作环境要所改善。社区居民体检,体检组一般都下村开展,由于各社区地理偏远,交通欠发达,体检场所的不合理和交通的不方便也可能影响体检质量和体检人员的积极性。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0-12-06

第二篇:关于某某社区失地农民基本情况

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摸清某某社区失地农民的有关情况,切实做好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根据上级有关精神,近期,我社区组织有关人员,对失地农民的现状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楚雄市鹿城镇某某社区地处老城区中心地带,东邻鹿城镇福塔社区,南邻万家坝社区,西邻学桥街社区,北邻北浦社区。辖区面积2.08平方公里,社区党委共有党员118人,下设7个党支部,直管居民下辖罗家村、陈家槽子村、黄泥坝村、小姑英一村、小姑英二村、邱家园6个居民小组,总户数697户,共2403人;辖区内共有成员单位114个,居民户数5797。辖区总人口29677人,流动人口总数7000人,社区直管居民经济总收入2385.3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712元。

二、失地农民目前面临的主要难题、心态及真实想法。

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是新形势下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近郊农民失去土地,参与由农业向工业、乡村向城市社会经济转化过程的必然选择。但是,农民失地后面临着诸多难题:

一是择业难,尤其是失地的中老年农民就业更难。从目前情况看:首先,政府提供的再就业岗位,安置下岗职工就已经十分困难,安排失地农民就业的机会很小,许多失地农民最需要解决的是稳定的收入来源。其次,由于受文化程度和年龄的影响,完全靠自谋出路,失地农民根本就不是外来打工者的竞争对手。第三,对相当部分的失地农民进行再就业技能的培训已经不可能。

二是老年人的生活逐步趋于困难,赡养也是个问题。过去大部分老年人靠种几亩地来解决生活问题,目前地已占完,没有来钱路,只能靠有限的土地补偿费来维持生活。另外,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土地大多是老人所占有,耕地曾经是维系子女的纽带,失去土地后老人的赡养问题难解决。

三是生活上的不习惯。对于农民家庭来讲,没了土地就是失去了家庭院落。农业机具、粮食无处储藏;卖粮的变成了买粮的;部分农民由房屋出租方变为租住方等等。 调查发现:失地是农民的两难选择,一方面迫于政府的压力,另一方面却又受到眼前经济利益的引诱,有相当部分的农民经过宣传、启发,自愿选择了放弃土地。但是,失地后农民又心存许多顾虑和比较现实的想法。

四是“五个最担忧”。农民最担忧的五个主要问题。

1.部分年纪较大的失地农民因为子女收入、生活水平下降,普遍对自己的养老、医疗问题担忧。

2.在政府征地过程中,由于每次征地价格都不一样,得到补偿费低的群众心理不平衡。

3.土地被征用,由农民变为无业人员,找不到工作,对今后的生活十分担忧。

4.年龄稍大一些的农民认为,自己过去是靠卖粮维持生计,当今是买粮度日,手中无粮心发慌。

5.多数的失地农户,对未来的生活持一种消极的观望态度,有的农民也担心因经济紧张和就业压力的加大,会引发新的社会治安问题。

五、医疗、教育没有保障。医疗、教育支出大,部分农民不堪重负。调查农户中大多数家庭上有老,下有小,医疗占有很大的开支;有的两个小孩同时在上学,读中专、大专、大学的开支更大,农民靠本身的收入很难维持,更没有资金为自己参加技术培训。

六、解决失地农民生活出路问题的做法

随着城市化建设力度的加大,土地征用仍然不可避免,失地农民队伍将越来越大,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关注失地农民问题。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兼顾,既要有利于开发建设,又要从保障农民的生活需要出发,还要从保障农民长远利益出发,探索制定深化体制改革的政策,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出路问题,以维护社会稳定。

(一)尽快建立完善医疗、养老社会保障机制。在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尚未立法,而且制度建设基本空白的情况下,应当尽快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与城镇社会保障的对接。建立失地农民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其资金筹措应按国家、集体、个人及市场征地主体“四个一点”的思路解决,明确各类征地主体无论作何种用途的土地征用,均应在土地收益中留出一块作为农民失地后的社会保障金,并专户储存、专门机构管理。引导农民从土地补偿资金中拿出一点,有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补贴一点,政府从经营土地收益中拿出一点,购买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除此之外,还应在补偿和分配上予以保障,一是退休年龄段农民因其已基本丧失劳动力,安置补偿标准应适当提高。二是应考虑土地增值部分农民也有权享受,要探索新路子,逐步实现让失地农民以多种方式比较持久地参与被征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

(二)建立教育培训保障机制。重视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一是加大以职业技术、岗位技能为重点的就业培训,提高失地青壮年农民转岗就业能力,建立健全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多层面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网络体系。二是对失地农民进行现代市场经济知识和转岗再就业技能培训;四是把失地农民的培训工作纳入城镇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体系。

(三)建立再就业创新机制。农民市民化的重要前提是农民就业社会化、非农化和充分化。顺利实现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生活来源,加快其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重要保证。应按照市场化原则,制定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平等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实现城乡统筹就业。引导和教育失地农民转变观念,破除等、靠、要思想,提高自谋职业、竞争就业的自觉性和能力,积极主动地参加市场化就业。对吸纳失地农民达到一定数量的

二、三产业应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对失地农民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对消化失地农民、促进失地农民就业为主而兴办的

二、三产业,政府应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

第三篇:农民工子女工作总结

我校处于我市中心地段,在校学生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占到了学生总数的 30%左右,其蕴涵的社会问题、家庭教育问题等,给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我校针对这一特殊情况,做出如下工作。

一、改善入学

拓展农民工子女家长获取就学信息渠道,简化农民工子女入学手续,提高家长对入学问题的满意度。

1、加大学校接纳农民工子女接受正规教育的宣传力度,制定有关工作方案。

2、招生期间在学校周边社区设立宣传点,悬挂招生宣传横幅,张贴招生简章,扩大宣传渠道。

3、组织专门工作小组,深入农民工居住相对集中的居民区或有针对性的进入部分农民工子女家庭开展招生宣传。

4、为农民工子女入学提供方便,鼓励农民工子女随班就读。

5、积极拓展扶助渠道,广泛接纳社会扶助资金,对特别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实行减免和辅助制度。

二、加强融合

通过相互理解及文化融合活动的开展,促进不同社会阶层学生间相互理解和融合。

1、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农民工子女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自觉学习的动力不足,因此,学校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以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参与,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有效性。应当选择与农民工子女学生的学习基础相接近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学习活动,逐步提高农民工子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树立他们对于学习进步的自信心。在生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培养他们对于各学科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有效参与,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逐步使他们养成较为良好的学习习惯。

2、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通过心理活动课对农民工子女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逐渐树立学习信心。通过开设心理信箱和“星星聊天室”,让他们有机会将自己内心的苦恼用文字或交谈的方式向人倾诉,并求得解决。利用班会活动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针对地对农民工子女学生进行心理、学习和规范等方面的教育。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要融入学校和社会,就要创造与学校社会接触的机会,学校为他们创造参与活动的机会,除了学校常规的大型活动外,还应当举办一些适合于农民工子女学生与当地学生交往的活动,以提高他们与当地学生交往的能力。学校力争创造机会,让农民工子女学生走出学校,参与各种社会的有益活动,让他们在社会活动中得到锻炼,加快他们融入社会的进程。开展一些溶合各地家乡文艺、风俗的活动,抒发共有的热爱家乡之情,激发他们的自豪感,重塑自信。

4、创设良好的氛围,缩小校内差距

农民工子女学生之所以较难地融入当地社会,各方面的差距较大是原因之一。因此,学校将采取合适的措施,缩小他们与当地学生在各方面的差距,如鼓励学生统一作装校服,校内提倡说普通话,使农民工子女学生的差距感能得到最大程度地缩小,让他们有各方面平等的心理,无疑有利于农民工子女学生适应学校环境,进而适应本地的社会环境。

5、 用关爱关注成长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应该用更多的关爱来教育他们,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更应关心他们生活和心理的发展变化。学生是不可能不犯错的,不能在他们犯了错后用有色的眼光来看待,而应这些作为在他们成长中的必然来看待,教师应付出自己的情感来打动他们。特别是在生活和心理上,他们更缺乏关心,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因素,不失时机地加以批评教育和引导。同时,教师的关爱也将影响农民工子女学生对待其他人的态度。用情感换取情感,用爱心换取爱心。

6、做好家校联系,逐步改善家庭环境

农民工子女学生的家长对子女的学习和成长无暇顾及,因此,求得家长的支持对农民工子女学生在学习和社会中的适应都至为关键。通过学校和教师的努力,争取得到农民工子女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并得到明显的改善。通过“家长学校”培训,发放家庭教育指导小报,家长的来访,教师的家访,家长会,教学开放周等活动,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和良好的教育方法对于他们子女成长的重要性,让农民工子女学生在家中也能有相对较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7、为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争取有利的学习和生存环境。

农民工子女学生的在校学习环境在接纳他们的学校中得到了保证,但他们在家的学习环境并未得到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依然较为恶劣,而这一些环境的改变也将直接影响到农民工子女学生最终融入当地社会。学校将就此问题加大向有关部门反映,向社会呼吁的力度,只有全社会都来关注农民工子女学生的学习和生存环境,才能更有利于农民工子女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教学促进

通过相关机制的建立,结合农民工子女的学习特点,运用有效的手段,逐步提高农民工子女学生的学习成绩。

1、学校激励机制 学校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在农民工子女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多出成绩。由于农民工子女学生在学习上与当地学生的差距,学校制定相应的农民工子女学生学习成绩的奖励标准,通过表彰优秀学生的手段促进农民工子女学生在各个方面取得不断的进步。同时,学校制定适合于考核农民工子女班级的教学成果的标准,任教农民工子女班级的老师在学习成绩达不到当地班级标准的情况下也能得到学校的肯定,以此激发教师们的工作热情。

2、 利用教师期待激发良好行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的高期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已经成为共识。在进行农民工子女学生班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不断的鼓励和肯定,以使他们能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同时,对农民工子女学生的良好行为给予及时的肯定,相信农民工子女学生在行为上能与当地学生做得一样甚至更好,从而为他们树立个人的良好形象建立起心理基础。在教学中采用小步走的策略,放慢教学的节奏,使他们能觉得更好,从而缩小他们与本地班的学业成绩。

3、自我教育,激发个人的上进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开展自我教育,用学生身边的榜样教育学生。让他们在学习榜样中学会自我教育,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来达到改善他们的行为方式、改变他们的行为习惯,以实现他们的健康成长。

第四篇: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劳动用工制度的不断深化,务工的农民工逐年增多,收入得到大幅提高,但因建筑工程领域层层转包而引发的欠薪行为却屡禁不止,在全国很多地方仍较突出。近年来,因欠薪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案件呈上升趋势,大量农民工春节前夕因找不到“包工头”,无法短期内要到工资采取群体性上访,拉横幅,打旗子,围堵政府机关及交通要道等过激行为时有发生,对人民生产、生活及社会稳定造成恶劣影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处理农民工工资拖欠案件现状

近几年,我县欠薪的人数、金额大幅上涨,20xx年受理举报投诉案件141件,立案70件,结案70件,为农民工讨薪2828万元,建筑领域拖欠工资案件占总案件的90%,个体经济组织占总案件的5%、企业占案件的5%,建筑行业是治理的关键和重点。

(一)建设领域监管困难,欠薪形势依旧严峻。

在20xx年立案的70件案件中有60件涉及建设领域,欠薪金额高达2803万元,欠薪金额居高不下,屡创新高。

(二)建设领域欠薪案件多办难以立案,调处难度大。

建设行业人员流动性大,劳动合同签订率低,调查取证难,因此多数案件难以立案,无法按照法律程序办理,但涉及农民工切身利益,解决此类问题往往只能采取协调处理的办法。

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建设领域层层转包严重。

郧西县95%以上建筑项目存在层层转包现象,建筑行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下,农民工投诉时能提供劳动合同的不多,口头约定多,不能提供工资表、考勤表、工作证、欠条等证据,大部分农民工不知道包工头的真实名字及建筑公司的名称,证据不足难以立案。由于开发商或建筑商直接将工程发包给包工头,包工头再招来农民工干活,由于层层转包,造成劳动关系认定难、用工主体认定难。

(二)部门协作难。

每年年底从中央到省市人社、发改委、公安、住建等12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但实际上只有人社部门劳动监察局一部门开展专项检查,欠薪劳动案件通常在年前集中爆发,防不胜防,平时农民工大多外出或在本地打工,怕讨薪耽误时间,年底了才集中投诉,劳动监察难以迅速处理,需要公安、住建等多部门协作处理,但实际上主要靠劳动监察单打独斗,郧西县早在2014年4月就出台了《建立农民工工资清欠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联席会议由人社等部门组成,每个部门的职责也规定的很明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度较大,阻力较大。

(三)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难。

《刑法修正案》

(九)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后,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湖北省人社厅、湖北省公安厅四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查处衔接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该文件明确了办案方法,办案程序、认定标准及人社、检察院、公安三部门协作方式,是办案指南,但由于未明确说明“无故”、“无能力支付”等由哪个部门认定,加之劳动监察、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对同一条文的理解不同,办案思路不同以及规避风险等原因导致案件移送公安难,有时一个案件多次移送公安仍被退回,每次退回的理由都不尽相同,不得以只有找检察院申请立案监督,即便如此有些案件移送一年也没有进展,这样投诉者不理解对劳动监察部门怨声载道,也只得耐心解释,忍气吞声。由于建筑行业监管不力,层层转包想象严重。

三、处理拖欠工资的做法

(一)畅通投诉渠道。

设立投诉举报电话、邮箱、论坛,方便群众投诉、举报,指派专人受理投诉、举报案件,及时回答各种咨询、调查处理各种案件、回复上级主管部门及同级政府的信访件,做到有问必答,有案必立,有始有终。竭尽全力解决劳动者最直接、最现实问题,最大程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满意度。

(二)落实监管职责。

严格依照国办发[20xx]1号,鄂政办发[20xx]74号文件要求做好各自工作,齐抓共管,共同发力,保持对欠薪的高压态势,在工资支付保障金,施工许可证办理,招投标,贷款融资等方面严格把关,将欠薪苗头扼杀在摇篮中。

(三)加强建筑行业劳动用工管理。

在建筑行业劳动用工方面,创新监管方式,为每一个新建建筑项目建立劳动用工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不定时对建筑企业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工资发放情况,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不配合调查、拒不整改的违反企业予以重罚并在媒体公开曝光。

四、建议

(一)建立案件联合协作工作机制。

建议市局联合公安、法院、检查院等相关部门共同探讨在行政司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中出现的问题,建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联合协作工作机制,通过定期召开工作沟通会,案件讨论会,对协同办案的难点问题进行破解,对重大疑难案件做到早介入、早预防、早谋划。

(二)建议尽快出台《两法衔接办法》。

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及问责制度,确保文件能贯彻执行,促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实现“依法办案,执法为民”的目标。

第五篇:农民工工作汇报

宁江区推进落实农民工工作情况汇报

2016年,我区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推进落实农民工工作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按照上级有关推进落实农民工工作文件要求,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民工生产生活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断强化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坚持在发展中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问题,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宁江区共有5个乡镇,82个行政村,农村户籍人员15万人,9.7万劳动力,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25万人,创劳务经济收入7.6亿元;返乡创业农民工86人,创办企业、个体工商户86户,吸纳带动就业834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630人。

二、具体工作

1、为全面推进落实农民工工作,我区成立了以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人社、教育、农业、财政、发改、妇联、工会、民政等28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松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落实农民工工作的通知》(松政办发〔2016〕24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起草制定《宁江区人民政府进一步推进落实农民工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涉及推进落实农民工工作具体措施以及相关部门对农民工工作所担负的责任。(此方案正在等待区政府的审核批复)

2、充分利用三级网格员作用,对全区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并对转移就业人员、返乡创业人员基本情况、培训情况、家庭情况以及在外就业情况、求职意愿等进行登记,建立台帐和数据库,以便有关部门提供跟踪服务,使得推进落实农民工工作更加贴近农村、 贴近农民、 贴近实际。

3、开展“春风行动”、“七五”普法、计生“5.29”会员活动日等专项活动,切实帮助进城务工人员解决就业、生产、生活方面等问题。

4、大力开展培训服务,加强劳务输出对接。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同精准扶贫相融合,一方面加强对全区就业部门五个定点培训机构管理,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工参加培训,提高技能。搭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立与辖区各用工企业的良好互通关系,开发域外劳务输出基地,完善劳务输出对接机制。

5、健全服务体系,规范农民工管理。加大对农民工劳动保障工作的资金投入,规范和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长效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16〕1号),鼓励逐步使用社保卡实现农民工实名制工资支付,加强对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管,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坚持对农民工因拖欠工资申请仲裁的争议案件开辟“绿色通道”,截止6月初,劳动监察大队对各类用人单位的日常巡查次数达33次,受理案件6件,涉及劳动者12人,为劳动者追讨工资18800元。

6、树立人文关怀,推进关爱工作。我区各部门联合行动,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服务,着力解决农民工在劳动就业、生产生活、权益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逐步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面覆盖到农民工。

三、存在问题

我区在推进落实农民工工作方面取得一些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由于受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择业观念的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难度较大;

二是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还比较落后,部门联动功能发挥不够充分,影响了服务农民工工作整体效果;

三是农民工工作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主要是规范的劳动合同签订推进较慢,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护,很多企业“招得进,留不住”,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稳定性。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按照《宁江区人民政府进一步推进落实农民工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开展职责范围内的实际工作,建立农民工工作考核机制,督促各部门切实有效地解决涉及本部门的农民工工作,做到工作见成效、取成果。 二是夯实服务工作平台,提高服务水平。加快区级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建设进度,积极建立健全农民工就业综合服务平台。完善乡镇、村基层平台和服务功能,不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树立基层人社服务人员的良好服务形象,营造全社会关心农民工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是大力开展创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工作。加快农民工创业园建设进度,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监督考核五大体系,努力为创业者提供项目推介、风险评估、创业指导、政策咨询、税费减免等服务。

四是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强劳务交流合作。完善基层数据收集手段和服务流程,夯实基础建设和管理服务工作,将全区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录入电脑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将人力资源信息向乡镇、社区、村组延伸,解决就业信息供求不对称矛盾,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就业供求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同时,我们将继续推进落实农民工职业介绍、就业培训、技能鉴定补贴、科技下乡、医疗卫生下乡等各项优惠政策,扩大关爱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活动的范围,充分调动各部门参与帮扶农民工工作,引导农民工知性、理性求职,加快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步伐。

上一篇:社区女民警先进事迹下一篇:申请美国签证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