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2023-01-20

报告具有汇报性、陈述性的特点,只有按照报告的格式,正确编写报告,报告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那么在写报告的时候,应该如何写才能突出的重要性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煤矿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煤矿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煤矿井下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为加强我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有效控制火灾事故灾害程度,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特编制本应急预案。

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根据我矿的实际情况,煤层不存在自然发火的可能性,但矿井的机械化生产程度较高,井下有大量的电气设备及胶带输送机,易发生电气设备火灾或胶带输送机火灾。

1、易发生火灾事故的地点: (1) 电气设备集中的地点; (2) 胶带输送机机头及机尾;

2、矿井火灾的危害程度分析:

(1)火灾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或死亡; (2) 火灾有可能导致瓦斯、煤尘爆炸; (3) 火灾可能造成大量设备和资源被毁。

3、可能发生的季节:全年。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加强各种机电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严格落实各项防灭火措施。

2、“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3、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4、自救互救,安全抢救。事故发生初期,应积极组织抢救,并迅速组织遇险人员沿避灾线路撤离,防止事故扩大。在事故抢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确保救护人员的安全,严防抢救过程中发生事故。

5、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准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逐步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组织体系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董事长 总经理

副总指挥:各副总经理

指挥部成员:各副总、安监部、工程部、机电部、通防部、供销部、财务部、办公室、人力资源部、保卫部、救护队等主要负责人。

2、组织机构及职责

1)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①发生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②向上级部门、当地政府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的情况。 ③必要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单位发出紧急救援请求。 ④负责事故调查的组织工作。

⑤负责总结事故的教训和应急救援经验。 ⑥负责建立通信与警报系统,储备抢险、救援、救护方面的装备、物资。

⑦ 负责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和安全措施的定期检查工作。 2)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职责:

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是矿事故处理的第一指挥者,在事故现场协同事故单位第一责任者,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根据事故实际情况制定和落实营救遇难人员及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

3) 事故应急救援副总指挥职责:

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参与制定和落实营救遇难人员及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救援所需的其他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救援操作。 4)总工程师、各副总工程师职责:

负责事故发生时的技术保障工作,对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进行分头把关。 5) 安监部职责:

协助总指挥负责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和事故处置工作。 6) 保卫部职责:

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 7)通风部职责:

负责日常的通风系统管理,确保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 8) 机电部职责:

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工作,保证各类设备运转正常。 9)办公室职责:

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伤亡、中毒人员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 10) 供销部职责:

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 11)救护队职责:

负责事故抢险救灾工作,根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矿山救护大队的行动计划,组织各中队参加事故抢险救灾。

12)工会:协助事故单位做好事故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13)办公室:负责事故抢救所需车辆的调配。 14)财务部: 保证抢险资金及时到位。

15)人力资源部:做好应急队伍的人力资源配置工作。

四、预防与预警

1、危险源监控

(1)外因火灾的预防措施:

1)防止出现明火:井口房和扇风机房附近20米范围内不得有烟头或用火炉取暖;井下等候室采用不燃性材料进行支护,设立防火门。 2)预防放炮起火:要严格火工品管理制度,放炮员按章操作,按正确方法装药,使用好水炮泥,保证炮眼封泥长度,不准使用可燃物代替炮泥,不准放明炮、糊炮。

3)预防电气火花: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防止失爆现象发生。 4)预防磨擦起火:禁止穿化纤衣服入井,皮带运输、轨道运输、各种保护传动、滚动装置完好。

5)井下全部使用阻燃皮带、阻燃风筒和阻燃电缆。

6)加强对大巷架空线的管理,禁止使用可燃性材料进行腰帮背顶。 7)井下火药库、采掘工作面、机电硐室、皮带机硐室、人车候车室、井口房等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并由保卫科定期检查。井上、下消防材料库由通风部管理,消防器材的数量、品种、规程按需要储备齐全,定期检查,对失效的要及时进行更换。所有井下工作人员都要熟悉常见火灾的扑灭方法和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熟知本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8)随着井下采掘地点的变化,不断完善井下消防管路系统,加强消防水管路系统的管理,检查和维修。

9)每年组织一次区域性的火灾救灾演习,开展全矿职工在灾害面前如何救灾和如何进行自救的培训工作,以提高全矿职工在灾害面前的自救应变能力。

(2)内因火灾(煤炭自燃)的预防措施:

我矿煤层属不易自燃类煤层,但仍然按自燃类煤层管理。

1)111901回风顺槽、111901运输顺槽掘进期间,加强对煤层温度的监测。

2)加强对采区防灭火的管理,定期对密封墙内的气体、温度情况进行检查,对回风巷及其它可能发火地点加强监测,做好自然发火的预测预报工作。

2、预警行动

调度室接到发生矿井火灾事故的信息后,必须立即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通知矿领导及有关部门,并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或采取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

五、报告程序

1、在发生火灾事故时应按照如下程序进行报告:

(1)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汇报矿调度室,并采取自救、互救措施和撤人准备工作。

(2)矿调度室接到事故汇报后,立即汇报总经理、矿值班领导及相关部门。

(3)矿领导、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接到通知后应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开展抢救等事故处理工作。

2、现场报警方式:采用电话报警。

3、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见贵州****煤炭开发有限公司通讯录:(附后)

4、通知、报警形式均采用电话。

六、应急处置

1、响应分级

按照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事故应急响应级别分为Ⅰ级(特别重大事故)响应、Ⅱ级(重大事故)响应、Ⅲ级(较大事故)响应、Ⅳ级(一般事故)响应等。

(1)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Ⅰ级响应:造成或可能造成 30 人及以上死亡,或造成 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造成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特别重大社会影响等。

(2)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Ⅱ级响应:造成或可能造成 10~29人死亡,或造成 50~100人中毒、重伤,或造成 5000~10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或重大社会影响等。

(3)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Ⅲ级响应:造成或可能造成 3~9 人死亡,或造成 30~50 人中毒、重伤,或直接经济损失较大、或较大社会影响等。

(4)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Ⅳ级响应:造成或可能造成 1~3 人死亡,或造成 3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一定社会影响等。

2、响应程序

矿井井下火灾事故发生后,矿井调度室负责启动报警器报警,调度室应同志立即撤出井下人员。

当进行Ⅰ、Ⅱ、Ⅲ级响应行动时,按照相应的预案全力以赴组织救援,并及时向有关上级部门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

当进行Ⅳ级响应行动时,事故发单位应当按照相应的预案全力以赴组织救援,超出其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1)应急指挥

煤矿发生火灾事故,指挥部启动并实施本预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需要上级部门或地方政府应急力量支援的,通知相关部门,现场应急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全力控制事故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的发生。 (2)应急行动

事发单位和应急救援队伍,必须有效的实施先期处置、救助伤员、组织撤离。 (3)资源调配

指挥部全力调动相关救援队伍、物资。 (4)应急避险

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相应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救护和现场卫生处置,提供紧急救护装备、特种药品并派专家和医防人员进行支援。 (5)扩大应急

超出公司处置能力时,应向地方政府申请组织救援。事故发生影响群众时,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与地方政府组织群众的撤离、疏散的安全防护。 3处置措施

(1)迅速查明并组织撤出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积极组织矿山救护队抢救遇难人员。同时探明火区地点、范围和发火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火灾、瓦斯向有人员的巷道蔓延。 (2)切断火区电源。

(3)根据已探明的火区地点和范围,确定井下通风制度,其中:在进风井口、井筒内及井底车场发生火灾时,可采用反风或使风流短路的措施。在井下其它地点发生火灾时,应保持事故前的风流方向,控制火区供风量;在入风的下山巷道发生火灾时,必须有防止由于火风压而造成的主风流逆转的措施;在掘进巷道发生火灾时,不得随意改变原有通风状态,需进入巷道侦察或直接灭火时,必须有安全可靠的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无论是正常通风或增减风量、反风、风流短路、隔绝风流及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等,都必须: 1)不致瓦斯聚积、煤尘飞扬,造成爆炸事故; 2)不致危及井下人员的安全;

3)不使超限的瓦斯通过火源或不使火源蔓延到瓦斯积聚的地方; 4)有助于阻止火灾扩大,抑制火势,创造接近火源的条件; 5)在火灾初期,火区范围不大时,应积极组织人力物力控制火势,直接灭火。直接灭火无效时,应采取隔绝灭火法封闭火区,并规定隔离火区而建筑的密闭墙位置和建筑顺序。封闭火区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瓦斯爆炸;

6)必要时应将排水、注浆、充填、压风管路临时改为消防管路。

七、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井下火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物资保障

应按照《**煤矿2010年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要求,建立井上、井下防突所需要的材料库,储备灭火器材、施工材料等必须的救灾装备、物资等。

2、应急准备保障

矿山救护和医疗救护装备配备专用警灯、警笛,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请求地方政府及时开设应急救援特别通道,最大限度赢得抢险救灾的时间。同时,矿方应建立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基础应急通信系统,并提供相应的通信设备。

第二篇:煤矿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1. 事故特征

1.1 矿井火灾事故危险性分析

引起火灾的基本要素:可燃物、热源和氧气。根据引燃物的不同,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外因火灾发生的条件是可燃物、氧气和引火源。内因火灾发生的条件是引燃物、氧气和可燃物氧化后热量聚集。火灾的燃烧消耗风流中的氧气,使风流中的氧气浓度下降,产生大量的热能和一氧化碳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矿井火灾如果发生在容易积存瓦斯的采空区、巷道高冒区时,可能产生诱发瓦斯爆炸的危险,严重威胁着井下矿工的生命安全。

1.2 矿井火灾易发生的地点

矿井火灾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一般易发生火灾的地点为:

1)内因火灾

(1)有大量遗煤而未及封闭或封闭不严的采空区、停采线附近。由于密闭墙质量差,位置不合理,或长期失修,墙内有浮煤堆积,当出现持续漏风供氧时,就可能发生自燃火灾。停采线是压差较大的漏风通道,碎煤较多,更容易发生发火。

(2)通风不良的乱采乱掘处、冒顶处。煤层巷道冒顶或煤层巷道的砌碹质量不高或壁后充填不实,产生持续供氧条件而造成孔洞内煤壁自燃。

(3)巷道两侧和遗留在采空区内受压的煤柱。采用留煤柱护巷的矿井,由于煤柱的尺寸不合理,在采动压力作用下,煤柱被压破裂、倒塌。另外,在回柱放顶后煤柱两侧冒落不实,出现许多漏风通道,沿进、回风巷两侧(或一侧)附近出现一些漏风氧化储热的地点,所有极易发生自燃。

(4)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和厚煤层分层开采以及急倾斜煤层开采采出率低、丢煤多的采空区。易自燃厚煤层的下分层开采时,人工顶板下的工作面进、回风巷与人工顶板中的裂隙形成了低速漏风供氧条件,如果上分层采空区内遗留大量浮煤,就会导致煤炭自燃。所以,厚煤层的下分层工作面的进、回风巷周围是容易发生煤炭自燃的地点。

(5)巷道内堆积的浮煤或煤巷的冒顶、片帮处。

(6)断层带附近。在断层带附近,煤层及顶板多为破碎状态,易堆积浮煤。同时工作面遇断层时要留保护煤柱。因此,在放顶后断层带漏风量较大,造成供氧条件,所以该地点容易自燃。

(7)溜煤眼及联络巷。煤层巷道有时采用双巷掘进,隔一定距离开一个联络巷;主要巷道与配风巷之间存在联络巷;各分层回采巷道之间,采煤工作面之间多用风眼或溜煤眼连通。这样造成煤层采过后密闭墙较多,如果通风管理差,易造成漏风使溜煤眼和联络巷内发生煤炭自燃。

2)外因火灾

皮带运输机头机尾、皮带运输底部浮煤、明火作业点、机电硐室、放炮作业点及由其它事故引发的火灾事故等。

1.3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

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的预兆不同。

1)煤炭自燃的外部征兆

(1)井下火区附近的空气温度以及从火区流出的水的温度高于正常情况下的温度。

(2)巷道壁帮出现水珠,是煤在低温氧化过程中产生热量,由于热量的积聚,提高了煤体的温度,使水分蒸发,因而巷道中的湿度增加,水汽凝集在空气中呈现雾状,在支架和巷道壁表面形成水珠,一般把这种现象叫巷道煤壁“出汗”。

(3)在巷道中如闻到煤油、汽油和松节油气等芬香族气味时,尤其当闻到煤焦油的恶臭时,标明煤炭自燃已发展到严重程度。

(4)煤炭自燃过程中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导致氧气浓度降低,使人产生闷热、憋气、头痛、四肢无力、疲劳等症状。

(5)开采浅煤层时,可看到从地表塌陷裂隙中逸出水汽并能闻到煤焦油味;冬季可以见到地表塌陷区的积雪先融化。

2)、外因火灾的征兆

(1)安装胶带运输机的巷道出现烟雾,烟雾的上风口一氧化碳浓度增加,其它气体浓度异常。

(2)运输机下浮煤较多的巷道出现烟雾,烟雾的上风口一氧化碳浓度增加,其它气体浓度异常,局部温度升高。

(3)机电硐室出现烟雾,烟雾的上风口一氧化碳增加,其它气体浓度异常,局部温度升高。

(4)绝缘老化,漏地现象频繁,负荷过大,温度升高的电缆和其它电气设备。

2. 应急组织和职责

2.1 抢险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发生火灾事故时,现场带班干部、班组长要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进行自救和互救,同时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调度室值班员要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立即组织现场人员撤离,自救互救及避灾,同时要立即按相关规定快速逐级上报,要立即启动抢险救援指挥部,迅速开展抢险救援等工作。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职责:负责抢险救援的全面工作,完善应急救援工作,发布抢险救援命令。根据抢险需要合理配置人、财、物资源,组织抢险救援工作。核实遇险、遇难人员,汇报和通报事故有关情况,向上级救援机构发出救援请求。做好稳定社会秩序、伤亡人员的善后和安抚工作。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抢险救援指挥部下设现场抢救组、现场保卫组、生活及后勤物资保障组、事故善后处理组、医疗急救组、宣传组。

(1)现场抢救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按照救援方案组织指挥救援队伍。紧急调用抢险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根据事故情况,有危及周边工作地点和人员饿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的疏散工作。负责记录、保存救援过程资料。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参与和配合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工作。

(2)现场保卫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维护矿区和居民生活区的治安,做好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封闭相关场所,维护交通秩序。杜绝无关人员进入事故救援现场,确保事故救援的顺利进行,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工作任务。

(3)生活及后勤物资保障部

组织:

副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组织抢险救援所需各种物资装备、器材、人员和资金的调集和筹备、保障有关抢险救援人员的日常生活需要,保证矿区的正常秩序。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工作任务。

(4)事故善后处理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核实遇难者身份,了解掌握家庭情况并通知其遇难者亲属。安排遇难者亲属善后处理期间的生活和遇难者丧葬事宜,负责洽谈抚恤条件。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工作任务。

(5)医疗救援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组织医疗救治。提供所需药品、医疗器械。负责灾区消毒防疾,确保灾区饮食卫生。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工作任务。

2.2 抢险救援人员岗位责任制

(1)总指挥

根据事故发生情况,统一组织实施抢险救援工作。执行经救援指挥部研究批准的应急救援方案,负责具体的应急处理措施的审定。联系救援相关事宜,争取社会支援,下达抢险救援命令。

(2)副总指挥

协助总指挥工作,检查救援工作落实情况。

(3)各有关副矿长

根据抢险救援方案组织所需人员及时调集所需的物资装备,控制入井人员,协助实施抢险救援方案。

(4)调度室主任

做好应急救援指挥部现场办公室的各项应急工作。准确、快速地完成接警和正确下达接警后的初次反应调度命令,组织灾区人员撤离,进行自救互救及避灾。按照报告程序,快速报告事故信息。不断收集和处理事故灾情信息。通知相关单位统计遇险职工人数,通知相关人员在调度室集结待命。转达指挥部的各项救援命令,完成各项救援协调工作。

(5)矿山救援队负责人

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负责制定矿山救援队行动方案和处置措施。具体指挥矿山救援队和辅助救援队执行救援行动。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完成指挥部下达的其它救援工作任务。

(6)调度室值班员

及时准确地上报事故情况,传达总指挥部命令。了解并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灾难情况和救援情况。整理抢险救援命令,工程(工作)进度等有关救援信息。核实和统计灾区人数,组织灾区人员撤离。召集有关人员在调度室待命和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完成总指挥赋予的其它任务。

(7)队、班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①队长、班长是本单位应急管理的负责人,对本单位所有作业和作业人员的应急管理承担责任。负责本单位应急组织工作和应急责任制的制定,承担应急管理教育和宣传培训任务。

②发生灾难,现场跟班的队长或班长是自救互救负责人,是避灾的现场指挥者。

③现场跟班的队长或班长和所有现场人员承担向调度室汇报灾情的义务,要注意观察灾情的变化,查清灾区人员情况,组织灾区人员避灾和撤离。向指挥部汇报灾区情况和事故前的相关现场作业情况。

④现场瓦检员或其他安全检查人员要协助现场跟班的队长或班长查清灾情,判断情况,定期检查瓦斯和一氧化碳浓度。

(8)通风部门负责人

提供通风系统图及瓦斯、其他有毒有害气体通风情况,按照指挥部命令负责调整矿井通风系统。密切注意主要通风机的工作状况,组织完成必要的应急通风工程和执行有关的通风应急措施。通风部门的专职瓦检员要协助现场跟班的生产单位队长或班长,查清灾情,提出现场避灾建议,要立即向通风部门值班人员汇报事故情况。

(9)保卫部门负责人

组织人员维护事故矿井的秩序和治安,积极与当地公安部门沟通信息,协助公安部门对事故直接责任人实施监护和控制,协助追捕逃逸人员等。

(10)安全监察部门负责人

协调并参与事故的应急救援。参与应急救援方案制定、修改与实施,协助事故调查组开展工作。

(11)物资供应部门负责人

积极准备救援装备和器材,并运送到指定地点。

(12)机电部门负责人

根据指挥命令,组织实施通风机、供配电应急安装工程,保证矿井主要电气设备正常运转,及时抢修和安装抢险救灾机电设备。

(13)地质测量部门负责人

提供灾区图纸和资料并根据指挥部命令完成灾区相关测量工作。

(14)技术部门负责人

参与事故灾害初步评估、信息分析,提出应急处置措施的初步意见,参与救援方案的制定,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15)医疗救治单位负责人

负责提供相关医疗救治。组织医疗救治队伍,调集药品和医疗器材,实施现场伤员救治,参与相关事故调查工作。

(16)通信信息部负责人

确保现场应急救援通信和电子信息采集、传输工作。

(17)工会和劳资部门负责人

负责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3、 矿井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

(1)现场班队长、跟班干部要根据火灾性质立即组织现场人员正确佩带好自救器,带领现场人员开启防尘设施进行现场自救,力争将火灾消灭在初始阶段。

灭火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有充分的水量,应先从火源外围逐渐向火源中心喷射水流。

②要保持正常通风,并要有畅通的回风通道,以便及时将高温气体和蒸汽排除。

③用水灭电气设备火灾时,首先要切断电源。

④不宜用水扑灭油类火灾。

⑤灭火人员不准在火源的回风侧,以免烟气伤人。

(2)立刻向矿调度室和所在单位报告。

(3)当现场人员不能在第一时间扑灭火灾时,跟班队长(班长)要立即组织所有现场人员按最近避灾路线到达新鲜风流中。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设法向矿调度室和所在单位值班报告事故地点现场灾难情况,及撤退的路线和目的地,到达目的地后再报告。

(4)如因灾难破坏了巷道中的避灾路线指示牌,迷失了行进的方向时,撤退人员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巷道方向撤退。

(5)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叉口,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援人员的注意。

(6)在唯一的出口被封堵无法撤退时,应在现场管理人员或有经验的老师傅的带领下进行灾区避灾,以等待救援人员的营救。

(7)进入避难室前,应在硐室外留设文字、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于救援人员及时发现,前往营救。

(8)如硐室内或硐室附近有压风装置,应设法开启压风系统自救。要采取有规律地敲击金属物、顶帮岩石等方法,发出呼救联络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提示避难人员所在的位置。

(9)积极开展互救,及时处理受伤和窒息人员。

(10)矿调度室接到报告后,要立即向矿值班室报告,并按矿应急预案程序向矿长、总工程师、安全部门负责人报告。

(11)接到事故报告后,事故单位的干部、班组长及有关人员应立即查清灾难事故地点作业人员,并立即在调度室集结待命。

4、处理矿井火灾事故的注意事项

(1)要尽最大可能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质、地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通风系统、风流情况及火灾烟气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与自己所处巷道位置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矿井灾害预防事故处理计划及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撤退路线和避灾自救的方法。

(2)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或是在撤退途中遇到烟气中毒危险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尽快通过捷径绕到新鲜风中去。或是在烟气没有到达之前,顺着风流尽快从回风出口撤到安全地点。如果距火源较近而且越过火源没有危险时,也可迅速穿过火区撤到火源的进风侧(注意:这种方式轻易不要采用,必须确定有脱险的把握或身处独头巷道时方可采用)。

(3)如果在自救器有效作用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出时,应在设有储存备用自救器的硐室内换用自救器后再行撤退。或是寻找有压风管路系统的地点,设法利用压缩空气呼吸。

(4)撤退行动要迅速果断、快速有序、不得慌乱。撤退中应靠巷道有连通出口的一侧行进,避免错过脱离危险区的机会。同时还要随时注意观察巷道和风流的变化情况,谨防火凤压可能造成的风流逆转。人员之间要互相照应、互相帮助、团结互爱。

(5)如果巷道以及充满烟雾时,要沉着镇定,不得惊慌乱跑。要迅速地辨认出发生火灾的区域和风流方向,俯身触摸铁管有序外撤。

(6)如果逆风或顺风撤离都无法躲避着火巷道或火灾烟气可能造成的危害时,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附近没有避难硐室时,应在烟气袭来之前,选择合适的地点就地利用现场条件,快速构筑临时避难硐室,进行避灾自救。

第三篇:南宁市矿务局二塘煤矿特大电气火灾事故

南宁市矿务局二塘煤矿

“2002.10.29”特大电气火灾事故2002年10月29日 凌晨3时,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矿务局二塘煤矿井下发生一起特大电气火灾事故,造成3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98.8万元。事 故发生后,国务院领导同志十分重视,并作了重要批示。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赵铁锤带领有关人员赶赴事故现场,指导事故抢救和开展调查处理工作;监察 部、全国总工会等部门有关人员也相继到达现场。根据国务院《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和《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10月31日 成立了由赵铁锤同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副主席王万宾任组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监察部、全国总工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人员组成 的南宁市矿务局二塘煤矿“10.29”特大电气火灾事故调查组。

事故调查组经过现场勘察、调查取证、查阅资料、询问有关人员以及科学分析、认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确定了事故性质,分清了事故责任,提出了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并提出了防范措施。有关情况如下:

一、矿井概况

南宁市矿务局二塘煤矿位于南宁市邕宾旧公路 12公里 处,为南宁市地方国有煤矿,共有职工726人。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1981年投入生产。井田采用一对斜井开拓,主井串车提升,副井设猴车运送人员,大巷采用架线电机车运输。矿井有

三、四两个生产采区,事故发生在四采区。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方式,地面风机房安装有4—72—16No11B离心式风机两台。矿井反风装置齐全。矿井总进风量为 1100立方米 /分钟,总回风量为 1200立方米 /分钟。

矿为低瓦斯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0.41立方米 /分钟,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1.53立方米 /吨。

井下设有中央变电所和采区变电所。发生事故的四采区变电所有PB2—6改C型高压防爆配电箱1台、KSJ3—320/6变压器1台、DW80— 350A 低压馈电开关4台,检漏继电器1台。

二、事故发生及抢险救灾经过

(一)事故发生经过

事故当班井下共有82人工作,其中四采区35人,其它地点47人。 2002年10月29日3时 左右,井下调度员在四采区变电所以里绞车处发现变电所有浓烟冒出,烟雾很大,于是跑到通往三采区的大巷交岔点电话处向地面调度汇报,要求停电停风。3时 20分,地面调度接到报告后,一是通知电工停止地面主扇运转和停止向井下供电,二是向主管安全的副矿长陆勤如和矿长许崇珠作了汇报。二塘煤矿随即逐级上报 并通知矿务局救护队紧急救援。

(二)事故抢险救灾经过

接到报告后,南宁市委、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并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李纪恒和市长林国强任总指挥的抢险指挥部,迅速开展了抢险救援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李兆焯和常务副主席王万宾也赶到事故现场,对抢险救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二塘煤矿也成立了救灾领导小组。该矿有关负责人于 10月29日4时50分 带领第一批矿山救护队员下井抢救,在四采区回风平巷风门位置发现21名遇难人员。7时10分,第二批入井的矿山救护队也赶到出事地点,经过40分钟左右的 抢救工作,将21名遇难人员运送到三采区上部车场。

随后,救护队继续探察,寻找其他遇险人员。 10月30日凌晨3时30分 发现探察巷道发生大冒顶,其它巷道充满浓烟无法前进。根据井下瓦斯涌出量较小的情况,地面总指挥部决定采取反风措施。5时10分,开始反风;6时5 分,14名救护队员下井搜索遇险人员;7时40分,救护队员在四采区回风平巷找到另外9名遇难人员,并将其运到三采区上部车场。11时30分,将井下所有 遇难人员抬出地面,至此整个抢救工作结束,矿井恢复正常通风,但火灾引燃的木支架和部分煤体仍在燃烧。

事故抢险救灾过程中,南宁市调动了消防、武警、公安和卫生等有关部门力量,保证了抢险工作顺利进行。事故善后处理有序,社会秩序稳定。

三、事故调查结果

(一)事故基本情况

1、事故发生地点

根据勘查,认定事故地点为四采区变电所。

2、事故类别

经调查认定,这起事故为井下电气火灾事故。

3、事故性质

经现场勘察、取证、分析,认定这是一起责任事故。

(二)事故直接原因

四采区变电所变压器超负荷运行(所安设变压器容量为320千伏安,而其供电负荷为347.7千瓦,变压器长期满负荷和超负荷运行,导致电缆加速老化、绝缘 性能降低、温度升高)和变压器低压侧接线错误,导致距接线端子 500毫米 、距地板 100毫米 高处的橡套电缆短路,产生电弧火花,点燃积存在地板上的高压防爆配电箱漏出的绝缘油及渗漏在地板上的变压器油。

(三)事故间接原因

1、四采区既无采区开采设计也无采区变电所设计,只有一个方案草图和施工进度排队表,未对采区供电作设计计算,也未进行变电所内的高、低压馈电开关过负荷 保护整定值的计算;同时,变电所也没有按规定安设防火铁门和配备灭火器材,致使起火初期不能及时扑灭和采取其它措施消除灾害。

2、机电管理混乱,矿井无机电设备维护检修制度。变压器低压侧每一个接线柱上错误地压接三个线头的现象长期存在,形成了严重的事故隐患;采区变电所未设专 人值班,也没有制定值班人员巡回检查制度;未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因采区变电所PB2—6改C型高压防爆配电箱油箱油堵松动、绝缘油流尽的问题;未及时彻底清 除渗漏在地板上的变压器油渍。

3、日常安全检查不力。入井人员未能按规定随身携带自救器,致使发生火灾后,遇险人员不能安全撤出。

4、机电专业人员配备不足。二塘煤矿机电专业的管理力量薄弱,全矿只有生产科副科长一人是普电专业人员,其他电工技术不熟练,导致电气隐患得不到及时消除。

5、市直有关部门对二塘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检查和监督力度不够,事故防范措施不力。

第四篇: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2010年11月27日中午11点50分,桃洼宿舍发生火灾,造成208宿舍彻底烧毁,宿舍207和209 部分损坏,过火面积5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万元。

事故发生后,公司副总吴建民、二分公司总经理赵文彤、公司副总经理刘凤清,总经理助理袁小安、品质管理部副经理刘瑾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指导救火及事后处理工作;并成立了由火灾事故临时救援小组,通过现场勘查、调查取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及直接经济损失,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和防范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事故发生经过及救援情况

2010年11月27日11时40分许,在201宿舍休息的员工李艳波、陈海波两位员工听到砰的一声巨响后、急忙跑出房间看见208宿舍屋内向外冒着浓烟,于是立即拿起灭火器冲向火场,并呼叫着火了、着火了……,由于火势、烟气太大,灭火器已无济于事,随后拿着灭火器退出了火场,此时在其他宿舍员工也闻讯出来,张海洋、徐刚想从宿舍一排、三排通道靠近着火点进行扑救,但由于烟气迅速蔓延无法靠近,只好退出,并找来消防带连接好跑到车间通水,进行扑救。

在此次火灾的过程中,张永军、尚云忠、李艳波、梅建、杨全昌等人拿着消防水枪、灭火器在火场冲在第一线,车间主任刘猛一边向领导汇报,一边组织人员进行灭火,在此同时安排人员拨打119,员工们先是将玻璃砸碎,将房间内的火势浇灭,火势向房顶上蹿火势将

房顶上的木架烧着,此时李伟文闻讯赶来此时火势已蔓延至207宿舍上方,由于火势过猛在灭火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屋内石膏顶的阻挡,消防水无法冲向着火点,并发现火势向两面房间不断蔓延,李伟文扛来两根钢管想将石膏顶捅掉,但无法将大面积石膏顶捅掉,后又提出拿梯子上房将顶瓦拆掉从上向内部着火点直接喷水,将火势控制在206至207宿舍之间,阻止火势向东边的房间蔓延,并要求从209宿舍西面通风口及拆除房顶瓦向内扑救,由于烟气较大着火点在上部无看见,灭火器无法得到合理使用,想用消防枪但水带长度不够,此时消防队人员到达现场,约20分钟后火势被完全控制,经过我们员工及消防人员的共同努力1个多小时的紧张抢救,这场大火终于被扑灭了!

二、 事故善后处理情况

事故发生后,二分公司领导班子立即组织人员对人员进行安置,调配宿舍、购置被褥等,截止下午17点左右所有员工全部安置到西一排和三排宿舍,所有受灾宿舍人员领取了被褥,同时水电供应正常,保证员工了正常生活,员工情绪比较稳定。同时要求安防员加大夜班巡逻力度,防止灾后盗窃及二次起火的发生

三、事故原因及性质

此次重大火灾事故的原因是:据调查,208宿舍员工使用电器负荷,引起电路起火并引爆放在桌上的显示器致使此次大火,另外宿舍消防设施不健全,没有按规定配备相应消防水路及消防栓,灭火人员从车间接入消防水管,延误了救火时间,再加上当天风力较大等众多因素致使火势进一步蔓延。

四、防范和整改措施

这是我公司发生第一起重大火灾事故,影响极其恶劣,教训极其深刻。公司各部门必须深刻吸取教训,以对公司生命财产极端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加强消防安全工作,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强化安全监管,最大限度地防范和遏制重特大消防安全事故发生,我们应从以下几条入手

第一,进行安全彻查,消除安全隐患。。

第二,职工安全教育存在薄弱环节,缺乏安全隐患意识,违规用电现象严重,需要对员工进行安全用电培训。

第三,规范宿舍管理,加大宿舍管理力度,严肃处理违规用电及乱拉乱接现象。

第四,严禁在宿舍内抽烟。

第五加大消防设备配备,按照消防部门要求给宿舍装上专用消防管道及消防栓。

第五篇: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火灾

事故调查报告

一、事故概况

2011年**月**日12点50分,**公司**厂房电机短路起火。该位置系两面铁皮夹泡末的非阻燃材料,因高温作用,墙体内的泡末燃烧,高温拌发大量烟尘产生,引燃室内的地毯和木地板。

**公司**厂房车间本就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室又进一步形成一个更为封闭小空间,致使浓烟积蓄更多,对救援带来极大的阻挠。

2011年**月**5日12:55:28,**消防队接到报警电话,称**公司**厂房发生火灾。**消防队立即组织两车九人赶赴火灾现场,于12:57:32出B区大门;于12:58:57过A区大门;于12:59:25过A区二门;于12:59:34过A区地磅房;于12:59:40过A区**部电工班门口;于12:59:54过**厂房门口并到达火灾现场。[见附件及说明1.1-1.7图片]

到场后,由于室内烟雾非常浓[见附件说明3.5图片],起火点与起火物质均不明确,又被该分厂人员告知用水施救会损坏设备,针对此情况,消防人员采用灭火器实施救援。在使用大量灭火器无效的情况下,经现场请示温总,立即使用水进行施救,在尽量保证设备的情况下于13:27分左右将火扑灭。在明火扑灭后,江津消防支队德感中队13:30分左右也到达了现场[见附件说明1.8图片],他们立即使用专业排烟设备进行排烟,通过较长时间的排烟,顺利将室内烟雾排空,使得此次火灾事故得以成功处置,并将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事后,我队对火灾现场进行了初步勘察,从火灾现场痕迹来看,有可能是

该厂房旁的空气压缩机过热发生故障造成电气线路短路起火,并引燃地面油污和隔热层里的泡沫,且现场可能工作人员缺位,未能及时发现火情,从而造成了火势的蔓延、扩大。[见附件说明3.3-3.4图片]

同时,通过此次火灾事故,我们也要从中吸取教训,各单位对各类电气设施,特别是重点部位和死角的电气设施要加大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作为我们职能部门,也需要加大对各单位的督促、检查、考核力度,共同努力,确保公司的生产安全。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起火原因

火灾救援后,我队对火灾现场进行了初步勘察,从火灾现场痕迹来看,基本可以确定是该厂房旁的空气压缩机过热,发生故障造成电气线路短路起火。在**室当班工作人员***部测试组——****同志的证词材料中,也提到是“5月5日12点50分左右,我到达P300仪器室门口时听到有异响,马上去查看,看到空压机起很大的火。”[见附件说明3.6图片]

(二)火灾扩大的原因

1.火灾未能及时发现

由于是大功率电器设备短路起火,温度应该很高,高温引燃地面油污和隔热层里的泡沫,且现场工作人员缺位。P300仪器室当班工作人员***部测试组——谢武俊的证词材料中,也提到是“**月**日12点50分左右,我到达P300仪器室门口时听到有异响,马上去查看”可以说明他是在12:50左右“到达”现场,其真正起火时间现场并没有任何人。由于未能及时发现火情,从而造成了火势的蔓延、扩大。

2.火灾现场的建筑材料违反消防要求

从火灾现场来看,其建筑材料是以双层薄铁皮加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这种材料严重不能阻燃,并且一遇见高温就能融化、自燃并伴生浓烟。

生产现场铺设地毯也不符合消防安全规定。类似这样多油雾的磨齿间内,空气中的油雾浓度相对较大,铺设地毯不利于消防安全。

3.建筑结构违反消防要求

无消防通道,无通风口,完全在半密闭的恒温间内,再次密闭成一单独空间。这样的建筑形式导致内部空气不能有效流通,高温后极可能引起易燃物质自燃,并有毒烟雾不能及时、有效、快速排出,容易造成人员窒息伤亡。

三、起火部位起火点的认定

1.据查,**室当班工作人员***部测试组——****同志的证词材料中,提到是“**月**日12点50分左右,我到达**室门口时听到有异响,马上去查看,看到空压机起很大的火,我立即关闭附近电源”。

2.经过现场勘察,可以确认**机的电机部分已经完全烧毁、融化;相邻的电路设施也是完全烧毁。

3.空气压缩机邻近的铁皮墙面油漆与其他过火地方的墙面油漆完全不一样。是一种重度烧毁的迹象。

4.由**机至平台,一路过火迹象明显。

基于以上原因,可以认定**公司**火灾事故起火点为:**室后,**机起火。

四、起火原因调查

围绕起火部位和起火点,我们对可能的四种起火原因(纵火、烟头起火、自燃、电线短路起火)进行了认真的调查。

1.排除纵火

据查,火灾时在起火部位附近有工作人员正在加班,并有监控录象可以证明,无有意纵火迹象,可排除纵火。

2.排除烟头起火

据查,**公司及**分公司、**部均明确要求工人不准在生产区内吸烟,调查中没发现有人在生产区内吸烟。

在场人虽均证实,火灾发生前未闻到焦味及见到烟等异常情况,从火灾发生的过程看,起火较突然,不存在阴燃起火特征。

据此,可排除烟头引起火灾的可能。

3.排除自燃起火

据查实,现场基本无自燃物品,不具备自燃的条件,可排除自燃起火。

4.电器短路引起火灾的调查分析

据查,起火部位可以认定**公司**火灾事故起火点为:**室后,**机起火。 据资料显示:电源线发生短路时,短路点会产生电弧或电火花,其温度可达2000~7000℃。完全能够融化铁、铜等金属物质。

经现场勘察,起火点空气压缩机的电机外壳已经完全融化,那么基本可以断定,正是由于空气压缩机的电机短路,产生至少2000~7000℃的高温后,直接融化掉了电机外壳,引发火灾。

五、火因分析意见

综上所述,经大量的调查分析,我们排除了纵火、遗留烟头起火、自燃引起这次火灾,我们认为:**公司**火灾是**室后,**机的电机短路,产生至少2000~7000℃的高温后,直接融化掉了电机外壳。高温引燃大量使用的建筑材料双层薄铁皮加聚氨酯泡沫墙体,拌生浓烟,引发火灾。

六、事故责任及处理意见

一)事故认定:

1.次事故系电器短路引发,但在设备运转的时候,设备现场负责人员离开,未对设备起到监管的作用,致使大火蔓延,有失职行为。

2.火灾发生后,未第一时间向消防队报警。

3.公司消防人员到达现场后,火灾发生场地负责人未及时向消防人员通报现场情况,致使消防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火灾现场内被燃烧的**机及气罐实施零距离救援,虽未造成重大爆炸伤亡事故,但此事故现场负责人应负知情不报,隐瞒重大危险源,极度不配合事故救援的责任。

二)处理意见:

1.对现场工作人员**同志给予1000元经济处罚。

2.对**管理部根据**企(2011)**号文件精神进行考核处理(发生万元以下的火灾扣500—1000元;万元以上的,每万元增扣500元。)。

3. 责成该部进行书面检讨,并报公司防火委员会。

****办公室

**年**月**日

附件说明: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概论下一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