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大专行政管理毕业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日益重视,社会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水平越来越高。截至2011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总数为224.4万人,卫生部表示,争取到2015年,全国护士队伍数量要达到286万,大专以上护士比例超过60%。

第一篇:大专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大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浅谈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使大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挑战,因此需要强化大专院校育人功能,强化大专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品质规范。本文从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素质、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学生社团发展及加强网络使用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为改革和创新大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作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大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方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使大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挑战,因此需要强化大专院校育人功能,强化大专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品质规范。本文从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素质、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学生社团发展及加强网络使用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为改革和创新大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作了有益的探索。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大学教育,从本质上说,是成人教育,大学管理也应该是成人式的管理。但目前许多大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大多还停留在“管理学生”的层次上,是居高临下的,大人对小孩的管理。从长远看,这样的管理方式容易造成大多数学生的成年期再次被推迟。因为他们无法获得自我塑造、自我锻炼的机会,所以,也不可能独自应付困难、真正走向成熟。学生心理上的幼年期从中学延续到了大学,大学管理因而也沿用着中学模式。这就需要在管理理念和手段上转变观念。

首先是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方略。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在学校学生管理中,要特别重视研究管理对象,了解管理对象,从管理对象的要求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管理对象的发展需求。其次,应实现个性化管理。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实现人的价值。学校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独特价值,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挖掘学生潜能,开发与培养学生创造性,使学生成为拥有自己独特兴趣、善于进行独立思考、勇于提出新观点、新见解,在创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社会需求型人才。最后,要规范学校的管理条例,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各大专院校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依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并以此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从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素质

大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形势和发展趋势,面对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因势利导做好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首先,学校专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要加强自身修养,明确神圣职责,增强责任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努力学习,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不断总结适应新形势、新情况下学生工作的新经验、新成果,在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实现自身的价值。对于那些刚进入工作岗位、还没有经验的辅导员,要对其进行岗前培训,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化、信息化培训,使其能够认清自身的职业特点和学生工作的规律,改进工作方法。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年轻教师与学生没有代沟、容易沟通的优势,这样更容易让学生产生认同感。此外,还要做好老教师传帮带的工作,以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动新教师快速掌握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快速打开工作局面。其次,大专院校所有教师都应该具有育人职责,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教师的道德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学校道德教育的成效。教师及各类管理人员要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和作用,确立全员育人和全程育人的观念。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旨在形成良好的风气。这就需要加大建设的力度,校内校外一起抓,课中和课余一起抓,整合学校、班级、实习单位和社会多方面的力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学校的目标、育人理念、校训等,都要通过反复宣传,转换成师生的座右铭,学校的思想教育、信息集散,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有机组合,形成浓厚的氛围。此外,可以拓展文化濡染内容和范围,例如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假日新视野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热点问题和社情民意的调查,解决现实问题,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也可以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为广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心理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校园文化建设的结果,应该是环境优美、教风正、学风浓、创新性强、人文气氛浓厚。这样的校园,这样的管理,易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四、鼓励学生社团发展

大专院校学生社团为学生个性的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舞台。它不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也是学生素质拓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在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以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的方式,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控制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积极动手能力、自主创造能力,使他们具备自我学习、自我约束和自我提高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真正的主体,达到以学生为中心。

五、加强网络使用管理

针对目前网络上各种信息泛滥的现状、占领校园网络文化阵地的现象,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是当前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为此,学校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研究,在校园里安装必要的过滤系统,过滤掉那些不健康的信息。第二,开展网络知识宣传,对学生进行网络指导,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和如何辨别真伪信息、不健康网站的教育,使学生学会正确上网,从而规范校园网络管理。

总之,大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千头万绪的,工作方法也千差万别,同时形势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这就要求我们这些肩负着教书育人职责的学生工作者,要在实践工作中努力探讨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管理水平不断上升新台阶,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身心健康,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杜宗洪

第二篇:护理专业大专中毕业生择业观念调查分析与对策

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日益重视,社会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水平越来越高。截至2011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总数为224.4万人,卫生部表示,争取到2015年,全国护士队伍数量要达到286万,大专以上护士比例超过60%。河南卫生系统提出了医疗资源倍增计划,《河南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指出,到2015年,全省注册护士总数要达到24万,而截至“十一五”末,河南省注册护士总数为14万人,亦即,到2015年,河南省各级医院护士还有10万人缺口。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护理专业人员就业本该不存在难题,但是现实的情况是,一部分护理专业毕业生出现就业困难,一部分用人单位却没有招到合适的护理人员。针对这一现象,课题组对大专、中专即将毕业的护生就业意向进行调查,了解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意向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以供有关决策部门参考。

对象和方法

对象。某学院10级、11级两个年级、两个学历层次、两个学习阶段护理专业学生300人。其中10级为正在参加实习的100名中专护生;11级是即将进入实习的100名中专护生和100名大专护生。其中,中专护生中有男生10人,大专护生全部为女生。学生中有19%为城镇户口,81%为农村户口。

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按照基本情况、择业标准、影响因素、择业过程、择业态度等五个方面共计27项内容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有效率达100%。问卷回收后由专业人员进行统计学处理。

分析与讨论

择业标准

表1显示,学生普遍将中小城市作为首选,综合起来占到54%;其次是大城市占到38%,均不愿意到乡镇基层就业,仅仅占到8%。

表2显示,毕业生薪酬期望标准2000元以上的占到62.7%,大专生对薪酬的要求在2500以上的都占到该人群的40%,要求相对较高。

表3显示,在就业单位选择上,公立医院占据绝对优势,占到71.3%,私立医院仅占3%,大专生中没有一个人愿意到私立医院就业,并且,统计数据表明,社区服务中心的就业意向太少,仅占总就业意向的4.3%,反映出就业方向选择相对不合理。

究其原因,大城市就业压力大,生活成本高,半数以上毕业生打算到中小城市就业,显示出就业比较理性;超过80%的学生是从农村辛辛苦苦“考”出来的,并且,城市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好,因此,大部分毕业生不愿到乡镇基层就业。城市生活成本的增加导致薪酬期望标准提高,大专生因为付出的更多,因此要求较高。在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由于传统的找单位要稳定、有编制、有依靠思想的影响,致使不愿到私立医院就业;社区服务中心多是基层医疗单位,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发展空间受限,因此不愿到社区卫生单位就业,表现出就业选择的不理性。

择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表4显示,毕业生普遍认为专业能力起到决定性作用,占到51%;而人际交往、思想品质分别为24.7%、24.3%。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正处于实习阶段的中专生认为思想品德应该与专业能力相当,均达到了该人群的36%,说明该阶段学生意识到职业道德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表5显示,大专生与中专生有一个明显的分歧,即大专生认为,用人单位最看重毕业生的实践经历,占到35%,而中专生认为是学历因素,但是,两者均把所学专业是否对口和学习成绩作为重要参考。

表6显示,有近40%的学生认为就业市场不规范,存在不公平竞争,是择业过程中的主要问题;26.7%的学生认为专门人才供大于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总量减少了。19.3%的学生认为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不够,也是择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近几年高校扩招、人才培养规模扩大,导致高学历的技能型人才不断增多,给中专生带来了很大压力,他们在就业时受到学历的困扰,而大专生就业时,在学历层面占有一定的优势,因此,他们认为用人单位更为看重的是实践经历。在就业市场中,存在着依靠熟人关系就业的现象,尽管是极少部分,但是不公平竞争对就业者情感影响较大,这是社会现实。另外,由于部分学生没能顺利就业,或者出现就业难题,就把原因归结为培养人才太多,供大于求了,这是误解。

择业过程调查

表7显示,大部分毕业生就业计划很明确,毕业后即就业;中专生中有73%左右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在实习学生中,这一比例占到了43%,说明中专生有强烈的提升学历的愿望;总体而言,选择自主创业的仅仅为5.3%,大专生没有一名学生愿意自主创业,这表明自主创业教育严重缺失。

表8显示,大专生认为是由学校提供就业信息、推荐就业是求职的首选,占该人群的46%,而中专生认为通过家庭、托熟人关系是首选,占该人群的60%;但不管如何,均把参加招聘会作为第三考虑方案。此种情况表明,被动性选择工作,靠别人安排仍是学生的一种就业习惯。

表9显示,择业时学生最希望的得到的求职信息是有关面试和演示的技巧以及职场的礼仪,占到了40%;其次,是医院的介绍和招聘信息,再次是相关医院护士的现身说法,占到11.7%。

中专生由于学历层次较低,特别是参加实习后,更是发现,医疗单位中本科护生,甚至硕士护理人员也比较常见,增加了其继续深造的紧迫感;护理专业有行业的特殊性,毕业后依靠本专业自主创业的可能性较小,学校自主创业教育的缺失也导致其缺乏相应的知识与能力。中专生由于年龄较小,在工作安排上多听从父母,造成依靠家庭关系或者托熟人安排工作作为首选项的局面;而大专生多是由于信任度的问题,更加愿意相信来到学校招聘的单位,或者是听从学校推荐的工作。

择业心态调查

表10显示,大专生中有40%的学生对未来能否顺利就业心里没底;中专生依赖家人找工作的相对较多,比例占到29%;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正处于实习过程中的中专生,明显地表现出自卑恐惧心理,害怕畢业即失业,此类人员占到14%。

表11显示,当求职状况不尽如人意时,大专生有超过76%的人愿意降低标准,接受与专业有关联的工作,显示出就业比较务实。但是中专生相比显得理性不足。

总体上看,超过30%的学生对未来的就业感到盲目、恐慌,表面上看是由于学历层次和就业形势的压力,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就业观念的误区,高学历的护理专业毕业生确实是大量存在的,但并不是没有工作岗位给大专生和中专生,主要是由于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定位不准造成的。正在实习的中专形成较大的就业恐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在实际工作中,接触到较多的高学历护理人才,因此感到就业压力较大。

对策

加强学生就业观念教育,鼓励到基层就业

河南卫生系统实施的医疗资源倍增计划,要大力提升县级医院的病床数,大力发展民营医院,進一步增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的护理力量,到2015年,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工作的护士要达到1.5万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护比达到1∶1~1∶1.5。

由此可以看出,以民营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代表的基层卫生医疗单位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这意味着,护理专业目前出现就业难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念定位不准,就业期望值过高引起的。

鉴于此,政府部门要大力宣传基层护理人员需求情况,制定出台基层就业的鼓励办法,将工资待遇、职称晋升、继续深造、个人发展等考虑进去,以提升基层岗位吸引力;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在对护理专业毕业生进行职业指导时,积极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提倡艰苦奋斗作风,提倡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社会最需要的县级城市、民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农村乡(镇)卫生院就业,实现自我价值;毕业生应调整择业心态,切忌好高骛远、急功近利,要摆正位置、脚踏实地,使自己的择业原则符合社会的需要,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结合[1],促使就业更加顺利,更加有效。

开设低学历护生专业特定方向培训,增强就业竞争力,帮助树立自信心

由于本科护生,甚至硕士护生的批量培养,使得医院等医疗机构在招聘的同等条件下,大量选聘高学历人才,导致低学历护生,尤其是中专护生承受较大的就业压力。有鉴于此,教育培训机构要结合社会、医疗单位、基层单位实际需求情况,开辟护理专业的特色方向,培养职业针对性较强的护生,让低学历人才具有某一方面的突出优势,具有不可替代性,从而增强低学历护生的就业竞争力,树立就业的信心。比如,根据中专生踏实肯干、对待遇要求相对不高、愿意去基层工作的特点,开设适合农村、城镇居民的社区护理、家庭型护理、婴幼儿护理、特殊老人护理,甚至以此可以开展类似于钟点工、家政护理的自主创业教育,从而帮助就业、创业。

分层对待,为中职生提升学历创造条件,为大专生开展实践培训

《河南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增加大专层次护士比例,缩减中专层次护士比例。到2015年,全省护士队伍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士应不低于60%;二级医院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士应不低于50%,并有一定比例的硕士、本科人才。

调查显示,因感受到低学历带来的压力,中专生要求提升学历的愿望比较迫切。为此,在逐步缩减中职生护理教育的同时,政府、高校要重视现有中职护生提升学历的诉求,创造条件,给该层次学生的学历提升搭建平台。

针对大专生,根据就业特点,要加强实践培训,探索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开展“1+1+1”培训模式,一年专业基础课学习,一年临床实训课训练,一年医院顶岗实习[2];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理论理解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使技能型人才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规范就业市场行为,引导学生通过招聘会,自我推荐促进就业

调查显示,就业中确实存在着极个别招聘不规范的现象,但是,绝大部分单位还是按照人才引进的标准进行招聘。为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由政府部门组织的医疗用人单位公开招聘时,要实行公开、公正、公平,制定合理条件,进行阳光操作;医院等用人单位到学校组织自主招聘时,要面向学生公开选拔,并及时通报结果;学生在参加竞聘时,要敢于展示自我,竞聘失败时,要善于总结不足,避免下次失误,而不是一味的归结为招聘不公平。

同时,学校要积极联系用人单位,甚至同类学校联合起来,联系用人单位开展有针对性的人才招聘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通过招聘会,让学生自主与用人单位面谈,增进双方的了解,促进就业。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增强护生就业竞争力

调查显示,许多毕业生对就业形势、政策及用人单位录用标准缺乏了解。许多学生比较关心有关面试额演示的技巧以及职称礼仪。针对此种情况,首先,作为教育培训机构应该全面了解就业形势,及时获取各种就业资讯,动态把握就业政策,多渠道拓展就业门路,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在平时举办职业生涯设计大赛,开办就业技巧、简历制作方面的培训或讲座,邀请用人单位作医院录用标准等实用知识讲座;其次,加大对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关于指导学生合理就业的培训力度,形成全员抓就业的良好局面[3];再次,政府部门、学校可以联合医院举办不同层次的、不同范围的护理技能竞赛,提高护生参与意识,形成正确的竞争导向,以赛促练,以此提升护生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

作者:金志利

第三篇:高职五年制大专班级管理工作之思考

摘 要: 五年制大专的班级管理工作相对滞后,本文将结合作者自身工作实际,从分析五年制高职学生的主要特征入手,提出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若干要点。

关键词: 五年一贯制;高职;班级管理

五年一贯制大专(高职)是国家教育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项目,招收对象为参加中考的应届初中毕业生,被高校录取后学制5年,成绩合格颁发普通高校统招大学专科毕业证书。近几年五年一贯制大专招生规模逐渐扩大,而学生班级管理方面却明显滞后,有的是照搬中专或高中模式,有的是沿用三年制大专模式。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帮助提升五年一贯制大专(高职)学生的整体竞争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人将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对这一问题作粗略分析并提出若干对策。

一、五年一贯制大专(高职)学生和三年制大专学生的差异

1、生源不同。三年制高职的招生对象主要为高级中学毕业生,五年一贯制高职的招生对象为初级中学毕业生。所以三年制大专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要好于五年一贯制大专学生。

2、年龄不同。三年制大专生年龄都在18周岁以上,已是成年人,五年制大专学生入学年龄在15周岁左右,尚未成年,正处在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转变的当口上。所以五年制大专生普遍比较单纯、幼稚、整体上适应环境的能力要弱于三年制大专生。

3、学习年限不同。三年制高职的教学时间为3年,所学课程均为大学课程,而五年制高职的教学时间为连续不间断的5年,分为两个阶段分步实施,前三年所学课程为中专课程,后两年才接触大学文化课程。

二、五年一贯制大专(高职)学生的主要特征

1、年龄小,行为叛逆。五年制学生前两年的年龄在15-16周岁,尚未成年,他们想法比较单纯、行为比较幼稚,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时会颠倒黑白、是非不分,两个人之间的冲突可能会引发两群人之间的打斗。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刚好又处在青春发育期,身体发育迅速、精力旺盛、虽然心理尚未成熟,但他们渴望自由与独立,所以他们会表现得非常叛逆,往往会和人对着干,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他们看来都是束缚他们自由的条条框框。在这样想法的支配下,有的学生就会经常性地迟到、早退、旷课;有的学生又不顾老师和家长的劝告整天沉溺于网络游戏、QQ聊天;甚至还有个别学生会和街头小混混呆在一起,参与聚众斗殴等等。

2、 各方面能力较为低下。学习能力方面,由于五年制前三年相当于中专阶段的学习,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和普通高中有着根本区别,课程设置的面要广很多,既有基础文化课程,如语文、英语、数学等,又有相当数量的专业课程,如会计学、统计学、经济学等等。进入后两年,大量的大学文化课程全面铺开,五年制学生本身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缺乏自学能力,又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他们在很多课程的学习特别是一些专业课程上存在较大的障碍,这也是大部分五年制学生成绩差的主要原因之一。生活能力方面,五年制学生年龄偏小,在家中又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呵护下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相当多的住宿生不能很好适应学校寄宿生活。即便是离学校较远,每天需要很早出门,但由于惧怕独立生活,有的学生依然会选择走读。五年制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也有待提高。五年制学生年龄小,从小娇生惯养,考虑问题的时候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出现矛盾的时候只知道维护自己利益,不懂得退让,所以他们的人际关系普遍比三年制学生的紧张,班级内部小帮派小团体较多,冲突矛盾不断,班级凝聚力不强。

3、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不高。五年制学生一般在初中小学阶段成绩就不够理想,对学习普遍缺乏信心,很多人选择上五年制也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做出的无奈之举,很多学生包括他们家长都是抱着混文凭的态度。他们对于为什么学习,如何搞好自己的学习不感兴趣。上课时候玩手机、看小说、聊天、打瞌睡的大有人在,有些学生即使考试挂科还是照玩不误,丝毫没把学习放在心上。他们大多对未来感到迷茫,没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不知道将来的人生方向。虽然国家推出了针对五年制大专的专转本计划,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五年制报考的人数比三年制要少很多,最后录取的情况也不够理想。

三、五年一贯制(高职)班级管理工作的要点

1、要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班主任老师的职责首先是为学生服务,其次才是管理班级。五年制大专学生年龄偏小,在生活学习为人处事等各方面能力较弱,所以尤其需要班主任的艰辛付出。如果班主任老师高高在上,摆出一副管理者的姿态,那就非常容易遭致学生的抵制并进而产生对立。班主任老师首先要有爱心,不能因为他们是五年制的学生而瞧不起他们,要主动积极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地加以肯定和奖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对于班级的后进生不能嫌弃。其次,班主任要有足够的耐心,五年制的学生思想比较简单幼稚,容易走极端,行为又比较叛逆,一次两次的教育和规劝可能并不起什么作用。班主任老师千万不能气馁,更不能一走了事,尝试着换一种思路换一个方法或许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最后,班主任工作的责任心至关重要,要把班主任工作看做是自己的事业,任何时候都要心系学生。

2、要建立合理的班级制度。五年制学生尽管年龄偏小,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比较笼统,班主任可以在入学之初和班级学生一起制订自己班级的规章制度。内容必须全面和具体,可以涉及出勤、纪律、学习成绩、劳动、活动参与等诸多方面,每一方面都规定出奖励和惩罚的具体情况。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这个制度为自己评分,通过这个过程他们可以明确自己的优势,找出存在的不足,并进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3、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五年制学生年龄小,思考问题的方式会比较简单,如果班主任做事缺乏原则,经常摇摆不定,则很容易受到学生的否定,班主任的威信就难以树立。“公开”指的是应该在全班公开的事情绝不要在下面暗中操作,特别是一些涉及到学生非常敏感涉及他们利益的事情,如班干部评选、确定奖学金名单等。“公正”指的是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必须客观、不可带着有色眼镜,不能凭经验办事,在给出处理意见前一定要有调查分析的过程。“公平”指的是班主任老师在处理问题时要一碗水端平,同样的事情不管对谁必须是同样处理,切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而影响到处理结果。做到了“公开”、“公平”和“公正”,学生就会对班主任老师产生信任感,有困惑时会找他倾诉,有喜悦时也会找他分享,在受到班主任的批评后也能比较顺利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五年制学生前三年的学习以打基础为主,这期间班主任要着眼于建设良好的班级风气,使得每一个班级成员要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在全班形成一种在学习上你追我赶的氛围。同时,班主任要适度放权,尝试让学生自我管理,可以多设一些岗位,让班级成员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锻炼自己。进入大专阶段的学习后,班主任工作重心要转移到毕业就业上,要指导学生作好初步的职业规划。这期间可以通过班会活动、讲座或者聊天等形式让学生接触到社会就业状况,让学生明白当前企业的用工需求,同时鼓励学生多考证、多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玉梅,《大学生厌学心理调查研究》,《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9

[2]李永强,《浅谈高职大学生中特殊群体》,《教育论丛》2010

[3]李静、吕卫华,《五年一贯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论》,《文艺生活》2012.1

[4]程梅,《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5]尹小玲、秦源,《五年一贯制高职前期教育策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作者简介:

杨微(1975-),江苏无锡人,无锡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

作者:杨微

上一篇:建筑施工工程师论文下一篇:房地产企业经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