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讲义

2023-02-24

第一篇: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讲义

学校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讲义分析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讲义

熊开元

培训时间:2012年9月20日 培训地点:十里坪九年制学校 培训对象:老师、学生 培训内容:

1、学校火灾的特点

2、简单火灾扑救知识

3、火灾现场逃生方法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是学校开学的第一天,为了提高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突发火灾时的逃生自救能力,保证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学校安排了这次消防宣传培训,体现了校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我们师生的关心爱护, 另外,我也非常感谢校领导给我这次与大家共同学习和认识的机会,我从小在大山里长大文化不高,普通话讲不好,也没在这大场面讲过话,有些紧张,讲的不妥之处请大家原谅。

火是人类进化的重要标志,用火是人类文明的必要条件。然而,火,这个人类不可缺少的双刃剑,在带给人们无尽福祉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深重的灾难。火灾是无形的,我们应对的措施就应该在于预防,以不变应万变。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下面分别从学校火灾特点、火灾扑救知识、火灾现场逃生方法等几个方面简单进行讲解。

一、学校火灾特点

1、易造成巨大的伤亡。学校是人员集中场所,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1997年5月23日凌晨3时许,云南省富宁县洞波乡中心学校学生一女生在床上蚊帐内点蜡烛看书,不慎碰倒蜡烛引燃蚊帐和衣物引起火灾。烧死学生21人,伤2人,烧毁宿舍24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2003 年 11 月 24 日凌晨,俄罗斯莫斯科人民友谊大学学生宿舍发生火灾。 200名学生被烧伤, 41 名学生被烧死。其中有中国留学生 46 人烧伤, 11 人死亡。失火原因是电线短路。2001年3月26日6时48分,非洲国家肯尼亚首都一所公立学校的学生宿舍发生特大火灾,58名男学童葬身火海,28人被烧成重伤; 2004年10月2日晚8时25分许,某高校一学生公寓301宿舍发生一起火灾事故,致使配置给该宿舍使用的箱子架、物品柜等设施因火灾被损,另有价值5000余元的学生个人财物被烧毁。经查,这起火灾事故是有同学违反学生公寓管理制度在宿舍内私自使用大功率电器时而造成的(寝室当时无人)。具体原因是:插在主接线板的电热杯放在箱子架顶层,水烧干后自燃,并引燃临近的易燃品,如箱子架上所放的书籍、衣物、被子等,最终酿成火灾事故。1994 年 12 月 8 日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在学校组织汇报演出时,舞台光柱灯烤燃附近纱幕引起火灾发生特大火灾事故。火灾造成 130 人受伤,

325 人死亡。这些学校火灾案例不是数字的简单罗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陨落。

2、特大火灾易发时间多在晚上。学校火灾大都是发生在晚上。有的学校防盗或治安需要,采取了一些安全措施,如给宿舍的窗户加装防护栏,楼道出口安装防护用的铁栅栏。有的寄宿制中小学采取封闭式管理,禁止学生随意外出,学生管理者为图省事,在学生就寝后将宿舍楼出口上锁。凡此种种,一旦深夜发生火灾,人员疏散混乱,极易造成找不到出口而酿成灾难的后果。

3、易发部位多为学生宿舍。2003年2月20日凌晨5时,武汉大学测绘校区一男生宿舍4栋三楼一寝室突发大火,火借风势瞬时吞噬了整个三楼22间寝室。7时10分,大火基本被扑灭,3楼烧得只剩下断壁残垣。2003年12月2日早上6时49分,北京交通大学18号楼6层一研究生宿舍发生火灾。起火原因是学生使用“热得快”将水烧干所致。

学生宿舍是学校火灾隐患最突出所在,在一些学校的学生宿舍存在乱接电线、违章用电、宿舍内吸烟、蜡烛照明、熏蚊、楼道不畅通和消防器材配备不齐全等问题。

4、学校防火安全教育不到位,师生员工缺泛逃生自救训练是难逃厄运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的学校很少或从来没有组织对师生员工的防火安全、应急疏散和逃生自救教育培训,他们缺乏消防安全意识,遇到火灾就会惊慌失措,致使

局面失控。不管何种原因发生火灾如何处置呢?

下面我们讲一下简单火灾扑救知识。

1、当你在学习或生活中,一旦遇到发生火情,首先要稳住情绪,绝不要惊慌失措。如果是刚起的小火,或者说火势处于初起阶段,应及时利用室内的水龙头或灭火器积极扑救,掌握最有利的灭火时机,也可以在行动时边操作边呼救,否则小火不救反而耽误时机最后酿成火灾。

2、“火势扩大,及时呼救”:火灾刚发生时,称为初起阶段,如控制不住,3-5分钟就开始发展蔓延,此时的火势开始扩大,难以一举扑灭,您就要大声呼救,动员其他人来协助灭火,同时打119向消防队报告火警。在其他人帮助都控制不住的情况下,应迅速离开房间,并随手将门关死,防止空气流通而促使烟火快速蔓延,为消防队救火赢得时间。

3、“报警电话,牢记119”:发现火灾,应立即报警,拨打报警电话。打电话报警时,要讲清楚着火地点的全称、地理位置及燃烧的物质和范围,并留下回电话时的号码、姓名、当听到消防队表示立即出警后,方可挂断电话,随后要立即派人到主要路口接应消防车的到来。在这还请大家记住:消防队救火是不收钱的,大家尽可放心。

4、“冷却灭火,浇水降服”:“水火不相容”是指水可以起到冷却降温的作用,把水浇到燃烧的物质上,可以使

温度降至该燃烧物的燃点以下;同时,产生的水蒸气又能冲淡可燃气体和氧气的浓度;高压密集的水流更能强制冲散燃烧物和减弱燃烧强度,这些都能达到灭火效果。但水也不是万能的灭火剂,因为水可以导电,会引起触电;水、油不相容,用水灭油火,会造成油火漂盈,要谨慎用之。故电着火、油起火不益直接用水灭火。

5、“沙土覆盖,窒息灭火”:窒息灭火的方法,是小火阶段最好的手段。灭火时采取覆盖的方式,就是用锅盖、湿棉被、泡沫、沙土等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在燃烧物上,隔绝空气,使燃烧物质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闷死”,此举不会造成水渍损失,方法既简单,器材又方便,了解这一招,可使大家永保平安。

6、“室内起火,隔离搬家”:室内起火后,如果火势一时难以控制扑灭,要先将室内的液化气和汽油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抢出。在人员撤离房间的同时,可将电视机、收录机等贵重物品搬走。这种方法叫做隔离灭火法,也叫搬家法。当然,在火势小的情况下,只要把燃烧物质周围的可燃、易燃物搬走,火灾就不会扩大。但要特别注意,如果室内火已燃大的时候,你绝不可因寻钱救物而失去逃生疏散的良机。

7、“切断电源,方能水救”:当家用电器和电线设施起火或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及时切断电源,然后才能用水扑救,否则,会产生浇水后导电,造成人员伤亡。

8、“身上着火,打滚水浇”:在火场中,身上衣服着火者由于惊慌失措,往往边狂奔边大喊大叫或用手拍打,这些方法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迅速逃离火场,然后就地打滚或用水浇(有清水潭时也可以跳入水中)。不要狂喊大叫,以免火焰吸入喉部,引起咽喉部及内脏灼伤。不要狂奔或用力拍打,这样会增大受创面积和延烧其他部位。用手去拍打,就会造成裸露的手严重受伤。

三、火灾现场逃生方法

1、“熟悉环境,暗记出口”:当你来到陌生的地方,特别是在商场、宾馆等庞大建筑物中,为了自身的安全,务必留心一下太平门及疏散通道的位置及楼梯的方位等,以便一旦遇到火灾险情的时候,不至于迷失方向而盲目地往火海里闯,往死胡同里钻。

2、“保持冷静,寻路逃生”:当楼房发生火灾时,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切不可惊慌失措,以免做出错误决断而冒险跳楼。选择逃生的路线要注意:朝有照明或者明亮处迅速撤离;若在楼梯上,应选择往下跑;若被火挡住,就要通过窗口或者阳台等往外逃生。

3、“毛巾妙用,过滤烟毒”:据有关资料统计,在火灾中丧生的人,受烟雾中毒、窒息而死亡的比例远比烧死的要高,大约比率高达70%以上。因此,当你被烟困住时,防烟雾中毒,防窒息死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毛巾可顺手捡来作空气过滤器,人在烟雾中,用折叠6-8层的湿毛巾蒙鼻保护,可减少60%烟雾毒气的吸入。首先把毛巾弄湿,之后折叠成6-8层,蒙住口鼻,压低身体,快速逃离火场。

4、“明辨方向,逃离火场”:楼房着火后,火焰夹着浓烟滚滚而来,所以,你在跑离火场时,千万不要在弄不清楚方向的情况下乱跑,如普通电梯一旦跑进去就遇上断电,无疑等于钻进死亡的“囚笼”;同时,也不可躲入床下或壁柜中,这样会令救援者难以发现。正确的选择是:沿烟气不浓、大火尚未烧及的楼梯、应急疏散通道、楼外附设敞开式楼梯等往下跑,一旦在下跑的过程中受到烟火或人为的封堵,应从水平方向选择其他通道,或临时退守到房间及避难层内,争取时间,进而采用其它方法逃生。

5、“烟雾场所,匍匐前进”:现代建筑虽然比较坚固,但几乎所有的装饰材料,诸如用塑料吊顶,人造宝丽板等,均为易燃物品。这些化学装饰材料燃烧时所散发的有毒气体,随着浓烟快于人奔跑速度的4-8倍迅速蔓延,人们即使不烧死,也会因烟雾毒气而窒息死亡。所以,当烟雾太浓时,

可以用毛巾或湿布捂住口鼻,屏住呼吸,防止烟雾毒气呛入体内。同时,宜俯卧爬行,因烟气及毒气比空气轻,贴近地面的空气,一般比较清洁少烟,且含氧量较多,可避免被毒烟熏倒而窒息。

6、“结绳自救,脱离险境”:如果火灾发生时安全通道被堵,救援人员又不能及时赶到,情况万分危急时,你可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可将窗帘、被罩、床单等撕成条,连接成绳,用水浇湿,一端紧固在暖气管道或其他负载物体上,另一端沿窗口下垂直至地面或较低的楼层的窗口、阳台处,顺绳下滑逃生。

7、“堵塞门户,固守求生”:固守房中求生,可谓一种选择,当你所在的居所发生火灾,如果用手摸房门感到烫手,则说明房外火势已经进入“发展阶段”。此时若开门,火焰和浓烟就会迎面扑来。对于汹涌而来的烟雾,务必紧闭门窗,并用毛巾,被子堵塞门缝,并向上泼水,顶住烟火进攻。

校园内发生火灾主要原因是违章用火用电、电气线路老化、人为违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消防安全措施不落实所致,校园内一旦发生火灾不仅给国家和个人财产造成损失,甚至危急生命,而且还会严重影响校园安全和校园各项秩序。防范校园火灾是每一位师生员工的共同责任,我们决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应吸取其他学校火灾事故教训,在日常工作

学习生活中,要时刻敲醒消防安全的警钟,从思想上树立牢固的消防安全意识,从我做起,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各项制度,认真整改消除消防安全隐患。只有做到警钟常鸣,才能确保校园长治久安。我们新河中学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消防安全,管理得力、措施落实,我校的消防安全形势处于良好状态,

希望通过这次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 进一步提高大家的防火意识,增强大家的自救能力,尽量减轻火灾损害。最后我祝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学业有成。

谢谢大家!

第二篇:食品药品协管员、信息员培训讲义基本知识.

食品安全监管基本知识

一、从事食品经营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食品生产:常见的如白酒小作坊、糕点小作坊、榨油小作坊、挂面小作坊等(需要对食品原材料进行加工

食品流通:副食店、超市(采购后售卖,不做任何加工 餐饮服务:餐馆(提供就餐场所 以上三个环节存在交叉

二、哪些食品被禁止生产经营(《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二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 (三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四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五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 (六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七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 (八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九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十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十一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要求的食品。 三:食品经营有哪些基本要求

1、证、照齐全(先证后照,证是主体

2、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学习和培训。

3、从业人员有健康体检证明(可在乡镇卫生院办理

4、采购食品、食品添加剂及相关产品应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并做好记录保存不少于两年

5、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6、预包装食品要有标签:(一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二成分或者配料表;(三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四保质期;(五产品标准代号;(六贮存条件;(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八生产许可证编号;(九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

7、不生产经营第二条提到的食品。

四、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工作职责(暂行

一、协助乡镇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做好本辖区的食品药品安全日常工作。

二、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食品药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配合乡镇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三、了解掌握本辖区食品药品生产、经营、消费等情况以及群众对食品药品质量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收集、整理、汇总和分析本辖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并定期上报反馈。

四、及时举报本辖区食品药品违法违规行为,报告本辖区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协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做好调查取证和应急处置工作。

五、负责本辖区群体性聚餐的备案登记,做好群体性聚餐安全监督指导工作。

六、按时参加县、乡镇组织的食品药品安全会议和各种培训活动。

七、完成乡镇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交办的其他工作。

五、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工作职责(暂行

一、开展或协助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工作。

二、负责收集和提供辖区内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和消费单位的基本情况和相关信息。

三、及时报告涉嫌违反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的行为和线索,协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和处理。

四、及时上报辖区内的食物中毒和不明原因病死家畜、家禽事件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五、配合做好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群众监督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建议或意见。

六、接受乡镇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和相关职能部门组织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

七、积极配合做好乡镇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安排的其他工作。

六、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基本资料:

1、负责人、从业人员身份证,以及健康体检证明(可在卫生院体检

2、经营场所使用证明

3、工商所出具的《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4、此外还需要具有达到标准的经营场所条件

第三篇:档案管理知识培训讲义

档案管理基础知识

一、档案

(一)涵义

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1、档案的来源: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档案又来源于形成者自身的实践活动

2、档案的形成条件:是由文件材料有条件转化来的

3、档案的形式是多样的

4、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

(二)、档案的种类

1、按历史时期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2、按档案的内容、性质分:

文书档案:反映党务、行政管理活动的纸质文件材料 科技档案: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及个人从事生产、科研、基建及管理活动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应当归档保存的科技文件材料

专门档案:指各种专门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

3、按档案载体形式分:

1 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

4、按档案所用文字分:

汉语言文字档案、满文档案、藏文档案、蒙文档案、外文档案

二、档案工作

(一)内容

管理档案和档案事业的活动: 狭义:管理档案

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利用、编研 广义:管理档案事业

档案室工作、档案馆工作、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档案专业教育工作、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档案宣传出版工作、档案外事工作等。

三、机关档案工作

(一)涵义:机关档案工作就是管理机关档案和机关档案事业的工作。

(二)机构的设臵和人员的配备

1、机关要设臵综合档案室

机关档案管理机构就是对本单位不同门类、不同载体的全部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机构,即我们平常所讲的机关综合档案室。

2、档案人员的配备

(三)、机关档案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

1、归档制度:包括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和归档要求。

2、档案利用制度:包括档案利用的范围、方式、要求、批准手续

3、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包括档案人员的职责、权限、任务、考核和奖惩措施。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要对岗不对人,即档案人员在这个岗位上做到什么,人员多少不同,职责分工不同。

4、档案保管制度:包括档案的安全保护和库房、设备管理措施。

5、档案保密制度:包括档案保密措施和对档案人员的保密要求。

6、档案管理办法:包括档案工作的体制、机构、人员配臵及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统计、鉴定、移交等内容。可以制定成一个各种门类及载体档案的管理办法,也可以各种门类及载体档案的管理办法分别制定。

(四)、档案保管的基本物质条件 两个方面:

一是有适宜保存档案的库房;库房的选择:

1、承重负荷要符合要求,地面、墙壁要坚固、平整、光滑

2、库房的门窗要小、少,密封要好。

3、库房应远离火源。库房中的电器、照明导线应采用芯导线,并用铁管保护暗敷。库房不要靠近锅炉房。

4、不能选择在水房旁,也不能选在无地下室或防潮结构不好的底层,更不能选在地下室。随着照片、录音、录像、磁盘、光盘等特殊载体档案数量的增加,有条件的机关档案室还应设立

3 专门存放的库房。无专门库房也可在库房内设臵防磁柜,把磁性声像档案放入其中减少外界磁场对它的影响。

5、库内照明使用白炽灯,不用日光灯。

6、要做好库房清洁卫生工作。

7、放臵防虫、鼠药剂

8、要配备测量温湿度的仪表,自动记录更好,人工记录的要按时登记。

二是档案保管所必须的设施设备:

档案装具(五节柜、密集架、卷皮、卷盒等)、防潮去湿、空气调节和空气处理设备、吸尘器、防火装臵(含防火报警器和灭火装臵)、档案库房门窗上要安装防盗门和防护栏、计算机、录音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复印机、打印机等设施设备。

库房中的档案柜、架应排列一致,如有大小样式不一的柜架,应分开排列,尽量做到整齐、美观、一致。装具的排放,既要充分利用空间,又不能太拥挤,主要通道宽度不应少于1米;装具与装具之间的间距为80厘米左右;有窗的库房,装具应与窗垂直排放,以便通风和防止阳光直射;柜架不应紧靠墙壁,柜架与墙之间的距离在10厘米以上,以防潮湿。

所有装具应统一编号。在一间库房内,档案装具的编号顺序是:自门口起,从左向右,回行时从右至左编顺序号,一套档案箱的上下也要编号,其方法是从上而下逐个编号。

四、文件材料的归档

(一)涵义

文件材料的归档,就是将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移交档案

4 机构保存。

(二)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见文件)

(三)归档的要求

1、归档份数

各类文件材料一般归档一式一份,比较重要的可以适当增加归档份数,如基建档案,为满足日常需要,向有关单位、专业档案馆报送的需要,归档可适当多几份。新型文件材料的归档份数按有关规定执行,如磁性载体文件归档一式两份,电子文件归档一式三份。

2、归档的质量要求

(1)归档的文件材料的种类、份数以及每份文件的页数必须齐全、完整、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原始性、真实性,能正确反映本单位各项活动的基本面貌和历史过程。

(2)归档文件材料要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材料之间的历史联系,区分不同价值,经过系统分类,整理编目,以件或立成案卷均可,质量要符合规范要求。

(3)、归档的文件材料应符合形成过程中的质量要求,以利长久保存。

A、公文格式必须符合规定格式

B、发文卡的格式要符合《发文稿纸格式》(GB802—89)中的规定。

C、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 D、字迹材料要耐久

3、归档的时间

5 机关文书在形成的第二年六月底前归档,科技档案在任务完成或告一段落后归档。会计档案在会计终了后暂由会计部门保管一年,期满后归档,照片档案冲洗加工后及时归档或随其他载体档案一起归档,磁性载体文件待项目结束后转换成标准格式及时归档。

4、归档(接收)手续 归档手续包括:

第一,编制归档文件材料案卷目录或移交清单,一式两份,移交时按目录或移交清单点交清楚,交接双方签字后各留一份,以便查考。

第二,归档材料中若遇有关问题需要说明时,可附说明材料,以备日后查阅。

在档案工作与文书处理工作由一人兼管的单位,虽不存在办理归档手续的问题,但在档案工作人员调动工作时,需参照上述办法办理交接手续。

归档文件的整理

根据国家档案局2000年12月发布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山西省档案局在2002年3月印发了《山西省〈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实施细则》,归档文件的整理是文书档案整理的又一方法,其实质是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是对机关文书立卷的重大改革。

一、基本概念 (一)归档文件

归档文件是指立档单位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的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各种纸质文件材料。这里的归档文件有特

6 指,并不是所有的文件。首先是指办理完毕,即完成了其文书处理程序或是一组具有逻辑联系的文件完成了其逻辑关系之后。其次它是指纸质文书材料,暂不涉及科技档案、会计等专门档案及声像、电子等特殊体载体材料的整理。

(二)归档文件的整理

归档文件的整理指对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制目录、装盒,使之有序化的过程。

(三)件

件是归档文件的整理单位。一般指一份文件,即每份文件的正本与定稿、正件与附件、原件与复印件、转发文与被转发文为一件,统计报表、名册、图册等一册(本)为一件。

二、归档文件整理的质量要求

(一)归档文件的整理要符合其整理原则

归档文件的整理原则是: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这一原则与立卷的原则是一致的,操作时体现在分类时将同一、机构形成的文件保管期限相同的相对集中,不能取消分类,排列时按事由排列,保管期限长的还要重点整理。

(二)、归档文件应齐全完整

第一、按照《归档范围》应归档的文件全部归档,不能少一份一件一页。

第二、对破损的文件予以修整,字迹模糊或易褪变的文件附有复制件或作耐久处理后与原件保存在一起。第

三、整理归档文件所使用的书写材料、纸张、装订材料等符合档案长久保管的要

7 求。

三、归档文件的整理方法

(一)装订

1、归档文件装订以件为单位,因此首先要按照前述中件的概念来确立整理单位——件。需要注意的是阅文卡要与正文作一件,复制件与原件作一件。

2、文件修整

(1)修裱。对破损的永久、长期保存的文件要使用粘合剂和特定的纸张(宣纸)进行修补、托裱。

(2)复制。对于字迹褪变、模糊不清的文件要采用复印或字迹固定液等方法进行加固。

(3)去除金属物。文件制作时普遍使用的装订用品,如订书钉、曲别针、大头针等,其材质以铁、铝等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为主,容易被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氧化和腐蚀,使文件纸张受到损害。因此,文件整理时需去除这些易锈蚀的金属物,已装订成册的刊物、书籍可保持原册封。

(4)超大纸张折叠。公文用纸幅面规格包括A4型和16开型两种。实际工作中,某些特殊形式的文件,如报表等纸张幅面大于上述两种规格,整理时可统一折成A4幅面大小,折叠时注意尽量减少折叠的次数,折痕处尽量位于文件、图表字迹之外。

3、件内排序

件内排序,即:正本在前,定稿在后;正件在前,附件在后;原件在前,复制件在后;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中文本在前,外文本在后;阅文卡在前,文件在后。

4、编制页号

归档文件按件逐页编制页号,以固定件内材料的顺序和位臵。页号用阿拉伯数字在有文字正面的右下角,背面的左下角标注;已有页码的报表、图册可不再重新编制页码。

5、装订

归档文件修整、排序、编制页号完毕后,要采用三孔一线、缝纫、不锈钢夹等符合档案保护要求的装订材料、方法在左侧重新加以装订,装订时可加封面。已经成册的报表、图册保持原册封。

(二)分类

归档文件数量较少的单位可按——保管期限进行分类。

1、按分类

按分类,就是将文件根据形成和处理的分类。正确地判定文件的日期并归入相应,是决定分类的关键。一般文件以签发日期(落款日期)为准,包括计划、规划、总结、预决算、统计报表、法规性文件等。跨形成的文件统一归入办结,如会议、案件,请示、批复。几份文件作一件时,以装订时排在前面的日期为准。

2、按保管期限分类

按保管期限分类就是将文件按其划定的不同保管期限进行分类。保管期限目前仍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如果国家修订为永久、定期(可定30年、15年等)则分为永久、定期两类。

(三)排列

归档文件的排列是指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事由

9 结合时间顺序排列。会议文件、统计报表、关于同一事由的来文与复文等成套性文件应集中排列。

“事由”可指一件具体的事,或一个具体的问题,或一段较紧密的工作过程等。通过强调事由、界定事由,使密切相关、参照性强的文件从实体上相对集中,可以进一步体现出最低一级类目内归档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方便检索利用。

“最低一级类目”指分类时所确定的类目体系中设在最低一级的类目,例如按照“——保管期限”分类,“保管期限”即为最低一级类目。

具体排列方法,在同一事由内的归档文件,按文件时间顺序排;不同事由的归档文件排列,即事由排列,也可按事由的时间顺序排列。会议文件、统计报表集中排列。如有机构分类,机构按习惯顺序排。保管期限按永久、长期、短期排。

(四)编制档号

归档文件编制档号是指将归档文件在全宗中的位臵标识为符号,并以归档章的形式在归档文件上注明。归档章由全宗号、类目号、件号、页数、保管期限等项目组成。

1、全宗号:档案馆给立档单位编制的代号

2、类目号:分类方案中类目的标识符号

3、件号:按——保管期限分类的,文件在同一同一期限内依事由结合时间顺序编号。整理归档文件只编室编件号。

4、页数:指每一件归档文件的页数。

5、保管期限:根据国家规定划定的文件的保管期限。

10 归档章可直接印制在封面上,没有封面的加盖在归档文件的首页上端。

(五)编制目录

1、归档文件目录设件号、责任者、文号、题名、日期、页数、备注等项目

①件号:填写室编件号。

②责任者:制发文件的组织或个人,即文件的发文机关或署名者。

③文号:文件的发文字号,要照实登录。

④题名:文件标题,没有标题或者标题含义不清,不能揭示或不能全面揭示文件内容,应根据文件内容重新拟写或补充标题,外加“[ ]”号。

⑤日期:文件的形成日期(落款日期),以8位阿拉伯数字标注年月日,如2002年3月15日标注为20020315。

⑥页数:每一件归档文件的页数。 ⑦备注:注释文件需说明的情况。

2、归档文件目录应装订成册(目录本)并编封面。归档文件目录与分类方案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可以按末级类目编制,也可按上一级类目编制。

如按照——保管期限分类的目录编制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可以每个装订一本目录,二是每个按永久、长期、短期装订三本目录。

(六)将归档文件按室编件号顺序装入档案盒,并填写档案盒脊及备考表。

1、档案盒

档案盒封面应标明全宗名称。档案盒的外形尺寸为310×220mm(长×宽),盒脊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设臵20mm,30mm、40 mm等几种规格。

档案盒脊设全宗号、类目号、室编件号、馆编件号等项目。件号填写盒内第一件文件和最后一件文件的件号,中间用“—”号连接,不按组织机构分类的单位,组织机构项空臵不填。

2、装盒方法

注:以下所述方法不适用于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业务档案,专指业务档案以外的其它文书档案的装盒方法;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业务档案仍按一单位一盒的方法装盒。

(1)严格按件号顺序装盒。

(2)不同的归档文件不应放入同一档案盒。 (3)不同保管期限的文件不应放入同一档案盒。 (4)分类中设臵机构层次的,不同机构的不应放入同一档案盒。

(5)同一事由的文件不一定必须装入同一档案盒。

3、备考表

备考表臵于盒内文件之后,项目包括:盒内文件情况说明、整理人、检查人和日期。

(1)盒内情况说明:填写盒内文件的档案及文件的缺损、修改、补充、移出、销毁等情况。

(2)整理人:负责检查归档文件整理质量的人员姓名。 (3)检查人:负责检查归档文件整理质量的人员姓名。

12 (4)日期:归档文件整理完毕的日期。

第四篇: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2005年1月19日)

今天,我受教育局和卫生局、防疫站领导的委托,给大家介绍一些有关艾滋病防治方面的知识,供大家参考。

现在艾滋病确实成了一个沉重的话题。一提到艾滋病,我相信,不管是卫生工作者还是教育工作者,心情都是十分沉重的。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开始听到艾滋病这个新的疾病时,感到的是陌生和新奇、遥远和神秘的话,那么在20多年后的今天,再提到艾滋病的时候,人们的普遍反应是恐惧和惊慌!这是因为,艾滋病不但来势凶猛,而且也是不治之症。从1981年全球在美国首次发现艾滋病后,经过短短的16年时间,也就是说在1997年,全球24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亚洲的偏僻山区和大洋洲岛屿的十几个小国外,已有210个国家和地区发现了艾滋病疫情。

在我国,艾滋病的感染和发病速度也是相当惊人的。从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到1997年年底,艾滋病已蔓延到,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现在全国已不再有空白省份。也就是说,中国--这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已经找不到可以躲避艾滋病这个瘟神的净土。河南省也是众所周知的重灾区。安阳市也没有空白县;我县也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怎能不让人震惊!

艾滋病,这种严重摧残人类的“世界瘟疫”、“超级癌症”,涉及的范围早已不限医疗卫生本身,它还涉及社会经济和人们的伦理道德、行为方式等很多方面,从而成为当今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世界性重大热点问题。

古往今来,人类经历了无数次惨绝人寰的瘟疫和战争。但是,没有任何一次的瘟疫和战争让人类陷入如此巨大的惊慌和恐惧;没有任何一次的瘟疫和战争对社会产生了如此强大的冲击。

这就是被人们称为“超级癌症”、“世纪杀手”的“艾滋病”!

控制艾滋病、最终战胜艾滋病,首先要认识艾滋病。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让我们共同认识艾滋病,了解怎样防治艾滋病。

大家手头上可能都有安阳市教委印制的《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骨干师资培训班资料汇编》,这个资料编写的比较好,很切合学校的实际。但是,作为承担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有必要对艾滋病防治知识,了解得更全面一些。本着这个目的,今天,我主要介绍以下六个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当前艾滋病的流行状况;

二是:艾滋病艾滋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三是:艾滋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四是:艾滋病的诊断

五是:艾滋病的治疗;

六是: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

现在介绍第一个问题:艾滋病的流行状况:

艾滋病的起源究竟在什么时间,现在还没有定论。20世纪下半叶,一种被称为21世纪超级杀手的疾病开始被人们所认识。大约是在70年代末期,医生们开始碰到一些奇怪的病例,这些病人尽管曾是十分健康的,但患病后全身的免疫系统几乎完全崩溃,所有的医疗手段也不能挽救他们的生命。

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发布报告:在1980年10月到1981年5月期间,先后发现5例病例,经检查确诊得了“卡氏肺囊虫肺炎”,免疫功能极度衰竭,患者均为男性同性恋者。

世界卫生组织(WHO)与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1982年9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正式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ency Syndome)”为该病命名,即人们俗称的艾滋病。艾滋病的英文简称为AIDS,A是Acquire,获得的意思,因为免疫缺陷通常发生在以往身体健康的青壮年身上,说明是后天获得的,而不是先天就有的;I和D是Immune Deficiency,免疫缺陷的意思; S是Syndrome,综合征的意思,指因某种疾病而引起的种种症状的合称。国内1986年以前音译为“爱滋病”,后来考虑到该命名会引起人们的误解,以为此病只是通过性途径传播而忽视了其他传播途径,故改名为“艾滋病”。

经过多年积极的研究和探索,1983年5月,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肿瘤病毒室主任乐克·蒙特尼尔(Luc Montagbier)博士等率先在《SCIENCE》杂志上刊登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从一个患淋巴结肿大综合症病人的血清中分离出一种新的人类逆转录病retrovirus),将其称为淋巴结病相关病毒。此后,世界各地不少学者相继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和唾液中分离出上述病毒。1985年4月,在美国亚特兰大召开的国际艾滋病专题会议上,正式将导致艾滋病的这种逆转录病毒命名为LAV/HTLA-III。1985年6月更名为HIV。在第39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今后艾滋病病毒即以HIV命名,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fic-ciency Virus)。

HIV严重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现代免疫学理论告诉我们,一旦人体免疫机能严重受损,人体不但失去对有害病菌的防御能力,而且一些本来无致病能力的病原微生物也可在人体内大量繁殖,导致机体发病。人体感染上HIV后,病人因抵抗疾病的能力极度下降而百病丛生,以致患上特殊的肠炎、肺炎、脑炎及其他感染或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最后因长期消耗,骨瘦如柴,衰竭而死。

艾滋病被人类认识是在70年代,那么艾滋病病毒是不是也是在70年代才有的呢?有的科学家认为,HIV是一种老病毒,在数百年以前就已存在,只不过没有被发现而已;但也有一些科学家持否定观点,他们认为HIV不是新发现的老病毒,而确实是一种新病毒,它的产生大约在四五十年前。对艾滋病病毒的起源,科学家的观点也不统一。有学者认为,HIV是人类所特有的,只是被发现的时间问题;也有学者认为,HIV不是人类所特有 的,可能起源于与人类关系比较密切的某些动物,比如说HIV是灵长类动物逆转录病毒的变种,或是来源于狒狒。HIV究竟来自何处?是人类特有的呢,还是人兽共有的呢?有待进一步考证。了解HIV的起源,将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提供重要的信息。

不管怎样,艾滋病还是向人类健康发起了新的挑战。

从1981年6月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至1981年12月,在这短短的6个月,全世界就有15个国家发现艾滋病,那时患病人数也只有155人;到了1985年,全世界已有43个国家发现了艾滋病,患病人数也高达13500人,死亡人数6079人。当时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哈夫丹·马勒不禁痛哭失声。他说:“死神来了!”。是啊,死神真的来了!死神带着冷酷、阴森的狞笑,疯狂地扑向放纵自己的人们。在此后的岁月的里,死神以势不可挡的强劲势头,扑向整个人类。

1997年底,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公布,全球24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亚洲的偏僻山区和大洋洲岛屿的十几个小国外,已有210个国家和地区发现了艾滋病疫情,全世界艾滋病毒感染者已达3006万人,平均每天有1.6万人新感染上这种病毒,也就是说,每5.4秒就有一个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死于艾滋病的总人数已达1170万人。流行程度比以前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1992年,科学家曾预言,2000年人类将有250万人成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而当人类真正迈进2000年时,全世界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竟达到了3400万,因艾滋病而死亡的人数至少为1880万,因艾滋病所造成的孤儿就有1320万。正是由于艾滋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现在世界上每一个人实际上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艾滋病的威胁。艾滋病被称为“世纪瘟疫”,它就像一头难以驯服的恶魔,正在慢慢吞噬着人类,危害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2004年11月23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表的《2004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报告》称,2004年,全球艾滋病感染人数达3940万人,其中:成年人为3720万人,15岁以下儿童为220万人,2004年新增感染者490万人,这一数字也超过了去年的480万。死亡300万人,比上一年增加了20万人,创下年死亡人数之最。

从2004年全球艾滋病疫情形势分析,有这样几个特点:

1、有明显的地区特点:艾滋病感染者95%在非洲等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看来疾病与贫困是联系在一起的。艾滋病感染最严重的是非洲,在南部非洲,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艾滋病感染者,尤其是津巴布韦和博茨瓦纳最为严重,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感染者。南部非洲这个只有世界10%人口的地区,艾滋病感染者就占了全球的70%。前一段,中央电视台播出一条新闻,说: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大儿子马克贾托,因患艾滋病医治无效于6日在约翰内斯堡一家医院里死亡。南非现有人口4500万,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艾滋病,艾滋病是南非最大的社会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艾滋病发病的重心有从非洲向亚洲转移的趋势。

2、有明显的年龄特点:艾滋病感染者的年龄,大都在15-49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感染者约占25%,有些地区占50%以上。这大概与这个年龄断的群体,处于性活跃期有关。艾滋病使这些地区的人口寿命降低到40岁以下,造成了社会劳动力的严重缺乏。

3、男女性别差异越来越小。前几年资料显示男女性别比为4:1,2004年为1.44:1。在全球3720万成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中,女性几乎占到了一半,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女性所占的比例更是高达60%,妇女化和年轻化已经成为艾滋病传染的新趋势。妇女艾滋病感染率升高的原因与妇女的社会地位、生活习俗有关。在非洲的一些国家,孕妇艾滋病感染率高达到50%。受艾滋病感染的孕妇,将会通过胎盘将艾滋病毒直接传染给婴儿,更加剧了艾滋病的传播,影响人口质量,影响种族繁衍。非洲的有些国家面临着种族灭绝的危险。因此,2004年的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确定为“关注妇女,抗击艾滋”。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的艾滋病流行情况:

1985年6月,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青年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一例境外输入型艾滋病病例,也是在我国境内首次发现的艾滋病病人。

中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随着国际交往的发展,艾滋病的危险也波及到中国。根据中国进行的流行病学监测和研究结果看来,中国正在面临着可以预见的、日益严重的艾滋病的威胁。中国自1985年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的流行呈快速上升趋势。近年来艾滋病病例报告数一直以平均每年30%至40%的速度快速增长,加上流行的危险因素还广泛存在,艾滋病在中国31个省市正以迅猛的速度和超强的威力将其魔掌伸向各个角落,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严峻的公共安全问题。

到1992年12月,已有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报告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感染总人数969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2例。

1997年9月底,全国共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者8277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68例。

到了1998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1170例,其中包括艾滋病病人338例,死亡184例。到此为止,全国已不再有空白省份。

从现在的角度看,上述这些数据,在统计方法上是有问题的。这些数据是当时官方掌握的确切数字,并不是经过普查的数据,大量的漏报的感染者和病人,并没有包括在内。后来经过普查和科学测算,我国证实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数,超出人们的想象。

2004年12月1日,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联合发布了《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这个报告公布了我国最新的艾滋病疫情。报告中说,2003年底,我国有48%的县报告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估计现存感染者人数为84万,全人群感染率约0.07%。从2004年1月-9月,我国又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89067例,其中艾滋病新增病例9620例。根据这个报告,可以这样理解,2003年底以前的现存者是84万,加上已经死去的20万-24万,再加上2004年1-9月份新增加的89067例,我国累计发生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人共有117万左右。我国的艾滋病疫情是亚洲第2位(印度是亚洲第1,510万)、世界第14位。据专家估计,到2010年,我国的艾滋病感染者将达到1000万。这是相当惊人的!

我国的艾滋病流行,大致经历了这么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流行前期(1985年6月-1988年9月):这个阶段的特点主要是输入型,感染者和病人多数是外国人和海外华人。

第二阶段为流行初期(1988年10月-1994年10月):这个阶段的特点主要是,感染者主要集中在西南边境的吸毒人群及一些高危人群。

第三阶段为快速扩展期(1994年11月-今):这个阶段的特点,除了吸毒人群外,我国的中部和东部的流动有偿献血等人群中,发现了大量的感染者。近几年,艾滋病感染者有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艾滋病感染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地区等构成比较复杂。

我国艾滋病流行的特点:我国艾滋病流行虽然开始较晚,但发展迅猛。从1994年进入快速增长期后,有以下4个特点:

1、流行范围扩大:我国从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人,到1998年底已传遍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涉及全国48%的县。

2、感染人数增多:截止2004年9月,不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全国累计艾滋病感染者已达117万之多,其中:死亡20多万人。这些数字可能接近实际一些。(前几年公布的数字是:2000年9月30日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为20711例、死亡741例。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主要是党和政府在艾滋病疫情上,坚持实事求是,认真普查的结果。)

3、感染人群增加:感染人群已不局限于吸毒,而扩散到整个高危人群,如吸毒、卖淫、性乱、职业有偿献血、流动人口,甚至一般人群。

4、男女性别比例缩小:女性艾滋病感染者人数逐年增加。报告艾滋病感染者中女性的比例是:1998年是15.3%、2000年是19.4%、2002年是25.4%、2004年9月是39%。

我国艾滋病流行的因素:

1、性病发病率逐年增高;

2、流动人口剧增。我国流动人口已达8000万-1.2亿,且文化水平较低、年龄在20-25岁的打工仔和打工妹占相当大的比例,他们正处于性活跃时期,自我控制能力又较差,这个群体成为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

3、性观念和性行为的改变;

4、吸毒、贩毒现象的蔓延;

5、卖淫嫖娼屡禁不止;

6、医源性感染;这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7、艾滋病预防知识缺乏。

我们再来看一下河南的艾滋病疫情:

可以这样说,河南的艾滋病疫情是全国关注的一个重点。

河南省从1995年3月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至2002年6月底,累计发现并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928例,其中发病335例,死亡238例。这是当时官方掌握和公布的数字。实际上,我省的艾滋病感染者远不是这些。导致河南艾滋病感染的最主要的原因是90年代初期的有偿献血。在河南的驻马店、周口、信阳、开封等地,滥采血浆成风,有偿献血失控。不少有偿献血者,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经过几年的潜伏期后,出现了艾滋病的症状。驻马店上蔡县文楼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004年6月文楼村艾滋病疫情:全村3211口人,有卖血史1310人,全村共有HIV感染者784人,现症病人455人,因艾滋病死亡78人,全村70%的人家有艾滋病人或艾滋病毒携带者。文楼村30岁以上的村民大都卖过血,而相当部分村民得以幸免于难是因为他们卖血用的是“全采”。全采是将血液从人体内一次性输出,只要针头没有病毒也就没有危险了。

村民感染艾滋病均是因为危险的“单采”。所谓单采血浆,就是把采到的血用离心机分层,只要血浆,把红细胞回输卖血者。据一位卖过单采的病人介绍,每次单采都需要先从卖血者抽出800毫升满满两大袋的“全血”,经过离心机和净化室分离后,再将下层的400毫升红细胞回输给卖血者。然而,灾难开始降临到浑然不觉的卖血人群身上。专家认为,卖血的几个环节存在着致命的漏洞。首先是抽完血后剪断输血管的消毒剪和掐血袋口的消毒钳,这两个器械都与抽出来的全血接触。然后是离心机,离心机转速非常快,经常出现血袋被甩破的情况,导致离心机里鲜血淋漓。但血站一般只是把破损严重的血袋扔掉,如果血细胞流失不太严重则照常操作。整个输出和回输的过程中,采血针头都没有摘下。献血者根本看不到采血员换血袋。这种情况下,同样会有沾有别人血液的红细胞被回输。在回输阶段,无论是消毒剪、消毒钳,还是离心机,使病毒的传播成为可能。

为了彻底搞清楚河南艾滋病疫情,从2004年7月26日开始,河南省委、省政府共组织50多万人,对全省既往有偿献血人员进行拉网式普查检测,普查面覆盖了全省所有的51187行政村和居委会。截止到8月31日,共登记既往有偿供血人员280476人,并对260025人进行了艾滋病抗体检测,检测率达到95.96%。在9月1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卫生厅厅长马建中公布了这次普查的结果:通过普查确认,结合以往掌握的疫情,目前河南省共有艾滋病毒感染者25036人,艾滋病现症病人11815人。普查中新发现的2003例现症病人已经全部纳入免费抗病毒治疗和抗机会性感染治疗范围。这次普查查清了河南省既往有偿供血者人数以及其中的艾滋病感染人数、发病人数。在25036例艾滋病感染者中,农村患者共有24339例,占97.22%;感染途径以既往有偿供血感染为主,占到86.69%。这表明,河南省艾滋病疫情主要是既往非法采血所引起。在11815例艾滋病人中,农村病人也占98.37%。且疫情主要分布在豫东南的38个贫困村。

现在我们说,艾滋病就在我们身边丝毫并不过分。我们汤阴也并不是一片净土。我县也有2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据调查他们是前些年通过输血感染的。

现在介绍第二个问题:艾滋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在介绍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艾滋病的定义。

简单地说,艾滋病就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准确的说,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而引起,以导致被感染者免疫功能的部分或完全丧失,继而发生机会感染、肿瘤等为特点的一种新的传染病。

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上述定义表达了两个基本点:一是病因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也就是艾滋病病毒;二是疾病的主要表现是机体的免疫缺陷。免疫缺陷又主要表现在机会感染和各种肿瘤。

任何一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都需要三个环节,那就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艾滋病的发生和流行,同样具备这么三个环节。

一、艾滋病的传染源:

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通过各种途径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但还没有发展成为艾滋病人;

艾滋病人,是艾滋病感染者,经历了一定的潜伏期之后,出现了临床症状的病人。我们通常所说的艾滋病疫情,一般是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体内都携带着大量病毒,他们是艾滋病传播的传染源。

导致艾滋病的万恶之源是艾滋病病毒。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艾滋病病毒的情况。

按病毒的分类,病毒可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艾滋病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科中的RNA病毒。是一种体积很小的球形病毒,大约有一个大头针的1.6万分之一。它的结构非常简单。就是这样一个结构简单,体积很小的病毒,给人类造成了如此巨大的灾难。

艾滋病之所以这么凶险、这么难治、而目前又没有特异的预防疫苗,是艾滋病毒的以下两个特点决定的:

一是,艾滋病毒攻击的是人体的免疫细胞。T4淋巴细胞,是人体具有很强免疫功能的细胞。而艾滋病毒攻击的就是这种细胞。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寄生在免疫系统的T4淋巴细胞内,经过逆转录后,病毒的RNA就转为病毒DNA,并直接嵌在T4淋巴细胞内固有的细胞DNA上(DNA是遗传基因的主要物质),两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病毒的DNA与T4淋巴细胞的DNA有特别强的亲和力,人体没有能力将它分开。如果真能把病毒DNA杀灭,势必也同时杀灭了T4淋巴细胞。病毒侵入人体后,由潜伏状态,转变为活跃状态,细胞内的病毒DNA会受到激发,而复制出数以千计的艾滋病病毒,而新复制的艾滋病病毒,从淋巴细胞中释放出来,再去侵袭其他的健康的T4淋巴细胞,就这样,艾滋病毒不断增殖,T4淋巴细胞不断受到破坏,最后使人体整个免疫功能丧失,导致各种机会感染和肿瘤的发生。

二是,艾滋病病毒具有极强的变异能力,这一特性不仅使人类免疫系统难以起作用,而且也给特效药物和疫苗的研制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目前,全球已发现了10种艾滋病毒的亚型,在中国流行的就有8种。除了从国外传入的病毒型外,我国还发现了地地道道的“土特产品”,那就是一种新型的艾滋病病毒:重组病毒。这种艾滋病病毒是其它类型的艾滋病病毒,由云南向新疆传播的过程中杂交所形成的,是一种更加令人恐怖的病毒,其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发病期之短,均超过了世界上其他类型的所有艾滋病病毒。因此,单从重组病毒在我国流行蔓延的趋势看,中国在控制艾滋病方面所面临的任务更加紧迫、形势更加严峻。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存在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体液和组织液内,如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和伤口渗出液中均有大量的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艾滋病病毒虽然凶险,但也有其致命的弱点。它只能寄生于人的血液中,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弱,离开人体后在空气中只能生存3~5分钟。高温、干燥和一般的消毒药品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如56℃30分钟时间就能杀灭,温度越高,生存时间越短;许多化学物质如20%的酒精、2.5%的漂白粉液只要5分钟浸泡就可以完全杀灭它;油盐酱醋和人的胃液都能杀死艾滋病病毒。完整无破损的皮肤就可以防御艾滋病病毒入侵;除了黑猩猩和人外,其他任何动物和昆虫都不会感染艾滋病毒,所以与日常生活中的家禽家畜接触或被蚊虫叮咬都没有危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唾液和泪液中可含有病毒,但含量很低,而这种病毒在空气中存活时间很短,必须直接接触到对方的伤口或直接进入到血液中才能感染,所以通过咳嗽、打喷嚏的呼吸道传播是不可能的。

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过去,人们一提到艾滋病或艾滋病感染者,就错误地认为他们都有不良行为,是这个人不正经才得上这种肮脏病的。其实,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并不仅仅是性接触这一个途径。目前证实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条:

1、经血液传播。这是艾滋病传播的三大途径之一,也是我们最防不胜防的一个途径。在这个途径中,可能受到的感染来自四个方面:

①静脉吸毒。使用了吸毒者使用过的针头或注射器。

②输入了被HIV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献血者未经艾滋病病毒检验。1995年,广东省在一次抽查中,一下便发现15名职业献血者HIV抗体阳性,即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迄今,已多次在广东境内发现因输血而受感染的病例。

前一段,我国的各大新闻媒体报道了这样一条新闻:中国首次追究非法采供血传染艾滋病中渎职官员。这条报道说:内蒙古清水河县原卫生局局长李占平、副局长杨飞日前被检察机关以玩忽职守罪向法院提起公诉。这是中国因非法采供血传染艾滋病而追究行政官员司法责任的首例案件。清水河县检察院渎职侵权科科长杨有良说,李占平、杨飞任清水河县卫生局主要负责人期间,清水河县医院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下简称《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在不具备艾滋病毒检测的条件下,为患者提供自采血,导致11人感染艾滋病,2人二次性传播感染艾滋病,其中2人已经死亡。“这是1998年10月1日《献血法》实施至今,中国首例非法输血感染艾滋病毒的医疗事故。”中国艾滋病防治专家、北京佑安医院医生张可说。清水河县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南125公里,地处山区,经济落后。清水河县医院条件落后,血液储备不足,遇到临床紧急用血,不得不向卖血者买血。以至于2000年以前有5人专门为清水河县医院提供血液。其中一人现已证实为艾滋病患者。《献血法》的出台,为中国防止艾滋病毒通过输血传播提供了法律保证。《献血法》规定卫生行政部门作为主管部门,在献血、用血工作中负有监督管理的重要职责。而医疗机构在应急用血时,应对供血者做丙肝、梅毒、艾滋病检测化验,以确保临床用血安全。目前,清水河县公安局还对清水河县医院原院长王晓玲、原副院长张俊等7名相关责任人,以犯有“传染病防治失职罪”、“非法采集、供应血液罪”的嫌疑,分别采取了“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献血前,即使经过了艾滋病病毒的检验,但如果处于"窗口期",也是检测不出来的。

③重复使用医疗器械。

使用未经消毒的牙科器械和其它手术器械;

医疗机构的注射器和注射针头未经消毒;

计划免疫注射未按照要求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④移植或接受了HIV感染者或高危人群的器官、组织或精液。

除了上述四个方面外,还有其它可能引起血液传播的途径,如:

--理发、美容、穿耳孔、纹身和修脚等所使用的刀具、针具不消毒;

--相互借用或几个人共用刮脸刀、电动剃须刀和牙刷等;

--引起流血的打架、斗欧等;

--救护流血的伤员;

--长时间唇舌接触的深吻;

--皮肤有创伤或患皮肤病时相互身体直接接触的拥抱和握手。

2、性接触传播。这是指与艾滋病感染者进行有体液交换的异性和同性之间的性接触。这是HIV感染者和AIDS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全世界HIV感染者中,2/3以上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

①异性传播

与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异性进行阴道性交、肛交和口交均可引起艾滋病病毒的传染。异性传播是艾滋病流行最重要的原因。

②同性传播

与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同性进行肛交和口交均可引起艾滋病病毒的传染。

男性在急性感染期和有症状期,精液中的病毒量最高;女性在同时患有性病时,阴道液中也发现有艾滋病病毒,但比精液中要少。因此,在性传播中,男性传染给女性的风险,比女性传染给男性的风险要大的多。

3、母婴传播。患有艾滋病和艾滋病感染者的母亲,可以将艾滋病病毒传播给她所生的婴儿,概率在15%-80%之间。主要通过胎盘、胎儿经过产道时和产后母乳喂养时感染。

中国已往的艾滋病感染者,西部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吸毒人群为主;中部地区以既往有有偿献血史的人群为主;东南部沿海地区或大城市主要以性病病人和暗娼为主。

美国有一个家庭病例就很典型地说明了艾滋病的三种传播方式:

这个家庭的男主人是血友病患者,因为他在1985年注射了第八因子,感染了艾滋病毒。此后,他的妻子经检查也感染了艾滋病毒。他们有两个孩子,一个五岁的女孩,一个两岁的男孩,后来,这个四人的家庭死掉了三人,就剩下了五岁的女孩。这个病例说明:血液传丈夫,性生活传妻子,母亲传两岁的男孩,幸存的五岁女孩是在丈夫被感染以前生育的,因此未被感染。

三、艾滋病的易感人群:人类对艾滋病具有普遍易感性,即不论男女老幼,每个人都是艾滋病的易感者。

尽管人类对艾滋病普遍易感,但通过对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研究分析,已清楚地发现了最容易患艾滋病的人群,并把易患艾滋病的这个人群统称为艾滋病易感的高危人群。艾滋病的易感的高危人群主要是指:男性同性恋患者、卖淫嫖娼者、静脉吸毒成瘾者、血友病患者,接受输血及其它血制品者、以及与以上这些人群有性关系者等。

除了上述这些人群外,还有一些人群,我们也应该把他们作为高危人群去对待,那就是青少年。因为,①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常识,好奇心强,经不起诱惑,容易受毒品的诱惑而成瘾.吸毒是从吸烟开始的,吸毒的年轻人绝大多数是从吸烟开始的。一些毒贩子,故意把毒品混在香烟中,免费送给青少年,引诱青少年吸毒,以便从青少年身上捞取钱财。极少数青少年,只吸一支含有毒品的香烟,就会上瘾,一旦上瘾就难以自拔。②现在,青少年早恋现象严重,有的谈着恋爱就发生了性关系。恋爱关系既不受法律保护,也不受法律约束,往往是不专一和不稳定的,先后和几个人谈恋爱,进而发生性关系,这就是事实上的性乱,更不必说没有恋爱关系的性行为了。青少年中的这些情况,极易造成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现在介绍第三个问题:艾滋病的临床表现:

人体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可以分为4个期,一是急性感染期;二是潜伏期;三是相关综合征期;四是典型的艾滋病期。但不是每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都一定出现这4个期。大约60~7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出现初期的急性感染症状,即进入潜伏期。

一、急性感染期: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咽痛、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大,单核细胞增多等。此时,患者血液中已经有艾滋病病毒,但抗艾滋病病毒抗体的出现一般在输血感染2~8周后,或性交感染2~3个月后。

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上艾滋病病毒时,通常是检测其血液中是否有艾滋病病毒抗体存在,而不是检测血液中有没有艾滋病病毒。当血液中发现这种抗体时,化验呈阳性反应,表明这个人已经受艾滋病病毒感染。否则呈阴性反应。

窗口期:健康人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一般于2~8周后血液中可以检测到抗艾滋病病毒抗体。从艾滋病病毒感染到血液中可以检测出抗艾滋病病毒抗体的这段时间叫做窗口期。处于窗口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血液中虽然检测不到抗体,但其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已经含有艾滋病病毒,具有传染性。

二、艾滋病的潜伏期[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在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后,大多数病人于第2~8周在其血液中都会出现HIV抗体,无自觉症状和阳性体征,相当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这种情况的持续时间一般为2~5年,平均4年。潜伏期短的有几个月,长的可达10~20年之久。

三、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期:也可称为艾滋病临床早期,本期已出现艾滋病的基本特征,但症状较轻。本期一般在1年左右。主要表现为:

1、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多见于头颈部淋巴结、胸腺乳突肌后缘淋巴结,一般至少有2处,可有胀痛或压迫神经痛。

2、大多数病人出现明显的、时间不规则的发热,从持续38℃低热~间歇性40℃高热不等。

3、50%的病人出现明显的消瘦、大量水样便的腹泻。消瘦不能以发热或营养不良解释,1/3的病人的体重在3-6个月减轻在10%以上。

4、有的病人出现神经紊乱、头痛、抑郁或焦虑。

5、3/4的病人脾肿大。

6、出现不名原因的贫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T4细胞数<400mm3,T4/T8<1, HIV抗体阳性。

7、部分患者经常或反复出现条件性感染,如脚癣、念珠菌感染、湿疹、疱疹等,虽然不很严重,但常使病人感到痛苦。

四、典型的艾滋病期:也可称为艾滋病的临床晚期。主要表现为获得性免役缺陷所引起的各种机会性感染(条件性感染)、恶性病变和多系统损害。本期一般在半年-2年。

1.机会性感染

(1)卡氏肺囊虫肺炎:是艾滋病最常见的继发性感染,也是艾滋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卡氏肺囊虫广泛分布于自然界,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正常人因有抵抗力,感染后不会构成威胁,但对有免疫缺陷的艾滋病病人来说,由于免疫功能的低下,卡氏肺囊虫就在肺内大量繁殖,引起肺炎,导致病人缺氧、呼吸困难而死亡。诊断主要依据肺部X线检查、痰和免役学检测。

在寄生虫感染中,除了卡氏肺囊虫肺炎外,还有弓浆虫病。患艾滋病的孕妇感染此病后,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流产、死产或胎儿的畸形等;成年人感染后则出现脑膜炎、癫痫等。

隐孢子虫病也是艾滋病发生肠道感染的常见病之一,引起严重的霍乱样水泻便,每日5~10次不等。

(2)真菌性感染

其中以口、咽、肠道的白色念球菌最为常见,但比一般念球菌感染为重,出现口咽白膜,剥脱后灼痛,流涎,吞咽困难,腹泻,呈绿色或黏液便。

(3)细菌性感染

最常见的是肺结核,其次是淋巴结核、肠结核。因治疗效果欠佳,易早期死亡。

(4)病毒性感染

常见的有疱疹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多发生在口外、生殖器、肛门,水疱较多,炎症反应较重,常致坏死、溃疡、剧痛,持续时间长。艾滋病并发带状疱疹者不少,HIV感染者出现带状疱疹则常是艾滋病发病的预兆。疱疹多发生在肋间神经及三叉神经部位,疼痛剧烈,常溃烂或出血坏死,或呈水疱样。由痘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软疣亦不少见,多发生在外阴,腋下部位。还有乳头瘤空泡病毒所致的寻常疣、尖锐湿疣。并发肝炎病毒感染的发生率可高达76~95%,巨细胞病毒感染亦常见,表现为肝炎、肺炎或视网膜炎。

2.恶性病变

⑴卡波西肉瘤:是艾滋病发病率最高的继发性肿瘤,又叫特发性、多发性、出血性肉瘤,它是一种恶性肿瘤,进展很快,常侵犯皮肤、粘膜、胃肠道,甚至心、脑、肺等重要器官,是艾滋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多见于同性恋或异性恋的男性艾滋病病人,常发生在上半身,面(鼻梁、耳后)、口腔、咽和阴茎等处,表现为小的斑丘疹到大的结节、浸润性斑块,褐红、紫红到蓝紫色。开始出现时因皮疹不典型易被误认为皮下出血、痣或血管瘤,继续扩展后常色泽加深或深紫色周围有少许水肿。单个结节常成椭圆形,在躯干的皮疹常沿皮纹分布,像玫瑰糠疹或类似二期梅毒。一般不痛,很少出血,后期结节可融合成溃破。多数病人(70%)内脏也被累及,最常见为胃肠道、淋巴结、其次为肺。胃肠道多无症状,亦很少出血。淋巴结肿大可引起淋巴回流障碍所致的水肿(阴囊),肺部病变用X线检查难与肺部感染区别。

⑵非何杰金淋巴瘤

95%发生于淋巴组织外。骨髓受累则发热、贫血,血象及骨髓异常。脑被累及时症状无特异性,脑脊髓正常。消化道淋巴瘤表现为腹胀、肿块、排便异常或出血。

3.多器官系统损害

⑴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急性HIV脑膜炎、亚急性脑炎、进行性多灶性脑实质病、脊髓炎及周围神经病变。亚急性脑炎的病变后果就是脑萎缩,引起进行性痴呆,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生活不能自理或类似精神病症状,约30%有肌阵挛。

⑵心血管损害。可发生心包炎、心肌病变、心内膜炎,可能与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各种条件性感染、营养障碍、药物毒性等有关。

⑶HIV相关肾病。HIV可能引起局灶性阶段性肾小球硬化,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致全身免疫复合物肾炎,可致膜性肾炎,发现肾损害后常在16周内死亡。

⑷皮肤粘膜病变。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损害为口腔的毛状白斑病,又称口腔扁平湿疣。表现为舌的侧缘或舌背或颊粘膜出现白斑,有较厚的毛状粗糙突出,难剥落,表现特别,多见于同性恋或异性恋的男性。脂溢性皮炎可发生在艾滋病前驱期,皮损好发于双颊、颧部、头皮、耳后及胸部,在红斑基础上被有大片油污状鳞痂,比正常人的脂溢性皮炎严重。有的颧部红斑似红斑狼疮,有的表现为大片角化性脱屑,似银屑病,可发展为红皮病。有的艾滋病病人可伴发皮肤干燥、鱼鳞病、嗜酸细胞性脓疱性毛囊炎、瘙痒性皮疹等。

⑸视网膜炎。发生率可高达75%,是本病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

一个艾滋病人,从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到死亡,一般需要多长时间,这是许多人关心的话题。据一些资料报道,艾滋病人从感染到死亡,一般在2-20年不等。这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传入人体内的病毒多少、艾滋病人的个体健康差异、营养医疗条件等等因素有关。

一般说来,经血液传播的,病人多在4-5年内发病,6-18个月死亡;经母婴传播的,多数在5岁前发病,存活到10岁的极为少见;经性接触传播的,生存期为10年左右。

我国报道,艾滋病病人,第一年死亡率为50%;第二年为70%;第三年为85%;第五年为100%。

现在介绍第四个问题:艾滋病感染和艾滋病的诊断

一、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检测

(一)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艾滋病检测?

如果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就需要做艾滋病检测:

(1)有过嫖娼史,有过卖淫史;多性伴;或者配偶有过卖淫嫖娼史。

(2)有过静脉吸毒史,特别是与他人共用过注射器;

(3)在八十年代以前使用过第八因子等血液制品;

(4)使用过未经检测的血液制品:

(5)从事过职业卖血活动;

(二)在临床上,如果遇有高度危险行为的就诊者,持续出现下述可疑症状时,应考虑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1)发热1个月以上;

(2)在3-6个月以内,体重下降10%以上;

(3)间断或持续腹泻1个月以上;

(4)全身淋巴结肿大;

(5)持续干咳及气喘1个月以上;

(6)反复出现的鹅口疮;

(7)暗紫色皮肤结节;

(8)大脑功能损害;

(9)视力障碍、失明。

有人认为,既然艾滋病无法治愈,查出来也没有用,因而不愿意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实际上,早期接受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可以得到许多好处:

(1)减少不必要的担忧;

(2)及时改变危险行为,避免危险因素;

(3)加强自我保护,定期到医院检查,预防感染、

(4)可以早期诊断、早期接受观察治疗;

(5)及早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延缓向艾滋病的发展;

(6)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家人,如坚持使用避孕套、做好家庭内部的清洁卫生、注意消毒,防止将病毒进一步传播给别人。

通过检测,如果艾滋病病毒抗体是阳性,说明就诊者体内有艾滋病病毒,有将病毒传染给他人的可能;并且有进一步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的可能。

二、艾滋病的诊断

诊断艾滋病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流行病学史;二是

临床表现;三是实验室检查。

我国艾滋病诊断标准:

1.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又具有下述任何一项者,可为实验确诊艾滋病病人。

(1)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发热达38℃一个月以上;

(2)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腹泻(每日达3-5次)一个月以上。

(3)卡氏肺囊虫肺炎(PCR)

(4)卡波济肉瘤KS。

(5)明显的霉菌或其他条件致病感染。

2.若抗体阳性者体重减轻、发热、腹泻症状接近上述第1项时,可为实验确诊艾滋病病人。

(1)CD4/CD8(辅助/抑制)淋巴细胞计数比值<1,CD4细胞计数下降;

(2)全身淋巴结肿大;

(3)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的症状和体征,出现痴呆,辩别能力丧失,或运动神经功能障碍。

现在介绍第五个问题:艾滋病的治疗

目前,尚无可根治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药物,也没有证据表明人体会对艾滋病病毒产生保护性抗体。这是因为:

①艾滋病病毒是逆转录病毒,进入人体后,病毒连接在T4淋巴细胞的基因上,长期隐蔽,不易被人体的免疫监视系统识别。

②病毒存在细胞内,又与基因结合,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只杀病毒,而不损害人体细胞的药物。

③病毒侵袭多种细胞,而中枢神经细胞内的病毒,因血脑屏障而药物无法到达。

④病毒极易变易,而产生耐药性,不但药物难以发挥作用,也给疫苗研制带来困难。

⑤各种机会感染伴有免疫缺陷,病人的病情复杂多变,极难治疗,而治疗药物本身又能加重免疫功能的损坏,因此,治疗中矛盾很多。大多数病人会死于反复的继发感染和肿瘤。但是,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可延缓病人病程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艾滋病无法治愈。

目前,临床上治疗艾滋病的常用方法主要是:

1、抗病毒治疗。主要是抗逆转录病毒。

2、抗感染治疗。

3、抗肿瘤治疗。

4、支持疗法。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为主要目的,如使用胸腺素、丙种球蛋白等。

5、同时还要重视心里治疗和营养疗法。

目前,我国研制的中药治疗艾滋病取得了一定进展。

对待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我国政府采取了“四免一关怀”的政策。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关怀,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决心。“四免一关怀”中的“四免”分别是:

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 ,可到当地卫生部门指定的传染病医院或设有传染病区(科)的综合医院服用免费的抗病毒药物,接受抗病毒治疗;

所有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和病毒检测的人员,都可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等机构,得到免费咨询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

对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由当地承担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任务的医院提供健康咨询、产前指导和分娩服务,及时免费提供母婴阻断药物和婴儿检测试剂;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通过多种途径筹集经费,开展艾滋病遗孤的心理康复,为其提供免费义务教育。

“一关怀”指的是国家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提供救治关怀,各级政府将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纳入政府补助范围,按有关社会救济政策的规定给予生活补助;扶助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活动,增加其收入。

现在介绍第六个问题:艾滋病的预防

艾滋病发生到现在的20多年里,医学界的专家们,在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病毒学、免疫学、诊断学、预防学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这对今后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流行与传播,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尽管艾滋病是一种不治之症,但是,对它的预防还是有办法的。我们应当知道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人们的行为和习惯,所以说,预防艾滋病要采取以改变行为和习惯、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一、我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原则和目标

原则:预防为主,强化宣教,加强监测,综合治理。

目标:减少发病,控制流行,力争保持低发水平。

二、针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措施

(一)针对血液传播的措施

1、绝对不可尝试吸毒,已有毒瘾的人必须立即戒毒,因为静脉注射毒品最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传染,而吸毒者很容易接受经静脉注射毒品的吸毒方式。

2、在必须接受输血时,事前一定要了解血液来源是否安全。当患者本人不能这样做时,家属一定要重视了解情况。

3、不自行从国外带回血液制品,不注射可用可不用的血液制品。

4、参加无偿献血,不卖血,更不可到非法的地下采血点去卖血。

5、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接受计划免疫注射时,是否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不论是托儿所、幼儿园、小学都应重视。要告知已懂事的儿童,拒绝接受数人合用注射器或针头的预防注射。

6、在去医院或诊所接受拔牙或其他口腔治疗、注射、针刺治疗等时,必须了解这一医疗机构是否认真执行消毒措施。对于消毒不严的治疗或检查(如内窥镜)应拒绝接受。

7、能服药治疗的就不打针,不论是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都应尽可能避免。

8、不到消毒不严格的理发馆、美容院去理发或美容。理发、美容的刀具、针具如不消毒或不严密消毒,也有可能在刮脸、穿耳、纹眉时传播艾滋病病毒。

9、浴池的修脚刀必须彻底消毒,否则也可能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浴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均适宜于染有血液的修脚刀上的艾滋病病毒的生存。

10、电动剃须刀、刮脸刀不要互相借用,因为刮脸、剃须时经常会使面颊皮肤发生轻微擦伤。人们往往不能觉察这种细小的损伤,但是你在刮完脸后尝试用肥皂水涂抹脸部,便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皮肤刺痛,这表示已有表皮损伤。

11、牙刷必须每人自备自用。刷牙时出血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有牙龈炎时出血更多,所以不能共用。

12、不要纹身。纹身针刺破皮肤有可能造成艾滋病病毒感染。

13、救护流血伤员时,要设法不让血液直接沾染自己的皮肤,尤其是在自己身上发生皮肤破伤时更应重视。可以用衣服、塑料单来隔开伤员。

14、医生、护士、化验员在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人服务时,要严防手术刀、注射用针头损伤自己的皮肤。

15、在可能因剧烈冲撞而引起皮肤损伤流血的体育运动中,应该了解对方是否已感染艾滋病病毒。

16、不要打架斗殴。打架斗殴双方难免流血,完全有可能造成艾滋病病毒感染。

(二)针对性传播的措施

控制经性接触传播艾滋病的措施主要是:实施安全性行为。具体地说,那就是禁欲、建立忠诚的性关系和正确使用安全套。

禁欲:要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自尊、自爱,洁身自好。特别是要对广大青年进行性健康教育,从多学科、多角度,用科学道理阐明性道德的重要性和性自由的危害,用中华民族优良的性伦理道德,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洁身自爱,扭转存在于青年人群中的性自由倾向。

建立忠诚的性关系: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夫妻之间要相互忠诚;不嫖娼、不卖淫;不与多个性伙伴发生性关系。

正确使用安全套:正确使用质量可靠的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经性接触传播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我们也要清醒的知道,安全套并不是100%的安全,只是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三)针对母婴传播的措施。

女性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避免生育。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几率为45~80%。其中通过胎盘传播的几率为15~50%;通过产道传播的几率为15%;母乳喂养传播的几率为15%。如果病毒感染者是剖腹产,产后不喂奶,感染的几率可降低30个百分点。

所有孕产妇,在其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免费艾滋病毒抗体和梅毒抗体检测。检出阳性者,将劝告其终止妊娠或服用预防药物、剖腹产和人工喂养等干预措施,从而最大限度控制艾滋病毒的母婴传播。

三、下列情况不会传播艾滋病

艾滋病蔓延的速度如此之迅猛,以至于随时都可能会有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或者艾滋病病人与我们擦肩而过。对于艾滋病,我们采取轻视的态度固然不足取,但是恐慌也没有必要,下列情况不会传染艾滋病。

1、空气、饮水和食物不会传播艾滋病;

2、公共场所的一般日常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如:

⑴幼儿园、学校集体学习和生活;

⑵在同一间办公室办公、公用办公用具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⑶集会、游行、看电影、逛商店或在其它拥挤的场所;

⑷公用浴缸、公共浴池、游泳池、公用马桶、公共厕所等;

⑸纸币、硬币和票证等。

3、蚊子等吸血昆虫的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大量研究支持艾滋病病毒不会经蚊子传播。因为蚊子等昆虫吸血时并不将从一个人身上吸来的血注入它们的下一个目标,而是将自己吸到的血液消化掉,它们在叮咬时只是注入唾液作为润滑剂以便更好地吸血。目前没有发现经蚊子或其它昆虫叮咬感染艾滋病的病例,即使是在有大量艾滋病病人和大量蚊虫的地方。

4、甚至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社交性接触也不会传染艾滋病,如共同进餐、谈话、乘车或礼节性的握手、拥抱和接吻等;

四、对艾滋病人应采取的态度

艾滋病人面对着肉体和精神的巨大挫折,他们最需要来自家庭、社会的关心和帮助。艾滋病病人和健康人一样享有公民权利,不应被歧视。

1996年由联合国有关会议提出的《艾滋病与人权国际纲领》规定了艾滋病病人有:活动自由的权利;工作权;婚姻权及建立家庭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社会保障、救济与福利权;参与公共活动和文化生活的权利;反虐待,反非人性待遇与惩罚的权利等。

我国民法规定,艾滋病病人、病毒携带者都有生命健康权、自主权、知情同意权、保密权、隐私权。

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发布的《关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意见》明确规定:不能剥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工作、学习、享受医疗保健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也不能剥夺其子女入托、入学、就业等权利。因此强制隔离HIV感染者属违法。

《意见》还提出艾滋病病人应暂缓结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如申请结婚,双方应相互坦白,并接受医学咨询,婚后采取安全的性行为,而且尽量避免生孩子,如果要生小孩,应采取剖腹产,以免受母体的感染,产后婴儿也应避免母乳喂养。

在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肆意报复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曾有一名女子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扬言“要让所有的男人都感染艾滋病!”并已和多人发生性关系。

对于故意传播艾滋病定罪的问题,虽然各国在具体罪名上各有不同,如有“伤害罪”的、也有“伤害人体罪”的,还有“艾滋病伤害罪”的,但是对于将这种故意传播艾滋病的“恐怖行动”认定为刑事犯罪并追究刑事责任则是共同的。

对于那些已经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来说,应遵守社会公德,尽量减少甚至停止性生活,如果进行性生活则要用安全套;不捐献血液、精液和组织器官;单独使用牙刷、剃刀等卫生用品;如遇流血,应及时对血液污染物进行消毒;不能从事生物制品生产、献血及其他与艾滋病传播途径关系密切的职业。并有义务了解有关防止艾滋病传染和潜伏期可能发生的临床症状的信息,避免采取或改变高危行为,防止重复感染,注意调节自己的生活,尽可能增强自身免疫力或抵抗力,出现临床症状者应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如实告诉医生治疗后的情况,避免传染他人。

五、宣传预防艾滋病的要点

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活动,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在青少年中宣传艾滋病知识,十分重要。青少年掌握防治艾滋病知识,不但可以保护自身健康,同时,还可以通过青少年对家庭、社会进行宣传。

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要围绕以下要点:

1、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一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完全可以预防。

2、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行接触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3、在与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过程中,不会感染艾滋病。

4、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根本措施。

5、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

6、及早治疗和治愈性病,可以减少感染艾滋病的机会。

7、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8、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

9、不歧视并关心、帮助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

10、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有关问题,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就介绍到这里,有讲错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谢谢大家!

第五篇: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一.《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1.甲类(2种):鼠疫、霍乱。(强制管理传染病)

2.乙类(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 、血吸虫病、疟疾。(严格管理传染病)

3.丙类(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监测管理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寄生虫包括蠕虫和原虫。原虫指疟疾、弓形虫病等;蠕虫指蛔虫、蛲虫、钩虫、绦虫等等。

有病原体 

有传染性 

有流行病学特征 

有感染后免疫 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性 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蔓延称为流行。按其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2)地方性 某些传染病由于中间宿主、地理条件及人群生活习惯等原因,只能在一定地区内发生,有称为地方性传染病,如长江流域的血吸虫病。

(3)季节性 某些传染病受气候条件或昆虫媒介的生活习性影响,因而表现为不同的季节性,如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大脑炎则主要发生在蚊虫活跃的夏秋季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

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人群的易感性。

三、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1、水痘 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和出诊期。前驱期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持续1~2天即迅速进入出诊期。

出诊特点:

(1)皮疹形态: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位置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圆形,3~5mm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 (2)皮疹分布

水痘皮疹先后分批陆续出现,每批历时1~6天,皮疹数目为数个至数百个不等,皮疹数目愈多,则全身症状亦愈重。呈向心性分布,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近端,躯干皮疹最多,次为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3)发展过程

一般经过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四阶段。

2、麻疹

(1)临床特征: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有科氏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 (2)出诊期特点:

 出疹顺序: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额、面、颈,自上而下蔓延到胸、背、腹、及四肢,最后到达手掌与足底,3~5天出齐。

(3)皮疹形态:

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高出皮肤,呈充血性皮疹,压之退色,初发时稀疏、色较淡,以后部分融合成暗红色,少数病例可呈现出血性皮疹,诊间皮肤正常。疹褪时留褐色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

3、风疹

(1)临床特征:常以低热、全身不适及皮疹起病,可伴有咽痛、轻咳和流涕。浅表淋巴结多有肿大伴轻度触痛。皮疹于发热后很快出现,呈充血性斑丘疹,多见于面部及躯干部位。

(2)皮疹特点:细小色淡、出现较早、伴发全身症状较轻微。一般不遗留色素沉着,不脱屑。

上一篇:食品安全教育工作总结下一篇:思念天堂里的妈妈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