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诗歌北方分析

2022-06-22

第一篇:艾青诗歌北方分析

以我爱这土地为例,分析说明艾青爱国主义诗歌在表现方式上的主要特点.

以<<我爱这土地>>为例,分析说明艾青爱国主义诗歌在表现方式上的主要特点.

一、填空题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

年,政治上“戊戌变法”的失败,为文学的变法提供了转机,中国文学也由此进入了“前五四时期”。

2.周作人的《

》是白话诗散文化的代表,以其精微的哲理性和敏锐的观察力名噪一时,被胡适称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

3, 1907年,在日本的留学生李叔同、欧阳予倩等组织的“

_”,是中国文学史最早的话剧团体。

4.中国的新感觉派酝酿于1928年9月出版的《无轨列车》,发展于1932年5月创刊《

》。

5.戴望舒的《雨巷》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后,一举成名,并得到了“

”美誉。

6.《在酒楼上》、《孤独者》和《

_》都表现了知识分子觉醒后无路可走的悲哀,是鲁迅知识分子题材的三大杰作。

7.丁玲的小说处女作是《梦坷》,成名作是《_

》。

8.巴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在法国写成的《

_》。

9.1923年,

_与施蛰存一起,进人共产党人主办的上海大学文学系学习,1926年秋,二人又一同加入共青团。

10.《七月》的名字是

_起的,用以纪念全民抗战爆发的历史时刻。

11.1943年和1944年,张爱玲在沦陷区上海发表了大量风格独特的作品,其中编小说结集为《传奇》,散文结集为《_

》。

12.“九月诗派”得名于_

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的诗歌合集《九叶集》。

13._

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后,博览群书,手不释卷,立下了“横扫清华图书馆” 的志向,又有“人中之龙”之誉。

14.诗人冯至还创作有著名的中篇小说《

_》和抒情散文集《山水》。

15.梁实秋与

_合著的《冬夜革儿评论》一书,批评的是“五四”时期有名的两本新诗集,一是俞平伯的《冬夜》,一是康白情的《草儿》。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续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猎选或多选均不给分。

1.在新文学的重要刊物中,以胡适、陈西t为代表的刊物是(

)。

A.《诗》

B.《语丝》

C.《新青年》

D.《现代评论》

2.解放区民歌体叙事诗的主要作品有《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赶车传》、《王九诉苦》和《赵巧儿》等。其中《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

)。

A.李季

B.阮章竞

C.田间

D.张志民

3.鲁迅在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期间,接触到一些国外的文学作品,以翻译的形式创作了他的第一部小说(

)。

A.《呐喊》

B.《斯巴达之魂》

C.《怀旧》.

D.《狂人日记》

4.《都市风景线》是中国第一部用现代主义手法表现现代都市生活的小说作品。其作者是(

)等。

A.穆时英

B.刘呐鸥

C.戴望舒

D.施蛰存

5. 40年代后期,《骆驼样子》被美国人Evan King译介到奖国,更名为Rickshaw Boy(《洋车夫》),但作了一个戏剧性的改编,令老舍大为气愤,引发了一场版权官司。这个戏剧性的改编是(

)。

A.删去了结尾的整整一个半章节

C.祥子与“革命青年”阮明参加了革命

C.删去了“革命青年”阮明的形象 D.加上了祥子和小福子的大团圆结尾

三.多项选择题

1.1922年在南京主办的《学衡》,是穿着西装的复古派,产生了很大的迷惑性,其主要成员有(

)等。

A,梅光迪

B.林抒

C.胡先彇

D.吴宓

2.闻一多关于诗歌的“三美”主张,是指()。

A戏剧的美

B.音乐的美

C.绘画的美

D.建筑的美

3.京派是活跃在北方京津地区的一股强大的文学势力,其成员主要有(

)等。

A.与语丝社有关的作家,如周作人、废名、俞平伯等

B.与新月派和现代评论派有关的作家.如胡适、沈从文、梁实秋、凌叔华、孙大雨、

梁宗岱等·

C.与创造社和太阳社有关的作家,如郭沫若、郁达夫、蒋光慈等

D.京津高等学府里的师生,如朱光潜、李健吾、林徽因、冯至、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萧乾、林庚、李长之等

4.后期左翼小说的代表作家,主要有(

)等。

A.茅盾

B.柔石

C.沙汀

D.艾芜 5.在新中国成立后,曹禺先后创作了儿部多幕剧,主要有(

)等。

A.《明朗的天》

B.《胆剑篇》

C.《清明时节》

D.《王昭君》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要求:内容切题,要点齐全,举例通顺,无错别字。

1.《呐喊》和《彷徨》各有哪些作品(各说出三篇以上)?题名“呐喊”、 “彷徨”的主要用意是是什么?

2.创造社作家抒情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简要说明觉新悲剧的意义。

五、分析题(25分)

要求: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

以《我爱这土地》为例,分析说明艾青爱国主义诗歌在表现方式上的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说明:答案中凡出现错别字均不给分。

1. 1989

2.小河

3.春柳社

4.现代

5.雨巷诗人

6.伤逝

7.《莎菲女士的日记》

8.灭亡

9.戴望舒

10.萧红

11.流言

12. 1981

13.钱锤书

14.伍子胥

16.闻一多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说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给分。

1.D

2.A

3.B

4.B.

5.D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说朋:每题有1一4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少选均不给分。

1.ACD

B.BCD

C.ABD

4.ACD

5.ABD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说明:内容切题,要点齐全,举例具体,文字通顺,语气流杨,无错别字,则可给满分。要点陈述与本答案相近即可.只要能自圆其说,观点可以与本答案不同。

1.《呐喊》和《仿徨》各有哪些作品(各说出三篇以上,题名为“呐喊”和“仿徨”的主要用意是什么?

(1)《呐喊》有《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3分〕

(2)题名“呐喊”,意思是受新文学运动的鼓舞,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以呐喊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2分〕

(3)《仿徨》有《祝福》、《在酒楼》、《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和《离婚》。(3分)

(4)题名《仿徨》,兽迅有诗《题〈仿徨〉》曰:“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甲荷戟独仿徨”。(2分〕

2.创造社作家抒情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创造社作家抒情风格的形成,与他们心中的郁积无处排解有关。他们大多生活在国外,无法反映中国社会中的现实间题,只能抒写一个弱小民族在异闰他邦的屈辱和长期郁积在自已心中的愤懑,或通过想象中的主人公形象来寄托白己的理想。形成了抒情小说的基本特点。(6分)

(2)创造社作家抒情风格的形成,也与他们受到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影响有关。无论是郁达夫的《沉沦》还是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都受到日本“私小说”影响,具有明显的“自叙传”特点。(4分)

3.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简要说明觉新悲剧的意义。

(1)觉新是高家的“长房长孙”,被选为家族的继承人,他奉行作揖哲学和不抵抗主义,但这并非一个“性格儒弱”所能概括的。因此,觉新的悲剧不在于他愚昧、顽固或保守,而在于家族制度和旧道德伦理的强大。(5分)

(2)觉新接受过新文化新思想的洗礼,也曾胸怀抱负,他带给弟弟妹妹的《新青年》等书刊,也使他自己受到了震动,他清醒地知道自己的地位和命运,知道自己的生命在一步步走向深渊。觉新两面遭受指责,最后只好把痛苦拿来自己下咽。因此,觉新的悲剧颇为典型地象征了一种新思想落地生根的某种艰难性。(5分)

五、分析题〔25分)

说明: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要点陈述与本答案相近即可,只要能自圆其说,观点可以与本答案不同。但如果举例不具体、不恰当,则不能给高分。

以《我爱这土地》为例,分析说明艾青爱国主义诗歌在表现方式上的主要特点。

(l)艾青对土地、家乡、穷苦人,总是充满同情。《我爱这土地》诗意含蓄、深机、内敛,情感的抒发显得庄严神圣,犹如杜鹃啼血,凝重深沉,铭感肺腑,优愤深广。(5分)

(2)《我爱这土地》的格调格外的悲愤。蕴涵着忧郁的情感,他把自己比作一只鸟,即使是死了,羽毛也要腐烂在故土上面。(5分)

(3)举例具体、恰当。(10分)

(4)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5 分)

第二篇:现代诗歌大全艾青

艾青是我国现代诗人的代表之一。以下是艾青的现代诗歌大全,一起来看看吧。

现代诗歌大全艾青

1、《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希望》

梦的朋友

幻想的姊妹

原是自己的影子

却老走在你前面

像光一样无形

像风一样不安定

她和你之间

始终有距离

像窗外的飞鸟

像天上的流云

像河边的蝴蝶

既狡猾而美丽

你上去,她就飞

你不理她,她撵你

她永远陪伴你

一直到你终止呼吸

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风,

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紧紧地跟随着,

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

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

那从林间出现的,

赶着马车的,

你中国的农夫,

戴着皮帽,

冒着大雪,

你要到哪儿去呢?

告诉你,

我也是农人的后裔——

由于你们的,

刻满了痛苦的皱纹的脸,

我能如此深深地,

知道了,

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

岁月的艰辛。

而我,

也并不比你们快乐啊,

——躺在时间的河流上,

苦难的浪涛,

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

流浪与监禁,

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最可贵的日子,

我的生命,

也像你们的生命,

一样的憔悴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沿着雪夜的河流,

一盏小油灯在徐缓地移行,

那破烂的乌篷船里,

映着灯光,垂着头,

坐着的是谁呀?

——啊,你,

蓬发垢面的少妇,

是不是

你的家,

——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

已被暴戾的敌人,

烧毁了么?

是不是

也像这样的夜间,

失去了男人的保护,

在死亡的恐怖里,

你已经受尽敌人刺刀的戏弄?

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

无数的,

我们的年老的母亲,

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

就像异邦人,

不知明天的车轮,

要滚上怎样的路程?

——而且,

中国的路,

是如此的崎岖,

是如此的泥泞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透过雪夜的草原,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

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拥挤在,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饥馑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中国,

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

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

4、《大堰河——我的保姆》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她是童养媳,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

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

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

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

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

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

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地掐死之后,

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我是地主的儿子,

在我吃光了你大堰河的奶之后,

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

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我摸着红漆雕花的家具,

我摸着父母的睡床上金色的花纹,

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

我摸着新换上的衣服的丝的和贝壳的纽扣,

我看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

我坐着油漆过的安了火钵的炕凳,

我吃着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

但,我是这般忸怩不安!因为我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汁之后,

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

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

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

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

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

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

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

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

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

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

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

贴在灶边的墙上,

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

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

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

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

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的叫她“婆婆”

……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

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

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

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

大堰河,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

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

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

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

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这是大堰河所不知道的:

她的醉酒的丈夫已死去,

大儿做了土匪,

第二个死在炮火的烟里,

第三,第四,第五

在师傅和地主的叱骂声里过着日子。

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当我经了长长的漂泊回到故土时,

在山腰里,田野上,

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前更要亲密!

这,这是为你,静静地睡着的大堰河

所不知道的啊!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呈给你吻过我的唇,

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

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

呈给大地上一切的,

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

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大堰河,

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

你的儿子,

我敬你

爱你!

5、《复活的土地》

腐朽的日子

早已沉到河底,

让流水冲洗得

快要不留痕迹了;

河岸上

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

到处是繁花与茂草;

而从那边的丛林里

也传出了

忠心于季节的百鸟之

高亢的歌唱。

播种者呵

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

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

大地将孕育

金色的颗粒。

就在此刻,

你——悲哀的诗人呀,

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

让希望苏醒在你自己的

久久负伤着的心里:

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

在明朗的天空下

已复活了!

——苦难也已成为记忆,

在它温热的胸膛里

重新漩流着的

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6、《失去的岁月》

不像丢失的包袱

可以到失物招领处找得回来,

失去的岁月

甚至不知丢失在什么地方——

有的是零零星星地消失的,。

有的丢失了十年二十年,

有的丢失在喧闹的城市,

有的丢失在遥远的荒原,

有的是人潮汹涌的车站,

有的是冷冷清清的小油灯下面;

丢失了的不像是纸片,可以拣起来

倒更像一碗水投到地面

被晒干了,看不到一点影子;

时间是流动的液体——

用筛子、用网,都打捞不起;

时间不可能变成固体,

要成了化石就好了,

即使几万年也能在岩层里找见i

时间也像是气体,

像急驰的列车头上冒出的烟!

失去了的岁月好像一个朋友,

断掉了联系,经受了一些苦难,

忽然得到了消息;说他

早已离开了人间

7、《北方》

一天

那个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

对我说:

“北方是悲哀的。”

不错

北方是悲哀的。

从塞外吹来的

沙漠风,

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

与时日的光辉

——一片暗淡的灰黄

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

那天边疾奔而至的呼啸

带来了恐怖

疯狂地

扫荡过大地;

荒漠的原野

冻结在十二月的寒风里,

村庄呀,山坡呀,河岸呀,

颓垣与荒冢呀

都披上了土色的忧郁……

孤单的行人,

上身俯前

用手遮住了脸颊,

在风沙里

困苦地呼吸

一步一步地

挣扎着前进……

几只驴子

——那有悲哀的眼

和疲乏的耳朵的畜生,

载负了土地的

痛苦的重压,

它们厌倦的脚步

徐缓地踏过

北国的

修长而又寂寞的道路……

那些小河早已枯干了

河底也已画满了车辙,

北方的土地和人民

在渴求着

那滋润生命的流泉啊!

枯死的林木

与低矮的住房

稀疏地,阴郁地

散布在灰暗的天幕下;

天上,

看不见太阳,

只有那结成大队的雁群

惶乱的雁群

击着黑色的翅膀

叫出它们的不安与悲苦,

从这荒凉的地域逃亡

逃亡到

绿荫蔽天的南方去了……

北方是悲哀的

而万里的黄河

汹涌着混浊的波涛

给广大的北方

倾泻着灾难与不幸;

而年代的风霜

刻划着

广大的北方的

贫穷与饥饿啊。

而我

——这来自南方的旅客,

却爱这悲哀的北国啊。

扑面的风沙

与入骨的冷气

决不曾使我咒诅;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一片无垠的荒漠

也引起了我的崇敬

——我看见

我们的祖先

带领了羊群

吹着笳笛

沉浸在这大漠的黄昏里;

我们踏着的

古老的松软的黄土层里

埋有我们祖先的骸骨啊,

——这土地是他们所开垦

几千年了

他们曾在这里

和带给他们以打击的自然相搏斗,

他们为保卫土地

从不曾屈辱过一次,

他们死了

把土地遗留给我们——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

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

与宽阔的姿态,

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

坚强地生活在土地上

永远不会灭亡;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古老的国土

——这国土

养育了为我所爱的

世界上最艰苦

与最古老的种族。

8、《太阳的话》

打开你们的窗子吧

打开你们的板门吧

让我进去,让我进去

进到你们的小屋里

我带着金黄的花束

我带着林间的香气

我带着亮光和温暖

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快起来,快起来

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

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

让你的眼看到我的到来

让你们的心向小小的木板房

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创子

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

温暖和露珠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9、《我的思念是圆的》

我的思念是圆的

八月中秋的月亮

也是最亮最圆的

无论山多高,海多宽

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

在这样的夜晚

会想起什么?

我的思念是圆的

西瓜,苹果都是圆的

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

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

思念亲人的人

望着空中的明月

谁能把月饼咽下?

10、《沙》

太阳照着一片白沙

沙上印着我们的脚迹

我们走在江水的边沿

江水在风里激荡

我们呼叫着摆渡的过来

但呼声被风飘走了

第三篇:艾青的生平和诗歌特点

从艾青的生平介绍中我们可以知道,艾青曾考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并留学法国学习绘画,期间兼修哲学和文学。这样的一种深厚的美术功底以及对于事物的镜头化的构建和对于景色与意象的高度色彩化的把握,都使得艾青的诗歌作品有着超乎同时代任何一位现代派诗人的对于诗歌意象的描摹。更甚一些的就是艾青在欧洲的艺术之都接触到的现代美术的尖端理论体系——印象画派。这种诞生在十九世纪末欧洲文化艺术中心巴黎的艺术流派颠覆了之前传统的浪漫主义风潮和古典主义的传统,开创了绘画艺术的一个崭新的空间,将人类视觉从一种单一的对于线条的鉴赏丰富到了对于视界本身的关注上来。这样一种新的艺术模式主要在于它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即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所有的物体都是染色的形,人们就是根据不同表面的不同色泽,即从不同染色面的分界才得以认知物体的形状的。印象主义绘画技法的基本原理是色彩分解,可以保持每一种纯色的新鲜和光彩,从而创造出更为强烈的发光度。换句更加容易理解的话讲就是“利用光的角度和强度对于原本的色彩进行分层处理,使画面的立体感更强,才能使表现力更强”。这种对于色彩和光泽度的表现成为了艾青的诗歌文字表现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我们可以拿一个同时代的诗人来做一个比较: 边界望乡(节选) 洛 夫

雾在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

手掌开始生汗

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乱如风中的散发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一座远山迎面飞来

把我撞成严重的内伤

这是洛夫1979年和余光中一起到深圳落马洲边界,眺望大陆所作。我们看看这其中的那种对于意象的选取——很注重一种感觉化的东西,而将一种外向的形象放弃了。我并没有强调说这样一种纯感觉化的东西不好,诗本来应该就是感觉化的东西,但是朦胧的表现力只是局限在特定的审美背景下,但是形象化的表现力却可以时刻保持着一种很先锋的状态。

1、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艾青诗作中对于线条感的把握:

线条是画面的基本构成要素,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就是由单一的和复杂的线条所构成。而对于线条的把握是一个画师最基本的技能,艾青在这样的技能方面掌握的很到位。我们来看《透明的夜》中的几处场景:

酒徒们,走向村边

进入了一道灯光敞开的门,

以及《芦笛》里面的:

由玛格丽特震颤的褪了脂粉的唇边

吐出的堇色的故事。

向灼肉的火焰里伸进我的手去!

在黑夜里面“门”的意象是很不好构建的,如果只是很单纯的写门,那么一个很具象征意味的意象就会只限制于纸张与文字。但是在这里作者却用一束由深处打出来的光反衬出了这样的一个“门”。这个光影的对比只是一个很粗略的线条构造,所以在“门”背后作者连续列举出了“血的气息,肉的堆,牛皮的,热的腥酸„„”这四组形象。这四组构型的事物似乎是具体的,但是却又是抽象的——气息与腥酸。这样一种人本性的形容体,在门的粗线条的包容下边的很浅显了。同时一股粗线条的架构,使得后面的细处描写也变得更加细致。

同样的,“唇”线条的效果和“门”也是一样的,只不过它是作为组形象堆砌中的一个很小的点。但是艾青在这个小点上的处理也是很巧妙的。这应该是个很细微的细节,但是作为画家的笔应该能够在细微的地方体现出更广阔的含义——这不是一般的嘴唇,是一个退色的。那么想象一下:当初是唇色鲜艳的时候,嘴唇的边线当然是由填充的颜色来反衬,但是现在填充的色彩被淡化了,所以边线显得格外的突出,这样的一种反差直接可以让人联想的更加广泛,几乎可以从一个小点衍生出一部小说来。这就是线条的魅力。接下来的这个线条感更绝:火焰。这应该是一个无形的形象,但是这样一个跳跃的,变形的线体,在表现的时候只能用相关的事物相结合——这似乎又是和第一个“门”的效果一样,只不过恰恰相反。火焰在变化的过程中总会最终到达上面所架的炙肉,这样子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在这样一个空白的封闭空间中,火焰的形状即便继续变换着也不会变的抽象了。

总结一下,艾青在对于线条的处理上表现出来的特征就是用粗线条搭建整体的效果,在从细处的线条体现色差,最后就是面对无法用单一语言表现的意象时就利用另外一种封闭线体来描述。

2、其次我们来看看艾青对于色彩的选取:

印象派画家在画面中对于色彩的分布有着独特的严谨的处理,他们基本上是将光线分解成单一的原色,然后再在每一处细微的方格加以填充,最后得出了一种光线无色差的立体感。

艾青在诗歌语言上也在寻找这样一种很微妙的视觉感,但是诗歌文字的局限性给这样的一种理想的表现带来了困难。因为不可能过于细密的在字里行间描述色彩,只能在大的线条下把这种光的色差表现出来。

先来看看我们上一点中提到的“门”的那部分。

光线是从门的里面打出来的——这样光的强弱感就被一个色差表现出来了。因为“门”的粗线条使得这样一个很强烈的光线背景被削弱成一个散的全景化的效果。整个画面都变得立体,不仅是线条被光线托显得立体,光线也被线条分散成了整体化。

再来看看《向太阳》中第二小节:

早安呵

你站在十字街头

车辆过去时

举着白袖子的手的警察

早安呵

你来自城外的

挑着满箩绿色的菜贩

早安呵

你打扫着马路的

穿着红色背心的清道夫

早安呵

你提了篮子,第一个到菜场去的

棕色皮肤的年轻的主妇

我相信

昨夜

你们决不像我一样

被不停的风雨所追踪

被无止的恶梦所纠缠

你们都比我睡得好啊!

这其中对于颜色的选取显得独特。画面本来是无色的,但是如果从一个无色的画面直接转换到一个全彩的画面就显得让人的眼睛接受不了。并且还会在总体感官上造成一种混乱和不自然。艾青这一点做得很好(相比于其他的诗人——颜色从意象身上被剥离),他只是选取了很具有代表性的颜色,用颜色来体现诗歌思想化的东西。“警察的白袖子”,“菜贩的满筐绿色”,“清道夫的红色背心”,“棕色皮肤的主妇”——全部是单一的纯色的并列,这是印象派绘画中的又一个典型特色。这里面白色与绿色是单色调,也是光色。而红色与棕色是深色和暗色调。而且关键是色彩的堆砌,这中间的过渡是巧妙的——白,绿,红,棕。没有一个巨大的落差。然后我们在说这中间政治化的东西——警察的白色是反动的恐怖,菜贩的绿色是忧郁的心理,红色的背心是逐渐昂扬起来的革命的火焰与心的律动,最后是棕色的肤色——典型的被压迫的群体(参看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还有一种极为巧妙的地方就是利用色阶的变换和融合,在深色中发现光芒。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我们还是来看个例子:《大堰河——我的保姆》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写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关键就在这里:黄土下面紫色的灵魂。这两种颜色本来都是暗淡的色调,但是在这样的一种组合后便发生了质的变化,我们发现了隐隐的光在文字的下面萌生。紫色是由红色和蓝色组成的,那么黄色又可以将这样一种组合打破,同时黄色自己也能成为光点。那么这个时候整体的色彩就变得丰富并且具有光明的成分,而且这种光芒仍然是一个坚强的过程。

3、最后我们看看构图效果的总体体现:

关于这一点,我们来看看《他死在第二次》中间的一些场景:

经过了烧灼的痛楚

他的心现在已安静了

像刚经过了可怕的恶斗的战场

现在也已安静了一样

然而他的血

从他的臂上渗透了绷纱布

依然一滴一滴地

淋滴在祖国的冬季的路上

……

就在当天晚上

朝向和他的舁床相反的方向

那比以前更大十倍的庄严的行列

以万人的脚步

擦去了他的血滴所留下的紫红的斑迹

……

自由,阳光,世界已走到了春天

无数的人们在街上

使他感到陌生而又亲切啊

太阳强烈地照在街上

从长期的沉睡中惊醒的

生命,在光辉里跃动

……

在那夹着春草的泥土

覆盖了他的尸体之后

他所遗留给世界的

是无数的星布在荒原上的

可怜的土堆中的一个

在那些土堆上

人们是从来不标出死者的名字的

——即使标出了

又有什么用呢?

我们先来看引述的第一小节里:血滴在冬季的路上;万人的脚擦去了这紫红色的痕迹

色彩的沁染是主要运用的手段——可以参看莫奈的《日出》——整个画面就是用色彩的沁染,几种单纯的亮色调全部交融在一起,达到了整和光线的效果。虽然这里艾青并没有让整个画面的光感变得那么强烈,但是沁染的过程却表现得很充分——血,浓重的红色,在冬季的路上——苍白带着灰色——滴落后就完完全全的沁染开来。而正因为这份沁染,才使得浓重的红色变成了紫红,这种独特的色彩表现看上去有点浪漫主义,但骨子里却又那么现实主义。

第二小节:阳光,生命,律动

这就是完完全全的光感交会。可以看见整个画面是被巨大的强烈的光芒所支撑——这种全景的光芒从一种刺眼变成了一种力量。整个画面完全被这样一种力量所吞噬,但作者并没有因为这种吞噬变得惶恐,相反是在不断的加重着这样一种氛围,让他从一种单纯的三维变成四维。

第三小节:泥土,尸体,星光

之前我们所说到的那份浪漫主义再度回归——这是一幅多么梦幻般画面啊。但是这样的一种梦幻却来自死亡。这种对比的反差全部是由那股股星光遍布而得到的。整个画面从单一的在一个个土地上变成了将天空星河整合在一起,微弱的光线把本是灰色的色调变得奇妙无穷。这种光感与太阳的强烈与众不同的,这是一种隐晦的力量——它的张力把每一寸描塑的土地变得生动立体,在构图上别具风味。

可以说作为画家和诗人的艾青都是成功的,这种整合化的印象主义将原本的死板变得更加活泼,多变。世界本就是在变化,这种随着生命的律动变化的画面才是真正的生命。

二、艾青诗歌中的印象派音乐

印象派的音乐是用织体、色彩和响度以取代古典与浪漫乐派中的沉闷的自我倾诉与陶醉,音乐只能暗示或者提供一种意象或心境,不必要去转述字面的含义。具体做法就是在和声方面利用音的各种新的结合(九和弦、十三和弦、含附加音如添加不解决的二度音的和弦,以及各种增和弦等)和这些非常复杂的和弦的连接(一个个不协和和弦的并列),而创造出不断闪烁的强烈色彩,就像印象派绘画的纯色并列一样。从这里可以看出,和声的进行完全是服从于音色效果的。在配器方面用非常雅致的手法加以处理:铜管乐器常常加用弱音器,木管乐器则多使用其神秘动人的低音区,弦乐器的分奏也相当细密,打击乐器中的钟琴、钢琴和三角铁,以及竖琴在色彩性处理上都发挥了很大作用。同音色效果密切相关的还有力度方面的因素——印象派作曲家为了突出音乐的恬淡、纤巧、妩媚、甚至带点伤感等情调,爱用弱奏和极弱奏,乐曲中的力度高潮大多只是短暂的闪现。至于旋律方面是一些互不连贯的短小动机的瞬息自由飘浮,其中变化多于稳定,正如德彪西所说,旋律的连绵进行从不被任何东西打断,而且永远不回复它的本来面目。这就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式的变奏的效果。一般总是避免节拍重音的节奏型,各种调式音阶、全音音阶和东方的五声音阶,以及丰富而复杂的织体,都成为印象派音乐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很多专家学者的资料上都显示的是“艾青的诗过于散文化,已经将诗歌所具有的独特的音韵感丢失殆尽。”散文化这一点并没有错,但是说到“音韵感”的丢失有点言过其实,因为所谓诗的音韵并非只是单纯的来自文字上的表达,或者学习古体诗歌中那种对于音调韵脚的注意。现代诗歌的音韵美应该更多程度上与其所在时代的音乐美结合在一起,换句话说就是艾青诗歌的音韵感并不是来自文字本身,而是来自文字搭建的结构,潜藏在文字载体的下面反而更加有着它如同交响诗篇般的独特韵律。

这里我就以艾青的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为例,解析这种多元变奏曲中的和谐与变换。因为全诗很长,所以只在具体环节引述原文。

1、回环往复式的总体结构:

《大堰河——我的保姆》全诗有着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头尾相洽的往复式结构。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大堰河啊,我的保姆”,“大堰河,今天我看到的雪使我想起了你”„„“写一首更给你的赞美诗”,“呈给爱我如同爱自己的儿子办的大堰河”

整篇诗歌都是用这样一种结构来串连起来,并且这种串连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成不变的东西。像在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里,首尾的相连呈现出了一种包容化的形状。在第二小节里的内容不是单独的孤立的存在,它在第一层次中含纳。其次就是在首尾相洽的中间部分,都是一种坚定的如同照相一般的静止化的图像被并列的放置在一起。像第三小节里——“你的,你的,你的„„”,第四小节里——“在你,在你,在你,在你„„”这种意向的闪回虽然只是一丝的印象,但是在这样的一种逐渐加深的过程中使总体的最终的效果被凸现出来。

回环往复的最突出的艺术效果就是能在不起眼的,独立的意象中增加一种组合与层次的效果,使整体的散文化和叙述的平淡感消失,让作者的内在意愿被放大表达了出来。

2、独立和整合的层次效果:

印象派音乐的美感就在于单一的音乐语言和元素的立体化整合,这种方法打破了原来浪漫主义音乐中巴洛克乐派的整体性的推进手法。这样一种层次感在《大堰河》中也体现的很充分:

在第

七、

八、九小节中,之前被读者所习惯了的阅读节奏和调式被打破。本来应该是一个完整组合的段落,被切分成两个小节,并且这两个小节在空间上的构建又多出了许多分歧。

在前后首尾的相洽部分就已经凸现了这样的一种组合化的因素: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

她就开始用她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结尾仍旧是这样的一段组合。中间的“她含着笑“的部分被分成了两段,四段的两个部分。这一小段在朗读上可以不用分开,因为原本就是一个小节。但是在意象的搭配上稍微出现不同——前两个小节与首部分紧紧相连,而后面的四个小节又独立成段。这样的变换节奏和结构上的错位使得整个画面在切换场景的时候变得很自然,而且多层角度的描述有一种内在的跳跃感,这种跳跃感就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会被简单的并列场景搞的审美疲劳,相反更加有欣赏性的继续下去。

第九小节中更是打破了之前建立的模式,用一种更加松散的布局把诗歌的气氛推上了一个小高潮。而正当这种高潮的气氛相继续延续的时候,漠然的省略号和一句“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接洽首部的句式,完结了这一个小高潮。

独立之后再度整合,整合中又包含着独立的语段,例如十二小节,之后的十三小节有整合在一起,浑然不可分割。

变奏结合,复调的效果运用,还有架构新的立体层次——都使得散文化的叙事诗歌变得富有跳跃的节奏,增加了崭新的生命力。

3、独立与总体意象的选取:

《大堰河》整体的篇章中对于意象的选取是经过了很细微的考量的,这种考量的结果就是在独立意向与群组对象的搭配上有着交融但又独立的特点。我以诗篇的第三和第四小节为例:

第三小节中的“坟墓”,“瓦菲”,“园地”还有“石椅”这四个意象。看似很独立,但是在一个画面里被统一的整合在一起,包容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与开头结尾处的雪的凄清相映成趣。更加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构图变换的精妙,让一种错综复杂,仿佛是全景画的韵律感悠然而生。再加上自然过渡的结合完全没有生硬的感觉,完全围绕着灰白的主色调展开。

第四小节中的“灶火”,“炭灰”,“饭”,“乌黑的酱碗和桌子”,“破烂的衣服”,“受伤的手”,“虱子”和“鸡蛋”。这就是分开的独立存在的意象,沿着观看者的顺序开始描摹和排列。总的韵律感并不是很强,只是一种独立的乐器在低低吟唱着,舒缓的展现出一张张在普通不过的生活场景。但是这种场景的恢复再现又多少有一点古典主义的单一调式的铺陈,似乎死板和沉闷,但是更多程度上是为后面篇章的整合埋下伏笔。

艾青(1910年03月27日—1996年05月05日) 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等。浙江金华人。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生平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29年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给他的影响最大。1932年创作第一首诗《会合》,此诗以笔名“莪伽”发表于同年七月出版的《北斗》第2卷第

3、4期合刊。

1932年5月回到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组织春地画社。7月,被捕入狱,在狱中翻译凡尔哈仑的诗作并创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等。

1935年10月,经保释出狱。1937年抗战爆发后到武汉,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初到西北地区,创作了《北方》等著名诗篇。同年到桂林,任《广西日报》副刊编辑,又与戴望舒合办诗刊《顶点》,此间较重要作品有《诗论》。

1940年到重庆任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不久赴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工作。此时代表作有《向太阳》等。1944年获模范工作者奖状,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10月随华北文艺工作团到张家口,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领导工作,写有《布谷鸟》等诗。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58年到黑龙江农垦农场劳动,1959年转到新疆石河子垦区。1979年彻底平反后,写下《归来的歌》、《光的赞歌》等大量诗歌。

评价:

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第四篇:艾青的经典现代诗歌精选

导语:艾青,1910年3月27日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文学家、诗人。下面是关于他的现代诗歌,欢迎鉴赏:

《沙》

太阳照着一片白沙

沙上印着我们的脚迹

我们走在江水的边沿

江水在风里激荡

我们呼叫着摆渡的过来

但呼声被风飘走了

《希望》

梦的朋友

幻想的姊妹

原是自己的影子

却老走在你前面

像光一样无形

像风一样不安定

她和你之间

始终有距离

像窗外的飞鸟

像天上的流云

像河边的蝴蝶

既狡猾而美丽

你上去,她就飞

你不理她,她撵你

她永远陪伴你

一直到你终止呼吸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风,

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紧紧地跟随着,

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

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

那从林间出现的,

赶着马车的,

你中国的农夫,

戴着皮帽,

冒着大雪,

你要到哪儿去呢?

告诉你,

我也是农人的后裔——

由于你们的,

刻满了痛苦的皱纹的脸,

我能如此深深地,

知道了,

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

岁月的艰辛。

而我,

也并不比你们快乐啊,

——躺在时间的河流上,

苦难的浪涛,

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

流浪与监禁,

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最可贵的日子,

我的生命,

也像你们的生命,

一样的憔悴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沿着雪夜的河流,

一盏小油灯在徐缓地移行,

那破烂的乌篷船里,

映着灯光,垂着头,

坐着的是谁呀?

——啊,你,

蓬发垢面的少妇,

是不是

你的家,

——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

已被暴戾的敌人,

烧毁了么?

是不是

也像这样的夜间,

失去了男人的保护,

在死亡的恐怖里,

你已经受尽敌人刺刀的戏弄?

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

无数的,

我们的年老的母亲,

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

就像异邦人,

不知明天的车轮,

要滚上怎样的路程?

——而且,

中国的路,

是如此的崎岖,

是如此的泥泞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透过雪夜的草原,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

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拥挤在,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饥馑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中国,

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

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

第五篇:浅谈艾青早期诗歌的艺术特点

艾青是五四以来新诗史上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以深沉忧郁的笔调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合着时代的节拍,反映着历史的真实。他的诗作丰富和发展了新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可以说,自他起步开始就走在了坚实的革命现实主义道路上。在这里,我想就艾青三十年代的诗歌创作,探讨一下其诗的艺术特色。我认为,无论在丰富的意象,还是巧妙的抒情,亦或是形象化的语言等方面,艾青早期的诗歌在那个时期诗坛中都是别具一格的。

艾青早期的诗歌,以革命的现实主义手法,深沉忧郁地唱出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同时他的诗篇又激励着千千万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为神圣的国土不可侵犯而英勇斗争。由于诗歌这一特殊的文学形式所表现的内容要高度概括集中,在表达上,要求有饱满强烈的感情和丰富飞腾的想象,因而采用丰富多彩的意象可使形象更加丰满生动。所谓意象,就是能寄托出某点感觉的事物、景色,是经过了主观再创造的形象,是“具体化了的感觉”。由此可见,诗的形象化离不开具体生动的描写,也离不开作者的主观感受。艾青早期的诗歌,注重通过描写具体可感的事物来引起感觉、发挥联想、捕捉和选择意象以凝结成形象,形成了他早期诗歌艺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在阅读艾青早期诗歌中,我发现,艾青所采用的意象,其外延相当丰富,就是说,他的诗歌中以现实主义手法对生活作真实的再现,所摄取的物象品种多,表现的范围广,象征的东西丰富。譬如一九三七年初的作品《太阳》一诗有这样几句:“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就是一种光明来临的具体化感觉,它暗示着光明时代的到来那种不可阻挡的雄伟气势。作为《太阳》起点的《春》这首诗一开头就说:“春来了,龙华的桃花开了。”大家知道,龙华是蒋介石在上海屠杀革命者的刑场,那里淤积着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诗人在这里发现了诗,激起了诗情,展开他的艺术构思,采用了一系列的意象向我们启示:龙华的桃花是在“东方的深黑的夜里”爆开的,那些深黑的夜是“血斑点点”的,那些也里“没有星光”、“刮着风”,人们“听着寡妇的咽泣”。烈士的殷红的鲜血爆开了龙华桃树上的蓓蕾,孕育了江南的春天。这一从“墓窟”中走来的春,是诗人透过暗夜与血迹对象征自由、胜利的春天的呼唤,是诗人生活信念的结晶。再如《死地》里有句“大地已死了„„它死在绝望里;临终时依然睁着枯干的眼,巴望天顶落下一颗雨滴„„”这就是以大地作象征的形象,刻画出人民在大旱之年痛苦绝望的情绪。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更是运用意象的典范,全诗多处运用意象表现某些感觉的事物景色,给人以情景交融的感觉境界。在诗中,诗人开门见山地点出了大堰河与“我”的特殊关系后,引入了对大堰河的回忆,集中描述了她一生悲苦的经历:“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几个意象分别以坟墓、瓦菲、荒园、石椅这些物象的直观表现烘托出诗人对保姆大堰河悲惨身世的感念。我们知道,艾青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自幼被寄养在一位贫苦的农妇家中,直到5岁才回到自己家中,这使他从小就感受到了农民的艰苦生活并把自己的命运同农民联系在一起。因而,当他在这天清晨,透过监狱的窗口看到了漫天的大雪,就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家乡,也想起了曾经用自己的乳汁哺育过他而今已埋进了“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的保姆——大堰河。这些意象注入了作者的主观感受,融入了诗人的情与感,经过艾青的主观再创造,使我们读起他的诗,感受到艾青笔下的意象描写已经不是单纯的写实了。

采用丰富多彩的意象表现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抒发深沉忧郁的感情,使抒情形象更加丰满生动,充分体现了艾青独到的艺术特色。五四启蒙时代的郭沫若,他的诗也常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助某一形象抒发感情,但他的诗中所表现的自然景物,表现的意象,大都被人化和神化了,借以直抒胸臆地表现自我感情。这与艾青将意象与情与感交融、主观与客观有机结合的表现手法是不同的。与艾青同一时代的臧克家,他的诗执着于现实,取材于现实,他比较注重以客观的准确意象代替主观情绪的直接发泄,从现实生活中捕捉具体可感的画面构成意象时,更倾向于单纯写实。

艾青诗歌意象的外延丰富多彩是与其内涵的深刻相一致的。同样是写太阳、春天、黎明、夜晚,同样是写某一具体可感的事物,艾青能够赋予它深刻的思想内容,从而使其诗歌在艺术与思想内容方面形成了有机的统一。例如在《雪落在中国是土地上》这首诗一开头就创造了一种富有象征意义的阴冷、凄怆的气氛和意象:“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接下来用拟人的手法写道:“风,/象一个太悲哀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象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这里的“风”和“雪”既是对大自然景象的如实描写,又是对当时惨遭战乱的现实作的艺术写照,不仅仅表现了自然界寒冷,更是对政治气候和民族命运的暗示,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为诗篇后面倾诉心曲,抒发忧国忧民的深情作了铺垫。再如《乞丐》一诗,为了表现中国劳动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下流离失所至于沦为乞丐的惨状,对乞丐的神态和一些特征性的动作做了细致的刻画:“在北方乞丐用固执的眼/凝视着你/看你在吃任何食物/和你用指甲剔牙齿的样子。”我们从这些意象中可以感受到乞丐那种饥饿的痛苦和渴求食物的欲望,同时使我们对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后的旧中国黑暗现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上一篇:爱情心理学读后感下一篇:安全救援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