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时间简史有感范文

2022-06-08

第一篇:读时间简史有感范文

读《时间简史》有感

充满奥秘的世界,浩瀚无垠的太空,给予人类无尽的幻想。世界之外,未来之变,如此神奇美妙!——题记

有一个人,他战胜了疾病,创造了奇迹,他证明了残疾并非是成功的障碍,他用他生命践行他的诺言,他为他所热爱的科学事业而奋斗终生。他,就是《时间简史》的作者,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

捧着这本沉甸甸的书,我仔细端详着它的封面,一个大大的钟表首先映入眼帘,这个钟表十分抽象,椭圆形的表盘,中间深深地凹了下去。我想它代表的是浩瀚的宇宙,代表着时间没有尽头。钟表上面是四个金色的大字“时间简史”。我慢慢翻开书本,陶醉在书海中。在我没有读这本书前,我一直以为它是一部专业性极强的科学巨着,读起来肯定会枯燥乏味,甚至有些吃力,但是我现在不得不改变我的观点了。霍金先生用非常幽默的语言,生动诠释了一些天文学的专业知识,他把膨胀的宇宙比喻成不断进食的孩子,把恒星比喻成吃的盐,一个个生动的例子不仅能让你快速理解宇宙的知识,还能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读来生动有趣,让人不禁想赶快通读全书,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

霍金有一句名言,我深深地记在心里,“身体和精神是不能同时残废的”。虽然,他的身体一刻也没有离开过轮椅,但是,它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出了银河系,飞到了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我十分佩服他对科学的热诚,他认真思索并巧妙解释了科学理论的本性,即任何物理理论都只不过是一个假设,在这个意义上,理论只是暂时的,而我们永远不能证明它。他还致力于研究量子引力。在他生病期间,他不仅没有得到多余的休息,反而利用仅有的休息时间更加刻苦地研究,废寝忘食,终于得出了量子引力论。

他不仅对量子引力有独到的见解,对宇宙黑洞的研究更是透彻,可以说霍金与黑洞齐名。他首先发现并证实了黑洞有温度有辐射,黑洞在逐渐缩小的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辐射不断增强,直至最后变为一个奇点,然后再逐渐增大,以此循环。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地爱上了宇宙,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太空,探索着宇宙未知的秘密。我更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高尔基曾说:“充分热爱科学,因为人类没有什么力量比科学更强大!”的确如此,科学就是力量。21世纪的今天,我们靠什么来增强国力、发展经济、让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答案只有科学。

初二:厉功卿

第二篇:读《时间简史》有感

——个人假想宇宙空间浩瀚无边,对于人类这种生物来说只屈居于叫做地球的这一维度。 但是,从人类文明的开端至今,作为人类的弱小生物对未知领域的追求,或者应该说是好奇心却日益倍增。按照天主教信奉的造物主,赋予了人类智慧,理性,辩证等等这些足以探究未知领域的工具,让我们慢慢地从无知到渊博进行着转变。而作为人类的我们,也并没有令造物主失望,或许我有些唯心主义。不过研究事物的起点,矛头总是指向我们的上帝。

霍金先生的《时间简史》这本书很有力的破除了造物主这个起源,人类靠着自己孜孜不倦的专研精神不断地建立着许多定理,公式,不断地想弄清自然这个耐人寻味的知识宝库。虽然我平时不太喜欢看科学自然类的科普读物,不过翻开《时间简史》这本书,赫然映入眼帘的是“宇宙”这个字眼,我觉得人类不应该就局限于地球这个圈子,未来的日子里面我认为根据实际应用性理论能够进行太空移民。从第一章的宇宙图像到最后一章的总结,里面包含的科学家,物理学家,思想家等等都强烈的波动着我的内心,正是有了他们,我们的世界才会如此的美好。

因为前人的贡献是不可逾越的,我现在只是基于这本书中“空间和时间”,“宇宙的膨胀”,“黑洞理论”片面的想解释一下我自己对于这些内容的理解,虽然浅显,不过这些是我比较深刻的体会。

从空间跟时间说起,这两个概念本身就是独立存在的,不是互相依赖的。尽管如此,像牛顿,亚里士多德认为时间是绝对静止的,可自从相对论的出现重新颠覆了这个延续了很久的所谓是真理,在我看来《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时代里程碑的著作,对量子力学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建立一套理论都是在无数次的失败中才获得成功。我其实跟普通人一样,原先一直是认为时间跟空间都是静止不动的,或许这本《时间简史》对我的冲击真的很巨大。广义相对论把时间这个变量定义为无限延伸,就像是趋向于无穷。而空间是限制时间的边界条件,这两个看似独立的量却进行着藕联。

时间和空间的延伸不得不与我们这个宇宙联系着,关于宇宙膨胀这个概念,起先人们都认为宇宙是静止的,它不随时间和空间的改变,但是这个看似的真理被哈勃的光波红移现象所推翻。

- 1 -

约翰.米歇尔所定义的黑洞是指,一个质量足够大并足够紧致的恒星会有如此强大的引力场,以致于连光线都不能逃逸——任何从恒星表面发出的光,还没到达远处即会被恒星的引力吸引回来。虽然我对霍金先生的“黑洞理论”很不了解,不过直接对于黑洞这个概念,我就会直接跟时间与空间扭曲并进行时间旅行联系在一起。这种所谓的物质听着就好像是一条关于时间的隧道,每一个事件的本身都会带着自身的一个时间测度。

现在把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时间与空间,宇宙的膨胀,黑洞就会让我产生下面的联想。假设在N亿年前我们整个宇宙都是一个致密的整体,内部的事件都是足够的紧密没有断点,时间也在这个宇宙所处的面上绝对静止着,在某一时刻由于能量的过多爆炸了,并且被离散成为N个宇宙碎片,经过N年后独立的演化成各自的宇宙,并且附带着时间。因为我有理由相信我们所处的宇宙并不唯一,在某个角落也有我们同样的人类存在,只是不在同一个次元,不在同一个时间维度。因为爆炸的一瞬间就赋予了不同的时间,物质的运动应该是有一个规律,所以他们所带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但是现在我所想的是这N个平行空间有着联系,在科幻电影里有机会通过黑洞进行着时空旅行,能够在某一根时间轴上运动。因此,我通过读《时间简史》产生了疑问或者说是纯粹地幻想着,在我们宇宙意外的某一个空间存在着一个时间静止面,取一点做一条垂直的法线,这N个宇宙关于这条法线进行着对称的运动,以这根轴为时间0点左右分别是正向时间与负向时间,通过黑洞这个介质进行着联通。科学家们对黑洞有过这样子的联想,通过时间视界进入黑洞再通过史瓦西喉到达白洞,我认为这是不是从原来的正向时间到达了负向时间,不过由于时间的偏差会产生空间的扭曲来平衡这个不相等时间,空间扭曲的越厉害则说明两个空间的时间差越大。有理由相信我们所处的宇宙有N个未知的黑洞,换而言之有N个可以进入另外一个空间的通道。不过设想总归会出现许多问题,在随机的两个宇宙之间的空白空间里面的实践到底是怎么样的?所设想的就是在那个区域时间是紊乱的,就相当于过去与将来的时间互相交织着。有一个案例是在二战时期,德国飞行员进入了时间的隧道,过了不知道几十年后他再次回归不过还是依然年轻,我想他应该是处于过去的时间。

自然界未知的东西还有很多,人类的文明只要不倒退,我们的科学家还会有更多的发现,霍金先生说:“我们发现自已是处于使人为难的世界中。我们要为

自己在四周所看的一切赋予意义并问道:什么是宇宙的性质?我们在它之中的位置如何,以及宇宙和我们从何而来?为何它是这个样子的?我们采用某种“世界图”’来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如同无限的乌龟塔——一个支持平坦的地球是这样的一种图象一样。虽然后者比前者更数学化、更精确,但两者都是宇宙的理论。两个理论都缺乏观察的证据:没人看到一个背负地球的大龟,但也没有人看到超弦。然而,龟理论作为一个好的科学理论是不够格的,因为它预言了人会从世界的边缘掉下去。除非发现它能为据说在百慕达三角消失的人提供解释。这个预言和经验不一致!”。

总而言之,《时间简史》让我对宇宙产生了新的认知,如果科学家们针对是否上帝创造万物找到了答案,则将是人类理智的最终极的胜利——因为那时我们知道了上帝的精神。

第三篇:作文 读《时间简史》有感

充满奥秘的世界,浩瀚无垠的太空,给予人类无尽的幻想,作文 读《时间简史》有感。世界之外,未来之变,如此神奇美妙!——题记

有一个人,他战胜了疾病,创造了奇迹,他证明了残疾并非是成功的障碍,他用他生命践行他的诺言,他为他所热爱的科学事业而奋斗终生。他,就是《时间简史》的作者,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

捧着这本沉甸甸的书,我仔细端详着它的封面,一个大大的钟表首先映入眼帘,这个钟表十分抽象,椭圆形的表盘,中间深深地凹了下去。我想它代表的是浩瀚的宇宙,代表着时间没有尽头。钟表上面是四个金色的大字“时间简史”。我慢慢翻开书本,陶醉在书海中。在我没有读这本书前,我一直以为它是一部专业性极强的科学巨着,读起来肯定会枯燥乏味,甚至有些吃力,但是我现在不得不改变我的观点了。霍金先生用非常幽默的语言,生动诠释了一些天文学的专业知识,他把膨胀的宇宙比喻成不断进食的孩子,把恒星比喻成吃的盐,一个个生动的例子不仅能让你快速理解宇宙的知识,还能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读来生动有趣,让人不禁想赶快通读全书,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读后感《作文 读《时间简史》有感》。

霍金有一句名言,我深深地记在心里,“身体和精神是不能同时残废的”。虽然,他的身体一刻也没有离开过轮椅,但是,它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出了银河系,飞到了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我十分佩服他对科学的热诚,他认真思索并巧妙解释了科学理论的本性,即任何物理理论都只不过是一个假设,在这个意义上,理论只是暂时的,而我们永远不能证明它。他还致力于研究量子引力。在他生病期间,他不仅没有得到多余的休息,反而利用仅有的休息时间更加刻苦地研究,废寝忘食,终于得出了量子引力论。

他不仅对量子引力有独到的见解,对宇宙黑洞的研究更是透彻,可以说霍金与黑洞齐名。他首先发现并证实了黑洞有温度有辐射,黑洞在逐渐缩小的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辐射不断增强,直至最后变为一个奇点,然后再逐渐增大,以此循环。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地爱上了宇宙,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太空,探索着宇宙未知的秘密。我更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高尔基曾说:“充分热爱科学,因为人类没有什么力量比科学更强大!”的确如此,科学就是力量。21世纪的今天,我们靠什么来增强国力、发展经济、让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答案只有科学。

初二:厉功卿

第四篇:读时间简史的感悟

自人类诞生以来,我们从未放弃过对于宇宙的思考。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康德也说,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让我敬畏,一个是我头顶的灿烂星空,一个是我心中永恒的道德法则。当我们仰望天空,白云之上是我们对于神秘宇宙的无限渴求。

时间简史,它从我们的宇宙图像出发,从基础的地球是圆的问题开始,带我们去寻找消解内心疑惑的一些可能答案。其间包含宇宙的奇点、空间与时间、不确定性原理、基本粒子和自然的力、黑洞、虫洞和时间旅行等诸多有趣的内容探讨。在短短的一书里,涉及了诸如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的相关知识,让我深切感到宇宙的深奥与人类的智慧。

首先给我巨大冲击的是时间与空间的定义。时间相对于空间是完全分开并且独立的,这是我们大部分人的常识观点。然而,这个常识在处理以光速或接近光速运动的物体时却根本无效。光以有限但非常高的速度传播。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相对论一个卓越的成果是,它变革了我们对空间和时间的观念。在牛顿理论中,如果有一光脉冲从一处发到另一处,(由于时间是绝对的)不同的观测者对这个过程所花的时间不会有异议,但是他们不会在光走的距离这一点上取得一致的意见(因为空间不是绝对的)。另一方面,在相对论中,所有的观察者必须在光是以多快的速度运动上取得一致意见,然而,他们在光走过多远的距离上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相对论终结了绝对时间的观

1 念。我们通常的经验是可以用三个数或坐标去描述空间中的一点的位置。比如人们可以用纬度、经度和海拔来指定一个地点。事实上,我们可以用一族互相交迭的坐标碎片来描写整个宇宙。一个事件是发生在特定时刻和空间中特定的一点的某种东西。在相对论中,时间和空间坐标没有真正的差别。从一个事件散开的光在四维的时空里形成了一个三维的圆锥,称为事件的未来光锥。与此对应的还有过去光锥。而不处于P的未来和P的过去的事件称之为处于P的他处。这些对于我来说崭新的观点让我对绝对将来、现在、绝对过去产生了深刻的遐想,也开始学着像霍金一样思考时空这个问题。虽然最后没有得到好的结论,但这个过程还是让我受益匪浅。

我们始终对于宇宙的开端与终结怀有深深的兴趣。正如人类执着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往哪里去”这三个哲学问题。直到1924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证明了我们的星系不是唯一的星系,我们才真正开始打开眼睛。事实上,还存在许多其他的星系,在它们之间是巨大的空虚的太空。哈勃发现大部分星系是红移的,而且红移的大小与星系离开我们的距离成正比。这表明宇宙不可能像原先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处于静态,而是在膨胀,不同星系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增加着。宇宙膨胀的发现是20世纪最伟大的智慧革命之一。其实人们早在

19、18甚至17世纪晚期就能够从牛顿的引力论预言出宇宙的这个行为。然而,静态宇宙的信念是如此之强,以至于一直维持到了20世纪的早期。甚至爱因斯坦于1915年发表其广义相对论时,还如此之肯定宇宙是静态的。他们想方设法避免广义相对论的非静态宇宙

2 的预言。这不得不让我们惋惜,人类的进步历史总是曲折的,一方面有着无知反派对于科学真理的扼杀,如教皇对于伽利略等人的迫害;另一方面,哪怕是伟大的学者,也会故步自封由于一些认知观的局限而固步自封,就像伟大的牛顿,发表了运动学三大定律,却在晚年沉溺于教皇的上帝论中。不过还好,依旧有无数的科学巨人,前赴后继,始终处于观察、思考、实验、探求的第一线上。从在大尺度上宇宙是各向同性的,到弗利德曼模型,再到霍金和彭罗斯通过论文指出过去必须有一大爆炸奇点,一切总是在向前发展。

对于不确定性原理,让我很有感触。尽管世界上有很多不确定性存在,但我们总是相信,如果我们知道的足够多,那么我们可以明确下一时刻发生的事情。科学理论,特别是牛顿引力论的成功,使得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侯爵在19世纪初论断,宇宙是完全被决定的。他认为存在一组科学定律,只要我们完全知道宇宙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我们便能依据此预言宇宙中将会发生的任一事件。例如,假定我们知道某一时刻的太阳和行星的位置和速度,则可用牛顿定律计算出在任何其他时刻的太阳系的状态。这看上去是很合理的。然而,当英国科学家瑞利勋爵和詹姆斯通过计算指出,一个热的物体——例如恒星——必须以无限大的速率辐射出能量,这种观念才开始面对挑战。直到1926年德国科学家海森堡提出著名的不确定性原理,一切才显得豁然开朗。为了预言一个粒子未来的位置和速度,人们必须能准确地测量它现在的位置和速度。现在,由普朗克的量子假设,人们不能用任意少的光的数量,至少要用一个光量子。这量子会扰动这粒子,并一

3 种不能预见的方式改变粒子的速度。而且,位置测量得越准确,所需的波长就越短,单独量子的能量就越大,这样粒子的速度就被扰动得越厉害。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是世界的一个基本的不可回避的性质。他对我们的世界观有非常深远的影响。由于不可避免的偶然性,我们无法明确下一刻的事件,即我们无法准确的预见未来。其实,换一个思路,在这个时代,我们唯一可以确定不变的是变化将会不断发生。当然,人类、自然、宇宙、文化的基本框架不会产生大的迁移,所以我们也不会为之手无足措,但也唯有认清环境并抓住机遇的人,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基本粒子,从最初认为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微粒,到原子核是由电子、中子、质子组成的。再到更小的粒子——夸克。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宇宙间所有已知的粒子可以分成两组:组成宇宙中的物质的自旋为1/2的粒子;在物质粒子之间引起力的自旋为0、

1、2的粒子。物质粒子服从所谓的泡利不相容原理。两个类似的粒子不能存在于同一个态中,即是说,在不确定性原理给出的限制内,他们不能同时具有相同的位置和速度。它解释了为何物质粒子在自旋为0、1和2的粒子产生的力的影响下不会坍缩成密度非常之高的状态的原因。现在我们知道,任何粒子都会有和它相湮灭的反粒子,对于携带力的粒子,反粒子为其自身。在这里,一正一反,一黑一白,犹如太极一般,很有趣味。携带力的粒子按照其携带力的强度以及与其相互作用的粒子可以分成四种。第一种力是引力,每一粒子都因它的质量或能量而感受到引力。另一种力是电磁力,它作用于带电荷的粒子之间。第三种

4 力称为 弱核力,它制约着放射性现象。第四种力是强作用力,它将质子和中子中的夸克束缚在一起,并将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束缚在一起。而在非常高的叫做大统一能量的能量下,后面三种力都有同样的强度,可看成一个单独的力的不同方面。尽管我们无法在实验室里直接证实大统一理论,然而我们可以检测它在低能量下的推论。就像伽利略通过斜面模拟自由落体运动,很多时候,我们必须放开想象的翅膀,用手边能够得到的微小的支持去获得巨大的发现。科学上很多著名定理、理论都是先提出来而后得以证实的,所以我们要发散思维,勇于创新,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黑洞是霍金的一个重要研究项目。从一个恒星的生命周期,到宇宙的诞生,从中子星、白矮星再到黑洞,我不得不说,由于缺乏科学积累,读到这里,有些深奥和难懂。存在一个事件的集合或空间——时间区域,光或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从该区域逃逸而到达远处的观察者。这个区域就是黑洞。黑洞不是这么黑的,它可以“辐射”出热量,有些黑洞温度甚至极高。关于宇宙的起源和命运,在书中也有精彩的描述。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本身预言了:时空在大爆炸奇点处或在黑洞中的一个奇点结束。后面霍金的关于虫洞和时间旅行的话题也让人新奇不已。很多幻想中的东西也许在不久的未来就能够得以实现。

人类进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和探索的过程,迄今为止,人类的智慧也在诸多方面得以体现。然而,很多未知的事物仍旧摆在我们的面前,等待我们去探索。浩瀚的星空,深邃的宇宙,蓝色的海洋,浓厚的火山,世界是如此广大,如此奇妙,如此诱人。也许我终究不

5 能像牛顿、爱因斯坦、霍金等伟人一般,得出诸如运动三大定律、相对论这样科学的定律,收获伟大的丰碑。但我一样可以思考,想象,探索,收获知识,收获喜悦,收获精彩。

6

第五篇:《时间简史》有感

概述

——读《时间简史》有感

当爱因斯坦说到“上帝不掷骰子”的时候,他错了。鉴于黑洞给予我们的暗示,上帝不仅掷筛子,而且往往将骰子掷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以迷惑我们。

说实话,以自己的水品去读这本书,实在是夸张了。更夸张的是磕磕盼盼的读完,心中大胆的想法想把 这本书的大概内容做个概述,可能很是疏漏,不过尽量吧。

量子物理学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观察者,似乎我们的眼睛让我们自认为了解和知道。

一、物质(Substance)

物质即一种存在。物质由一些基本粒子(自旋为1/2)构成。物质的绝对静止是不存在的,物质的绝对状态是不停运动变化的。质量和能量是描述物质状态的两个重要属性,两者皆满足广泛意义上的守恒定律,且可以互相转化。力(自旋为0,1,2的虚粒子)和波(自旋为0,1,2的实粒子)描述了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及效果,自然界归纳出四种基本的力: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

关于物质的哲学原理是:生命是一种形态,这种存在并不永恒,但万物却共享相同的物质基础,而在物质互相转化的过程中质能恒久不灭。

所以在共同的物质基础的轮转中,今天的我也许就是明天的你,来日化作山川草木风雷云雨也未可知。佛家云“惠爱万物众生”,儒家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又及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思想是有着深刻道理的,某种程度上,一个人就是他身边所有人的总和,他的成长生活言行处事都深刻地受到身边的人和所处环境的影响,所以一个人应当关爱身边的人,为生养他的这片土地作出自己的贡献,我即世界——爱惜自己需要理由吗?只有胸怀天下的人,才能真正的惠爱苍生万物,是谓“大爱”,所谓“仁者无敌”并不是仁者多么强大,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对手,而是说仁者待人亲善,推己及人,没有敌人,有的只是朋友。倘若人人如此,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终极政治理想也就实现了——“天下大同”,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和谐社会”,共产党说那是“共产主义”,从古至今无论名称说法如何变化,但民族的理想未曾变,人民纯朴地憧憬着太平安康稳定发展的好日子,但这决不只是一个人两个人的富裕生活,而是所有手足同胞们的团结兴旺,也是这片古老土地的复兴梦想。

二、时空(Time&Space)

当我们跳出低维度的视角去思考这个世界,时间和空间是一个混合的概念,时空的本质是物质的散漫态,而时间只是物质状态变迁的一种度量。时间箭头是基于热力学方向(闭合系统中的熵总是随时间增加)、心理学方向(取决于热力学方向)、宇宙学方向(方向不定,但根据人择原理,现在它与前两个方向一致)的。关于广义相对论和时空曲率的一些论证及推论让我们看到通过旋转黑洞、虫洞进行时空旅行的可能性。

关于时空的哲学原理是:时间很容易令人产生类似“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错觉,其实时间仍在,是我们在飞逝。

时间用以在大尺度范围内统一度量和标记物质状态的变迁,但对于每一个生命个体来说有时并不受制于此,一个人的生活越充实相对来说他的时间就越多,有人说生命就像一部小说,好不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容是否精彩。如果说人们共享物质基础,那么何以区别不同的生命个体,凭借思想言论行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那么假如一个人死了,但他的思想言论行为仍为人们所记忆并指导着实践生活,那么这个人真的死了吗?其实,人总是可以永远活着的,只不过形式不同罢了,千百年后仍然在这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不也正是我们自己吗?

三、科学(Science)

从最初亚里士多德的权威说法到牛顿的经典理论再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近代物理学的量子论,科学理论的提出、完善、应用乃至推翻,每每令人惊叹随即错愕。让我来回想一下部分基本理论及关键字:

1、电磁场理论:四个方程,似乎没什么好说的。做大一统工作的人总能博得满堂彩,向麦克斯韦致敬。也正是这个理论方程关于伽利略变换的不谐洽导致了洛伦兹变换和相对论的提出。

2、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凭借两条简洁的假设,开拓了一个崭新的时空观,重新探讨了惯性系中物体的运动规律,由此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推论和预言近乎完美的解释并验证了诸多难题,继而广义相对论又对非惯性系中的物体运动规律做了进一步研究,赋予了引力场和惯性等物理概念以新的科学内涵,有力地推动了天文宇宙物理学的快速发展。

3、量子理论:光电效应、波谱研究、康普顿效应、德布罗意波->量子化(从普朗克到波尔)!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俗称测不准原理)放弃了量子状态的精确测量、泡利不相容原理->概率波、薛定谔方程,还有一大堆基本粒子及其量子状态描述(复杂从略),量子物理学作为研究物质微观机理的近代理论还在不断的完善中„„

4、近代宇宙学:宇宙的起源及演化(热大爆炸学说,弗里德曼闭合宇宙,宇宙无边界设想)、黑洞理论(坍塌,高密度,大引力)、虫洞(时空负曲率)、人择原理(最莫名其妙的原理:“不要问为什么,因为这就是答案”)、暗物质(反粒子)、弦理论、„„关于宇宙的理论与设想自古以来就没少过。

5、理论的统一:广义相对论用以描述宇宙的大尺度结构(几公里到1亿亿亿英里),量子力学用以处理极小尺度现象(百万亿分之一米),然而,可惜的是这两个理论不是互相协调的——它们不可能都对!现在科学家们正在思索并探寻一种被称为“量子引力论”的统一理论。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力中除引力外的其他三种力的统一已经在GUT(大统一理论)中初见端倪,然而离最终得到包含包括引力在内的所有力和普适物理规律的统一理论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关于科学理论的哲学原理是:不要迷信,特别是不要迷信科学!所谓科学就是可以被证伪的。而我们要承认科学理论也是一种假说,是既定条件下适用的既定真理,要反对科学疯子,揭露科学骗子,不当科学傻子。辩证法认为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对于任何事物的看法,对一切事物的认识,都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没有终点,每个阶段的真理连接起来,形成真理的过程,每一个时期的真理都只是相对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看着眼熟不?好吧,我承认这段是马哲原理„„)

四、世界(World)

最后,世界。世界是什么?世界=物质?世界=宇宙?不,世界是一切事物的总和,世界即自己。

形而上地讲,世界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从他开始认识世界到他彻底遗忘世界为止的。永远有多远,长不过生死之间,对于一个人来说,他所谓的永恒都包含在他的生命里他的世界中,当他的世界覆灭,他的永恒也就随即终止,或者说也就真的“永恒”了,纵使他生前的作为会对活着的世界产生恒久的影响,但一切对他来说已然没有分毫意义了,那些一心立功绩想名垂青史或是做坏事怕死后背骂名的人也只不过是活着时的安心与畏惧罢了,死了的人还会在乎金钱名利、众人的眼光或是历史的评价吗?

生命是一次得之不易的体验,究竟要如何去度过,每个人有不同的选择,默默无闻是生,轰轰烈烈亦是生,可以很在意,也可以很随意,都是一生,不过是生活的方式不同。有人说生命的本质就是浪费时间,那我更愿意将时间“浪费”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而生命的意义就是热爱和创造美好,在岁月磨损的纷扰中仍旧如萌芽般充满欣喜与感动微笑着用力热情地去生活。

那些认定一切奋斗和努力都终将在身后灰飞烟灭归于枉然的人是悲哀的,其实即便是最艰辛的生命也是有大欢喜的,这欢喜来源于那些美好的生活体验,那些勇敢的尝试、那些执着的坚持、挥洒着汗水和泪水的付出、满载着歌声和笑声的收获——热爱生活的人更容易被生活所感动,而感恩于辛苦生活中的美好的人们,也乐于奉献自己为别人创造美好。当我来的时候这个世界不尽完美,当我走的时候我希望世界因我而更加美好,哪怕是一点点,正所谓“能力有大小,贡献需尽力”,若曾用心地体会、真诚地生活过,并尽自己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多美好的东西,生命就是有意义没大缺憾的。

物质本身即一种存在,存在即合理,不需要理由;但人不同,活着需要理由,给自己一个闪亮的梦想,让你的世界活下去。

上一篇:读孙中山传有感范文下一篇:党史知识大讲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