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党建工作经验总结

2022-11-27

总结是记录某个时期的学习或工作情况,通过系统性分析的方式,编写出详细的书面报告,通过这份报告的内容,可让我们更加了解工作情况。那如何写出科学合理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国企党建工作经验总结》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国企党建工作经验总结

年国企党建亮点工作材料国企党建特色工作国企典型经验

念好“三字诀”深化拓展国有企业党建

我州抓紧落实“基层党建巩固年”关于国有企业党建的重点任务,念好“简”“新”“管”三字诀,推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深化拓展。

念好“简”字诀,把“重点任务”优化为“基本要求”。立足实际,根据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x 个方面 xx 项重点任务的要求,制订西双版纳州国有企业党建“五项基本要求”,从最基本最容易的要求入手,进而推进总体任务的落实。目前,党组织覆盖率为 xx%,“党建入章”完成率为 xx%,党组织讨论研究前置程序完成率为 xx%。

念好“新”字诀,把“劣势”转变为“优势”。加强对新建支部、新任支委、新进党员的管理,从起步阶段开始就严抓、严管,抓支部规范化建设,抓党员“习惯养成”,注重总结和推广经验做法,持续在“基层党建推进年”“基层党建提升年”“基层党建巩固年”发力,国有企业党建由弱变强。20xx 年以来,通过“国有企业党建下基层”活动、全州基层党建业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万名党员进党校”等,全州国有企业党务工作者和普通党员在思想上、精神上、能力上得到洗礼和提升。

念好“管”字诀,把“后进”整顿为“先进”。建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挂钩联系国有企业党支部工作制度》,合理分工布局,均衡工作力量,明确指导任务,落实“责任田”。在企业实行党建工作抓得“好”的党组织结对帮扶“差”的党组织,以先进带后进,抓两头带中间,推动共同进步。着力解决党建经营“两张皮”问题,把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以生产经营效益来检验党建工作成效。

“1234”创新体系,打造国企党建亮点

全面贯彻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促进党建工作出亮点、出特色、出成效。xx 市现代集团各基层党组织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本单位实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党建的新思路、新途径,不断丰富主题内涵,创新活动载体,找准党建与转型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党建品牌。近年来,集团公司党委先后荣获“xx 市学习型领导班子、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先进单位、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并形成了“一条主线,两个抓手,三个载体,四个创新”的党建工作体系。

一、一条主线:全面从严治党 ①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通过“两书一表”三级对标,把从严治党责任压紧压实,即坚持每年印发党建工作要点和工作意见书、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落实年度党建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集团党委与二级公司党组织,二级公司党组织与基层党支部层层签订,健全党建工作党委书记负总责,“书记抓、抓书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

②积极落实“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工作”,实施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和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双报告制度。督促各单位党组织主要领导管好班子、带好队伍,认真落实“两个责任”,把党建工作旗帜鲜明的抓起来、扛起来、严起来。

二、两个抓手:企业文化建设、党群共建

①以企业文化建设为抓手,厚植国企党建工作根基。

以党建“带”文化建设,发挥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打造先进企业文化,实施“文化理念落地工程”,先后完成企业文化理念识别系统(MI),行为识别系统(BI),视觉识别系统(VI)三个方面的基本框架设计,制作《现代企业文化》《现代集团之歌》《出彩现代人》《现代宣传片》等,巩固广大党员职工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以文化建设“促”党建,借助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开展“传承好家风”征文比赛,编制《现代清风》手册,创设“廉政加油站”,通过廉政宣传栏、廉政文化栏、学习资料栏等“三个专栏”定期发布信息,对全体员工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从思想源头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屏障,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 办好《现代信息》《现代集团报》等内外部媒体及集团网站、官方微信等新媒体,充分发挥集团党委喉舌作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企业发展鼓与呼,切实提升员工的荣誉感、归属感。

②以党群共建为抓手,激发基层党建新活力。

引入“大党建”工作理念,深化党群共建,从工作机制、组织体系、活动形式等多方面入手,形成党、工、团“三位一体”党建工作格局。

构建大党建工作机制。制定《党群共建强基工程实施方案》和《党群共建规范化标准》。对党、工、团的班子建设、机构设置、目标任务等作明确规定,形成党群工作“一体化”工作机制。

规范党建工作台账,编制印发市现代集团《组织工作手册》,每年一册,含 20 项党建工作共性内容和基础资料,统一格式,统一文本,

规范管理,专人记录,推动基层组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三、三个载体:现代集团党政校、克难攻坚专项行动、惠及员工双十活动 ①以现代集团党(政)校为依托(20xx 年 x 月挂牌成立),充分发挥所属东方学院教学资源优势,将党性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结合,引入个性化定制理念,抓紧抓实“十大培训”。近五年累计举办各类培训xx 余期、参训 xx 余人次。培训内容涵盖党的理论、党风廉政、法律法规、公文写作、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财务管理、项目建设、资产管理、经营战略、人力资源、生活素养等十几类。

②以“克难攻坚当先锋”行动为载体,把党建资源和红色细胞优势力量从“面发力”改为“点发力”,组织一批敢担当、能干事的基层党员上火线、挑大梁,强势推动集团改革转型发展破难攻坚。五年来,集团党委持续组织开展“破难攻坚创先争优”专项行动,不断深化,抓长抓细。总结一套“作战攻坚法”,明确时间节点、牵头领导、责任人,以目标倒逼进度加快,以时间倒逼程序简化,以督查倒逼落实到位。

20xx 年,十大项目百日攻坚等“五百攻坚大行动”;20xx 年,信息系统开发等“破难攻坚七大行动”;20xx 年,二轮重组等“破难攻坚六大行动”;20xx 年,开展“投资有效攻坚”、“业务扩张攻坚”、“架构瘦身攻坚”、“运作提效攻坚”、“信息建设攻坚”等克难攻坚五战;20xx 年,实施招商引资、依法治企等“十大攻坚”项目。

③以惠及员工“双十”活动为重点,集团党委每年为职工举办“十件实事”、开展“十项活动”,让广大职工共享企业改革发展成果。

“十件实事”回应职工关切,围绕职工薪酬改革,活动阵地建设,工作环境改善,病困职工救助等方面,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解员工之所需。

“十项活动”以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群团组织优势,组建现代舞蹈团、现代书法社、青年读书会、摄影兴趣小组等社团,组织开展职工(趣味)运动会、青年联谊、读书征文、文艺汇演等文体活动,进一步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四、四个创新:创新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党内监督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党建+互联网 ①创新发展党员工作制度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有关精神,严格把好党员发展“入口关”,结合企业实际,制订《发展党员红色积分制管理办法(试行)》,注重党员发展的阶段性,着重考察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三个阶段,主要围绕政治素质、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工作表现等方面设置考察项目指标并量化赋分,积分记录从入党申请人递交书面入党申请书开始,按照“一人一表”的要求,由所属各单位党组织统一按照《xx 市现代集团发展党员红色积分登记表》,印制建立积分档案。同等考察期内,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红色积分结果达到 xx 分以上、且排名靠前者,可获得下一阶段推荐资格。促进入党各阶段考察培养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②创新党内监督机制 实施纪检监察机制改革,设立“监察监事中心”,整合各单位的纪

检监事力量,推行“专兼职结合+委派”模式,实现纪检监事的全覆盖,形成纪检监事队伍的网格化管理,监督中央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企业的贯彻落实,查找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岗位廉政教育和廉洁风险防控工作。

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和程序,做好中层干部调整补充和岗位交流。

推行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制定《xx 市现代集团“师徒制”试点管理实施方案》,以新入职员工、轮(转)岗员工、专业技术培养对象为重点,采取双向选择和组织指定两种形式开展“师徒结对”。

④创新“党建+互联网”工作平台 利用OA信息系统平台,探索发展党员信息化流程,梳理发展党员各个环节需提供的表单和资料,固化到系统流程中,促使发展党员工作在网上登记、网上提报、网上审查,目前已进行内部试运行。

用微信等工具开发完善党员共同学习、交流、互动的平台,传播党的知识、拓宽沟通渠道,建立两级党建工作微信平台 xx 个,打造“现代清风”和“现代党员微课堂”党建微信平台,逐步构建广泛覆盖、便捷高效的网络党建工作新模式。

第二篇:2020国企党建创新经验材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明确了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提出了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实践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xx省xx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简称“xx公司”)认真落实省国资委“创特色、树品牌、强引领”的党建工作新要求,以健全一套制度,建设一个系统,创建引领型、创新型、实效型“三型”党建,落实表单化作业、标准化要求、项目化推进、信息化管控、品牌化示范、价值化创造“六化”抓手为内容,全面构建“一一三六”党建工作体系,倾力打造新时代国企党建xx品牌。

面对疫情防控和企业改革发展的双重任务,xx公司党委强调要更加旗帜鲜明讲政治,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以党建促发展,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制度建设,把党的领导有机嵌入公司治理体系

xx公司党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的总体要求,围绕“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的改革方向和打造国有资本投资控股公司的发展战略,着眼于解决公司党的建设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问题,从制度体系、责任体系、考评体系、选人用人体系、反腐倡廉体系和企业文化体系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党建基本制度、基本程序、基本标准的健全和完善,细化了若干个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包括已经制定出台《xx公司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2020-2022)》等一整套制度,从制度设计上将党的领导嵌入于公司治理全过程,保证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发挥,实现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有机统一。

二、建设智慧系统,打造党建创新有效载体

xx公司党委借助信息化手段,利用“云端”技术把企业党组织纳入系统之中,实施全方位全时域全覆盖智慧管理。通过建设“智慧党建云平台”信息化系统,打造“一网一端五模块”(党建官网、手机微信端、任务管理模块、党务管理模块、融合实效模块、考核评价模块、党员中心模块),搭建上下统一的党建工作宣传教育、党务基础、党员管理的信息化大平台,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考评,确保公司党委对基层党建工作的管理和指导能够迅速传导到每个支部、传达到每名党员,切实提高管控力度,有效减轻基层负担,从而全面提升党建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三、创建“三型”党建,促进党建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围绕实现“重振信心、重振雄风、重振辉煌”目标,xx公司党委在系统梳理以往经验、反思矛盾问题、借鉴他山之石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提出了创建“引领型”“创新型”“实效型”的“三型”党建工作目标导向。

创建“引领型党建”,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公司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证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在国有企业贯彻执行。

创建“创新型党建”,就是在遵循党的建设基本规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注重守正创新,以系统性思维构建xx公司党建工作体系,把一切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资源、理念、方法、载体、信息等都进行吸收和利用,让创新成为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的强大引擎。

创建“实效型党建”,就是按照“融入中心做工作,进入管理起作用”的要求,将党建工作与公司治理、生产经营、企业文化、廉洁从业等相融合,实现党建工作目标与生产经营目标相一致、党内组织制度与企业管理制度相融合、基层党组织成为企业管理结构的重要单元。

四、落实“六化”抓手,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在已有的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xx公司找准做实业、强实业的独特定位,通过打好“表单化作业”“标准化要求”“项目化推进”“信息化管控”“品牌化示范”“价值化创造”这“六化”组合拳,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制定下发共计x项的《xx公司党建工作表单化作业手册》,指导xx照明和xx冶炼厂开展表单化作业试点;编印近x页的《xx公司党建工作标准化手册》,明确八个方面的基层党务工作重点内容,作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务人员的工具书;制定下发《xx公司党建项目化推进实施方案》,运用项目管理的理念、手段和方法,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创新工作转化为可以具体实施的项目,全程控制,跟踪问效;以打造“公司智慧党建云平台”为核心,利用“互联网+党建”,转变基层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中部署推动、业务流程、考核评估的方式;制定下发《xx公司“一企一品”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和《xx公司“五个五”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运用品牌管理的理念,在公司系统形成具有导向示范和辐射价值的基层党建标志性工作、精品工程;全面落实“实效型”党建的理念和要求,以价值创造为导向,找准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将党建工作引领作用,通过创造的经济价值亮出来。

第三篇:国企工会工作经验交流稿

国企工会工作经验交流稿

近年来,公司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深化创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市总工会创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的工作要求,坚持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强化职工民主决策、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深化创新厂务公开,有效地发挥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在促进企业科学、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运行机制建设,确保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运行 一是抓好组织建设。公司两级单位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纪检、组织、人事、工会、办公室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领导小组;建立了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行政领导为第一执行人,纪检、工会领导为第一监督人,职工群众为第一评价人的责任制。明确了工会是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日常工作机构、职代会是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评价机构。

二是抓好制度建设。公司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方针。认真落实公司《职工代表大会管理规定》、《厂务公开管理规定》、《车间和班组民主管理规定》等制度,坚持把民主管理和企业内控体系建设有机结合,围绕物资采购、工程建设、检维修、生产、安全管理和产品销售管理等重点工作,制(修)订了280项规章制度,梳理和完善了308个管理流程。编制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手册》,明确目标,完善了程序。

三是抓好责任落实。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责任制。把职工是否拥

护、是否认可、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成效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标准,纳入月份经济责任和文明和谐单位创建考核之中,与奖惩挂钩;纳入企业党建目标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与争先创优挂钩。

四是抓好质量评估。公司认真落实《吉林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评估实施方案》,在全公司开展了以职代会标准化和厂务公开规范化建设的质量评估活动,对公司所属单位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行质量考核评估,整改落实。

二、围绕中心,落实职权,确保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收到实效 一是坚持企业重大决策公开。公司及所属单位坚持每年召开一次职代会,对经营方针、计划、资产重组、申请破产等重大事项,征求意见,形成职代会决议;对劳动保护以及重要规章制度,履行职代会审议程序;对涉及职工生活福利的事项,坚持由职代会审议。 二是坚持生产经营管理重点公开。公司坚持抓住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难点、重点向职工公开,组织职工群众对企业进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特别是抓住物资采购、产品销售、基建工程承包、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公开工作。

三是坚持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内容公开。在薪酬及绩效考核上,对月份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主要装置创效贡献奖励办法、综合管理考核补充规定以及工资总额管理办法等涉及职工利益的各种问题,提前交给职工讨论,在充分听取和征求职工意见基础上,使职工群众广泛认可

并通过公司局域网等渠道进行公开,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是坚持党风和反腐倡廉建设情况公开。在民主测评领导干部上,对二级单位、机关处室及直属部门班子、厂处级干部考核进行公开;在廉政建设上,对三重一大执行情况公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领导干部廉洁从业承诺书》,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三、突出特点,创新发展,确保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不断深化 工作中,我们形成并坚持吉林石化公司169民主管理工作机制。 一是民主议政日。即:不定期地由职工代表团(组)长召集职工代表开展民主议政活动,由工会归纳汇总,跟踪督办。如乙烯厂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会议,一年来职工代表提出问题58件,已经落实53件。 二是厂情发布会。公司各二级单位每月以经济活动分析等形式,按时召开厂情发布会,发布会由工厂各级干部、职工代表、管理人员等参加,通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三是民主管理信息卡。我们坚持运用民主管理信息卡的形式开展厂务公开活动。每当厂工会接到民主管理信息卡,先上报主管领导和主管部门,然后督促有关部门尽快落实,需要协商的,组织落实协商方案,并且在一个月之内必须通过职工大会、调度会、工会主席例会、《工会工作信息》等形式向职工进行答复。

四是职工代表活动日。坚持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职工代表参加民主管理活动。如化肥厂规定每月28日为职工代表参与工厂民主管理活动日,选派职工代表参与重大活动监督,考试监考以及基础工作检查

等。

五是职工代表质询制。污水处理厂每半年组织职工代表针对企业公开的劳动保护标准执行情况和安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质询;研究院每年召开职代会之前,先召开职工代表质询会议,由院长、主管副院长分别回答职工代的质询问题。

六是电子显示板。公司及二级单位在办公楼设立了电子显示屏,对干部聘任、发展党员以及评先选优等事项,随时进行公开。2011年,仅有机合成厂就针对工厂的人事任免、薪酬分配、评先选优、职称评定等方面,通过电子显示板公开110余次。

七是干部民主测评。公司及二级单位建立了对领导干部考核、民主测评和评议制度,并按照工作业绩、思想政治、作风能力、团结民主、勤政廉洁共

五个方面,采取量化打分方式进行测评。近年来,还采取了基层领导与公司机关领导双向测评的方式,扩大了测评层次。考核测评和评议的结果作为对干部提拔、任免的重要依据。

八是网上论坛。为方便职工反映意见、参与管理,在公司局域网上建立了吉林石化论坛,对职工通过网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公司主管部门定期整理,并把意见或建议按照业务分类,送交相关处室处理,并将处理情况通过一定形式,及时给予反馈。

九是厂长(经理)信息直通车。建立了厂长(经理)接待日和厂长信箱制度,定期对职工代表提出的各类问题和建议,以会议的形式,逐一反馈意见。

通过强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职工群众参与、监督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有效增强,促进了企业科学管理,在企业健康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四篇:国企改革系列之——深圳经验

不限领域、错位发展、有所不为 ——国企改革的“深圳经验”

纵观深圳市国企改革历程,起步早,敢于尝试,连续性强是其重要特征。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新一轮国企改革以来,在改革的若干重要方向上,深圳再次走在了前面。

目前,深圳市已基本实现了国有资产的集中统一监管,并基本完成了竞争领域劣势企业的退出,完成了国有资本布局的初步调整。此外,市属国企混合所有制比例达75%,资产证券化率超过50%,充分体现了深圳市先行先试的特点和改革的成效。

一、根据需要灵活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重点,在促进国企转换经营机制、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国有资本配臵和运行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深圳市国资委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尝试。在原则的把握上,深圳市国资委强调,在混改过程中,不是简单地为了混合而混合,或是简单地通过价高者得的公开招标方式来选择合作股东,而是特别看重与企业的发展需要和战略相结合,注重股权结构的设计和战略合作股东的遴选。这样才能使得企业有合理的股东结构,从而真正引进对企业未来长期发展有帮助的战略投资者。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深圳市国资委一方面不设时间表,成熟一家推进一家,另一方面,在领域方面也没有自缚手脚。不仅限于高科技或中小企业,在证券、创投、物业管理等多方面,都开展了混合所有制。

例如,深圳市对水务、燃气、能源等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类企业,通过国家招标招募的方式,引入了战略投资者,实现了合资绝对控股。

虽然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类企业没有高利润的回报,但是,一方面,深圳引进的是同行业的龙头企业,他们更看重行业对外拓展的问题。另一方面,深圳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类企业,在企业化改造、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治理规范、管理能力和商业模式上,相对内地企业来说有一定优势,所以对资本有很大的吸引力。

深圳市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做法,是在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同时,配套实施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股。实行同股同价,通过市场化手段有效解决了员工持股定价难的问题。

早在2015年,深圳市就经与国务院国资委沟通,先行出台了《关于积极稳妥推进市属国企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股试点办法》,在人力资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的竞争性企业及上市公司开展试点,如转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和科技服务型企业、战略性新兴成长类企业等,同时放宽管理层及核心骨干持股比例至30%,并同步建立股份流转和退出机制。

在混改过程中,深圳市国资委特别注重健全国有资产交易规则,做到了严格规范资产评估、产权流转,同时,加强国资监管,确保规则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从而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得益于上述举措,目前深圳市属国企混合所有制比例达到75%。在24家直管企业中,有12家是混合所有制企业,而另外12家独资企业中,有5家企业90%以上的核心资产、业务均在下属的上市公司和股份公司。“目前深圳市纯独资企业只有地铁、远致、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人才安居集团和鲲鹏资本7家,主要承担政策性业务、重大产业基金管理和资本运作平台功能。

二、准确把握国资定位,与民资错位发展

众所周知,深圳市民营经济发达,诞生了华为、腾讯等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深圳市国资委则准确地把握好了国资的定位,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发挥了自己的基础性、公共性、先导性作用,实现了与民资的错位发展。

具体而言,基础性方面,深圳市国企主要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和民生福利保障;公共性方面,在深圳市社会重大项目投资方面,近五年来,国企承担了全市比重的40%;先导性方面,国企主要发展科技金融服务和科技园区服务,支持深圳创新企业的发展。比如国资系统的创新投、高新投、担保资本,这三家企业目前累计扶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项目4.1万个,扶持公司450家,累计扶持资产4760亿元。

如今,深圳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为主体,金融准金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领域国企的净资产占比75%,利润占比83%。这很大程度说明了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是可以实现错位、互补、共同发展的。

据了解,未来深圳市将进一步推动国企国资向三个方向集中:保障城市运行和民生的重要领域;事关深圳市产业转型升级、有效提升深圳市影响力和带动力的产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

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过程中,深圳市国资委在资本运作手段方面,也开展了新的探索。比如“基金群”战略。2016年,国务院国资委层面推出多只基金,服务国企创新、结构调整、国际并购、军民融合等领域。

深圳市国资委与国务院国资委的做法不谋而合,在深圳市国资委层面,建立了1500亿元的国企改革与战略发展基金,为国企国资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池和市场化的并购重组手段。据了解,目前基金及其管理公司均已完成设立,首期160亿元出资已到位。

在市属国企层面,深圳市国资委则推动设立了新能源基金、智能装备基金、物流基金等各类特色基金。通过基金策略,改变了过去资本运作工具单一,股权投资之后资本流动性不强,进出渠道不通畅等问题,通过基金充实了资本运作手段。

此外,深圳市国资委还通过大力推进上市及再融资,推动并购重组与战略合作,加快“走出去”步伐等手段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深圳市属国企资产证券化率达50%。重组方面,深证市已基本完成内部存量的整合重组,下一步将结合上下游的产业链和价值链,进行更深度的资源重组和融合;深圳能源、地铁、机场、盐田港等优势企业,则在探索国际化运营方面迈出了新步伐。

三、国资监管体制有所为有所不为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一轮国企改革,对国资监管体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方面,深圳市也有很多先行先试的经验。

比如,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方面,2004年深圳市国资委成立之初,就设臵了投控公司,作为企业改制退出、资源整合等辅助履职的平台。2007年,深圳市又针对国资系统资本运作的需要,成立远致公司作为市国资委资本运作平台。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央新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深圳市国资委正推动国资监管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在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方面,深圳市国资委按照中央的“管资本为主”的要求,拟重点通过“一张清单、一个基金、三大平台”建设,构建深圳市特色的国资监管运营体制。其中,“一张清单”是国资监管权责清单,“一个基金”即国资改革与战略发展基金,三大平台,指的是公益类平台、功能类平台,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一张清单、一个基金、三大平台将为深圳市国资委实现以管资本为主提供更加有效的市场化手段和运作机制。

同时,深圳市国资委强调“有所为有所不为”。2016年,深圳市国资委完成了新一轮内设机构及职能优化调整工作,改组或成立综合研究处、股东事务处、战略发展处,从而加快了国资委职能转变。深圳市国资委还制定了国资委监管权责清单,在已经向企业下发10项决策权限的基础上,拟再下放或取消13项,仅保留法律法规明确要求的17项责权事项,其余事项由企业依据公司章程和法律法规自主决策,从而进一步厘清国资委与企业的权责边界。

在完善监管方式方面,深圳市国资委则强调“合力”的作用。深圳市国资委在工作中发现,对国企的监管,不能仅仅通过事后的检查监督去实现,还要从企业的产权结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着手,从源头上解决监督问题。在上述认识基础上,深圳市国资委构建起了“六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即将监事会、财务总监、纪检监察、审计、风险控制、内部控制等各种监督资源进行整合。

财务总监作为深圳市国资委外派的监督力量,按要求要进董事会,因此,在决策过程中就履行了监督的职责。而整合纪检监察资源,则是与党的监督力量进行结合。最终深圳市国资委实现的是监督职责的统一行使,监督资源的集中调度,监督内容的全面覆盖,和监督信息的成果共享。目前来看,这套监管体系还是比较有效的。从国资委成立以来,深圳市国企尚未发生重大的系统性风险。

在既往改革经验基础上,深圳市的国企改革掀开了新的篇章。根据中央“1+N”国企改革文件精神,深圳市国资委已研究形成了以《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发展的方案》为牵引,涵盖权责清单、国企党建、功能分类、选人用人、激励约束、结构调整、容错机制等改革重点领域的12个配套文件。文件充分体现了问题导向,即着力解决深圳市国企散、小、弱等突出问题,和资源配臵能力与深圳城市地位不相适应、经济贡献度与深圳城市经济体量不相适应的矛盾问题。“1+N”国企改革文件充分体现了问题导向,即着力解决深圳市国企散、小、弱等突出问题,和资源配臵能力与深圳城市地位不相适应、经济贡献度与深圳城市经济体量不相适应的矛盾问题。面对未来,深证市将广泛凝聚共识,不断把国资国企改革引向深入。

第五篇:国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经验

编者按:近年来,各地在国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深圳、厦门、哈尔滨、宜宾、黄石等市和单位的做法,在中组部最近于青岛召开的“全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验交流会”上,被收入经验汇编材料之中。现特刊登他们的做法,以飨读者。

实现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三化”

中共福建省厦门市委组织部

一、按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努力实现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的层次化。

市委于1997年3月下发了《厦门市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用暂行办法》,根据资产规模大小、效益高低和对经济发展所起作用大小等实际情况,形成了市委、资产运营主体和基层企业三个层次的管理模式。市委管理的国有企业的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监事会主席,由市委组织部提出人选,报市委审批;资产营运主体的副职及运营主体投资、控股的国有企业正职,由运营主体党组织或主管部门的党组织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党组织提出人选,报党委组织部门审批;基层企业的党组织副书记、纪委书记及监事会副主席,由基层企业提出人选,运营主体党组织或主管部门党组织审批。以上三层次的董事长、总经理、监事会主席均按《公司法》等有关规定办理任免手续。

二、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努力实现企业经营人才选任的市场化。

一是抓好企业经营者素质和业绩考核。依托考试中心,研制了对经营者显质和潜质进行综合测评的指标体系和应用软件,推行了企业经营者任职资格证制度。二是构建三个层次的企业经营者人才市场。从1998年10月起,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共同筹建了企业经营者人才市场,第一层次是市场管委会,作为市场的领导和决策机构;第二层次是经营者任职资格评鉴中心,负责对人才公司推荐给企业的人才进行资质认定和其他人才公司正式营运的资格把关;第三层次是人才公司,具体负责人才市场的经营运作。为了避免独家垄断,第三层次的人才公司准备实行多家经营,鼓励竞争。

三、按照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与经营业绩挂钩的要求,努力实现激励约束机制的多样化。

一是试行企业分类定级和经营者年薪制。从1995年起,在工业国投公司实行了企业分类定级管理,把企业总资产、净资产、员工总数、产值销售额等经济总量作为分类标准,将企业分为三类,每一类中又以企业效益高低划分为三级,共三类九级。同时,把经营者收入与企业经营业绩挂钩,实行了经营者年薪制.二是建立多形式的企业资产运营监督管理机制.实行财务监督制,营运主体以出资者身份每年组织审计,每月召开一次企业经营运行分析会。并且建立了稽察特派员制和企业法人代表离任审计制。这些措施,增强了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确保了国有资产的有效运行。

实行分类分层管理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中共广东省深圳市委组织部

一、理顺管理体制,实行企业领导人员分类分层管理。

1996年,市委、市政府组建了三家市级资产经营公司,形成了“市国资委(国资办)棗市级资产经营公司棗企业”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架构,市委只管三家资产经营公司、地方金融机构等11家企业班子,将原市委管理的

一、二类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权下放给三家市级资产经营公司,并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落实了企业用人自主权。市委还出台了《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对企业领导人员的产生、任免程序作出了具体规定。同时,制定了有关党组织、董事会、经理、监事会、工会工作的五个“暂行规定”,明确了各自的工作方法和运作方式。

二、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

一是推行年薪制。颁发了《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暂行规定》,明确了年薪制的具体操作方法。二是推行持股经营。将经营者持股额定为员工平均持投额的5倍至10倍,由个人出资购股。目前,试点工作已在100家企业展开。三是试行期股经营。对确实做出贡献的经营者,除自己出资所购股份外,每年进行一定比例的期股奖励。

三、完善约束机制,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监督。

一是建立以产权为纽带的监督约束机制。先后建立了资产经营责任制、产权代表报告制、财务总监委派制、产权单位对主要经营者的备案管理制、企业领导人员向产权单位财产申报制、财务部长下管一级制、财务总监和总经理对大额资金调拨的联签制等。二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了董事会、经营班子、监事会的各自职责,建立了决策中心、生产经营中心、监督制约中心的权力制衡机制。

四、是发挥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

党组织负责人交叉进入董事会和经营班子,党政联席会议讨论重大决策和人事任免,并建立了党员领导人员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

四、加强经理人才市场建设,推进企业经理人才的职业化、市场化。1996年6月成立了市企业高级经理人才评价推荐中心。三年来,形成了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搜寻网络,拥有高级经理人才信息16000多名;建立了经理人才评价标准体系,研究开发了测评技术手段,测评经营管理者1300多名;实行了企业领导人员任职资格证书制度,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全部实行了持证上岗;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优势,为各类企业成功推荐了高级经理人才350余名。

大力推进企业人事制度改革

中共黑龙江省哈尔滨高委

一、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进一步规范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

一是不再确定行政级别,实行企业领导人员分类管理。按国家确定的标准,依据资产总额和年销售收入,将国有企业划分为大、中、小三类,企业领导人员不再使用行政等级工资制,代之以效益工资或年薪制。企业领导人员享受的各种政治待遇,如参加会议、阅读文件等,以企业的分类情况作为参考,并与企业类别动态变化相统一。

二、是按照产权关系,实行企业领导人员分层管理。

企业资产由哪一级政府授权,其领导班子就由哪一级党委管理,或者受委托授权的政府的同级党委管理,使资产所有权和用人权相统一。同时,转变企业主管部门的职能,组建了由市政府授权管理企业资产的经营公司和企业集团12个。三是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目前,我市转制的56户国有大中型企业班子中,董事长、党委书记一人兼的比例占63%。

二、适应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多渠道选拔企业经营管理者。一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去年以来,我们依托市企业经营者人才市场,分两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8名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二是在大型企业采取民主推荐与组织考察相结合的方式,选拔企业经营管理者。三是在中小型企业推行民主选举企业经营管理者。去年以来,我市共有389户企业实行了民主选举厂长(经理),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三、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大力加强企业经营者人才市场建设。

一是组建企业经营者人才评价推荐中心,进一步强化经营者人才市场建设。1996年12月,我市就成立了企业经营者人才市场。1999年10月又组建了企业经营者人才评价推荐中心,履行搜集、储备人才信息、评价、推荐企业经营人才等职能。二是分层建立人才库,为充分发挥经营者人才市场的作用奠定基础。目前,已建立起1981人的国有企业现职领导人员人才库,721人的后备人才库,640人的战略后备人才库,836人的社会自荐人才库。三是健全配套措施,确保企业经营者人才市场健康规范运行。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对企业经营者人才流动、招聘管理、争议仲裁、市场管理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探索新的选拔管理机制

中共湖北省黄石市委组织部

从去年5月份开始,我市进入新一轮企业改革。在企业改组改制过程中,市委十分重视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着力深化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新的选拔管理机制,为改组改制企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一、改变企业经营者的管理模式,理顺管理体制。

一是调整管理范围。市委和市委组织部主要管理重点骨干国有企业的领导班子,企业主管部门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主要管理非重点骨干企业的党政正职,其他企业领导人员全部由企业党组织管理。通过改革,市委直接管理的企业领导班子由以前的102家减少为33家,今年经过改组改制,进一步减少到25家,避免了班子多头和交叉管理。二是取消了企业的行政级别。三是改变管理方法。市重点骨干企业党委书记、副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厂长)由市委组织部议定人选,按有关规定选举产生或向股东大会、董事会推荐产生。企业其它副职人选,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选举产生或由董事会、总经理(厂长)任免,使企业的用人自主权得到落实。

二、改革选拔方式,启用优秀人才。

一是打破地域、身份界限,大胆起用德才兼备的“能干人”。二是广泛实行民主选举,让职工选择自己信得过的“带头人”。市委在改制企业普遍实行民主选举经营管理者的方式。上级党组织主要是从宏观政策、选拔条件、资格审查、选举程序等方面把关。为了真正选出群众基础好、职工信得过的经营管理者,我们还规定,竞选者必须以职代会或职工大会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同意,方能当选经营管理者。目前,全市已改组改制的327家企业经营管理者,全部是由职工民主选举产生的。三是建立人才市场,面向社会选拔懂经营善管理的“明白人”。去年12月,我市建立了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市场,现已公开考选了近900名经营管理人才,直接列入市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库。在此基础上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开展了资质认证活动。一批企业通过人才市场选聘了近40名经营管理者。

三、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内在活力。

一是在改组改制时,鼓励经营管理者持大股或控股。目前,经营层或法定代表人控股的改制企业达165家,占全部改制企业的50.4%。二是改组改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都签订了经营合同,规定了任期内经营目标,明确了奖惩标准。

三、是试行年薪制。在年薪支付上,采取现金与股票期权相结合的办法。四是政府出资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经营管理者。市政府共拿出100万元,对16名优秀企业经营管理者实行重奖。

四、强化企业经营管理者监督约束机制。

一是健全民主监督。在改组改制企业中,全部建立起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相互监督的制衡机制。企业监事会成员中,要求必须有一定比例的职工代表参加,确保职代会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积极推行厂务公开等制度,保证了职代会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形成了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事前、事后监督。二是深化产权监督,严格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在实施企业年度审计制度的同时,我市实行了财务总监或主管会计委派制。三是强化党内监督,发挥企业党组织的监督作用。实行了党组织领导成员与经营管理者“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办法,保证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作用。对企业经营管理者,不断进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党风党纪教育,增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自我约束能力,使企业经营管理者自觉接受监督。

建设高素质经营管理者队伍

中共四川省宜宾市委

一、把组织考核推荐与引人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建立新的选拔机制。

一是实行经营管理者任职资格证制度。通过一套科学的测试评价体系,对其经营管理综合素质、经营业绩和经营资质作出公正的评价,再经过资格评审委评审,按初、中、高三个级别颁发任职资格证书。二是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市场。由市场对经营管理人才进行测评、评价、培训和向企业推荐,为企业和经营管理人才提供中介服务。三是推行聘任制和中层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对改制、重组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实行聘任制,对车间主任、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实行民主选举,对独立核算的二级企业法人代表实行招标聘用,对中层管理人员实行公开选聘。

二、以科学易行的考核体系准确评价经营管理者的业绩,建立新的考评机制。

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一是在考核主体上,变多头考核为统一考核。市委建立了国企经营管理者考核委员会,市委书记任主任,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考核委下设办公室,由市委组织部和市财政局的人员组成,挂靠在财政局。二是在考核内容上,建立并完善了考核指标体系。以企业实现利润、净资产增长、上缴利税等经济指标为主,结合企业收益比率、资产负债率、周转率、现金流量、投入产出比等考核指标,确定考核指标体系。三是在考核办法上,充分发挥会计、审计专业部门的作用。企业的年度经营情况报告须经有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机构进行审计评估后,市考核办才进一步审查考核,并且严格执行经营管理者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三、以市场和社会双重价值调动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建立新的激励机制。一是实行年薪制。

由基本年薪、风险年薪和业绩年薪构成。二是设置管理股份。经营管理者年薪中的风险年薪和业绩年薪收入,当年只兑现60%,余下的10%作为风险保证金,30%转成企业管理股份。在物质利益上实现经营管理者市场价值的同时,还注重用精神激励来实现经营管理者的社会价值。

四、从企业内外两个方面有效规范经营管理者的行为,建立新的约束机制。

在外部约束方面,实行了派驻企业财务总监制度、委派财政监事制度和经营责任追究制度。在企业内部,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同时,充分发挥职代会、工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建设高素质经营管理者队伍中共四川省宜宾市委

上一篇:国企个人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国旗下讲话稿小学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