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序发展煤化工须踩刹车

2022-11-07

“根据油气资源短缺、煤炭相对丰富的资源禀赋特征, 大力发展煤化工很可能是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出路之一。但是, 发展煤化工不能一蹴而就、一哄而起。”在8月27日召开的新疆天业集团创新发展暨第二届煤化工论坛上,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强调, 开发和建设现代煤化工项目, 一定要保持科学、谨慎的态度。

近日, 在淮南市煤化工基地招商恳谈会上, 来自全国的29家企业中, 有2家企业明确表示在基地投资, 11家聚烯烃深加工企业及8家公用工程、物流和配套设施投资企业有在基地投资意愿。

数据显示, 自2006年起至今, 我国煤化工产业突然进入井喷期, 累计规划拟投入资金上万亿元。目前, 国内在建和拟建的煤化工项目多达104个, 国内煤化工项目建设在“十二五”期间进入高峰期。

煤价的不断下行和天然气荒的愈演愈烈则更让企业和地方的投资热情释放出来。包括山西、内蒙在内的各个煤炭大省纷纷将新型煤化工作为战略支柱产业, 投资数万亿元于煤制气、煤制油等新型煤化工领域。而不少煤炭企业、油气企业甚至电力企业也开始布局, 在一些地方, 尽管企业还没有拿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复, 但项目早已开始建设, 这一现象在煤炭富集地尤其明显。

据统计, 我国处于运行、试车、建设和前期工作阶段的煤制油项目26个、煤 (甲醇) 制烯烃项目58个、煤制天然气项目67个, 如果全部投产, 预计2020年可能形成4000万吨/年煤制油产能、4100万吨/年烯烃产能、280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产能。

而对于地方而言, 更具吸引力的是动辄上百亿的项目投资。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煤制油等均是每万吨需投资亿元, 这意味着到2020年, 煤化工投资额累计将超过千万亿, 甚至万万亿。

但是, 煤化工投资热背后隐藏的环保风险不容忽视。李勇武表示, 煤化工还处于大规模示范阶段, 有些技术并不成熟。一定要搞好统筹规划, 吸取以往一哄而上、重复建设的教训, 根据煤资源、水资源、环境容量、交通运输等条件, 综合论证、科学布局, 坚持一体化、基地化、大型化、现代化基地建设。煤化工是高投入、高科技的行业, 目前还属于“技术饥渴”阶段, 一定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攻关。而且, 煤化工大多建设在生态比较脆弱的地区, 必须充分考虑煤化工的环境容量问题。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曾总结了现代煤化工在大规模、高速发展时面临的问题:存在过热风险;关键技术有待突破, 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已有技术可靠性和项目经济性有待验证;面临资源和环境制约, 综合竞争力受影响;人才、技术规范和标准尚不健全;面临海外低成本产品的竞争压力。

煤化工产业需要充足的水资源, 在规划煤化工项目时首先要考虑当地水资源平衡问题。中国煤炭资源与水资源总体上为逆向分布, 除贵州、云南等省的水资源充足外, 其他省份都存在水资源紧张问题。西部主要产煤省份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等地区属于干旱缺水区, 区域地表水资源贫乏, 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差, 水文地质工作程度低, 发展煤化工需要从黄河或黄河一级支流引水。中部地区包括河南、安徽等省, 人口众多, 水消费量较大, 工业用水同样紧张。另外, 新型煤化工属于洁净煤技术, 总体上有利于提高煤的利用效率, 但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增加二氧化碳、废渣和废水的排放, 大规模发展煤化工必然增加环境压力。因此, 各地在进行煤化工布局时, 必须考虑水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

发展煤化工需应地制宜、合理布局。现在提倡园区化、基地化、一体化发展, 在发展煤化工的同时将发电、冶炼等产业一起发展, 对煤炭深加工多种单项技术进行耦合、集成、联合生产多种清洁燃料、化工原料以及热能、电力等产品, 最大限度地把煤炭资源利用好, 实现产业布局的承接和能量物质的循环利用。

但近年来, 随着煤炭价格一路下滑, 2013年安徽省煤炭全行业亏损35.9亿元, 同比减少利润108.8亿元。今年以来, 全国煤价继续走低。7月14日, 煤炭行业的重要参考标杆——秦皇岛5000大卡动力煤价格为每吨435元, 同比下降85元, 比年初下降了135元, 已低于安徽省煤炭行业开采成本。面对萎靡的市场, 不少煤企把转投现代煤化工产业作为调整产品结构、转化市场风险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当前煤炭价格下跌的形势下, 煤化工的经济性更加凸显, 发展煤化工的积极性必将再次提高。布局分散、产品方案趋同的项目如果不能实现有序发展和合理布局, 将导致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在区域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方面造成潜在风险, 甚至对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上一篇:文以载道的德教内涵下一篇: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