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其实很简单范文

2022-06-09

第一篇:感动其实很简单范文

自由。其实很简单

自由•比想象中容易

我总是在想,如果我不想飞,是因为我的梦想退化了,还是因为我在意别人的批评?我知道我在意,好面子。可是,谁可以挣脱得那么自由?我们不也是陆地上的生物吗?为何我们两脚踩在土地上,却总是梦想飞行?是因为我们的希望太大?还是本能,我们本就是会飞行的,只是变得退却了而已。

大家好,周五下午春妍带您自由徜徉于心灵广场。

自由〃飞行

美国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在哥特式的外壳下,向我们诉说了一个追寻自由的故事,悲叹生命的不可知,与相互理解的不可能。“当你说你不自由时,不是指你失去了做什么的自由,而是你想做的事得不到别人足够的认同,那带给你精神上或道德上的压力,于是你觉得被压迫,被妨碍,被剥夺。翅膀长在你的肩上,太在乎别人对于飞行姿势的批评,所以你飞不起来。”

虽然事实就是如此,但是人永远是群居动物,无论如何,还是要考虑社会这个大栅栏,当长到足够年龄的时候,我们会慢慢适应麻痹自己,不再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就像是,天为什么是蓝的?太阳为什么是烫的?那我们为什么要坐在这里不停工作?自由变成了一种心安理得的安于现状,变得怯懦,人也逐渐失去了飞行的能力,而突然有一天,突然想起自由飞翔的生活,却只能是想想而已,便不敢再有任何逾越的非分之想。一切看起来都那么顺其自然,天然浑成。人们找到了旅程的目的,明白了自由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万事虚无的意义。生活便如同尘埃一样,变得如释重负,或者继续追求,或者继续沉沦,早都已经变得不为重要了。

从混沌之初的地球,电光石火里产生了生命的原始体;从水族衍生到陆地上的鸟兽虫鱼,到了人类的诞生,社会的组成,文明的累积。这亿万年的进化过程,铸出一颗现代人的心,用文明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来解释现象,来抱怨世界的衰败,来不耐烦人生的压力。人,生而有意义。

自由从来都不是凭空的念头,有人为了那理想两个字,放弃一切追求希望的动力;或者 1

你选择要自暴自弃,被束缚着却享受生活的质量。我无权回答,我还是太过于年轻,只能鲁莽地在生活中误闯误撞,令人安慰的是,我一向安分守己,但也许,约束的太多,反而会变得膨胀忘乎自我。如果可以选择,我知道自己会如何取舍,但无论是在乌烟瘴气的城市里朝九晚五,还是为追求梦想展翅远离,却都是一种通往内心自由平静那一片温润的途径,这种寻找过后的答案也显得是那么的弥足珍贵。

自由〃井接近自由,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抗争,另一种是井。前者奔向刀光剑影的战场,后者通往波澜的内心。

要寻求某些归结式的答案,大致也是如此:向外部追索,或者向内心寻觅。梭罗先生,这个穿着马靴的诗人,在《瓦尔登湖》中大声呼喊过:到你的内心探险去吧!诚然,进入内心是一种探险,孤峰绝壑,远水遥岑,你将只身面对。走向内心之旅,必先叩响自由之门。你将用自己的背影装点暗夜的阴霾,用自己的跫音衬托深渊的死寂。在这口井中只有你的冥思可以托动自己的脚步,月华如练却只能悬挂一种虚构的救赎──就如同俄国作家柯罗连科散文诗中的火光,只作为一种符号式的目的地。你需要的不是可以盈握于掌的月光,而是可以彻照心胸的澄明。

自由是一口井,表面上索居离群,地底下却与大地血脉相通。一位哲学家曾写道,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封闭而局限的,其所有经验都只投注其中。这样的观点似乎取消了交流的可行性,也流露出对因为自由而产生的孤独感的深深恐惧。但在我看来,自由可以通过打开封闭的精神领域,将人们从平日的琐碎和庸常中解救出来,完成精神上的真正对接,百川相济,豁然贯通。在这里,出走变成了回归,单调指向了永恒。

记得法国诗人圣琼•佩斯曾给自己的诗作起了一个充满反讽意味的名字:《进军》。如果时代的狂飙突进是以个人灵魂的巨大扭曲为代价,喧嚣浮躁挟裹了人们的脚步,唯有自由给人以井的深邃,凝视着凄夜的私语,人心的天空才未曾星辰尽落。这口井可以为你收集心灵的碎片,可以为你阅尽人世的悲慨,可以为你镌刻回眸的深情。自由同样是强烈的内省,它可以让你听见寂静中生长的自我,以及思绪流动的潺湲。

自由〃只爱陌生人

法国20世纪著名哲学家萨特,他看到人们被世俗的观念所奴役,发现了以法定形式而维系的爱情本质上是不道德的。婚姻是个窒息爱情的温床,家庭是个禁锢天才的摇篮。萨特试图破茧化蝶飞向自由的伊甸园,可是他播下自由的情爱时,也播下了痛苦和嗔怨。没有婚

姻的外衣,萨特和波伏瓦并没有生活在他们的理想王国。情感是一只会爬行的蜗牛,如果没有道义的坚壳,风也可以把它晾干。

萨特用他的存在主义哲学这样诠释他的爱情:“人的本质是人自己选择的,选择以自由为前提,人被判定为自由,必须独自承担选择的后果。”好一个独自承担后果,这个后人称许的自由,却让爱情泥沼中自由情侣没有任何“情到深处,总难免想真正长相厮守”的感悟,而是各自在孤独中挣扎,沉沦。萨特无疑是一个思想深邃的人,他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抗争、自由、思索、追寻的热烈。爱情与自由无疑是难以相安无事的,但我们难免好奇,难道像常人一样例行公事一般的在平淡爱情婚姻故事的轨迹中,人与人就真的可以在精神上,在事业上,永远息息相通吗?

与自由爱情的理想主义并行不悖的自由情感便是人们对陌生人的偏爱,人只肯为那些对自己而言重要的人付出,换句话说,我们不会为不足够在意的人停下离开的步伐。所以,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常常只是另一种自私的方式。是不是你的内心深处也有这么一个陌生人让你欲罢却不能?有时候,你甚至分不清,那美丽剪影之下的轮廓长着怎样的脸庞,而那个人也许正是自己也说不定。

你信任地倾诉全部,你可以感受到爱与被爱,却感觉不到真正的伤害,你可以随便索取随便施与,不必带有任何负罪感,因为你坚信,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他们就像匆忙路过你生活中的每一个赶路人,消失得无影无踪,带着你的所有倾吐,你的所有秘密。

陌生人的出现从来与责任和羁绊无关,更不需要安全感的考虑,你面对的人就像新闻主播,再怎么悲惨的故事都像一则则新闻一晃而过,来不及你表达太多伤感,就结束了。你可以满心坦荡地接受他的冷嘲热讽,也可以对他的恶意放弃必要的警惕,你变得勇敢,爱冒险,敢做敢为,任何时候都可以在不测来临之际转身离去,不用去担忧害怕,不被卷入任何可能的后果中;你也可以在悲伤侵袭而来之时屏息凝神,你无所依托只能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冷漠,只有陌生人才看到你不一样的一面,真实、勇敢,而且迷人,在一种模糊而暧昧的氤氲中都被提升到一种无上的程度。

因为陌生人不会犯错误,不会找借口,那是他们存在于你生命之中的方式,他们常常是最佳的倾听者,听而不语,偶尔颔首微笑给你肯定,让你自信,支撑你,赞许你,陌生人轻而易举地渗透进你的边界,提供你体验人生的新可能,他们呈现的那些你习惯并舒适的语言和行为,让你瞬间失去了全部抵抗力,他们总是不自觉地帮你重新欣赏你自己,或者帮你们重新欣赏彼此,哪怕是用最超现实,最形而上的方式。陌生人更像爱人。

在陌生人的世界里,没有你熟悉的风景。你可以看着那与周围人群格格不入,上了年纪的孤独旅客,你可以看着那融入热闹背景,仿佛滑稽戏主角的健康男女,还有哼着着不明旋律的音乐,发现只有你自己特殊而好奇,你可以对身边的所有事情都泰然处之,对任何夸张的表现都保持冷静,也许,在一个非常态的世界里,我们最终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难以挽回的代价,可这又如何呢?如果,连这般的自由都要被剥夺,人早晚也要在厌倦和乏味中不知所终,他们的爱螺旋上升直到不得不放弃彼此,他们的烦恼不断下沉直到不得不失去自己。

只爱陌生人,只有陌生人才能带给我们发现一个新世界的喜悦,这感觉却丝毫不陌生,只是渐渐远离,我们在陌生人身上寻找的,其实是最熟悉的东西,大地越来越辽阔,广袤也可能万箭穿心,陌生人就是引领者,欲望的边界和世界的边界在相互追逐,给予我们最大的自由,而爱情的滋味却暧昧得无迹可寻。不得不再次赞许萨特的哲思,人的本质是人自己选择的,选择以自由为前提,人被判定为自由,必须独自承担选择的后果。

自由〃随心所欲

中午的大街上,日影如瓷,声声裂变。倒是心上刹那清朗,只觉竟是无情。我喜欢就这么走走,不一定需要什么目的。

看完一本书,却只记得一句话,不断地靠近梦中,我们才能更接近最深邃最普遍的真理,变成永恒的人。站在自己光明的心灵整体上面,纯洁无暇。纯洁无暇这样的词,似乎理想得有点俗气,但谁也不能否认,我们仍是愿意竭尽所能地去靠拢,去撷取它。撇开功利的魅惑,金钱的束缚,只管随心所欲,何妨八面来风,步伐越坚强越好看。

坐在教学楼前面的台阶,给充满期待的旅人指路;坐在湖边等人,同幼儿园的小朋友聊天,看到白鹭轻掠湖面,优雅地漫游,他很激动地抓着我的衣服,喊着“大哥哥,鸭子…”我怎么忍心那么残忍地告诉他那不是鸭子。误会也只是误会,有一天他自然会知道,何必在此刻那么扫兴的故作聪明,如果开心的话,假装它是鸭子,又何妨?

如果愿意,试着摘掉你僵硬的表情,脱掉华丽的服饰,放下高高盘起的发髻,甩掉脚下的高跟鞋,换上舒适的容情,脸色放在一旁,内心反而宽广。没有漂亮的词,却仍然认得出自己。这个世界上,到处充斥着不真实的存在,带着面具的人,装在套子里的人,背着重负的人,惶恐不安的人,虽然介于环境社会的不同而病因本质不同,但畏缩、怯懦、后退、怀

疑、消极又是那么的相似。像只蜗牛,稍一探出头,便会警觉,啪嗒的雨滴也会打得他们逃窜不及。

人们在不断包装自己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的心安上了层层镣铐。如果生活变得乏味,为什么不试着半途而废?有谁会喜欢天天把折磨当享受?责任可以不问,没什么放心不下的。那些曾经在意到要命的东西,早已变得无关痛痒。

凡事随心所欲,但求无愧于己,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一个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们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做过的很多事情我是无悔的,却很难再让我有第二次的付出,开始想为自己活一次。而这歇斯底里的彻悟却如同空谷幽兰,荒郊野树,一任春去冬来,四野沉寂,谁来与我和?

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节目又该到了和大家说再见的时候了。追逐自由,我们是追逐自由的孩子,本期波音………,编辑… 祝愿大家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感谢你的收听,让我们下周五再见.

第二篇:微笑其实很简单

先给大家讲个笑话吧,说有两个医生在一起聊天,一个说:我的医术高啊,那病人送我的花都够我开个花店的,另一个说,你那有什么了不起,我那病人还送了我一个房子! 第一个医生很不服:送房子,怎么可能呢/另一个说,他们扔给我的砖头足够我盖个房子了!

想必大家听了这个笑话都会会心一笑,是啊,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让我们为之一悦,可是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是么有的人就笑不出来呢?

也许,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生活的确不容易,从小就被压迫着去学习,即将成年就要面对残酷的高考,将来还要买房,买车的负担等等。压力在身边无处不在,或许会有人哀叹时运不济,命途多舛。那不妨让我们看看历史的一个人的生活吧! 1816年不到十岁的他迫于生计,必须去工作。 1818年年幼丧母。 1831年经商失败。

1832年竞选州议员失败,工作也丢了。 1833再次经商失败。

1835年即将结婚的未婚妻离他而去,精神崩溃,卧床6个月 1854,1858年两度竞选参议员失败。

然而,就在1860年,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打击之后,他成功了,他当上了美国总统,他便是亚伯拉罕。林肯,一个笑对上天的考验,一个笑对无情的苦难,一个笑对坎坷人生的人!正是靠他那坚强的内心笑对生活,最终生活也对他绽放了微笑!

很多人会问:幸福到底像什么?或许,幸福就像一块玻璃,你看不到他,但他确实存在,一个有力的证据便是:换一个角度看他,他便会折射出绚丽的光彩。

朋友们,同样是面对生活,选择微笑地面对,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你还在为昨日的失利而扼腕叹息,请记住: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如果你还在为自身的停滞不前而愁眉苦脸,请记住: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如果你还在因一些琐事焦头烂额,就请静下心来,听一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诸事不顺,不妨鼓起勇气,认真地笑一笑。听到别人议论自己,一个微笑,便是对谣言的最好回击;看到陌生人板着脸,一个微笑,或许便能融化一个冰冷的心灵;感到自己孤独寂寞,一个微笑,便能让自己打起精神。微笑吧,你会发现,这一刻,阳光闪耀,大道坦实;这一刻,草木逢春,欣欣向荣;这一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朋友们,当你感到心灰意冷,不妨笑一笑,既然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病本胡小木18249559205

第三篇:销售其实很简单

当老板苦于没有优秀人员,发愁市场拓展,产品如何进入到消费者的手中,困惑之时,脾气爆燥,看谁都不顺眼,乱训人,你的销售人员也让你训的,智障,你成光杆司令已不远了,你的生命中亮起了红灯。别怕,静修反思,这将是你一生最重要的财富,只有经历过才会慢慢懂得,当然也有人从此一崛不振,暂且不表。当老板不易,当大老板要脱几层皮死去活来,这叫战败,失败是成功之母,你必须重新站起来,百仗归来重读书,你得学习用大智慧武装头脑,学习什么?对症下药啊,其素质及个人知识修行,是积累,改革初期,那个老板是学成功学成功的,那叫时代造英雄,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商战中学习商战历练的。暂且不论,今天就是说销售其实很简单真的!

会说话就会销售听起来有些可笑?其实不然,关键是个“会”字,这是功夫,高手是高高兴兴把话说出去,欢欢喜喜把钱收回来。这样高手其实就在你身边,不是你发现他,是你来训练他,一流的教练带一流的人,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从今天起我先训练你最有用,最实战的一剑封其喉术,传你精彩的开场白,一句话把人放倒的击技,你是最好的,你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你必须战胜你自己,彻底击倒归零,你才能以打的就是他娘的精锐亮剑于天下,你准备好了吗!!!

自古以来百人闻道,十人行,一人修道。就是你了,你行!我历来讲“厚书读薄”“薄书读厚”,你的悟性要灵,且记牢销售要有势,大造销售之势,有势有售,有需求就有销,有激情就有销售,满眼都是钱的人,是无法说服人的。知己知彼白战百胜,你必是善于倾听者。你是客户的高参密切关注客户所言,与其共赢,让客户感到总是赢家,你必须是最有力的执行者,承诺了什么,就要做到什么,信誉信任是致胜法宝,做到这些你就是钓大鱼的高手了,别不把别人的经验当经验,非要把自己碰个头破血流才算有经验,宗上所术你悟到了,可异想天开,集思妙想,30岁之前你可用学到的销售技巧,技能,找到需求真诚交流可得碎金,30岁之后就要以感之心,以价值观道德观规范自己可得重金,小财靠智大财靠德,好悟到了你就可下山了,亮剑初试锋芒!祝你好运!

第四篇:其实幸福很简单

其实幸福很简单——读《童年》有感

今年暑假,我如饥似渴地享受着“书籍这种风味独特的精神食粮”,其中让我爱不释手的是高尔基的《童年》。这本书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让我受益匪浅。

在我的记忆中,童年是美妙的,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是幸福的。而阿廖沙的童年是不幸的,是痛苦的,是不堪回首的。我庆幸,我在父母爱的沐浴中成长;我愤怒,痛恨俄国当时社会的黑暗;我同情,一个本该快活的孩子却要承受这么多的痛苦;我佩服,阿廖沙在如此艰难和恶劣的环境下坚强地活着。

阿廖沙是高尔基《童年》中的主人公,他的童年是悲惨的。先是丧父,后是丧弟,后来遭到了外祖父毒打。外祖父家败落后,他的母亲也离开了他,离开了人间。

要知道,阿廖沙经历这一切时,他还是一个孩童,本该无忧无虑地长大,感受着童年的欢乐,可是上天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反而让他承受了许多孩童都无法承受的痛苦,但阿廖沙没有倒下,而是坚强地面对困难,用乐观的心态去度过他的童年。他给人的印象是很坚强的,但他的内心却是很无助的,他渴望爱,渴望幸福,他想回到父亲未过世之前的日子,一家人团圆的快乐,这也许就是他心中渴望的幸福吧?

那我们呢?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家中的小宝贝,可是我们就从未满足过,从未觉得幸福过。只要遇到一点点困难或不开心的事就怨天尤人,悲观失望。甚至有时还要无理取闹地跟父母要这要那的,一旦父母不愿意,我们就会变本加厉地闹腾,直到父母同意为止。我们这些当“小皇帝”“小公主”的,追求的物质越来越高,父母为我们所做的越来越多,可我们扪心自问,这样真的幸福吗?直到看了《童年》这本著作后,现在我明白了,这样做真的太不应该了,真是太过分了。

当我们吵着闹着要父母带我们去旅游时,可否想过,一些孤儿们正期望着与他们的父母团聚,不再孤孤单单的,他们就感到很幸福了;当我们不厌其烦地要父母买漂亮的学习用具时,可否想过,一些贫困山区的学子们,正期望着有完整的学习用具,不再缺尺子少笔的,他们就感到很幸福了;当我们一个劲地挑食时,可否想过,一些受灾的儿童正期望着有瓦遮头,有粮温饱,不再挨冻受饿的,他们就感到很幸福了。

比起千千万万受苦受灾的人,我们已经很幸福了。一觉睡醒,发现自己尚在人间,就比在这天死去的人幸福十倍;一月过来,发现自己三餐足够,衣物够暖,就比在这个月失窃遇难的人幸福百倍;一年过来,发现自己亲人健在,家庭团圆,就比在这年丧亲的人幸福千倍。我们有何不满足,有何抱怨的?只要我们能够开开心心,健健康康地过好每一天,我们就很幸福了。其实幸福就是那么简单!

感谢《童年》,它告诉了我们要努力求知,不怕困难;感谢《童年》,它告诉了我们要珍惜今天,期待明天;感谢《童年》,它告诉了我们要积极乐观,开心生活。

第五篇:幸福其实很简单

健康长寿享天年

(三)

2006-09-19 07:53:00

导读:

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幸福快乐?这是我们苦苦思索而难以说清楚的问题。幸福其实很简单,幸福就是一种经历,是一种心境,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悟性,是一种生活的从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刘玄重

个人简历

刘玄重,男,1968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院专家组成员。历任急救部主任、心内科主任、首届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委。多年从事心血管病医教研防工作,在危重病抢救、介入心脏病学和慢性病防治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参编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等五部著作,发表论文二十余篇。热衷于健康教育科普工作,参编《名医名家论脑血管病》等四部书籍,在健康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三十余篇。到一些省、市、地区讲座百余次。

幸福感=拥有/欲望

现在人们热衷于测算预报各种各样的“指数”,包括幸福指数,还搞出幸福排行榜,有人说“拥有健康就拥有幸福”。这话有些道理,但身体健康甚至健美、壮硕的人都幸福吗?“健康是一,其它都是零”是否应改成健康、理想、家庭、财富、事业、感情(爱情、亲情和友情),都是构成“幸福木桶”的木板缺一不可,究竟哪一块更重要,只是在失去它时才知道。

很多人都同意以下的一个公式,即幸福感=拥有/欲望。我们一生都在追求幸福,但幸福究竟是什么?这是我们苦苦思索而难以说清楚的问题。看多了康德和尼采书籍的人认为“你觉得幸福就幸福,你觉得不幸福就不幸福。”,也有人说“吃喝玩乐都好就是幸福。”这未免太世俗了。还有人觉得“有品位才有幸福。”这又有些抽象让人难以扑捉。另有人表示“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忍饥挨饿都是幸福。”这挺浪漫,可以作为他们的爱情宣言,我们是不必当真的。

有些科学家正在寻找“幸福基因”,他们认为幸福感是具有遗传性的。有研究显示,右前方叶“脑电流”较强的人,容易沮丧和抑郁。而左前方叶“脑电流”较强的人,容易快乐和愉悦。还有人说,常用左脑的人容易焦虑和抑郁。这似乎矛盾,又过于深奥,其实又过于简单,令人难以置信不知可否。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幸福来源于压力的解除。行为认知派认为,幸福是对积极思维的现实奖励。人本主义认为,幸福是伴随自我实现而产生的一种满足的体验。有些说法例如,“幸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若即若离。”“幸福是由无数小快乐积累成的。”,“幸福与年龄的关系不大。”,“幸福重在过程,而不在结果”等。这些倒让我们容易理解接受,觉得其言之有理。

其实我们认为,幸福是一种经历,是一种心境,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悟性,是一种生活的从容。

幸福大致可分为两种,即小幸福和大幸福。在劳作奔波一天后看到家中的灯光时,在深夜悠闲静读一本好书时,在独自品茗,在与老友小酌,在倾听朋友诉说时,在完成一件应该做的事情时,在心安理得地进入梦乡醒来又迎接到新的一天阳光灿烂的早晨时,在送走西天晚霞时,在观赏蓝天上飘忽的白云时,在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时,在闻到野外青草的芳香时,在细雨中、在小雪中,不紧不慢地散步时,在一家人相视而笑时,在等待孩子退烧时,在听到新生儿第一声啼哭时,在听一首歌、弹一只曲、画一幅画时,在放肆地唱着跑调的歌时,在受人称道时,在见到陌生人微笑时,在异地听到乡音时,在不求回报的付出时,在得到鲜花和掌声时,能体验到的那种愉悦就是幸福。一个人如果在这些时候都找不到幸福,那么走遍天涯海角也是找不到的。幸福绝大多数是相对而言的人生体验,小幸福是朴素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得到的。“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就开在您家的窗台上”,您不必去到处寻找。

幸福又是走在街上的人不必把挎包时时护在胸前,孩子能够独自外出不必担心被人拐走,不再需要“关好窗锁好门,警惕接待陌生人。”,对邻居的活动不再在防盗门的猫眼后窥瞧,消费者不再因假冒伪劣商品而烦恼,穷人不必怕挨饿,富人不必怕绑票,不再有恐怖的行径、血腥的暴力、国家的**和不义的战争,甚至在走到人生之旅的终点时,我们每个人都能体验到的那种宁静、安详、尊严的愉悦就是大幸福。大幸福是由伟人带领民众共同努力创造的。这些标准定得可能高了一些,目前一时很难都达到。但社会在进步,一些问题已经开始得到解决,另一些问题又会冒出来。国际国内的重大问题不是我们普通人所能左右的,我们尽到自己的职责就是了。现实社会中确实有许多邪恶丑陋,但生活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期,只要不一味地愤世嫉俗,就会发现我们确实挺幸运挺幸福,从光明的一面看,所有的问题和潜伏的危机都在掌控之中。而每个人更多的是要面对自己的事情,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论厚薄,念的时候尽可以面带微笑。”任何事物有始就有终,人出生时就注定终将死去,到那时荣誉、地位、财富等都会化为乌有,我们不能因此说我们的生命就没有意义。快乐本身是生命的渴望,生命确实是一种过程,而承受过程中多多少少的压力,感受过程中深深浅浅的真情,忍受过程中长长短短的磨难,接受过程中社会的公正与不公,经受过程中大大小小的洗礼,享受过程中点点滴滴的快乐就是幸福。要做到这些,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意识地淡化痛苦、抬高痛苦的阈值,放大快乐、降低快乐的阈值。“快”乐不是慢乐,它常常突然而至使人乐不可支,如果我们太迟钝太麻木就会与快乐擦肩而过,所谓“身在福中不知福”岂不是太可惜了!人生之旅或长或短都没有返程,我们别走得过于匆忙而忘记欣赏那一路的光色芬芳旖旎美景,也许最美丽的风景并不在顶峰。

个人拥有的越多而对生活的预期越少,幸福感就越强,快乐就越多。而如果太看重物质享受,就必然要付出精神上的代价。其实我们每一种生理欲望都是会餍足的,并且严格地遵循过犹不及的法则。有首诗看上去很有点道理:“薄酒可以忘忧,丑妇可与白头,徐行不必驷马,称身何须狐裘。”

基督徒的祷告:“请主赐予我们今天,以作为今日的面包吧!”。普希金《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告诉我们,过分贪婪的人终将一无所有。“贪”字由“今”和“贝”组成,仅盯着眼前的金钱即为“贪”。贪的结果都是不妙的,人不能把金钱带进坟墓,金钱却可以把人送进坟墓。贪官短命,古今中外

概莫能外,法律制裁轻者令其饱受牢狱之苦,重者被判死刑。有人开玩笑说:“不用枪毙,吃也把他们吃死了,不得心梗也得脑卒中!”,这话还真有些道理。更重要的是,贪者即或暂时躲过制裁,又有几人能有片刻的心理安宁?在巴西,有人(马丁斯)对583名贪官和583位廉官进行了十年的追访,结果是患重病或死亡者贪官中有60%,而廉官中仅为16%,结论是:“腐败导致早衰,廉洁有益健康”。愿“财迷心窍”的人能从中悟出些道理来,让“不贪为宝,不赌为赢”,这句老话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幸不幸福关键在自己

现代人常常走入这样一个怪圈:拥有的东西多了,幸福感却少了。这大概是把幸福过于物化的结果,人们曾将幸福量化为“几十条腿”(衣柜、桌、椅、床等等)“几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等等)“三室一厅、彩电、冰箱”等等。现在又想着“家庭影院、立体音响、高级轿车、别墅洋房”,欲望后面总有更大的欲望。人们追求的目标被经济社会的浪潮一再推高,如果我们整天汲汲于此,幸福恐怕很难找到,而时光却流失掉了,幸福快乐和我们失之交臂是人生的悲哀与失败。如果我们认真审视自己的内心,把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像接受阳光和空气一样接受下来,信奉这样的信条:“不与富比我不贫,不与贵攀我不贱。”就会发现,原来快乐就在我们的心里,就在我们的身边。

自己拥有的财富、知识、智慧和获得它们的能力,是与个人努力相关的,而欲望则完全发自于每个人的内心。这就是说,幸福和快乐与否全由自己决定。关键是不能过多地与别人攀比,否则就是将决定自己幸福快乐的权利交到了别人手里。人不能离群索居,这就决定了我们时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与别人比,可以说人的一生就是在比较中度过的。童年时最浅薄的是比父母的职业和官阶,青少年时比的是包括诸如学习成绩、身材相貌、家庭条件、个人能力等等,几乎无所不比。人的前半生,好胜心与年龄是成正比的。时至中年许多事都尘埃落定,与人较劲的心思开始收敛,尽管心有不甘但已开始认命。老年则又开口比较了,但多比的是各自的儿孙。比了一辈子,其实真正让我们动心琢磨的就是身边的那几个人。我们敬佩远远高于自己的人,不会和比尔盖茨比富有、不会和迈克尔乔丹比投篮、不会和帕瓦罗蒂比唱歌、不会和世界顶级名模比身材„„我们却常常羡慕或嫉妒稍稍高于自己的人,尤其是亲友、同事、邻居,无论在哪方面超过自己,都可能使我们心绪难宁。这样许多人的幸福快乐就由他周围的人来决定了。看来尽管“人比人,气死人”,但与人相比是避免不了的,你不和别人比,别人也会和你比,而我们要弄明白的是自己这辈子到底要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比、比什么和怎么去比?横向与别人比,比出差距、比出问题、比出追赶的信心和勇气、比出实干的决心和毅力,就会比出催人向上的动力。更重要的是,纵向与自己比,比出知足、比出快乐、比出幸福、比出不足、比出目标、比出超越自己的自我激励。

实际想开了我们就会发现,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只有两个半:即其一,自己的身体;其二,自己的才智;最后那半个是已经花出去的钱换来的利益。而权力是暂时的,荣誉是过去的,财产是子女的,友谊是珍贵的,但对社会的贡献是客观的,美好的精神财富是永存的。现代人比什么?应该是比谁更健康,更长寿,更快乐,比谁的生活更有意义,比谁的生命更精彩。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个口号是:“给生命以时间,给时间以生命。”

人生最重要是自得其乐

人生的快乐最重要的是:自得其乐———在自己处于逆境时要积极寻找点滴快乐,苦中作乐,尽管这样的快乐难以长久维持,但足以减轻苦难。知足常乐———在自己过得一般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时,少一点欲望就多一些快乐,这样“向下比”比出的快乐多少有些消极心理应对之嫌,但总远强于“向上比”比出的烦恼和沮丧要强。助人为乐———在自己处于顺境时、有能力时要多帮助别人,在付出给予以后会得到更大的愉悦,这种不求回报而获得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而这样的快乐恰恰又是付出后得到的最好回报。

道德愉快是一个人在利他活动中自我体验的愉快,一个人的道德愉快超过了他的道德痛苦,他就是心理健康的人,超越的越多就越健康。道德感是人类情感需要超越动物本能需要的最高层次的情感。黑格尔认为道德是精神世界的最高形式和最后形式。

例如,药王孙思邈一生妙手仁心救人无数,寿至一百零一岁。正如他自己所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长寿”。历代养生者无不讲究道德修养,《黄帝内经-素问》中有记载:“所以能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孔子也说:“大德必得其寿”。

洛克菲勒前半生唯利是图地在商海里打拼,富有而痛苦,53岁时已身心俱疲病入膏肓,在调整心态后毅然退休,捐助过百亿美元建立慈善基金,助科研、办医院,致力于公益事业,结果他奇迹般康复了,富有又快乐,98岁才去世,多活了45年。

幽默———廉价的解忧剂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幽默是最廉价的解忧剂、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幽默是自我调侃,和他人共享欢乐。幽默可以化解挫折、摆脱困境、免除尴尬,并赋予生活以情趣和活力。其与乐观相伴,超越滑稽、逗乐、搞笑,寓意深邃微妙,给人以启迪和韵味,能使人在饱受压力时仍感愉悦。幽默是一种以奇特、含蓄、双关、讽喻、诙谐、巧合等形成构成的良性刺激。当被理解后可产生欣快感。最上乘的幽默,自然是“表示心灵的光辉和智慧的丰富”。

例如一美女对爱因斯坦说:“以我的美貌和您的智慧结合会产生怎样优秀的天才!”爱因斯坦回答:“如果正相反呢?!”。

歌德一次路遇一市井无赖,地痞说:“我不给傻子让路。”歌德退让在路边说:“我正好相反。”。

大名鼎鼎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十分惧内,一次他的夫人在狂呼大吼之后竟将一盆水浇到他的头上,面对自己的朋友和弟子,苏格拉底说:“我已经猜到了,雷霆之后必有暴雨。”

心理应对的得当在于摆脱“情绪”的支配,让爱恨情仇不在内心积存,修心养性的目的是别“病从心生”,乐观开朗面向光明。乐观的态度是以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为基础的,是以相信社会进步为前提的。乐观主义者习惯从光明面看问题,对于生活和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正视现实接受挑战,不畏缩不逃避,尽力消除那些能够改变的不愉快的生活事件,理智地接受那些非个人力量所能改变的现实。善于用幽默调侃来丰富生活,缓解紧张,愉慰心身,以达到良好的适应和积极情绪的稳态心理的平衡,实现躯体、心理、社会诸方面的完整康宁。

从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说人的年龄,有以下五种,可以总结为:

时序年龄客观形成,

外观年龄别人述评,

生理年龄多因决定,

心理年龄自己掌控,

社会年龄个人养成。

心境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可以改变的,许多事情换个角度看看想想,往往可以破啼为笑,转怒为喜。例如,遇到堵车这样的琐事,尤其就差一点刚巧被红灯截住,又有点急事时,多少会有些心焦气懊,而有位出租车司机却说“多好呀,绿灯一亮咱是第一个!”就是不换角度看,也会看出不同的心情,有人看到窗外的美景,有人却只看到脏了的玻璃。

快乐的音乐处方

“处方”这两个字对我们医生来说是十分神圣的,它包含着承诺和责任,是医患之间两颗心的交流、沟通与碰撞。医生给人开出药物处方、体育处方、心理处方,也可以开出音乐处方。

有人说音乐是生活赐予人类的特种维生素,即维生素M,也有人说维生素M是金钱(Money),这两种说法的格调高下分明。

常听美妙的音乐会对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起到一种神奇的“按摩”和“减压”作用。当我们身体的生理与音乐的节奏和谐“共鸣”时,机体的心跳、呼吸、血压、乃至神经内分泌系统都会随之变化,我们同时会体验到喜悦、兴奋、轻松、振奋、沉醉、安详和欣快的感受。科学家们的研究表明,人们大脑中的所谓“音乐中枢”不会像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中枢那样易于疲劳,且不受个人经历的影响。所以有些经典音乐诸如“让我们荡起双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友谊地久天长”“同一首歌”“在那遥远的地方”等等,会让人百听不厌并且可能伴随我们的整个一生。有些老年人对流行音乐不屑一顾,认为都是些词不达意、无病呻吟、扭捏作态、搔首弄姿的胡编乱唱,这恐怕失之偏颇,例如“小芳”“涛声依旧”“让世界充满爱”等,至今还被广为传唱,那是因为有些东西触动了人们心灵最柔软的部分,引发了共鸣。好的流行音乐终将会成为经典音乐,而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有的医院已专门开设了“音乐治疗”,给不同的病人开出不同的“音乐处方”。享受音乐是一种高尚的爱好,通常可以选一种与自己心境相契合的音乐,再渐变音乐的风格,使之和自己欲求的心境相吻合。失眠时听舒曼的《安魂曲》、莫扎特的《催眠曲》、民乐《平湖秋月》、《渔舟唱晚》等,郁闷时听门德尔松的《乘着歌声的翅膀》、奥乌夫的《芦笛》、民乐《江南好》、《喜洋洋》等,焦躁时听印度尼西亚民歌《梭罗河》、《星星索》、民乐《空山鸟语》、《梅花三弄》等,萎靡时听贝多芬的《欢乐颂》、普契尼的《今夜无人入睡》、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民乐《步步高》、《金蛇狂舞》等,乐过头时不妨听听《三套车》、《深深的海洋》、《二泉映月》等„„那么多天籁之声、曼妙之乐等着我们倾听、吟唱,把音乐当成人生不可或缺的维生素M,时不时拿一颗来品尝一番吧。

知足者才能常乐

我们人体所有器官的功能,都是在一定范围内才能维持最佳状态,所有的生理、生化参数例如心率、呼吸、血压、体温、血液的酸碱度、渗透压、钾钠镁钙氢等离子浓度、血氧含量、血细胞数量、各种激素和活性因子的水平等等,乃至大脑的思维、心理情绪的调节都必须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人体这架极为复杂精妙的“机器”能自动做各种自身调节,即各项参数均处在动态波动之中,但允许波动的幅度是有限的,越过限度就会发病。

仅从保障身体健康的角度来看,儒家所倡导的中庸之道是非常有道理的。朱熹对“中庸之道”做了注释,“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就是说任何事都应适度,不能太偏离,也不要频繁地改变定见,即过犹不及而不偏不倚正好。我们每个人在各方面都有一个“临界点”,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时时在做精细的调整,以确保各器官、系统的正常运行。而身体的总体状态和大脑的心理情绪等高级神经活动则只能靠我们自己把握。每个人都应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临界点”———也就是我们能承受各种负荷的极限,学会在那一刻到来之前及时打住。有些时候我们已经吃够了、喝够了、玩够了、闹够了、哭够了、笑够了、疯够了、劳累够了、加班够了、休息够了、潇洒够了、消费够了、游戏够了、上网够了、埋怨够了、脾气发够了、心眼耍够了、算计够了、嫉妒够了、出人头地够了、吹捧别人够了、被别人夸够了、挤兑人挤兑够了、小动作搞够了、爱够了、恨够了、钱挣够了、竞争够了、欲望够了、折腾够了、甚至忍够了、让够了、谦虚够了、消沉够了、自责够了等等。如果我们能学会止步,做到适可而止急流勇退恰到好处,我们就可以远离疾病的困扰。

作者:/来源:精品健康导刊

上一篇:观察日记各种花范文下一篇:股东会决议股东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