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楹联剖析

2022-07-27

第一篇:中国古代楹联剖析

中国古代名将选修教案剖析

中 国 古 代 名 将 选 修 课 教 案

张南元

黄菊

中国古代名将之李广

李广(?~前119),陇西成纪人,自幼勇武善射。文帝时从军击匈奴,有功为郎。景帝时,历任北部各边郡太守。武帝时召为中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6),以骁骑将军出击匈奴,惜负伤被俘,后佯死再乘机夺胡马驰还。回汉后出任为右北平太守,匈奴畏服,誉其为“飞将军”,数年未敢进犯。元狩四年(前119),从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深入失道,引咎自杀。李广历任七郡太守,前后四十余年,毕生大小七十余战,阻止匈奴南侵,功劳极大。

李广(?—前119),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人。其先祖李信为秦国名将,曾率秦军追逐燕太子丹直到辽东。 公元前166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李广少年从军,抗击匈奴。他作战英勇,杀敌颇众,使汉文帝大为赞赏。九年后,汉景帝即位,李广升为骑郎将,成为景帝身边的禁伟骑兵将军。吴王、楚王叛乱时,李广以骁骑都尉官职跟随太尉周亚夫出征平叛,在昌邑城下夺得叛军军旗,立下显赫战功。诸王叛乱平定后,李广调往上谷、上郡、陇西、雁门、代郡、云中等西北边陲做太守,抗击匈奴的入侵。

一次,匈奴进攻上郡,景帝派了一名亲随到李广军中,这名亲随带了几十骑卫士出游,路上遭遇三名匈奴骑士。结果,卫士们全被射杀,亲随本人也中箭逃回。李广闻讯,即率百名骑兵追击,亲自射杀其中两人,生擒一人。刚把俘虏缚上马,匈奴数千骑兵赶来,见到李广等人,以为是汉军诱敌之兵,连忙抢占了一座高地。李广所带的百骑兵士慌忙上马欲逃。李广大喝:“我们远离大军数十里,逃必死!不逃,匈奴以为是诱敌之计,必不敢攻击我们。”遂带领兵士向匈奴骑兵迎去,离匈奴阵前二里之遥,他令士兵下马解鞍,匈奴搞不清他们的意图,果然不敢攻击,只派一名将官出阵试探,李广飞马抢到阵前,将他射落马下,然后从容归队。到夜半时,匈奴人认为一定有汉军埋伏夜袭,遂引兵而去。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调李广为未央卫尉。四年后,李广率军出雁门关,被成倍的匈奴大军包围。匈奴单于久仰李广威名,令部下务必生擒之。李广终因寡不敌众而受伤被俘。押解途中,他飞身夺得敌兵马匹,射杀追骑无数,终于回到了汉营。从此,李广在匈奴军中赢得了“汉之飞将军”称号。归朝后,李广被汉帝革除军职,贬为庶人。

几年后,匈奴杀辽西太守,击败韩安国将军。武帝重新起用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闻“飞将军” 镇守右北平,数年不敢来犯。

唐朝诗人王昌龄诗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汉初的边境战争是一场特殊的战争,其自然和人文特点决定了这场战争的异常坚苦和残酷。远离后方的长途奔袭,急风暴雨般的仓卒遭遇,以及众寡悬殊的孤军奋战,成为经常作战的方式。李广无疑是适应于这些作战特点的杰出将领。非凡的勇敢、决断和应变能力、忠信正直的磊落襟怀,以及有别于传统的治军方法,使他成为受部下拥戴、敌军闻之丧胆的一代名将。

中国古代名将之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9月17日(农历7月23日)出生。父亲诸葛圭早逝,诸葛亮与其弟诸葛均便由叔父诸葛玄抚养。后来汉廷选任朱皓以代诸葛玄之职,幸好诸葛玄与荆州牧刘表有旧交,便带诸葛亮同往依附。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和弟弟在南阳隐居晴耕雨读。亮平日好念梁父吟,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的自评多不以为然,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孟建、石韬相信他的才干。

他与当时的荆州名士司马徽(水镜先生)、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黄承彦曾对诸葛亮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诸葛亮答应这门亲事之后,立即迎娶黄氏。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乡间有谚语为证:“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隆中对

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于新野。后来司马徽与刘备会面时,表示:“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为俊杰。此间自有卧龙(伏龙)、凤雏。”亮又受徐庶推荐,刘备希望徐庶引亮来见,但徐庶却建议:“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刘备便亲自前往拜访,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史称“三顾茅庐”)。与亮相见后,刘备便叫其他人避开,对他提问:“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赤壁之战后,刘备于十二月平定荆南四郡,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驻于临烝,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211年,益州牧刘璋派军议校尉法正请刘备助攻张鲁。诸葛亮便与荡寇将军关羽、讨虏将军张飞等镇守荆州。至下年十二月,刘备与刘璋决裂,还攻成都。诸葛亮便与张飞、赵云等入蜀助阵,留关羽负责荆州防务,并分兵平定各郡县,与刘备一起围成都。至214年,刘璋投降,刘备入主益州。

诸葛亮受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并受任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每每刘备出兵征伐,诸葛亮便负责镇守成都,为刘备足食足兵。汉中之战时,诸葛亮在成都替前线屡败屡战的刘备提供资援。220年,魏王曹丕篡汉自立。221年,群臣听闻汉献帝被害的消息,劝已成为汉中王的刘备登基为帝,刘备不答应,诸葛亮用耿纯游说刘秀登基的故事劝刘备,于是刘备才答应。蜀汉建立后,诸葛亮官拜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同年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张飞被部下暗杀,再领司隶校尉。 白帝城托孤

222年八月,刘备在东征夺回荆州的途中被打败,撤退至永安(白帝城),诸葛亮大叹可惜法正逝去,认为法正若在,必能制止刘备东征,即使刘备东征,若有法正跟随,战局也不至如此颓丧。223年二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尚书令李严一起托付后事(白帝城托孤),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涕泣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又要刘禅和其他儿子视诸葛亮为父。

历史的车轮是前进的,正所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有关三国人物的品评,《初省三国/圣神贤》亦有诗曰:曹丞非野党!孙主义真长!刘候若好汉!司马也堂皇!五虎勇可畏!卧龙智无双!周郎心不窄!英雄惜英雄,恨上苍!

中国古代名将之郭子仪

郭子仪(697~781),中国唐朝名将。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天宝初以武举补左卫长史,后官至兵部尚书、太尉兼中书令,曾出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封汾阳郡王,被德宗李适尊为“尚父”。郭子仪相貌英俊,身材魁梧,为人果敢,公正无私。他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

在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为将,前后共六十余年,其中有二十余年系天下安危于一身,为维护唐朝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平定安史之乱、收复两京、智退吐蕃回纥的战斗中有勇有谋、立下赫赫战功。他居功不傲,宽厚待人,是由武举起家逐步成长起来的闻名遐迩的军事将领。

郭子仪出身官吏之家,父亲是郭敬之,早年未受重用。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时,被封为朔方节度使(灵武,在今宁夏灵武西),奉诏讨伐,联合朔方军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常山(河北正定),击败史思明,收复河北。此时郭子仪建议皇帝,北取范阳,直捣叛军虎穴,以减轻潼关之围,但是玄宗不允。此后种下日后晚唐藩镇割据的局面,日后亦成为唐朝灭亡之远因。天宝十五载(756年)与回纥联军平定河曲,次年春天收复河东(今山西永济)、冯翊(今陕西大荔),并进攻潼关,大败崔乾祐,唐军死伤过万人。崔乾祐退保蒲津。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唐肃宗即位后,拜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郭子仪

广德二年(764年),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反,引回纥、吐蕃十万军进攻关中。子仪埋伏于乾陵(陕西乾县),回纥、吐蕃军知其有备,不战而退。

永泰元年(765年)十月,吐蕃、回纥再度联兵内侵,子仪在泾阳(今属陕西)被回纥所围。子仪在回纥素有威望,亲率数十骑到前线,亲自说服回纥大帅药葛罗与唐结盟,反将吐蕃击溃,稳住关中,长安之危遂解。

大历元年(766年),屯军于河中,使军粮充裕。大历八年,吐蕃十万之众强攻泾、邠(今彬县),子仪遣兵马使浑瑊出兵宜禄(今长武),结果首战失利,遂召诸将检讨战败原因,再兵分三路,连克百城(今甘肃灵台西南)、潘原(平凉东)等地,吐蕃败退。

大历十四年(780年),唐德宗李适继位,子仪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建中二年(781年)六月,郭子仪去世。

据《旧唐书·郭子仪传》载:“薨,时年八十五,德宗闻之,震悼,废朝五日……陪葬建陵,……旧令一品坟高丈八,而诏特加十尺。”该墓在陵西南2公里的坡阳村,墓前有清代毕沅书的郭子仪墓石碑。今墓已夷为平地。

历代状元中,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者,即身为唐代开元初年武举高等(状元)的郭子仪,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同时,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

中国古代名将之霍去病

西汉名将(前140—前117),军事家。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以皇后卫子夫姊子的身份担任侍中,少时就以善骑射为人所知晓。

元朔六年(前123),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嫖姚校尉 ,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歼2028人,受封冠军侯。

元狩二年(前121)封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的匈奴部,歼4万余人。

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霍去病打马亲自冲进了匈奴营中,直面浑邪王, 诛杀拒降者8000余,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打通了西域道路。 元狩四年春,与卫青各率5万骑过大漠(今蒙古高原大沙漠)进击匈奴。霍去病出塞后深入2000余里,歼70443人,至此,匈奴左右贤王两只臂膀被彻底斩断,只剩下匈奴单于孤悬漠北,势力江河日下。然后在狼居胥山祭天,在姑衍山祭地。封狼居胥后,他继续率军深入追击匈奴,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罗斯贝尔加湖)而还。更迁乌桓于辽东,监视匈奴。此战后汉武帝增设大司马,霍去病、卫青皆任大司马,而且定下法令,让骠骑将军的官阶和俸禄同大将军相等。[1] 霍去病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用“变数”和“速度”打造自己的战略舞台,开创了对匈奴的新战法:长途奔袭,孤军深入(轻辎重),利用骑兵的高度机动性,以骑对骑,歼灭对手。这个战法到了现代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闪电战。他为国忘家,生平无一败绩,深得武帝信任,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千古名句。

霍去病的斩首行动从根本上瓦解了匈奴的社会组织关系,让匈奴陷入混乱,这点上看,霍去病绝对是军事战略家。 河西走廊一战,霍去病部孤军深入远离后方补给,以战养战一举切断匈奴,自此匈奴一分为二,所获战果甚硕,一改汉军不善野战的弊端。他在长途奔袭的过程中,就地取兵,灵活得将俘虏转化为自己的战士去与匈奴作战,说明他的治军能力绝对不可小觑;取食于敌的方略不但大大减轻了军需负担,解决了自身的补给问题,而且最大程度的打击了匈奴的生产能力,使匈奴的经济遭到极大摧毁,从而使汉朝在经济上和军事上确立了对匈奴的绝对优势。

霍去病曾在出征的途中看望自己的生父霍仲孺,并把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带回朝廷。霍光后来得到武帝重用,成为托孤重臣,曾废立皇帝,官至大司马大将军,为汉宣帝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

霍去病有一个儿子霍嬗,字子侯,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生母未见史书。霍去病死后,霍嬗袭冠军侯爵位,为侍中,颇受汉武帝疼爱,有意等他长大以后用为将军,继续霍去病的功业。霍去病死后六年,元封元年(前110年),霍嬗从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史记·封禅书》“礼毕,天子独与侍中奉车子侯上泰山,亦有封。其事皆禁。”后不久暴卒,谥号为哀。霍嬗死时可能只有十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居六岁,元封元年,嬗卒,谥哀侯。无子,绝,国除。”,霍嬗无子,霍去病的嫡系后裔至此断绝,冠军侯也因此国除。

此外,霍家有史记载的霍山、霍云二人,因谋反被汉宣帝灭族。但也对宣帝时期的政治产生过一定影响。因《史记》《汉书》互有讹误,对他二人的身世记载有多种意见,包括但不限于一下三种意见:第一种认为二人均是霍去病之子;第二种认为二人均为霍去病之孙;第三种意见认为霍山为霍去病之子,霍云为霍去病之孙等等,在此不再赘述。

中国古代名将之班超 成语“投笔从戎”,意指读书人投身军旅。班超不仅是投笔从戎的语源,同时也是历代投笔从戎者的榜样及祖师。班超年少时有大志向,为人孝顺严谨,口才出众。后来兄长班固被召入洛阳为官,班超与母亲随之一同迁居京城。当时家里比较贫困,班超为官府抄写书籍,赚取微薄的薪水以贴补家用。

据《东观汉记》载,有一天,他对抄书感到厌烦,便停止抄写,投笔并感叹道:“大丈夫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乎!”,在被他人嘲笑后,班超又说:“小子安知壮士之志哉!。汉明帝任命他为兰台令史,后来又”被免官。

永平十六年(73年),班超随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窦固以班超为假司马,派他攻打伊吾(在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一带)。班超在蒲类海大胜敌军,得到窦固的赏识,便派遣他出使西域。班超到罗布泊西南的鄯善国(今新疆东南部),当时匈奴也在极力争取鄯善王。班超刚到鄯善国,国王非常礼待班超,但几日后突然冷淡下来。班超认识到“必有匈奴使者来”而导致了鄯善王犹疑,后用计得到了确实的消息。因与同伴36人开会说:“我等在绝域,欲立大功;而匈奴使者仅来了几天,国王就开始冷淡我们。若将我们送与匈奴,将难于活命”,并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之”。当夜班超带领手下在匈奴使者帐放火鸣鼓,致使对方惊乱。班超亲手格杀3人,吏兵斩杀30多人,其余百余人均被烧死。班超次日将匈奴使者首级展示予鄯善王,震撼其国人,鄯善国遂归顺汉室。班超在这一战中留下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千古名句。皇帝和窦固对班超的智勇非常欣赏,窦固要给班超增加人手,为班超所拒绝。

之后班超从鄯善前往于阗国,于阗国是当时西域强国,国王广德带领其它各国攻莎车国,杀其国王。班超至,广德对其不甚礼遇。该国信巫,巫师对广德说“神怒何故欲归汉,汉使有祸马,需取之祠于神”。于是广德派人向班超索马,班超让巫师自己来取,然后怒斩该巫师,将首级送与广德。广德早耳闻班超在鄯善击杀匈奴使者之事,感到十分惶恐,因杀匈奴使者而降汉。班超甚至带领自己为数不多的手下,推翻龟兹国在疏勒国(国都在今新疆喀什市)所立的傀儡政权,重立疏勒故王兄长之子为王,建立新的亲汉政权。

后来汉明帝驾崩,焉耆(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一带)乘机向汉进攻,龟兹等也发兵攻打疏勒。汉章帝即位,担心班超孤立无援,下诏将他召回。疏勒、于阗等国为此十分忧虑,班超击破疏勒叛降于龟兹的两座城池,疏勒复安。

三年(公元78年),班超率疏勒等国攻破姑墨石城(今新疆温宿县城西北)。之后上书请兵,意图趁机平定西域,得到章帝的支持。

班超在击破莎车(今新疆莎车县)、疏勒的叛将后,上书请求与乌孙联合进攻龟兹,得到章帝的首肯。建初八年,拜班超为将兵长史,然而负责护送乌孙使者的李邑在到达于阗后,因龟兹的攻势而不敢前进,继而上书声称西域的收复不可能成功,同时诋毁班超“安乐外国,无内顾心”。但章帝相信班超的忠诚,命令李邑服从班超的调遣,而班超却并不对李邑怀恨在心,仍派他返京。

第二年,班超联合疏勒和于阗进攻莎车,而疏勒王忠反被莎车利诱而反叛。班超便改立疏勒的府丞为王,并在三年后忠诈降时将其斩首,打通了南方的通道。

在之后的数年里,班超降服了莎车、月氏、龟兹、姑墨和温宿(今新疆乌什县),继而被任命为都护,此时西域诸国已多半归降汉朝。永元六年(公元94年),班超讨平焉耆、危须(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东北)和尉犁(今新疆库尔勒市城南),至此西域五十余国都已归附于汉。第二年,班超被封为定远侯。

永元十二年,班超因年老思乡,上书请求汉和帝准许其卸任并回到中原,信中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同时班超的妹妹班昭也上书为他请求。和帝受到感动,召班超回京。班超于永元十四年回到洛阳,拜官射声校尉。一个月后即因为胸胁疾病逝世。长子班雄嗣位。

班超在西域共达三十一年,不仅善于用武力镇抚各国,更善于用外交手段去联络较远的国家。在班超的努力下,塔里木盆地的统治权又归到了汉朝,再现了一百年前汉宣帝的辉煌。但接管的任尚却无视班超离开时留给他的“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的劝告,在短短数年内就撤守西域。同时匈奴人也同样在开展类似的行动,推翻亲汉的政权,与新政权结盟。这样不断地反复,一直到20年后,班超之子班勇才把匈奴赶走。

中国古代名将之田单

田单,战国时期齐国名将。安平(今山东淄博东北)人。齐湣王时曾为临淄(今淄博东北)市掾。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燕将乐毅率五国联军破齐,燕军攻下临淄,田单率族人以铁皮护车轴,平安逃至即墨(今平度东南),表现出军事才能。在即墨被困之际,被军民推为将,组织齐人抵抗。先是用反间计使燕将易人,除去难以对付的燕将乐毅。继又针对燕军的恐怖手段,将计就计,诱使燕军施暴,从而坚定城中齐人仇燕、抗燕的决心。尔后用诈降计使燕军守备松懈,以著名的“火牛阵”夜袭燕军营垒,出其不意大败燕军,杀燕将骑劫(见即墨之战),乘胜收复齐失地,迎齐襄王法章还都临淄,受封安平君,任齐相。为相期间,无重大建树。五十年,受命救赵,击退秦军。后因赵割济东3城57邑予齐,求田单为将,遂入赵任将军,攻燕,取3城。次年,任赵相。不知所终。

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将乐毅破齐克70余城,随即集中兵力围攻仅存的莒(今山东莒县)和即墨,齐国危在旦夕(见乐毅破齐之战)。时齐愍王被杀,其子法章在莒被立为齐王,号召齐民抗燕。乐毅攻城一年不克,命燕军撤至两城外九里处设营筑垒,欲攻心取胜,形成相持局面。 即墨,地处富庶的胶东,是齐国较大城邑,物资充裕,人口较多,具有一定防御条件。即墨被围不久,守将战死,军民共推田单为将。田单利用两军相持的时机,集结7000余士卒,加以整顿﹑扩充,并增修城垒,加强防务。他和军民同甘共苦,“坐则织蒉(编织草器),立则仗锸(执锹劳作)”(<资治通鉴>卷四,周赧王三十六年),亲自巡视城防;编妻妾﹑族人入行伍,尽散饮食给士卒,深得军民信任。田单在稳定内部的同时,为除掉最难对付的敌手乐毅,又派人入燕行反间计,诈称:乐毅名为攻齐,实欲称王齐国,故意缓攻即墨,若燕国另派主将,即墨指日可下。燕惠王本怨乐毅久攻即墨不克,果然中计,派骑劫取代乐毅。乐毅投奔赵国。

骑劫一反乐毅战法,改用强攻,仍不能下,企图用恐怖手段慑服齐军。田单将计就计,诱使燕军行暴,即墨军民见状,无不痛心疾首,誓与燕军决一死战。田单进而痲痹燕军,命精壮甲士隐伏城内,用老弱﹑妇女登城守望。又派使者诈降,让即墨富豪持重金贿赂燕将,假称即墨将降,惟望保全妻小。围城已逾三年的燕军,急欲停战回乡,见大功将成,只等受降,更加懈怠。

田单在国破城危的极端不利态势下,长期坚守孤城,积极创造反攻条件,巧妙运用“火牛阵”,实施夜间奇袭,成为中国古代战史上以弱胜强的出色战例。

第一,反间燕人,诱敌易帅。乘燕国新王方立之时,田单使人去燕国宣扬说:乐毅“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西南而王齐”,燕王信以为然,使骑劫去前线代乐毅为帅。

第二,寻奉“神师”,诈言神助。田单让城中人吃饭前在庭院中祭祀祖先,许多飞鸟下来啄食,燕人觉得惊异,田单让人乘机宣扬说:“天神下来帮助我们。”不久又找来一名士卒,将其装扮成“神师”,每次发令,总要秉告这位“神师”,以示得到神灵许可。

第三,诱敌施暴,借敌激士。田单使人宣扬说:“齐人最怕燕军将俘虏施以劓刑。”燕军听到后,果然滥施劓刑。不久,田单又派人出城散布说:“即墨人最怕燕军挖掘城外祖坟,凌辱祖先。”燕军听说,遂即在城外掘墓焚尸。城中人先是非常惊恐,大家相戒坚守,生怕被俘;继而非常愤怒,情愿与燕军决一死战。

第四,伏精示弱,假降诈敌。田单让城中精锐士卒隐藏起来,令老弱妇女登城防守,同时又派人与燕军商议投降之事。他收取民间金银,让城中富豪暗中带去“贿赂”燕国将领说:“你们受降入城后,请不要掳掠我的家族妻妾。”燕军将士大喜,只道即墨是掌中之物,坐等齐人来降。

第五,饰牛缚刃,火牛陷阵。田单收集城中千余头牛,给披上红绸衣服,画上五彩龙纹,将利刃缚于牛角,又把浸蘸了油脂的芦苇捆于牛尾,晚上烧着一端,从早已凿开的城墙洞穴中驱赶出去,五千名精壮士兵紧随其后。牛尾受烧,扑燕营横冲乱撞,燕兵于火光中被龙纹之兽角杀无数,惊骇溃逃,不及逃跑的被五千齐兵砍杀。田单乘此一胜,收取失陷的七十余城。

中国古代名将之樊哙

樊哙(kuài)(前242—前189年),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大将,汉高祖刘邦的心腹,封舞阳侯,谥武侯,以勇著称。少以屠狗为业。后随刘邦起兵。

刘邦入咸阳,沉湎宫廷生活,他与张良质问刘邦:“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那?”力劝刘邦还军灞上。鸿门宴上,他直入营门,斥责项羽,刘邦始得脱走。

为吕后妹婿,深得吕后信任。后随刘邦平定臧茶、陈豯、韩信等,任左丞相,封舞阳侯。

樊哙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为业。他与刘邦的交往甚密,曾与刘邦一起隐于芒砀山泽间(今河南永城东北)。与萧何、曹参共同推戴刘邦起兵反秦。待刘邦做了沛公,便让樊哙做了他的

高祖要陈平尽快地把樊哙的头取来,让他检验。陈平、周勃当即动身,在途中边走边细心合计。陈平说:“樊哙是皇帝的老部下,劳苦功高。况且他又是吕后的妹夫,可以说是皇亲国戚,位高爵显。眼下,皇帝正在气头上,万一他后悔了,我们怎么办?再说皇帝病得这么厉害,再加上樊哙是吕后的妹夫,她们姐妹二人必然会在皇帝身旁搬弄是非,到那时难免会归罪于咱们两人。” 周勃一时没有了主张,便问:“难道把樊哙放了?”陈平说:“放是不能放的,咱们不如把他绑上囚车,送到长安,或杀或免,让皇上自己决定。”

周勃也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到了樊哙的军营前,陈平命人筑起一座高台,作为传旨的地方,另外又派人持节(一种信符)去叫樊哙。樊哙得知只有文官陈平一个人前来,认为只是传达平常的敕令,也没多想,立即一个人骑马赶来接诏。不料,台后忽然转出武将周勃,当即将樊哙拿下,钉入囚车。周勃又立即赶到中军大帐,代替樊哙,由陈平押解囚车返回长安。当走到半路,陈平忽然听说刘邦病故。他想:现在朝中必然由吕后主持政事,这可糟了。唯一可喜的是,幸亏先前未斩樊哙,还好向吕后交待。

可即便如此,也怕夜长梦多,会有人在吕后面前说他的坏话,一定要先赶到长安,把自己的事解释清楚。他立即策马赶往长安,路上遇到使者传诏,让他屯戍荥阳。于是,他又生一计,跌跌撞撞地跑入宫中,跪倒在汉高祖的灵前,放声大哭,边哭边说:“您让我就地斩决樊哙,我不敢轻易处置大臣,现在已经把樊哙押解回来了。”这明明是说给活人听的,是在向吕后表功。吕后姐妹听说樊哙没死,都松了一口气。遂释放了樊哙,并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封邑。

中国古代名将之赵云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本属公孙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被称为常胜将军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先主入蜀云留荆州。

建安十八年,刘备与刘璋决裂,从葭萌进攻刘璋势力,并召诸葛亮等人入蜀支援。诸葛亮与赵云、张飞等率军溯江西上,一路平定郡县。在攻克江州后,兵分 两路,赵云率军由外水深入,攻取江阳、犍为等郡。次年与刘备、诸葛亮于成都会合。刘备攻下成都之后,任命赵云为翊军将军。(柳春藩《三国史话》:诸葛亮等在攻下江州后分兵三路,一路由张飞统领,经由垫江向北收服巴西(今西川阆中),出成都之北;一路由赵云统领,沿江西下,直取江阳(今四川泸州),再下犍为(今四川彭山东北),出成都之东南;一路由诸葛亮自己统领,由中路西下德阳(今四川遂宁东南),直取成都。)

刘备平定益州之后,有人主张将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给诸将。赵云反驳说:“霍去病曾说过匈奴未灭,无用家为,现在国贼不只像匈奴只有一个,所以还不到可以安定下来的时候,须等到天下平定之后,再使众人返回家乡去耕耘田地,这才是最好的决定。益州的百姓,刚刚赵子龙 赵子龙

遭遇战祸,现在应该将田宅房产归还给百姓,先让他们安居乐业,然后可以使他们服兵役、纳户税,这样也能得到益州的民心。”刘备当即便采纳了赵云的建议。(张大可《三国史》:益州安定以后,许多人主张把成都城内外的土地房屋分配给诸将。赵云提出反对意见,他认为现在国贼祸乱汉室,切不可追求安乐,等到天下安定,诸将各回本土,安家立业。现在应该把土地房屋归还给本土人民,让他们安居乐业,然后征调赋税,这样既能得民心,又能满足财政军备的需要。赵云这番话很有政治远见,刘备采纳了,把土地房屋归还了益州土著士民,着手蜀汉政权的建设。)

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率军进攻汉中,次年黄忠在定军山斩夏侯渊,于是曹操亲自率领大军来争夺汉中,并先运大量的军粮到北山下,有数千万袋, 黄忠认为可趁机夺取这些军粮,便领军出击,当时赵云属下的士兵也随着黄忠一起出击。但是黄忠的军队过了约定的时间之后仍未回来,担心的赵云便带着数十骑出了营寨,查看黄忠等人的情况。结果,正好碰上曹操派出的大军,赵云遭到曹军先锋部队的攻击,刚与敌人交手,曹操的大军已来到面前,声势逼人。赵云便一次又一次地突击曹军阵列,且战且退。曹军散而复合,赵云突围而出并退入汉军的营寨内,此时部将张著受伤,又被曹军包围,赵云又一次驰马突击曹军,并救出张著,将他带回营寨内。此时曹军已追至汉军的营寨前,沔阳长张翼正在防守营寨,见曹操大军杀到,便要闭门拒守。赵云进入大营之后,却下令大开营门,然后令汉军偃旗息鼓。曹军见此情况,怀疑赵云设有伏兵,便向后退去。此时赵云下令鸣击战鼓,鼓声震天,又令军士以弩箭射曹军,曹军惊骇,自相蹂践,坠入汉水中淹死者甚多。次日刘备亲自来到赵云兵营察看昨日战斗之处,赞叹说:“子龙一身是胆也!”于是设宴欢庆直到黄昏,军中称呼赵云为“虎威将军”(吕思勉《三国史话》:先主既得汉中之后,还治成都,要拔擢出一个人来镇守汉中,当时大家都以为要用张飞,张飞也以此自许,而先主竟破格擢用了魏延。关羽、张飞是先主手下资格最老的两员猛将,当时敌国的人也都称他们为万人敌。先主从起兵以来,不分兵则已,要分兵,关羽总是独当一面的。此时关羽正在镇守荆州,要再找一个独当一面的人,以资格论,自然是张飞了。再次之则是赵云,随先主亦颇久。争汉中之时,赵云亦颇有战功,先主称他“一身都是胆”的。然而这时候要镇守汉中,先主却破格擢用了魏延。

后主下诏曰:“云昔从先帝,功绩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夫谥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大将军姜维等议,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 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第二篇:中国文学(古代文学)考试大纲剖析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中国文学》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618)

学院名称(盖章):

文史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

间:

2011年3月18日

《中国文学》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618)

一、考核要求

《中国文学》科目由“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两部分构成。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课程内容包括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近代等九个文学史时期,包括诗歌、辞赋、散文、骈文、词曲、戏剧、小说等多种体裁和各个时期的文学发展、嬗变和文艺思潮。要求考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有比较全面的把握,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专业理论基础。具体包括:主要的作家与作品,作家与作品的基本风格与艺术特色,文学流派及其形成的原因,文学不同时期划分的依据,对古代文学作家与作品及其相关问题能够进行有条理性和逻辑性的分析,有较好的审美能力与写作表达能力等等,同时能注意到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

二、考核评价目标

《中国文学》科目“中国古代文学”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学习阅读和分析鉴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要求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主要作家和代表作品,了解各个时期的文艺思潮、文学现象,以及各种不同的文体、风格与流派,以便为将来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本科目的考试命题,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时比例来组配试卷,掌握好试题的重点、内容覆盖面、能力层次和难易度。考试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题型主要有填空、单选、多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阅读理解等,可酌情组合,以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要考核评价目标。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各75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题量以中等考生能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全部试题为限度。

三、考核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部分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绪论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中国文学的起源;先秦文学的形态及作者的流变;先秦文化与文学发展的轨迹。

第一章 上古神话

神话的概念及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四大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忧患意识、厚生爱民意识、反抗精神;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上古神话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章 《诗经》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诗经》的内容——爱情婚姻、农事诗、征夫诗、思妇诗、民族史诗;《诗经》的艺术特点——赋比兴的手法、句式和章法、风雅颂不同的语言风格;《诗经》在文学中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的发展过程;《左传》的叙事和记言;《国语》的文学成就;《战国策》的文学成就;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先秦说理散文体制的逐步成熟;《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先秦说理散文的地位和影响。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屈原的生平和作品;《离骚》的思想内容及美人香草意象、形式和语言;屈原的其他作品——《九歌》《九章》《天问》《招魂》等;宋玉及其作品的地位及影响;楚辞的流变与屈原的地位和影响。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绪论

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汉代文学发展的基本态势;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汉代文学样式嬗变及分期。

第一章 秦及西汉散文

《吕氏春秋》的成书及文学成就;李斯的散文及地位和影响;汉代初年的政论文;《淮南子》及其他散文。

第二章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骚体赋及“九体”;枚乘《七发》和“七体”;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扬雄四赋;西汉其他赋家的创作。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的生平;《史记》的成书;《史记》的叙事艺术、人物刻画及风格特征;《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第四章 两汉乐府诗

乐府和乐府诗;乐府诗的内容与艺术成就: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娴熟巧妙地叙事手法、异曲新声与诗体演变。

第五章 东汉辞赋

班固、张衡的京都赋;述行赋和抒情小赋。 第六章 《汉书》和东汉散文

班固和《汉书》;《吴越春秋》;《论衡》和《潜夫论》。 第七章 东汉文人诗 班固、张衡、秦嘉的诗;郦炎、赵壹、蔡邕的五言诗;《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的情况;乱世与乱世文学;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下的文学创作;玄学、佛教对文学、文人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曹操与曹丕;曹植的诗歌创作及其艺术成就;建安七子及蔡琰;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阮籍、嵇康与正始诗歌。

第二章 两晋诗坛

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左思、张协与刘琨;郭璞的游仙诗;王羲之、孙绰、许询与玄言诗。 第三章 陶渊明

陶渊明的生平经历与思想性格;陶渊明的诗歌创作及其艺术成就;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陶渊明的地位及影响。

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

南朝民歌与吴楚风情;北朝民歌与北朝各民族的风习。南朝民歌与北朝民歌的差异。 第五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谢灵运开启的新风与山水诗的兴盛;鲍照的诗歌创作及其对七言诗的贡献。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沈约、谢朓与永明体;齐梁诗人集团;宫体诗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 第七章 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北朝文化与文学;南北文风的交融;庾信的诗歌创作及其艺术成就。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别开生面的魏晋文坛;南朝美文的衍化:齐梁新变之风;《水经注》与《洛阳伽蓝记》。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小说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志怪小说与志人小说;《世说新语》的编撰及其文学成就。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绪论

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代文学的繁荣;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之风、贬谪与唐代文学;佛、道二家对唐代文学的影响;唐代文学的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一章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隋代文学;初唐诗坛:贞观诗风及上官体,王绩与四杰,文章四友;沈佺期、宋之问与五律的定型;陈子昂与唐诗风骨;张若虚与唐诗兴象。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

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田园诗;王昌龄、崔颢等人的作品;高适、岑参、王之涣等人的边塞诗。 第三章 李白

李白的生平、思想与人格;李白的乐府与歌行;李白的绝句;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李白的地位与影响。

第四章 杜甫

杜甫的生平;杜甫的律诗;杜甫诗的艺术风格;杜甫诗的地位及影响;杜甫诗的作品分析。 第五章 大历诗风

士人心态的转变与大历诗歌的冷落寂寞情调;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大历十才子;顾况与李益。 第六章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 韩孟诗派的诗歌主张及艺术风格;韩愈、孟郊等人诗歌的意象类型与技巧的创新;李贺诗歌的艺术表现与怪奇特征;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的诗歌风貌。

第七章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重写实、尚通俗的诗歌思潮与张籍、王建、元稹的诗歌创作;白居易的诗歌主张及其讽谕诗;《长恨歌》、《琵琶行》与元、白唱和诗;白居易的闲适诗;新乐府运动及其诗人;元和体。

第八章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政治改革与文体文风改革;倡导古文的理论主张与杂文学观念的复归;韩愈、柳宗元散文的艺术成就;晚唐古文的衰落与骈文的复兴。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唐传奇及其嬗变;唐传奇的表现艺术;俗讲与变文。 第十章 晚唐诗歌

杜牧与晚唐怀古咏史诗;贾岛、姚合等苦吟诗人;爱情题材与艳丽诗风;隐士情怀与淡泊诗风;乱离之感与时世讽谕。

第十一章 李商隐

李商隐的生平与诗歌内容;朦胧多义与对心灵世界的开拓;凄艳浑融的风格。 第十二章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温庭筠及其他花间词人;李煜词及其他南唐词人。

第五编

宋辽金文学 绪论

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 第一章 宋初文学

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宋初白体诗人和王禹偁;宋初的晚唐体诗人;西昆体的盛衰。 第二章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宋初词人对五代词风的因革;开拓词境的尝试;柳永词的新变。 第三章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欧阳修的散文、辞赋和四六;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的诗歌;王安石等人的散文;王安石的诗歌。

第四章 苏轼

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苏轼的古文和辞赋、四六;苏轼的诗;苏轼的词;苏轼的意义与影响。 第五章 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

黄庭坚的诗歌;陈师道的诗歌;江西诗派的形成及演变;陈与义和曾几的诗歌。 第六章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黄庭坚、晁补之、晏几道、秦观、贺铸、周邦彦等人的词作及其文学成就。 第七章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李清照的词论及其作品;朱淑真的作品;朱敦儒、张元干、李纲、岳飞等词人及其作品。 第八章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陆游的创作道路和诗歌渊源;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陆游的影响;杨万里与诚斋体;范成大的使金诗和田园诗。

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辛弃疾的创作道路;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辛词的艺术成就;辛派词人。 第十章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姜夔及其词作;吴文英及其词作;宋末的其他词人。 第十一章 南宋的散文和骈文

南宋的政论文和笔记小品;南宋理学家的文论和散文;南宋的四六。 第十二章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宋末诗歌;辽代诗歌;元好问与金代诗歌。

第六编

元代文学 绪论

元代的社会与文学;叙事文学的兴盛;元代的抒情文学;元代文学的审美情趣。 第一章 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

说话艺术;小说话本;讲史话本;说经话本;诸宫调;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第二章 关汉卿

关汉卿的生平思想与创作旨趣;《单刀会》、《西蜀梦》、《救风尘》、《窦娥冤》等作品;关汉卿杂剧的艺术特色。

第三章 王实甫和《西厢记》

《西厢记》的作者及故事的创新;《西厢记》的戏剧冲突;《西厢记》的人物塑造、语言艺术和社会影响。

第四章 白朴和马致远

白朴的生平;《梧桐雨》、《墙头马上》;马致远和《汉宫秋》。 第五章 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大都作家群的杂剧创作;河北作家群的杂剧创作;山东作家群的杂剧创作;山西作家群的杂剧创作。

第六章 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剧作 杂剧的南移与衰落;郑光祖、乔吉、宫天挺、金仁杰、秦简夫等人的作品。 第七章 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

南戏的形成与发展;《琵琶记》的悲剧意蕴及艺术成就;四大南戏及其他。 第八章 元代散曲

散曲的兴起及其体制风格;元前期散曲创作;元后期散曲创作。 第九章 元代诗文

元代诗文概况;元代前期、中期、后期的诗歌。

第七编

明代文学 绪论

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形成;王学左派的兴起及其对文学创作的推动;俗文学的发展与对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众多的文学群体及文学的论争。

第一章 《三国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与版本;《三国演义》的主旨;《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三国演义》的影响。

第二章 《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

《水浒传》的成书与作者;《水浒传》的主旨;《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水浒传》的影响。 第三章 明代前期诗文

明初诗歌与散文:高启、杨基、袁凯等人的诗作,宋濂、刘基的散文;台阁体与茶陵派;明代的八股制义文。

第四章 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

李梦阳与前七子的文学复古;王世贞与后七子的文学复古;前后七子文学复古的得失与影响;归有光与唐宋派。

第五章 明代杂剧的流变

明初宫廷派剧作家的杂剧创作:朱权、朱有燉、贾仲明、杨讷等;明代中后期的杂剧转型:王九思、康海等;徐渭及其讽世杂剧。

第六章 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

明初传奇概述;明代中期三大传奇;明代后期传奇的繁荣;吴江派群体与玉茗堂风格影响下的剧作家。

第七章 汤显祖

汤显祖的生平与思想;代表作《牡丹亭》;临川四梦;汤显祖的影响。 第八章 《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

《西游记》的题材演化及其作者;寓有人生哲理的“游戏之作”;神幻世界的奇幻美与诙谐性;《封神演义》等其他神魔小说。

第九章 《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

《金瓶梅》的创作时代及其作者;封建末世的世俗人情画;白话长篇小说发展的里程碑;《金瓶梅》的续书及其影响。

第十章 "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

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市民社会的风情画;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明代的文言小说。 第十一章 晚明诗文

李贽;袁宏道与公安派;钟惺、谭元春与竟陵派;晚明小品文;明末文坛:复社与几社。 第十二章 明代的散曲与民歌 明代散曲;明代民歌。 第八编

清代文学 绪论

文化专制下的学术和文学;清代人文思潮与文学;清代文学的历史特征。 第一章 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

清初遗民诗及其影响;清初古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钱谦益与虞山诗派;吴伟业和“梅村体”叙事诗;词的中兴:陈维崧和阳羡词派,朱彝尊和浙西词派,纳兰性德和“京华三绝”;王士禛与康熙诗坛。

第二章 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

清初戏曲:吴伟业、尤侗、李玉、李渔等;洪升与《长生殿》;孔尚任与《桃花扇》。 第三章 清初白话小说

小说续书与《水浒后传》;《醒世姻缘传》;李渔的短篇小说;才子佳人小说。 第四章 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的成书;狐鬼世界的建构与内涵;文言短篇小说的艺术创新。 第五章 吴敬梓和《儒林外史》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的创作;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理想文士的探求;《儒林外史》的叙事艺术。

第六章 《红楼梦》

曹雪芹的家世与《红楼梦》的创作;贾宝玉和《红楼梦》的悲剧世界;《红楼梦》的人物塑造和叙事艺术;《红楼梦》的影响。

第七章 清中叶文学

袁枚和“性灵派”;桐城派和清代散文;骈文的复兴和汪中;浙派词的嬗变和常州词派的兴起;李汝珍与《镜花缘》;案头化的文人戏曲创作;地方戏的勃兴和京剧的诞生;讲唱文学的盛行。

第九编

近代文学 绪论

西学东渐的狂飙;作家的新旧分野与作家主体的转型;文学观念与作品形态的变化;文化下移与文体革命;近代文学的历史分期及其思想特点。

第一章 龚自珍与近代前期诗文词

龚自珍的思想与创作道路;龚自珍的散文与诗、词;魏源与林则徐;宋诗派、桐城派、常州派与近代前期词。

第二章 近代前期的小说与戏曲

侠义公案小说;人情世态小说;近代前期的戏曲。 第三章 黄遵宪、梁启超与近代后期诗文词

黄遵宪与“诗界革命”;梁启超与新文体;近代后期的散文、诗歌与词。 第四章 近代后期的小说与戏曲

小说界革命与新小说的兴起;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民初小说:鸳鸯蝴蝶派小说,苏曼殊的哀情小说;戏剧改良运动与话剧的诞生。

《中国现当代文学》部分科目大纲

一、考核要求

1、了解和认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过程。

2、历史地、科学地分析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代表作品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3、系统了解“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文学创作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

二、考核评价目标

考核评价目标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能力层次,要求应考者理解相关的文学史知识,具备对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做概括性表述,或进行简单的分析、论证、评述,或运用已学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现代部分)

第一章

晚清中国文学的近代化特征

第一节 晚清以来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过程(了解) 第二节 晚清以来的文字革新运动(了解)

第三节 晚清的文学革命运动和文学创作的繁荣,晚清文学革命的意义和缺陷(理解) 第二章

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了解)

标志文学革命的开端的两篇文章,文学革命的发展过程,新文学阵营与复古派的斗争过程,新文学阵营的分化,文学革命的意义。

第二节 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了解)

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语丝社、未名社、浅草—沉钟社、湖畔诗社、民众戏剧社、戏剧协社等文学团体。

第四节 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熟练掌握)

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胡适、周作人的文论。 第五节 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理解)

体现科学民主的理性精神,个性化的追求,多样创作方法的尝试。

第三章

鲁迅

(一)

第一节

《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熟练掌握)

鲁迅前期小说的主要内容:对农民和知识分子精神状态的关注。鲁迅前期小说的艺术特色:现代小说的结构框架;看/被看与“归乡”等多种叙事模式;“白描”等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鲁迅前期小说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第二节 《阿Q正传》(掌握)

阿Q形象及典型意义

第三节 《野草》精神内涵与艺术特色(理解) 第四节

散文集《朝花夕拾》(理解)

鲁迅的青少年生活,表现鲁迅思想发展历程。

第四章

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

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小说,叶绍钧、许地山的创作(理解) 第二节

乡土小说与王鲁彦、台静农、废名的小说创作(理解) 第三节

抒情小说与郁达夫的小说创作(理解) 第四节

通俗小说

(一)(了解)

通俗小说的概念,民国旧派通俗小说创作,张恨水与现代通俗小说。

第五章

郭沫若 第一节

郭沫若的诗歌创作(熟练掌握)

《女神》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文学史意义,赏析郭沫若的诗歌作品。 第二节

郭沫若历史剧的基本观念与创作成就(理解) 第六章

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新诗创作

第一节

“五四”新诗运动与早期白话诗(了解)

五四新诗运动,早期白话诗创作,胡适与他的《尝试集》。

第二节

冯至等人的诗歌创作(理解)

湖畔诗社的诗歌创作,冰心、宗白华的“小诗”创作,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

第三节

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诗派(熟练掌握)

新月派的美学主张与创作特色,闻一多、徐志摩的诗歌创作,赏析闻一多、徐志摩的诗歌作品。

第四节

早期象征诗派与早期无产阶级诗歌(了解)

李金发诗歌的创作得失,蒋光慈为代表的中国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诗歌。

第七章

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散文创作 第一节

《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了解)

杂文的形成及主要代表作家。 第一节 周作人与“语丝”派散文作家(理解)

“语丝体”的特点,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 第二节 朱自清、冰心与文研会作家散文(理解)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冰心《寄小读者》的内容与特色

第三节 创造社和“现代评论” 派散文(了解)

郁达夫、郭沫若、陈西滢等人的散文创作。 第八章

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戏剧创作

第一节

话剧的引入和“文明新戏”的兴衰(了解)

春柳社、进化团的话剧演出活动,“文明戏”的概念,“文明戏”的兴衰。 第二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战略选择(理解)

五四文学先驱对中国旧戏的否定,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战略选择。 第三节 “爱美剧” 与“小剧场运动”的倡导(理解)

“爱美剧”的概念,提倡“爱美剧”的出发点。 第四节

田汉与丁西林等人的戏剧创作(理解)

田汉、丁西林的剧作特点

第九章

新文学第二个十年的文艺思潮与运动

第一节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和与“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了解)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的主要内容,“左联” 的成立,“左联” 成立后的主要活动及影响。 第二节

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了解)

自由主义文艺观的最主要观点与代表人物,两大思潮的对立。 第三节

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理解)

相对五四时期而言,三十年代文学在创作思维、写作题材、文学形式各方面的变化,左翼文学、京派、海派等几个文**流并存的局面。 第十章

茅盾

第一节

从文学理论工作到小说创作(了解) 第二节

茅盾小说创作概况(了解) 第三节

茅盾小说艺术成就(理解)

茅盾小说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茅盾笔下的人物形象 第四节

长篇小说《子夜》(熟练掌握)

创作意图、主题思想、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

第十一章老舍

第一节

老舍小说创作概况(了解)

第二节

老舍小说的艺术成就与历史地位(理解)

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京味”与幽默;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老舍笔下的人物形象。 第三节

《骆驼祥子》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熟练掌握) 第十二章巴金

第一节 前后期小说创作(理解)

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巴金笔下的人物形象。 第二节

长篇小说《家》的杰出成就(熟练掌握)

《家》的反封建意义,杰出的艺术手法。 第三节

巴金小说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理解) 第十三章沈从文

第一节

沈从文创作概况(了解) 第二节 沈从文小说的选材特点(了解) 第三节 沈从文小说独特的艺术追求(熟练掌握)

能够分析沈从文的主要作品

第十四章新文学第二个十年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 “左联”和左翼小说(了解)

1蒋光慈、华汉、洪灵菲、戴平万等人的创作。

2叶紫、柔石、胡也频的创作。

3丁玲的创作。

3张天翼、沙汀、吴组缃、艾芜等人的小说创作。

4“二萧”与东北作家群的创作。 第二节“京派”和其他独立作家的小说(理解)

废名、萧乾、芦焚等人的创作,李劼人的创作。

第三节

海派的创作(理解)

新感觉派的创作。 第四节

通俗小说

(二)(了解)

雅俗互动的文学态势,张恨水等言情写实小说的俗雅融合,武侠想象世界的多方拓展

第十五章新文学第二个十年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殷夫和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了解) 第二节

后期新月派的创作(理解)

第三节

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较熟练掌握) 第四节

臧克家等人的诗歌创作(理解) 第十六章鲁迅

(二)

第一节

鲁迅杂文的重大意义(理解)

第二节

鲁迅杂文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熟练掌握) 第三节

鲁迅后期小说《故事新编》的艺术特色(了解) 第十七章新文学第二个十年的散文创作 第一节

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理解)

第二节

左翼作家的“鲁迅风”杂文和风格多样的散文(理解) 第三节 “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了解) 第四节

报告文学与游记的丰收(了解) 第十八章曹禺

第一节

曹禺生平与剧作概观(了解) 第二节

曹禺戏剧创作的艺术成就(熟练掌握) 第三节

早期剧作《雷雨》(熟练掌握)

分析曹禺作品《雷雨》的人物和作品的社会意义。 第四节 《北京人》与《家》(理解) 第十九章新文学第二个十年的话剧创作 第一节

左翼戏剧运动与创作(了解) 第二节

田汉、洪深的新剧作(理解)

田汉、洪深剧作的艺术特点。

第三节

夏衍、李健吾的戏剧创作(熟练掌握)

夏衍剧作的艺术特点。

第二十章

第三个十年的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

第一节 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活动(了解)

四十年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几种文艺思潮的特征。

第二节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及新的文艺方针的确立(理解)

《讲话》的核心内容,党的文艺方针的确立。 第三节

文学思潮与文艺论争(理解)

关于“民族形式”的讨论,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问题的讨论,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问题的讨论。 第二十一章赵树理 第一节

赵树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了解) 第二节 赵树理小说的题材与内容(熟练掌握)

能够赏析赵树理的作品

第三节

赵树理在中国现代文学民族化、大众化方面的贡献(掌握) 第二十二章第三个十年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

暴露与讽喻(理解)

张天翼的《华威先生》、钱钟书的《围城》、沙汀的“三记”等。 第二节

体验与追忆(理解)

“七月派”小说与路翎等人的小说创作。 第三节

通俗与先锋(掌握)

张爱玲、苏青、梅娘、徐訏、无名氏等人的创作。 第四节

现实与民间(理解)

孙犁等解放区作家的创作。 第五节

通俗小说

(三)(了解)

雅俗对立的渐趋消解,各种类型通俗小说的“现代化”,解放区的文学通俗化运动

第二十三章艾青

第一节

艾青的历史地位(了解) 第二节

艾青诗歌的题材选择(理解)

第三节

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和主体意象(熟练掌握) 第二十四章新文学第三个十年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七月诗派”的创作(理解)

第二节

冯至等校园诗人和“九叶诗派”的诗歌创作(理解) 第三节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诗歌创作(理解)

群众性的诗歌运动,民歌体叙事诗,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

第四节 国统区讽刺诗的兴盛(了解)

《马凡陀的山歌》等代表作品

第二十五章新文学第三个十年的散文创作 第一节

报告文学的勃兴(了解) 第二节

继承鲁迅风格的散文(理解) 第三节

小品散文的多样风致(理解) 第二十六章

第三个十年的戏剧创作 第一节

抗战短剧的风行(了解) 第二节

历史剧的兴盛(理解) 第三节

讽刺喜剧的蓬勃发展(理解) 第四节

新秧歌剧与民族新歌剧(理解) 第二十七章

台湾省的现代文学创作

第一节

台湾省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轮廓(了解)

三个时期:草创期、创作期、凋零期。 第二节

台湾省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了解)

赖和、杨逵、吴浊流等人的文学创作。

(当代部分)

导言

当代文学的性质、特点(了解) 当代文学与文学传统(了解) 第一章

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

第一节

第一次文代会和50年代前期的文艺运动(了解)

第二节

“双百”方针、文艺界的“反右”及“大跃进”时期的文艺运动(了解) 第三节

“文革”时期的文艺路线斗争(了解) 第二章

十七年的诗歌 第一节

概说(了解)

十七年诗歌的颂歌倾向,诗歌创作的阶段性特点,老一代诗人的艺术困境及创作努力,七月派和九叶派的失落,《阿诗玛》等民间叙事诗的发掘整理,几种基本的抒情方式。 第二节

主要诗歌群体的创作(理解)

李季、闻捷及“写实”倾向,郭小川、贺敬之与政治抒情诗,李瑛、公刘等新一代诗人的创作。

第三章

十七年的小说 第一节

概说(了解)

十七年小说的题材内容,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农村现实生活题材的小说,工业题材的小说,其他题材的小说,十七年小说的艺术追求与成就,长篇小说创作概况,短篇小说创作概况,十七年小说创作的阶段性特点。 第二节

长篇小说创作(掌握)

1.杜鹏程、吴强、曲波等的创作

革命战争题材长篇小说创作的繁荣,孙犁的《风云初记》,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吴强的《红日》,曲波的《林海雪原》,《红岩》。

2.柳青、赵树理、周立波的创作

农村现实题材长篇小说的巨大社会影响与历史认识问题,赵树理的《三里湾》、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浩然的《艳阳天》。

《创业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梁生宝、梁三老汉等人物的典型意义。

3.梁斌的《红旗谱》、杨沫的《青春之歌》与欧阳山的《三家巷》。

《红旗谱》对中国农民革命历史性转变的艺术展现,朱老忠形象的典型意义,梁斌融合东西方小说艺术的尝试及其意义。

《青春之歌》的思想内容,林道静形象及林道静道路的典型意义,对《青春之歌》中有关小资产阶级倾向等问题的反思。

《三家巷》在人物塑造、表述方式上的特殊意义。 4。《上海的早晨》、《李自成》

第三节

中短篇小说创作(理解)

1.路翎、峻青、王愿坚、茹志鹃的创作

十七年革命战争历史题材短篇小说的创作,峻青小说的思想艺术追求,王愿坚小说的思想艺术追求,茹志鹃小说的艺术特色,孙犁的小说思想艺术追求,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和《初雪》。

2.“山药蛋”派及赵树理的小说创作

十七年农村生活题材短篇小说的创作,“山药蛋”派的流派特征,赵树理的小说创作。 3.李准、王汶石等的创作

王汶石的《风雪之夜》、《新结识的伙伴》等小说,李准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李双双小传》。

4.王蒙、邓友梅等的小说创作

“双百”方针鼓舞下的短篇小说创作,“干预生活”的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爱情题材小说《在悬崖上》、《红豆》。 第四章

十七年的散文 第一节

概说(了解)

十七年散文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十七年的散文作家。 第二节

主要作家、作品(掌握)

1.杨朔的散文

杨朔散文的思想内容,杨朔散文的艺术特点,杨朔散文艺术追求在当代散文发展中的意义。

2.秦牧与刘白羽

秦牧散文的艺术特征及文学史意义,刘白羽散文的艺术特征,刘白羽散文美学风貌的当代意义。

3.吴伯箫

吴伯箫散文的艺术成就。

4.十七年的报告文学与杂文

第五章

十七年的戏剧文学 第一节

概说(了解)

十七年话剧创作演出的繁盛状况与几个重要时期,十七年话剧主要表现的生活内容,重要戏剧家的创作,历史剧、现实剧创作,新歌剧与现代京剧。 第二节

老舍及其《茶馆》(掌握)

《茶馆》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第六章

“文革”时期的文学创作(了解)

“文革”时期公开文坛的文学作品的概况及特征,“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活动与潜在创作。 第七章

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思潮

第一节

思想解放运动与文学的新时期(了解)

“四五”运动与“文革”的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思想解放潮流,第四次文代会,文学的新时期概念,阶段性特征。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文学发展的基本态势(了解)

现实主义传统的恢复,现代主义的兴起、论争及文学的多元化走势,人文精神论争与新世纪展望

第八章

新时期以来的诗歌 第一节

归来的歌(理解)

艾青的创作,曾卓、牛汉等七月派诗人的创作,公刘、流沙河、邵燕祥等的创作,雷抒雁等青年诗人的创作。 第二节

朦胧诗(掌握)

朦胧诗的形成与论争, 朦胧诗创作群体与代表诗人北岛、舒婷、顾城、杨炼等,朦胧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朦胧诗在当代诗歌发展中的意义。 第三节

新生代诗歌潮流(理解)

新生代诗歌的形成与发展,新生代诗歌的主要倾向与审美追求,新生代诗歌的意义。 第九章

新时期以来的小说

第一节

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掌握)

伤痕文学产生与思想内容,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刘心武的创作。

反思文学,反思的内容与深度,反思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反思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王蒙、张贤亮、高晓声等人的创作。

知青文学,知青文学的独特反思。梁晓声、史铁生、叶辛等人的创作等。 第二节

城市改革文学与农村生活小说(掌握)

改革文学,蒋子龙的小说创作,新时期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与同类题材小说,高晓声、路遥、贾平凹的小说创作

第三节

风俗文化小说与寻根文学(理解)

文化小说兴起的社会根源,寻根文学的由来与发展,寻根文学的意义和影响。 第四节

现代主义文学尝试与先锋小说(理解)

新时期文学中的现代主义问题,王蒙的意识流与心理小说,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等“现代派”小说,先锋小说潮流。

第五节

都市生活与新写实小说(理解)

当代都市生活小说的发展。新写实小说的兴起。新写实的代表作家作品。新写实的文学史意义。

第六节

“女性文学”与女作家的创作(理解)

“女性文学”的概念,女作家的小说创作。

第十章

新时期以来的散文

第一节

新时期散文、报告文学的发展概况(了解) 第二节

巴金、孙犁、杨绛、张中行等的散文(了解) 第三节

余秋雨、周涛的散文(了解) 第四节

报告文学创作(了解) 第十一章新时期以来的戏剧、影视文学 第一节

戏剧与影视文学走势 (了解)

第二节 高行健的剧作,新时期的京华风俗戏(理解)

高行健话剧的艺术探索

参考书目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严家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中下),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篇:中国楹联

§06 对联结构是声律结构

对联与其他文体的区别在于结构。对联结构不是语法结构,而是声律结构,即句内的平仄关系和联内的句脚安排。诗有格律,词有谱,曲有调名。古人虽未制定联律,但律在联中。由于短联句式与律诗、骈文句式没有多大区别,长联结构又比较复杂,人们对联律的理解不尽相同。研究对联结构是研究联律的基础。联律不是任何个人凭空创造的,而是历代(包括当代)联家在创作实践基础上,对各种对联结构经过比较和选择,简化和优化的结果。鉴于人们对联律理解不尽相同,本文提出了最佳对联结构的概念;为了研究对联结构,本文引进了二元序列的方法。

票 [ % ]

------------------

1楼 静夜沉沉

- 02月02日- 09时53分

§07 二元序列与对联结构

二元序列是“0”和“1”两个元素组成的序列。在数学上,由“0”和“1”两个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二元域,可以按一定规则进行运算。在电子学上,“0”和“1”代表两个状态,即“开”和“关”。所谓

“数字化”,就是将一切文字、图象、声音、数据信息,都化为“0”和“1”

两个元素(或状态),进行运算、传输和储存。信息社会依赖数字化生存,楹联亦不例外。

研究诗词格律,需要标明平仄。传统的方法是直接注明“平”或“仄”,也有用其他符号代表平仄的。本文用二元序列描述对联结构,“0”代表“平”,“1”代表“仄”。这种“数字化”方式,国际通用,简单明了,便于键盘操作与计算机处理,也易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如上所述,二元序列是由“0”和“1”两个元素组成的序列。

我们用二元序列表示给定的对联结构:

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古业(1100,1100011)

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0011,0011100)

括号内的二元序列表示对联结构。此联每边两句,第一句是四言,第二句是七言。其结构由一个四言句式和一个七言句式连接而成。句式由规范化的平仄关系组成。句式之间用“,”断开。在对应位置上,上联句式和下联句式的平仄关系是互反的。

上联第一句“世事如棋”,逐字标平仄刚好符合句式(1100)。第二句“一着争来千古业”,逐字标平仄也刚好符合句式(1100011)。

下联第一句“柔情似水”,句式(0011)与逐字标平仄完全相同。第二句“几时流尽六朝春”,逐字标平仄应是(0001100),“流”字平声(0)。但使用的句式是(0011100),所以用句式来表示。

请注意,本书在对联或对仗句后面或下面所标的平仄,都是规范化句式的平仄。如遇到非规范句式的对联结构,就得酌情处理,并在括号后标“*”号。

句式中个别不规范的平仄,也用“*”号标出。

每个句式的最后一个平仄,称为句脚。此联句脚,上联为“0”“1”,下联为

“1”,“0”,我们用(0,1/1,0)表示。句式和句脚一旦确定,对联结构也随之唯一确定。

简言之,对联结构包括句内平仄关系和句脚平仄关系两个要素。规范化的句内平仄关系就是句式;句脚平仄关系是否合理,取决于句式的连接方式是否符合最佳对联结构。句脚平仄关系是由句式的连接方式决定的。

因此,(1100,1100011/0011,0011100)是“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古业/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一联的结构。该联句脚为(0,1/1,0)。

楹联基本句式来自律诗和骈文,因此,先了解律诗和骈文的句式结构是有益的。请注意,下面用二元序列表示的句式都是规范化句式。

------------------ 2楼 静夜沉沉

- 02月02日- 09时53分

§08 律诗句式

七言律诗共8句,56字,有以下四种结构:

0011100 / 1100110 / 1100011 / 0011100 / 0011001 / 1100110 / 1100011

/ 0011100

0011001 / 1100110 / 1100011 / 0011100 / 0011001 / 1100110 / 1100011

/ 0011100

1100110 / 0011100 / 0011001 / 1100110 / 1100011 / 0011100 / 0011001

/ 1100110

1100011 / 0011100 / 0011001 / 1100110 / 1100011 / 0011100 / 0011001

/ 1100110

其中颔联(第

三、第四句),和颈联(第

五、第六句)要求对仗,因此对仗句只有句脚上仄下平的情况,例如:

0011001 / 1100110 身无彩凤双飞翼 / 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1100011 / 0011100 人似秋鸿来有信 / 事如春梦了无痕(苏轼)

五言律诗共8句,40字,也有四种结构,只要把每个七言句去掉前两位就行:

11100 / 00110 / 00011 / 11100 / 11001 / 00110 / 00011 /11100

11001 / 00110 / 00011 / 11100 / 11001 / 00110 / 00011 / 11100

00110 / 11100 / 11001 / 00110 / 00011 /11100 / 11001 / 00110

00011 / 11100 / 11001 / 00110 / 00011 / 11100 / 11001 / 00110

其中颔联和颈联要求对仗,例如:

00011 / 11100 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杜甫)

11001 / 00110 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王勃)

------------------ 3楼 静夜沉沉

- 02月02日- 09时53分

§09 骈文句式

骈文不像律诗那样有固定的言数和句数,而且不需要押韵。但有固定的句式,通常是四言句和六言句,也有增加一字成五言句或七言句的。其对仗既有单对(前后两句对仗),也有偶对(前两句与后两句对仗),对仗句在非节奏点上平仄不拘。骈文对仗句的句脚,按行文需要,既有上仄下平,也有上平下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骈文句式按文意确定节奏,而且“骈体文中,虚词往往是不算在节奏之内的”(王力《略论语言形式美》,《龙虫并雕斋文集》第469页)。因此骈文对仗句常出现同位虚字相重相对的情况。本文以二元序列表示的句式结构,“不算在节奏之内”的虚字或其他字用“-”标明。为了便于说明,只举大家熟悉的王勃《滕王阁序》为例:

1100 / 0011 胜地不常 / 盛筵难再

0011 / 1100 虹消雨霁 / 彩澈云衢

00-1100 / 11-0011 落霞(与)孤鹜齐飞 / 秋水(共)长天一色

0011,1100 / 1100,0011 十旬休暇,胜友如云 /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1100,0011 / 0011,1100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 今晨捧魅,喜托龙门

0011,00-1100 / 1100,11-0011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虚 /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1100-11,1100 / 0011-00,0011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 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 4楼 静夜沉沉

- 02月02日- 09时54分 §10 对联句式的生成

对联句式是对联结构的基本单位。律诗句式已经达到十分完善的程度,但只有

五、七言两种长度;对联句式应报含一言至七言七种长度。能不能根据合乎逻辑的原理和方法,模拟对联句式的生成,然后确定对联句式体系?回答是肯定的。因为诗的句式研究可供借鉴。

1、诗的节奏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汉语诗的节奏的基本形式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这是四言诗的两句。上句是两扬两抑格,下句是两抑两扬格。平声长,所以是扬;仄声短,所以是抑。上下两句抑扬相反,才能曲尽变化之妙。”(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第465页)

2、律诗的句式可以从“平仄长竿”截取

“我们知道,

五、七言律诗以及一些词曲、文章,句中的平仄大都是双叠的,因此试将平仄自相重叠,排列一行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 . . . .

这好比一根长竿,可按句子的尺寸来截取它。”(启功《诗文声律论稿》第22页)

有了以上的原理和方法,稍加改进,就能证明:全部对联句式可由长度为 4 的二元循环序列生成。其方法步骤如下:

设{S}=1100110011001100„„是长度为 4 的二元循环序列(我们用“二元循环序列”代替“平仄长竿”)。

a、在{S}序列上,从第一位开始,分别按长度1,2,3,4,5,6,7截取,可获得(1),(11),(110),(1100),(11001),(110011),(1100110)七种序列。

b、将截得的序列平仄反向,又可获得(0),(00),(001),(0011),(00110),(001100),(0011001)七种反向序列,与上面七种序列的平仄刚好相反。

c、把正反两种序列配对,按上仄下平调整句脚,就可获得七种句式:(1/0),(11/00),(001/110),(0011/1100),(11001/00110),(110011/001100),(0011001/1100110)。我们把这些直接从{L}序列上截得的句式,称为A型句式。

d、把三种奇数A型句式001/110,11001/00110,0011001/1100110的末尾三位,分别循环右移一位,使001/110

变成100/011,11001/00110 变成11100/00011, 0011001/1100110

变成0011100/1100011。

e、再按上仄下平调整句脚,又可获得三种新句式:011/100,00011/11100,1100011/0011100。我们把这些从A型句式移位后得到的句式,称为B型句式。

f、将 7 种A型句式和 3 种B型句式合并,按顺序排列成全部 10

种句式:(1/0),(11/00),(001/110),(011/100),(0011/1100),(11001/00110),(00011/11100),(110011/001100),(0011001/1100110),(1100011/0011100)。

以上10 种句式是诗词曲赋骈文对联通用的句式体系。

------------------ 5楼 静夜沉沉

- 02月02日- 09时54分

在五言、七言律诗中,A型和B型两种句式缺一不可。但是在对联句式体系中,只需要五言、七言B型句式。

B型的优越性在于:

1、就结构而言,五言、七言A型句式同B型句式有质的区别。A型句式以单平单仄结尾;B型句式以双平双仄结尾。在对联句式体系中,既然四言和六言只有A型句式0011/

1100和110011/

001100,五言和七言句式理应采用B型为佳。五言和七言A型句式,结构与四言和六言相近,仅仅增加了一个单平或单仄句脚,声调没有多大有变化。采用B型句式,可以避免单调,增加变化。

2、B型句式的平仄变换比A型简单。如果把句式中平变仄或仄变平的次数称为变换数,那么,五言B型00011/

11100与四言0011/1100的变换数相同(都是1),而五言A型11001/ 00110的变换数是2;七言B型1100011/

0011100与六言110011/ 001100的变换数相同(都是2),而七言A型0011001/

1100110的变换数是3。因此,在长联中需要快读时,五言B型近似 四言,七言B型近似六言,而A型则无此特性。

3、律诗中的“拗救”,集中在A型句式。对联重视直观的对称效果,“拗救”会造成错位现象。废弃五言和七言A型句式,也就回避了“拗救”问题,有益无害。

4、B型句式在结构上接近骈文句式,易于互相转化。律诗五言B型句式“00011/11100”可转化为骈文四言句式加一字领

“-0011/-1100”(放在第一位),或加一字衬 “00-11”(放在第三位)。

由此可知,对联采用五言和七言B型句式,就可以把律诗句式和骈文句式统一起来,形成对联句式。承认不承认五言和七言B型句式的优越性,是区别联家与诗家的试金石。

于是,对联句式体系包含以下八种对联句式:(1/0),(11/00),(001/110),(011/100),(0011/1100),(00011/1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

作为句式,句脚有(1/0)和(0/1)两种可能性,本书统一用(1/0)表示,不再说明。

------------------ 6楼 静夜沉沉

- 02月02日- 09时54分

§11 四言模式与句脚安排

我们把四言句偶对结构的正反两种二元序列(0011,1100,1100,0011/1100,0011,0011,1100

)称为四言模式。其句脚规律如下(“/”区分上下联):

0011,1100,1100,0011/1100,0011,0011,1100

每边一句

1/ 0

每边二句

0 1/ 1 0

每边三句

0 0 1/ 1 1 0

每边四句

1 0 0 1/ 0 1 1 0

于是,每边一句到四句的最佳对联结构,都可用四言模式的句脚来表示:

每边一句的句脚 1/0 相当于四言模式最后一句句脚

每边二句的句脚 0,1/1,0 相当于四言模式最后两句句脚

每边三句的句脚 0,0,1/1,1,0 相当于四言模式最后三句句脚

每边四句的句脚 1,0,0,1/0,1,1,0 相当于四言模式全部句脚

这种源于偶对的句脚平仄格式,一旦公认为对联格律,就会推广到非偶对的情况。因为这种格式,既适用于自对,也适用于非自对。

由于句脚格式与句式无关,四言模式中的四言句式,可以用五言B型、六言、七言B型句式替代,且可在任何位置上添加领衬字,而不影响最佳对联结构性质。这些基本句式虽然节奏不一定相同,但在结构上有共同点,因此连接规则与四言句式相同。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每边四句或四句以下的对联,“四言模式”的句脚安排是最佳选择。四言模式能充分满足同边自对需要,因而成为最佳对联结构的基础,一切最佳对联结构都可由四言模式生成。

每边四句以上的对联,当然可以像骈文一样,循环反复使用四言模式,亦即按照“马蹄韵”规则安排句脚。但对联毕竟不同于骈文:骈文句数至少在八句以上,句式以四六为主,多数是偶对,因此句脚规则非常明显。对联句数一般在八句以下,句式包括一言至七言,同边偶句(包括自重句和自对句)的有无、多少不定,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句脚平仄的计算与安排。对联同骈文的这些区别,导致联家在句脚安排上有较大的灵活性。例如,孙髯昆明大观楼联,在句脚安排上完全符合四言模式,但并非循环反复,一成不变。

------------------ 7楼 静夜沉沉

- 02月02日- 09时55分

§12 最佳对联结构

最佳对联结构是采用规范句式按四言模式安排句脚的对联结构。

每边一句

4 彭元瑞京邸春联

门心皆水(0011)

物我同春(1100)

5 蜀孟昶题桃符

新年纳余庆(00011)

嘉节号长春(11100)

6 集《兰亭序》字

静坐自然有得(110011)

虚怀初若无能(001100)

7 宋石曼卿对唐李贺句

天若有情天亦老(1100011)

月如无恨月长圆(0011100)

每边二句

44 李兰卿集句题实学斋

刚日读经,柔日读史(1100,0011)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0011,1100)

45 北京颐和园玉带桥

螺黛一痕,平铺明月镜(1100,00011)

虹光百尺,横映水晶帘(0011,11100)

46 郭远堂题江苏署中后乐园

从田间来,愿问我民疾苦(-100,110011)

后天下乐,试观曩哲襟怀(-011,001100)

47 宋朱熹鸟识玄机联

鸟识玄机,衔得春来花上弄(1100,1100011)

鱼川地脉,挹将月向水边吞(0011,0011100)

54 彭元瑞题浙江学署

天地自成文,湖山有美(11100,0011)

国家期得士,桃李无言(00011,1100)

56 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

烟景学潇湘,细雨轻航暮屿(11100,110011)

晴光总明圣,软风新柳春堤(00011,001100)

57 钱楷题黄鹤楼

我去太匆匆,骑鹤仙人还送客(11100,1100011)

兹游良眷眷,落梅时节且登楼(00011,0011100)

64 左宗棠题洞庭君庙

迢遥旅路三千,我原过客(001100,0011)

管领重湖八百,君亦书生(110011,1100)

64 灵川县诸葛祠(《楹联丛话》卷三)

74曾国藩题四川新都桂湖

五千里秦树蜀山,我原过客(---1100,0011)

一万顷荷花秋水,中有诗人(---0011,1100)

每边三句

337 方地山北京寓舍春联

出有车,食有鱼,当代孟尝能客我(110,110,1100011)

金未尽,衣未敝,今年季子不回家(001,001,0011100)

447 俞樾寿沈兰舫五十

共学东湖,同客西湖,坐对腊灯怀旧友(1100,1100,1100011)

五年迟我,一日先我,互斟春酒祝长生(0011,0*11,0011100)

454 阮元题杭州府贡院

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1100,-1100,0011)

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0011,-0011,1100) ------------------ 8楼 静夜沉沉

- 02月02日- 09时56分

456 刘显赓题黄鹤楼

身在九霄,看月印长江,千斛明珠涌出(1100,-1100,110011)

眼空万里,望浮云孤岳,半天玉尺平来(0011,-0011,001100)

457 丁禹生题潮州园中楼

如此江山,对海碧天青,万里烟云归咫尺(1100,-1100,1100011)

莫辞樽酒,值蕉黄荔紫,一楼风雨话生平(0011,-0011,0011100)

474纪昀挽龚匏伯

地接西清,最难忘枢密院旁,公余茶话(1100,---1100,0011)

恩深南徼,惜空留昆明池畔,去后棠阴(0011,---0011,1100)

475 镇江京江第一楼联

酒后高歌,听一曲铁板铜琶,唱大江东去(1100,---1100,-1001)

茶边话旧,看几番星轺露冕,从淮海南来(0011,---0011,-1100)

476 史贻直题黄鹤楼

一上高楼,缅当年江汉风流,多少千秋人物(1100,-001100,110011)

双持使节,喜此日荆衡形胜,纵横万里金汤(0011,-110011,001100)

544黄梦楼题扬州府署客厅

上客尽知名,杜牧诗才,鲍照赋手(11100,1100,0011)

前贤有遗韵,魏公芍药,永叔荷花(00011,0011,1100)

546 钱楷题常熟草圣祠

书道入神明,落纸云烟,今古竞传八法(11100,1100,110011)

酒狂称圣草,满堂风雨,岁时宜奠三杯(00011,0011,001100)

547 贺耦庚题苏州白公祠

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还,惟有几篇新乐府(11100,1100,1100011)

苏州怀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00011,0011,0011100)

554 广东武林会馆戏台联

一阕荔支香,听玉笛吹来,遍传南海(11100,-1100,0011)

双声杨柳曲,问金尊把处,忆否西湖(00011,-0011,1100)

557 江湘岚题扬州二十四桥

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11100,-1100,1100011)

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00011,-0011,0011100)

564 嘉峪关关帝庙

时雨助王师,直教万里昆仑,争迎马迹(11100,001100,0011)

春风怀帝力,且喜十年帷幄,重抚刀环(00011,110011,1100)

567 曹秉浚题福州南台广东会馆

客至共欣然,别来珠海烟波,故里关情频问讯(11100,001100,1100011)

人生如寄耳,话到榕江风月,他乡聚首亦前缘(00011,110011,0011100)

574 王子实题金陵胜棋搂

恨我晚来游,只落得万柄枯荷,一湖秋水(11100,---1100,0011)

问谁能不朽,除非是六朝儿女,千古英雄(00011,---0011,1100)

645 梁启超集宋词句赠徐志摩

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呼棹过环碧(001100,1100,00011)

此意平生飞动,海棠影下,吹笛到天明(110011,0011,11100)

647 太白亭联

宛然海上三山,藐矣安期,先我亭前探枣实(001100,1100,1100011)

犹是江城五月,仙乎太白,与君笛里听梅花(110011,0011,0011100)

657 宋荦题黄鹤楼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尊,看洲渚千年芳草(001100,-1100,-110011)

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110011,-0011,-001100)

675 吴山尊题太白楼

谢宣城何如人,只凭江上五言诗,要先生低首(001100,0011100,00011)

韩荆州差解事,肯让阶前盈尺地,容国士扬眉(110011,1100011,11100)

------------------ 9楼 静夜沉沉

- 02月02日- 09时56分

744 郭沫若题丽江玉泉得月楼

龙潭倒映十三峰,潜龙在天,飞龙在地(0011100,1100,0011)

玉水纵横半里许,墨玉为体,苍玉为神(1100*11,0011,1100)

747 丁绍周赠扬州平山堂镜妙和尚

曾从山水窟中来,秋色可人,征袂尚留巫峡雨(0011100,1100,1100011)

欲向海云深处住,邮程催我,扁舟又问浙江潮(1100011,1100,0011100)

757 黄万春题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月泉阁

一湾水曲似月宫,仙境涤尘心,顿起烟霞泉石念(0011-00,11100,1100011)

五色沙堆成山岳,晴天传逸响,恍闻丝竹管弦声(1100-11,00011,0011100)

764 京中庆和园戏楼旧联

大千春色在眉头,寻遍翠暖珠香,重游瞻部(0011100,--1100,0011)

五万莺花如梦里,记得丁歌甲舞,曾醉昆仑(1100011,--0011,1100)

774 彭玉麟题西湖平湖秋月

凭栏看云影波光,最好是红蓼花疏,白蘋秋老(00-1100,---1100,0011)

把酒对琼楼玉宇,莫辜负天心月到,水面风来(11-0011,---0011,1100)

每边四句

4447 徐潮题鄂藩二堂联

饮建业水,食武昌鱼,千里驰驱,到处聚观香案吏

对紫薇花,撤金莲炬,九霄瞻仰,何年却向帝城飞

(0011,1100,1100,1100011)

(1100,0011,0011,0011100)

4467 吴养涵题太仓公园

四围疏柳,三径荒苔,人来通海泉旁,古寺夕阳供凭吊

一曲小桥,半湾流水,地接学山园外,平林烟景足勾留

(0011,1100,001100,1100101)

(1100,0011,110011,0011100)

4474 费西墉题书室

酒阑兴倦,事过境迁,祗不忘游过名山,别来旧友

春去仍归,人老难复,更休诧殿前起草,海外题诗

4476 李渔赠程蕉鹿

世间桃李,尽出公门,何须腊尽始芳菲,满眼无非春色

天下鱼龙,都归学海,不待时来方变仕,启口即是雷音

(0011,1100,0011100,110011)

(1100,0011,1100011,001100)

4567 周峋芝题滕王阁

滕王何在,剩高阁千秋,剧怜画栋珠帘,都化作空潭云影

阎公能传,仗书生一序,寄语东南宾主,莫轻看过路才人

(0011,-1100,001100,-110011)

(1*00,-0011,110011,-001100)

4664 汪廷珍题金陵贡院考录遗才

三年灯火,原期此日飞腾,倘或片面偏私,有如江水

五度秋风,曾记昔时辛苦,仍是一囊琴剑,直到钟山

(0011,001100,--1100,1001)

(1100,110011,--0011,1100)

4767 李有棻挽左宗棠

出将入相,大名与曾李相参,岂知巨任独肩,勋业最高心最苦

互市扣关,隐患非汉唐可比,太息老成不作,人才弥少事弥坚

(0011,0011100,001100,1100011)

(1100,1100011,110011,0011100)

6467 小凤仙挽蔡锷联

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

几年北地燕支,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110011,1100,001100,1100011)

(001100,0011,110011,0011100)

------------------ 10楼 静夜沉沉

- 02月02日- 09时56分

§13 长短联的划分

按传统观点,每边11字以上就称为长联(曹雪芹《红楼梦》),“最多也不过二三十余字而止”(梁章钜《楹联丛话》),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楹联的优势在于言简意赅,赏心悦目,适合悬挂,不宜太长。七言(1100011/

0011100)是律诗句式,八言(1100,0011 /

0011,1100)是骈文句式。骈文和律诗句式的结合以十一言(1100,1100011 /

0011,0011100)为典型,标志着楹联有了不同律诗和骈文的结构,因此,从十一言(22字)开始称为长联,是合理的。通常撰联不过二三十余字。胜地壮观,高楼大厅,最多也不过一二百字。因此,不妨把更长的楹联称为“超长联”。

------------------ 11楼 静夜沉沉

- 02月02日- 09时56分

§14 对联创作的基本要求

楹联创作的基本要求是:平仄合律,对仗工整,文意切题。三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废。平仄合律是基础,不合律的对联就是不合格的对联。对仗工整是关键,对仗不工整,即使平仄合律,也只能滥竽充数。文意切题是目的,平仄合律、对仗工整而文意不切题,就是无的放矢,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15 平仄合律

联律在每边四句或四句以下比较明确。根据第二章讲的八种对联句式,参照四言模式句脚安排,就能生成最佳楹联结构,完全符合联律。

初学者希望“放宽联律”,这种想法是天真的。因为谁也无权制定联律,谁也无权放宽联律。联律是在长期创作过程中的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任意违反格律,就会破坏文体特性,对联就不成其为对联。只有在熟练掌握联律之后,才能灵活应用。

按最佳对联结构撰联,可以保证平仄合律。简单地说:

四言句式0011/1100,六言句式110011/001100,格律与骈文基本相同,淘汰虚字相对相重。

五言句式00011/11100,七言句式1100011/0011100,格律与律诗基本相同,不用拗救。淘汰11001/00110,0011001/1100110,(仅用于五言联、七言联)。

一言、二言、三言作领衬字时,不计入句式内。

每边一句的对联,句脚(1/0)是正格,(0/1)是变格,一般罕用。

每边两句的对联,句脚为(0,1/1,0)。

每边三句的对联,句脚为(0,0,1/1,1。0)。

每边四句的对联,句脚为(1,0,0,1/0,1,1。0)。

每边五句或五句以上的对联,句脚参照四言模式(1,0,0,1/0,1,1,0)灵活应用。

当同边自对中使用重字时,在重字可以覆盖句式,或不计入句式,但上下联的重字平仄相反。

------------------ 12楼 静夜沉沉

- 02月02日- 09时57分

§16 对仗工整

对仗是楹联的基本特征,没有对仗就没有对联。实际上对仗本身已把平仄相对包含在内。把平仄从对仗中抽出来,是为了研究结构的需要。因此,楹联创作必须在对仗上下功夫。律诗对仗限于上下两句之间,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允许重复。骈文对仗扩大到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允许同位虚字相重。楹联对仗的严格要求不亚于律诗,现代楹联不允许上下联同位字相重。楹联对仗与律诗对仗、骈文对仗的最大区别是自对形式的发展,把句中自对发展到同边自对。

1、同类词相对

曹雪芹《红楼梦》对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1100011)

无为有处有还无(0011100)

这是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中的一副对联,非常工整。同类词相对,是对仗的基本原则。该联“真”,“假”,“有”,“无”,都是高度抽象的哲学名词。“作”,“为”是词意相近动词。“时”和“处”在语法上是副词,

在字面上“时”又可理解为“时间”,“处”又可理解为“空间”。 “亦”,“还”在字面上是词意相近的副词,在语法上可视为省略了动词“是”。

更重要的是,必须了解此联还有句内自重自对,或称为当句对。“真”对“假”,“有”对“无”是反对,而且都重复一次,这才是此联的精华所在。

在谈到对仗时,人们常常作语法分析,以便说明“词性相同”或语法结构”相同。但是过分强调语法分析,有时也会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王力在谈诗词格律说,“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即同句型的句子)相为对仗,这是正格。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诗词的对仗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只要求字面相对,而不要求句型相同”(《诗词格律》第127页)。这对于对联的对仗也是正确的。对联是观赏性很强的艺术,所以有时只要求字面相对,即同类词相对,特别要求虚字对虚字,实字对实字。特别要指出,只要自对工整,相对不必要求词性相同。

2、忌合掌

通用商业联

生意兴隆通四海(1100011)

财源茂盛达三江(0011100)

此联为旧时商店通用的春联。平仄合律,对仗工整,而且与爆竹声中“恭喜发财”的气氛相协调,很受商界欢迎。但深一步研究就会发现,“通四海”

,“达三江”是一个意思,有“合掌”之嫌。七言联一共才14字,其中6个字只能当3个字用,岂不可惜。

对联是最精练的文体,决不允许浪费笔墨。为了以较少的文字提供较多的信息,必须避免上下两联说同一意思。例如,在新春联中用“震乾坤”对“惊世界”,“报家音”对“传吉语”,“发祥光”对“腾瑞气”,虽可强调喜庆或强盛气氛,仍不免有合掌之嫌。要避免合掌,必须弄清“同类词相对”与“同义词相对”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3、反对为优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云:“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又说“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言对者,双比空辞者也。事对者,并举人验者也。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

“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是说:虽义理不同,而旨趣相合。也就是相反相成,殊途同归。这是对仗的精义。例如:

梁章钜集句

清风明月本无价(0011001)

近水遥山皆有情(1100110)

这是梁章钜因编辑《沧浪亭志》而获得的集句联。上联用欧阳修句,下联用苏舜钦句,皆沧浪亭本事。此联用了反义词“有”对“无”,“皆有情”对“本无价”。清风明月是自然美,不用花钱就可以享受,但对不懂自然美或没有时间欣赏自然美的人来说,有钱也买不到。近水遥山是无情之物,但在诗人眼里,都成了有情之物。说“近水遥山”对“清风明月”工整,是指句中自对工整,即“遥山”对“近水”,“明月”对“清风”十分工整,而且“近水”与“遥山”是反对,更有情趣。

伍生辉春联

十年宦比梅花冷(0011001)

一夜春随爆竹来(1100110)

这是清伍生辉写的春联。上联的冷漠,反衬出下联的热闹,也是“反对为优”的好例子。生辉居四川成都,宦情萧瑟,十年候补更无消息。某岁除夕,写了这副春联。川督锡良见其书法非泛泛流,乃召见,授署绵竹知县。

纪晓岚挽朱笥河

学术各门庭,与子平生无唱和(11100,1100011)

交情同骨肉,俾予后死独悲伤(00011,0011100)

上联的写实,给人以交情不深的错觉,更加烘托出下联“情同骨肉”的分量。

4、叠字自对

西湖花神庙联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1100,110011)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0011,001100)

此联在结构上是两句,由四言句式连接六言句式构成。“红”对“翠”,“燕”对“莺”,“雨”对“风”,“朝”对“暮”,都是句中叠字自对,而且全联用叠字。由此可见,只要句中自对都是工对,全联一定是工对。

------------------ 13楼 静夜沉沉

- 02月02日- 09时57分

5、同边自对

五言联或七言联只有句中自对。两句或两句以上的对联,不仅有句中自对,而且有句间自对,或称同边自对。例如:

阮元题杭州府贡院

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1100,-1100,0011)

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0011,-0011,1100)

此联由三个四言句式加一领字(正 /

看)组成。贡院是考举人的场所。上联讲考试的季节很美,考试时文思潮涌,下笔千言,个个有希望中举。“桂”和“槐”隐含“折桂”和“槐厅”之意,即读书,应试,做官。下联讲考试的地方很美,考完后不管成绩如何,可以放松一下,去西湖赏月,钱塘观潮。用诗一般的语言给考生做政治思想工作,实在高明。此联“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和“西湖月满,东浙潮来”分别都是同边自对,很有艺术魅力。由此可知,所谓“工对”是指自对工整,不必拘泥于两边词性相对。

从短联的句中自对,发展到长联的同边自对 ,是对联发展的重要标志。同边自对是长联的基本形式。

对仗的基本技巧是“重”与“对”。由两边“相重相对”发展为同边“自重自对”使对联对仗有了广阔的天地。

6、相重相对(已淘汰)

名满天下,不曾出户一步

言满天下,不曾出口一字

此联挂在清代钱湘灵室中,为三峰释硕揆所书。梁章钜称:“《柳南随笔》载:钱湘灵陆灿晚年居虞山,老屋三楹,适当石梅之下,松阴岚翠,如眉临目。先生兀坐其中,拥书万卷,咿唔不辍。过其门者往往驻足觇伺,流连不去,先生咿唔自若也。室中榜一联”。钱陆灿,常熟人,字湘灵,号圆沙,顺治举人。好藏书,教授常州、金陵间,从游甚众。康熙中徐乾学等为耆年会,陆灿年八十四,齿尊名高,会中人皆兄事之。有《调运斋集》。

此联作于清初。十言联中重了七字,句脚全是仄声,亦少见。现在不会有人再做这种不合格的对联了。

7、自重自对

袁箨庵门联

佛言不可说,不可说(00011,011)

子曰如之何,如之何(11100,100)

这是明荆州太守袁箨庵(于令)罢官后,流寓金陵,落魄不得意时所写的门联。《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有“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

论语·卫灵公》有“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此联用语,出自经典,但已经改写,故不是集句。妙在庄重中有调侃,不言中有牢骚。上下联各有三字反复一次,可以加强语气

。自重自对在结构上是部分序列的相反或相重。因为平仄与字是一对多的映射关系,在字面上可以有多种形式,远比相重相对高明,自然成为对联的发展方向。例如:

关帝庙联

先武穆而神,大汉千古,大宋千古(011-0,0011,0011)

后文宣而圣,山东一人,山西一人(100-1,1100,1100)

此联结构是五言句接两个四言句自重自对。气势磅礴,掷地有声。

------------------ 14楼 静夜沉沉

- 02月02日- 09时57分

§17 文意切题

楹联与其他文体的区别之一是:表面无题,实际有题。楹联张贴、悬挂、书写、铭刻在实体上,是室内环境或名胜古迹的组成部分,因此题目不言而喻。但是在撰写楹帖、联语或编写楹联书籍时须加题目。对联文意必须切题,也就是说要切人、切事、切物、切地、切时、切景。梁章钜在评论对联时,常常用把“切”字作为评论优劣标准之一。

1、切人

徐渭题孙夫人祠

思亲泪落吴江冷(0011001)

望帝魂归蜀道难(1100110)

据陈寿《三国志》称:“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

可见孙权将其妹嫁给刘备是巩固孙刘联盟的需要。此联充分揭示出孙夫人感情上的两难处境。字面上没有孙夫人三个字,但字字都表达了孙夫人的感情,非常感人。

钱楷题常熟草圣祠

书道入神明,落纸云烟,今古竞传八法(11100,1100,1100011)

酒狂称圣草,满堂风雨,岁时宜奠三杯(00011,0011,0011100)

钱梅溪(楷)曰:“唐张旭曾为常熟县尉古线城南有草圣祠。”张旭善草书,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此联把张旭书道之神,嗜酒之狂,表现得淋漓尽致。

2、切事

徐渭题绍兴汤绍恩祠

炼石补星辰,两月兴工当万历,缵禹之绪(11100,1100011,0011)

凿山振河海,千年遗迹在三江,于汤有光(00011,0011100,1100)

绍兴滨海,常有水患。明汤绍恩任绍兴太守时创建应宿闸后解决了水患问题。故后人立祠纪念。楹联大多是应制之作,此联并不泛泛地歌功颂德,而是记载了当时的工程情况,可以当地方水利史读。梁章钜评曰:“两用成语,一切其事,一切其姓,越人每乐述之。”

题茶亭兼卖酒者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100,110,1100,0011)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斟碗酒来(001,011,0011,1100)

此联为茶酒肆做广告而不落痕迹。用谚语入联,别有风味,款款道来,入情入理。自是上乘之作。用白话文写对联也可以写得十分精彩。

董邦达题理发店联

相逢尽是弹冠客(0011001)

此去应无搔首人(1100110)

清董邦达在北京理发店题了这副对联,某亲王大为赞赏,从此他的书画闻名京师。

此联写被理发者的心理,妙在既隐喻理发,又隐喻当官。梁沈约《郊居赋》有“或辞禄而反耕,或弹冠而来仕”。

弹冠客就是当官者。宋陆游《秋晚登城北门》有“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搔首是无可奈何之状。理了发,当官有望,万事如意,弹冠相庆。

又一理发店联

磨厉以须,问天下头颅有几(1100,-110011)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0011,-001100)

同样写理发,此联写理发者的功夫,却令人不寒而栗,退避三舍。或云石达开所撰。

3、切物

徐宗幹咏炭联

一味黑时犹有骨(1100011)

十分红处便成灰(0011100)

此联咏物真切,对比强烈,寓义深长。

梁恭辰《楹联四话》卷一云:徐树人中丞(宗幹)尝制“咏炭”一联铭诸座右,可见其居官之概。又朱应镐《楹联新话》卷一云:清代“官场口语,以得宪眷者为红,否则为黑。同治初元,徐清惠公宗幹抚闽时,前抚满洲仲文中丞瑞璸总督正轩制府庆端以事被劾去位,一时私人废黜殆尽。公咏炭有句谓此。程桐轩太守(荣春)为书其语,加跋,锓本,印成楹帖分贻寅好。今多有悬挂者。附要津者可鉴矣。”《楹联新话》“一味”作“一半”。

------------------ 15楼 静夜沉沉

- 02月02日- 09时57分

4、切地

苏州虎丘花神庙联

一百八记钟声,唤起万家春梦(001100,110011)

二十四番风信,吹香七里山塘(110011,001100)

虎丘山在苏州西北七里,寒山寺在苏州西十里枫桥。一百八记钟声来自寒山寺。虎丘附近多花农。故云吹香七里山塘。虎丘花神庙不同于西湖花神庙,梁章钜评曰:“却移作西湖之花神庙联不得”。

北京陶然亭文昌阁

爽气抱西山,窗外峰峦挑笔阵(11100,1100011)

文光凌北斗,花间楼阁接天梯(00011,0011100)

陶然亭文昌阁建在城南一片沼泽地中的高丘上,当时可遥望西山。

5、切时

钱楷题黄鹤楼

我去太匆匆,骑鹤仙人还送客(11100,1100011)

兹游良眷眷,落梅时节且登楼(00011,0011100)

钱楷任湖北巡抚,刚三个月,又奉命内调。此联写在匆匆离任之前,落梅时节登黄鹤楼,极有特色。依依不舍之情十分真切,用辞也十分妥切,故能引起读者共鸣。

周策纵集宋词

别来风月为谁留,二分尘土,一分流水(0011100,0011,0011)

峰到春归无处寻,红了樱桃,绿了芭焦(1100011,1100,1100)

此联集石孝友《鹧鸪天》,苏轼《水龙吟》,辛弃疾《贺新郎》,蒋捷《一剪梅》句。对仗之美集中在“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两个切时切景的自对自重句上。

要理解“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的含意,苏东坡《水龙吟》(杨花词)不可不读。通篇描述扬花,实际上是惜春、送春。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路旁,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余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是离人泪。

春天在那里?如果把春天分为三分,二分化尘土而埋没,一分随流水而消逝。飘杨花的时候,也是送春的日子。春天真的消失了。但是不必遗憾,初夏不比暮春逊色。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恰恰与“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形成鲜明对比,不仅在视觉上,而且在听觉上。红与绿,土与水,有形与无形,存在与消失,这一切都产生在“春夏之交”。何况“樱桃”和“芭蕉”还是是押韵的。

6、切景

黄万春题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月泉阁联

一湾水曲似月宫,仙境涤尘心,顿起烟霞泉石念(0011100,11100,1100011)

五色沙堆成山岳,晴天传逸响,恍闻丝竹管弦声(1100011,00011,0011100)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以“大漠奇观”著称于世。沙泉共处之天然妙趣,非亲身经历,难以想象。月牙泉四周为沙山所困,自古迄今,沙不进泉,一奇也。山脊如刃,经人走驼踩,宿夕复初,二奇也。人乘沙滑行会发出响声,三奇也。大概与所处地理、气候的特殊条件有关。月泉阁在月牙泉北岸,高阁飞檐,俯瞰清泉,沙中绿洲,恍如仙境。

此联上款“清黄万春撰”,下款“甲戌端阳心斋姜家诚书”,知为重刻旧联。上端有匾额曰“别有天地”。

此联格律谨严,写景真切,想象丰富,正确诠释“大漠奇观”,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堪称名胜楹联之精品。

上面分三个层次谈对联创的基本要求。平仄是结构层,对仗是文字层,文意是思想层。其实三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在分析对联时,先讲平仄,再讲对仗,最后讲文意。在撰联时刚好相反,首先要立意,根据内容确定形式,选择相应的最佳结构,然后按照调平仄拟定出句,再按照出句考虑对句。

所谓立意,就是确定主题思想,围绕主题思想构思。与其他文体不同的是,一副对联在构思之初,就要按对立统一规律来设计上下联的内容。主题思想是一致的,但上下联的内容应有所区别,甚至对立,相反相成。

根据内容确定形式,选择相应的最佳结构

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对仗可反复调整,甚至可以推倒重来,重新选择最佳结构,直到满意为止。在征联情况下,除出句不可更改外,其他也一样。

------------------ 16楼 静夜沉沉

- 02月02日- 09时58分

做对联不难,出精品不易。因此多读、多记古今名联是有益的。这里仅选择在楹联艺术与技巧方面有特色的一些对联,与读者共同赏析。

1、大量使用重字

明顾宪成题东林书院联(《名联谈趣》275)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001100,0011)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110011,1100)

顾宪成(1550-1612),字叔时,无锡人。万历进士,累官至吏部文选郎中。以事被斥,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讽议朝政。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政治意义。下联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风声雨声读书声,响成一片。

此联特色为连用重字,第一句是七言句式(0011100/1100011)。

上句(0011100)风声(00)雨声(11)读书声(100)

下句(1100011)家事(11)国事(00)天下事(011)

其中第二个“声/事”(0/1)在节奏点上,与句式(1/0)不同,因“声/事”为重字,可“覆盖”格式,并不违律。

南京燕子矶永济寺(《楹联丛话》卷六)

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0011100,0011)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1100011,1100)

《楹联丛话》云:燕子矶本在江中,近因沙滩日长日宽,遂离江稍远。有高阁凌空而立,俗所称铁锁链孤舟者,今铁索尚存,犹令人不可方物。旁有永济寺。

以上两联结构相同,都采用七四倒接和重字自对结构,艺术手段相同,但思想风格迥异。前者入世,后者出世;前者与东林书院学风相称,后者与永济寺宗教气氛相宜。就艺术水平而言,均为精品,绝对不可更换。

2、两字颠倒自重自对

彭元瑞纪晓岚合作万松岭行宫联(《楹联丛话》卷二)

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1100,11100,0011)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0011,00011,1100)

《楹联丛话》云:乾隆中,每岁巡幸热河,必于中秋后一日进哨(即木兰围场也),重阳前后出哨。跸路所经,有所谓万松岭者,满山皆松,为重九日驻跸登高之所,岁以为常。庚戌岁,上进哨时驻此,周览行宫,顾谓彭文勤公,令将旧悬楹帖悉易新语,期以出哨登高时亲阅。公连日构思,偶于行殿正中得句云:“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谓贴“万松岭”也,而难其对。因以片纸驰价,属纪文达公成之。文达公笑曰:“芸楣又来考我乎?”即令来价立待,封纸付还。文勤公启视,则已就余纸写成对语矣。句云:“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叹曰:“晓岚真胜我一筹矣!”回銮日,此联果大蒙称赏,特赐文勤公以珍物八事。公跪辞曰:“此出句是臣所撰,而不能对;对语实纪某所撰。请移以赏纪某。”上曰:“两边语皆好,汝自应领赏。”即另发一分赐文达公。余闻之程兰翘师云。

由上可知,此联由彭元瑞出句,由纪晓岚应对,时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重阳节前。联文是乾隆八十寿辰的颂词,妙在切人(乾隆)、切地(万松岭)、切时(重阳节),而且采用了拆字(松为十八公)、叠字(处处,年年)和两字颠倒自重自对(八十,十八;九重,重九)的高度技巧,虽为应制之作,可称对联极品。

此联为寿联,用四言句祝颂最合适,中间插五句使全联端庄而有生气,加上文字游戏,就更加有趣了。

3、三三七结构

方地山春联

出有车,食有鱼,当代孟尝能客我(110,110,1100011)

金未尽,衣未敝,今年季子不回家(001,001,0011100)

方地山是袁世凯的西席,袁寒云的老师。有一年除夕,他写了这副春联贴在住房门上,对东家款待表示满意,还打个照呼,今年过年不回家了。对联可以把想说又不好意思当面吹捧的话,引经据典,堂而皇之写出来,而且非常得体。方地山把东家捧为孟尝君,自比苏秦,既夸了东家,又夸了自己,在政治上当然不足为训,但在艺术上确是杰作。

此联用典非常讲究。上联用《冯煖客孟尝君》故事,下联用《苏秦以连横说秦》故事,均出自《战国策》(见《古文观止》)。读这副对联等于重温了两篇名著。

此联由两个三言句式和一个七言句式构成。从结构上可以看出:两个三言句式(110,110/011,011)与七言句式(1100011/0011100)的前三位相重。两个三言句式可视为七言句式的部分重复,所以朗读时,节奏鲜明,声律非常协调。

此联根据王君实先生四十年代讲课时笔记。另一版本(《名联谈趣》284)下联稍有不同:“金未尽,衣未敝”作“裘未敝,金未尽”;“

不回家”作“不还家”。

隐名老人题西部影视城古堡龟卦

河出图,洛出书,万古文明昭日月(110,110,1100011)

观乎天,察乎地,一时法象定乾坤(00*,001,0011100)

宁夏银川市镇北堡有一座“西部影视城”,《红高梁》等电影就是在那里拍摄的。该城新堡有一条仿旧商业街,满街都是店铺,有茶馆、酒楼、布店、钱庄、药铺、卜堂等等。每家店铺都有一副商业联。此联为北京易学家所作,采用三三七结构,对仗工整,文辞典雅,一看便知是算命先生的卜堂。

------------------ 17楼 静夜沉沉

- 02月02日- 09时59分

4、用韵联

对联不要求用韵,用韵后别有风味,但同边句脚只能全平或全仄了。

朱熹赠漳州某士子(《楹联丛话》卷一)

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001,001,110011)

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010,110,001100)

朱熹是宋代理学家,但他的对联很有人情味。此联描绘一个穷读书人,居住条件虽差,但家庭和睦,生活愉快;虽然没有人去拜访他,倒可以安心读书。上联写得有点夸张,但对比强烈。这副对联,大概是最早的用韵联。

此联在结构上头两句采用三言句式,类似民谣,可以吟唱,别有一番风味。

梁章钜题藤花吟馆(《楹联丛话》卷十二)

有客醉,无客睡,福简简,吁可愧(111,011,111,011)

长歌粗,短歌疏,诗平平,聊自娱(000,100,000,010)

此联挂在“藤花吟馆”,记录了58岁引疾归里后,在福州的生活和自我评价。

梁章钜题草堂(《楹联续话》卷二)

客来醉,客去睡,老无所事,吁可愧(001,011,0011,011)

论学粗,论政疏,诗不成家,聊自娱(110,110,1100。110)

此联是十年后对藤花吟馆联的修改,悬挂在浦城的“草堂”,时年68岁。将第三个三言句改为四言句,与最后一个三言句可以合成七言读,节奏有了变化。从以上两联可以了解,梁章钜在诗艺和联艺两方面都是下了功夫的。

何淡如题广东佛山赛会(《名联谈趣》54)

新相识,旧相识,春宵有约期方值,试问今夕何夕,一样月色灯色,该寻觅

这边游,那边游,风景如斯乐未休,况是前头后头,几度茶楼酒楼,尽勾留

(001,001,0011001,110101,111101,001)

(100,100,1100110,110010,010010,100)

何淡如,生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同治元年(1862)考取举人,一度出任高要县学教谕,其后即在省港以教学维生。

此联写出了民间欢乐的元宵节情景,用韵后加强了欢快浪漫的气氛。灯月交辉,游人如织,多么美好的春夜。

此联在结构上与众不同,无法纳入规范句式,仅作特例参考。

5、哀感顽艳的挽联

吴养涵挽胡粹士联

哥了了无言,潦草文章拼命酒(11100,1100011)

子归归不得,落花风雨葬魂诗(00011,0011100)

钱钟书先生在《槐聚诗存》中有一诗,题为《乡人某属题哭儿记,儿从军没缅甸,其家未得耗,叩诸乩,神降书盘曰,归去来兮,胡不归》云:

一篇破体写哀呻,泪墨模糊两不分。空谶归来陶令句,莫知存没李华文。

茫茫入梦应迷向,恻恻吞声竟断闻。四万义军同日尽,世间儿子漫纷纷。

诗中所说“乡人某”,即胡粹士也。胡粹士(1888-1946),太仓沙溪人,1913年春赴美留学,获电机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任上海南洋大学(1927年改名交通大学)教授兼图书馆馆长。抗战期间爱子敬侃殉职缅甸,因作《哭儿记》以文志痛,借酒浇愁。

据报载:抗战期间,为保卫滇缅公路,中国远征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据当时统计:“远征军出征时总兵力约十万人,回国时仅有四万人左右。”仅杜聿明第五军4.2万人中就牺牲了2.1万人,占全军总数的一半。当时滇缅公路战线两侧,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惨不忍睹。杜聿明在踏上祖国土地的瞬间,跪地嚎啕,深感代价的惨重。

吴养涵先生系太仓知名学者,古典文学功底深厚,曾任太仓图书馆馆长,太仓中学国文教师。此联作于1946年。上联含义是“老兄无声无息地走了,留下的是《哭儿记》和拼命喝酒的悲痛形象”。下联含义是“令郎想回也回不来了,只有让风雨中的落花把您的诗魂埋葬。”

此联写得有声有色,唯美唯哀。以“落花风雨”对“潦草文章”非常工丽。“哥了”谐音“吉了”,又名“了哥”,是岭南一种“能言”的鸟,与“了无言”对照;

“子归”谐音

“子规”,又名杜鹃,与“归不得”对照。因此,“哥了了无言”和“子归归不得”都是双关语。而且用了叠字,如闻呜咽之声,悲痛之情,溢于言表,堪称挽联精品。在结构上,此联五言句(11100/00011)由(11/00)(100/011)合成,将二言末字与三言首字设计成“叠字”(“哥了,了无言”/“子归,归不得”)是此联对仗艺术最精彩之处。

此联由太仓书法家胡绳祁先生提供,否则将淹没无闻矣。

小凤仙挽蔡锷联(《对联格律·对联话》)

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

几年北地燕支,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110011,1100,001100,1100011)

(001100,0011,110011,0011100)

此联情文并茂,款款道来,儿女情长而不减英雄本色。论者以为非小凤仙所作,究竟出自何人手笔尚待考证。燕支即燕脂,与鹏翼相对。因缘比姻缘意义更广。

------------------ 18楼 静夜沉沉

- 02月02日- 09时59分

6、李调元题北京四川会馆(《对联格律·对联谱》第298页)

此地可停骖剪烛西窗偶话故乡风景剑阁雄峨嵋秀巴江曲锦水清涟不尽名山大川都来眼底

入京思献策扬鞭北道难望先哲典型相如赋太白诗东坡文升庵科第行见佳人才子又到长安

(11100,1100,110011,110,001,001,1100,0*1*00,0011)

(00011,0011,001100,001,110,100,0011,110011,1100)

李调元四川绵州(今绵阳)人,字雨村,号墨庄,乾隆进士,官潼商道。李调元来京会试,适逢四川会馆落成,悬奖征联,此联一举夺标。

上联话四川山水之雄之秀,下联望四川人文之盛之优。主题鲜明,用词典雅,乡情浓郁,抱负非凡。“偶话”与“难望”的用法,非常得体。是才士工丽之作。

“剪烛西窗”用李商隐《巴山寄北》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升庵科第”指明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年二十四,登正德间廷试第一,故云。

如果把三个三言句和一个四言句式合并成两句,此联结构为标准的“马蹄韵”:

(1100,1100,0011,0011,1100,1100,0011)

(0011,0011,1100,1100,0011,0011,1100)

7、何绍基题岳阳楼联(《名胜鉴赏词典》第109页)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气爽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1*00,---0011,---1100,---1100,---0*11,0000,1000,111*0,110011)

(001*,---1100,---0011,---0011,---1100,0101,1101,00011,001100)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官编修,博涉群书,书法自成一家。

上联举诗、儒、吏、仙、四个历史人物,生发感慨;下联就湖、江、山、城、四种不同物体,引出思考。起势奇特,行文跌宕,随心所欲,余味无穷。悠悠历史,浩浩江水,不胜感慨系之。是陈子昂一类人物,豪放之作。

“杜少陵五言绝唱”指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范希文两字关情”指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忧”,“乐”两字。滕子京百废俱兴是指王勃《滕王阁序》“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指吕洞宾,曾三过岳阳楼。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怅怆然涕下”。

此联结构似不严密而严密,平仄似不注意而注意。第一句是单句,紧接的四个七言句,相当于一个四言模式(0011,1100,1100,0011/1100,0011,0011,1100),最后四句也是一个相同的四言模式

,不过略有变化而已。由此可见,有些名士之作,表面上似乎不受格律拘束,实际上还是非常尊重格律的。

8、郑板桥六十自寿联(《楹联丛话》卷十二)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祗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 0 0 1 1,1 1 0 0,-1,-0 0 1 1,1 1 0 0,0 0 1 1,- 0 0 1 1 0 0,0 0 1

1,

-- 1,1 1 0 0 0 1 1,0 0 1 1 0 0)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范县、濰县知县,“扬州八怪”之一,工画兰竹,书法别成一格。

此联虽称“六十自寿”,实系述怀咏志。写得洒脱有致,既有养生之道,又有乐生之情。联如其人,显示了郑板桥的个人风格。

此联结构可分四群:

(a)常如作客,何问康宁(0 0 1 1,1 1 0 0)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1 1 0 0, 0 0 1 1)

此群是四言模式的前一半,句脚(1,0/0,1)可与(2)连接;

(b) 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0 0 1 1,1 1 0 0,0 0 1 1)

此群是四言模式的前三句,句脚(0,1,0/1,0,1)可与(1)连接;

(c)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 1 1 0 0 1 1,1 1 0 0)

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 0 0 1 1 0 0,0 0 1 1)

此群是四言模式的前一半,句脚(1,0/0,1)

(d)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0,0 0 1 1 1 0 0,1 1 0 0 1 1)

(-1,1 1 0 0 0 1 1,0 0 1 1 0 0)

此群是一个四言模式。句脚(1,0,0,1/0,1,1,0)句脚(1,0,0,1,0,1,0,1,0,0,1/0,1,1,0,1,0,1,0,1,1,0)群脚(0,0,0,1/1,1,1,0),与昆明大观楼长联群脚完全一致。

------------------ 19楼 静夜沉沉

- 02月02日- 09时59分

9、昆明大观楼长联

昆明大观楼长联是楹联史上令人瞩目的里程碑。它标志着:楹联足以与诗词曲赋骈文并驾齐驱,争妍媲美。联曰: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大观楼长联在楹联史上的地位,不在于“长”,而在于创造了楹联结构的完美典型。

其特点是:以四言模式为基础,通过在不同位置添加不同数量领、衬字的方法,构建了三组不同形式的同边自对。对仗工丽多姿,声调荡气回肠。

全联共180字,36句;每边90 字,18句(领、衬字与所在句合为一句)。其结构可按 “起、承、转、合”

分为4群。每群4句或6句,相当于一个或一个半四言模式。我们把(0011,1100,1100,0011/1100,0011,0011,1100)称为四言模式;把四言模式的反向(1100,0011,0011,1100/0011,1100,1100,0011)称为反向四言模式,把每群最后一句句脚称为“群脚”。现各群结构分述如下:

第一群“起”: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

1 1 1 0 0 0 0 1 1 0 0 1 11 1 0 0 1 1

上联描绘滇池景色,一望无际;下联追忆云南历史,百感交集。

此群第一句用五言句式。五言句式是四言句式的扩展,并与第

三、第四两个四言句式自然相接。第四句是加一字领的六言句式。六言句式也是四言句式的扩展。如果将扩展部分忽略不计,其结构是一组反向四言模式:

(1100,0011,0011,1100/0011,1100,1100,0011)

句脚(0,1,1,0/1,0,0,1),群脚(0/1)

第二群“承”: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 0 0 1 1 1 1 0 0 1 1 0 0 0 0 1 1 0 0 1 1 0 0 1 1 0 0

-0 0 1 11 1 0 0

-1 1 0 00 0 1 1

上联将滇池无限风光简约化,蟹屿螺洲,苹天苇地,形象生动。下联将历代兴亡哲理艺术化,珠帘画栋,断碣残碑,对比强烈。

如果将领、衬字忽略不计,此群在结构上仍然是一组反相四言模式

(1100,0011,0011,1100/0011,1100,1100,0011)

句脚(0,1,1,0/1,0,0,1),群脚(0/1)

第四组“合”:

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0 0 1 1 0 0

0 0 0 1 1 1 1 0 0 1 1 0 01 1 0 0 0 0 1 1 0 0 1 1 1 1 0 0 1 1 0 0 1 1 0 0 1 1

-0 0 1 11 1 0 0

-1 1 0 00 0 1 1

-- - 1 1 0 0 0 0 1 1 0 0 1 1 1 1 0 0

上联句脚(0,1,1,0,1,0,0,1,1,0,0,1,1,0,1,0,0,1)

群脚(0,0,0,1)

下联句脚(1,0,0,1,0,1,1,0,0,1,1,0,0,1,0,1,1,0)

群脚(1,1,1,0)

孙髯昆明大观楼长联,以空间与时间为两条主线,使自然景色,历史沧桑,与艺术心灵,融为一体。令人百读不厌,余味无穷,历久弥新,叹为观止。

大观楼长联为最佳对联结构提供了经典模式。因为四言模式包含“句式生成基础”和“句式连接方式”这两个互相联系的结构因素。就句式生成基础而言,四言句式逐字向前扩展,可生成五言、六言、七言句式。就句式连接方式而言,从四言模式最后一句开始,逐句向前增长,其句脚是每边四句和四句以下一切对联句脚安排的最佳选择。

对于每边五句或五句以上的对联,当然可以按四言模式循环反复的方式,亦即按“马蹄韵”规则安排句脚。

但是,当四言模式成为长联分群的基本单位时,“群脚”(即每群最后一句的句脚)又成为全联声律的关键。大观楼长联的群脚(0,0,0,1/1,1,1,0),不是偶合,而是声律的需要。亦即上联

“群脚”除最后一个是仄(1)以外,其余都是平(0);下联 “群脚”除最后一个是平(0)以外,其余都是仄(1)。

第四篇: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萃·皖

安徽省

合肥包公祠﹒

理冤狱关节不到,自是阎罗气象

赈灾黎慈悲无量,依然菩萨心肠

包公祠,在合肥市包河公园香花墩,建于明弘治年间。包拯(999一1062),合肥人,北宋天圣五年(1027)进士。宋仁宗时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开封府尹等职,世称“包青天”。上联写包公刚正不阿的威严一面。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载包拯“知开封府,为人刚严,不可干以私,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谓暗中行贿、说人情为通关节。阎罗气象,喻刚严无私的气概。下联写包公爱抚百姓的慈悲一面。包拯曾多次请求安抚受灾百姓,写有《请救济淮饥民》、《请支义仓米賑给百姓》等文。灾黎,受灾民众。联语对比强烈,比喻生动。

(张君宝)

安庆大观楼

陶 澍

倚槛苍茫千古事

过江多少六朝山

大观楼,又名大观亭,位于安徽安庆市正观门外,系明代所建。

因楼临江,风光颇胜,文人题咏甚多。此联以“千古事”与“六朝山”相对,大有无限江山兴废之情,与唐代诗人陈子昂《登幽州台》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情调相接。下联“六朝”

- 1蕴蓄了天地河流的精华,显得宏伟瑰丽。本联言简神远,层次分明。颂人与赞楼结合,抒情与写景俱妙。

(张君宝)

采石矶太白楼

(二)

笛吹黄鹤楼中,想当年无限骚情,一曲江城歌古调

舟泊翠螺山下,慨此日重寻胜迹,千秋风月念斯人

本联吊古怀人,切人切地。上联化用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绝句,融入联中追思谪仙当年风采,想像宏阔深远。下联写本地风光,忆念诗人,感情洋溢,从而歌颂了诗人的才情与江山名胜并垂不朽。

(何禹昌)

采石矶太白楼

(三)

楼压惊涛,万里江山供醉墨

山临幽壑,四时风物助诗怀

前人诗话常谓句中须用隽字作眼。此联“压”、“临”二字可谓联眼,逼真地勾画出太白楼的地理环境和眼前的气势与景观。“醉墨”与“诗怀”,写出作者因大自然的雄奇壮美,激发了创作激情。特别是山河风物对于人的深情厚谊,使联语充满动人心弦的力量。联语对仗工稳。

(姚梅乐)

采石矶太白楼

(四)

齐彦槐

紫微九重,碧山万里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 3

采石矶太白楼

(六)

吴 燕

谢宣城何许人?只凭江上五言诗要先生低首

韩荆州差解事,肯让阶前盈尺地容国士扬眉

上联化用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句意来评说谢朓。当然,谢比李早生二百多年,不可能要李白向他低首,其意只在反衬李白在诗坛上的盟主地位。“何许人”,含有故意贬低的意味。谢宣城,名朓,字玄晖,南齐时曾任宣城太守,他的《江上曲》等五言诗,感情真切,意境清新,极受李白推崇,有“令人长忆谢玄晖”之句。下联浓缩李白《与韩荆州书》“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之句,评论韩朝宗,说他还能识拔人才,留下一席地给李白,其意仍在反衬李白这位举世无双的“国土”。差解事,含有识见并不算高之意,褒中带贬。韩荆州,名朝宗,唐开元时任荆州长史,常提拔后进,曾推荐崔宗之、严武等入朝,士人中有“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的美誉,李白《与韩荆州书》开宗明义就引用此语。全联似是评论谢朓、韩朝宗两人,而其主旨却在称颂李白,这就是“以客衬主”法。

(蒋竹荪)

采石矶太白楼

(七)

姚恭■<上兴下水>

狂到世人皆欲杀

醉来天子不能呼

上联化用杜甫《不见》诗:“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我意独怜才。”狂,是“佯狂”,不是本来就狂,李白有远大抱负却无法施

- 5向玄宗进谗,李被逐出朝廷。

在咏太白楼众多楹联中,此联独具只眼,不愤恨杨妃进谗,反而表示喜悦。从创作角度看,诗人遭受种种挫折与不幸,实为写诗的动力,使诗人不能不写,不能不把压抑在心底的最深刻的情感、带着眼泪的情感倾泻出来,从而推动了他的创作登上盛唐高峰。所以说“不幸”也正是“幸”。

(蒋竹荪)

采石矶太白楼

(九)

黄琴士

侍金銮,谪夜郎,他心中有何得失穷通,但随遇而安,说什么仙,说什么狂,说什么文章声价。上下数千年,只有楚屈原,汉曼倩,晋陶渊明,能仿佛一人胸次

踞危矶,俯长江,这眼前更觉天空地阔,试凭栏远眺,不可无诗,不可无酒,不可无奇谈快论,流连四五日,岂惟牛渚月,白纻云,青山烟雨,都收来百尺楼头

上联评论人物。唐玄宗时,李白被召入宮中,为供奉翰林,待诏金銮殿,这是他一生事业顺利时期。谪夜郎,安史乱中,他参加永璘王幕府,王兵敗,受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后遇赦,这是他一生最大挫折。联谓他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泰然处之,对诗仙、犴人、文章声价种种评价,视同等闲。在由古至今历史上,只有楚国屈原(名平)、西汉东方曼倩(名朔)、晋陶渊明(名潜)的豁达胸襟能和他相提并论。下联描绘景色。踞危矶,太白楼耸立采石矶上。在此俯瞰万里长江,只觉天高地远,倘凭栏远望,就必须饮酒赋诗,谈古论今,留恋四五天,把牛渚(采石矶)的月色,白纻(马

- 7疾。它不是从正面描绘,而是从“走”字写出,兀立江流的悬崖峭壁似在急速地奔跑,从侧面突出江风之大,船行之疾。一个“疑”字写船上人当时的感觉,很传神。下联写水急浪高。采石矶与天门山夹江对峙,江流至此,甚为湍急。“卷”与“飞”,形象地写出水浪汹涌奔腾之状。“骇”,给人惊心动魄的感觉,十分逼真。全联画面给人以立体感,落笔不凡。

(吴关镛)

亳县华佗庵

汉献之时恨未医国

神农而后赖有传人

华佗,东汉献帝时名医。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以外科最为擅长。行医各地,活人无算。据《后汉书﹒华佗传》载:“耻以医见业。”说明他不屑为医,胸怀治国的远大抱负。后因鄙薄曹操之为人,不听召用,遭杀害。华佗庵在其故乡安徽亳县县城东北隅。联语慨叹一代名医尽管医术高超,却没有机会医治神州的创伤;然而值得庆幸的是祖国古代医术有了杰出的传人。神农,指传说中远古农业和医药的始祖神农氏,这里借指祖国宝贵医学遗产。

联语用“神农”“传人”从侧面高度赞扬华佗高超的医疗技术。“赖”字表现了欣幸的心情,又惋惜华佗有医国之志,而生不逢时,“恨”字抒发了无限的遗憾,“恨”,“赖”两字在全联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陈永泉)

滁县醉翁亭

- 9用高明《商调﹒咏别》:“红颜自古多薄命”句。下联以“姬耶安在”作答,感慨在黃昏中默默而立的孤坟便是佳人的归宿。用杜甫《咏怀古迹》“独留青冢向黄昏”句。

上下对句,一问一答,层层递进,笔下流动着浓烈的感情。上下联首字巧妙连缀成“虞姬”二字,自然而不牵强。

(王明珍)

宿松小孤山梳妆亭

宗从俊

杰阁凌空,暮鼓晨钟萦广宇

妆亭倒影,沉鱼落雁上青峰

小孤山在宿松城东南60公里长江中,一峰兀立,又因与鄱阳湖中大孤山相别,故名小孤山,俗名小姑山。山上有启秀寺、梳妆台等建筑。上联写空中,高阁凌空耸立,每当清晨傍晚,钟鼓的余音回荡在广大的空际﹒下联写地下,俯视妆亭水中倒影,下沉的游鱼,降落的飞雁,同上青峰嬉游。广宇,广大的空间。落雁,据说汉代王昭君在离开故土北去的路上奏起悲壮之曲,大雁听到动人琴声,见到她的美貌,忘了飞行,跌落下来,沉鱼,据说春秋时西施在河边浣纱,鱼儿见了她俊俏的倒影,忘了游水,沉到河底。沉鱼不能上青峰,但在倒影中却有了可能。此联把上天下地的景物连在一起来描绘,颇觉生动。

(余心乐)

宿松海门天柱

杜春华

立定脚跟,哪怕天风海浪

- 11

方士鼐

君为五斗米辞官,喜东篱寄傲,北牖迎凉,今天下折腰人,顿生愧悔

我乘半帆风到此,看南岭过云,西江隐月,愿吾侪游宦者,早赋归来

菊江亭在安徽东流(今东至县)。清人林昌彝《海天琴思录续录》卷七记載:“东流,古彭泽地,渊明种菊于此……城西门外建有菊江亭,祀靖节其中。”上联写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彭泽,使那些阿谀逢迎上级的官吏,“顿生愧悔”。这四个字不仅突出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更反衬出他的高风亮节。下联写作者自己。乘半帆风到此,是说自己仕途坎坷。过云,指瞬眼即逝的浮云。隐月,指入而不复见的落月。这些自然景物,更坚定了作者自己应早日辞官归隐的信念,于是很自然地向同辈也包括自己发出“早賦归来”的呼唤,而这呼唤是全联的画龙点睛之笔。此联应用了陶渊明诗文中一些典实和词语,如“东篱”、“北牖”、“折腰”、“归来”等,从而更好地表达了归隐的主题。

(周 艺)

贵池杏花村黄公垆

至今村酿黄公酒

依旧花开杜牧诗

杏花村,在贵池县西郊,古有酒肆,产名酒。黄公垆,即黄垆,存放酒坛的土台子,常用黄土筑成,故称黄垆。《世说新语﹒伤逝》载:王濬冲曾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黄垆。黃公酒,黄公酿造之酒。黄公,名广润,传为酿酒之始祖。唐代诗人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有《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至今”对“依旧”意思是说至今花、酒、诗犹存,而沧海桑田,黄公酒垆已废。联

- 13贞娘墓,即吴国名妓真娘墓,在今江苏苏州虎丘剑池西。苏小坟,即南齐著名钱塘歌妓苏小小墓,原在杭州。江左名姝,指小乔,故居在安徽皖县。末句“并向天涯留胜迹”,怜香惜玉之情与自慰感兼而有之贵贱同归,谓不管地位卑贱高贵其归宿不免一死。下联独写小乔墓地情景。周瑜死葬故里庐江,小乔却在南陵建墓,湖南岳阳亦有墓,故言“夫妻异葬”。浇典,奠祀之意。筤,竹青色貌。篁,丛竹。菡萏,即荷花。“筤篁”四句,极尽形容墓地凄凉孤寂的景象。紧接着“只藉他”三字,是亦感亦叹。因小乔墓地原为香油寺的故址,故有“寺前野景”两句。联语委婉细膩,与墓主身份吻合。

(张君宝)

萧县天门寺山门

陈逢元

仰惊六宇宽,变成几多雨、几多露、几多雪、几多风和雷,时出时入,时往时来,多少神奇谁锁住

俯瞰众山小,看破一个嵩、一个衡、一个恒、一个泰与华,自东自西,自南自北,个中底蕴此平分

寺在萧县城东南天门山口,始建于元至正年间,明宣德年间修。作者立足于天门山,思绪万千,浮想联翩,抬头仰望苍茫宇宙,舂夏秋冬四时交替,风雨雷雪变幻无常,不禁发出了谁能左右这神奇苍穹的感叹;而低头俯视,一览众山小,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西岳华山,东岳泰山也只能与此平分秋色。六字,指的是东西南北上下的茫茫宇宙。联语笔力雄健奔放,从六字写到五岳,忽仰惊,忽俯瞰,内涵容量深厚,四个“几多”与四个“一个”,使联语既有声韵,又有神韵,一个“锁”字,也用得很有力度。上下

- 15 怀宁碧山书屋

邓石如

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吏,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此联系作者为其山居书屋而题。上联意谓:要把天下雄壮秀丽的景观都画在书斋墙壁上。沧海,指东海。赤城霞,为浙江天台八景之一。峨眉山,在四川,山顶有积雪,“巫峡”为长江三峡之一,南北两岸各六峰,峰顶经常云雾缭绕,变幻无穷如仙境。洞庭,指洞庭湖,在湖南。“洞庭秋月”亦为“潇湘八景”之一。彭蠡烟,指江西鄱阳湖,湖上烟波浩渺,风景秀美。“潇湘夜雨”亦为“潇湘八景”之一,在湖南。武夷峰,在福建,山势险峻,秀甲东南。庐山,在江西,三迭泉瀑布,素负盛名。下联写要把古今文学艺术的精华都放在窗前。杜甫的诗,王维的画(摩诘,捐王维),左丘明的《左氏春秋》,司马迁的《史记》,唐朝女诗人薛涛的彩笺,晋代王羲之的法帖,庄子的《南华经》,司马相如的赋,屈原的《离骚》,都一一搜集在书斋内。联语反映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美景的无比热爱,对历代佳作的欣赏不厌。用先分后总法,上联列举九种奇观,末以“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作结;下联列举九种“绝艺”,末以“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作结,洋洋洒洒,一气贯注,充分显示了作者广阔的胸襟与豪迈的气魄。

(张 迈、延 美)

安徽枞阳丰乐书院

陈澹然

- 17木”是《诗.小雅》篇名,乃宴请亲朋故旧的乐歌,此处不就是叙同入之谊吗?下联说运木在江流,全靠忠信之心。“同人”是《易经》卦名,其爻辞云:“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意谓众人和谐聚集,有利于涉越大川,又结合了木商业务和会馆作用。总之,此联文字不离经典,内容紧扣题目,非娴熟儒家经典者不能办到。

(黄德金)

第五篇: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萃13·浙

浙江省

杭州西湖平湖秋月

(一)

黄文中

鱼戏平湖穿远岫

雁鸣秋月写长天

平湖秋月,在西湖白堤西端,明代是龙王祠,清康熙年间改建为御书楼,并在楼前水面建平台,楼侧有‚平湖秋月‛碑亭,为西湖十景之一。每至皓月当空的秋夜,‚一色湖光万顷秋‛,充满了诗情画意。出句描写群鱼在平湖里嬉戏跳跃,好像在湖中的峰峦之中穿行。作者在对句中把笔锋从水面忽转天空,群雁在秋月下飞行鸣叫,排成人字形,好像在长天之中写字。鱼跃雁飞,好一派活活泼泼的景象。一个‚穿‛字,一个‚写‛字,突显出动感与生机。上下联在同一位臵上嵌进了‚平湖‛‚秋月‛,与所塑造的意境浑然一体,非常妥帖自然。

杭州西湖平湖秋月

(二)

彭玉麟

凭栏看云影波光,最好是红蓼花疏,白苹秋老

把酒对琼楼玉宇,莫孤负天心月到,水面风来

上联写平湖秋月的白天风光:云影、波光、红蓼、白苹,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西湖秋光图‛。下联写平湖秋月的夜景,月到天心,湖中及四周的亭阁台榭,分明可见,人坐亭中,清风徐来,把酒相对,如臵身于仙界琼楼

- 1

首句写湖上亭台楼阁景物特多,作者倘佯其间,佳趣萌生不穷。量,这里是料看的意思。平篙,即一篙。下联谓吟诗的兴致不能间断,好在无官务缠身,‚清风两袖‛,十分自在﹒可以一路观花赏景,一路觅句寻诗。联语轻灵新颖,语句活泼洒脱。

杭州西湖平湖秋月

(五)

骆成骧

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

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

平湖秋月的景色,前人曾云:‚湖际秋而益澄,月至秋而逾洁,合水月以观,而合全湖之精神始出。‛本联作者写平湖秋月偏不涉一个‚秋‛字,让读者站在窗内,由此而感受景点之美。穿牖而来的清风暖日,足见此地是休憩之良所;卷帘相见的明月青山,足见此地是观赏之佳处。写出了此地的美景不仅属于秋天,也属于夏天冬天,属于一年四季,永远令人惬意留恋。

杭州西湖三潭印月

沈阗崐

记故乡亦有仙潭,看一样湖光,添得石桥长几曲

至此地宜邀明月,问谁家秋思,吹残玉笛到三更

此联为沈阗崐应俞樾之请所撰,俞樾书。三潭印月,为杭州西湖景点。上联以故乡胜景衬托‚三潭印月‛。故乡,谓浙江省的德清(俞樾为德清人)。德清的‚仙潭‛即莫干山上的剑潭。石桥建于雍正五年(1727),自南至北,是九转三回、三十个弯的九曲桥。下联写“三潭印月”宜入情调。三潭印月

- 3言山光浮动在西湖水面之上,其景宜人;下联‚十分‛是圆满之意,谓圓满的明月照临湖心。一个‚到‛字,把明月写活了,呼之欲出,十分传神。

(

杭州西湖湖心亭

(二)

金安清

春水绿浮珠一颗

夕阳红湿地三弓

联语写的是站在西湖堤上眺望湖心亭的景致。上联用比喻手法,把亭比作浮在粼粼绿波上面的一颗明珠。下联写湖心亭在夕阳中的景色。红湿,贴切地描绘出夕阳映湖,湖亭倒影给人的视觉和触觉形象。宋赵彦瑞《谒金门》词:‚柳岸晚来船集,波底斜阳红湿。‛弓,量词,五尺为一弓。联语色彩鲜明,对仗工整。

杭州西湖湖心亭

(三)

郑 烨

台榭漫芳塘,柳浪莲房,曲曲层层皆入画

烟霞茏别墅,莺歌蛙鼓,睛晴雨雨总宜人

这副绘景联写得秾艳迷人。柳丝袅娜,荷花娉婷,黄莺欢唱,青蛙鼓噪,烟雾深处隐露红墙绿瓦。作者笔下的西湖,既喧闹又清静,既活泼又安谧。整个画面有动有静,声色相通。景物布局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成功地再现了景点的特色。末句‚晴晴雨雨总宜人‛,化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句。

- 5

杭州西湖湖心亭可庄

陈觉是

双峰云起,古寺钟声,试把酒临流,恰对着曲院风荷,六桥烟柳

三面山环,一亭水绕,倘倚栏凭吊,犹想见旧时帝子,何处人家

上联写所见所闻。双峰云起,即‚西湖十景‛之一的‚双峰插云‛,每到春秋雨日,浓云看似远山,远山淡如浮云,双峰插入云端,忽隐忽现。古寺钟声,指净慈寺的钟声,它在苍烟暮霭中回荡,格外悠扬动听,被誉为‚南屏晚钟‛,成为‚西湖十景‛之一。末尾两句是近处景色。‚曲院风荷‛也是‚西湖十景‛之一,在苏堤跨虹桥西北,平临湖面,环植荷花。苏堤自南至北共有六座石拱桥,这里景色四时不同,晨昏各异,尤在春季,烟柳笼沙,百鸟和鸣,景色动人。

前人有诗云:‚西湖景致六条桥,一枝杨柳一枝桃。‛下联写所见所感。前两句点出环境特征,清许承祖《湖心亭》诗:‚孤亭好在水云间‛,‚一面城头三面山‛,可以合看。联的末两句感慨深沉,因杭州曾为五代吴越国和南宋都城,然而旧日帝王宫殿早已不存,那故址之上已住进寻常百姓了。

西湖藕香居茶室

欲把西湖比西子 从来佳茗似佳人

这是一副‚集苏‛联。上联集自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将风光旖旎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西湖遂添‚西子湖‛的美称。下联集自其《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戏作小诗君一

- 7了蜂蝶,这都是香国中的姻缘,使无穷无尽的花有了主宰。下联写‚月老‛, 说百年夫妻是红绳系定的。所以愿俊男倩女都成有情的眷属,这才是天长地久月长圆的美事。全联造句炼字十分纤丽,给人以字面美的享受。作者把春天的景物自然地描绘于笔端,在听觉上有节奏和谐的音乐感,在视觉上有柔美纤丽的效果。在对仗上,既互对又自对,且十分工整,无一败笔。

杭州西湖花神庙

许太眉

海棠开后,燕子来时,良辰美景奈何天。芳草地,我醉欲眠,楝花风,尔且慢到

碧澥倾春,黄金买夜,寒食清明都过了。杜鹃道,不如归去,流莺说,少住为佳

庙在西湖孤山下月老祠侧。祀十二月花神和四时催花使者。

一说此联悬于上海嘉定花神庙。海棠、棟花,白小寒至谷雨共四个月。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一候,计二十四候,每候有一种花的信风相应,每气三番,最后三个节气的花信风是春分(海棠、梨花、木兰)、清明(桐花、麦花、柳花)、谷雨(牡丹、酴醵、棟花),棟花风为春天结束的信号。良辰美景奈何天,明汤显祖《牡丹亭﹒游园》:‚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我醉欲眠,《宋书﹒陶潜传》:‚我醉欲眠卿可去。‛碧澥,蓝色大海。倾春,泛起春潮。黄金买夜,宋苏轼《春宵》诗:‚春宵一刻值千金。‛不如归去,古人以为杜鹃啼声酷似人言‚不如归去‛,用为催人归家之词。宋梅尧臣《杜鹃》诗:‚蜀帝何年魄,干春化杜鹃,不如归去语,亦自古来传。‛少住为佳,晋人杂帖有‚寒食近,且住为佳耳‛,劝

- 9情角度铺叙出西湖问花舫登临景物之美,是此联主题,而铺叙、排比、对偶和‚雪映霞酣‛‚星初月午‛‚名泉秀石‛‚宠柳妍花‛等富有装饰性的词的创用,更加强了联语的表现力。

杭州西湖西泠印社

吴昌硕

印岂无原,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

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

西泠印社在杭州孤山,是研究金石篆刻的学术团体,建于1913年。上联写对西泠印社及浙派的回顾。从篆刻艺术来源、组织者的成员以及它的风格流派说明印社创立的宗旨。原,同源。

印,印章,这里指金石篆刻艺术。晦明,日日夜夜。布衣,没有官职的平民。浙派,著名的篆刻流派之一,山清乾隆时杭州人丁敬开创,继起者有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七人,皆浙人,世称西泠八家,他们的特点是宗秦汉而取众家之长,多用切刀法,形成浙派风格。下联作者自我介绍。社何敢长,吴昌硕自创一派,曾任西泠印社社长,‚何敢‛是自谦之词。﹒鼎彝瓴甓,指古代钟鼎彝器和陶砖瓦缶等,上面都刻有文字,常被作为篆刻仿效的范本。一耕夫,吴昌硕自称,作者出身贫穷,青少年时代曾历尽饥寒,也可以理解为一生耕耘于书画篆刻的艺术田野问。此联可作为西泠印社创立宗旨来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个在我国篆刻史上有重要地位的艺术团体组织,而作者又是该社第一任社长,因此更有其史料价值。联语上下首句巧妙地嵌入‚印社‛两字。

- 11有孙中山的国民政权,但北方仍为军阀所统治,世道并不太平。东西浙海,指浙东浙西,旧时有两浙之臵。‚人间何世‛四字反映了作者忧世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杭州西湖西湖天下景亭

黄文中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亭在中山公园内。取苏轼‚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诗句意。

联语抒写了对西湖山水的感受。出句化用袁枚《过桐江作》‚明秀渐多奇险少,分明山色近杭州‛诗意。从总的印象来写:西湖处处山容明媚,水色秀丽。对句化用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诗意,则从游览角度来写:西湖晴时固然美好,雨时也觉奇妙。联语的写法脱胎于孤山花神庙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这副叠字对,也是回文对,读成‚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奇奇好好,时时雨雨睛晴‛,也十分流畅自然。

杭州西湖孤山寺

不雨山常润

无云水自阴

此为五言短联,写西湖孤山寺景。西湖素以山光水色名驰天下,孤山在里湖与外湖之间。上联写山光,一个‚润‛字,写出了山的丰腴多泽;下联写水色,一个‚阴‛字,写出水之平静深沉。把眼前山容水貌浓缩于联中,

- 13西湖的美景。苏于北宋神宗及哲宗年代,先后两次被贬杭州,一任通判,一任知州。他寄情山水,为民排难解纷,颇有惠政。上联谓前后五年,在一生中,只不过是泥上留爪。下联谓家乡四川眉州虽风景如画,但与杭州比,也显得逊色了。

杭州西湖六一泉

湖两山孤,此处有泉可漱也

天一地六,先生自号无说乎

六一泉,在西湖孤山西南麓。泉池面积约2平方米,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元祐四年(1089年)任杭州知府时,为怀念他的老师、散文家、诗人欧阳修而命名。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因有《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酒一壶、棋一局、琴一张及自身一老翁,故名。

上联览胜。湖两山孤,点出西湖‚一山两湖‛的独特景致:孤山将美丽的西湖分成里西湖与外西湖,进而引出泉水,清凉的泉水可任游人尽情饮漱。山、湖、泉融和成一幅人间天堂的胜景。下联怀事,追溯欧阳修的自号,点出‚六一泉‛命名的由来,不由使人缅怀古贤,观物情生。‚湖两山孤‛与‚天一地六‛既是句间对,又为句中对。其中数词的选用尤为精巧,‚孤‛字既替代‚一‛,与‚两‛相对,又恰与山名吻合;‚天一地六‛,既嵌进了泉名,又融入了《易经》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阴阳八卦之说,使联语显出典雅神秘气氛。对联用语看似平常,细细玩味,情韵无穷。

杭州西湖曾子祠

衍一人忠恕之心传,学惟省贯

- 15杭州西湖苏小小墓

(二)

王成瑞

灯火珠帘,竟有佳人居北里

笙歌画舫,独教芳冢占西泠

北里,旧时泛指娼妓集中的地方。画舫,装饰华美的游船。联语凭吊苏小小。上联写生前。灯红酒绿、珠帘斜卷的北里,竟有才貌出众的佳人在此栖身。‚竟有‛二字突出不应有的事却出现了。佳人薄命,不能不表示惋惜。下联写身后。今天笙歌画舫仍似往昔,然而只有苏小小的墓能在西泠占一席之地,为西湖增色。‚独‛字‚占‛字意味着她生虽不幸,死后却得到后人的同情与赞美。

杭州西湖浮海槛

黎遂球

山川朋友文章:三乐

烟雨风月睛雪:六宜

这副联语十分协调地把语言态势和景点特色统一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感和诗意。浮海槛的景观特点是疏朗开阔,它是明朝黄贞父用巨竹为排﹒浮于湖海的建筑。联语描写人们在这个旷远空明的自然境界中推槛四望,品味着或‚烟雨‛、或‚风月‛、或‚晴雪‛的六宜,享受着既‚山川‛、又‚朋友‛、更‚文章‛的三乐:意味着人们以最简便的设计,获得最广泛的美感享受。这‚三乐‛‚六宜‛,道出了真正的美的欣赏者的无往而不至、无往而不宜的聪明气质。

- 17气殊未佳,汝定成行否,寒食近,且住为佳尔。‛劝人暂留。赵州茶,唐代名僧从谂,常住赵州观音院。每发言必先云‚吃茶去‛。《五灯会元》卷四:‚赵州从谂禅师问新到:‘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下联说,不要忙着说归去,还是大家试着唱起《陌上花》的歌来吧!陌上花,民歌名。苏轼《陌上花》引‚游九江山,闻里中儿童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新正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此联敦劝游人吃茶、唱歌,驻足欣赏林泉之美,语言直白,轻松活泼,富于人情味。

杭州五云山云栖寺

(一)

水向石边流出冷

风从花里过来香

云栖寺在五云山半腰云栖坞里。传说古代有五色祥云飞来,时而盘旋山顶,时而飞集坞中,故名。直到现在,一临此境便让人领略到水澈溪澄、幽深寂静,有一种说不尽的天趣。本联就以状物灵巧、体物入微见长,写出了江南山林﹒泉石所独有的天趣。水的‚冷‛,与‚向石边流出‛两者有没有必然联系?没有,却又像是有,这就凭读者自己去琢磨了。风的‚香‛,与‚从花里过来‛两者之间有没有必然联系?有,但似乎不只是由于有这个,还有什么?这就又得凭读者自己去品味了。上下联都在用事物所特寓的天趣去逗引读者的联想:除了花香,是不是还有树香、土香、日照香,疑是石冷,更疑草冷、云冷、笛声冷,这种巧思可以延伸到无穷数,从而使人们获得更多的美的思考。

- 19

彭教仁

愿借吾师手中半叶蕉,煽灭若辈热中热

留得此地山上一勺水,渴解众生难上难

虎跑寺即西湖西南隅的大慈山下的定慧寺,以虎跑泉得名。

始建于唐代元和十四年。上联借传说人物表达对热中名利之徒的劝谕。吾师,指宋高僧道济,即民间传说中的济公。其人落拓不羁,不守戒律,常持破芭蕉扇,半狂半癫,嬉笑怒骂,扶贫助弱。

今虎跑泉尚存道济塔院遗址。若辈,称世俗间追求名利趋炎附势之辈。下联借虎跑泉水之吟咏,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山上一勺水,即指虎跑,它有‚天下第三泉‛之称,而龙井茶虎跑水,历来被誉为‚西湖双绝‛。联语结构独特,

九、七言句式为联中少见,且诙谐中蕴含严肃,能在熟题材中出新意。

杭州玉泉

马忠骏

桃花红压玻璃水

苹藻深藏翡翠鱼

玉泉位于杭州仙姑山北的青芝坞口,泉在清涟寺内,池方广三四丈,晶莹明净,五色巨鲤数百,游泳其中,历来为观鱼胜地。本联抓住玉泉金鱼的特色,描绘出一幅富有情趣的画面:玉泉池畔,桃花盛开,红彤彤的一片,覆盖在玻璃般透明的水面上;池中游鱼发现凭栏的人影,便蓦地躲闪到苹藻底下,无论是红色的或黄色的,都被苹藻的绿染成了翡翠色,仍然嬉戏自如。联语逼真地再现了景物,而且动静结合,色调和谐。上联以动写静,一个‚压‛

- 21杭州韬光寺观海亭

(二)

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上联说,登楼可领略东海日出的奇景:金红巨轮,冉冉上升,五彩纷披,灿若锦绣。沧海,我国古代对东海的别称。下联说,开门就面对浙江大潮的壮观:远若素练横江,声如金鼓;近则亘如山岳,奋如雷霆。此联引用唐宋之问《灵隐寺》五律颔联原句﹒观海亭所处地势极佳,又是看日出、观潮水的绝妙处所,读联想景,使人心胸开阔,豪情顿增。联语对仗工整,气势恢宏﹒

杭州玉皇山玉皇宫

一路竹声,时疑雨至

半空岚气,忽然云飞

这里是神仙出没的峰峦幻境,充满灵气的缥缈宮观,作者着力于描摹倏忽万变的景象,酝酿神奇灵异的气氛。竹叶迎风,声音是细碎而神秘的,写一路竹叶声,时疏时密,时轻时重,特别写到叶声加密时,简直像是山雨来临。岚翠空明,若隐若现,偶然遇到寒暖升降,便聚作云气飞去。描绘这般云飞雨至神秘的刹那动态,自然令人联想到定会有金童仙女,隐身其中,往来游戏,给人以逍遥遗世、脱壳飞升的美的享受。正因如此,本联无需在文字上作任何雕饰,魅力全在于简约地描绘出云雨变幻启动的一瞬间。

杭州净慈寺

爱新觉罗﹒玄烨

- 23

杭州葛岭

(二)

阮 元

魏晋诩风流,是翁抱朴传书,棋局樗蒲忘世业

湖山蓊云气,此处炼丹成汞,柳堤松岛护仙寰

葛洪,字稚川,晋代人,好神仙导引之术。所著《抱朴子》,在当时颇有影响,书分内外篇,内篇谈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除邪却祸;外篇评论人间得失,世事沉浮。上联谓魏晋名人向以风流自炫,只有葛洪不失本真,传下《抱朴子》著作,而对弈棋、樗蒲(风行于汉魏的一种博戏,后为賭博的代词)这些玩意都不知晓,把个功名利禄忘得一干二净。诩,音Xu,夸耀。下联说葛岭的湖光山色充满着云气,这儿确是炼丹炼汞的好地方,柳树成荫的苏堤,盛植青松的小岛护卫着这神仙的境界。松岛,指孤山。白居易《西湖晚归回望孤山赠诸客》诗“柳堤松岛莲花寺‛。联语上联着重叙事,下联重在咏景,用辞典雅古朴,上下对称,自然严密。

杭州伍子胥庙

爱新觉罗﹒弘历

生全孝,死全忠,拚此身报答君亲,忍辱含冤,志士仁人今感泣

朝在潮,夕在汐,凭浩气流行江海,御灾捍患,吴山越水古英灵

伍子胥名员,春秋时吴国大夫。他父亲伍奢是楚国大夫,因直谏平王被杀。子胥历尽艰险,逃到吴国,帮助阖闾夺取了王位,打败楚国,建立了霸权,并率领十卒,发掘了楚平王的墓。鞭尸三百,报了父仇。后来,他又帮助吴王夫差打败了越国,极力劝阻夫差拒绝越王勾践的求和、停止伐齐,被

- 25常喻辅佐君主的大臣。独留青白,语出于谦《咏石灰》:‚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顾,只留青白在人间。‛于谦托物寄情,以此自喻。联语饱含感情,末句用于谦语以赞于谦,更觉贴切深刻。

杭州于谦墓

(二)

杨鹤于

千古痛钱塘,井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雪浪

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风波

上联大意:千百年来令人痛悼的钱塘恨事,于谦和伍子胥一样,在白马江边,一腔怒气卷起千堆雪浪。楚国孤臣,伍子胥帮助吴王阖闾夺取王位,并使国势日强,其子夫差接位后,听信谗言,逼伍子胥自杀,将尸体装进皮袋,投入钱塘江。白马江,西汉枚乘《七发》描写曲江浪潮,‚浩浩澄澄,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传说伍子胥沉江后,成为潮神,常素车白马,乘潮钱塘江中。下联大意:宋明两朝少保蒙受冤狱,于谦同岳飞一样,在夕阳亭里,还悲伤南北两地的政治风云。两朝少保,宋岳飞抗击女真贵族立功封少保,明于谦抗击瓦刺贵族有功封少保。少保,为大官加衔,无实职。夕阳亭,在洛阳城西。东汉安帝延光三年,太尉杨震遭诬陷,在夕阳亭饮鸩自杀。此处借指杭州墓地。此联用类比手法。上联写伍子胥因忠被害,用以比于谦,‚并‛字是关系词;下联写岳飞父子之冤,用以比于谦,‚同‛字是关系词。这样写可以避免正面歌颂的一般化缺点,但也有困难,此联即因形象化材料不足,只好借助想像‚伤心两地风波‛,把内容说全。

杭州钱王祠

- 27败金兵。高宗与权相秦桧等用十二道金牌将他召回杭州,解除兵权,投入监狱,最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杀害。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孝宗为其昭雪。嘉定四年追封鄂王,十四年(1221年),改西湖湖畔北山智果院为庙以祀,即今岳王庙。庙内题联琳琅满目,多为颂岳功,斥秦贼之作。本联则不同于一般地歌颂,而是从同情岳飞落笔,指出秦桧的‚莫须有‛三字害死了忠臣岳飞,造成‚千秋冤狱‛;现在昭雪了,呼唤岳飞的百战忠魂归来。全联同情、痛惜、歌颂融合在一起。河南汤阴的岳武庙也有这副名联。

本联中,‚莫须有‛出自《宋史〃岳飞传》:韩世忠问秦桧岳飞何罪之有?秦答:‚莫须有‛(也许有),韩即说道,‚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归去来‛系陶渊明《归去来辞》的首句中三字。

杭州岳王庙

(二)

王文勤

万里坏长城,南渡朝廷从此小

一抔留古墓,西湖烟水到今香

上联以史笔痛贬南宋朝廷,杀害岳飞,自毁长城。一个‚小‛字,反衬了岳飞的伟大。下联歌颂岳飞虽死犹生,其英灵与湖山同在,使西湖烟水万古留芳。全联抚今追昔,感慨深沉。

杭州岳王庙

(三)

王蘧常

奈何铁马金戈,仅争得偏安局面

至今山光水色,犹照见一片丹心

- 29飞自己的话称颂岳飞将军‚不爱钱,不惜死‛的崇高精神。下联用文天祥的诗赞扬这种高尚精神,就象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可化为江河山岳与日月星辰,千秋万代,永垂不朽。联句思想内容健康,格调高昂,虽用前人成句,又有所创新,不落窠臼。而采用岳武穆、文信国这两位南宋著名民族英雄的名言、 名诗来制联,将名人、名言、名诗三结合,更使这副联作显得正气凛然。

杭州岳王庙

(五)

赵朴初

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望眼 收拾河山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此联悬于岳王庙忠烈祠内岳飞塑像前的楹柱上。1979年,岳飞庙墓整修一新,赵朴初闻讯激奋,挥笔题写这副长联。上联写岳飞庙墓光耀‚民魂‛ 的新气象,连‚千寻‛‚ 老柏‛也高兴得‚抬望眼‛了。下联开拓一层新意,说我们要象岳飞那样‚收拾河山‛以‚酬‛素日‚壮志‛,在‚万里‛‚ 新程‛上‚驾长车‛奋进。联语贴切悬处,且极富时代特点,诵之激奋人心。联中的‚老柏‛指 岳飞墓前的精忠柏,‚抬望眼‛、‚ 收拾河山‛、 ‚壮志‛、‚ 驾长车‛出自岳飞《满江红》词,用得自然贴切,让熟知岳词的人们感到格外亲切。而没读过岳飞《满江红》词的人,也照样可以理解 其含义。

杭州岳坟

(一)

徐氏女

青山有幸埋忠骨

- 31杭州秋瑾墓

(一)

冯玉祥

丹心应结平权果

碧血常开革命花

墓在浙江杭州西泠桥畔。秋瑾,字璿卿,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中国民主革命时代志士。1907年,因组织光复军准备起义,事泄被捕,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此联为纪念秋瑾而作。认为她赤胆忠心、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一定会在反对封建统治、反对男尊女卑的斗争中,开出自由之花,结出平等之果,从而激励更多的人投身民主革命。丹心,忠心,文天祥诗:“留取丹心照汗青。”碧血,忠臣志士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平权,指男女平权。秋瑾在上海曾创办《中国女报》,第一次把反清革命与妇女解放联系起来,她的《弹词》有‚扫尽胡氛安社稷,由来男女要平权。人权天赋原无别,男女还须一例担‛之句。联语对仗工整,情调昂扬,感染力强。

杭州秋瑾墓{二)

陶浚宣

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

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

上联说巾帼英雄秋瑾追求仁爱和正义的革命目标已经达到,死而无憾。巾帼,古代妇女的发饰和头巾,后转为对妇女中杰出者的美称。‚求仁得仁又何怨‛,语出《论语。述而》。下联说秋瑾为革命牺牲,虽死犹生。亭台,指绍兴古轩亭,秋瑾就义处。悲风雨,秋瑾就义前,曾写有绝命词‚秋风秋

- 33虔诚地等待着。老等,既勾起了人们对神奇传说的遐想,又表达了优美风光的魅力﹒下联从‚泉‛字阐发,一反‚冷‛字,满脸堆笑地迎接,泉水渐渐温暖起来,从而使人如闻大地回春的欣喜信息,顿增对现实生活的热爱之情。

杭州灵隐寺

(三)

赵孟頫

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 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此联悬于灵隐寺山门两旁,联作没有直写灵隐寺的历史和建筑情况,而是说站在山门所看到的景象:涧水淙淙,山风阵阵,‚万壑松涛‛紧连苍茫海气,灵鹫山上空,云消雾散,‚千年‛不改皎洁的‚桂月‛印在西湖上。上联俯视,下联眺望;先写‚涧风‛,后叙‚峰云‛;一听‚松涛‛,二赏‚桂月‛,气象壮观。表现了灵隐寺这个独特的佛门风光。

灵隐寺大雄宝殿

江庸

宝坊阅千载常新,桂阁喜重开,依旧前台花发,清夜钟闻,东涧水流,南山云起

胜景数西湖第一,林泉称极美,试看驼岘风高,鹫峰石峙,龙泓月印,猿洞台斑

本联虽为大雄宝殿所题,却并不写该殿的宏伟建筑,也不写拜佛诵经,而是写作者在寺阁‚重开‛后,乘兴来游,尽情赏景。上联写近景,下联写远景。全联喜悦与赞美之情。‚龙泓‛、‚猿洞‛ 指飞来峰上的龙泓洞与

- 35来?‛‚峰峦青未了‛,化自杜甫《望岳》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以‚无心‛写‚淡‛;又溶入诗圣名句,赋景色以性灵,是为联语佳妙之处。

杭州飞来峰

(一)

在山本清,泉自源头冷起

入世即浊,峰从天外飞来

飞来峰在灵隐寺前,为杭州名胜之一。峰下有冷泉亭。自明代书画家董其昌题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于其上后,引出不少答联。此联之妙,在于联语含自然与人生的哲理。上联写泉,側重于地理解释;下联写山,借助神话传说。杜甫《佳人》诗有云:‚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冷泉自飞来峰下流出,水质清冽爽冷,这正是它固有属性的反映。另有传说济公居灵隐寺时,一天,忽然算到有一座山要飞坠于此,于是劝说当地百姓搬迁,大家不信,济公便佯裝‚抢亲‛,诱使村民出村追赶,刚好山从天降,遂免遭压顶之祸。故以‚飞来‛名峰。此联只取其‚天外飞来‛之说,而赋予新意,即不沾惹世间尘泥,才能保持本来面目。借神话以寓人生哲理,旨趣高雅。用语清新自然,对仗极为工整。

杭州飞来峰

(二)

杨叔怿

南高峰北高峰,世事尽傥来,莫问峰来何处

在山泉出山泉,人心先耐冷,才知泉冷几时

上联就名峰抒发。南高峰、北高峰,原指有名的南北高峰,也泛指飞来峰附近诸山峰。傥来,偶然来到,不意而得来。《庄子﹒缮性》:‚物之傥

- 37

烟岚随地好,问尘寰扰扰,凡人来作小游仙

春淙亭,在飞来峰路口,建于明代。苏轼有诗:‚灵隐寺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后人取诗中‚春淙‛两字名亭。上联写水声。

天籁,指自然界的音响,泉水淙淙,山鸣谷应,使人气爽神清。在山清,语出杜甫《佳人》诗‚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句。双不借,草鞋、麻鞋价廉,不借人也不向人借,此代指双脚。下联写山光。‚随地‛,道尽无处不奇之美妙景色。接着故问:且把烦扰的尘世与迷人的胜地相对照,不由顿生避世之念。但究竟能有几人成为‚游仙‛的隐士呢?这一问题就留给读者去思考,由此而使联语饶有韵味。

杭州壑雷亭

华 山

利欲纷驰,脚下安知万丈壑

偷心未尽,眼前听取一声雷

壑雷亭,在飞来峰冷泉亭側。宋人所建,取苏轼诗‚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句意命名。上下联末字嵌亭名‚壑雷‛两字,颇妙。联语给利欲熏心与贪心者敲响了警钟,有佛门棒喝之意。

杭州片云亭

孙 隆

兴来临水敲残月

谈罢吟风倚片云

片云亭,在杭州风篁岭上。岭上有一片云石,高丈许,青润玲珑,石后

- 39今园亭皆废。上联‚水凭冷暖‛,是针对灵隐冷泉亭联之‚泉自几时冷起‛而言。凭,任凭,不管。斜晖,点出时间是在黄昏,此句犹言清歌曼曲留住了夕阳。歇拍‚随人可‛三字极佳,极言景随人意而变幻,无一绘景语,旖旎风光顿显。下联明月普照,圆缺皆宜,今昔相同,故有‚莫问当年初照‛之灵远笔触。‚当年初照‛,化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江月何年初照人‛之句。‚举杯邀今夕‛,乃化用李白《月下独酌》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句,犹言不管今晚天上是何时辰,人间有此美景佳时,且举杯邀请月宫的嫦娥同饮,可不知她是否应允?不,通‚否‛。此联典雅明丽,富于艺术想像力,读之兴味无穷。

杭州黄龙洞鹤止亭

陈次平

月上新亭,把酒待招玄鹤至

风来古洞,倚松静听老龙呤

黄龙洞,又名无门洞、飞龙洞。在西湖北山栖霞岭北麓。相传南宋淳祐年间,江西黃龙山高僧慧开,曾来此结庵说法,因名。后山峭壁塑有龙头,龙嘴泻水如珠帘垂池。临池有鹤止亭,北宋诗人林逋养于孤山之鹤常飞止于此。民国三十七年陈君撰联时,亭刚修葺,故联称新亭。旧传鹤千年化苍,又千年变黑;故称玄鹤,即仙鹤。上联吊古:写月亮升上鹤止亭,游客端起酒杯,期待能重招仙鹤飞来伴饮。下联写游客神态:趁有风从古洞吹来之时,人们身靠松树,静听老龙龙嘴泻水吟鸣之声。联语內容既切题意,又紧扣景观;既据景实写,又有神奇想像﹒风格豪放浪漫。

- 41

繁冗驱人,旧业尽抛尘市里

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

作者晚年从南京移居杭州,在西子湖畔的铁冶岭上筑芥子园,并于园中题下此联。上联写对往日喧嚣繁杂都市生活的厌倦。驱人,逼人。旧业,指从事的创作和演剧活动,这本是作者之所好,但为了躲避‚繁冗‛之境,宁可割爱。‚尽抛‛一语,表现出去除烦恼后的轻松心情。下联前半部分用拟人手法,活写‚湖山‛,后半部分将秀美的山水景色借喻为‚画图‛,把由宁至杭的迁家之举,写得十分巧妙传神,欢快活泼。

杭州南阳小庐

邓瑞人

家传高密遗风。痛吾兄突舰捐躯,罢战海东还,退隐犹寻林处士

我是罗浮旧侣。怅故国嚣尘蔽目,卜居湖上住,比邻犹近葛仙翁

上联的‚高密遗风‛,代指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父子的风范遗勋。高密,古郡国名,今山东高密一带,戚继光是山东蓬莱人,又曾在胶东等地抗击倭寇,故以‚高密‛概称。‚痛吾兄‛句,谓邓世昌于黄海海战中,率致远舰奋勇冲锋,弹尽舰伤犹猛撞日舰,最后壮烈殉难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后,作者辞官退隐西子湖畔。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林处士‛,指宋诗人林逋,曾居杭州孤山二十年,种梅养鹤,逍遥自在。下联的‚罗浮‛,即广东罗浮山,因邓氏为粵人,故曰‚旧侶‛。‚器尘蔽目‛,喻指列强横暴,加上朝廷腐败,对此作者只能怅叹而已。‚卜居湖上‛,聊伴古迹度日。‚葛仙翁‛,指东晋葛洪,曾在杭州宝石山结庐炼丹。

- 43

嘉兴南湖烟雨楼

(二)

袁克文

古木一楼寒,烟雨人间,笙歌天上

扁舟双岸远,鸳鸯何处?云水当年

联为作者寓居沪上游南湖时所作。上联感时。意谓楼旁古木萧疏,登楼远眺,人间一片烟雨昏濛,而北都却有笙歌盈耳。暗含袁世凯篡政,准备称帝登极之意。作者为袁世凯之子,曾反对其父称帝。后两句反映了清王朝被推翻后的混乱局势。鲁迅《哀范君》诗‚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幽谷无穷夜,新宮自在春‛也含此意。下联抒怀。泛舟湖上,空旷无边,鸳鸯究在何处?不禁触发了浪迹四方的感慨。鸳鸯,南湖的别名。云水,似行云流水、无固定居所之意。作者河南项城人,生于朝鲜,寄寓津沪。曾在上海挂牌卖字。联语风格淡雅,含意隽永。字面几乎全是写景,而情寓景中,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者是也。上联嵌‚烟雨‛二字写楼,下联嵌‚鸳鸯‛二字写湖,亦十分贴切自然。

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

董必武

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 风云世界,逢春蜇起,到处皆闻殷殷雷

1921年7月中共一大曾在南湖游船上举行。建国后,在南湖湖心岛上兴建了革命纪念馆。1963年12月初,董必武重游南湖,挥笔为纪念馆写下这副对联。上联把‚一大‛的召开比作中国共产党人在此种下的革命星火。下

- 45绍兴王右军祠

毕生寄迹在山水 列坐放言无古今

王右军祠祀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坐落于浙江绍兴城西南兰渚山下,附近有一座兰亭。王羲之辞官归隐后,定居会稽山阴(今绍兴),整日研习书法,或宴集群朋。他把永和九年(353年)三月的兰亭聚会中的诗文汇录成集,并题写一序,即后人盛道的《兰亭集序》。他在序中感慨:‚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此联包含的正是这种境界。上联写‚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旷达不拘。下联指‚悟言一室之内‛,那次有名的兰亭聚会,王羲之用‚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来概述聚会盛况,并具体描写道:‚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正是‚列坐放言‛的具体情景。而‚无古今‛说明他们的话题之广,谈锋之鋭。王羲之认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古今是相通的,他们谈古论今,兼容并包。这是王羲之的又一桩乐事。

绍兴青藤书屋

(一)

徐 渭

一池金玉如如化

满眼青黄色色真

青藤书屋,原名石榴书屋,系徐渭《号青藤》故居,在绍兴大乘巷。上联描绘了青藤书屋前天池的情趣和灵气。金玉,华丽可贵的物品,这里指天

- 47山阴,浙江绍兴古名。山阴道,指该地西南郊外一带,此地风景秀美。《世说新语﹒言语》:‚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题绍兴驻跸岭茶亭

一掬甘泉,好把清凉浇热客

两头岭路,须将危险告行人

此联的出句把岭上茶亭的特色渲染殆尽,用清凉之甘泉饮翻岭之热客,这一‚凉‛一‚热‛之中,乡民真情毕见;对句在茶亭本职之外指路告险,指点路途,乡间淳厚民风充溢其间。作者以净纯之笔,抒写炽热之情,一股暖流沁人心脾,自是茶亭联中不可多得之作,联文情真意切,无矫揉造作习气。

宁波天童寺

(一)

花繁柳密处能拨开,方见手段

风狂雨骤时可立定,才是脚跟

天童寺为江南名刹,位于宁波市东南的太白山麓。建于晋永康元年。经过千百年世劫,屡毁屡修。抗战时期,幸免于难。至今寺院中尚存有银杏树雌雄二株,寺的山门甬道,植有白皮松二三十里,蔚为大观。北宋王安石有诗云:‚松行三千行不尽,居然捧出梵王宫‛即指此。本联重在戒勉世人勿为表面现象迷惑,‚能拨开‛三字,甚有力,指出勘破名利并能在恶劣环境中立定脚跟,不为外物所诱,方可为佛门弟子。联语充满哲理意味,读来有发人深省之效果。

- 49

上一篇:找房系统操作说明下一篇:祝福学校的祝福语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