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习题2范文

2022-05-23

第一篇:第三章习题2范文

2014报关员复习第三章同步习题 第2节要点

一、单选题:

1、请指出下列哪一项货物或物品不适用暂准进出口通关制度( )。

A、展览会期间出售的小卖品

B、在展览会中展示或示范用的进口货物、物品

C、承装一般进口货物进境的外国集装箱

D、进行新闻报道使用的设备、仪器

标准答案:a

析:A属于一般进口货物的范围。

2、我国ATA单证册的签发机构是:

A.海关总署

B.中国国际商会

C.国务院

D.外经贸部

标准答案:b

3、我国规定暂准进出境货物应当自进境或者出境之日起( )内,复运出境或复运进境。

A、6个月

B、1年内

C、3个月

D、1个月

标准答案:a

4、在我国ATA单证册项下货物暂时进出境期限为货物进出境之日起( ),如果有特殊情况超过需要延期的,延期最多不超过( ),每次延长的期限不超过( )。

A、6个月;3次;6个月

B、1年;1次;1年

C、1年;1次;6个月

D、1年;3次;1年

标准答案:a

5、参展期在24个月以上展览会的展览品,在18个月延长期届满后仍需要延期的,由( )审批。

A、隶属海关

B、直属海关

C、海关总署

D、直属海关关长

标准答案:c

6、从境外启运,在我国境内不论是否换装运输工具,通过我国陆路运输,继续运往国外称为( )。

A、转运货物

B、通运货物

C、过境货物

D、以上答案都不对

标准答案:c

7、过境货物的过境期限为( ),特殊原因,可以向海关申请延期,经海关同意后,可延期( )。

A、6个月;3个月

B、6个月;6个月

C、1年;6个月

D、1年;3个月

标准答案:a

8、过境货物如果超过规定的期限( )仍未过境的,海关依法提取变卖。

A、3个月

B、6个月

C、1个月

D、1年

标准答案:a

9、由境外启运,通过我国境内设立海关的地点换装运输工具,不通过陆路运输,运往国外,称为( )。

A、转运货物

B、通运货物

C、过境货物

D、以上答案都不对

标准答案:a

10、转运货物必须在( )之内办理海关有关手续,超出规定期限( )仍未转运出境或办理其他海关手续的,海关将提取依法变卖处理。

A、3个月;3个月

B、6个月;6个月

C、6个月;3个月

D、6个月;2个月

标准答案:a

11、转运货物必须在( )之内办理海关有关手续,超出规定期限( )仍未转运出境或办理其他海关手续的,海关将提取依法变卖处理。

A、3个月;3个月

B、6个月;6个月

C、6个月;3个月

D、6个月;2个月

标准答案:a

12、从境外启运,不通过我国境内陆路运输,运进境后由原运输工具载运出境的货物称为( )。

A、转运货物

B、通运货物

C、过境货物

D、以上答案都不对

标准答案:b

二、多选题:

13、下列属于暂准进出境货物范围的是( )。

A、在展览会、交易会、会议及类似活动展示的货物

B、文化、体育交流活动中使用的表演、比赛用品

C、工程施工中使用的设备

D、盛装货物的容器

标准答案:a, b, c, d

14、下列关于ATA单证册说法正确的是( )。

A、海关总署在北京海关设立ATA核销中心是我国ATA单证的担保协会和出证协会

B、ATA单证册下暂时进境货物未能按规定复运出境或过境的,ATA核销中心向中国国际商会提出追索

C、我国海关只接受中文或英文填写的ATA单证册

D、一般情况下,持ATA单证向海关申报进出境展览品,需要向海关提交进出口许可证件,并向海关提供担保金

标准答案:b, c

析:A,中国国际商会是我国ATA单证的担保协会和出证协会。D、不需要向海关提交进出口许可证件,也不需要提供担保金。

15、已进境的展览品在某些情形下不需要缴纳进口税,这些情形包括( )。

A. 展览品复运出境的

B. 展览品放弃交由海关处理的

C. 展览品被窃的

D. 展览品因不可抗力原因灭失的

标准答案:a, b, d

析:参见教材175页。

16、下列关于海关对进出境货物监管期限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进口展览品的暂准进境期限是6个月,超过6个月的,经海关批准后可以延期,延长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B、我国营运人购买的集装箱应当于进境之日起6个月内复运出境,经海关批准后可以延期,延长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C、过境货物的过境期限为6个月,经海关批准后可以延期,最长可延期3个月

D、转运货物必须在6个月之内办理海关有关手续并转运出境

标准答案:a, b, d

17、下列关于暂准进出境货物期限的表述正确的是:

A、使用ATA单证册报关的货物暂时进出境期限为自货物进出境之日起6个月,超过6个月的,可以向海关申请延期,延期最多不超过3次,每次不超过6个月

B、参加展期在24个月以上展览会的展览品,在18个月延长期届满后仍需要延期的,由海关总署审批

C、境外集装箱箱体暂准进境,应当自入境之日起6个月内复运出境,特殊情况经海关核准可以延期,延长期最长不超过3个月

D、国家重点工程,国家科研项目使用的暂时进出境货物,在18个月延长期届满后仍需要延期的,由海关总署审批

标准答案:a, b, c, d

18、暂准进出境货物的特征所述正确的是( )

A. 进出境不必缴纳进出口税费,但须提供担保

B. 进出境需提交进出口许可证件

C. 进出境货物应在规定期限内原状复运进出境

D. 进出境免予提交进出口许可证件

标准答案:a, c, d

19、与展览会有关的下列哪些商品不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

A. 展览会期间出售的小卖品

B. 酒精饮料

C. 烟草制品

D. 燃料

标准答案:a, b, c, d

析:参见教材173页。

20、下列关于ATA单证册叙述正确的是( )

A. ATA单证册的管理机构是中国国际商会

B. 持ATA单证册申报进出境货物时,不需要另外提供报关单、进出口许可证件以及担保

C. 使用ATA单证册报关的暂准进出境货物,参展期在24个月以上展览会的展览品,由海关总署审批

D. ATA单证册下暂时进出境货物未能按规定复运出境或过境的,ATA撤销中心向中国国际商会提出追索

标准答案:b, c, d

21、对于过境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境货物经营人向海关主管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

B、装载过境货物的运输工具,应当具有海关认可的加封条件或装置,必要时对过境货物及其装置进行加封

C、运输部门及过境货物经营人应当负责保护海关封志的完整,不得擅自开启或损毁

D、海关不可以对过境货物实施查验

标准答案:a, b, c

析:海关可以对过境货物实施查验

22、进境展览品因毁坏、丢失、被窃等原因不能复运出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展览会主办单位或其代理人应当向海关报告

B、对于丢失或被窃的展览品,海关按照进口同类货物征收进口税

C、对于因非不可抗力的原因造成毁坏的展览品,海关根据毁坏程度估价征税

D、对于因不可抗力的原因灭失或失去使用价值的,经海关核实可以视为该货物已经复运出境、进境

标准答案:a, b, c, d

析:参见教材175页。

三、判断题:

23、在我国,目前ATA单证册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展览会、交易会会议及类似活动项下的货物。

对 错

标准答案:正确

24、持ATA单证册向海关申报进出境展览品,不需要向海关提交进出口许可证,也不需要另外再提供担保。

对 错

标准答案:正确

25、展览会期间使用的含酒精的饮料、烟叶制品、燃料,海关对这些商品不征收关税。

对 错

标准答案:错误

析:展览会期间使用的含酒精的饮料、烟叶制品、燃料不适用有关免税的规定。

26、展览会期间出售的小卖品,属于一般进出口货物范围。

对 错

标准答案:正确

27、暂准进出境货物在向海关申报进出境时,暂不缴纳进出口税费,但收发货人须向海关担保。

对 错

标准答案:正确

28、进境展览品因毁坏而不能复运出境的,海关根据毁坏程度估价征税;对于丢失或被窃的进境展览品,海关按照进口同类货物征收进口税。

对 错

标准答案:正确

29、进境展览品因毁坏而不能复运出境的,海关根据毁坏程度估价征税;对于丢失或被窃的进境展览品,海关按照进口同类货物征收进口税。

对 错

标准答案:正确

30、过境货物自入境时起至出境时属于海关监管货物,未经海关许可不得开拆、提取、交付、发运、调换、转让、更换标记或是移作它用,但允许在海关监管下在边境换装运输工具。

对 错

标准答案:正确

31、船舶或航空器装载从一国境外启运,经该国设立海关地点,不换装运输工具,继续运往其他国家的货物,称为转运货物。

对 错

标准答案:错误

析:本题的描述属于通运货物的概念。转运货物是从国境外启运,在国境内设立海关的地点换装另一运输工具后,不经过该国境内陆路继续运往其他国家的货物。

32、对于过境、转运和通运货物,运输工具负责人应当向进境地海关如实申报,并应当在规定期限内运输出境。

对 错

标准答案:正确

析:过境、转运和通运货物,运输工具负责人应当向进境地海关如实申报,并应当在规定期限内运输出境。

33、由于非不可抗力的原因造成的过境货物在境内发生损毁或灭失的。经营人应当负责向进境地海关补办进口纳税手续。

对 错

标准答案:错误

析:由于非不可抗力的原因造成的过境货物在境内发生损毁或灭失的,经营人应当负责向出境地海关补办进口纳税手续。

四、案例分析题:

34、深圳联合公司要从国外运入一批车辆以参加在珠海举行车展,该批车辆属于《ATA单证册》项下的货物,属于许可证件管理。除了展览品以外,还需要运入一些为展览品做宣传用的印刷品等。展览会结束以后,深圳联合公司又将该批货物运输出境。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1~5题。

1.题中所说的展览品在进出境过程中的特点有( )。

A.免予缴纳税费

B.规定期限内按原状复运进出境

C.按货物实际使用情况办结海关手续

D.除另有规定外,免于提交进出口许可证件

2.题中所说的展览品属于( )。

A.转运货物

B.暂准进境货物

C.进出境快件

D.转关运输货物

3.深圳联合公司在展览会结束后,将该车辆如果由境内人员购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应当由展览会的主办方单位向海关办理进口申报、纳税手续

B.应当由实际购买的企业自行办理进口申报、纳税手续

C.如果购买的企业属于特定企业,可以免交相关证件

D.该汽车属于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的范围,应提交进口许可证件

4.关于为展览品做宣传用的印刷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使用ATA单证册向海关申报

B.可按展览品向海关申报进境

C.进境申报手续可以在展出地海关办理

D.深圳联合公司采用ATA单证册项向海关申报,申报时应向海关提交进口许可证件,并提供担保

5.使用ATA单证册报关的展览品,暂准进出境期限为自进出境之日起( )。超过期限的,ATA单证册持证人可以向海关申请延期。参加展期的24个月以上展览会的展览品,在18个月延长期届满后仍需要延期的,由( )审批。

A. 6个月;主管地直属海关

B. 6个月;海关总署

C. 12个月;主管地直属海关

D. 12个月;海关总署

标准答案:BCD,B,AD,ABC,B

析:1.暂准进出境货物是有条件暂时免予缴纳税费,所以A不正确

2.进境展览品属于暂准进境货物。

3.参见教材175页。

4.展览期间免费向观众散发的有关宣传品属于展览品的范围,可按展览品报关,因此可以使用ATA报关。C选项进境申报手续可以在展出地海关办理,参见教材174页。D选项采用ATA单证册项向海关申报,申报时应向海关提交进口许可证件,并提供担保

第二篇: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 第三版 课后习题

Unit 1

Passage A

课文翻译

牛津大学

牛津大学是英国最古老的大学,也是世界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牛津大学始建于12世纪。它位于英格兰的牛津,在伦敦西北约80公里处。牛津大学有16 300多名学生(1999 — 2000),其中留学生占将近四分之一,来自130多个国家。牛津大学有35个学院,还有5个由不同宗教团体建立的私立学院。5个私立学院中,有3个只招男生。学院中,圣希尔达和萨默维尔学院只收女生,其他均为男女兼收。

牛津的每个学院都是独立于大学的实体,由该学院的院长和管委会成员负责管理。大部分管委会成员都被称为“导师”,或学院教师,其余的是大学教授和讲师。每个学院管理自己的房产和资产,选举自己的管委会,选择和招收自己的本科生。大学提供一些图书馆、实验室及其他设施,但教学和学生生活主要由各学院负责。

牛津大学给每个学生指定一个导师,他主要通过辅导课监督学生的学习。辅导课是指导师每周与1到2名学生见面一次。学生如需专业指导,还可约见其他的导师,也可选听大学老师讲授的课程。学生选听什么课程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导师的建议而定的。

学位由大学而不是各个学院授予。最低文科或理科学位是优等文学学士。牛津还在其他众多学科领域授予更高的学位、文凭和证书。

罗兹奖学金面向美国、加拿大和很多其他国家的学生,为他们提供至少两年的牛津学习费用。英国政府为在牛津和其他英国境内的大学求学的美国公民提供“马歇尔奖学金”

牛津师生员工积极参与主动招生的活动,2001年这种活动有55项以上,包括走访3 700所中学和学院,以鼓励优秀学生报考牛津大学,而不管其背景如何。

在2001的“创新”竞赛中,牛津大学被授予英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大学称号。该竞赛旨在发现哪一所英国大学在最广的活动领域内取得了创新和进取的最大成就。在2000年全英“教学质量评估”中,牛津在所评估的10个学科中有6个得分高居榜首。

牛津、斯坦福和耶鲁3所大学最近合作开发了“远程学习”项目——“终生学习联盟”,该项目将提供文科和理科的在线课程。

牛津的使命是在教学和研究的各个领域达到并保持领先地位;保持和加强其世界名校的历史地位;通过其研究成果和毕业生的技能促进地区、国家的和全球的发展。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校将针对知识环境和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员工提供进行创新研究所需的设施和支持;提倡既富革新精神又严格认真的教学,使教学与研究环境卓有成效地互动从而推动教学,通过

辅导课指导和小组学习加速思想的交流,通过开发学校图书馆、博物馆以及科学收藏方面的资源,为毕业生能在国内和国际上一展身手打下基础。Read and think

1.Work with your partner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Answer:About 4 000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re studying at Oxford

2 Answer:A tutor supervises the students’ course of study and meets with them every week 3 Answer:Not necessarily. Because most of the scholarships are restricted to certain

nationalities and/or courses.

4 Answer:They visited those schools in order to encourage the brightest and best students

to apply to Oxford2. Decide whether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T) or false (F)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nwser:1.T,2.F,3.T,4.F,5.T

3.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words given below. Change the form where necessary.

Anwser:1.elected,2.minimum,3.distinct,4.responsibility,5.pursue,

6.exploit ,7.restrict,8.equip,9.granted,10.awarded

4. Comple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with phrases or expressions from the passage.Change the form where necessary

Anwser:1.at large,2.on the basis of,3.in support of,4.apply for,5.is aiming at5. Consult a dictionary for the usage of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make a sentence with each of them.

1. Answer:At the meeting, the scholars raised some challenging questions for the city government. 2.Answer:She had taken the money out of the joint account she had with her husband. 3. Answer:They will be given a range of topics to choose from 4. Answer:Learning to drive was a whole new venture for me.

6.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1. 任何年满18岁的人都有资格投票。(be eligible to, vote)

Answer:Anyone over the age of 18 is eligible to vote.

2. 每学期开学前,这些奖学金的申请表格就会由学校发给每一个学生。(apply for, scholarship) Answer:A form to apply for these scholarships is sent by the university to every student before the start of every semester.

3. 遵照医生的建议,我决定戒烟。(on the advice of)

Answer:On the advice of my doctor, I decided to give up smoking.

4. 公园位于县城的正中央。(be located in)

Answer:The park is located right in the center of town.

5. 这所大学提供了我们所需的所有材料和设备。(facilities)

Answer:The university provides all the materials and facilities we desire.

7. Read and compare the English sentence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ir italicized parts, and then translate the Chinese sentences by simulat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English sentences

鲁迅是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杰出文学家之一

Answer:Lu Xun is one of the greatest writers in China and one of the world’s outstanding men of letters

大部分研究生选择了文学作为其研究领域,其余的选择了语言学。

Answer:Most graduate students chose literature as their fi eld of study, and the rest made linguistics their choice.

人们购买什么样的房子居住是根据各自的特殊需要和有关专家的建议。

Answer:People buy what kind of houses to live in on the basis of their special needs and on the advice ofrelevant experts.

学生在做出决定前应该认真核查他们是否有资格加入这个俱乐部,因为他们每个人只有一次选择机会。Answer:Students should check carefully that they are eligible to join this club before making their decision, as each of them is restricted to only one choice.

第三篇: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题2

第三单元我们的民主生活

一、填空:

1、每个少先队员都是少先队组织的主人,在队里都有(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队干部任职要充分尊重广大少先队员的意愿,严格实行(民主选举)。

2、选干部要经过()、()、()、()等过程。

3、干部是大家选出来的,没有任何(特殊的权力),只有为服务的职责。当上干部,就意味着比其他同学多了( 一份责任),多了一些为大家服务和(锻炼自己的机会)。

4、学校党代会每年召开

(一)次。少先队代表大会是队组织实施(民主集中制领导)和管理方法的具体体现,是少先队员实施(民主权利)、当家作主的的保证,是队员(学习民主)、(发扬民主)、(培养民主能力)和主人翁意识的重要形式。

5、集体的事需要(大家商量)。商量的时候,要有宽松、民主的氛围,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 充分发表意见。

6、集体讨论的时候,我们有(积极发表意见)的权利和义务;经过(民主决策和定出)的行动计划,我们也有(遵照执行)的责任。

7、我们国家的基层干部乃至国家主要领导人,都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每个年满(18)周岁的公民(除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8、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9、人民代表是由各地区的(选民们)选举出来的,他们将代表 这一地区的所有选民,(参政议政),行使(民主权利)。

10、国家主要领导人是由(人民代表)选举产生的。

11、(民主对话)是政府和有关部门与群众沟通、了解群众意愿的有效方式,也是群众向政府和领导(提出意见)和建议的重要渠道。

12、管理好我们的国家不仅是各级领导的事,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我们应当主动(参与管理和监督)。

13、职工可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对本单位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判断:

1、班委会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经过讨论做出决定。()

2、讨论的时候,我只认真听就可以,不用发表意见。()

3、干部可以管同学,真神气!()

4、在选班干部的时候,我投了自己一票。()

三、问答:

1、班干部是怎样选举出来的?请写出选举过程。

班干部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1)确定竞选人(2)竞选者发表演讲,对自己的竞选岗位,竞选决心,以及当选后如何做好工作加以说明(3)全体人员对自己认可的人进行无记名民主投票(4)计票员和监票员统计票数;(5)公布选布结果;

2、社会中的民主生活表现哪些方面?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答:民主选举、民主对话、民主参与监督这些都是民主生活。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民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四篇:第三章 习题

一、 单选题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C)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是(B)

A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 B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 C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不同回答 D对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关系的不同回答

3、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它包括:( A

) A.物质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4、“吃、喝、住、穿,这是人生的第一需要”的观点属于(A)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C利己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5、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B

) A.吃喝穿住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结成社会关系

6、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是(B )

A地理环境 B生产方式 C经济基础 D实践活动

7、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A )

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B科学文化的反映 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D社会规律的反映

8、社会意识根源于(A ) A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

B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 C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心理 D英雄人物成为杰出人物的意愿

9、自然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的形式,它属于(B ) A没有阶级性的上层建筑

B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C特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D思想的上层建筑

10、社会意识的发展主要取决于(D)

A、 统治阶级的意志

B、 多数人对它的态度

C、 强大舆论的压服

D、 社会的实践活动

11、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和教育发挥作用的社会意识形态是(B) A、艺术

B、道德

C、宗教

D、哲学

12、全部思想上层建筑的理论基础是(D)

A、科学技术

B、文学艺术

C、道德和法律

D、哲学

13、社会意识形态中阶级性最强的,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D) A、艺术

B、道德

C、宗教

D、 政治观点和法律观点

14、社会意识的本质特点在于(A)

A、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独立性 B、 社会意识是社会的共同意识

C、 社会意识具有阶级性

D、 社会意识是独立于社会存在的精神实体

15、“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说明(D)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B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16、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C) A. 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 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 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17、在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D)

A血缘关系 B法律关系 C思想关系 D生产关系

18、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

D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9、近年来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的一些国家销量大增。列宁曾说,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成就之所以如此之大,是由于这本书使读者看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个活生生的形态,既有"骨骼",又有"血肉"。人类社会作为一种活的有机体,其"骨骼"系统是指(

B ) 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C.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D.由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等构成的社会意识形态 20、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范畴的理解,正确的是( C ) A.生产力是标志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能力的范畴 B.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旧的社会制度、创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能力的范畴 C.生产力是标志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范畴 D.生产力是标志人类进行政治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能力的范畴

21、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

A、 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

B、 劳动者的素质 C、 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 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22、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C)

A、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 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C、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D、 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3、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D)

A、 劳动者

B、 劳动对象

C、 劳动资料

D、 科学技术

24、“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郎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D)

A、 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 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决定作用 C、 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 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25、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B) A、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 B、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C、 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 社会运动是受偶然性支配的

26、生产关系揭示的是(C)

A、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 人与物质世界之间的关系 C、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 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

27、在生产关系体系中,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是(A) A、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C、 产品的分配和消费之间的关系 D、 人与人之间在生产中的交换关系

28、生产方式是(D) A生产力各要素的有机统一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B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有机统一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29、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体现的关系是( B )

A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B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D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30、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 C ) A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C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31、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只能是( D ) A社会现存的各种生产关系

B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 B公有制水平的高低 D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

C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生产关系

D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32、一定的社会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

C ) A政治制度与军队、警察武装力量 C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

33、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B ) A文学艺术 B国家政权

C政党结构

D哲学思想

B生产关系与政治制度 D政权与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34、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C ) A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 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35、国家是代表(D ) A全国社会成员利益的

B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

B共产主义的道德和理想

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C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 D统治阶级利益的

36、“在共同生活和共同劳动中,需要有一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这就是国家。国家的目的是利用社会力量去谋求社会的福利。”这一观点( D ) A.突出了国家的对内职能

B.突出国家是特殊公共权力的设立 C.忽视了国家的对外职能

D.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37、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C )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发展水平

38、区分国家的类型和本质的根据是(C ) A人口多少

B领土的大小

C国体

D政体

39、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D)

A、 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B、 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C、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 内容和形式的关 40、社会形态是(D ) 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

C国体与政体的统一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41、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B)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4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A)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D. 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43、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 )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上层建筑的发展 D经济基础的发展

44、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任何时候阶级“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那么,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 D ) 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夺 B.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 C.剩余产品的出现

D.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

45、列宁关于阶级的定义表明,阶级是个(A) A、 经济范畴

B、 政治范畴 C、 文化范畴

D、 社会意识范畴

46、阶级的实质是(C)

A、 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专政 B、 人们的社会分工和地位不同

B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的统一 C、 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D、 阶级压迫的工具

47、划分阶级的依据是(A)

A、 人们在特定经济结构中的特定地位 B、 人们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政治态度

C、 人们在特定经济关系中所形成的思想 D、 人们之间的政治法律思想

48、阶级斗争的根源是(C) A、 阶级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 B、 阶级在思想观点上的根本对立 C、 不同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D、 阶级的社会分工不同

49、阶级斗争是(B)

A、 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 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D、 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 50、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B)

A、 建立革命政党

B、 夺取国家政权 C、 创立革命理论

D、 发展社会生产力

51、社会革命的根源是(D)

A、 人口太多

B、 少数英雄任务组织的暴动 C、 阶级斗争

D、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激化

52、社会改革的实质是(C) A、 推翻原有的社会制度 B、 就是推翻旧统治阶级的政权

C、 不改变社会制度,只对社会的某些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 D、 推翻原社会的一切成果

53、当前我国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依据是(D )

A自然规律 B人的主观意志 C阶级斗争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54、社会改革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B )

A质变 B量变 C爆发式飞跃 D非爆发式飞跃

55、“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这一观点属于( A

) A.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B.历史辩证法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D.历史决定论观点

56、对历史人物评价的科学方法是(D)

A、为现实服务的方法 B、为政治服务的方法

C、传统观念的方法 D、历史分析方法与阶级分析方法

57、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首先是(A)

A生产活动 B政治活动 C精神活动 D科学活动

58、“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D) A、宿命论观点 B、机械论观点 C、历史循环论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59、“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也丝毫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这一观点属于(

C

) A.英雄史观 B.唯心史观 C.唯物史观 D.宿命论 60、杰出人物产生的条件是((C )

A社会政治条件与经济条件的统一 B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统一 C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D个人自我奋斗的结果 6

1、“时势造英雄”说明( D )

A英雄的出现是必然的 B英雄没有阶级性

C英雄都具有历史局限性 D英雄的出现是必然与偶然的统一

62、美国经过南北战争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日耳曼人没有经过奴隶社会直接过渡到封建社会;俄国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再从封建社会通过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些历史事实说明(C)

A社会形态的更替是没有规律可言的

B社会发展是不存在共同道路的 C社会发展是客观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D社会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6

3、认为“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观点是( B ) A.揭示了人的能动性的发挥受规律的制约的正确观点 B.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的错误观点 C.强调客观规律下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正确观点 D.否认了人的主体自觉能动性的错误观点

二、多项选择题

1、“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的论断基本依据在于( ABCD ) A劳动创造了人的天然器官和生产工具 B劳动使人们结成社会关系 C劳动使人的意识得于形成 D劳动是一切历史的前提和基础

2、割裂社会规律同人的活动的统一会导致(

ABD

) A.宿命论

B.唯意志论

C.庸俗进化论

D.唯心史观

3、唯心史观的错误在于(BCD ) A否认阶级斗争 C否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4、马克思一生的两个重要发现是(AB ) A历史唯物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5、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是因为( BC ) A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前提 B适度的最优人口状况能够起加速社会发展的作用

B剩余价值学说 D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B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没有找到思想动机背后的经济根源 C人口数量和发展速度不能自发地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 D适量的人口可以决定社会性质

6、下面的说法哪些属于唯心史观的英雄史观(AB ) A“伟人的历史真正构成了全部世界历史的灵魂” B“治国”犹如“牧民”

C“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D“民如水,君如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7、人类劳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区别有(ABCD )

A人类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 B人类的劳动带有社会性 C人类劳动是有目的的能动的过程

D人类劳动具有继承性

8、“人有了物质条件才能生存,人有了精神条件才能生活”的观点(CDE ) A夸大了社会意识的作用 C看到了社会物质条件的作用

E准确把握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对人的影响

9、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不是被动的,它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因为社会意识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独立性表现为(

AC ) 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变化不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脱离社会存在独立发展 C.社会意识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10、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CD) A政治法律思想 C自然科学

B道德与宗教 D逻辑学和语言学 B夸大了社会存在的作用 D看到了社会意识条件的作用

11、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的区别在于(

AC ) A.前者具有阶级性,后者不具有阶级性

B.前者只反映社会现象,后者只反映自然现象 C.前者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后者不直接反映经济基础 D.前者具有稳定的形式,后者没有稳定的形式

12、国体是指社会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国体和政体的关系表现在( BD

) A.国体和政体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

B.国体决定政体,要求政体适应和服务于国体,政体对国体具有反作用,影响国体的巩固和发展 C.政体决定国体,国体为政体服务

D.同一国体可以采取不同的政体形式

13、列宁说“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这句话应该理解为民主共和制(ABC ) A便于掩盖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 B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C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 D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4、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ABCD )

A经济是基础 B政治是经济的反映与集中表现 C政治归根到底为经济服务

D经济革命导致政治革命

15、一位日本首相说“在日本,政府是船长,财界是罗盘,船长始终是按罗盘指引的方向前进的”。说明(ABCD )

A资本主义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B资产阶级政府只代表部分资产阶级利益 C资产阶级国家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

D资产阶级的权力基础在于金钱

16、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的出现才产生的两大阶级的对抗,所以阶级是(AC) A历史范畴 B政治范畴 C经济范畴 D思想范畴

17、民粹主义代表人物米海洛夫斯基认为,在历史极黑暗的时刻,当“人的智慧和精神潜能被缩小到了最简单化的形式,到了只为最后一片能糊口的面包而斗争时,人就会丧失自己的个体性”,成为群氓。这时他们会产生对“英雄”的渴望。而“英雄”就会依从自己的或善或恶的本性,带领群氓从善或从恶。他的这一观点(

BCD

) A.认为英雄人物是人民群众的代表

B.认为英雄人物能够对社会历史进程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C.认为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不起积极作用

D.是认为“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

18、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的根本对立在于(CD)

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B是否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C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9、马克思曾指出:“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同时也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这说明(

ABC

) A.从一定意义上说,生产的需要决定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B.科学是一般的生产力 C.科学不是生产力的独立的、直接的要素

D.科学越来越不具有独立性 20、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中介环节有(ABCD) A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B发现新的劳动对象

C改进生产工具 D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21、马克思指出:“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这句话反映了(

CD

) A.生产力的任何变化都会立即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B.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是生产力内在要求的体现 C.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D.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不以任何人、任何阶级以至于整个人类的意识为转移

22、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的时候,它是绝对不会灭亡的。这是因为( AB ) 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进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B.一种生产关系的变革具有相对稳定性 C.无论哪一种社会都不能使生产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D.任何一种社会的生产关系都是在旧的社会生产关系中建立起来的

23、哲学家孔德认为:“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是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越过任何重要的阶段”。对他的这一看法分析正确的有( ABCD

) A.认为人类历史是具有规律的

B.没有认识到历史主体的能动性 C.他否认社会形态及其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D.他的这一观点具有形而上学的倾向

24、从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性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

ACDE ) A.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B.在历史进程中没有多种道路可供人们选择

C.中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启示

D.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必然性及本国国情的正确把握

E.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社会制度和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25、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表明(

ACD ) A.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B.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觉的

C.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D.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

26、“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的观点是( BD ) A唯物史观 B唯心史观 C宿命论

D唯意志论

27、"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已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段话表明科学技术是( AC ) A.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B.历史变革中的唯一决定性力量 C.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

D.一切社会变革中的自主性力量

28、推动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动力系统”,其中(

ABC

) A.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科技革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 D.人人都是创造和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29、下列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有(

ABC

) A.人类社会是自然的历史过程

B.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五篇:毛概第三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 B ) A、社会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2、国家资本主义企业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是在( B ) A、开始委托订货之后 B、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之后 C、个别企业公私合营之后 D、实行了统购统销之后

3、我党对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采取的政策分别是( B ) A、没收、没收 B、没收、和平赎买 C、和平赎买、没收 D、和平赎买、和平赎买

4、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循序渐进的步骤是( C ) A、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 B、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 C、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D、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

5、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 ( D ) A、新民主主义时期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6、1951年至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是( B ) A、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B、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C、反贪污、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 D、反腐化、反贪污、反官僚主义

7、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两面性是( D ) A、革命性与妥协性 B、主动性与被动性 C、进步性与反动性 D、剥削工人的一面与拥护宪法、愿意接受改造的一面

8.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C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C、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D、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与帝国主义之间矛盾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 。

9、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B ) A、对个体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C、私营经济的国有化 D、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10、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与手段是( A ) A、没收官僚资本 B、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 C、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D、没收民族资产阶级的资产

11、我国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D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 C、全国大陆的解放与统一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2、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C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大力发展生产力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依法治国

13、中共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观点的是( C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陈云 D、邓小平

14、中共八大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 ) A、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B、先进的生产关系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1

15、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 B ) 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国C、进行思想、政治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D、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16、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中,完全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是( A )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7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 C )A、独立的社会形态 B、固定不变的社会形态 C、过渡性质的社会 D、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之一

18、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是 ( ) A、照搬马克思主义的结论 B、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 C、与马克思主义无关 D、 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19、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上实行( C ) A、无产阶级一个阶级的专政 B、工农联合专政 C、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D、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联合专政

20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是( C ) A、个体经济 B、私人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国营经济 D、合作社经济

2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 B ) A、个体经济 B、 公有制经济 C、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2、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 B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2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 B ) A、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3、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 A ) A、公私合营 B、委托加工 C、统购包销 D、计划订货

24、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 C ) A、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B、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新民主主义性质

25、中国共产党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采取了( D )的方式分取利润 A、定息 B、国家资本主义 C、公私合营 D、"四马分肥"

26、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全面推开是从( )年开始的. A、1952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5年

2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高级形式是 ( D ) A 、加工订货 B 、统购统销,经销代销 C、 四马分肥 D 、个别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28、下面关于社会主义改造不正确的论述有( D )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

29、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 C ) A、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 B、消灭生活资料私有制 C、消灭资本主义经济 D、消灭个体经济

2 30、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互助组属于( B )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

3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 C ) A、封建主义体系 B、资本主义体系 C、社会主义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32、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条件是( B ) A、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B、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D、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3、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概括的说就是( B ) A、三改两化 B、一化三改 C、三化一改 D、一化两改

34、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是 ( C ) A、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B、消灭富农经济 C、保存富农经济 D、限制富农经济

35、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 D )A.、赎买 B.、统购统销 C.、公私合营 D、合作化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主要是( ABC ) A、发展互助组、同时试办初级社 B、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发展高级社 D、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包括 ( ABCD )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C、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及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 ACD ) A、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B、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进入了过渡时期 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4、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是( ABCD ) A、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采取一系列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 C、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D、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5、对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原则是( ABCD ) A、自愿互利 B、互助合作 C、典型示范 D、国家帮助

6、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在私营工业和私营商业中实行和采取的形式是 ( ABCD ) A、委托加工 B、计划订货 C、统购包销 D、经销代销

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 ABD ) A、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 B、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 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8、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使中国“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是( AB )。 A、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B、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C.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D、由社会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

9、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遗留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ACD ) A、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 B、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 C、要求过急,发展过快 D、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10、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逐步实现( ABCD )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

1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构成包括 ( ABCD )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个体经济

12、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是( ABD ) A、 互助组 B 、初级社 C、人民公社 D 、高级社

13、"四马分肥"包括 ( ABCD ) 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费 D、资本家红利

14、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特点有( ABCD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通过一系列逐步过渡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 C、和平改造特别是对资产阶级实现了和平赎买 D、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15、在实现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采用的形式为( ABD ) A、农业生产互助组 B、变工队 C、初级农业合作社 D、高级农业合作社

16、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BC ) A、就全国范围来讲,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它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类似于马克思列宁所说的过渡时期 C、它从属于社会主义范畴 D、它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质上是相同的

17、新中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有( BC ) A、互助组 B、供销合作社 C、生产合作社 D、公私合营

18、马克思列宁设想的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在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 BCD ) A、新中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B、民族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经济的依赖 C、民族资产阶级在新中国建立后依然有两面性 D、中国共产党制定并实行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利用、限制、改造”政策

19、 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 啊才的 )A、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B、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C、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必要条件 20、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是( ABCD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21、下列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BD ) A、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社会阶段 B、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形态 C、具有两种社会形态的因素 D、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

22、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是( ABC ) A、是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B、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 C、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并存 D、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主体

三、辨析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的体系,并必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会主义。√

2、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愈来愈不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3、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

4、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不可以进入社会主义。×

5、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具有独立的社会形态的社会。×

6、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从属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社会形态,它的主要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7、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改变。×

9、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是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10、新民主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是社会的领导力量。×

11、互助组是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初级形式,但是已经具有完全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

12、1956年底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完全完成。×

13、国家按企业资本的股份额支付给民族工商业资本家定息,一共支付了10年。√

14、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所以新民主主义社会也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

15、公私合营是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只是指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16、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完成标志着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

17、“一化”“三改”的主体是国家的工业化。√

18、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19、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并且再次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 20、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民族资产阶级分子被彻底消灭了。×

四、简答题

1、简述分析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

答、(1)国营经济,它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所经营的,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全民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代表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方向,也是整个新民主主义政权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整个社会经济的领导力量。 (2)合作社经济,它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劳动人民群众的集体经济,包括生产、消费和信用方面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合作社可以提高生产力,帮助小生产者养成互助劳动、集体主义的习惯和思想,给将来的社会主义的集体化创造条件。(3)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它是以资本家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为基础、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私营经济,主要指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保护的民族工商业经济。它既有有利于社会主义的积极的一面,又有不利于社会主义的消极的一面,但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将成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一部分。(4)个体经济,是指分散的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经济,它是一种落后但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保存的一种经济。经过社会主义的改造,将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5)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国家经济同私人资本主义合作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这种经济的发展前途是朝着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发展的。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答、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社会主义改造即引导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走合作化的道路及对民族工商业进行和平赎买,社会主义改造是两翼。两者相互相成,相互促进。

3、简析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

答、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5 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一九五六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出现这些问题,有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不够谨慎,工作方法上过于简单的因素,同时,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也有认识上的一些问题,主要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基本形式,而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公有制经济可以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缺乏认识。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曾对这些问题有所觉察,对某些问题也做过纠正,但毕竟认识不深。更重要的是,当时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形成科学的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致使一些遗留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

4、简述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

答、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答、新民主主义社会即具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

(1)新民主主义社会有五种经济成分,但主要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2)与三种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相联系的中国社会阶级结构有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3)以上两种矛盾集中表现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上,而解决这个矛盾就必然要使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变; (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社会主义因素已在经济、政治上都已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的比重还很大,所以,它还不完全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必须在适当的时候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因而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6、我国为什么能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以和平赎买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答、(1)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2)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为将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矛盾并按照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提供了依据;(3)我国已经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4)民族资本对社会主义经济的依赖性。

7、什么是国家资本主义? 答、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在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它主要地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它有高级形式和低级形式之分。

8、什么是和平赎买?

答、所谓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9、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答、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10、我国实现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答、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第二,土地改革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第四,当时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1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意义有哪些? 答、(1)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 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2)有利于争取和团结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3)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也有利于争取和团结那些原来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1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哪三个步骤?

答、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第三步主要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13、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有哪些? 答、(1)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 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2)有利于争取和团结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3)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也有利于争取和团结那些原来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14、农村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基本形式有哪些,分别具有什么性质?

答、互助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初级农业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高级农业社: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五、材料题(结合所学知识或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前夕,朱德在全国工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职工,他们在经济上还没有获得完全解放,他们还受资本家的剥削,这种剥削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只能够受到限制,而不能够消灭”;为了工人阶级根本的长远的利益,还必须在“现阶段自觉地忍受资本家之一定限度内的剥削”。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成了国家的主人,为什么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职工还要“忍受”资本家的剥削?

答: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向社会主义主义的过渡时期。在保证了社会主义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领导地位的前提下,社会中既存在社会主义因素,也有非社会主义因素,包括资本主义因素。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限度内的剥削存在,有利于解决社会就业,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对加快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建设有积极意义,从根本上符合工人阶级的长远利益。 (2)既然如此,为什么从1953年开始又要对私人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答: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产阶级惟利是图、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危害国家利益的不法行为说明私人主义资本经济与公民经济的矛盾日益尖锐,国内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越来越不能适应有计划大规模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

7 要,因此,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继续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迅速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创造条件。

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根据我国的经验,农民这种在生产上逐步联合起来的具体道路,就是经过简单的共同劳动的临时互助组和在共同劳动的基础上实行某些分工分业而有某些少量公共财产的常年互助组,到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营而有较多公共财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也就是集体农庄)。这种由具有社会主义萌芽,到具有更多社会主义因素,到完全的社会主义的合作化的发展道路,就是我们党所指出的对农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发展农业合作社,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根据农民自愿这一根本的原则。„„必须采用说服.示范和国家援助的方法来使农民自愿联合起来。

——摘自1953年《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定》

材料2:在全国农村中,新的社会主义群众运动的高潮就要到来。我们的某些同志却像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老是埋怨旁人说:走快了,走快了。过多的评头品足,不适当的埋怨,无穷的忧虑,数不尽的清规和戒律,以为这是指导农村中社会主义群众运动的正确方针。否,这不是正确的方针,这是错误的方针。

——摘自毛泽东1955年7月31日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作的《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报告。

材料3:在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

——摘自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问题:

(1)材料1说明了50年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和步骤是什么?

答:坚持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和由低级向高级循序渐进的步骤。

根据这个原则和步骤,首先组织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农业生产互助组;再组织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最后建立生产资料全部归集体所有的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

(2)结合材料

2、材料3说明50年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什么问题?

在改造的后期,由于党的主要领导人指导思想产生了“左”的急躁情绪,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工作过粗、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偏差。

(3)结合材料

1、材料

2、材料3说明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教训

一切实践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不能由人主观随意而为,不然就会导致错误的结果。

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已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已经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在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主要的是牲畜、农具、肥料、种子等困难。2.帮

8 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虫灾等。3.帮助农民逐步改进生产技术,如耕作法、施肥法等等。不帮助农民解决这三个问题,生产就不能发展。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材料二:北京同仁堂创建于清康熙八年,创始人乐显扬。同仁堂自创建至1954年公司合营,近300年一直是世代相传,故又称为乐家老铺。1954年,乐氏第十三代传人乐松生带头申请公私合营,并成为同仁堂合营后的首任经理。北京同仁堂如今已发展成为跨国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同仁堂集团公司。其产品以其传统、严谨的制药工艺,显著的疗效享誉海内外。“同仁堂”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 问题:

⑴材料一中国家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这些困难?与此同时国家还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总的来说结果如何?

答: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⑵用20世纪50年代的历史事实分析同仁堂享誉海内外的原因?

①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②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③正是这种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使的“同仁堂”不断发展壮大。

⑶通过上述材料请你客观评价我国在过渡时期创造性开辟的这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之路。

答:①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历史性胜利的重要标志。

②随着三大改造任务的基本完成,农民已由个体农民转变为合作化的农民,资产阶级已处在消灭的过程中,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基本解决,几千年来阶级剥削的历史已基本结束。

③但是社会主义改造中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长期遗留了一些问题。

总之,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我党创造性开辟的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使我国过渡时期顺利结束,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4、阅读下列材料: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请完成:

(1)上述材料的名称叫什么?公布于何年?

9 答: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 (2)我国对农业的改造是通过什么道路? 答: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

(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形式和方式是什么? 答: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从以加工订货为主逐步向公私合营过渡。

(4)“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答: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六、论述题

1.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第四、当时的国家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从国际环境看,当时国际上东西方正在冷战,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胜利采取仇视态度,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封锁、遏制和侵略政策。1950年的朝鲜战争,使中国与西方本来就很紧张的关系更趋紧张。中国不但不可能从西方资本主义大国获得什么援助,而且连正常的贸易交往都不可能。当时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和战后为独立而战的民族国家同情中国,只有苏联能援助中国。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事实上也别无选择。当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以后,美国又与台湾的国民党政权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新中国仍然面临严重的战争威胁,这要求我们必须争取时间,集中力量加快工业化建设,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 同时,在两大制度对比方面,20世纪50年代初期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很不景气,社会主义却正生机勃勃,从一个国家到一个阵营,显示出对资本主义的巨大优越性。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初步成功的历史经验,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客观上具有巨大的示范和鼓舞作用。这也是推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促使中国人民在50年代选择社会主义的重要因素。

2、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l)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2)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 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比重。

(3)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取最终的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

(4)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

3、怎样正确评价三大改造 答:(1)改造取得的成就: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基本上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这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2)改造的失误和偏差:主要是“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

(3)正确认识:成就第一,失误和偏差第二,不能因为出现一些失误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4、改革开放后,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你怎么认识这个问题。 答: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2)7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改造,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是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有着内在的历史的逻辑关系。(4)社会主义改造中存在一定的失误,如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等等,但是不能因此全面否定改造的成绩和必然性。改革也正是对过去失误的纠正与补充。

上一篇:vi课程感想范文下一篇:3月月末总结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