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

2022-11-19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重。生活压力大,饮食不合理以及运动缺乏等生存现状,使得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和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1]。然而 ,两病并存患者不乏其数,这加大了治疗难度,患者临床特点更加的复杂多变,护理上也不同于单纯某种疾病护理的集合,需要针对其特殊的临床特点给予特定的护理。为探讨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法,该研究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78例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取该院收治的78例老年精神障碍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30例;患者年龄在60~81岁之间,平均年龄(65.5±3.1)岁;其中阿尔茨海默病导致的精神障碍26例,心血管疾病导致的精神障碍45例,混合型精神障碍7例。

1.2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 精神障碍症状控制,空腹血糖维持在6.1 mmol/L以下;好转: 精神障碍症状缓解, 空腹血糖维 持在6.1~8.0 mmol/L;无效:不满足上述情况。

2 结果

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经过特定的护理策略,有效治愈52例,治愈率为66.7%,好转23例,好转率为29.5%,无效3例,无效率为3.8%。

3 讨论

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病情互相影响,给治疗加大了难度。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常具有以下特点:自知力缺乏,不具备自我照顾能力,认知能力障碍等,因此,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不按医嘱控制饮食,缺乏活动等,使病情加重。而糖尿病患者抵抗力低,易感染,如此又加重精神症状。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在临床表现都以精神症状为主,糖尿病症状不典型,13例具备“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 )的糖尿病典型症状,这可能由老年人口渴反射敏感度减低、食欲减退、认知能力障碍造成,也可能与精神障碍导致反应迟钝有关,故从症状上很难诊断出是糖尿病患者,除此之外,有研究报道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有降低胰腺胰岛β细胞的反应性的作用,造成病人出现胰岛素水平下降和高血糖症[2]。因此,常规检测血糖是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必需步骤。

针对以上特点,对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以下护理措施。

3.1 饮食护理

糖尿病治疗必须配合以饮食治疗,正确的用餐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并发症不出现或少出现,很大程度上可改善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针对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特殊的临床特点,对那些躁狂症病人采用集中进食法,严格控制食量,食品多为粗粮豆制品,减少饥饿感。这是由于他们常常处于亢奋状态,易饥饿,食欲强;针对那些抑郁患者,采用单独用餐专人负责法,按时按量进餐,必要时喂食,由于他们常常精神低靡,食欲较差,而且不知进食。

3.2 预防感染护理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控制差,再加上免疫能力低下,成为易感人群,针对以上特点,特别应采取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病人应得到定期的洗澡更衣,修剪指甲服务,注意有无皮肤破损;针对长期卧床的病人,定时帮其翻身,保持环境清洁干燥,以防生褥疮。

3.3 心理护理

老年精神障碍恢复期间,当患者有了一定自知力,了解自身病情后,昂贵的医疗费用会使患者产生心理负担。针对该种情况,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辅导,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使患者信任护士,主动向护士倾诉心中的苦闷;2运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乐观的生活;3对病人家属也予以心理辅导,帮助病人战胜疾病。

3.4 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

针对老年精神障碍和糖尿病病程长的特点,特别予以患者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针对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以下指导:1精神疾病复发征兆;2坚持服药和定期门诊复查;3正确饮食的重要性;4适当运动的必要性;5识别低血糖反应及相应的措施;6劳逸结合。

综上所述,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病程长、恢复慢,针对患者临床特点给予特定的护理措施如饮食护理、运动疗法、预防感染、健康教育等应辅助药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家庭经济思想负担。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干预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经过特定的护理措施后,有效治愈率为66.7%,无效死亡率为3.8%。结论 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依存性差,治疗难度大,可针对患者临床特点进行饮食护理、运动疗法、预防感染、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有助患者健康,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老年精神障碍,糖尿病,临床特点,护理干预

上一篇:房地产经纪业的规范化管理策略下一篇:浅谈合同履行中的附随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