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场事迹范文

2022-05-16

第一篇:林场事迹范文

林场场长个人事迹材料

路,在人生的旅途中,有的平坦,有的曲折,有的铺满了锦绣,有的却荆棘丛生。,男,省县乡人,十几年来如一日将自己的青春汗水奉献给为了绿化事业。

自任职以来,他以场为家,兢兢业业,勇挑重担,带领干部职工艰苦创业谋发展,将一个管理滞后、效益低下的林场建设成为现代林业示范区。

作为土生土长的林场人,深知,林场要发展,必须先改善基础条件,只有这样才能留住人。为此,他先后筹资5万元打井埋管,改造和完善林场自来水设施,使全场职工饮上了清洁的自来水;借助农村电网改造之机,筹资10万元对全场的电路进行改造,告别了过去“有灯没电”的历史;安装电视接收装置,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争取通村公路项目的支持,投资20多万元,对3公里长的路进行改造,使原先窄小的土路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林场的面貌焕然一新。与此同时,多方筹资,为林场干部职工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解决了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

北影林场过去基本“靠卖树为生”,每年采伐林木弥补经费缺口。加之周边群众“靠山吃山”,盗林毁林现象比较严重。毁林容易造林难,林场呈萎缩发展的状态。

当场长后,争取县林业局支持,打破“大锅饭”,推行“划片包干责任制”:全场每名技术人员每人负责一个片区,对种苗、栽植、抚育管理等生产环节进行量化考核,提高林木成活率和管护水平。现在,改变了过去“年年开荒年年栽,年年栽在老地方”的现象;同时,推行股份制经营,鼓励干部职工对现有山林入股,对宜林荒山实行租赁或买断经营,做到“谁造林,谁经营,谁管理,谁受益”,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投资造林的积极性。7年来,林场共完成退耕还林200亩,林业血防造林1000亩,荒山荒地造林3000余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90%,林场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林场如何生存发展?根据北影林场的地理位置,他把养殖业作为一项以短养长、增收的重要渠道,在养鸡、狗、猪、山羊和种殖木耳上下功夫。鸡有8000只,狗有84条,猪有50多头,山羊有100余只,木耳120万袋,每年仅养殖业上纯收入就达万余元。多种经营的成功,有力地促进了林场经济的良性循环,为建设现代林业示范区打下建设的基础。

他还给职工提供资金,条件,养植技术等,回收猪肉等方便条件,激发职工积极性。他给职工提供种鸡雏1000余只,鹿90余头,鼓励职工积极进行养殖。他还给职工提供房舍,为职工提供养植技术,制定优惠政策,让利回收。千方百计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林场连续7年被评为一类林场。

森林防火是林业最大的责任。每到重点防火期,“足不出场”,每天亲自带一个防火队巡查,足迹踏遍林场的角角落落,认真查找林场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堵塞漏洞,彻底消除火灾隐患。他还深入到林场周边的村庄,开展森林防火知识宣传,增强村民森林防火的法律意识和自觉性。由于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7年来,北影林场没有发生一起盗林护林事件和重大火灾时间,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

“人生就是一场拼争,每天都在攀登,爬上这座山,越过那道岭,眼前又是一座峰。”就像这歌中唱的那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每天都在攀登,向着心系百姓、履职尽责的目标迈进。

第二篇:塞北林场先进事迹

张家口市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因自然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特殊,常年雨少风多,山上植被稀疏,土壤沙化严重。

面对严峻的现实,1999年6月,我市正式启动了塞北林场项目。

从那时起,塞北林场职工在坝沿一带,用青春和汗水,用智慧和奉献,上演了一场感天动地的造林大会战。

14年过去了,在一代又一代塞北务林人的拼搏奋斗中,一道固沙卫京、造福于民的“绿色长城”被牢牢筑起。昔日的荒山秃岭、不毛之地在塞北务林人手中变成了林的海洋、鸟的天堂、花的世界,创造了绿色奇迹,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3.5%。

今年4月,塞北林场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后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日前,国家环保部和中国环境监测站公布了2013年1至9月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报告,张家口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81,位列全省第一,“领跑”北方37个城市。

10月3日,省委书记周本顺同志专门对塞北林场取得的辉煌成绩作出批示:“改善生态应提倡塞北林场精神,14年艰苦奋斗,把荒山秃岭变成浩瀚绿洲,致富农民,固沙卫京,成绩巨大,精神感人,全省改善生态环境很需要这种精神。”

绿了青山白了头---塞北林场场长王平

王平说,塞北林场组建于1999年,主要承担着河北省“再建三个塞罕坝林场”项目,在我市坝头沿线6县、39个乡镇、187个行政村的实施。目前,已完成人工造林任务128万亩,筑起了一道乔灌木结合、多层次立体式的生态屏障。

植树重要,护树更重要。造林千日功,牛羊进去一场空。为此,工程做到哪里,我们的优秀护林员就管护到哪里。赤城分场的魏尚清,十多年如一日,一直做护林工作。

农民做股东,荒山变财源。我们的项目建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国有林场,也有别于乡村集体林场,在地无一垄、树无一棵的情况下,要想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必须解决土地问题。截至目前,在128万亩人工造林任务中,股份林地就占到了83.6%。我们真正体会到“造林打胜仗,农民是靠山“。

14年来,我们换领导不换精神,换干部不换信念,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务林人累,务林人苦,务林人有时还要承担生命危险。

如今,十四年过去了,放眼望去,百万亩林海屹立在坝头一线,郁郁葱葱,林涛汹涌。如果说北京是祖国的心脏,那么,位居北京上风上水的张家口就是北京的一片肺叶,而我们就是建设这片肺叶的绿色集团军。只有把肺叶建设好、保护好,祖国的心脏才会更加健康。

看天植树向天要水---塞北林场高级工程师邱贵福

邱贵福说,作为一名林业工程师,他已经在塞北林场工作12年了。

要想改善家乡和北京周边生态环境,就必须增加项目区植被盖度和森林覆被率,那么,解决水的问题就是关键了。

坝上的自然条件比较差,如果遇到长时间干旱,土层就像一张干烙饼,硬邦邦的。一锹下去一道印,一镐下去一个眼儿。那么,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就逼着我们技术人员去琢磨、去想办法。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摸准了老天爷的脾气:这里是春少雨、夏多雨、封冻前必有雨。为了顺应这一规律,我们研究出一套和老天要水的科学方法,农民是靠天吃饭,我们就“看天植树、就墒造林”,变一季造林为三季造林。

实践证明,看天植树、向天要水的做法是科学的,也是切实可行的!现在走进项目区,会发现10年前栽植的树木最高已经长到两层楼那么高了,最粗的也有碗口大小了;5年前栽植的树也有

2、3米高了,郁郁葱葱的林海,让人看后心情舒畅。

林业在发展,绿色在覆盖。我相信,我们的森林覆被率会越来越高,生态环境会越来越好!

我嫁给了大山---沽源县莲花滩乡榛子沟村党支部书记、护林员王文花

王文花说,我丈夫说我嫁给的不是他,是大山。说真的,我离不开大山,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

榛子沟村纯属山区,5个自然村,祖祖辈辈靠天吃饭。2002年,塞北林场在该乡探索造林机制,我不顾父亲和丈夫的反对,卖掉家里部分牛羊,承包一片8000亩荒山。

在8000亩荒山造林初具规模后,那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我有一种用血水、汗水、泪水换来的成就感。后来,我又承包绿化了13000亩荒山。

现在树长高了,草也长密了,水清了,榛子沟村的环境也好了,乡亲们都高兴了。同时,林下经济也得到了发展,植树的收益也渐渐增多,成为榛子沟乡亲们谋福利的可靠财源。

当年栽的小树苗都长成了材,山杏也开始结果,人们摘了就能卖钱,基本上每家都能收入千八百元。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绿化的效果,乡亲们也明白了种树肯定能致富。听说我们的做法对北京的天气也有好处,我不懂什么太多的道理,总是觉得植树造林是件好事,树木多了,我们当地就好;张家口树多了,我们北京就好;我们的祖国到处都种满了树,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好。

父一辈子一辈---塞北林场职工家属黄翔鹰

黄翔鹰是市第四中学的一名教师,也是塞北林场职工家属。

黄翔鹰说,虽然我不是塞北林场的职工,但我自认为是塞北林场中的重要一员。因为,我的丈夫李鹰是塞北林场资源科科长,公公李宝金是塞北林场前任场长。

关于我公公,沽源县百姓中流传着一句话,叫“宝金不死,植树不止”。

公公大学上的是河北林学院,毕业后直接分配进了沽源县林业局,从一个小小的技术员干起,一直做到塞北林场场长,直到在这个位置上离岗。公公这一生从来没有离开过林业,他把林业当成了一份事业,一份担当。他对这份事业的钟情和执著,近乎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了,他永远是第一个出现在工地的人。

公公膝下有三个儿子,其中两个子承父业从事的是林业工作。

结婚十三年了,一年365天,近有咫尺却相见不多,现在我理解了,都是为了守护我们那美丽的家园。

十几年来,我无数次地告诫自己,一定要说服老公调离林场,但一看到他劳累忙碌的样子,我的心就软了,到嘴边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直到有一天,老公带着我上坝去了他们的林区,看到满目的青翠,浩瀚的林海,顿时豁然开朗,心里头藏匿的那些愁肠纠结顷刻间烟消云散,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我情不自禁地冲着林海放声大喊:“李鹰,我爱你!我会永远支持你!”

●记者手记塞北林场,你是我们的骄傲!

昨天的报告会,是在感动与泪水中度过的。

当沽源县莲花滩乡榛子沟村党支部书记、护林员王文花讲到自己因种树劳累过度病倒,病好出院老父亲扶着拐杖站在门口迎接她时理解地说“闺女,你出院了,往后种树爹还支持你”时,全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许多观众泪流满面。

市职教中心一名同学说:“今天听了报告,让我非常振奋,我去坝上旅行过,看到过草原天路的美景,见到过桦皮岭的壮观,但没想到这是这些务林人一锹一镐挖出来的,他们是真英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向他们学习。”

市水务局的张先生听完报告后说,务林人的精神难能可贵,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奉献,什么叫吃苦,他们一年365天奋战在大山上,冬天防火,夏秋春季造林,几代人的努力,才筑起了绿色长城,可歌可诵。

许多观众听完报告后说:“塞北林场,你是我们的骄傲!”这是大家发出的共同心声,也是我们对务林人的敬佩之情。

第三篇:林场场长扶贫先进事迹材料

凡是去过xx镇xx的人,大都听到过林区村民对xx场场长xx的赞誉之词,他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朴实的言谈举止,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不仅给林区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了他们的贴心人。

现年xx岁的xx是一名退伍军人,从部队转业后,于20xx年被分配到中共镇xx县委办公室工作,先后任过中共镇xx县委机关事务管理中心主任、xx办副主任等职务,20xx年xx月调任xx场场长。到任之初,正值脱贫攻坚关键年,xx场所在地xx镇xx村被划归林场包扶,xx深感这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责任重大。但深知,只有底子清、情况明,才能制定切合实际的帮扶措施,他决定先进村入户弄清楚基本情况,于是便带领驻村工作队员一头扎进帮扶村,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摸底调查,详细了解该村基本情况,为后期的帮扶工作奠定了基础。

沉下心来认“穷亲”、追根溯源挖穷根

和贫困户拉家常是了解致贫真实原因的有效方法。每到一户贫困户家里,xx都会风趣地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们来入户调查其实就是回家来了,你们有啥说啥,有困难我们共同想办法解决。”他随和的语调和亲切的笑容很快得到了贫困户的认可,无话不谈,从原来致贫原因到今后的致富措施,从勉强能过日子到怎样才能过好日子,都有了具体规划。经过为期2个月的走访调查,xx基本弄清了该村贫困人口情况。xx村共有村民xxx户xxxx人,贫困户xx户xxx人,由于地处偏远高寒山区,植物生长期短,发展种植业增收困难,发展养殖业,牲畜过冬又是一大难题,加之村民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形成懒散的习惯,进取意识不强。面对这些实际情况,xx看在眼里,心里也在一直盘算着该如何脱贫。

反复思虑定目标、扶贫扶志兴产业

经过调研和思考,xx觉得,扶志扶智、发展产业便是该村扶贫工作的当务之急。他充分利用林场在帮扶村驻地的实际情况,从思想上进行激励,从人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长期驻村开展工作,落实xx名帮扶责任人结对帮扶贫困户,并通过干部入户帮扶、村民会议等机会,大力宣传扶贫政策,向群众宣讲知识、技术等对于脱贫的重要意义,鼓励贫困群众自力更生,依靠本地独特优势资源发家致富。为帮助该村寻找致富门路,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先后到xx、xx、xx乡和本县xx镇参观学习,并将花椒种植引进该村,筹资x万元购买花椒苗,在该村组织贫困户建优质花椒园xxx多亩。同时,积极发挥林场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业及林下经济,派出林场技术骨干,对家家户户如何发展种养殖业,如何对房前屋后果树进行管理等实用技术进行培训,带动贫困户提高家庭经济收入。

一心一意谋发展、亲力亲为抓落实

在驻村扶贫期间,xx时刻给帮扶村群众宣传“八个一批”扶贫政策措施,亲力亲为指导贫困户制定脱贫措施。为努力改变贫困人口精神面貌,他带领全场工作人员对公路沿线、旅游观景点等地的环境卫生进行整治,并督促指导贫困户搞好个人卫生和房前屋后环境,事无巨细,改变了原来“脏乱差”现状,不断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为改善居住条件,xx村实施了xx户易地搬迁户和xx户D级危房重建户的建设任务,房屋建设过程中,xx总是牵挂在心,经常和镇党委政府联系,询问进展情况,帮助完善资料、解决实际困难。还经常到危房改造户家中看望慰问,鼓励他们保障施工安全,加快建设进度,尽快入住新房。为增加贫困户收入,他主动将林场森林抚育等林业生产任务放在该村实施,组织贫困户积极参与劳动,为家庭创收。他还努力为该村争取增加了x个生态护林员名额,为贫困户增加了稳定收入。

为了使该村有自己的产业,xx从场里挤出资金帮助该村建起了花椒园,投资2万元建爱心超市,出资2万元鼓励贫困户发展小种小养,出资xxxxx多元对浆坑小组农户排污管道实施改造,道路庭院实施美化,并自掏腰包给x户帮扶户的资金不少于xxxx元。xx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干部的使命与担当。

第四篇:林场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

林场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

求真务实抓党建促进事业齐发展

xxx同志于2004年3月任党支部书记以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在党务工作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辛勤工作,从事关百姓民生的点点滴滴小事做起,模范学习实践“三个代表”,努力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深受群众的信任与好评。 xxx同志

任xxx林场任党支部书记工作前,在乡镇从事行政工作,可以说他是一名林业战线和党务战线上的新兵。这一点,他很清楚,他更深知,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必须具备优良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特别是新时期党务工作对党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尽快熟悉业务,他扑下身子,从头学起,甘当小学生,虚心向同志们请教,注重知识的更新,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加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善于敏锐洞察新的形势,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自觉锤炼,不断增强做好林业和党务工作的能力。他虽然是个新兵,但进入角色特别快,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角色转换,很快弥补了其跨行业的不足,为他今后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严格规范和落实党务工作,建立了党建专柜,各种薄、卡、册齐全,内容详实,分类管理,他亲自参与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29项,实现了党建规范化。在林场经济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办起了党员活动室,制定了党建显示板,购买了1000余元钱的图书,乒乓球案子,篮球等设施,自己动手修建了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300余平方米的小型广场,安装了体育器材。丰富党组织活动内容,开展文明向上的文化活动,2005年庆“七一”党的生日,他亲自组织野游活动,举办了棋牌比赛,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职工的文明素质,拉近了党与群众之间的距离。结合党员先进行教育的开展,规定每月20日为党员奉献日,并设立“党员卫生一条街”,以此加大环境卫生的整治力度。

抓载体、求创新,营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党建文化。赵志刚具有较强的开拓进取精神,他从实际出发,对我场思政、党建、文明创建等工作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开拓,创新党建载体“四个一”工程,即带一个好班子、试一个项目、帮一户人家、扶一个职工,并将其贯穿党建工作的始终。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开展了宣传到位、整改到位、帮扶到位;提高职工生活水平、提高职工生活质量;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为主要内容的“三到位、两提高、一转变”的主题实践活动,为职工办了很多实事好事,让群众看到了党的先进性,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三导向”工程为载体,引导、指导、领导带头大力发展职工自营经济,使林场的自营经济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为使林场各项工作健康有序稳定开展,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了“做党和国家的忠诚卫士、党员干部的保健医生、做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开展了“廉政教育片观看周”活动,通过警示教育的开展,提高了党员防腐拒变的能力。结合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设立了“荣辱榜”,将居民中的好人好事和不文明行为及时在荣辱榜公之于众,时刻提醒居民弘扬社会公德、摒弃不文明行为,促进林场文明风尚的形成。 他以人为本,注意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善于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xxx调入林场工作时正值林业全面禁止采伐,他深知在林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和稳定工作的重要意义,他耐心细致地给职工讲清林业以及林场所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困难都是暂时的,让职工看到林业的发展前景,以情动人,和风细雨,求得职工的理解。并亲自接待上访职工,利用休息时间到职工中了解情况,变上访为下访,将问题解决在萌芽中,两年来林场无一例上访事件发生,确保了林业改革的顺利进行。

他在工作中围绕党建抓经济,围绕经济抓党的建设,体现了发展、务实、创新的理念。林业禁采后,林场经济十分困难,职工下岗,林场的出路在哪里?职工往哪去?钱从哪来?是摆在林场面前的一大难题。他审时度势,及时转变工作思路,发展职工自营经济,带领职工发家致富。针对职工思想僵化、林场信息闭塞等情况,创新载体建设,以“三导向”工程为载体引导、指导、领导带头发展自营经济,并做到“六到位”,即服务到位、措施到位、帮扶到位、指导到位、引导到位、责任到位。成立了自营经济发展协会,自己任会长,亲自帮助职工选择致富项目,技术指导,提供信息等。无论是种植户的木耳长杂菌还是养殖户的牛羊生病,他都亲自到县城将畜牧局、食用菌办公室的技术人员请来,作技术指导,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种养户们有事都愿意找他帮忙,谁家有困难就能在谁家见到他的身影,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带领下林场的自营经济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赢得了群众对支部的信任,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工作中,他有一股韧劲,敢啃硬骨头。林场开展文明创建工作起步晚、基础差,面对场区内私接滥建、乱堆乱放、乱倒垃圾现象和泥泞的道路、堵塞的排水沟、12全文查看

第五篇:国营林场党支部书记事迹

心系群众的好支书s0100

──--县国营林场党支部书记---

---同志1974年参加工作,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部队转业参加工作一直从事林业工作,1987年调到国营林场,曾担任过场长,从事支部工作十多年,有着十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方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光辉的篇章,特别是心系群众,为职工群众办实事,有口皆碑,先后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在---同志心中,职工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他坚信作为党员联系群众思想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多年来,他在实践着自己的这一诺言。

不摆架子同职工打成一片

林场是基层单位,既要从事森林资源管护,又要经营木材,靠木材经营来维持资源管护和单位运转。98年国家停止天然林采伐后相关政策迟迟不到位,一直靠采伐木材收入的林场没有了资金来源,一百多人的生活问题摆在了场领导面前,职工群众也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内外压力大,为了保持稳定,他作为支部书记,为了摸清职工的思想状况,多次深入到工区,深入到职工群众中,同他们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吃一锅饭,睡一张床,与职工群众交心谈心,讲道理,开导他们要为大局着想,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困难,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解除了大家的疑虑,保持了职工队伍稳定。这些年来,在岗职工只发档案工资的50%,高的收入400元/月左右,低的200多元/月,但大家仍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行职责,14万多亩国有森林资源管护得有条不紊。

自觉深入一线与职工同甘共苦

“要随时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浮在上面不行,表面上和职工一起也不行,必须深入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去”。这是他的一句口头禅。2002年,林场修建--林区公路,从测设到公路修通,他一直坚守在第一现常由于这条路里程长,全长14公里多,沿途工作难度大:一是老百姓的工作不好做,占了土地,影响了生活等,阻挠施工;二是工程难度大,地质变化大;三是安全压力大,为了安全顺利完成这项任务,他同施工人员和现场人一道多次穿行在陡峭的山崖上。耐心做好村民的解释工作,既考虑单位的利益,又考虑到老百姓不吃亏,多方权衡,尽可能做好老百姓的工作,使老百姓服了气。在他的带领下,这条公路只用了几个月时间,就全线贯通,改写了--工区不通公路的历史。

~年,场决定架设--高压输电线,这项艰巨的任务又落在了他的身上。由于部分地方不通公路,就连小路都没有,全是山路,打空手行走都十分困难,可要抬上一根十多米长的水泥电杆更是不容易,在这样的条件下,他硬是带领一帮人,咬着牙硬着头皮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把一根根电杆运到指定地点,在架设高压线的过程中,亲自在第一现场指挥,同工人们同吃同住,使线路架设工作高质量提前完成,提前通电。

关心职工疾苦,为职工排忧解难

他认为,领导心中装着职工,职工就会一心扑在工作上,领导为群众为实事,群众就会为单位分忧,尽管林场目前十分困难,职工的福利待遇十分差,但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是必须为职工办,在实际工作中,只要职工生病住院,他都要主动去看望,职工家中有红白喜事他尽可能都到场,让职工感到组织的温暖;退休职工由于文化低,多数长期住在乡村,对在县城办事不熟悉,他都要主动帮助办理或安排人员帮助办理,不管是大小事情,他都一以贯之,久而久之,职工一旦有什么事情,都爱找到--书记,向他诉说,找他帮忙,职工群众都说--书记是个热心肠的人。

--同志就是这样,在工作当中,时时处处都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来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虽然没有什么惊人之举,但却能一以贯之,长期坚持,在平凡之中见真情,平凡小事之中显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深受全场职工的好评。在他的感召和影响下,全场干部职工正以饱满的热情和斗志,克服资金紧缺,债务压力大等困难,齐心协力,力保稳定,促发展,为全面加快林业新跨越,使林场早日走出困境努力工作,不断进龋

上一篇:浪漫小镇范文下一篇:控烟标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