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故事推荐范文

2022-05-19

第一篇:好故事推荐范文

好记者讲好故事

一段视频见证了真实背景,一个镜头定格当事人物,一个标题揭开本来面目,一段评论反映了社会焦点。这就是一个记者的日常工作,而此次组织的昌吉州第五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就让我明白了记者的工作,走进记者的镜头,你就可以知道了他们镜头下故事主人公的日常生活。

故事,离不开说故事的人,更离不开听故事的人,更重要的是故事的目的。此次“好记者讲好故事”的演讲比赛中,九位选手上台进行了深情并茂的演讲,个个让人印象深刻,有讲述福建省第七批援疆干部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有讲述昌吉本土企业特变电工取得的巨大成就,有讲述执勤交警、少数名族村干部时刻谨记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不顾个人安危奋勇直前的感人事迹。

每一个故事都很感人,每一个故事都值得被书写,每一个故事都值得被记录。其中最让我记忆犹新。昌吉本土企业特变电工在6月21日,研制出了世界首台发送端±1100千伏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解决了我国5500万户用电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骄傲的事情。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制造出的背后,是千千万万特变人的努力,这背后的辛酸苦楚我们不得而知。科学技术室第一生产力,特变电工每年都会拿出当年销售收入的3%到5%去运用到自主创新投入当中,依托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自主创新,参与制订了100多项国内外行业标准制订,实现了由单机制造向系统集成创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由“装备中国”向“装备世界”的升级,推动了中国标准向世界的输出,打造了中国民族工业品牌,成为中国最大的能源装备制造企业、世界输变电制造行业的骨干企业。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潜力巨大。而身为新疆本土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和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特变电工也积极参与其中,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借势发力,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

笔、话筒、镜头,记录着、改变着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报道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与牺牲,他们却甘之如饴。“倘若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那么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新闻工作者天然担负着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实现舆论监督的重要职责,也天然担负着弘扬正气、鞭挞丑恶的使命追求。正因为这样,新闻工作者兼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者和践行者的双重身份。新闻工作者在弘扬核心价值观上履职尽责、增进担当,关系着新闻工作的灵魂,更关系着新闻工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聚精神力量。兹事体大,不容怠慢和亵渎。

总之,此次活动让我收益颇丰,让我知道了记者工作的艰辛,也让我知道了还有这样一群人在为新疆的发展而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要像他们学习,像故事中的模范学习,为我们新疆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讲好故事 写好新闻

黄泽芳

“讲好故事”,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层是讲述好一个故事,另一层是讲述一个好故事;同样,“写好新闻”也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把新闻写好,另一层是写出很好的新闻。

通过数年的学习和实践,我发现“讲好故事,写好新闻”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具体而言就是:只有通过讲好故事,才有可能写出好新闻;或者,只有讲出了一个个很好的故事,你写出的新闻才有成为好新闻的可能。

本人工作以来一直供职于一家地方机关报,在下基层的采访过程中,时常听到读者的评价,说党报缺乏可读性,没有都市类报刊好看,他们都不愿意阅读党报,而愿意看都市报。并且,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出现在笔者所供职的媒体。通过多方比较,笔者发现:党报缺乏可读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不得不引起广大党报工作者的反思——

作为党报而言,最重要的功能是“为党立言、为民代言”,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可是,如果你刊载的新闻根本没有人愿意去读,那又如何去引导舆论呢?要想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首先得有人愿意读你的文章啊!

要让党报的文章具有可读性,涉及到诸多方面因素,其中记者的因素至关重要。作为一名记者,我认为衡量其成功的标准有三条:首先是写出的新闻能通过编辑的关卡,不被枪毙而能够刊登出来;其次是稿件刊登出来后,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愿意花时间去阅读;第三是读者阅读后能记住你

1

写的内容,并不由自主的认同你提供的事实、观点,或产生思考,也即接受了你的舆论引导。记者的文章写好了,就会提高整个报纸的可读性。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其他人对我们写出的稿件感兴趣呢?答案也许有很多,但最为关键的一定是:我们既是事实的提供者,更是故事的讲述者。如果我们没有做好这两件事,就没有人理睬我们的作品。

这是因为,故事不但具有形象概括的超级功能,还具有长久的群体记忆功能和广泛的群众传播功能。不论时代怎么发展,故事,尤其是那些精彩有趣的故事,都能在瞬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具有持续影响力而深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也就是说,以讲故事的方式向受众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因为通过故事来与受众沟通,更能让人放开,让人感到有趣,从而产生阅读欲望。以故事为主线而整合过的新闻素材,也更能有效吸引读者,因为读者看到的不再是干巴巴的事实罗列,而是真实的生活。道理本身是抽象的,实际上,讲故事,讲好的故事,就是通过事例帮助人们理解各种抽象的道理。

作为一名记者,怎样才能讲好故事?从多年的工作经历来看,我认为,要真正的讲好故事,写好一篇新闻稿件,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做足功夫。

首先,做好前期的采访至关重要。

采访和写作是两个不可分割的过程。如果前期的采访中没有获得有用的材料和丰富的信息,如果在采访中没有考虑到读者的喜好和需求,那后期的写作不论运用多少技巧,也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辞藻华丽也只是徒有其表的华而不实之作,是没法打动读者的!通过深入现场采访,了解更多的新闻信息,这样才能“场景再现”,才能让故事变得具体,细节

2

更加生动。

多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深谙一个道理,不深入现场采访,仅靠书面的文字材料或通过别人的转述来进行新闻稿件的写作,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没有到现场亲身感受,对新闻事件本身没有一个全面直观的了解,形不成一个感性认识,根本就无从下手,就算勉强写出来,也只是一些表面的空话套话的积累,自己都看得难受,更别提吸引读者阅读。反之,经过自身采访,新闻故事展现眼前,有了一个对故事始末的了解,可以有理有据、生动的论述故事缘由,这样的新闻稿件就会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与你所讲述的故事有关的人,吸引读者愿意去读你的文章。

一篇新闻作品最终面世,实际上是记者和编辑共同合作的结果。其中编辑可以给故事润色、增删,让其变得更加清楚,但是,他们不可能提供那种能够让故事变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品质,而这种品质正是一个能够打动人心的故事和一个冗长乏味的故事的最大区别。没错,读者需要准确的信息,而记者的首要任务就是为他们提供这样的信息。但除此之外,读者还有更广泛、更深层次的需求:给我讲一个故事,让它有趣一点。而要满足读者的这种最基本的需求,没有深入新闻现场进行踏实的采访根本做不到。

2010年的春夏两季,黔南大地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在抗旱救灾第一线,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长顺县基层干部成名尧,就是这么一位为了抗击旱灾而牺牲的人。这个线索是通过县委宣传部提供的材料了解的,材料只是空泛的说成名尧有多伟大,为了解决群众的用水难,坚持工作在第一线,最后突发疾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这样的写法,存在人为拔高神化主人公的缺点,忽略了读者对这种千人一面的模式化人物的

3

厌恶。

为了更深入的挖掘成名尧的事迹,我和报社的一名同事深入到其曾经工作过的村组采访,从他的同事、当地群众的口中知道了更多的故事。通过这些细节的梳理,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个真实的成名尧,有了亲身的感性认识作先导,一个基层优秀公务员的形象呼之欲出。我们把所采访收集来的多个故事和细节,用新闻写作手法进行巧妙组合,写成了《用生命向干旱宣战》一文,因为深入现场,采访细致,信息掌握充分,故事性和可读性强,此文在多家媒体中脱颖而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和省州主要领导的多次表扬。

其次要围绕发展主题来讲故事。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发展主题,作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就要向下传播党委政府声音,向上表达社情民意。记者在进行采访和写作时,始终要记住一点,所采写的新闻稿件,是为大主题而服务的。所以在采访和写作时就要围绕目标,不能为故事而故事,东拉西扯跑了题,如果脱离了发展主题,你的采访再充实,写出的故事再精彩,都难以弘扬主旋律、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

2009年11月18日,本报刊登了一篇名为《每月9日》的通讯,分别获得了当的贵州新闻一等奖和全国少数民族好新闻一等奖。这篇广受好评的文章一开头,就向读者讲述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故事——

墙上的日历刚刚翻过10月9日, 79岁的老党员孟景平就把日历翻到了11月9日。

每月9日,是白龙乡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学习日。每到这天,眼力不好的孟景平老人就早早地起来,在老伴的陪伴下,爬坡下坎去参加支部的

4

学习。这所去的路程,因到不同人家而远近不等,最远的要走近10公里,单程2个多小时,近的也要走十几分钟。老伴担心他身体吃不消,曾劝他别去了,他不但不听,还每次都让老伴跟着一道去给他当‚保镖‛。

自从党支部成立7年多来,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天寒地冻,他从来没有间断过。他说,不去就会心里空落落的,身体也会不舒服。

……

整篇通讯的一大特色,就是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尽管没有刻意去强调什么抽象的主题,却不动声色地把一个“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时代大主题展现出来。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大主题作为文章的中心,那些故事就算讲述得再精彩,也难以发挥出正确引导舆论的作用,更别提成为一篇优秀的好新闻作品了。

再次是在表现手法上要让故事曲折动人。

文似看山不喜平。有了好题材,也即形成好故事的素材,如果不在故事的情节上、文本的表现手法等方面花心思,而是一马平川,如流水账般赘述出来,看不到一点跌宕,没有一点情节的起伏,同样是无法吸引读者的。写作技巧掌握了,也还要有自我对文章结构的认识和理解,这时就要考验记者平常的写作素养和对文字的敏锐把握了。

本报曾刊登了一篇名为《酸甜苦辣的辣椒》的小通讯,作者通过多年的实践积累和不断学习探索,对新闻的写作手法进行创新。本文开头就设置了一个悬念,把读者的胃口一下子吊了起来——

辣椒本来只有‚辣‛一个味道,但在王祖林的心中,却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5

众所周知,辣椒本该只有一味,即辣,何来的“五味”俱全呢?读者兴趣提了起来,作者就达到目的了,接下来就循序渐进,把辣椒的“五味”一点点的向读者呈现出来——

王祖林现任瓮安县木老坪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由于今发动农民种植的辣椒不能全部销售出去,他只好聘请了3个帮工,和自己一道将鲜辣椒炕成干辣椒,希望把损失降到最低……

为了帮助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木老坪农业服务中心在2002年开始发动农民种植辣椒,当时全乡只种了250亩。由于每亩产值达到了3000多元,农民尝大到甜头后积极性高涨,去年种植面积上升到1500亩,今年达到2000亩……

由于今年来收购的中间商非常少,再加上对市场信息了解得不够,农民种的辣椒销售不畅。为了不损伤农民来年的积极性,他只好借了10万元,硬着头皮按合同‘保护价’收购,然后自己加工成干辣椒,看明年春季干辣椒的价格好不好,不好的话,就血本无归了……

阅读了整篇文章后,读者恍然大悟,原来,这辣椒的“五味”,是这么来的。

本报刊发的另一篇文章《和奶牛交朋友的农民》,采用的也是同样的手法,本文设置的悬念更加引人入胜,整篇文章的行文跌宕起伏——

赵洪坤家每头牛日均为他产奶40公斤,最高记录为43公斤,是远近闻名的单产冠军。

一般农户的牛每天能产25公斤就已经算是很高了,大多数也就15-20公斤左右。于是,有人认为是老赵运气好——买到了1头可以当别人2头甚至3头的‚明星奶牛‛。可就是这些说他运气好的农户,也不得不承认,

6

每头牛只要到他手上,几个月后就能变成‚明星奶牛‛。

为什么赵洪坤能养出产奶量那么高的牛?接下来,作者根据有人提出怀疑,然后再一一解开谜底。老赵如何“造星”? “造星”下了哪些功夫?然后就引出与标题相对应的一句话,“牛是有感情的,只有你对它好,它才会对你好!”当然,这是用老赵的话说的。

这篇文章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让读者深刻的记住了一个农民的致富经历,同时也告诉了大家一些最简单、最本质却最易被忽略的自然规律:人应该善良、知恩图报和勤劳。

总之,要想写好故事、写出好的故事,记者必须深入现场进行详实的采访,这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通过采访采集到了故事的组成元素后,切记不能脱离主题,为故事而故事;也不能泛泛而谈,平铺直叙,只有通过设置悬念,才可以让故事显得曲折动人,更能吸引读者进入到你的文章中去,通过看你的文章记住了你所讲的故事,也通过故事的引导在不知不觉中理解领会了你要陈述的事实和表达的观点。等你的好故事出笼了,你要讲好故事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好了,受大家欢迎的好新闻已经产生了。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南日报社

址:贵州省都匀市剑江南路9号 邮政编码:558000 联系电话:18985771036

第三篇:《讲好亲情故事》

——初三作文指导课

开课学校:溧阳市上沛中学

开课老师:蔡丽霞

开课级别:市级

开课时间:2015.03 学习目标:

1.通过作文评讲课的形式,让学生认识亲情类作文获取高分的要义所在。 2.在点评、改写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把亲情类作文写好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1.在点评、改写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把亲情写好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讲故事让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 二.把题目演绎成亲情故事

1.出示学生选材选材,请说说这些材料好在哪里,理由是什么? 2.教师寄语:

亲情大都是相似的,所以选材不免落入俗套。同学们在选材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最富有生活气息的材料。 2. 善于挖掘细节中独到的亲情。 3. 敢于讲述不幸者的故事。 4. 关注祖孙情胜过父母情。 ……

三.对故事进行细致描写

1.出示学生的写作片断,找出描写中的亮点与不足,然后修改并展示。

天灰蒙蒙的,乌云密布,风儿吹动着树叶,发出飒飒的响声。我像往常一样骑车出门,向父亲简单地告别:“爸,我走了。”父亲正在忙些什么,头也不抬地“哦”了一声。

每次都是这样,我简单告别,他简单答应,没有多余的话。

一眼望去,是高低不一的房子,绿的树,艳的花。我回眸一看,巷口深处立着一个人,那熟悉的身影,那父亲的目光一直随我到天边,目光灼灼,其爱灼灼。

父亲似乎注意到我在看他,立即收回目光,羞涩和窘迫的眼神是我从未见过的,然后他转身回了家。

——施玥

2.出示教师修改的文字,对比欣赏: 3.总结归纳细致描的方法:

用泼墨如水的语言紧扣重点来详写。

用优美的语言对环境作适当的描写,起到渲染、烘托的效果。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作细节刻画,展现人物形象。 4.学以致用

出示两段学生习作,择其一修改。

暑假,总会离开奶奶去爸爸工作的地方,一股脑儿地钻进车子,连看都不看奶奶。当我在反光镜中看到奶奶依依不舍的面容时,我不禁震撼,继而自责。何时起,我们竟如此疏忽,我摇下窗子,伸出手,朝奶奶挥了挥手,说了声:“奶奶,再见。”她一下不知如何是好,只是定定看在车上,继而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流过奶奶苍老的脸颊。从小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我,当再次转身凝视奶奶时,竟发现这一切都在变,也许我该多陪陪奶奶,让他的脸上重新绽放笑容。

——汪赛君

过了几天,妈妈就要走了,开心的日子总是很短暂。第二天一早,妈妈收拾好行李要走时,却看见我站在门外,她说:“儿子,你怎么起来了,你怎么不再去睡一会儿?”我回头笑着说:“我去送送你吧。”我和妈妈走在小路上,我什么话也说不出来。眼看着载我妈妈离开的车子越来越近,我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你放心,你走后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让您担心的。”妈妈笑了笑说:“傻儿子,我知道了。”

——王震

交流学生作文,并评价。 四.让故事承载深刻的道理

1.分别出示片断

一、二两篇作文的原作结尾和该作结尾,先点评原作的不足,在领会该作的用意。 2.修改片段三的结尾 3.教师寄语

结尾不能只用蜻蜓点水的一两句话简单地停留在暖暖的温情。

用真诚动人的抒情,用精彩、发人深思的议论升华主题,增强文章的情感张力,展现小作者的理性思辨。

第四篇:“好记者讲好故事—价值观的故事”获奖选手演讲稿

“好记者讲好故事—价值观的故事”获奖选手演讲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叫余xx,是xx市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率的一名记者。

今天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一段经历。那是我从事记者行业8年来,最难割舍一段情结,也是我对爱岗敬业这一价值观的全新认识。

那是在2011年的夏天,我们频率进行“走转改”,我领到的任务是“走访留守儿童”,要求与被访的留守儿童同吃同住,至少24小时以上。

说实话,这样的采访,以前我做得并不多。有时为了赶稿子,一天要跑多个现场。不过,既然是“走基层”,那就得踏踏实实,“把身子沉下去,把情感带回来”。

我去的那户人家,在肥西县高店乡邵庙村。家里有两个孩子,是姐弟俩,姐姐上初一,名叫静静,弟弟叫称称,当时才4岁。

这户人家日子的艰难,超出我的想象。爷爷、父亲因病先后去世,少了“顶梁柱”的家,也几乎坍了一半。母亲无奈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年迈的奶奶带着两个孩子。

我去的时候,给姐弟俩带了些文具学习用品,还有几样点心,虽说只是一份心意,但已让两个孩子欣喜的眼睛一亮了。

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小男孩称称的天真顽皮,和姐姐静静的沉默少语,让我的采访很难进行,只能听着奶奶时不时的念叼,从中拼凑起一些不完整的段落。好在静静很快接受了我这个不速之客,支言片语中,吐露出她的一些意识和想法。令我吃惊的是,这个13岁的孩子,已对自已的未来有了一个执着的想法,她说,念完初中,可能就不念下去了,会像妈妈一样,外出打工。因为,她要给弟弟挣学费。说到以后可能上不了学,她流下眼泪。

听着这个懂事的姐姐这个“人生计划”,我先是震惊,继而沉默了。我无法开导她。面对家庭的困境,这个女孩或许很难有其他的选择。

第二天,我就要和这个刚认识的小朋友说再见了。我在她的枕头下留下我的电话,还有200元钱。我真的希望能帮她一把。后来,她真的打来电话告诉我说:“余姐姐,等弟弟上学了,我想到外面去看一看。”

采访应当说是成功的,稿件《暑假里的留守儿童》也顺利完成了。

可是,从那开始很长一段时间,我很害怕再去接触留守儿童这个群体,因为采访免不了要问一些问题,而我最想知道的,也正是这些孩子埋在心底,不愿说出来的。

我一直在问自已,面对这样的一个群体,我的采访,是一次次触及他们的伤处,还是揭示了他们真实的困境,让社会更了解他们,去为他们做更多的事情?

敬业,并不只是愿意为工作花费时间和精力。敬业,应当是对岗位的正确理解,发挥岗位应有的作用。我怜惜而心痛的感受,或许没有错,但用这种情绪把自已包裹起来,而放弃了记者应该有的责任与担当,这是失职。

记者,应当用心去听,用心去记,用心去写,用心,去鼓与呼。

在之后的几年里,我又陆陆续续走过xx很多乡村,去和留守儿童接触、交流。我始终做一名观察者,一名记录者,记下他们的忧愁与欢乐,记下他们的梦想与憧憬,当然,其间也有孤独、无助、冷漠,甚至叛逆。

今年6月9号,贵州毕节发生4名留守儿童自杀身亡的悲剧。痛定思痛,留给人们更多的思考: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需要引起全社会更多的关注,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 记者,应当站出来,为留守儿童大声疾呼。

我再一次走进留守儿童的家。这一次走访,我不再仅仅是探寻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更多的,是把话筒递向他们的家长,他们的老师,乡镇的负责人。我想知道,为这些孩子,他们应该做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打算做些什么。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xx的快速发展,乡镇经济的崛起,已有越来越多的乡镇工业园、农业示范园、种植养殖场,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他们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越来越多了。同时,全市乡镇实现了留守儿童活动室全覆盖,在这里,留守儿童又有了一个大家园。 在这篇《xx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况调查报告》的连续报道中,我在结尾处这样写道:“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不可忽视也不能回避的。而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家庭、学校、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都应该为这些孩子创造条件,共同撑起一把‘心灵保护伞’”。 各位评委老师,我和留守儿童的故事,就讲到这里。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希望能为这些孩子撑起“心灵保护伞”的人越来越多。说这句话,是我的职责所系。 谢谢大家!

第五篇:好故事好心情!

一 【习惯】

乞丐到小王家乞讨,他给十块,第二天乞丐又去,又给十块,持续两年。一天只给五块,乞丐:以前给十块,怎么现在给五块?小王:我结婚了。乞丐一巴掌打过去:妈的,你竟拿我的钱去养你老婆? 启示:当提供免费服务让客户成为一种习惯,这种服务就不再是优势,而是劣势。

二 【夫妻】

夫妻逛商场,女的看中一套高档餐具,坚持要买,丈夫嫌贵,不肯掏钱。导购一看,悄悄对丈夫说了句话,他一听马上掏钱。是什么让他立马转变?导购对丈夫说:“这么贵的餐具,你太太是不会舍得让你洗碗。

启示:人的观念没有什么不可改变,关键是角度,要善於揣摩客户心理。

三 【班花】

女生公开投票选班花,相貌平平的小梅发表演说:如我当选,再过几年,在座姐妹可以向自己先生骄傲的说,我上大学时候,比班花还漂亮!结果,她全票当选—— 启示:说服别人支持你,不一定要证明比别人都优秀,而是让别人觉得,因为有你,他们变得更优秀,更有成就感。

四 【俞敏洪:与其有钱 不如值钱】

有钱的人不一定值钱,比如我们常看到一些“富二代”腰缠万贯,但除了挥霍什么都不会,这样的人“分文不值”。

启示:但值钱的人早晚会有钱,因为值钱的人都有足可夸耀的某种能力,凭此能力,他不仅可以安身立命,还能积累财富,这样的人甚至连存钱都不需要。

五【寒山问失得】

我问佛:“有人羞我,辱我,骂我,悔我,欺我,骗我,害我,我将何以处之?”

佛曰:“容他,凭他,随他,尽他,让他,由他,任他,帮他,再过几年看他。”

启示:人生难免要受些委屈和伤害,与其耿耿於怀郁郁寡欢,倒不如坦坦荡荡泰然处之。只有经受住狂风暴雨的洗礼,才能练就波澜不惊的淡定。

六 【什么叫受众】 一个推销员对一家庭主妇喋喋不休,把所有产品优点一一介绍,主妇毫无反应,推销员最後问到:“府上究竟缺少什么?”主妇直接了当的说:“钱”我们总在提受众。

启示:什么是受众?其实就是买得起或可能买东西的人。盲目制定行销策略会让你对根本没可能的人用尽力气。

七 【试错比前进更重要】

一位年轻人曾问约伯斯:你的智慧从哪里来?约伯斯答:来自精确的判断力。年轻人又问:精确的判断力从哪来?回答:来自经验的积累。年轻人再问:那你的经验又从哪里来?乔真诚地回答:来自无数错误的判断。

八 【蜗牛精神】

能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动物:一是苍鹰,二是蜗牛。苍鹰是因为它们拥有傲人的翅膀;而蜗牛能爬上去就是认准了自己的方向,并一直专注朝著这个方向坚持,不为道路上的小风景停留下来,它们要的就是最高的位置,看到最好的风景。

九 【禅语道】

1、不懂装懂是聪明,懂装不懂是智慧。

2、示弱而不逞强,示拙而不逞能。

3、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

4、身做好事,言说好话,心存好念。

5、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喜无声,大爱无言。

6、君子相交,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

7、智者不锐,慧者不傲,谋者不露,强者不暴。

十【管理的弊端】

女孩买了条裤子,一试太长,请奶奶帮忙剪短,奶奶说忙;找妈妈,也没空;找姐姐,更没空。女孩失望地入睡了。奶奶忙完家务想起小孙女的裤子,就把裤子剪短了一点;姐姐回来又把裤子剪短了;妈妈回来也把裤子剪短了,最后裤子没法穿了。

启示:——管理的弊端就在於:要么都不管,要么都来管!

十一【杯子】

当一只玻璃杯中装满牛奶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牛奶”;当改装菜油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菜油”。只有当杯子空置时,人们才看到杯子,说“这是一只杯子”。

同样,当我們心中装满成见、财富、权势的时候,就已经不是自己了;人往往热衷拥有很多,却往往难以真正的拥有自己。

十二 【碗破的启示】

一个卖瓷碗的老人挑著扁担在路上走著,突然一个瓷碗掉到地上摔碎了,但是老人头也不回地继续向前走。路人看到觉得很奇怪,便问:“为什么你的碗摔碎了你却不看一下呢?”老人答到:“我再怎么回头看,碗还是碎的。”

十三 【个人与团队】

老师问弟子:一滴水如何能不乾枯?弟子沉默不语。老师说道:一滴水,风可以将它吹干、土可以把它吸干、太阳可以把它蒸发,要想要不乾枯,只有让它融入大海。

一个人无力独撑天下,要想茯得成功,就得学会与人合作,独木难林。

启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再强大的个人都不如一个团结的组织。

十四 【比耐力】

两只乌龟在田边相对一动不动,老农对一旁的专家说:它们在比耐力,谁先动谁就输了。专家指著一只龟壳上有甲骨文的鸟龟说:据我多年研究,这只乌龟已死五千多年了。另一只乌龟伸出头来说:死了也不说一声,害得老子在这里乾等。装死的乌龟大笑说:你输了吧,专家的话你也听!

十五 【三人出门】

三人出门,一带伞,一带拐杖,一空手。回来时,拿伞的湿透了,拿拐杖的跌伤了,第三个好好的。原来,雨来时,有伞的大胆地走,却被淋湿了;走泥路时,拄拐杖的大胆走,却常跌倒;什么都没有的,大雨来时躲著走,路不好时小心走,反倒无事。

启示:很多时候,人不是跌倒在缺陷上,而是跌倒在优势上。

十六 【顿悟】

老师问:“有个人要烧壶开水,生火到一半时发现柴不够,他该怎么办?”有的同学说赶快去找,有的说去借、去买。老师说:“为什么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呢?”。

启示:——同学顿悟,世事总不能万般如意,有舍才有得。人生的许多寻找,不在於千山万水,而在於咫尺之间。

十七 【化妆品】

朋友刚结婚不久,开了家化妆品店,生意好得不得了。有天我去店里玩,见一40多岁的女顾客问小李:“这款化妆品效果怎么样?”小李:“哦,这款我不熟悉。请等一下,我妈帮你介绍。”说著把他老婆拉了过来。顾客直视其老婆足足十分钟,什么也没问就掏出钱包:“买”。

十八【琐事】

一只鼬鼠要与一隻狮子决战,狮子果断地拒绝了。鼬鼠说:“你害怕了吗?”狮子说:“如果答应你,你就可以得到曾与狮子比武的殊荣;而我呢,以后所有的动物都会耻笑我竟和鼬鼠打架。” ——不要被不重要的人和事过多打搅,因为成功的秘诀就是抓住目标不放,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琐事上。

十九 【销售心理】

某富翁娶妻,有三个人选,富翁给了三个女孩各一千元,请她们把房间装满。女孩A买了很多棉花,装满房间的1/2。女孩B买了很多气球,装满房间3/4。女孩C买了蜡烛,让光充满房间。最终,富翁选了女孩C。

启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非常重要。

二十 【卖菜中的销售学问】

在一菜摊前看见两堆菜。买客问:“这边多少钱一斤?”答:“1块。”再问:“那边呢?”答:“1块5。”问:“为什么?”答:“那边的好一些。” 於是买了1块5的。

后来发现摊主快速把1块的又分成两堆,很快1块5一斤的又都卖光了!

上一篇:话剧团章程范文下一篇:护理问答题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