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绩考核范文

2022-05-18

第一篇:政绩考核范文

政绩考核机制

政府在官员政绩考核机制方面进行了很大的改革,已在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绩,其中基层干部、群众民意调查在考核、选拔干部中所起的作用明显加大。

在原来的“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考核标准下,许多地方出现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一大批“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也造成了巨大的财政浪费。国家积极出台的中国官员绩效考评的新机制,不再单纯地以GDP增长速度为唯一考核标准,而是在考核中更加重视官员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力度,以及民意的支持度。这一系列新颖的措施,也使得地方官员必须打破常有的发展机制,积极探索新的、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同时还必须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充分重视民意。

考核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成绩和干部政绩,要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成效作为重要内容,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指标,而且要重视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坚持把经济增长指标同人文、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绿色GDP既意味着全新的发展观,又意味着全新的政绩观。它不只关注经济发展的数量、规模和发展速度,而且更加关注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

绿色GDP则力求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并以可监测的形式与干部的政绩挂起钩来,使之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一是促使干部从思想上提高自己的生态意识,努力在自己本职工作范围内,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改变自己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二是促使干部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把资源环境保护的外在要求内化为一种有力的道德自律,对自己行为的环境后果负责,对自己的决策后果负责,从根本上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非理性冲动;三是绿色GDP核算体系在国家批准实施后,便具有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对干部的上述要求就与依法行政的原则结合起来,这样也保证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

同时国家应该逐步建立起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长效机制,把它作为考评组织工作特别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指标,使之真正成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晴雨表”和改进组织工作的有力杠杆。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对干部的选拔,要看他在群众中是否有较高威信,在民主推荐、民主测验、民主评议中是否得到多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并推行公示制,“凡是群众信不过的,绝对不能提拔”。关注民生问题,是执政党的自然选择。改变唯GDP论英雄的政绩评价方式,明确提出更注重考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这种考核内容导向上的调整,就是要求干部对自己“要做什么事”不能出现理解上的偏差,为干部工作提供指南。改革官员政绩考核机制,重视环境、生态保护以及民意在考核中的比重,这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同时中国官员考评新机制的建立也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

第二篇:政绩考核) 2

抛弃GDP走入政绩新时代

不简单以GDP论英雄,对干部来说,不是没有发展的压力了,而是压力更大了、要求更高了、任务更重了,由以往单纯比经济总量、比发展速度,转变为比发展质量、发展方式、发展后劲。(人民网2013年12月11日)

抛弃GDP走入政绩新时代,世易时移,审时度势,该政策的提出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佳决策。未来的六年,是中国对外宣称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最后时期,在国外媒体的眼睛紧紧跟住中国的每一个动作;在国内,13亿中华儿女翘首向盼,对政府满怀寄托。时间渐近,在距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这最后六年里,各级政府的任务也愈显繁重,为了单纯的完成上级的任务,不计后果的发展经济,只图一时之快,是众人所畏惧的。抛弃GDP的政绩考核方式是顺应时事、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佳决策。

抛弃GDP走入政绩新时代,明清事理,思路渐清,该政策的提出是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的。今日的中国,以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GDP不再是政府的最大政绩,而应该是市场主体的最大政绩,市场才是创造物质财富或者GDP的主体。政府将GDP放开。放回到市场里,市场会让GDP发展更快,政府腾开手,抓好经济稳定的发展,是符合当今的经济发展趋势的更符合市场经济下当下中国的发展需求。

正如新兴国家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家张其佐曾说的:“评价地方的发展成果、考虑干部的政绩升迁,再不能将G

DP作为唯一标准。要既看当前,又着眼长远,真正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祖国是大家的,发展是长久的,福利是代代薪火相传的。享前人栽树之荫凉,为后辈而着想而“栽树”。树长远的发展之观,树生态的发展之念,树科学的发展旗帜。抛弃GDP走入政绩新时代是顺应中华儿女责任感的决策。

昂首怀信心,走出以GDP当政绩、以GDP论英雄的时代;满怀寄责任步入重视科技创新、教育文化、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的政绩考核新时代。在新政绩考核的带领下,相信一切状况都会改善的。相信我们的祖国会更加美好。

第三篇:干部政绩考核制度

干部考核管理制度

为使公司在人员任用、调配、职务升降、培训、确定劳动报酬等方面有章可循,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在公司内部形成平等竞争的良好氛围,从而实现组织目标,提升公司竞争力,特制定本制度。

一、 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干部政策,紧紧围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充分依靠基层党员和职工,把好一看政绩、二看群众基础的关键环节,对干部的“德、能、勤、绩”进行综合考核。

二、 指导原则

1、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除高管以外的全体管理、技术员工。

2、 注重工作实绩的原则。认真贯彻“凭党性干工作,看实绩用干部”的指导思想,把对干部工作实绩和发挥作用情况的考核放到突出位置。

3、 注重政治思想原则。贯彻两手抓、两手都到硬的思想,即要看干部个人的政治素质、领导能力、工作实绩、工作作风、企业文化等,又要看单位整体精神文明建设。

4、 注重群众基础的原则。充分走群众路线,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考评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

5、 依事议人原则。坚持先问事,后议人,依事议人

让事实说话,事实求是地评价干部的称职与否。

6、 以下人员不得参与考核:管理周期内休假或停职超过一半时间者;管理周期内严重违犯公司规章制度或违犯国家法律者;试用期未转正人员及未定岗见习生。

三、 考核办法

考评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多层次、多角度综合测评的办法。定性考评主要考评中层干部的综合素质。采取职工代表民主评议中层干部和个别谈话的方式。定量考评主要考评个人业绩情况。考核采取进分制,考核副科级以上干部,政治素质占15%,领导能力占15%,工作实绩占40%,工作作风占20%,企业文化占10%,具体考评标准、考评分数最后综合,统一排名。

四、考评程序

1、 被考核干部向本单位职工、考评领导小组作述职报告。

2、 推荐科级后备干部。在考评的同时,可推荐综合素质高,群众拥护的后备干部。

3、 所在单位的全体职工对拟聘干部投信任票,参加投票的职工人数不少于本单位实有人数的90%。

4、 个别座谈。座谈对象为党员、班组长、职工代表。参加座谈人数不少于本单位职工人数的20%。座谈内容主要了解拟聘干部的“德、能、勤、绩”。同时欢迎一般职工

主动反映问题,考评小组应对职工反映出的问题进行逐一落实,提出表彰或处理意见。

5、 汇总考核结果。考核结束后,考核人员对考核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向公司考评工作领导小组进行汇报。

6、 结果反馈。考评结果向公司领导班子汇报后,由公司分管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一起反馈给各单位主要领导。机关后勤考评结果通过一定形式反馈给被考评者。

四、 考核结果运用

(一) 考核结果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由公司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

1、工作实绩较差、群众意见大;

2、职工代表民主评议中“不称职”票占总有效票的比例在30%-40%之间;

3、全公司考核对象按考核得分排名,排在倒数5%-10%之间。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按程序予以解聘(免职)或淘汰。

1、违法乱纪、工作实绩差、群众意见较大;

2、一年内三次被公司办公会提出通报批评;

3、职工代表民主评议“不称职”票占总有效票的比例超过40%。

4、全公司考核对象按考核得分,排在最后的5%。

5、连续三个月完不成任务的;

6、一年内完不成经济目标的。

六、 考评纪律

1、 考评领导小组成员及参与考评的工作人员,必须做到公正无私,绝不能带着观点去考评。考评过程必须按计划进行,考核结果要真实准确。与职工谈话内容要绝对保密,对职工反映的问题,不夸大、不缩小、不截留。

2、 被考评的人员,要正确对待考评,如实向组织汇报自己和思想、工作。在考评期间,坚守工作岗位,正常履行自己的职责。除考核领导小组要求配合的事项外,不准参与、干涉考核人员的正常工作。

3、 参与投票、谈话的职工,必须抱着对公司负责的态度,对被考评人员负责的态度,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投票只反映个人的看法,不准讨论商量,更不准拉选票、结帮营私。

4、 对聘任的干部进行考评,是公司实施干部管理的有效举措,希望公司全体干部职工,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考评,并以考评活动为契机,使公司干部管理逐步走向民主化、制度化,推动公司各项制度的全面开展。

第四篇:贯彻《对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通知》提升政绩考核质量座谈发言

贯彻《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提升政绩考核质量座谈发言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取决于有什么样的政绩观;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关键在于有什么样的政绩考核“指挥棒”。日前,中组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对于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关键要突出“五个导向”,着力实现“五种转变”。

突出政治标准导向,推动政绩考核重点由“虚”变“实”。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来说,千条万条,讲政治永远是第一条。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全党全国必须无条件执行落实的方针。发展是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本质要求。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来说,能不能坚持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是讲不讲政治、能不能把准政治方向的重要体现。因此,要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硬杠杠”,深入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表现和工作实绩,以此来检验“四个意识”牢不牢、“四个自信”坚定不坚定、“两个维护”坚决不坚决,让政治素质鲜明起来、落得下来。

突出因人而异导向,推动政绩考核标尺由“粗”变“精”。随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方面工作越来越专业化、专门

化、精细化,岗位职责分工也越来精细化。把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落到纸面,不能指望一种考核办法包打天下,“一刀切”“一锅煮”是不行的,必须与之对应设置贴近工作岗位、反映干部实际、便于执行操作的考核办法,精准设置系统性、全局性、关键性、引领性指标,提高考核“精准度”。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层级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不能“一套衣服大家穿”,要结合中心任务、职能职责量体裁衣,合理分配指标权重。针对领导班子和一般干部的区别,结合任务分工精准设置考核侧重点,让“掌舵的”和“划桨的”都能得到相适宜的考核,不能“一把尺子大家用”,从而体现公平公正,让大家心服口服。

突出群众口碑导向,推动政绩考核渠道由“内”变“外”。高质量发展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发展,其落脚点是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强不强,群众最有切身感受。同样,高质量发展政绩的考核,群众最有发言权。正所谓,“干部业绩在实践、干部声名在民间。”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要改变一些地方局限于听干部怎么说的现状,更多深入基层群众中听取服务对象的评价,把了解范围从内向外延伸。只有增强政绩考核的群众参与度,把评判权交给广大群众,注重分析群众主观感受指标,使考察考核结果更多体现民意、融合群众评价,成为反映民声、体现民意的“晴雨表”,从而更好地引导干部树立为民造福的政绩导向。

突出综合研判导向,推动政绩考核手段由“分”变“统”。政绩考核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不缺考核的手段,而是考核手段“统分不协调”,往往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分散有余、集中不足,不同系统的考核成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不仅造成资源闲置浪费,而且增加被考单位的“迎考负担”。破解,要打好多考合一的“组合拳”,充分整合各类考核手段,以考核、任期考核为重点,用好专项考核、日常考核等方式,把不同部门掌握的督查、巡视巡察、审计、信访、蹲点调研、民主生活会、专项述职评议等成果合理利用起来,多种考核情况相互补充印证,确保结果真实可靠。

突出历史眼光导向,推动政绩考核评判由“浅”变“深”。“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高质量发展导向决定了许多工作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工作,如果只看“一时”“一域”,很可能让那些“急功近利者”“投机取巧者”得实惠,而让那些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老黄牛”“打井者”“栽树人”寒心。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重在日常、贵在有恒,不仅要看一时,更要看一贯,打破以往“不提拔不考核、不换届不考核、不到年底不考核”的“老行情”,健全完善平时考核工作机制,保证考核的频次和时间,持续跟踪跟进,实时动态考核识别干部,全面了解过去的基础条件、干部作出的努力、投入的成本、取得的成效、为未来打开的局面等等,历史、辩证、全面地分析,避免“一考定终身”“一考评高低”,真正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新的历史进程,要充分发挥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引导广大干部树好正确政绩观,激励广大干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第五篇:改进政绩考核体会发言

立好政治标准“高标杆”,考出政治过硬的“老实人”。政治能力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第一能力,政治标准始终是衡量干部的第一标准。干部政绩考核要立好政治标准这一“标杆”,为干部干事创业提供“方向标”“指明灯”,让政治过硬的规矩人、正派人、老实人脱颖而出。

要通过考核“标杆”引导党员干部涵养“政德”,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实工作不偏不倚、不打折扣,不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不在政绩上“抖机灵”,确保各级领导干部政治上过得硬、靠得住,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

立好群众评价“华表木”,考出群众拥护“贴心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古代尧舜为了能经常听到老百姓的意见,在宫外和路口设立一根木柱,方便百姓在上面书写对为政者的意见建议,这便是“华表木”。立起政绩考核“华表木”,就要引导广大干部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农村人居环境等民生方面将工作做实做细,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做人民拥护的好干部。

立好多种考核“长节杆”,考出改革攻坚的“开路人”。考核识别干部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环环相扣的过程,要将干部考准、考实、考细,就要用好平时考核、专项考核、考核、任期考核等多种方式,将干部考核的触角延伸到工作一线、延伸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方方面面,干部工作到哪里,考核的“长节杆”就要跟到哪里。干部考核不仅要注重干部短期的“显绩”,更要将考核之“杆”拉长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为肯为高质量发展打基础、做“隐绩”的干部搭建起干事创业的平台,为干部担当作为保驾护航。

立好奖优罚劣“硬杠杆”,用好高质量发展“带头人”。干部考核结果运用的“杠杆作用”要硬起来,让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为干部管理使用立起奖罚单、警示牌。通过干部考核结果的运用,充分激励先进、鞭策落后,让优者更优,劣者变优。

而这样奖罚分明、能上能下的“硬杠杆”,给大部分“不优不劣”的中间干部、年轻干部以鲜明的用人导向,激发干部队伍内生动力,引导干部素质不断优化。

上一篇:园冶赏析范文下一篇:中国炮兵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