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民减负工作总结

2023-04-20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在这时光静走的岁月中,唯有工作留下的成绩,让我们感受到努力拼搏的意义。无论是什么行业的工作,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你可能曾面临众多的困难时刻,那就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吧,勉励自己,吸取经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乡镇农民减负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乡镇农民减负工作总结

农民减负工作汇报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政府、市政府等文件精神,全面落实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和措施,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把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现将我镇2011年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我镇成立了减轻农民负担领导机构,黄晓东书记为组长,镇长胡云鹏、纪委书记赵希军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对全镇农民减负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多次召开了全镇农民减负工作协调会议,驻村干部,有关单位部门负责人,行政村书记、主任以及会计参加了会议,及时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布置相关工作任务。通过村级、部门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方式,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责任的好格局。

二、加强宣传,强化教育

一是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宣传。要求行政村、有关单位充分利用广播、设置宣传橱窗、张贴宣传标语,在主要街道路口悬挂横幅等形式,广泛开展农民减负政策法规,惠农政策制度等宣传。并通过发放惠农政策读本,开展大学生村官为农民解读政策等方式,让群众在讨论中学习,在学习中受惠。

二是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教育。对于涉及各种强农惠农补贴资金情况,农村义务教育收费执行情况,涉农收费管理情况等农民减负政策,我镇抓住全镇召开各类动员大会的时机,经常加强机关干部和村级党员干部的教育,从正面引导广大机关干部遵纪守法,严格执行上级规定。

三、严格执行,抓好落实

(一)完善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按照省、市关于《河北省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实施办法》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引导,提高基层干部、农民群众参与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积极性,把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做好做实。并按照规定议事程序进行筹资筹劳,没有超规定使用劳务,强行要求农民以资代劳。此外,大学生村官进村开展惠农政策宣讲活动是我镇落实上级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包括种粮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各种优惠政策。这有力地宣传了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的各项政策措施,做到宣传工作进村入户,家喻户晓,让农民清楚国家已经对今年的粮食、柴油和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预计增资给予了补贴。

(二)涉农管理落实到位,真正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近几年,我镇支农、惠农政策,涉农专项资金较多,为防止截留、挪用、转移、贿赂以及损失浪费涉农资金等问题,切实保证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涉农资金落实到位,真正服务“三农”,我镇党委政府在高度重视这些政策、资金合理利用的同时,既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又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多项措施,加强监管,着力防范。特别在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各项收费上,实行校长负责制,坚决杜绝学校乱收费现象。在向农民、村集体、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资金支配上,严格按政策执行。镇纪委积极履行职能,确保了这些政策执行不走样,资金发放、使用不出问题,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作用,为构建逐步走向富裕、和谐的新农村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落实“公示制”,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坚持和完善涉农收费文件“审核制”、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农村公费订阅报刊“限额制”、农民负担“监督卡”、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等五项制度。创新公示形式,适时更新内容,同时加强检查监督,狠抓责任落实。完善“责任追究制”,对加重农民负担的违规违纪行为严格责任追究,对典型案例公开通报。如我镇在对种粮农民兑现粮食直补资金和综合直补资金工作中,把工作落实责任到人,各工作片由一位主管领导和电脑操作员专门负责,以农村信用社“一卡通”方式兑现。并严格按相关规定进行面积核实、公示及数字的录入,并将粮食直补、综合直补清册及银行开户所需的各种手续提供给了信用社,做到了在规定时间内兑付。此外,为避免弄虚作假、虚报冒领现象的发生,我们在兑付工作中严格执行“五到位”和“六不准”的政策,增加了工作的公开透明度,获得了农民群众的好评。

四、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镇“减负”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加上粮食、良种直接补贴,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使广大农民得到实惠。但是农民“减负”工作仍然存在不足:一是“减负”和惠农政策尚未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村务公开亟待加强;二是“减负”基础仍需巩固。

第二篇: 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减负责

任状}

为确保农村社会稳定,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特签定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

一、工作目标及要求

1. 进一步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实行部门、单位“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工作专人抓的工作机制。

2. 确保中央、省、市、县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法规以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全面落实,规范开展惠农补贴资金公示,实行强农惠农补贴资金备案管理,各涉农补贴发放部门在惠农补贴拨付后15个工作日内将补贴的项目名称、标准、范围、金额报县纠风办和减负办备案。确保强农惠农资金全面及时落实到位。

3.规范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行为,确保“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手续完备、程序规范、符合政策;项目资金纳入村帐乡管专帐管理,专款专用,确保奖补资金安全、有效使用;抓好项目实施,确保项目质量优质达标。

4.严把涉农收费关口,完善涉农收费公示制,强化涉农收费管理,积极开展农民负担监测工作,开展农村集体财务、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农民负担与补贴监督卡》入户率和“涉 负”信访件办理率100%。

5. 严肃“涉负”工作纪律,严格实施涉及农民负担案件责任追究,确保不发生“涉负”恶性案件和重大群体性事件。

6. 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督查制度,加大农民负担专项整治力度,加大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及农村义务教育、农民建房等涉农收费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落实的监管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有效处理。

7. 落实“涉负”工作联席会议制、情况通报制和信息上报制。

二、奖惩办法

1. 实行考核评分制。年终考核评定先进单位10个;先进个人30名。凡涉农行业出现问题的责任单位和年终考核排最后三名的责任单位,其风险押金1000元转为罚金。

2. 在国家、省、市明查暗访检查中,查到涉农收费超标或违规收费、惠农政策不落实或落实一部分的单位,其主要负责人要向检查人员和县长说明原因,及时整改,并承担检查中的损失和相关费用。

3. 对违反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引发严重群体性事件、恶性案件或造成重大影响的其他事(案)件的乡镇及相关部门主要责任人,年内取消评先评优、晋升晋职的资格,并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以上责任目标列入XX全县综合督查内容,委托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进行百分制考核。

XX县人民政府县长(签名):

_______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签名):

_______(单位)负责人(签名):

二○一一年三月

注:本责任书一式三份,县人民政府、县减办、责任单位各持一份。

第三篇:乡镇减负工作情况汇报

乡镇减负工作情况汇报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黄花乡党委政府向前来检查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乡镇减负工作情况汇报。下面我就黄花乡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黄花乡辖8村52社,176xx-xx755xx-xx,总面积13.5xx-xx公里,耕地4.xx-xx亩,属省列贫困乡镇,至2005年底,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5xx-xx。一年来,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了中央、盛市、县关于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一系列会议精神,更新观念,转变职能,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按照“多予、少娶放活”的方针,切实将农民负担监管工作紧紧抓在手上,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了全乡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一、领导重视,为全面落实减负政策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是加强领导。从年初开始,乡党委、政府成立了减轻农民负担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乡人大主席、分管乡长任副组长,乡司法所、党政办、经管站、资金管理中心等相关负责人为成员,定期研究分析减负工作,具体负责减轻农民负担的监督和实施。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减轻农民负担各项政策的透明度。层层召开村、社干部会议,加强对中央、盛市、区一系列会议精神的学习,广造社会舆-论。利用村广播、刷写标语、悬挂横幅等方式广泛宣传农民减负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使各项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是落实责任。为了进一步靠实责任,乡党委、政府与各村签订了减轻农民负担责任书,印发了具体的考核办法,制定了奖惩措施,明确了各村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负总责。组织抽调1xx-xx包村干部,作为减负工作直接责任人深入到村、社,了解信息,体察民情,指导和监督减轻农民负担工作。

三是加大投入,完善管理。设立了减轻农民负担办公室,与乡经管站合并办公,由经管站站长任办公室主任,乡林业站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各村村主任为成员,经常性地开展工作,实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介入、纠正,并严格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地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二、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村税费改革的有关规定

我乡着眼于减轻农民负担,全面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一年以来,总体上政策落实情况良好,工作进展顺利。全乡统一减免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严格落实粮食直补资金和农资综合补贴,累计发放10.223xx-xx元,发放退耕还林资金37xx-xx元。两项工作分别做到了存折表册两统一,签字盖章两齐全。确保了资金的发放到位和真实有效。

三、减轻农民负担制度得到较好的实施

(一)农村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

乡党委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坚决将农村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落到了实处。年初积极倡导群众多学习,但不主张多摊派,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真正将群众喜欢的报纸杂志征订到位。在全乡减负自查中没有发现以代缴方式超限订阅报刊现象,乡、村基层组织、学校没有替农民、学生代订报刊、代扣代缴订阅费用。

(二)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公示制

我乡涉农收费单位均能严格按照发改委价格297号文件规定执行做好了公示工作,增加了收费的透明度,工作汇报《乡镇减负工作情况汇报》。 各村及各涉农收费单位在做好收费公示栏动态管理的同时,将遇到有关规定调整变动,能及时更新有关内容,确保公示的准确性。比如,目前的农村用电由原来的每度0.4xx-xx调整为现在的每度0.5xx-xx,乡农电站、各村社就及时的进行了公布,使群众在用电方面做到了清楚明白。在乡减负自查工作中对历年来公布取消和降低涉农收费项目和降低的标准进行全面清理,对不符合规定的一律给予取消或纠正。

(三)农村义务教育“一费制”

我乡根据甘404号、甘价费167号文件严格执行农村义务教育“一费制”和“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乡政府、教管会在开学处对“一费制”的收费标准制作了公示牌,全面的进行了公示,使每一个家长及学生掌握了收费标准。在“两免一补”方面,乡政府会同乡计生站对全乡符合“两免一补”政策的对象,进行了彻底的排查,并及时将核查结果下发各村、社、农户、学校,并在全乡范围内张榜公示,做到了人人心中有数,户户底子清,保证了公平新。由此学校都能按照“两免一补”的政策去落实,没有出现乱收费的问题。

四、继续做好农民负担(监督)明白卡的发放工作

认真组织做好农民负担(监督)明白卡和《×××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手册》的发放工作,全乡共发放农民负担(监督)明白卡1767份,《×××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手册》1760份。于2月底已全部发放到各村。确保(监督

)明白卡和《×××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手册》入户率达到了100。并发文到各村要求各村抓好此项工作。通过(监督)明白卡和《×××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手册》的发放,使农民群众更全面地了解涉农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和部分已取消、严禁面向农民收取的项目。

五、强化监督检查,全面治理农村“三乱”问题

乡减负办以整改检查发现问题为重点,以解决减轻农民负担热点为突破口,综合运用全面检查、专项检查和暗访等农民负担检查方法,根据《关于面向村集体经济组织‘三乱'行为开展专项检查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检查的通知》文件要求,乡减负办与乡经管站对部分村集体经济组织政务支出的情况,进行抽样专项审计和农民负担专项检查,把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

六、建立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

我乡“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活动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按照“民-主议事、上限控制、专款专用、审核审批、群众监督”的原则,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筹资筹劳。针对该政策,我乡重点把好了“三道关口”:一是把好预算关。对于部分有公益事业的村,由村级组织根据实际需要和群众要求提出,按规定编制预算方案,乡经管站、资金管理中心、包村干部全程盯靠预算过程,禁止搭车收费;二是把好审议关。预算方案完成后,提交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审议。审议时,乡经管站、资金管理中心主要干部、包村干部全部到会,按会议参加对象、应到人数等规定组织好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所作的决定经到会人员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并签名后生效。三是把好审核关。筹资筹劳方案通过后,各村将筹资筹劳的项目、数额及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表决情况等如实填写,乡经管站、资金管理中心审核,乡政府批准。我乡今年共筹集“一事一议”费7478xx-xx,筹劳377xx-xx工日,筹资筹劳主要用于:一是葛木路、朝水路的整修及铺沙工程筹资筹劳;二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筹资筹劳;三是用于三荒造林;四是用于油府庄小学和高庄子小学修建。严格按照每人不得超过1xx-xx的标准和每人每年投劳不得超过1xx-xx工日限度,组织实施了“一事一议”费的收缴,各村均按标准严格收取,没有乱搭车、乱加码现象。目前,葛木路、朝水路整修已结束,拉沙工作正在进行之中,高庄子梯田及山荒造林工作已全面完成,两所小学已投入使用。

七、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受理工作,查处涉农负担案件和违规行为。

认真接待农民群众来信来访,倾听社会和群众呼声,进行政策法规咨询,解决农民反映的问题。一年来,乡减负办农民负担来信、来电、来访1xx-xx,反映的问题涉及农村税费征收、教育收费不规范和农民建房收费等,每起信访件都在一定时间内给予及时核查,及时反馈农民。5月份根据群众来电,乡减负办及时受理了一村民反映自家退耕还林没有兑现,经乡减负办、林业站调查核实其原因是由于自家退耕还林地块苗木成活率低,没有及时补植补造,导致暂缓兑现。

总之,在县减负办的领导下,虽然我乡减负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2007年我乡减负工作将继续坚持执行上级减轻农民负担的有关方针、政策,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强化工作措施,创新机制,认真落实,巩固减负工作成果,防止反弹,促使减负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四篇:乡镇减负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乡镇减负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县纠风办、农业局减负办: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减负工作,根据县人民政府会议精神,扎实安排,结合实际,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1、种粮补贴、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等惠农政策得到落实,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了农户,无截留、挪用现象。

2、村级补助资金及时落实到位,村级组织能正常运转,无村组另行向农民收取现象。

3、征、占用农民土地补偿政策落实到

位,无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4、认真落实农村中小学收费“一费制”,没有随意增加收费项目和分解项目、分段收费及代收费用、摊派课辅资料等现象,没有截留、挪用教育经费和“两免一补”资金。

5、在新农村建设和“一事一议”项目中,按照量力而行和群众自愿的原则,不搞形式主义,不盲目攀比,没有发生下达违规任务指标和达标升级的现象。

二、镇群防群治协会收取群防群治协会治会费及会费使用情况

镇群防群治协会经县委批准,于9月22日成立。县委具体批文《关于镇成立群防群治协会有关问题的批复》。 协会的性质和任务是:在县综治委、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公安机关的指导下,开展群防群治工作,辖区内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个体工商户纳入会员,是一个群众性自治组织。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发动镇辖区内所有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广大干部职工、人民

群众积极投身于社会治安安全防范工作,协助政法部门维护全镇的治安秩序,协助党委、政府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并负责筹集必要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经费。开展法制和社会公德教育。宣传教育辖区内居民遵守社会主义法制,增强法制观念,使广大群众知法、懂法、护法、守法,自觉依法办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开展创建安全文明社区、无毒社区等活动。开展各种安全防范工作。组织广大干部做好防火、防盗、防破坏和防治安全灾害事故的“四防”工作。配合党委、政府和和有关总站及时疏导、调解矛盾纠纷,协助管理流动人口、重点人口,并适时开展群防群治调调研,推广典型经验,为有关部门提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协会成立组建了由20人组成的“镇治安巡防大队”,它是一支群防群治协会的专业队伍,在县政法委的主管下,由镇党委、政府领导,具体由派出所直接领

导、管理指挥和使用。协助派出所开展治安巡逻、防范,加强对社会面的控制,有效预防和减少犯罪,协助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检查和督促辖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安全防范工作。其经费由镇群防群治协会筹集。

自镇群防群治协会成立以来,充分发挥了其积极作用,社会治安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为筹集群防群治经费,根据中共中共、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中“谁受益、谁出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精神,所有会员都有义务缴纳会费。经县委批复,会员收费标准为:在辖区内所有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全部职工每人每月1元;个体工商户每户每月3元。单位团体会费每年10人以下的200元、11—50人的300元、51—100人的400元、101人以上的500元。

镇群防群治协会每年收取单位团体及个人会费5万元,主要用于治安巡防队

员的部分补贴支出,交纳意外伤害保险、购置服装和日常工作经费支出,年终召开会员单位总结表彰会议经费支出等。

三、派出所严格执行收费标准,户口本每本收取5元,办理身份证第证55元,无违规收费现象。

第五篇:“农民减负”要防止“黄宗羲定律”的陷阱

近年来“农民负担”问题日益成为决策层、理论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的对象。而“减负”年年讲,“负担”逐年增,已成为我国经济繁荣中抢眼的暗点之一。为此人们从纯财政角度提出并实践了许多对策,如绝对量控制、负担率控制、发放负担卡、压缩财政开支等等,而“并税除费”的征收方式改革则似乎是人们讲得最多的

,一些论者还称之为治本之策。

我是赞成在一定条件下“并税除费”的,因为当前“税轻费重”之弊的确十分突出。但应当强调的是:“并税除费”如无其他改革配合,它的效果不能期望太高,甚至在某种制度环境下它的中长期效果可能是适得其反的。在这方面,我国历史上的教训不少,财政史上所谓的“黄宗羲定律”就很发人深省。

被称为中国“启蒙思想家”的明清之际大儒黄宗羲,在那个锦衣卫、东西厂的特务政治和“清歌漏舟之中,痛饮焚屋之内”的痞子世风葬送了明王朝、儒生们的抗清也已完全失败后,痛定思痛,不仅对明王朝而且对整个传统体制都进行了深刻反思。他以“天下为公”的儒家信条为武器,不仅对专制君主制,而且对秦以来两千年间的“法制”、政治上的内外朝之制、科举选官及胥吏之制、军事上的兵志与方镇之制、经济上的土地制度与赋役制度、以及后宫宦官制度、学校制度等,都进行了系统的评论。其中,他批判一条鞭法而要求恢复赋役分征,似乎显得颇为“保守”。但只要我们不抱有越晚近的东西越“进步”的先入之见,就应当承认他的批判是极有洞见的,而且他的评论实际上远远超出一条鞭法本身,对传统帝国千年以来“农民负担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根本缺陷,也堪称认识深刻。他的这些话对我们今天面临的同类问题,也不无启示意义。

包括一条鞭法在内的历代“并税式改革”,连同“易知由单”这样的配套措施,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屡屡出现。由于我国传统赋役历来就有“明税轻、暗税重、横征杂派无底洞”的弊病,而在专制王朝费用刚性增长的条件下,财政安排只能“量出制入”而不能“量入为出”。为克服胡征乱派之弊、减少税收中途流失和官吏层层贪污中饱,并税—除费—简化税则,就成为主流的改革思路。仅在明清两代,便搞过“征一法”、“一串铃”、“一条鞭”、“地丁合一”等等。其宗旨都是要求把从朝廷到基层的明暗正杂诸税(赋、役)“悉并为一条”,“一切总征之”。并同时下令不得再征他费,往往还给农民发放“易知由单”(法定税目表),允许农民照单纳税并拒纳所列税目以外的杂派。

一般说来,上述改革大都可以在短期内使“向来丛弊为之一清”。然而它的中长期效果却无例外地与初衷相反。原因很简单:原来税种繁多时虽有官吏易于上下其手之弊,但这些税种包括了能够“巧立”的一切“名目”,也使后来者难以再出新花样。如今并而为一,诸名目尽失,恰好为后人新立名目创造了条件。时间稍移,人们“忘了”今天的“正税”已包含了以前的杂派,一旦“杂用”不足,便会重出加派。黄宗羲精辟地把它总结为“积累莫返之害”,他说:“唐初立租庸调之法,有田则有租,有户则有调,有身则有庸。租出谷,庸出绢,调出缯纩布麻,……杨炎变为两税,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虽租庸调之名浑然不见,其实并庸调而入于租也。相沿至宋,未尝减庸调于租内,而复敛丁身钱米。后世安之,谓两税,租也,丁身,庸调也,岂知其为重出之赋乎?使庸调之名不去,何至是耶!故杨炎之利于一时者少,而害于后世者大矣。有明两税,丁口而外有力差,有银差,盖十年而一值。嘉靖末行一条鞭法,通府州县十岁中,夏税、秋粮、存留、起运之额,均徭、里甲、土贡、雇募、加银之例,一条总征之。使一年而出者分为十年,及至所值之年一如余年,是银力二差又并入于两税也。未几而里甲之值年者,杂役仍复纷然。其后又安之,谓条鞭,两税也,杂役,值年之差也。岂知其为重出之差乎?使银差、力差之名不去,何至是耶!故条鞭之利于一时者少,而害于后世者大矣。万历间,旧饷五百万,其末年加新饷九百万,崇祯间又增练饷七百三十万,倪元璐为户部,合三饷为一,是新饷练饷又并入于两税也。至今日以为两税固然,岂知其所以亡天下者之在斯乎!使练饷、新饷之名不改,或者顾名而思义,未可知也。……嗟乎!税额之积累至此,民之得有其生者亦无几矣。”这意思是说:唐初的租庸调制度本来分为土地税(即“租”,征收谷物)、人头税(“庸”,征收绢)和户税(“调”,征收麻布)。晚唐杨炎改革为两税法,全都以贫富(即占有土地的多少)为标准来征收,虽然没有了户税和人头税的名目,其实这两项征收已经并入了土地税中。相沿至宋朝,一直没有从中减去户税和人头税,然而却在此之外重又开征新的人头税目(“丁身钱米”)。后人习以为常,认为“两税”只是土地税,“丁身”才是户税和人头税,其实那是重复征收的。如果当初不把庸、调之名目取消,何至于此?所以杨炎的税制改革一时有小利,却给后世留下大害。到明代,在两税、丁口税之外,又征劳役(

力差)和代役租(银差),本来是十年轮一次的。嘉靖末年改革为一条鞭法,把两税、丁口、差役和各项杂派全都归并到一起征收,原来每十年中轮值一年的差役负担,如今分摊到十年里征收了。这实际上是把银、力二差又归并到了两税中。但不久每到轮值之年,各种杂役又纷纷派了下来。后人习以为常,认为“条鞭”只是两税,而杂役则是该着轮流当差的,谁知道那也是重

复征收的?如果当初不取消银差、力差的名目,何至于此?所以一条鞭法也是一时有小利,却给后世留下大害。到明末,朝廷又先后加派旧饷(辽饷)500万两,新饷(剿饷)900万两和练饷730万两。户部尚书倪元璐要改革,又把三饷归并为一,实际上是把这些杂派又并入了正税(“两税”)。如今(黄宗羲写作时的清初)人们以两税之征为理所当然,岂知其中包含的三饷加派正是导致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设若三饷之名目不改,人们或许还会顾其名思其义,知道这是税外的加派,以后再加不得了。天哪!这样每改革一次,负担就加重一层,老百姓还有生路吗?

就这样,历史上每搞一次“并税”改制,就会催生出一次杂派高潮。现代有史学家把这“黄宗羲定律”用公式表示,即:

两税法=租庸调+杂派

王安石免役钱法=两税法+杂派=租庸调+杂派+杂派

一条鞭法=王安石税法+杂派=两税法+杂派+杂派=租庸调+杂派+杂派+杂派

倪元璐税法=一条鞭法+杂派=王安石税法+杂派+杂派=两税法+杂派+杂派+杂派=租庸调+杂派+杂派+杂派+杂派

地丁合一=……=租庸调+杂派+杂派+杂派+杂派+杂派

通式:=a+nx。式中为经过n次改制之后的新税额,a为原始税额,x为杂派,n为改制次数。显然,这是个累进的算术级数。

正是出于对这一“定律”的恐惧,明清时的一些县志作者便在《赋役志》之类章节里把过去已经归并的各种杂派名目不厌其烦地列出,并告诫“后之好事者切勿轻言归并税则,以贻后患”。

黄宗羲对这类改革的看法也许比我们今天的一些评论更为深刻。正如今天人们常说军机处之类措施“根本解决了相权问题”一样,人们往往也说地丁合一之类措施“根本解决了”力役或人丁负担等问题。但研究者很快发现早在宋代“摊丁入亩趋势已普遍出现”,钱物代役更是汉朝的“算赋”、晋代的户调、唐朝的丁庸和宋代的免役钱等多次实行过的。而清代的摊丁入亩也不过是明代一条鞭法的又一次重复,因而有“清代一条鞭法”之说。实际上,力役或人丁负担不久又在合并后的“地丁银”之外重复出现,到晚清、民国时,“地丁属地,差徭属人”又成了各地的常规。因此,“黄宗羲定律”实际上是专制王朝时代的又一个怪圈。

从并税改制到又一次杂派高潮的“周期”,与所处王朝盛衰阶段有明显关系。王朝治世吏治相对清明时,这一周期较长,改制的积极效果也持续较久。王朝衰世吏治腐败,周期就会大为缩短。唐初租庸调并徭役为丁庸,维持了较长时间,但唐中晚期的两税法就衰败得非常之快。仅十年左右时间,弊端即已丛生。正如陆贽所说,两税本以大历以来农民负担最重的一年为标准,把大量临时杂派并入其中,而本来这些杂派财政如果好转是有可能减免的。如今并入常税,已是“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然而很快,两税之外又出现了“急备、供军、折估、宣索、进奉”等等临时加派,成为经常的附加税。而且代役税已并入两税,很快又另有以召雇为名的征役,以和市为名的科配。陆贽认为这都是并税改制惹的祸。上引黄宗羲的话也表明,从一条鞭到倪元璐税改,并税引发新杂派潮的周期越来越快了。

当然,以“黄宗羲定律”来完全否定并税式改革是不对的。在历史的局限下没有别的办法,这种改革至少可以起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一时之效,连这样的改革都不搞就真是因循守旧了。两税法、一条鞭历史上都算是成功的。史家往往把陆贽这样的人视为保守派(黄宗羲有“启蒙思想家”的大名,人们就不太说他),这也不能算错。关键的问题在于:并税式改革可以搞,但光有这样的改革是不够的。公民作为纳税人的权利如果长期受到忽视,如果他们总被视为“耕田奉上之草民”,那么任何单纯的“税改”都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1995—1997年间笔者在一些农村税改试点县已经看到那种“积累莫返之害”的苗头。而当时一位乡镇官员的话给我印象很深,他说:“并税改革的确好,过去那些统筹、摊派什么的,农民要就是不交,你还真没办法。如今一合并成皇粮国税,农民再不交那就是抗税了,我就好派出警察去抓人啦!”如果这样的想法成为实行“并税”的出发点,其危害可以想见。

因此我认为,在其他改革(尤其是乡村民主、村民自治改革)不能配套的情况下,并税式改革是有一定风险的。即使从治标的角度讲,绝对量控制(定死征收的绝对额而多年不变,不搞什么“农民收入的百分之几”之类软性的相对指标,财政上厉行“量入为出”而杜绝“量出制入”)也比并税式改革更重要。能控制住绝对量,再用并税式改革来防止征收额流失才有意义。

上一篇:乡镇人大工作汇报材料下一篇:乡镇平安创建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