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污染治理技术

2022-07-04

第一篇:海洋污染治理技术

利用生物技术治理环境污染

木合塔尔.麦麦提生物技术08-2班20082753

利用生物技术治理环境污染

随着工业生产以及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排放的污染物大大增加,加之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一些地区经常发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公害事件。因此,利用生物技术治理环境污染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新课题。本文介绍了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针对不同污染类型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促进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相结合,全面提高环境质量。

环境污染主要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不同的概念划分,环境污染主要分为 五种类型: 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等;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物 理污染、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 ;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固体废物污染 、废水污染、废气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按污染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生产污染和生活污染;按污染物的分布范围又可分为全球性污染、区域性污染、局部性污染等。

1.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一系列生物高新技术的总称,它是以DNA分子技术为基础的新兴科技。现在不仅在农作物改良、医药研究、食品工程方面利用现代生物技术, 而且在治理环境污染和环境生物监测等方面现代生物技术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80年代开始生物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已普遍受到世界各国和民间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发展十分迅猛。与传统方法

比较,生物治理方法具有许多优点。

(1)利用生物技术降解污染物的分子结构,是处理垃圾废弃物最有效的方法,降解之后的物质还可以利用生物工程作为原料重新利用。这样不仅把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减轻到最小程度,既做到一劳永逸不留下长期污染问题,同时也对垃圾废弃物进行了资源化利用。

(2)生物发酵技术对污染物质进行发酵处理,将污染物质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稳定物质,

例如转化为水、二氧化碳、甲烷气体和氮气等,这种方法可以一步到位,避免污染物的多次转移而造成重复污染,因此生物技术是一种既安全又彻底消除污染的手段。

(3)以酶促反应为基础的生物化学过程是一种新的生物技术,作为生物催化剂的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其反应过程可以在常温常压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廉、效果好、过程稳定、操作简便等优点。

可见,今天的生物技术已是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的有效方法,不仅能够把各种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理,还能起到变废为宝的效果。

2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治理环境污染

2.1运用固定化酶对污水进行净化

我们都知道污水中有毒物质含有多种成分,其中有重金属、有机磷、氰化物、有机汞、有机酸、醛、醇、各种酚类及蛋白质等等。

生物技术上利用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处理污水,就是净化污水的生物方法之一。固定化酶又称水不溶性酶,它可以通过物理吸附法或化学键结合法使水溶性酶和固态的不溶性载体相结合, 将酶变成不溶于水但仍保留催化活性的衍生物,微生物细胞是一个天然的固定 化酶反应器,用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直接将微生物细胞固定。国内外用该方法处理污水得到了成功,以共价键结合法固定干多孔玻璃及硅珠上,制成酶柱,用于处理对硫磷废水,去除率达95%以上;在降解合成洗涤剂中的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方面,降解率和酶活性保存率均在90%以上。 生物曝气滤池处理生活污水及资源化利用技术.集生物处理和过滤两种功能于一体,出水水质优良,是一种高效的新型生物反应器,极适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2.2生物修复被污染的土壤

污染土壤的主要成分是重金属。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和植物作用,削减、净化土壤中重金属或降低重金属的毒性。修复原理:通过酶促反应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化学结构,达到固定重金属或解毒的效果,降低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通过生物吸收、代谢达到对重金属的削减、净化与固定作用。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过程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激发微生物的活性,由此可以改善土壤的生态结构。

2.3研究生物塑料消除白色污染

农用地膜和废弃塑料很难降解,有的可以保存几十上百年时间,是

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成分之一。据估计我国土壤、沟河中塑料垃圾有几百万吨左右。有些微生物能产生与塑料类似的高分子化合物即聚酯,而聚酯是微生物内源性贮藏物质,用发酵方法进行生产,聚酯地膜和塑料不仅可被生物降解,而且熔点高弹性好、不含有毒物质,在农业和医学等许多领域有极好的应用前景。科学家正在用重组DNA技术对相关的微生物进行改造,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加速推广。 废弃塑料和农用地膜经久不化解,估计是形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成分。据估计我国土壤、沟河中塑料垃圾有百万吨左右。塑料在土壤中残存会引起农作物减产,若再连续使用而不采取措施,十几年后不少耕地将颗粒无收,可见数量巨大的塑料垃圾严重影响着生态和环境,研究和开发生物可降解塑料已迫在眉睫。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一方面可以广泛地分离筛选能够降解塑料和农膜的优势微生物、构建高效降解菌,另一方面可以分离克隆降解基因并将该基因导入某一土壤微生物(如:根瘤菌)中,使两者同时发挥各自的作用,将塑料和农膜迅速降解。同时,还需大力推行可降解塑料和地膜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有些微生物能产生与塑料类似的高分子化合物即聚酯,这些聚酯是微生物内源性贮藏物质,可以用发酵方法进行生产,由此形成的塑料和地膜因有可被生物降解、高熔点、高弹性、不含有毒物质等优点而在医学等许多领域有极好的应用前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量,人们正在用重组DNA技术对相关的微生物进行改造,此方面目前一个研究热点是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聚-β羟基烷酸(PHAs),研究人员正设法构建出自溶性PHAs生产菌种,即将PHAs重组菌进行发酵,在积累大量的PHAs后,

加入信号物质,使裂解蛋白产生,细胞壁破坏,PHAs析出,以简化胞内产物PHAs的提取过程,降低提取成本。

2.4 用生物农药的方法消除化学农药的污染

使用的化学杀虫剂据测试约有80%残留在土壤中,特别是氯代烃类农药是最难分解的,经生态系统造成滞留毒害作用。要想彻底消除化学农药的污染,最好全面推广生物农药。现在人们正在利用重组 DNA技术克服其缺点来提高杀虫效果,例如目前病毒杀虫剂的一个研究热点是杆状病毒基因工程的改造,人们正在研究将外源毒蛋白基因如编码神经毒素的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中以增强杆状病毒的毒性;将能干扰害虫正常生活周期的基因如编码保幼激素酯酶的基因插入到杆状病毒基因组中,形成重组杆状病毒并使其表达出相关激素,以破坏害虫的激素平衡,干扰其正常的代谢和发育从而达到杀死害虫的目的。

2.5含油污泥高新生物处理技术

对于我国大中型油田,炼油场,石化企业等行业中含油污泥,炼油浮渣等进行生物治理,通过生物处理达到回收石油资源和污泥达标排放。

2.6高新生物工程技术处理油脂化工废水

利用来自于自然界又经培养驯化的功能菌株,根据废水和污水的不同性质,组成,配制不同菌株,通过发酵培养形成多功能复合型菌液,用于油脂化工,化工有机废水,食品,印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处理。

2.7油田,炼油废水高新生物处理技术

通过对大中型油田,炼油场废水石油污染物样品采集,降解微生

物菌株的分离,筛选,获得石油降解优势微生物,针对含油废水的不同水质特征,选用不同的微生物菌剂处理,使其稳定达标排放。

第二篇:大气、水体、噪声、土壤污染的主要治理技术

环境影响评价作业

——大气、水体、噪声、土壤污染的主要治理技术

班级:规划1141班

姓名:莫振淳

学号:14号

目录

一、大气污染的主要治理方法............................................................................ 3

(一)烟气脱硫方法.................................................................................... 3

(二)有机废气的净化................................................................................ 4 1.污染物的性质..................................................................................... 4 2.污染物浓度......................................................................................... 4 3.生产的具体情况以及净化要求 ........................................................ 5 4.经济性 ................................................................................................ 5

(三)除尘技术............................................................................................ 5

二、水体污染的主要治理方法............................................................................ 5

(一)物理处理法........................................................................................ 5

(三)生物处理法........................................................................................ 6

三、 噪声污染的主要治理方法.......................................................................... 6

(一)控制声源............................................................................................ 6

(二)控制传播............................................................................................ 6

(三)个人防护............................................................................................ 6

四、土壤污染的主要治理方法............................................................................ 7

(一)土壤污染的预防措施........................................................................ 7 1.科学地利用污水灌溉农田 ................................................................ 7

2.合理使用农药,积极发展高效低残留农药 .................................... 7 3.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 ................................................................ 7 4.提高公众的土壤保护意识................................................................. 8

(二)土壤污染的治理措施........................................................................ 8 1 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 8 2.污染土壤治理的化学方法................................................................. 8 3.增施有机肥料..................................................................................... 9 4.调控土壤氧化还原条件..................................................................... 9 5.改变轮作制度..................................................................................... 9 6.换土和翻土......................................................................................... 9 7.实施针对性措施............................................................................... 10

一、大气污染的主要治理方法

(一)烟气脱硫方法

烟气脱硫法是工业行业大规模应用的、有效的脱硫方法。脱硫技术可分为干法、半干法和湿法三种。

干法脱硫工艺主要是利用固体吸收剂去除烟气中的SO2,一般把石灰石细粉喷入炉膛中,使其受热分解成CaO,吸收烟气中的SO2,生成CaSO3,与飞灰一起在除尘器收集或经烟囱排出。干法脱硫的最大优点是治理中无废水、废酸的排出,减少了二次污染;缺点是脱硫效率低,设备庞大。

湿法烟气脱硫是采用液体吸收剂在离子条件下的气液反应,进而去除烟气中

的SO2,系统所用设备简单,运行稳定可靠,脱硫效率高。湿法脱硫所用设备比较简单,操作容易,脱硫效率高;但脱硫后烟气温度较低,设备的腐蚀较干法严重。

(二)有机废气的净化

在石油及其产品的加工、储存、运输过程中,排放出含有各种有机污染物的废气,这些污染物包括烃类及其衍生物,如醇、酚、醚、芳香族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等,可采用吸附法、燃烧法、液体吸收法、冷凝法和浓缩法等净化和回收的方法。在做方法选择时,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考虑的因素大致如下:

1.污染物的性质

利用有机污染物易氧化、易燃烧的特点,可采用催化燃烧或直接燃烧的方法;而卤代烃的燃烧处理,则需要考虑燃烧后氢卤酸的吸收净化措施;利用有机污染物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以及与其他组分在溶解度上的差异,可采用物理吸收或者化学吸收的方法来达到净化或提纯的目的;利用有机污染物能被某些吸附剂吸附的原理,可采用吸附方法来净化有机废气。

2.污染物浓度

含有机化合物的废气,往往由于浓度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净化方案。例如,污染物浓度高时,可采用火炬直接燃烧(不能回收热值)或者引入锅炉、工业炉直接燃烧(可回收能量)。而浓度低时,则需要补充一部分燃料,采用热力燃烧或者是催化燃烧。污染物浓度较高事,也不宜直接采用吸附法,因为吸附剂的容量往往很有限。

3.生产的具体情况以及净化要求

结合生产的具体情况来考虑净化方法,有时可以简化工艺。例如,棉纶生产中,用粗环己酮、环己烷作为吸收剂,回收氧化工序排除的尾气中的环己烷,由于粗环己酮、环己烷本身就是生产的中间产品,因而不必再生产洗手液,令其返回生产流程即可;用氯乙烯生产过程中的三氯乙烯作吸收剂,吸收含有氯乙烯的尾气,也具有同样的优点。另外不同的净化要求,往往有不同的最佳净化方案。

4.经济性

经济性是废弃净化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包括设备投资和运转费两个方面。最佳的方案应该尽量减少设备费和运转费。方案中,尽可能回收有价值的物质或者热量,可以减少运转费,有时还可获得经济效益。

(三)除尘技术

从废气中将颗粒物分离出来并加以捕集、回收的过程称为除尘。根据除尘机理的不同,除尘器可分:机械除尘器(重力沉降室)、湿式除尘器、电除尘器、布袋式除尘器等。

二、水体污染的主要治理方法

(一)物理处理法

是指利用物理作用,处理废水中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它包括筛滤(截留)、沉淀(重力分离)、气浮、离心分离等。

(二)化学处理法

通过化学反应改变废水中污染物的特性,使其从废水中去除。包括混凝、中和、化学氧化和还原、电解法、吸附法、电渗析法等。

(三)生物处理法

利用微生物新陈代谢功能,使污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降解并转化为无机物,最终使污水得以净化。根据利用的细菌种类的不同,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大类。

(四)污泥消化

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副产品,如不加以妥善处理,就会造成二次污染。需要对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处理。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消化气(即沼气)。

(五)污水处理流程

污水中的污染物质是多种多样的,往往需要通过由几种方法组成的处理系统,才能达到满意的程度。按处理程度划分,污水处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三、噪声污染的主要治理方法

(一)控制声源

最根本的措施,其控制方法有:选择适宜的噪声源设备;加强润滑和维护;改进设备的支承;降低流体喷射速度等。

(二)控制传播

在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可以采取使用吸声材料和消声装置、采用隔声装置、隔振和减振等措施。

(三)个人防护

可以使用耳塞、防护棉、耳罩、防声头盔等防护用具来防止噪声传入人耳。

四、土壤污染的主要治理方法

我国土壤污染问题的防治措施土壤污染的防治包括二个方面:一是“防”,就是采取对策防止土壤污染;一是“治”,就是对已经污染的土壤进行改良、治理。

(一)土壤污染的预防措施

1.科学地利用污水灌溉农田

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有些工业废水可能是无毒的,但与其他废水混合后,即变成了有毒废水。因此,利用污水灌溉农田时,必须符合《不同灌溉水质标准》,否则,必须进行处理后,符合标准要求后方可用于灌溉农田。

2.合理使用农药,积极发展高效低残留农药

科学地使用农药能够有效地消灭农作物病虫害,发挥农药的积极作用。合理使用农药包括:严格按《农药管理条例》的各项规定进行保存、运输和使用。使用农药的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农药的有关知识,以合理选择不同农药的使用范围、喷施次数、施药时间以及用量等,使之尽可能减轻农药对土壤的污染。禁止使用残留时间长的农药,如六六

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发展高效低残留农药,如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这将有利于减轻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3.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

为了既能有效地防治农业病虫害又能减轻化学农药对的污染,需要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方法,利用益鸟、益虫和某些病原微生物来防治农林病虫害。例如,保护各种以虫为食的益鸟;利用赤眼蜂、七星瓢虫、蜘蛛等益虫来防治各种粮食、棉花、蔬菜、油料作物以及林业病虫害;利用杀螟杆菌、青虫菌等微生物来防治玉米螟、松毛虫等。利用生物方法防止农林病虫害具有经济、安全、有效和不污染的特点。

4.提高公众的土壤保护意识

土壤保护意识是指特定主体对土壤保护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包括特定主体对土壤本质、作用、价值的看法,对土壤的评价和理解,对利用土壤的理解和衡量,对自己土壤保护权利和义务的认识,以及特定主体的观念。在开发和利用土壤的时候,应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工作,使广大干部群众都知道,土壤问题是关系到国泰民安的大事。让农民和基层干部充分了解当前严峻的土壤形势,唤起他们的忧患感、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土壤污染的治理措施

1.土壤污染生物修复方法

土壤污染物质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或植物吸收而被净化。蚯蚓是一种能提高土壤自净能力的动物,利用它还能处理城市垃圾和工业废弃物以及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因此,蚯蚓被人们誉为“生态学的大力士”和“净化器”等。积极推广使用农药污染的微生物降解菌剂,以减少农药残留量。利用植物吸收去除污染:严重污染的土壤可改种某些非食用的植物如花卉、林木、纤维作物等,也可种植一些非食用的吸收重金属能力强的植物,如羊齿类铁角蕨属植物对土壤重金属有较强的吸收聚集能力,对镉的吸收率可达到10%,连续种植多年则能有效降低土壤含镉量。

2.污染土壤治理的化学方法

对于重金属轻度污染的土壤,使用化学改良剂可使重金属转为难溶性物质,减少植物对它们的吸收。酸性土壤施用石灰,可提高土壤pH值,使镉、锌、铜、汞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从而降低它们在土壤中的浓度,减少对植物的危害。对于硝态氮积累过多并已流入地下水体的土壤,一则大幅度减少氮肥施用量,二则

配施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等化学抑制剂,以控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大量累积。

3.增施有机肥料

增施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既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特别是土壤胶体性质,又能增大土壤容量,提高土壤净化能力。受到重金属和农药污染的土壤,增施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胶体对其的吸附能力,同时土壤腐殖质可络合污染物质,显著提高土壤钝化污染物的能力,从而减弱其对植物的毒害。

4.调控土壤氧化还原条件

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重金属变价元素在土壤中的行为,能使某些重金属污染物转化为难溶态沉淀物,控制其迁移和转化,从而降低污染物危害程度。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即Eh值,主要通过调节土壤水、气比例来实现。在生产实践中往往通过土壤水分管理和耕作措施来实施,如水田淹灌,Eh值可降至160mv时,许多重金属都可生成难溶性的硫化物而降低其毒性。

5.改变轮作制度

改变耕作制度会引起土壤条件的变化,可消除某些污染物的毒害。据研究,实行水旱轮作是减轻和消除农药污染的有效措施。如DDT、六六六农药在棉田中的降解速度很慢,残留量大,而棉田改水后,可大大加速DDT和六六六的降解。

6.换土和翻土

对于轻度污染的土壤,采取深翻土或换无污染的客土的方法。对于污染严重的土壤,可采取铲除表土或换客土的方法。这些方法的优点是改良较彻底,适用于小面积改良。但对于大面积污染土壤的改良,非常费事,难以推行。

7.实施针对性措施

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主要通过生物修复、使用石灰、增施有机肥、灌水调节土壤Eh、换客土等措施,降低或消除污染。对于有机污染物的防治,通过增施有机肥料、使用微生物降解菌剂、调控土壤pH和Eh等措施,加速污染物的降解,从而消除污染。总之,按照“预防为主”的环保方针,防治土壤污染的首要任务是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防止新的土壤污染;对已污染的土壤,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改良土壤,防止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第三篇: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 水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又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储库,对环境具有一定的敏感性。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进入水体环境中的污染物质越来越多,这些污染物给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许多问题。特别是随着采矿、冶炼、化工、电镀、电子、制革等行业的发展,以及民用固体废弃物不合理填埋和堆放,重金属污染物事故性排放以及大量化肥、农药的施用,使得各种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水体。重金属污染物难以治理,它们在水体中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和难降解性。重金属在水体中积累到一定的限度就会对水体―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系统产生严重危害,并可能通过食物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类的自身健康。因此水体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而如何科学有效地解决重金属对水体的污染已经成为广大环保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关键词: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途径

1 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危害

1.1 污染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农业的迅猛发展, 我国绝大多数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较突出的水质问题, 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垃圾、被污染的土壤、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以及大气沉降物不断排入水中, 使水体悬浮物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急剧升高。对我国各大湖泊的调查结果表明, 近年各种重金属污染呈上升趋势, 已经开始影响到水体的质量。广东省浈水河水体由于铅锌矿区的矿尾砂和矿区废水的排放, 沉积物及悬浮物中Pb、Zn、Cd 含量较高, 导致下游地区的污染隐患。湖南吉首市湖泊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水体中的大肠菌群已严重超标, 重金属含量也超过国家标准。对作为饮用水源的城市河流污染物监测结果表明, 城市河流有18.46%的河段面总Cd 含量超过Ⅲ类水体标准。从我国七大水系的调研结果可以看出,1995 年长江水系Cd 污染仅次于Hg、COD、BOD 和挥发酚; 黄河水系有16.7%的断面总Cd 含量超标; 淮河干流总Cd 含量超标率为16.7%; 海滦河总Cd 含量平均超标率为16.7%~83.9%;大辽河水系污染较轻,在对所统计的26个国控湖泊、水库的监测中发现了不同程度的Cd 污染问题,污染程度仍次于Hg污染。1991~1995年有关部门对国内城市河流、七大水系及湖泊水库的监测中发现Cr和Pb是比较普遍的重金属污染物。水体中的重金属通过直接饮水、食用被污水灌溉过的蔬菜和粮食等途径进入人体, 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1.2 污染危害

重金属进入水生生态系统后,分布于水生生态系统的各个组分中,对生态系统各组分产生影响(即生态效应)。当生物体内重金属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就会出现受害症状,生理受阻、发育停滞,甚至死亡,并使整个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受损、崩溃。

1. 2. 1 对水生动物的危害

研究结果表明Cd对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重金属

(Cd 等)对鱼大脑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重金属进入水体后,可能会对水生动物的生长发育、生理代谢等过程产生一系列的影响。Cu、Zn、Pb、Cd 复合污染对鲫鱼DNA 合成有抑制作用。一定离子浓度的Zn、Pb、Cu、Cd 会影响鱼类胚胎发育并可能导致胚胎畸变。Ni 对淡水纤毛虫有急性毒性。Zn、Cu、Mn 的积累对鱼性别、身长有一定影响。海水重金属离子(Cu2+、Zn2+、Cr6+)含量超过一定浓度会引起文昌鱼中毒,使其身体渐成弯曲状而死亡。此外,有研究显示重金属对水生动物的遗传表达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重金属(Cu、Zn)毒性对鲤鱼和罗非鱼金属硫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罗非鱼暴露于重金属离子中,鳃和肝脏中金属硫蛋白mRNA 的表达受到显著影响。

1. 2. 2 对水生植物的危害

藻类是水体的初级生产者,在水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可以利用藻类及水生生物的敏感性来监控水体的重金属污染。众多研究表明,重金属对水生植物的生长能产生一定的毒害。研究发现重金属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后,一旦被藻类吸收,将引起藻类生长代谢与生理功能紊乱,抑制光合作用,减少细胞色素导致细胞畸变、组织坏死,甚至使藻类中毒死亡,改变天然环境中藻类的种类组成。Cd 能破坏某些绿藻的叶绿素,引起光合作用下降,并对斜生栅藻和蛋白核小球藻呼吸作用产生影响,抑制苹果酸脱氢酶活性。一定浓度的Cd 能诱导硝酸还原酶活性,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从而破环其抗氧化防御系统。

1. 2. 3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重金属进入人体后,不易排泄,逐渐蓄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毒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影响胎儿正常发育、造成生殖障碍、降低人体素质等。重金属(例如Pb、Se、Mn 等)通过水体直接或间接进入食物链后,能严重地耗尽体内贮存的Fe、维生素C 和其他必需的营养物质,导致免疫系统防御能力的下降,子宫内的胚胎生长停滞和其他一些残疾。重金属能抑制人体化学反应酶的活动,使细胞质中毒,从而伤害神经组织,还可导致直接的组织中毒,损害人体解毒功能的关键器官肝、肾等组织。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Cr、Co、Ni、Cd、Se 等重金属元素均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危险。

2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治理途径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日趋严重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除严格控制各种污水的排放外,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净化被污染的水体,并实现废水的再生回用。 2. 1 物理方法

2. 1. 1 蒸发法

蒸发法的原理是通过使水蒸发而浓缩电镀废水,工艺成熟简单,可实现水的回用和有用重金属的回收,但耗能大,杂质含量高,会严重干扰重金属资源回收。 2. 1. 2 换水法

换水法是将被重金属污染的水体移去,换上新鲜水,水量一般要求较小,应用局限性明显。

2. 1. 3 稀释法

稀释法就是把被重金属污染的水混入未污染的水体中,从而降低重金属污染物浓度。此法适于轻度污染水体的治理。当重金属污染物在这些水体中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生活在其中的生物就会受到重金属的影响,发生病变和死亡等现象。所以这种处理方法

目渐渐被否定。 2. 2 化学方法

2. 2. 1 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的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使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重金属转变为不溶于水的重金属化合物,通过过滤和分离使沉淀物从水溶液中去除,包括中和沉淀法、中和凝聚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钡盐沉淀法、铁氧体共沉淀法等。产生的沉淀物必须很好地处理与处置,否则会造成二次污染。

2. 2. 2 电解法

电解法是利用金属离子在电解时能够从相对高浓度的溶液中分离出来的性质,主要用于电镀废水的处理。缺点是耗能大,废水处理量小,不适于处理较低浓度的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 2.3 物理化学方法

2. 3. 1 吸附法

吸附法是一种常用来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方法,一些天然物质或工农业废弃物具有吸附重金属的性能,可降低重金属废水的处理费用。但由于存在后处理问题,限制了它们的工业化应用。

2. 3. 2 离子还原法、离子交换法

离子还原法是利用化学还原剂将水体中的重金属还原,将其形成难以污染的化合物,从而降低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减轻危害。离子交换法是利用重金属离子交换剂与污染水体中的重金属物质发生交换作用,从水体中把重金属交换出来,达到治理目的。这类方法处理费用较低,操作人员不直接接触重金属污染物,但适用范围有限,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此外,应用于重金属污染水体治理的物理化学方法还包括溶剂萃取法、膜分离技术法等。 2. 5 生物方法

2. 5. 1 植物

重金属污染水体的植物修复是指通过植物系统及其根系移去、挥发或稳定水体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或降低污染物中的重金属毒性,以达到清除污染、修复或治理水体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按其机理可分为植物挥发、植物吸收和植物吸附。目前已发现700 多种重金属超量积累植物( hyper accumulator ) 。这些超量积累植物具有较高的重金属临界浓度,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中能够良好生长。但是,由于生长缓慢、生物量小,又极大地限制了其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价值。对于用作修复的植物,其生物量的增加、生长周期的缩短、积累的机理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 5. 2 动物

水体底栖动物中的贝类、甲壳类、环节动物以及一些经过优选的鱼类等对重金属具有一定富集作用。如三角帆蚌、河蚌对重金属( Pb2+ 、Cr2+ 、Cu2+ ) 具有明显自然净化能力。此法的应用局限性在于需要驯化出特定的水生动物,处理周期较长,费用高,且后续处理费用较大,推广较困难。目前水生动物主要用作环境重金属污染的指示生物,用于污染治理的不多。

2. 5. 3 微生物

目前,重金属废水处理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微生物治理方法主要有微生物絮凝法和生物吸附法。

2. 5. 3. 1 微生物絮凝法

微生物絮凝法是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进行絮凝沉淀的一种除污方法。至今发现的对重金属有絮凝作用的微生物有12 种。实验表明,用硫酸盐还原菌培养液作为净化剂,可使电镀废水中铬的含量由44. 11 mg/ L下降到5. 365 mg/ L。近年来,多菌株共同培养的生物絮凝剂,因其可促进微生物絮凝剂的产生且絮凝效果好,成为研究热点。用微生物絮凝法处理废水安全、方便、无毒,不产生二次污染,絮凝效果好,絮凝物易于分离,且微生物生长快,易于实现工业化。此外,微生物可以通过遗传工程、驯化或构造出具有特殊功能的菌株。因此微生物絮凝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 5. 3. 2 生物吸附法

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利用微生物制成生物吸附剂来处理重金属污染的水体。生物吸附剂是利用一些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并以这些微生物为主要原料,通过明胶、纤维素、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等材料固定化颗粒制得。用固定化细胞作为生物吸附剂与直接用游离微生物处理相比,可以提高生物量的浓度,提高废水处理的深度和效率,大大减少吸附! 解吸循环中的损耗,固液相分离容易,吸附剂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增强,使用周期明显延长,降低成本。若将多种对不同金属具有不同亲缘性的微生物固定化后,分别填装组成复合式的生物反应器,则可用于处理含多种污染成分的废水。

生物吸附应用于重金属废水的净化在工艺上是可行的,在技术上更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和竞争力,无论是吸附性能、p H 值适应范围还是运行费用等方面都优于其他方法。

3 展望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微生物具有容易发生变异的特点,随着新污染物的产生和数量的增多,微生物的种类可随之相应增多,更加呈现出多样性。这使其有别于其他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微生物的作用独树一帜。微生物修复法具有成本低、效益高、反应条件温和、无二次污染,在恢复水体功能的同时可以增强水体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等许多优点。另外,通过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应用,可使微生物具有更强的吸附、絮凝、整治修复能力。因此微生物治理法无论对于环境的改善还是有限资源的再利用都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保总局. 2000年环境状况公报[ J ] . 环境教育,2001,(4) . [2] 刁维萍,倪吾钟,倪天华,等.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评价[ J ] .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4,11(3) : 1-5 .

[3] 贾燕,汪洋. 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的概况及前景展望[J].中国西部科技: 学术版,2007, (4) : 10-13.

[4] 孟多,周立岱,于常武. 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J]. 辽宁化工,2006,35(9): 534-536.

[5] 汤岳琴,林军,王建华. 生物吸附研究进展[ J] . 四川环境,2001,20( 2) : 12-17.

第四篇:中煤金海洋2月份安全技术隐患排查治理会议纪要

中煤集团山西金海洋能源有限公司

业务办公会议纪要

〔2014〕号签发人:杨伯达

会议时间:2014年2月24日

会议地点:煤矿管理中心视频会议室

主 持 人:杨伯达

参会人员:汪月伟范扩李文亮刘新德孟璋

靳朝阳张本军王成文郭文明毛建新

董淑文马振文安帅殷全山王善良

訾宪新郝鸿儒周春友张宇翔安胜利

刘日刚王润斌杨杰陈立高狄应龙

王飞帮

会议内容:月度技术例会及技术隐患排查与处理计划审查

2月24日,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杨伯达,组织公司

安监局、煤矿管理中心、各煤矿、煤炭洗运中心、永皓电厂等单位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召开了2月份技术例会和3月技术隐患排查会议,会议听取了各单位2月份技术工作、技术隐患治理及3月份技术隐患排查处理计划情况的汇报,并对3 1

月份技术隐患排查及处理计划进行了审查,就3月份各煤矿技术工作做了安排和部署。会议纪要如下:

一、关于2月份技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会议对2月份各单位技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总结,充分肯定了各单位技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也重点指出了个别单位在技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上存在的问题。比如:技术隐患内容找得不准、不全面,参加隐患排查业务会议的各专业人员不全等。

各单位在2月技术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组织召开了技术隐患排查治理专题会议,对3月份各系统、各专业进行了全面的技术隐患排查、梳理和分析,制定了技术隐患综合治理方案与实施计划,明确了隐患等级、治理措施、整改治理责任人和治理完成时限,该项工作总体开展较好,对各矿当前的安全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推进作用。

二、3月份重点技术工作安排

针对2月份技术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结合3月份技术隐患排查内容,3月份技术工作安排如下:

1、五家沟矿

1)抓好北翼回风大巷和5214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工作,严格按照探放水设计进行施工,在临近断层及地质构造异常区要加大探放水力度,确保施工安全。

2)要加快北翼大巷岩巷段的施工进度,使北翼采区尽快

形成系统,3月份必须做到主运和辅运两个掘进头同时开工。

3)3月份,北翼回风大巷、5207顺槽、5214辅运巷掘进期间沿断层或在断层破碎带中施工,期间要加强顶板管理,及时根据顶板情况调整巷道支护方式。

2、马营矿

1)9#煤东翼主运大巷已遇断层,需做好断层探查工作,查明断层的走向、落差、倾角等,为9107运输顺槽位置的确定提供依据。

2)加快9105工作面的排水工作,要求在2月底前排水结束,3月10日前,完成与腰寨煤矿老巷道隔绝的密闭工作。

3)加快4煤火区治理进度,3月份要查清火区范围,确定可行的治理方案,并尽快实施。

3、南阳坡矿

1)加快6101工作面调试工作,使6101面尽快达到生产条件,以确保3月份矿井产量的完成。

2)要加快6#煤回风大巷前方老巷的探查及积水排放力度,以尽快确定6煤总回的施工方案。

3)加快6#煤采区水仓主排水设备的安装工作,3月5日6煤层排水系统要投入运行,保障6101面按时回采。

4、元宝湾矿

1)3月底前,完成6104首采面上方4煤老空区的探查工作,保证6104面按期安全回采。

2)加快推进406火区的治理工作,尽快同山西先导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联系确定治理方案。

3)抓紧完成矿井永久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及

6、9煤主运系统的安装工作,3月份具备试运转条件。

4)对上漫沟风井工业场地防洪设施进行健全完善,确保安全。

5、高山矿

1)按照技改工程优先的原则合理确定施工顺序,要尽快对矿井永久供电、排水系统进行完善,3月份应首先安排5煤辅运大巷,

5、8煤回风斜井,主斜井井底清捞巷等工程的施工。

2)3月份要开展对地面存在的河沟进行排查,以尽快确定治理方案,保证巷道安全施工。

3)与设计单位沟通,商定取消5煤采区排水系统的可行性,拟在主斜井井底附近适当位置打立孔,将5煤层的矿井水排到8煤层,再通过8煤层的矿井永久排水系统排到地面。

6、元堡矿

1)矿井受奥灰承压水的影响,元堡矿大部分回采工作面存在带压开采问题,要求矿方委托有资质的科研(或设计)单位制定带压开采条件下的开采方案,审查通过后执行。

2)尽快开展矿井地面三维地震勘探工作,查明构造分布,为矿井采区及回采工作面的布置提供依据。

分送:公司领导,存档(2)。

中煤金海洋公司办公室2014年2月25日印发

第五篇:全国铅污染监测与控制治理技术交流研讨会

l OP—MS法测定中国北部湾海水中的Pb 钱碧华1,孙炯辉1,梁榕源2,黄水英1,王蕴1,刘晓艳1, 郭建青1,丘灿荣1,蔡明刚1,3★

l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海洋学系,厦门361005 2厦门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厦门361004 3厦f-J:k学亚热带海洋研究所,厦门361005 摘要:于2006年7’8月开展了中国北部湾的海水中重金属环境质量调查,并采用ICP-MS方法分析

了该半封闭海湾海水中Pb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夏季表层海水中Pb含量介于0.40’l-97 gg/L 之间,平均值为0.93 gg/L,基本符合国家一类水质标准;Pb的分布总体呈现出沿岸向外海逐渐升高的趋

势,主要受到沿岸输入和湾内环流的影响。此外,部分站位表层海水中Pb含量偏高,近年来该海域Pb 水平的升高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ICP-NtS;Pb:含量;分布;海水;北部湾 1.引言

作为一种毒性较大的生物非必需重金属元素,Pb在海洋中广泛、长期存在。其不仅危害海洋环境质

量,降低初级生产力,而且对海洋生物具有累积和放大等生物毒性效应,并能通过食物链并最终影响人类 健康:1训。 因此,对天然海水中Pb的测定方法的研究就具有较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由于开放海域水体中Pb含量

较低,且海水的基体成分较复杂,使得直接测定Pb的浓度比较困难。为了达到提高灵敏度及消除基体干

扰的目的,一般要进行预分离富集,后者主要包括溶剂萃取、共沉淀、离子交换等哺1。其中用得最多的是

溶剂萃取法,但该法缺点亦十分明显,例如采用手工操作,不仅费时,费试剂,而且操作较繁琐,重现性

差等等。有关Pb的测定方法方面,目前采用较多的主要有原子吸收光谱法嘲、原子荧光法H’、分光光度法

∽1及电化学分析方法n们等。上述方法各有优缺点,目前,ICP-MS方法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其简便快捷,

具有无需萃取浓缩,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线性好,且能同时分析多种元素等优点u¨。

北部湾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是重要的渔业水域之一。随着北部湾沿海地区的经济开发,沿海工矿企业

日益发展,海上油气田的勘探开采,海上运输日趋繁忙,已对该海湾环境质量及海洋生物资源构成一定的

影响u剐。为进一步了解北部湾水体中Pb水平的现状,本研究于2006年7’8月开展了该海域表层水体中

Pb含量与分布的调查,并对其污染水平和来源进行了初步分析。 2.采样与方法 2.1.调查海域

‘通讯作者.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06012)、福建省重点科技项目(2005Y021)、福建省海洋

与渔业局科技项目(0051.K37004,K47011),厦门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Y(舢09). 第一作者:钱碧华(1980-),女,硕士研究生,目前主要开展海洋环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 北部湾是南海西北部的一十半封闭海湾,其北接广西壮旗自治区,西邻越南,东至雷州半岛与海南海

南岛。北部湾面积约12 93万kf,平均水深40 m,最深达lOOⅢ。北部湾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冬季多东

北风,海面气温约20℃,湾外海水沿湾东倒北上,湾内水体则顺湾西南侧南下.遂形成逆时针环流;夏

季多西南风,海面气温高选30℃.湾内海流则形成一相反的顺时针环流。

阖㈡b。 4j厂。 一蕊珂 _ , {

帕j i’。 f

”、 。 f

”t、. 一毫≯

1…∞ …* "{ 1* …* …10

图1中国北部湾Pb含量的调查区域

Fi91The study ar∞ofPbcontentintkBeibuOu垃China

22.样品的采簋

于2806年7"8月对琼州海峡和南海岛三亚以西的北部湾水域和海南岛南部水域(即17。224 1.

105 j’ii0。E,如图l所示)开展海洋环境质量调盎,样品的采集、贮运均按《海洋监测规范j有关规定

进行o”。样品所需的聚乙烯采样瓶、水样瓶、聚乙烯过滤器及0 45 u mNuclepore滤膜等均需在(1+3)

硝酸中浸泡数日.用超纯水清洗干净后,再用聚乙烯袋包装好后特用。

采样时,用洁净的500mL聚乙烯小口瓶采集表层海水,并于船上实验室洁净台上用预处理好的0 45

umNuclepore滤膜过滤。弃去过澹后的前50mL海水后,其杂海水注^250mL聚乙烯样品瓶,用超纯肼吼

固定后,密封、冷藏、避光保存,带回实验室后,使用Agilent 7500i型ICP-MS分析测定。

2.3.海水中Pb水平的评价方法

研究海域表层海水中Pb的污染状况利用单园子评价法进行评估。《海承水质标准》(GB3097—1997)的

一娄标准中Pb的瞬值为1JIg/L。其计算公式如下:

l,r=Cu/Sj

其中:

I。一i点位j项污染物的质量指数:

Cu—i点位J项污染物的实测浓度平均值;

s,一j项污染物的评价标准限值。

3.实验部分 3.1.仪器和试剂

仪器:Agilent 7500i型ICP—MS:

试剂:标准试剂购自环保总局标准样品研究所,内标物购自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海水中微量元素

标样购自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HNOa使用屯子级;使用Mi l l ipore去离子水系统制备的去离子水配

制所有标准溶液。

3.2.仪器条件

调频发射功率:1300 w;等离子体气流速:15.0 L/min;载气流速:1.2 L/min;雾化室温度:2"C; 氧化物指标:<0.5%;双电荷指标:<1%。

3.3.海水的预处理

海水经0.45um微孔滤膜抽滤,用HNO。酸化使海水pH<2,后用去离子水稀释5倍。

3.4.工作曲线

由于海水的基体非常复杂,本实验采用加标法来降低海水基体干扰:用标准溶液配制成混标,再在已

稀释的酸化海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混标配制成工作曲线系列,并在标准中加入20船/L的金来消除汞的记忆

效应。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5。

3.5.内标

用Sc、Ge、In、Bi作内标物,所有的空白、标准溶液及测试样品中均在线加入内标,其浓度为1000

I-tg/L。

3.6.方法准确度

按本方法,对海水标准水样(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GBW 080040)进行了分析,其相对标准偏

差(RSD)为1.28%,表明本方法的准确度较高(表1)。

表1海水标准中Pb的测定结果(n=3)

Tab.1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lead in the seawater standard(n=3)

4.结果和讨论

4.1.北部湾表层海水中Pb的含量

表2列出了研究海域及国内主要相关海域水体中Pb的含量范围。北部湾39个站位的表层海水中Pb

含量为0.40、1.97 gg/L,平均值为1.01 Ug/L。石雅君等(1999)n43报道了我国渤海湾海水中Pb含量平

均值为4.26 Bg/L,明显高于本研究海域,说明目前北部湾周围工业污染相对仍较轻。廉雪琼等(2001)

n∞报道广西近岸海域海水中Pb含量范围为0.1’3.3 I.tg/L之间。此外,对海南岛附近三亚湾和海口湾海

水中Pb调查表明,二者的含量分别为0.29’2.01崛/Ln州和O.94“2.36斗g/Lu玎。可以看出,与其邻近的上

述沿岸海域相比,北部湾海水中Pb含量略低,但已较为接近,说明北部湾海水中Pb的含量受沿岸水体和 陆源污染的影响较大,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表2国内相关海域中表层海水溶解态Pb的含量

Tab.2 Contents of Pb in the surface seawaters from some sea area.China

单位:t.tg/L

另一方面,子涛(2003)沁’报道了南海海域Pb含量为0.006’O.2799/L,平均值为0.058 gg/L。蒲

家彬等(1995)n91报道了Pb的大洋背景值为0.001。0.0599/L。可见研究海域表层水中Pb的含量显著高

于边缘海及大洋海水。

4.2.北部湾海水中Pb的质量评价

研究海域表层海水中Pb的质量指数为0.40、1.97,其中在海南岛南部海域及西北侧海域均出现较明

显的超标现象,另外一些近岸站位表层海水中Pb的含量也超过海水一类标准。总体来看,研究海域表层

海水一定程度上受到了Pb的污染,站位超标率达到30.8%,但超标幅度不大,最大超标幅度为1.97。 4.3.北部湾表层海水中Pb的分布

图2为研究海域海水中Pb的水平分布图。在沿岸区域,Pb的分布基本表现出近岸高、远岸低的趋势。

但就总体分布趋势而言,最高值出现在海南岛南部海域的H14站;低值在涠洲岛西南海域的B15站;Pb

高值区多出现于湾中部及外湾海域,内湾海域反而含量较低。这说明北部湾表层海水中Pb的分布不仅受

到人为活动及陆源输入的影响,有可能很大程度上还受到环流及水团运移口叫等过程的作用。

5、结论

本研究于2006年7~8月开展了中国北部湾表层海水中Pb的含量与分布调查。研究采用ICP-MS法测

定海水中痕量Pb,具有分析简单快速、准确度高、灵敏度高且能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等优点。

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夏季表层海水中Pb含量介于0.40’1.97 gg/L之间,平均值为O.93 gg/L,基

本符合国家一类水质标准;但部分站位表层海水中Pb含量偏高,近年来该海域Pb水平的升高应引起重视。 表层海水中Pb的分布总体呈现出沿岸向外海逐渐升高的趋势,其分布主要受到陆源输入和湾内环流的影

响。

参考文献

【l】张正斌,陈镇东,刘莲生等.海洋化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144-152.

【2】GiordanoR,Arata P,Ciaralli L et a1.Heavy metals in mussels and fish from Italian coastal watem[J].

Marine Polludon Bulletin.199I,22(1):10—14.

【3】Schroeder,H.A.Thetrace elements and nutrition.London:Faber and Faber.1973.

【4】Somer,E.Toxic pomnfial of trace metals in foods.A review.Journal of Food Science,1 974,39:

【5】黄贻志。郑庆华,梁自强.离子交换一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海水中痕量铜、铅、锌、镉、铁、锰.热

带海洋.1992,1l(1):30—36.

F R M,Oliveirab R ica Acta Part 【6】Moreiraa R.Bo曜esb M.Spectrochim B,2005.60(5)。755-758.

【7】李贵峰.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海水中痕量铅.海洋环境科学,1997,16(2):78~80.

【8】潘振声。潘教麦.二溴对氯偶氮羧胂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铅.冶金分析,2007,27(1):54—56.

【9】肖新峰,张新申等.支撑液膜在线萃取富集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痕量铅.分析化学研

究简报.2006,6(6):855—858.

[10】杨春海,黄文胜,张升晖.基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存在下铅、银离子的高灵敏度电化学测定.

分析化学.2003,31(7):794-798.

[1 1]朱晨红.ICP-MS测定海水中的铅镉汞锌.上海计量测试.

【12]杨美兰,贾晓平,陆超华.北部湾主要经济鱼类体中的重金属【J】.海洋通报,1990,9(5):39-45.

【13】国家海洋局.《海洋监测规范》【Z】.北京:海洋出版社,1998.

[14]石雅君,崔晓建,陈斐.2003年上半年渤海湾海水环境质量初步分析.海洋环境保护.2004,1: 19-28.

f15]廉雪琼,王运芳,陈群英.广西近岸海域海水和沉积物及生物体中的重金属【A】.海洋环境科学,

200 1,20(2):59-62.

【16】陈志强,张海生,刘小涯.三亚湾和榆林湾海水溶解态Cu、Pb、Zn、Cd、Cr的分布[A].海洋

环境科学,1999,18(2):31—37.

[17】陈春华,王正方,吕海燕.海口湾海水重金属的行为特征.海洋学报,1999,2l(1):41~47.

[18】于涛.南海海水中溶解态铜、铅、锌、镉环境背景值的初步研究[A】.台湾海峡,2003,22(3):

329-333.

【19]蒲家彬,李宗品,傅云娜等.西部和南部太平洋表层海水中的重金属及有机沾污物m.海洋通报,

1995,14(2):35-41.

[20】L.Y Alleman,T.M.Church,R Gangufi et a1.Role of oceanic circulation on contaminant lead distribution in the South Atlantic.Deep-Sea Research 17,200 1(48):2855-2876.

Using ICP—MS to determinate dissolved lead of the surface seawater

i11 t11e Beibu Gull Cmna

Qian Bihual,Sun Jionghuil,Liang Rongyuan2,Huang Shuiyin91,Wang Yunl,

Liu Xiaoyanl,Guo Jianqin91,Qiu Canron91,Cai Minggan91’3

l Department ofOceanography,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China

2 Xiarne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Xiamen 361004,China

3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Oceanography,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China

Abstract: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of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the Beibu Guff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

July and August,2006,the contents ofdissolved lcad in the surface seawater were determined by ICP.MS

method.The concentration of dissolved lead ranged from 0.40 Ug/L tO 1.97¨g/L,晰th the mean value of 0.93

¨g/Lwhich is basically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Seawater Quality Standard I.The concentration of lead exhibits a

general increasing trend from coastal sea toward open sea,which is thought tO be affected by both the coastal

input and the water mass cycle.In addition.the concentration of lead in part of stations is a tittle higher than the

level in the Standard I.which ought tO be paid more attention Oil.

Keyword:112P-MS:lead;distribution;seawater;the Beibu GuIf

上一篇:孩子满月祝福短信下一篇:婚姻登记户籍证明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