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及趋势范文

2022-06-19

第一篇:行业分析及趋势范文

方便面行业分析及趋势

1958年8月25日,日清食品公司的创始人安藤百福销售了全球第一袋方便面——袋装 “鸡汤拉面”,从此一种新的食品开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方便面虽然在日本诞生,但却在我国茁壮成长,据世界方便面协会统计,2015年我国方便面消费量达到404.3亿份,名列榜首。不过,最爱吃泡面的当属韩国人,人均年消费量达72.8份,位列其后的为印度尼西亚(人均年消费51.9份)、越南(人均年消费51.9份)。

2011-2015年,我国方便面的消费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与此同时,我国O2O市场规模却是一路上扬,由2011年的213.7亿元上升为2015年的1615.5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65.8%。

有观点认为,方便面产销量与房地产有较大关联。从2000年至2008年,中国房地产迎来了连续、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作为方便面消费大军农民工的数量也出现了猛增。而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农民工数量走低,方便面市场也进入了有史以来最长的冬天。

如今,一二线城市房价火热,或许会带动方便面的销售。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都市人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方式也在随之改变和调整,方便食品越来越成为食品行业的新宠。新近调查显示,方便食品在主要超市、商场的经营比重已占到10%以上,是食品销售中比重最大的一块。

方便食品的种类很多,大致有以下四种:

一、即食食品:如各种糕点、面包、馒头、油饼、麻花、汤圆、饺子、馄饨等,这类食品通常买来后就可食用,而且各具特色。

二、速冻食品:把各种食物事先烹调好,然后放入容器中迅速冷冻,稍经加热后就可食用。

三、干或粉状方便食品:这些食品像方便面、方便米粉、方便米饭、方便饮料或调料、速溶奶粉等通过加水泡或开水冲调也可立即食用。

四、罐头食品:指用薄膜代替金属及玻璃瓶装的一种罐头。这种食品较好地保持了食品的原有风味,体积小,重量轻,卫生方便,只是价格稍高。

另外,还有一部分半成品食品,也算是方便食品。

一直以来,我国的方便食品产业就处于产品系列单一的困境中,方便面很大程度上就是方便食品的代名词,占方便食品90%的市场份额,而方便面中油炸面又占据90%的市场份额。方便食品家族的其他成员如粉丝、米线、方便饭、非油炸面、杂粮面等多个系列作为油炸面的补缺产品,占据方便食品市场10%的份额。 但近年来,米制方便主食也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方便米粉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已经逐步推开。方便粉丝作为方便面的市场补缺者,在过去的五年里得到了迅猛发展,尤其在发源地四川更是得到了长足发展。

速冻食品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其实用的便捷性。城市购物超市化,加速了速冻产业的发展。品牌企业稳定的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促进了速冻行业的健康发展,培育了成熟的消费市场。目前市场上主要的速冻食品品牌有“三全”、“思念”、“湾仔码头”,三者合计占据了近60%的市场销售份额,竞争也十分激烈。 虽然方便面之外的方便食品年销量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市场越做越大,但有调查显示,其他方便食品与方便面的重叠性并不高,其分流的消费者不足总量的8%。因而在一段时间内,方便面仍将是方便食品行业中当之无愧的主角。

下面主要围绕方便面行业来阐述方便食品行业的发展和趋势。 方便面行业的现状

目前,全世界每年方便面的消费额接近92亿美元,每年大约消费930亿包方便面。其中,亚洲国家占据了全球方便面消费份额的80%。在日本,85%的老百姓吃方便面。而中国已经成为方便面消费的大国,2009年中国大陆方便面总产量431.2亿包,已占全球的50%以上。

作为方便主食中的主力军——方便面产业在中国市场上,发展形势良好,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品牌效应非常明显,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也大大提高。 但是,在中国方便面行业在经历了连续18年的快速增长后,目前开始走下坡路。2008年开始,方便面以产量下跌10%、销售额增长10%的双开曲线,拉响产量下跌、增长放缓的警示。

受后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上半年在方便面产量下跌4%的同时,销售额下跌2%,首次显示双下行曲线。其中1-5月份袋面的销售额下降了8.78%,容器面下降了13.4%,方便面市场明显萎缩。这种全行业销售额的大幅下跌是方便面进入中国25年以来的首次。

方便面市场萎缩的同时,企业的低开工率和上半年下滑的业绩也都体现出整个行业在低位运行。数据显示,2008年年底还比较活跃并有赢利的中小企业,2009年上半年整体开工率不足20%,部分方便面龙头企业2009年上半年的业绩也不甚理想。其中方便面行业老大康师傅的方便面业绩虽仍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明显放缓,2008年康师傅方便面销售额同比上年增长额为32.86%,而2009年上半年销售增长额仅为9.36%,增长明显乏力。而今麦郎、统

一、白象等企业销售额度更呈现出下跌态势。

方便面市场的萎缩,除了行业自身发展已步入调整期之外,金融危机的影响,行业企业对产品结构的调整,整体行业缺乏创新,以及消费者对行业的信任危机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方便面行业整个市场。

2009年下半年,受经济形势好转的影响,方便面行业开始走出低谷,产销呈现逐渐上扬的趋势。2009年12月完成累计销量573.78万吨,比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1.53%。

中国方便面的萎缩,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行业遭遇了发展危机,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是行业下一轮高速发展的前兆,而今天整个行业正行走在拐点的边缘。

方便面行业的市场结构及特征

目前,国内方便面市场渗透率已经相当深厚,有关数据显示,67.5%的中国人在过去一年内吃过方便面。在行业下行的同时,市场上品牌的集中度也越来越高,市场的垄断趋势十分明显;产品向上的同时,渠道整体下沉。

整体来看,我国方便面市场呈现如下特点:

1.行业下行,发展空间依然巨大

目前方便食品企业在资本、技术、人才储备等方面的能力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加上国内市场拥有巨大的消费群体,都是我国方便面市场高速、良性增长的坚实基础。虽然从行业发展来看,业界有人认为国内方便面行业已经进入成熟阶段,但事实上这种成熟度与同属亚洲国家的日、韩相比还相差甚远。从人均消费来看,中国人均38份,韩国人均80份,日本人均50份。可见国内方便面市场的发展空间依然巨大。

2.市场集中度高,竞争格局基本形成 目前方便面市场上的主要竞品康师傅、今麦郎、白象、统一四大企业,2006年的市场占有率达57.4%,销售额占总量的66.17%;2007年的市场占有率高达61.4%,销售额占总量的72.4%。

低端小品牌在市场上的地位日渐下滑,而行业准入制度的实施又使其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威胁。

方便面市场的集中度非常高,仅康师傅一个品牌就占据了整个方便面市场的半壁江山,而且其品牌忠诚度达到了76%以上。统一是惟一能与康师傅抗衡的品牌,但消费者对其忠诚度仍与康师傅品牌差距较大。

从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和常食用率,也反映出目前方便面市场的垄断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寡头竞争也露出端倪。

3.产品升级,渠道下移二三线

2007年,中国方便面价格平均为每包0.75元,比2006略有增长(20060.72元)。由此可以看出,行业基于成本和原料的压力,加大了高端面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在很多市场,南街村、斯美特、鲁宝等企业的中档产品价格开始上扬。从2007年方便面行业的集体涨价事件,可以看出整个方便面行业的产业格局正在进行升级。

随着终端渠道的恶性竞争和互相挤压,各企业纷纷将渠道下沉,将争夺的战场逐渐推到二三线市场,不约而同将深度分销和对市场的精耕细作提上日程。市场数据显示,二三级城市的人们购买能力正逐步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方便面在农村早已不是几年前用来送礼的“奢侈品”,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快速消费品。过去二级以下市场尝试1.5元/包以上的中高价方便面的消费者约为10%,如今这个数字已经增加到30%。可以预见,未来方便面市场竞争将集中体现在打造产品结构和争夺销售渠道层面上。

4.市场细分与产品细分明显,消费群向小众分化

从目前市场上各厂家新产品的推广力度和推出速度来看,未来方便面市场的竞争优势,将集中体现在产品及市场的推广速度上。市场与产品细分的规模和程度化也越来越高。打造新概念引领市场消费潮流越来越成为方便面厂家的工作重心。实现产品细分和市场区隔,根据不同的地域和消费差异采用不同的产品组合,是生产厂家抢占优势的一个先决条件。

方便面发迹于大众市场,主流消费也在大众市场,但经过大众市场的激烈竞争之后,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就成为生产厂家的下一个目标,因而分众小众市场逐渐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分众是相对于地域的区隔来划分的,分众市场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口味的区域化,如今家乡人新推出一款非油正宗重庆酸辣面在全国各地都得到了消费者一致好评。小众是以消费人群购买力、消费习惯进一步细分的。

方便面市场的竞争格局

方便面已发展成为一个高度市场化和成熟化的行业,市场格局相对稳定。 目前方便面在城市中的份额逐渐趋于稳定和相对饱和,在广大农村虽然前景和空间相对广阔,但都同时面临诸多替代产品的份额分流。在原料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下,产业格局也在不断变化。高价面不断成熟的市场和价值的双重向上拉动,随着低价面被压到极致后的必然反弹,以新品为特征的1.2-1.5元的方便面将进入中价区,逐步形成高、中、低价方便面共存的市场格局。

从品牌集中度来看,方便面市场的集中度非常之高,仅康师傅和统一两个品牌就占据了整个市场份额的60%以上,其中康师傅占据了绝对优势。统一这两年发展乏力,战略多元频频不顺、新品研发步调缓慢、渠道上也颓势萎靡,内部人士视面业为鸡肋,更有行业人士预测统一可能出售面业板块,这无疑为行业的未来格局预留了诸多的可能和变数。

方便食品市场的巨大空间,吸引着新的竞争者不断涌入,使未来市场格局变数更大。2015年市场上横空出世家乡人,已经做足准备,内部已经构架了“方便面”这一新业务版块,除了非油炸正宗重庆酸辣面外,还有正宗重庆酸辣粉,云南过桥米线,老坛酸菜系列等。

非油炸方便面的乐观前景是吸引企业不断关注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油炸方便面巨头的规模、实力非常强大,但消费者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相对来说,非油炸方便面将是未来方便食品的主力军,方便面市场或将迎来新的变局。

在渠道方面,各企业纷纷下沉,抢占二三线市场,甚至致力于区域市场的深度精耕,因此终端争夺战变得异常惨烈。二线企业全面逼近一线企业,逐步动摇一线的市场份额。

然而,随着经济运行体制的变革,市场竞争的变化,方便食品的既有渠道也随之悄悄改变。一些具有成本—收益比较优势、能够提供适应性效率的新渠道脱颖而出,进一步推动渠道的扩散,使之成为一定时期行业的主流模式。

第二篇:2013医药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据《2013-2017年中国医药行业全景调研与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2013年1-2月,其中,中西药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7%,低于2012年12月21.4%及2012年全年23.0%的同比增长;也低于2012年1-2月时21.5%的同比增长(2011年12月:27.2%,2011年全年21.5%)。

中西药品零售额是规模以上企业的零售额,其绝对值意义不大。医药行业加速整合,规模以上企业医药的增速较社会整体增速高。自2012年10月份,我们就开始担忧医药行业增速的下滑。由于年底翘尾因素影响,1-2月份的零售额增长往往比上年12月份的低,如2012年1-2月21.5%的同比增长低于2011年12月27.2%的同比增长。但是,2012年12月底的翘尾因素并不明显(2012年12月同比增长21.4%,11月同比增长19.8%),1-2月的增速仍然下滑,让我们进一步担心行业增速。

投资建议:我们担心公立医院改革及医保控费会影响医药行业未来的增速,并已经在之前下调了行业评级为“跑输大市”。我们提醒投资者留意相关风险。行业首选是同仁堂科技(01666HK),虽然亦会受到行业增速下滑的负面影响,但该公司以零售药店渠道为主,基本不受影响,目标价27.50港元,“买入”。

卫生部网站3月15日正式公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并宣布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新版目录不仅较2009年版扩容逾6成,而且新增40个中药独家品种,约占新增中药品种的40%。分析师告诉《金证券》记者,独家品种在定价上享有优势,虽然也会降价让利,但药品的销量会放大,预计医药市场将重新洗牌。

2009年基药目录刚开始实施的时候,难度很大。基药是有国家补助的,所以卫生院愿意用,但后来真正实施的过程中,补助下发的力度不够,速度很慢,导致最后卫生所没钱开基药,为了保障经营,还是采购其他药物,因为采购其他药物,医疗机构一般有15%左右的提成。

业绩增厚看2014年

新版目录分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成药、中药饮片三个部分,与2009年版相比,新版目录由原来的307种扩至520种,扩容逾6成,补充了抗肿瘤和血液病用药,并充实了儿童专用药品、剂型和规格。

新版基药目录的另一大特点是大量新增中药独家品种。德传医疗基金姜广策表示,这次新版目录的修订,对中药企业的利好更大。

据《2013-2017年中国医药行业全景调研与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中药行业是近几年来医药行业里成长最快的一个子行业,中成药的市场增速有25%,中药材的增速甚至达到50%,国家对中药的扶持,是行业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几次提出,要把中药提到跟西药一样的地位上来,今年还有可能会颁布《中医药法》。”

新版基药目录新增中药独家品种有40个,约占新增中药品种的40%。涉及上市公司有以岭药业(002603)、白云山A、东阿阿胶(000423)、贵州百灵(002424)、康缘药业(600557)、羚锐制药(600285)、沃华医药(002107)、天士力(600535)、桂林三金(002275)、同仁堂(600085)等。

医药行业分析师指出,总体而言,对有独家品种的上市公司而言是利好,但今年是招标大年,独家品种对公司的业绩贡献要到2014年。

许铭:当前我国医药外贸形势分析

 2013-11-06来源:米内网在线投稿字体:大 | 中 | 小核心提示:2013年11月4-6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主办的“第25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在广州隆重举行。11月6日,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许铭副会长作了题为“当前我国医药外贸形势分析”的主题报告。

2013年11月4-6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主办的“第25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在广州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主题特定为“赢领转型:高度互联时代的开放式创新”,旨在引领中国医药人厘清发展主线,探寻转型先机。

11月6日上午,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许铭副会长在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当前我国医药外贸形势分析》的主题报告。

首先,他就今年以来我国医药外贸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认为当前我国医药产业既进入了转型期,又同时进入了矛盾凸现期,传统大宗型产品出口过早陷入增长瓶颈,而新的增长点尚未全面形成,出口面临严峻的青黄不接和后劲不足。同时,国内需求持续增长拉动进口增长,但增幅放缓,进口对贸易增长的支撑作用愈加显著。

对于目前我国医药外贸现状形成的主要原因,许铭提到了以下几点:国际市场依然不振,转型升级效果尚未显现,内部结构问题外部化,我国企业及产品成为国际对话贸易救济措施的重要对象,沿海地区引领和劳动转型的作用明显等。

许铭在报告中还提到我国医药贸易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是外部不稳定因素依旧,二是对欧美等监管、定价、采购和流通零售制度等不甚了解,三是来自印度的竞争愈发激烈,以及国际市场开拓面临不少实践性难度等。

最后,谈到我国医药贸易未来趋势的展望,许铭认为,医改方案,“十二五”规划、从人口老龄化及相关企业促进政策的出台为医药产业发展创造了重大机遇期。国际医药分工转移有望使中国拥有更多后发优势。国际市场的无限商机将促进更多的企业“走出去”,将国际优势资源为我所用。

第三篇:中国电梯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最早的行业,中国电梯业受到外资各种“蚕食”措施影响,原有的八大国企电梯品牌全军覆没,外资品牌垄断的市场份额曾经高达95%以上。近年来,一批民族电梯企业苦练内功,绝地反击,出现四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电梯劲旅竞争的主战场,中国电梯业目前面临行业的重新“洗牌”,民族自主品牌应利用国家政策支持、资本市场支持等多方面有利因素,逐鹿天下,加快赢得更多市场。

外资品牌超强垄断 自主品牌借力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鉴于当时我国资金和技术双重匮乏的情况,国家决定引进外资,电梯业成为我国最早引进外资的行业。自1980年起,天津电梯厂、上海电梯厂、沈阳电梯厂等国内较大的电梯企业,全部与美国奥的斯、瑞士迅达、日本三菱等外资品牌合资合作,外资或合资品牌由此全面进入我国市场。外资品牌在初期进入的时候,确实有其自身的技术、品牌优势和在我国所享有的税收优惠等超国民待遇,迅速垄断了国内市场,在合资初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民族品牌的发展。但外资品牌的进入对于促进我国电梯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加速了民族品牌企业的发展。比如在整机生产企业中,外资品牌的技术与管理理念让民族品牌提速发展;在电梯配套件企业中,从为外资品牌配套的过程中,也提高了配套水平。由于整机和配套技术的全面发展,使得电梯自主品牌全面发展。

业内人士也认为,电梯行业的特性,也形成一定的进入壁垒。整机制造商需要掌握的行业技术众多,对产品设计和制造、机电集成技术以及产品的售后安装维保的要求高。进入电梯行业特别是整机制造领域,对产品开发、设计、

管理和安装维保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都较高,需要一定时间的技术积累,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进入该行业的技术和人才壁垒。

同时,电梯作为终端消费品,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明显。品牌往往成为人们在选择电梯产品时的重要考虑因素,电梯生产企业要想建立良好的品牌并获得市场的认可,也必须经过市场一定时间的不断检验。

中国成为全球电梯制造中心和最大的电梯市场

近年来,我国电梯的出口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35%以上,电梯行业也逐步成为国内比较重要的行业。中国电梯协会预测,未来五年内我国垂直电梯和扶梯市场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将分别占整个全球市场的1/2和1/3,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年产值超千亿元,电梯市场可谓前景广阔。

电梯作为一种机电合一的大型综合产品,能够得以安全可靠的运行取决于电梯本身的制造质量、安装质量、维修保养质量以及用户的日常管理质量等诸多方面因素。传统的理念只是单纯的注重产品本身的制造质量,而忽视了前期的电梯优化配比、后期的安装、维护保养质量等一系列影响电梯是否能处于最佳运行状态的其它要素。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多数优势企业搭建了客户支持平台,该平台涉及销售工程师、电梯空间设计师、物业评估顾问、土建工程顾问、电梯工程成本核算师、维保工程师等专业人员,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建筑运载系统解决方案。

2008年,我国电梯产量超过21万台,年增幅超过20%,产量超过了全世界电梯年产量的50%。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的强制报废制度也为我国电梯改造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按国外电梯使用寿命惯例,

一般日本系列电梯设计寿命为15年,欧美电梯设计寿命为25年,中国电梯的保有量已经超过100万台,专家预计今后每年大修改造以及已有建筑加装电梯的市场容量将保持在12万台以上。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和房地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机场、大型商场等城市建设投入的增加,电梯市场需求量因多方面需求得到迅速增长。目前市场份额中,外资品牌占国内电梯市场的75%左右的份额,民族自主品牌约占25%的市场份额。但我国民族自主品牌与外资品牌在资金和品牌上仍存在一定差距,自主品牌企业的发展还任重道远。产业集群效应初显 自主品牌加速崛起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大量民营企业开始介入电梯行业,从为外资企业做配套或者与外资企业合资开始,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消化技术,借鉴外资企业带来的国际化技术标准、安装维保体系、管理模式等,自主品牌电梯在技术、质量、管理、服务上快速步入了国际化行列,逐步发展到目前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开始打破了外资品牌的垄断地位,涌现出自主品牌企业。从产业布局上看,我国电梯整机及零部件的制造基本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其中长三角地区电梯生产总量占全国的60%以上。

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为民族自主品牌电梯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2008年,国家公布了《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和订购管理办法》,明确了政府优先采购国内自主创新产品;2009年,国家出台了装备制造业的振兴计划,强调要“依靠区域优势,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形成若干具有特色和知名品牌的装备制造集中地”。这些政策的出台,都促进了民族电梯业的发展。

第四篇: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钢铁行业细分市场需求潜力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查看报告详细内容。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钢铁发展直接影响着与其相关的国防工业及建筑、机械、造船、汽车、家电等行业。随着国际产业的转移和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业快速发展。2011年,我国钢铁生产保持较快增长,粗钢产量累计达到6.8388亿吨,比上年增长7.3%;钢材累计产量达到8.8258亿吨,比上年增长9.9%。2012年,全国累计生产粗钢71654万吨,同比增长3.1%;生产钢材(含重复材)95186万吨,同比增长7.7%。在满足国内对于钢材数量需求的同时,我国钢材品种结构和质量不断优化,绝大多数钢材已经基本可以满足下游行业对材料质量性能不断提升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钢铁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主要体现在淘汰落后产能进展顺利、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和产业布局得到优化。当前,我国钢铁工业形成了大企业为主、中小企业并存的生产组织格局,国内资源为主导的钢铁工业布局逐步向国际、国内资源并举和贴近市场的战略布局转变。我国钢铁行业对外贸易发展迅猛,出口钢材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出口国家和地区不断拓展,实现了由钢材净进口国到净出口国的转变。

行业前景趋势分析:

近年来,中国钢铁行业保持平稳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继续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和钢铁企业整合重组。根据《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预计到2015年,中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将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形成比较合理的生产力布局,资源保障程度显著提高,钢铁总量和品种质量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部分企业具备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初步实现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钢铁行业细分市场需求潜力预测分析报告,共十八章。首先介绍了钢铁和钢铁工业的定义、特点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钢铁业的发展概况,并对中国炼铁业、炼钢业的财务数据及产品产量数据进行了详实分析,然后具体介绍了钢材市场的运行情况。随后,报告对钢铁行业做了区域发展分析、关联产业分析、国内外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行业竞争分析和市场营销分析。最后,报告对钢铁行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第五篇:箱包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资料来源:前瞻网:中国箱包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前瞻,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随着人们生活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箱包已经成为人们身边不可或缺的饰品。人们要求箱包产品不仅在实用性上有所加强,装饰性也要有所拓展。

箱包行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国箱包行业呈现出以区域经济为格局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已形成了从原料、加工,到销售、服务一条龙的生产体系,成为箱包行业“十一五”期间发展的中流砥柱,同时也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国初步形成了广州花都区狮岭镇、河北白沟,浙江平湖、浙江瑞安、浙江东阳、福建泉州等箱包特色经济区域。这些特色区域的形成,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中国箱包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至今已占了全球70%以上的份额。中国箱包业在全球已占霸主地位,不仅仅是全球的制造中心,更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作为世界生产制造箱包的大国,中国拥有2万多家箱包生产企业,生产了全球近三分之一的箱包,其市场份额不可小觑。

2012年1-12月我国规模以上箱包企业1172家,工业总产值1,149亿元,同比增长8.60%。国内箱包企业积极地整合资源,以产品质量为基础,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将箱包设计、制造与国际趋势相结合,生产高质量、独有特色的产品,借助经济回暖的势头,内销出口同时发力,继续巩固“内外兼修”的销售战略,藉此赢得市场的一席之地。

箱包行业前景趋势分析:

国家“三农”政策的落实、和谐社会的构建、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国内消费措施的不断深入以及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为国内箱包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十年仍是中国箱包行业发展的大好时机。

前瞻网:中国箱包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前瞻,共十二章。首先介绍了箱包及箱包行业的定义、分类、特点等,接着分析了中国箱包行业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现状,并对中国皮箱、包(袋)制造行业的财务状况进行了细致的透析,然后对中国箱包市场的发展进行了详实的分析。随后,报告具体阐述了旅行箱包、户外运动箱包、休闲箱包、商务箱包、专业箱包、夹带的市场发展状况,介绍了中国主要地区箱包行业的发展情况,并对箱包行业做了进出口分析、关联产业分析、国内外主要箱包品牌分析、国内重点箱包生产企业分析。最后,重点剖析了箱包行业的投资状况,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做出了科学的预测。您若想对箱包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箱包制造,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上一篇:校园十佳歌手赛范文下一篇:向英雄致敬征文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