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表皮设计中材料的表现因素分析研究

2022-09-10

1 材料表现与建筑审美

材料表现的目的, 就是利用不同材料在形状、色彩、质感上的特点, 经过建筑师的精心组织和安排, 从而在建筑创作的过程中产生美的建筑形式。

美是主观的, 它是观赏者对创作者艺术作品的自我解读和感受, 因而观赏者自身的审美水平、审美喜好、审美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美感的传达, 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 审美观念也会随着变化, 不同地域也往往有着地域性的审美习惯。那么, 有没有客观存在的美的法则呢?

建筑与其它艺术一样, 遵循共同的形式美法则—多样统一。多样统一, 也称有机统一, 为了明确起见, 又可以说成是在统一中求变化, 在变化中求统一, 或者说寓杂多于整一之中。一件艺术作品, 缺乏多样性和变化, 则必然流于单调, 如果缺乏和谐与秩序, 则势必显得杂乱。任何艺术品最重要的品质就在于一个单一理念的清晰表达。建筑的审美特征的形成依赖于以下四个方面。

1.1 整体感

对整体统一的把握, 是任何艺术创作中的关键, 正如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所说, “对于大多数艺术家来说, 整体不能通过各部分相加的和来达到的思想, 并不算什么新奇的东西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 假如不能把握事物的整体或统一结构, 就永远不能创造和欣赏艺术品”。要达到整体的统一, 就必须重视组成元素的组织结构, 对材料表现来说, 也就是要重视材料的组合方式和构件的连接方式。

1.2 真实感

建筑的真实感体现于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 这正如美的诗歌绝不是优美词藻的堆砌, 而是动人心弦的情感表达。形式要具体化、生命化, 就必须把形式注入内容, 实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注重真实在材料表现上可以理解材料真实地反映自身造型特点, 反映结构与构造的逻辑, 并且反映具体的功能性需求。

1.3 新颖感

人的审美活动还有一个规律, 那就是以新奇、新颖为美。长时间面对相似的东西, 即使其各自均为统一而又有变化的整体, 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这时, 新颖的形式一旦出现, 就容易引人注目, 因而求新也是艺术恒古不变的主题。因此对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的运用或者是采用新形式, 就会形成材料表现力上的突破, 从而增加建筑美的内涵, 但形式的新颖也必须以多样性的统一为前提, 否则也不利于美感的形成。

1.4 丰富感

建筑形式所表达的信息的丰富程度也决定了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愉悦程度。信息过少, 形式就显得简单, 就提不起主体的兴趣。但丰富并不等于复杂, 丰富体现的是形式多样性的需求, 最终仍然必须以统一作为归宿。对于材料表现来说, 重视细部的表现力、发掘形式的地域性内涵是提高建筑作品丰富感的有效手段。

2 材料表现的基本原则

亨利·伍顿先生把建筑的基本品质概括为“坚固、实用和愉悦”, 于是笔者将材料表现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概括为追求“真、善、美”这三大原则。这与我们建筑设计中“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是相统一的。

“求善”的原则可以理解为材料的适用、经济、耐久、防火、坚固、生态、环保。“求美”也不难理解, 即是笔者在上一小节已经论述过的建筑审美的需求。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求真”的原则。“求真”的原则可以理解为材料真实自然地表现其自身的色彩和质感, 尊重材料结构和构造逻辑并在造型中对其加以真实地表现。

材料的真实性是个相对的概念, 即使是提倡真实的现代主义建筑也无法做到绝对的真实, 密斯设计的西格拉姆大厦采用了钢结构, 由于防火规范的需要和技术手段的限制必须在钢结构的外表面包上一层混凝土, 但是为了从外观上看出是钢结构, 竟又在混凝土外面再做一个金属框架, 这和古罗马建筑在灌凝土的拱证券上贴古典柱式不是育异曲同工之处吗?

所以, 材料表现“真”的原则应该是与“善”, “美”的原则相结合来统一考虑的, 并非一定要求绝对的真实。材料表现应该傲到真、善、美的完美统一。

3 材料表现的内容与方法

3.1 细部表现

细部表现是材料表现力的重要内容。对材料的细部推敲、细部设计在现代建筑表皮的创作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少建筑大师都十分强调细部的重要性。斯卡帕曾说, 上帝存在于细部中。缜文彦说, 能够把握细部是建筑师成熟的标志。贝聿铭先生也说, 一个好的设计, 不仅要有好的构思, 而且细部也要到位。

建筑师在进行材料细部表现应注重两个统一的问题, 一是细部表现的装饰性与功能性的统一, 二是细部表现的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在东西方古典建筑中细部的起源通常是功能性, 而非装饰性的。如我国古代木建筑中特有的“影画”, 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为了保护本材, 而两河流域下游的古代建筑中色彩斑斓的饰面。则是出于保护土坯墙的需要。而现代建筑中对涂料墙面的分缝, 则是为了防止墙面涂料膨胀收缩出现开裂的需要。

3.2 组合表现

建筑总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 一座再简单不过的建筑, 也往往包含了内外墙、楼地面、门窗、屋顶这些基本的建筑元素, 而这些建筑元素又因为功能性需要的不同, 而采用不同的材料。建筑表皮也因为围护、生态、审美等功能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材料。如何将这些材料以一种较好的方式组合在一起, 就显得十分重要。正如同绘画中不同的色影来说, 尽管常用的绘画颜料只有那么十来种, 但通过画家的调和与搭配, 却可以形成数不清的美术作品.而我们建筑师, 面对着不同种类、不同色彩、纹理、质感的建筑材料, 也需要经过认真地思考, 实践和总结, 让他们通过我们的‘匠心独运’的安排与搭配。才能够形成动人的建筑形象。

3.3 结构表现

材料的结构表现是材料表现的重要内容, 但在设计实践中材料的结构发现力却报容易被忽视.人们谈到材料的美, 很容易仅局限于材料的表面效果——这是材料最直接的视觉效果, 而对较为间接的更高层次的结构表现的重要性则往往认识不足。

建筑师张永和对于我国建筑设计界的这一现状有着十分中肯的评价, 他说, “中国的房子, 都是装修出来的, 不是盖出来的。”

在建筑上, 结构担任着重要的角色。这体现在——材料的结构是建筑上产生形态与空间的首要而且惟一的工具。可以说, 结构是塑造人类物质坏境的基本手段;结构依据的原则受自然科学法则所影响, 所以, 在实现建筑设计的各种约束条件中, 是绝对的准则, 结构在它与建筑形态的关系中, 仍拥有无限地进行阐释的余地, 结构既可以完全陷藏于建筑形态之内, 其自身也可以形成优美的建筑形态;结构体现了设计者使形态、材料及力量一体化的创造性意图, 结构为塑造和体现建筑物提供美学及创造性的手段。

可以这样说, 结构以其起因, 存在及结果从根本上决定建筑物, 因此, 发展

结构概念, 进行结构构思, 也就成为建筑设计的必要组成部分。

摘要:本文笔者基于多年从事建筑设计的工作经验, 以建筑表皮材料的设计为研究对象, 深度探讨了材料表现与建筑美感表达的关系。论文首先高屋建瓴地论证了建筑审美依赖的四个元素, 而后基于笔者长期工作实践总结了材料表现的基本原则, 最后笔者详细阐述了材料表现的内容与方法, 全文是建立在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 具备较强的实践指导性, 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表皮,材料表现,建筑审美,细部表现

上一篇:浅谈南川区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及发展下一篇:船舶碰撞航标远程监测报警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