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城市规划范文

2022-05-31

第一篇:三明城市规划范文

三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调查与思考

面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呈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态势,##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继续保持领先的位置,无疑是##市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探索和研究精神文明创建历程,总结创建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坚定信心,对于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市已经历二十多年的创建历程,在实践中探索和

总结的“好在共建、贵在坚持、重在建设”的基本经验,得到中央和省委的充分肯定。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了坚实的基础。

一、争创全国文明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市“创五城”活动虽然了显著的成绩,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创造了条件,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不论是创建项目上、创建载体上,还是城市管理、市民教育上都还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究其原因,除了经济发展与先进城市对比相对滞后,在社会事业和人文环境建设上也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1、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一。少数部门、单位对中央、省、市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部署重视不够,对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辩证关系认识不到位,把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隔裂开来,忽视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作用,以致在工作中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有的存在厌战、抵触情绪,认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文明办的事,与己无关,表现在工作中被动应付,消极对待。在实际工作上,重部署、轻落实,重形式、轻内容,重突击、轻持之以恒的情况也很突出。有的职能部门习惯于老套路、老办法,工作相互推诿扯皮,落实不够。在第八届省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学校考评中,全市共有25个原省级文明单位、4个文明村镇、5个文明学校因创建工作滑坡,考评成绩不佳或被“一票否决”而刷下,分别占上届总数的22.52%、33.33%、26.31%。2、资金困难,投入不足。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受区位因素影响和思想不够解放所造成的劣势愈发凸显出来。精神文明建设继续保持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但经济发展的速度在全省位居后列,以致对城市建设和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投入不足。在硬件上,城市功能还不完善,市政、环卫设施破损、陈旧,跑、冒、滴、漏问题多,部分路面、人行道破损,下水道、化粪池污水外溢,影响城市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科技馆、图书馆、体育场及人均科普经费支出,每百人互联网用户数,档案馆,贫困率,道路名称与公共图形标志,每5万人配备急救车数,街巷基础设施,公交站点布局,校外活动与相关场所管理等,与中央文明委颁布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都有一定的差距。宣传文化阵地建设问题在社区和农村尤为突出。除少数示范社区、精品村和省级文明村外,不少社区和村部都存在宣传阵地、文化设施落后,图书室、电教室、活动室和宣传栏、阅报栏等“三室两栏”不齐全,不规范。3、监管不力,存在不良陋习。由于缺乏常态监管的教育和督查机制,导致违反“九不”规范和《文明市民公约》的行为时有发生。一些突出的城市病,如乱占道、机动车乱停车、乱倒垃圾、乱张贴、乱搭盖等得不到有效根治,严重影响了城市容貌。从对梅列、三元两区10个居委会发放的《市民问卷调查表》看,目前在市民中突出存在十大陋习即:随地吐痰;随地抛撒、乱扔废弃物;乱泼污水、垃圾、粪便;随地大小便;在禁烟区抽烟;说脏话粗话;乱堆乱放杂物;不遵守交通规则;求神拜佛封建迷信;红白事大操大办。这些现象说明,目前要全面提升市民整体素质,必须加大力度,狠下功夫。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任重道远。4、考评机制弱化,奖惩作用有限。一些地方、部门、单位未能严格执行《##市“十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福建省各级领导班子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目标、工作机制及考评试行原则》和《##市文明单位创建动态记分办法》,现有的考评机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创建文明城市、县城(城区)未能形成自我评价、专家评价、群众评价三结合的评价体系,评优创先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合理化和可操作性不尽人意;一些地方、部门在提拔和使用干部上侧重于看经济方面的政绩,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挂钩不紧;文明城市、县城(城区)、文明社(小)区、文明单位、文明学校、文明村镇建设只要不触“高压线”而被一票否决,实际上还是终身制,以致少数地方、部门和单位对精神文明创建缺乏恒心,做表面文章,在评比突击上下功夫,忽视基础性工作,重评时、轻平时的现象较为突出。

二、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对策与措施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老先进典型,理应在新一轮创建活动中团结拼搏,奋力争先。要充分认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筹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市民素质、城市文明程

第二篇:三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调查与思考

面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呈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态势,##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继续保持领先的位置,无疑是##市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探索和研究精神文明创建历程,总结创建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坚定信心,对于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市已经历二十多年的创建历程,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的“好在共建、贵在坚持、重在建设”的基本经验,得到中央和省委的充分肯定。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了坚实的基础。

一、争创全国文明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 ##市“创五城”活动虽然了显著的成绩,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创造了条件,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不论是创建项目上、创建载体上,还是城市管理、市民教育上都还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究其原因,除了经济发展与先进城市对比相对滞后,在社会事业和人文环境建设上也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一。少数部门、单位对中央、省、市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部署重视不够,对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辩证关系认识不到位,把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隔裂开来,忽视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作用,以致在工作中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有的存在厌战、抵触情绪,认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文明办的事,与己无关,表现在工作中被动应付,消极对待。在实际工作上,重部署、轻落实,重形式、轻内容,重突击、轻持之以恒的情况也很突出。有的职能部门习惯于老套路、老办法,工作相互推诿扯皮,落实不够。在第八届省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学校考评中,全市共有25个原省级文明单位、4个文明村镇、5个文明学校因创建工作滑坡,考评成绩不佳或被“一票否决”而刷下,分别占上届总数的22.52%、33.33%、26.31%。 2、资金困难,投入不足。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受区位因素影响和思想不够解放所造成的劣势愈发凸显出来。精神文明建设继续保持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但经济发展的速度在全省位居后列,以致对城市建设和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投入不足。在硬件上,城市功能还不完善,市政、环卫设施破损、陈旧,跑、冒、滴、漏问题多,部分路面、人行道破损,下水道、化粪池污水外溢,影响城市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科技馆、图书馆、体育场及人均科普经费支出,每百人互联网用户数,档案馆,贫困率,道路名称与公共图形标志,每5万人配备急救车数,街巷基础设施,公交站点布局,校外活动与相关场所管理等,与中央文明委颁布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都有一定的差距。宣传文化阵地建设问题在社区和农村尤为突出。除少数示范社区、精品村和省级文明村外,不少社区和村部都存在宣传阵地、文化设施落后,图书室、电教室、活动室和宣传栏、阅报栏等“三室两栏”不齐全,不规范。 3、监管不力,存在不良陋习。由于缺乏常态监管的教育和督查机制,导致违反“九不”规范和《文明市民公约》的行为时有发生。一些突出的城市病,如乱占道、机动车乱停车、乱倒垃圾、乱张贴、乱搭盖等得不到有效根治,严重影响了城市容貌。从对梅列、三元两区10个居委会发放的《市民问卷调查表》看,目前在市民中突出存在十大陋习即:随地吐痰;随地抛撒、乱扔废弃物;乱泼污水、垃圾、粪便;随地大小便;在禁烟区抽烟;说脏话粗话;乱堆乱放杂物;不遵守交通规则;求神拜佛封建迷信;红白事大操大办。这些现象说明,目前要全面提升市民整体素质,必须加大力度,狠下功夫。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任重道远。 4、考评机制弱化,奖惩作用有限。一些地方、部门、单位未能严格执行《##市“十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福建省各级领导班子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目标、工作机制及考评试行原则》和《##市文明单位创建动态记分办法》,现有的考评机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创建文明城市、县城(城区)未能形成自我评价、专家评价、群众评价三结合的评价体系,评优创先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合理化和可操作性不尽人意;一些地方、部门在提拔和使用干部上侧重于看经济方面的政绩,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挂钩不紧;文明城市、县城(城区)、文明社(小)区、文明单位、文明学校、文明村镇建设只要不触“高压线”而被一票否决,实际上还是终身制,以致少数地方、部门和单位对精神文明创建缺乏恒心,做表面文章,在评比突击上下功夫,忽视基础性工作,重评时、轻平时的现象较为突出。

二、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对策与措施 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老先进典型,理应在新一轮创建活动中团结拼搏,奋力争先。要充分认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是实践“xxxx”重要思想,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筹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市民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在认真回顾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发展创新,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形成共识,促进共为,为创建文明城市提供动力。为了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当前应着重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一是要坚决摈弃“物质文明抓好了,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就上去了”的错误认识和那种“抓精神文明建设会冲淡经济建设”的偏见,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阵地,运用充分的实例来说明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使干部群众真正认识到,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优化社会文化和环境,推进政治文明,能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而增强参与创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要坚定创建信心。克服悲观情绪和无所作为的思想。虽然说创建文明城市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创造优美环境等硬件,要有相应的经济投入,但不是绝对的。中央文明委

在制定“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及其评价项目和标准中,涵盖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方方面面,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三个文明的相互协调。况且,中央文明委在征询全国各地的意见基础上,将文明城市按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四个类型评选。根据测评体系,我市虽然有差距和不足,但也有明显的优势。经过二十多年不懈的努力,##市在开展创建活动方面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据梅列区组织的创城问卷调查,多数群众赞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已深入人心;经过多年创建,形成了共建的优势,有了一定基础。只要不断巩固发展已有创建成果,克服薄弱环节,就有可能实现新的创建目标。三是要站在更高的位置重新审视自己。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沉溺于昨天的成就与辉煌,不能仅满足于治理脏乱差的成效,已有的先进已不能代表未来。要有博大的胸怀和战略眼光,向先进城市学习,学习他们在新形势下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新鲜经验和好作法,坚持走精神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样,才能永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生机与活动。营造氛围,协调发展。要认真分析和广泛宣传三个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宣传他们之间“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他们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因此,要牢固树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既要抓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也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精神文明,形成牢固的观念,主动配合共同努力,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同时,引导干部群众不断增强对三个文明相互协调的能力。要通过努力,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工作运行机制,使“三个文明”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并健康地发展。要建立和健全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领导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确保物质文明的发展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为创建文明城市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使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政治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在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要突出抓好党政机关的作风建设,着力解决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及官僚主义作风问题,进一步确立为民办实事意识,增强依法行政观念,努力提高党政机关的办事效率和办事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政治文明的健康发展。

2、以人为本,求真务实,不断增强创建工作的实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最根本的是要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贯穿于创建工作的全过程,坚持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真正在推进创建过程中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只有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形成创建合力,才能实现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第一,要从为民办实事、好事入手。要紧紧抓住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的重要问题,抓住事关人民根本利益的突出问题,抓住事关城市功能完善和城市形象塑造的关键问题,通过创建文明城活动,进一步抓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抓好环境污染的治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创造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使人们感到心齐气顺、安全稳定、方便舒适的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要针对当前人民群众的需求,继续坚持和深化“九联一体化、服务千万家”、“满意在##”、“绿色生态文明带”、“结对济困、情暖##”等品牌项目,进一步拓宽服务范围,让群众享受更多的实惠,得到更多的利益。第二,要从提高公民的素质上下功夫。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就是要提高公民素质。因此,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文化事业。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挖掘教育潜力,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防止和杜绝教育乱收费,使市区高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按“测评体系”的要求,保质保量建设好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设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从而提高市区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引导,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和阵地,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和思想建设,引导公民树立开拓创业精神和市场竞争意识,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形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的社会风尚。第三,要求真务实,切实做到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政治品格。创建文明城市不是某些领导的“形象工程”,更不是什么“金字招牌”,它要求各级领导在创建活动过程中,要求真务实,不搞形式,不搞“花架子”切实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创建工作的第一信号,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使创建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真正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立足本地实际,扎扎实实办些群众欢迎的实事,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创建文明城市的好处和实惠。“要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勇于面对##的薄弱环节和不足,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努力创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文明城市。 3、健全机制,完善制度,确保创城工作常抓不懈。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市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上形成了领导工作机制、目标管理机制、投入保障机制、齐抓共管机制、竞争激励机制等,形成了一任接着一任抓、一级带着一级干,一年连着一年做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了创建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关系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涉及方方面面,时间紧,任务重,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创建工作的运行机制,确保创城工作常抓不懈,才能有希望达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第一,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市主要领导对创城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创城的成效,因此,测评体系中将领导是否重视创城工作列为重要内容。##市与过去“创五城”一样,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市委书记任创城指挥部总指挥,市长任第一副总指挥,四套班子主要领导也都积极参与,当任指挥部各工作小组的组长、副组长,做到既挂帅,也出征,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创城工作领导机制。各级各部门的主要领导,都要做到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只有齐心协力,朝着一个方向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实现预定的目共2页,当前第1页12

第三篇:三明市将乐县“十二五”城区住房建设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为认真落实国家“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政策,促进将乐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生态山水城市”的建设步伐,加强对将乐县近期、中期住房建设,特别是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房以及普通商品房建设的指导与统筹,调整住房结构、稳定住房价格,不断健全将乐县多层次住房梯级供应和消费体系,满足不同层次居民家庭的住房需求,保持全县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平稳发展,结合本县实际,编制本规划。

二、规划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坚决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解决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为工作重点,建立健全诚信、规范、透明、法治的房地产市场体系以及分层次、多渠道、成系统的住房保障体系,为将乐市民提供更多适宜的住房,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规划目标

在2015年底前全部解决登记在册的516户低保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实现以下三个目标:

(一)商品住房供应结构与居民收入层次结构相适应。

(二)住房价格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相适应。

(三)住房建设和供应规模与区域内居民实际住房需求相适应。

四、规划范围与期限

本次住房建设规划范围包括县辖2个行政区,分别为古镛镇、水南镇。本规划所指将乐县或全县是指县辖2个行政区。

本次住房建设规划的期限为2011~2015年。

第二章 住房现状和需求预测

一、住房建设现状

依据我县住房现状调查和近两年的商品房交易情况,至2009年底县城住房总建筑面积为240.63万平方米,城区现状人口6.1万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4平方米。

二、“十一五”期间住房保障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住房保障基本情况

1.至2010年末,全县实施住房保障总户数为279户,其中:租赁补贴211户,累计租赁补贴506户,累计发放租赁补贴资金62.85万元;实物配租137户。

2.全县新建廉租住房145套,0.79万平方米(纯住宅),总投资约1430万元。

(二)存在问题

1.建设材料、人工费价格上涨造成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成本增加,地方财政面临较大的压力及困难。

2.由于征地难度大,导致部分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建设用地滞后,影响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进度。

3.缺乏专门的住房保障工作管理机构及工作人员,住房保障工作的开展不够规范。

三、住房需求情况

(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住房需求增长。我县将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区、城北片区、城南片区(含火车站)及上河洲片区规划建设,构建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大力推进城镇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促使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带来较大的住房需求。

(二)消费结构升级速度加快。随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稳定增长,居民改善住房条件的

要求日益迫切,特别是原来住房条件较差的职工改善性住房需求较大,通过房改购房的居民也将进入换购期,住房消费增长有较大空间。

(三)城镇居民住房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同期还有相当部分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水平低于平均水平,这部分居民的住房需求,将会随收入状况的改变逐渐释放出来。

(四)现代宜居生态城市的建设形成住房需求增长。我县坚持环境优先、生态立县的原则,居住环境不断完善,全县住房建设仍将处于总量增长型发展时期,需求的日益扩大为我县房地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三章 住房建设目标及年度目标

一、住房建设总量目标

依据《将乐县城总体规划》推测,2015年我县城区人口将达到9万人,以居民人均住房达到42平方米的规划目标计算,2011~2015年我县住房总需求137.37万平方米,其中廉租房1.48万平方米、公租房1.93万平方米、限价房13.68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6万平方米、商品住房114.28万平方米。

规划期内建设各类住房11727套,总建筑面积137.37万平方米。

(一)按照调查在册符合低保困难条件的家庭有516户,考虑规划期间符合当前保障条件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增量以及外来人员的增加,住房保障扩面后的新增量和限价商品房解决部分“夹心层”住房问题,在规划期内保障性住房(含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房等)计划新建1704套,建筑面积17.09万平方米。其中:计划新建廉租住房234套,建筑面积1.48万平方米;计划新建公共租赁住房285套,建筑面积1.93万平方米;计划新建限价房1185套,建筑面积13.68万平方米。

(二)规划期内新建的商品住房9523套,建筑面积为114.28万平方米。

(三)规划期内棚户区改造可新增住房500套,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

二、住房建设结构指引

规划期内,单套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新建住房(含限价房)总建筑面积应达到新建住房总建筑面积的40%。廉租住房单套套型建筑面积应当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公共租赁住房单套套型建筑面积应当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

三、保障性住房建设原则及建设目标

以政府为主导建设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探索由政府建设限价房的模式。

(一)开发建设主体应更加多元化,积极探索政府建设、社会投资建设和在商品住房建设项目中配建等多种模式。

(二)在每年的土地供应计划中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用地。保障性住房用地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优先安排用地计划指标,及时办理用地报批手续。

(三)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长效供应机制。根据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做好建设用地的储备工作。

(四)保障性住房选址在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的前提下遵循以下原则:

1.为方便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生活和出行,选址一般为县城中心。

2.为使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能享受到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服务,选址优先考虑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较为完善的地区。

3.用地选址充分考虑公共交通的便捷程度,将交通的低成本和可达性作为用地选址的重要因素。

(五)规划期内,建设保障性住房1704套、建筑面积17.09万平方米。其中:廉租住房

234套、建筑面积1.48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285套,建筑面积1.93万平方米;限价房1185套,建筑面积13.68万平方米。

四、商品住房建设原则及建设目标

(一)政府通过掌握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规模和时序、控制套型结构比例、培育商品住房

二、三级市场、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等措施对商品住房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优先发展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满足中等收入阶层自住型住房需求,引导树立节约、理性的住房消费理念;坚持以市场调节为主导发展面向高收入阶层的其他商品住房。

(二)规划期内,建设商品住房建筑面积114.28万平方米,9523套。

五、住房建设年度计划

(一)2011年,各类住房建设总建筑面积35.10万平方米,3015套。其中:廉租住房90套,建筑面积0.60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125套,建筑面积0.90万平方米;限价房900套,建筑面积10.8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新增住房100套,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建设商品住房1800套,建筑面积21.6万平方米。

(二)2012年,各类住房建设总建筑面积25.82万平方米,2206套,其中:廉租住房36套,建筑面积0.22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55套,建筑面积0.40万平方米;限价房165套,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新增住房100套,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建设商品住房1850套,建筑面积22.2万平方米。

(三)2013年,各类住房建设总建筑面积24.79万平方米,2111套。其中:廉租住房36套,建筑面积0.22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35套,建筑面积0.21万平方米;限价房40套,建筑面积0.36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新增住房100套,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建设商品住房1900套,建筑面积22.8万平方米。

(四)2014年,各类住房建设总建筑面积25.39万平方米,2161套。其中:廉租住房36套,建筑面积0.22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35套,建筑面积0.21万平方米;限价房40套,建筑面积0.36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新增住房100套,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建设商品住房1950套,建筑面积23.4万平方米。

(五)2015年,各住房建设总建筑面积26.27方米,2234套。其中:廉租住房36套,建筑面积0.22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35套,建筑面积0.21万平方米;限价房40套,建筑面积0.36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新增住房100套,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建设商品住房2023套,建筑面积24.28万平方米。

六、住房建设投资计划

规划期内,住房建设计划投资27.474亿元,其中:住房保障计划投资3.418亿元,包括廉租住房计划投资0.296亿元,公共租赁住房计划投资0.386亿元,限价房计划投资2.736亿元;商品住房计划投资22.856亿元;棚户区改造计划投资1.2亿元。

(一)2011年,总计划投资7.02亿元,其中: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投资2.46亿元(廉租住房计划投资0.12亿元,公共租赁住房计划投资0.18亿元,限价房计划投资2.16亿元);商品住房计划投资4.32亿元;棚户区改造计划投资0.24亿元。

(二)2012年,总计划投资5.164亿元,其中: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投资0.484亿元(廉租住房计划投资0.044亿元,公共租赁住房计划投资0.08亿元,限价房计划投资0.36亿元);商品住房计划投资4.44亿元;棚户区改造计划投资0.24亿元。

(三)2013年,总计划投资4.958亿元,其中: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投资0.158亿元(廉租住房计划投资0.044亿元,公共租赁住房计划投资0.042亿元,限价房计划投资0.072亿元);商品住房计划投资4.56亿元;棚户区改造计划投资0.24亿元。

(四)2014年,总计划投资5.078亿元,其中: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投资0.158亿元(廉租住房计划投资0.044亿元,公共租赁住房计划投资0.042亿元,限价房计划投资0.072亿

元);商品住房计划投资4.68亿元;棚户区改造计划投资0.24亿元。

(五)2015年,总计划投资5.254亿元,其中: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投资0.158亿元(廉租住房计划投资0.044亿元,公共租赁住房计划投资0.042亿元,限价房计划投资0.072亿元);商品住房计划投资4.856亿元;棚户区改造计划投资0.24亿元。

第四章 住房建设用地规划

一、居住用地布局

规划期内,在加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前提下,按照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优先安排民生居住用地,重点保证保障性住房和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的用地供应;坚持区域住房发展合理布局,根据城市建设发展方向,以加快建设现代宜居生态城市为目标,合理抽疏旧城区过于集中的人口和建筑密度,改善旧城区人居环境;在发展新区住宅建设的同时,加强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新区宜居程度,进一步引导住房需求与城市规划导向相一致。

县城区以城北片区、城南片区、上河洲片区等为新增居住用地主要地区,同时结合旧城改造盘活旧城区土地。居住用地布局注重与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以及重大基础市政设施相结合,城市建设优先完善上述地区的基础设施,完善居住配套,改善居住环境,同时增加旧城区居住用地储备,逐步解决新增人口的居住问题。

二、居住用地供应总量及结构

规划期内,居住用地供应总量为76.33公顷。

(一)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总量为9.49公顷。其中:廉租住房用地0.81公顷,公共租赁住房用地1.08公顷,限价房用地7.6公顷。

(二)棚户区改造新增用地3.35公顷。

(三)商品住房用地供应总量为63.49公顷。

三、住房建设用地供应年度计划

(一)2011年,各类居住用地供应总面积19.5公顷。其中:廉租住房用地0.33公顷;公共租赁住房用地0.5公顷;限价住房用地6公顷;商品住房用地12公顷;棚户区改造新增用地0.67公顷。

(二)2012年,各类居住用地供应总面积14.34公顷。其中:廉租住房用地0.12公顷;公共租赁住房用地0.22公顷;限价住房用地1公顷;商品住房用地12.33公顷;棚户区改造新增用地0.67公顷。

(三)2013年,各类居住用地供应总面积13.78公顷。其中:廉租住房用地0.12公顷;公共租赁住房用地0.12公顷;限价住房用地0.20公顷;商品住房用地12.67公顷;棚户区改造新增用地0.67公顷。

(四)2014年,各类居住用地供应总面积14.11公顷。其中:廉租住房用地0.12公顷;公共租赁住房用地0.12公顷;限价住房用地0.20公顷;商品住房用地13公顷;棚户区改造新增用地0.67公顷。

(五)2015年,各类居住用地供应总面积14.6公顷。其中:廉租住房用地0.12公顷;公共租赁住房用地0.12公顷;限价住房用地0.20公顷;商品住房用地13.49公顷;棚户区改造新增用地0.67公顷。

第五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住房建设规划实施负责制

(一)各相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抓好组织实施。同时,将规划目标任务分解下达,使规划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县规划建设、发改部门要认真做好每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的上报工作,于上一年12月20日前将次年的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上报县人民政府。

(三)县发改部门要按照近期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于上一年11月20日前完成次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立项批复,确保我县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顺利推进。

(四)县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确定的近期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规模,搞好土地供应,并于上一年12月30日前完成次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实施地块的各项用地规划报批手续,确保我县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的顺利供给。

二、强化住房建设规划的年度实施

根据实际,每年编制住房建设规划的年度实施计划,实现对住房建设规划进行适时调校,以滚动实施住房建设规划,增强住房建设规划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住房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应明确住宅建筑套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套数)和住宅建筑净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两项强制性指标,指标的确定必须符合本规划及其年度实施计划中关于住房套型结构比例的规定。应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住房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出具套型结构比例和容积率、建筑高度等规划设计条件,并作为土地出让前置条件,落实到新开工住房项目。

三、建立住房建设规划实施跟踪机制

加强规划实施情况评价工作,建立住房建设规划实施情况动态跟踪机制,对住房建设年度计划实施绩效分析和评价,通过对每年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房、商品住房用地供应、开工建设量、上市销售量和实际成交量的统计分析,确定下一年度住房建设用地供应量、空间分布和建设量(住房建设年度计划),使住房建设规划编制、实施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动态、互动的反馈环。

四、加强对住房建设项目的审查

依据住宅建筑套密度、住宅面积净密度、容积率等相关控制指标,对建设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查,凡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原则上不予审批,同时加强住房建设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的监控。

五、加强住房建设规划的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督制度以及行政纠正与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主动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住房保障规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同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对没有按要求进行土地、规划和建设审批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予以严肃查处;属于失职、渎职的,应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六、其他相关政策

(一)为确保本规划的及时、有效落实,规划涉及的县规划建设、国土、发改等相关部门,要结合住房建设目标、土地供应目标、住房结构调整目标等,进一步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认真落实各自职责,建立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工作进度。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有关职能部门可根据土地储备和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对年度计划作适当调整。

(二)发挥税收、金融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节作用。有效落实金融政策,改善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努力发挥辖区金融在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三)加强与价格、税务部门的联动。县价格部门要强化商品住房价格监管,依法查处在房地产开发、销售和中介服务中的价格欺诈、哄抬房价以及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等行为。县税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的征收力度。

第四篇:三明市泰宁县“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专项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泰宁“四县”的重要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全县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泰宁县“十二五”期间的各项计划生育目标,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现状

第一节 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市计生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既要抓紧又要抓好”的指导方针,自觉地把人口计生工作与控制人口目标结合在一起,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结合在一起,坚持“两种生产”一起抓。全县积极探索坚持“三不变”,落实“三为主”,深化“三结合”,实现“两个转变”,完成“一个目标”的工作路子,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增长。2010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3.31万人,2006-201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4.8‰,其中自然增长率为5.3‰,出生率为10.3‰,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1.46‰,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总和生育率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人口再生产类型完成了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进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时期。

——全面完成市下达的人口责任指标。2006-2010年我县每年的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分别为97.13%、96.79%、96.14%、95.22%、94.17%,人口出生率均控制在12‰以内,顺利完成了“十一五”人口计划和市下达的责任目标。

——难点问题整治初见成效。一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全县2006年以来共查处“两非”案件33例。出生人口性别比由2005年的116.24下降到2010年的106.76。二是社会抚养费征收率逐年提高。建立行政执行与强制执行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有效运用法律杠杆,依法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每年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基本保持在80%以上。三是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建立健全福建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平台,每个乡镇都有专人负责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并配有专用电脑,有效运作全国流动人口信息管理平台,加强流出地与流入地的交流和反馈。在上海等流出人员较多的地方成立了流动人口计生协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逐年提高。

——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健康发展。深入持久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积极开展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创建活动,由点到面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群众婚育观念有较大转变。2006年以来,全县的晚婚率保持在50%左右,有74对夫妇自动放弃二孩生育指标。

——利益导向机制初步建立。形成了以落实法定奖励、推行农村“奖扶”为主,以政策上倾斜、项目上优先、资金上扶持、技术上指导、生活上照顾的“三结合”帮扶为辅,以农村低保、子女入学、建造新房、灾后重建、农函大学习等多领域多环节优先优惠为补充的利益导向体系。二女户、一男户和计生困难户的受益面达100%。

——计生服务网络和信息化建设日趋完善。2006年以来,全县共投入1200万元用于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乡镇计生服务所改造和信息化建设。全县计生服务站所总面积3900多平方米,平均达390平方米,其中中心所2个,其他7个乡(镇)计生服务所都达省定合格所标准,全县所有行政村都建有村服务室。按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装备标准配备了基本设备。技术服务人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全县服务机构共有卫技人员34人,中专以上学历34人,占卫技人员总数的100%,大专以上学历16人,本科学历1人;中级职称6人,占卫技人员总数的17.64%。全县各乡镇实现人口信息微机化管理,各乡镇均配备3台以上电脑,其中6个居委会也配有计划生育专用电脑。县、乡两级建立了以育龄妇女为核心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信息数据库,并初步建立了县级计划生育公众信息网,县、乡两级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争先创优工作迈上新台阶。通过开展分步实施、分解立项、明确责任、分期达标的创建活动,从2006年以来一直保持计划生育一类先进县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称号。2007年被评为全省计生协会先进单位,2008年被评为全国计生协会先进单位。

——财政投入体制初步建立。计划生育所需经费全部纳入年初财政预算,并做到逐年有所增加。2006年投入287万元、2007年318万元、2008年347万元、2009年396万元,2010年423万元,年均递增11.85%, 2010年财政人均投入达32.5元。

第二节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一五”期间,我县虽然较好地完成了计划生育发展规划,保持了较低的生育水平,但是也面临了诸多挑战,人口计生工作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还存在许多制约人口计生工作良性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是传统的婚育观念仍然影响着部分群众的生育意愿。“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传统思想在短时期无法彻底扭转,一男抢生、二女复通偷生、暗婚暗育等现象时有发生,稳定低生育水平仍有相当的难度。二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难度加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更趋活跃,我县流动人口特别是流出人口呈持续增长的态势,由于一些地方区域流动人口属地管理责任机制不健全,造成我县流出人口“双查”失管、漏管甚至超生的现象较为突出,这也是当前造成政策外生育主要人群。三是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综合性别比和二孩性别比连续多年都超过正常值,“两非”案件存在取证难、查处难等问题,亟待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四是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影响弱化。“十一五”期间先后出台的新农合、城乡低保、征地拆迁补偿等普及型惠民政策,在使广大群众受益和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同时,也使违法生育户得到了比计划生育户更多的实惠,直接影响了基层干部、群众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极性。

第二章 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优先投资于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力推进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构建人口宏观调控体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处理好人口与发展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注重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在解决人口问题的过程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家庭福利。

坚持依法管理。坚持按照政策、法律和法定程序办事,加强行政执法检查,维护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努力提高依法征收、文明执法水平。

坚持统筹协调。综合运用人口与经济发展政策,解决人口的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注意把握人口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形成目标一致、相互衔接、良性互动的人口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坚持规划先行。坚持人口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人口发展要先行一步,为产业布局、资源开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资源配置和公共财政分配提供基础支撑。

坚持创新发展。坚持人口工作的创新发展,以体制改革为动力,创新新形势下人口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解决人口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县要通过建立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的政策、制度、政府组织体系和社会服务网络体系,建成“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实现全县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出生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性别比、社会抚养费征收、流动人口管理等难点得到有效解决,各项基础工作进一步增强;实现争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目标,服务群众能力进一步提高,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预、生殖道感染干预三大工程的实施取得明显成效,流动人口“一盘棋”格局建成,基本实现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架构基本形成,干部队伍素质全面提升,依法管理水平全面提高,计划生育法制建设全面推进;惠民政策与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有序衔接,计划生育家庭享受到更多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广大群众的婚育观念进一步转变,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逐步形成,一男超生和二女多生育现象逐渐减少。

第三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坚持现行生育政策,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实现泰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稳定低生育水平是“十二五”期间我县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要继续保持生育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改革创新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机制和方法,逐步解决“一男超生”、“流动中超生”等突出问题。结合乡(镇)人口分布情况,全面实施扶贫搬迁造福工程,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坚持“三为主”的工作方针,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抓好“双查”、节育措施等常规服务,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积极应对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确保人口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

加强人口计生法制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全面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行政示范乡(镇)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法治机关建设,建设法治政府。探索建立行政审批与计划生育法制工作良性互动机制,成立人口计生巡回法庭,实现计生宣传、服务、便民、维权、征收五位一体。规范行使行政征收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强化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力度,对违法生育对象严格按法定标准和办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对违法生育的党员、干部,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坚持以人为本,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严格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纪律、落实行政执法过错责任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十二五”期末,各乡(镇)基本达到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乡(镇)标准。

推进诚信计生管理机制。扎实开展诚信计生活动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活动,引导各村(居)结合本地实际,依法制定制定《计划生育自治章程》、《计划生育村规民约》和《诚信计生协议书》,健全完善民主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政府诚信、群众守信、村民互信的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基层计生协会的作用,在各级计生计生协会中积极开展“三联创”活动。“十二五”期末,全县各乡(镇)基本实现诚信计生;各村(居)基本实现计划生育村(居)自治;先进乡(镇)计生协会占30%以上;合格村(居)和一流村(居)计生协会占村(居)总数的80%以上,其中一流村(居)协会达35%以上;“五好协会小组”占总数的60%以上。

第二节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提高人口素质,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环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

提高出生人口健康素质。认真做好婚前医学检查工作,不断提高科学婚检质量,加强性病和艾滋病防治工作,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建立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制度,为符合生育政策计划怀孕的夫妇(包括流动人口),提供健康教育、优生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等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相关服务,有效推动出生缺陷预防关口前移,切实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积极推动

二、三级预防措施的开展,逐步将产前筛查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等可防可治的出生缺陷干预列入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提高出生人口健康素质。

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关注并改善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条件,进一步完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体系,继续开展“关爱女孩”行动。深入推进农村婴幼儿早期发展事业,开展创建“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教育示范单位”活动,加强农村人口早教指导站(室)建设,普及婴幼儿抚养和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努力实现儿童早期发展对象广覆盖。“十二五”期间,力争获得“中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积极推进全民终身教育。

提高劳动人口的技能水平。高度重视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劳务输出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开展旅游产业技能培训和特色农业技术培训,全面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等项目;积极拓宽人才吸纳渠道,引进更多具有高素质的外来人员,促进人口素质结构的提升。

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建立社会信用诚信体制,进一步完善公民基础道德素质体质建设,借助于公共教育设施及其他宣传手段,在全民范围内推行公民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在中、小学生中德育工作的特殊作用,正确引导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人生观及较强的心理承受力;注重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全面普及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等知识,注重防止青少年实施危险性行为,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及时发现并矫正各种心理问题。

第三节 构建性别公平制度,推动出生性别比趋向正常

针对“十一五”期间我县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不平衡的问题,“十二五”期间,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使出生人口性别比逐步趋向正常。

构建性别公平制度。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为载体,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少生优生等文明婚育观念,普及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知识,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构建性别公平制度。制定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促进男女平等就业和共同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对农村计划生育纯女户给予奖励,在扶贫济困、慈善救助、贴息贷款、求学成才、就业安排、项目扶持中对计划生育纯女户予以倾斜。依法保护妇女的宅基地、房屋等继承权和土地承包权等权益。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救助贫困母亲和促进女童健康成长方面的重要作用。

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高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及决策的水平,推动妇女参与经济和社会活动,确保男女平等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领域得到进一步实现。促进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妇女职业教育工作,保障妇女平等获得教育资源的权利和机会。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妇女儿童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和妇女健康寿命。严厉打击暴力侵害和拐卖妇女儿童等违法犯罪活动,保障妇女儿童生命安全。关注空巢老人的生活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完善孤残和大病困难儿童的救助制度,确保儿童平等享有社会保障。

有效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纳入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相关部门的人口计生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和重大事项督查内容,进一步建立健全党政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标本兼治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工作机制。加强“两非”源头监管,认真落实终止妊娠手术审批制度、终止妊娠药品流通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孕前B超检查、住院分娩和终止妊娠实名制度有关规定。健全孕产期保健、住院分娩、产后随访、出生死亡报告、咨询服务等制度,建立出生人口信息收集和共享机制。严格落实孕情跟踪管理责任制,强化对办证后流出、连续两轮以上双查未到位、持证多年未生育等8类重点对象的排查监管力度。加大“两非”案件打击力度,建立公安、卫生、人口计生、药监、妇联、监察等部门配合打击“两非”案件联合办案制度,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正常。

第四节 强化综合服务意识,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我县流动人口数量多、规模大,要积极做好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实现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使人口分布与经济布局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合理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完善户籍管理制度,促进符合条件的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培育和完善公平公正、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口和人力资源合理、有序流动。

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和《福建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规范》。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统筹协调,加强部门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工作格局。加强区域协作、信息互通、管理互补,探索成立驻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积极构建“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完善和应用国家PADIS流动人口子系统,建立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全面提高流动人口信息服务管理水平。加强城区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建立健全“以房管人”、“以厂管人”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城区服务管理队伍力量,实现城区和工业园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常态化。

推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全国流动人口“一盘棋”的要求,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纳入现居住地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公共财政支出的预算范围。积极扩大城区人口计生服务半径和可及性,突出城区、园区、商业区、旅游景区服务管理范围,实现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开展流动人口便民维权行动,保障流动人口的知情权、监督权。全面清理各种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违背的政策措施,严肃查处各类侵权案件,切实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

第五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发展老龄事业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突出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建设,使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建立健全惠民政策与人口计生政策的统筹协调机制。注重运用重大公共政策破解人口发展难题,发挥公共政策的导向作用,建立人口发展政策协调制度,在重大经济社会政策出台前,开展对人口发展影响的综合评价,充分考虑人口计生因素,确保经济社会政策与人口发展政策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

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体系。整合现有资源,深化和拓展致富、安居、奖学、保障、亲情、健康五大工程,以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扶制度、贡献奖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计划生育家庭补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补助等为主体,进一步探索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利益导向机制,逐步扩大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覆盖面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奖励标准的正常增长机制。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养老保险、就业培训、扶贫救灾工作、住院分娩、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教育、征地补偿与集体收益分配以及社会救助等方面,对计划生育家庭要体现优先与优惠。严格落实农村独生子女户和二女结扎户分配集体福利和划分宅基地时,增加一人份额的法律规定。广泛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规范运作幸福工程、计生小额贴息贷款等帮扶项目,让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得到更多实惠。

构建老年人养老服务体系。把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作为民生工程,纳入社会经济总体规划。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建立覆盖城乡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城区要积极构建居家养老服务的“十五分钟”服务圈,农村要依托乡(镇)敬老院、老年活动中心(室)等现有设施,完善服务、增加功能。加强县社会福利中心和农村敬老院建设,加大社区老年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便捷援助。探索建立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和二女家庭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针对计划生育独生子女、二女家庭的老年父母,在预防保健、权益保障、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等方面关怀帮扶。依法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倡导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完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营造有利于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灵活就业的体制机制环境。推进就业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规范人力资源市场,提高劳动力就业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适应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卫生和健康保健的新需求。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加快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工作。

第六节 健全家庭发展政策,建设和谐幸福家庭

家庭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本单位,提高家庭发展能力,是人口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之需。

健全完善家庭发展政策。在优生优育、子女成才、抵御风险、生殖健康、家庭致富以及养老保障等方面,加快建立和完善提高家庭发展能力的政策体系。加大对孤儿监护人家庭、老年人家庭、残疾人家庭、留守人口家庭、流动人口家庭、受灾家庭等计生特殊困难家庭的扶助力度,帮助计生特殊困难家庭解决生活生产难题。完善生育关怀制度,将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并发症三级以上人员纳入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范围。免费为符合条件的育龄妇女提供再生育技术服务。

创建和谐幸福家庭。深入开展“幸福家庭”创建活动,提供更多的有利于家庭发展的公共服务。加大社会化宣传力度,倡导和推动最大限度地体现家庭经济、生育、教育、抚养、赡养、交流、娱乐等功能。打造健康促进平台,围绕群众需求,协调或协同相关部门开展面向全人口和生命全过程的服务。逐步完善全人口信息的采集、利用和管理,增加关于家庭福祉和发展的相关数据统计,促进人口基础信息的共享与利用。努力把人口计生网络发展成为一个开放的、普惠的、综合的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平台,为所有家庭提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早期教育、老龄关爱等全程服务。

推进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努力建设以“婚育文明、性别平等,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家庭幸福”为主要内容的家庭人口文化。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关爱女孩行动、“幸福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将提高家庭发展能力作为宣传倡导重要着力点、拓展点,坚持因地制宜,继续广泛深入宣传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男女平等新型婚育观念,宣传人口计生法律法规和奖励优惠制度,推广少生快富科学技术,普及生殖健康优生优育科学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大力倡导低消耗、低污染的家庭生活方式。

第七节 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围绕群众满意目标,着力加强基础建设,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健全完善人口计生服务机构建设。紧紧抓住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人口计生服务机构作为公共卫生网络重点建设的机遇,把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内投资,对县乡计划生育去服务站(所)进行改扩建,添置、更新与技术服务功能相适应的器械设备。重视技术服务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加强服务机构手术室、检验室、消毒供应室等科室质量监控,建立和完善服务质量监督、考核评估、信息反馈机制。拓宽技术服务人员引进渠道,改善技术服务队伍结构,提高技术服务人员素质。开展创建计划生育示范站(所)活动,“十二五”期末,全县所有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符合国家建设标准,县计划生育服务站达到省级示范站标准,各乡(镇)计生服务所达到省二级以上服务所的标准。

规范计划生育药具服务管理。探索成立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完善社会化免费发放药具服务模式,增加免费避孕药具发放方式和发放点,加强避孕药具规范化管理和市场监管,保障育龄群众免费获得安全、及时、优质、均等的避孕药具服务,药具可及率达100%,药具服务满意率达90%以上。

加强人口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家“金人工程”的要求,建设全员人口信息资源库,把县级人口计生信息库建设成服务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决策、服务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础性平台。探索整合公安、卫生、民政、计生等部门人口信息资源,建设人口综合服务系统,实行部门人口信息共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全面推进全员人口信息管理。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建成公众网站,实现网上办事、提升网上办公能力,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人口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各乡(镇)党委政府、县各部门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人口工作的决策部署,把人口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坚持把经济增长指标同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发展指标有机结合起来,统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均衡发展。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大事项督查范围,作为衡量政绩和选拔、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落实到位。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探索建立以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重点问题为导向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更加注重对乡(镇)和相关部门的奖励性引导。建立责任追溯和备案制度,继续实行“一票否决”制。各乡(镇)每年应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情况向县委、县政府做专题报告。

第二节 加大人财保障力度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队伍建设,在农村综合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中,确保人口计生机构队伍的稳定。积极推进人口计生系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优秀人才充实人口计生队伍。在新聘用县、乡、村人口计生工作人员时,对持有执业资格证书的优秀人才要优先录(聘)用。按照人口计生事业的发展需求,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人口计生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健全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队伍,合理配置医、护、技人员,以生殖健康咨询师培训、考证为突破口,组织基层人口计生工作人员分批参加有关的职业资格考试。按照“县管,乡聘,村用”配齐配强村计生管理员、计生协会会长和协会小组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财力情况,适时调整村级计生管理员和协会会长补贴。大中型企业要配备专职或兼职干部管理本系统、本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

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稳定增长、分类保障、分级负担、城乡统筹的计划生育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继续坚持和落实财政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确保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奖励优惠政策兑现、基层计生工作人员待遇落实和正常工作运转等需要。按照“收支两条线”规定,社会抚养费全额上缴国库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杜绝乱收费乱罚款的现象。运用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建立多渠道的人口计生事业筹资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三节 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加强工作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积极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搭建平台,真正形成党政领导、部门指导、各方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县人口和计生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自觉履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职责,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落实机关、企事业、社会团体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性组织在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生力军作用,创新社会管理,组织群众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及时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评估,实行责任目标管理。

第四节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坚持以宣传教育为先导,围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中心任务,突出人口可持续发展、政策法规、生殖保健、优生优育等方面的宣传,为人口发展大局服务。全面提升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水平,注重各种宣传阵地建设,努力打造一批富有泰宁特色的人口文化宣传精品。坚持高层倡导、群众宣传、媒体引导和社会宣传相结合,运用各种现代传媒,通过增强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准确性和渗透力来提高宣传教育的效果。组织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社会宣传活动,为计划生育家庭提供优质的人口计生宣传公共服务。

第五节 加强行风政风建设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增强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观念,大力提高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全面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完善廉政勤政各项制度;逐步建立电子监察系统,重点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审批权、执法权和重大项目资金运行的实时监控。深入推进“阳光计生行动”,全面规范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办事公开、村务公开,开展“请农民兄弟姐妹评计生”、“请流动人口评计生”、“系统内下评上”活动,充分发挥行风监督员、实名举报奖励制度和新闻媒体监督的作用,切实做到“阳光管理”、“阳光服务”、“阳光维权”,更好地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加强重大事项巡视和监督检查工作,确保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第六节 抓好规划组织实施

按照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真抓实干,分步实施,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在规划执行过程中,适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客观条件发生变化的应及时调整相关规划内容。要做好规划及相关信息的发布与宣传工作,不断增强社会公众计划生育意识。要强化规划的实施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以及新闻媒体、社会公众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参与规划实施和依规划办事的良好局面。

第五篇:三明市清流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入推进农产品(含畜产品、水产品,下同)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和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相关部署,推进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特制定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成效与形势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省、市农业局的指导下,全县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从建立与完善监管体系入手,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执法监管,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全面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010年全县农产品例行监测,蔬菜、水果、茶叶合格率分别为100%,生猪盐酸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合格率100%。农药、肥料、兽药监测合格率明显提高,禁用农兽药残留检出占不合格产品比例大幅降低。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不断增强,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一)监管体系逐步建立。2010年县农业局、畜牧水产局成立农产品检验检测站(中心),明确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兼职人员。增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

(二)监测预警能力明显增强。2010年农业局申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现已得到上级的批复,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其中:农业部投资240万,地方财政投资60万,该项目可在2012年底完工,目前有县畜牧兽医水产局检测机构1家,农业局、工商局、质监局等部门都配置了快速检测设备。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逐步形成。从2007年开始,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在省、市农业部门例行监测和普查的基础上,组织对蔬菜、水果和茶叶农残,茶叶重金属残留,畜禽水产品药残,尤其是生猪瘦肉精和生鲜乳三聚氰胺进行检测,2010年已检测“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1435头份,其中市级检测120头份;检测“瘦肉精”莱克多巴胺 1435头份,其中市级检测120头份。已开展水产品甲醛检测48批次,合格率100%。本地养殖水产品药残抽检48批次,全部合格。农业部门也积极开展内部检测资源整合,优化专业技术人才配置,着力提升检测能力,使全市监测预警能力快速增强。

(三)执法监管深入推进。按照县政府和省、市农业主管部门 的部署,系统地开展了问题乳粉专项核查、“助奥行动”、供沪世博会和供粤亚运会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等活动。根据我县工作实际,不断深化治理“餐桌污染”,“食品放心工程”建设,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试点,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农业“三品一标”等品牌农产品稳步发展。通过严格执行认证制度,加强监督检查,落实年检制度,规范档案、包装标识管理,强化市场监管,全县“三品一标”总量规模持续增加。截至2011年底,全县累计并有效使用农业“三品”认证的有8家企业、10个产品,其中绿色食品1家企业、2个产品,无公害农产品7家企业、8个产品;农业“三品”认证的生产基地控制面积达5500亩。嵩溪豆腐皮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十一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进展和成效,为我县今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十二五”期间,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快速推进,两岸农业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全县农业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将不断提高,农业各行业在产业发展中将更加注重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将面临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同时,“十二五”时期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一是工作基础仍然薄弱。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部分监管职责不够明晰,相关的执法依据不足,具体监管工作难度很大。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尤其是应承担质量安全监管主力军作用的县乡村级工作力量薄弱,绝大部分既无机构人员,也无相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检测机构整体力量薄弱,资源配置不合理,体系还不能满足监管的需要。二是生产经营的监管风险隐患客观存在。相关法律法规的震慑作用有限,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自觉守法意识淡薄,农产品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低,监管难度大,一些农户缺乏农、兽药使用知识,违规用药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农药、兽药、鱼药禁用后,新的药物无法迅速替代,违法使用问题还比较突出。三是工作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问题农产品越来越敏感,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关联度也越来越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面临越来越高的要求。

面对“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海西现代农业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夯实工作基础,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全面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和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十二五”规划》为指导,按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要求,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作为主要目标,把加强体系队伍建设、提升监管能力作为主要任务,坚持一手抓执法监管、一手抓标准化生产,强化政策导向,加大投入力度,夯实工作基础,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强化生产控制。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地准出监控,积极推进市场准入监测,强化各环节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积极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从生产源头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坚持强化风险应急管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与舆情监测,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努力将问题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切实提高风险预警、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要快速反应,依法科学、有力有序处置,最大限度地降低负面影响。

——坚持强化体系能力建设。加快构建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认证、风险应急和执法监管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员队伍素质,强化技术支撑,切实提高执法监督、检测监测和服务指导能力。

——坚持强化制度机制建设。全面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联防联控等制度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依法落实地方政府监管责任,明确部门分工,形成生产经营者负第一责任、地方政府负总责、部门各负其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体系。

(三)发展目标

通过5年努力,基本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执法监管能力显著增强,标准化生产水平大幅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6%以上。具体指标为:

——农业标准化生产。力争从2011年起每年制定或参与制定1-2项农业方面地方标准和一批农业标准规范、农业企业标准,逐步建立我县主要农产品的标准体系,使我县各类农产品实现有标可依,为我县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打好基础。申报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水产品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建立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县),省级畜禽水产品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园艺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示范区域内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场)全部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登记,辐射带动能力和增收效果显著。

——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按照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的规划,建立健全和完善县级质检中心,并加快推进县级质检中心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范围覆盖产地环境、投入品、农产品及其生产全过程。监测能力能够满足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检测需要。在开展例行监测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检验检测体系的风险监测和信息预警功能。进一步完善检验检测手段,配齐配强设备仪器,配备熟练技术人员,开展与台湾农产品检验检测的技术合作,扩大检验检测领域,增强检验检测功能,提高检验检测的精度和水平。

——“三品一标”认证发展。全县力争每年有5家以上企业的相关产品通过“三品”认证,使我县主要农产品基本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每年争创1个省著名商标、省级名牌农产品。每年有1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农业投入品安全。农药、肥料、兽药、鱼药等主要农资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0%以上,全面建立农业投入品销售台账、生产使用档案记录制度,基本杜绝假劣农资导致的重大恶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监管体系建设。充实和完善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职能、人员和条件,普遍建立乡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并实现“有职能、有人员、有经费、有手段”的要求。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形成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品一标”推广、监督抽查、应急处置、综合执法紧密衔接配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三、主要任务

按照“消除隐患保安全、控制源头上水平、健全体系强能力、完善制度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一)深入开展执法监管

1.严格投入品监管。围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产业安全,立足源头治理,以加强农资打假、促进农资市场规范有序为执法重点,构建放心农资供应体系为重点,着力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突出重点时节、重点区域、重点对象和重点产品监管;组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示范工作,大力提高放心农资覆盖面,促进放心农资市场建设;组织开展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县级农业部门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实现行政处罚职能统一行使、执法人员统一管理、执法力量统一调度、执法文书统一规范的“四统一”规范执法。

2.深化监测检验。以食用农产品为重点,深化例行监测和质量普查,扩大农药、兽药、鱼药残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监控范围。强化监督抽查,依法查处不合格产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消除风险隐患。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透明度。

3.健全监管制度机制。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健全依法监管的体制机制。学习福州、厦门、泉州等三个城市开展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准入试点的经验,积极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相配套的产销衔接机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的功能,加快重点产业的试点示范,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检打联动和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推动执法监管深入开展。

(二)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

1.深入推进标准化示范创建。加快推进全县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以蔬菜、水果、茶叶、生猪、蛋鸡等“菜篮子”产品为重点,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和畜禽水产品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小区)创建,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鼓励各地以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规模基地为载体,因地制宜创建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示范乡(镇)、示范场(社)等,发挥示范区以点带面功能,带动全县标准化生产上新水平。

2.大力发展“三品一标”认证。严格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管理,加大证后监管力度,提升“三品一标”品牌社会公信力。强化政策扶持,将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等创建活动与“三品一标”认证登记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三品一标”在制度规范、技术标准、全程控制、档案记录、包装标识、质量安全追溯等方面的优势,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以品牌化带动标准化、推进产业化。

3.积极实施农业名牌产品战略。继续做好品牌农产品的评选推荐工作。根据我县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选择一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制定好发展规划,加大支持力度,积极推动和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争创名牌农产品,推进优质安全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充分利用市场手段,整合品牌资源,集聚品牌效应,努力在全县形成一批知名度高、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农业品牌。

(三)强化应急管理

1.加强风险预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委员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体系和运行机制。赋予质检站风险监测职能,规划建设和认定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监测点,在例行监测和执法监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机制,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动态掌握风险隐患。

2.强化应急处置。要在《三明市重大食品事故应急预案农业部门操作手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反应快速、跨区联动的应急机制,形成全县“一盘棋”、信息畅通、联防联控的应急处置网络。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专业化队伍建设,强化应急条件保障,组织实施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建立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举报、投诉渠道,完善社会监督和舆情分析报告制度。

(四)强化体系队伍能力建设

1.加快标准制修订步伐。以生产规范规程为基础,建立健全品质规格标准相配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快跟进配套制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农业部门制定符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的操作手册和明白卡(明白纸)。

2.强化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按照《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二期规划,建立健全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实现检测网络与省、市农业主管部门“上下贯通、运行高效、参数齐全、支撑有力”。强化质检机构考核评定工作,实行检测人员培训上岗制度,全面规范质检机构管理。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过程中,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农资产品质量检测机构,不断增强农资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能力。

3.加快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乡(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立上下联动的监管网络。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体系“机构专业化、人员稳定化、经费预算化、手段现代化”。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认证队伍培训计划,构建一支“懂政策、懂法律、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人才队伍。

四、重点建设工程和财政专项

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以最急需、最关键、最薄弱的环节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全面夯实工作基础。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工程

加强乡(镇)质检站条件建设,构建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风险预警信息平台,形成覆盖主要产区、重点农产品、关键危害因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风险预警网络体系。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机构,强化执法监管公益职能,完善机构设置,科学核定编制,创新管理体制。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纳入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建设工程中,在充分整合利用已有资源基础上,完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抽样巡查交通工具、业务用房等基本条件。通过投资建设,实现县、乡(镇)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职责的机构“办公有场所、执法有手段、下乡有工具、服务有能力”,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提供及时、周到、客观、科学的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

加快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项目建设,完成可追溯政府管理平台及蔬菜、水果、食用菌、生猪、蛋鸡和茶叶等产业可追溯企业管理系统建设,稳步推进试点企业的试点示范工作。通过不断积累经验,以统一规划、分区编码、数据共享、通查通识的原则,在省、市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的架构下,建立企业可追溯管理平台,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使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农产品纳入质量追溯管理,基本实现“菜篮子”产品的可追溯。

(四)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依据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科技示范片的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建设好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示范效果强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组织申报和实施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形成较为完备的农业标准化示范网络,扩大示范面积,提高标准覆盖面,增强示范的辐射效应。

(五)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置机制财政专项资金

及时依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调查,准确分析、评估事件影响,实施应急监测和管理。开展应急处理和执法,实施技术补救,启动应急评价鉴定工作。加强应急管理人员、应急处置专家等专业化队伍建设,开展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理知识培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演练。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防控制度,规范应急处置工作。

(六)设立推进农业标准化财政专项资金

加大农业标准制订专项支持力度,作为国家行业标准的补充,重点制定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农业地方标准和生产操作规程。强化产地环境、安全控制、种苗繁育、生产规程、产品等级、规格包装、质量追溯等标准的制订,为农业标准化和全程质量控制提供支撑。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规模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畜产品规模养殖场等“菜篮子”产品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积极鼓励和支持创建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示范乡(镇)、示范场(社)。加快发展“三品一标”,积极推动农业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要站在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综合规划和部署。进一步健全监管机构,充实人员,完善监测检测、监督执法等监管手段,同时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和督促检查,切实保证规划有效落实。

(二)强化协调配合。农业部门要依法履行农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监管职责,积极争取发改、财政、科技等部门支持,加强与食安、卫生、公安、工商、质检等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氛围。要充分发挥农业系统各相关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行业协会在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培训宣传、行业自律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和功能作用,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业,形成“依法监管、分类监测、专业服务、综合执法、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格局。

(三)加大经费投入。各乡镇、相关部门要依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四条的规定,积极争取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经费投入,并在农业项目经费中逐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比重。要做好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执法监管体系、可追溯体系和应急处置等方面重大建设工程的配套资金落实工作,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财政专项投入,加大支持力度。

(四)强化制度保障。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层级责任分工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明确县、乡监管职责,形成分工明确、沟通顺畅、协调有序、行动有力、管控有效的监管机制。完善农产品监测预警制度、农产品安全信用体系、安全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等建设,努力实现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全程监管。

(五)加强技术支撑。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门技术人才、专家队伍培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人才队伍。要依托农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科研体系。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环境、过程控制、药物残留、检测技术、危害评价等科学研究工作。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高效低毒农业投入品研发和推广力度。加大农资产品质量抽检力度,逐步增加农资产品质量抽检批次和频次,为打击假劣违禁农资和建设放心农资市场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六)加大舆论宣传。要充分应用现代化的公共媒体,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科学知识宣传,广泛开展生产引导、消费指导和公众咨询服务,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质量安全法制意识。健全与媒体的快捷、联动沟通机制,充分发挥媒体引导和推动作用,为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七)完善激励机制。对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表现出色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中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社会各方参与投资的给予政策上的优惠。要积极落实各项奖励政策,激励和保护开展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

上一篇:水泥生产企业范文下一篇:生命呵护生命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