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工商局范文

2022-05-26

第一篇:甘肃省工商局范文

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文件

甘工商办发〔2007〕25号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关于公布《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实施<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行政处罚办法》的通知

各市、州及东风场区、矿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省局各处、室、局、队:

为工商行政管理所执法实际的需要,根据《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的规定,经2007年12月28日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对《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实施<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行政处罚办法进行了修订现予公布,望遵照执行。

(此件发至工商所)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工商所行政处罚办法

抄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法规司

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办公室2007年12月29日印发

共印900份

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实施

《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行政处罚办法

第一条为确定工商行政管理所(以下简称工商所)的案件管辖范围和权限,规范工商所的具体行政行为,行使行政处罚权,保证依法行政,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授权,依照《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工商所,须经设立该工商所的工商行政管理局授权批准,报市、州工商行政管理局备案,并按有关规定取得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后,方可依照本办法行使行政执法权。未经授权批准的工商所,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授权批准的工商所,应当符合《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工商所建设规范(试行)》规定条件,并经达标验收。

第四条经授权批准的2r_商所对以下违法行为的案件行使管辖权,应当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一)个体工商户有下列违法行为情形之一的:

1、未经登记注册擅自经营的;

2、擅自改变经营者姓名、字号、名称或经营场所的;

3、擅自改变经营方式或者超越核准的经营范围的;

4、伪造、涂改、租借、转让、倒卖营业执照的;

5、不按规定缴纳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市场管理费或无正当

理由逾期不验照,拒不接受监督管理的;

6、未在经营场所明显处悬挂营业执照的;

7、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他行为。

(二)城乡集市贸易、集中交易市场内经营者有下列违法行为情形之一的:

1、经营国家禁止和限制自由买卖的物资、物品、有价证券和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的;

2、生产、销售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掺杂掺假、短尺少秤,以及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3、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应当注明而没有注明或虚假注明厂名、厂址、名称的商品;

4、销售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过期失效变质的商品;

5、使用或销售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利用计量器具作弊的;

6、销售有毒、有害、污秽不洁、腐烂变质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规定的食品的;

7、销售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未经检疫的禽、兽、畜、水产品;销售检疫不合格或者伪造检疫结果的禽、兽、畜、水产及其产品的行为;

8、销售没有车辆证明的非机动车;

9、销售淫秽物品、迷信品、违禁品;非法出售麻醉药品、毒限剧药、伪劣药品、化学农药以及其他国家明令禁止个人经营的物品;

1 0、为他人生产、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提供场地、仓储、运输设备等条件;

1、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哄抬物价、扰乱市场交易秩序等行为的;1

2、以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

3、从事污染环境、影响市容,危害人民身心健康,不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活动的;

4、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他行为。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工商所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其他违法违章行为。

第五条工商所对属前条规定的违法行为,有权以自己的名义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实施以下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

1、警告;

2、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3、采取先行登记保存证据的行政措施;

4、扣留、封存物资、物品总价值1万元(含本数,下同)以下,扣留、封存期限3 0个工作日以内;

5、限价销售、强制收购物资、物品总价值1万元以下;

6、没收物资、物品总价值5千元以下,非法所得5千元以下;

7、罚款2千元以下;

以上处罚可单处,也可并处。

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条工商所对不应当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属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实施先行登记保存措施或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实施扣留、封存等行政强制措施:

1、违法标的物、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

2、影响案件调查、取证等其他情形的。

第七条工商所采取先行登记保存证据、扣留、封存当事人的物资、物品等行政强制措施的,须有当事人或证人在场,当场清点查扣物资、物品的名称、规格、数量、重量等,制作《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或者《扣留(封存)财物通知书》,以及清单一式三份;加盖工商所印章后,一份交当事人,一份报法制员,一份存入工商所档案。

第八条工商所在权限范围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所扣留、封存的物资、物品,除对容易腐烂变质的,经工商所所长批准,在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后可以先行处理外,其他应加封工商所的封条予以封存,待处罚决定生效后再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九条工商所不应当以自己的名义对下列情形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1、违法主体是外商、港澳和台湾商人及外商投资企业;

2、责令停产停业、扣缴、吊销营业执照;

3、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规定不属工商所管辖范围和权限的违法行为。

第十条工商所对违法事实确凿,并有实施行政处罚的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案件,经工商所所长(含副所长,下同)批准,可适用简易程序。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千元以下罚款或警告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第十一条适用简易程序当场查处违法行为,办案人员应当向当事人出示行政执法证件,当场调查违法事实,制作现场检查、询问笔录,收集必要的证据。笔录应当有执法人员和当事入、见证人签名或盖章。当事人拒绝签名或盖章的,应当注明原因,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人员作为见证人。

第十二条执法人员在当场处罚决定作出前,应当当场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当事人进行陈述和申辩的,执法人员不得因当事人陈述和申辩而加重处罚。执法人员应当将告知及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情况记入现场笔录。

第十三条对实施当场处罚的案件,由执法人员当场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工商行政政管理机关当场处罚决定书》(一式三联),并报设立该工商所的工商行政管理局备案。

第十四条适用简易程序查处案件的处罚决定、笔录、证据等有关材料,办案人员应当交其所在的工商行政管理局归档保存。

第十五条工商所查处适用简易程序以外的违法行为,应当依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规定,适用一般程序办理。

第十六条工商所适用一般程序办理其管辖范围和权限内的案件,应当经工商所所长批准立案,并指定两名以上的办案人员依法定程序调查处理。

第十七条工商所适用一般程序调查案件终结,应当写出调查终结报告,并草拟行政处罚决定,连同案卷交由本所法制员按规定程序进行书面核审。法制员核审完毕,提出核审意见后,应当及时退卷。

第十八条办案人员应将案卷、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建议及核审意见报工商所所长审查决定。

工商所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加盖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工商所的印章。

第十九条工商所对有违法行为的当事人作出罚没款处罚的,罚没款的收缴应依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内作出处理决定;案情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处理决定的,经工商所长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

第二十一条工商所对不属于自己管辖范围和管辖权限的案件,必须在两个工作日内向设立该工商所的工商行政管理局报告,并制作《违法案件报告书》。第二十二条对以工商所名义作出的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等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出的复议申请,由设立该工商所的工商行政管理局受理。

第二十三条工商所应当建立法制员制度,设立一名兼职法制工作人员,承担对工商所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日常监督职能。

第二十四条工商所法制员的具体职能应当包括:

(一)对工商所以自己名义实施行政处罚的案件进行核审;

(二)对工商所作出的行政许可行为予以监督和指导;

(三)承担工商所日常的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

(四)承办对以工商所名义作出的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等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出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的答复、应诉工作;

(五)承担各类执法文书的备案工作;

(六)承担工商所的法制宣传培训工作;

(七)承担其他法制工作。

第二十五条设立工商所的工商行政管理局法制机构负责对法制员的监督检查和目标考核。

第二十六条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设立的专业分局、所、队、站,可以依照本办法规定对属于自己管辖范围和处罚权限的案件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第二十七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8年4月24日公布的《甘肃工商行政管理局实施(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行政处罚办法》同时废止。

第二篇:甘肃省地方税务局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实施办法

发布日期:2010-09-07 浏览次数:101 字号:[ 大 中 小 ]

【税种类别】 税收征管

【发布文号】 甘地税发2007年第67号 【发文日期】 2010-09-07 【是否有效】 全文有效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以下简称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公平税负,保护个体工商户合法权益,促进个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16号令)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体工商户定期定额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83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实施办法所称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是指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对个体工商户在一定经营地点、一定经营时期、一定经营范围内的应纳税经营额和经营数量(指从量计征的货物数量)或所得额(以下简称定额)进行核定,并以此为计税依据,确定其应纳税额的一种征收方式。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经主管地税机关认定和县以上地税机关(含县级,下同)批准的生产、经营规模小,达不到《个体工商户建账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设置账簿标准的个体工商户和虽设置帐簿,但帐目混乱或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帐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定期定额户)的税收征收管理。

第四条 经县以上地税机关认定为定期定额管理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其他需进行定期定额征收管理的纳税人或税种,比照本实施办法执行。

第二章

组织管理与实施

第五条 各级地方税务机关应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征管范围,核定所管辖税种的定额,同时应当加强与国税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制定联系协作制度,定期交换定额核定和管理方面的信息,堵塞征管漏洞,保证信息渠道畅通。

第六条 定额核定由县以上地税机关负责组织。县地方期定额审批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基本定额的测算;定期召开会议评估、审定、批准定额;检查定额执行情况等。

第七条

地税机关核定定额要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定额的审批权和征收管理权要相互分离。

第八条 县以上地税征收管理机关中的定期定额审批管理领导小组,应定期组织人员于每年一季度内将本辖区内定期定额纳税人按行业、地段、规模等标准分类划等,选择各等级中具有代表性的重点纳税人,进行典型调查分析,典型调查比例不得低于5%,科学选取核定定额的参数,合理确定定额的调整系数,测算出每个等级的平均和最低应纳税营业额或收益额,做出调查分析,填制有关表格,作为税务机关评价、确定定额的基本依据和最低标准。

第九条 各级地税机关在核定定额工作中,要积极按照省局计算机定额核定管理办法进行核定,不断扩大计算机定额面,提高计算机定额的质量。

第三章

定额的核定方式和程序

第十条 地税机关进行典型调查、实地调查应采集以下信息:

1、纳税人基本经营情况,包括经营项目、投资规模、经营面积、从业人员、所处路段、服务群体类型、价格档次或标准、客流量大小、平均日或月营业额。

2、纳税人的主要支出项目,包括固定费用如房租、工资、各种管理费、折旧;变动费用如材料、物料耗用、动力、燃料耗用、水电耗用等。

3、同类行业、同等规模或类似规模纳税人的平均利润率(可以是营业利润率、费用利润率、成本利润率等)。

4、税务发票使用量等其他信息。

第十一条 定额执行期最长期限为一年。

定额执行期是指税务机关核定后执行的第一个纳税期至最后一个纳税期。

第十二条 新认定的定期定额纳税人,地税机关必须在三个月内完成其定额核定工作。

新认定的定期定额纳税人,在未接到地税机关送达的《核定定额通知书》前,应当按月向主管地税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同时主管地税机关应在完成定额核定、送达《核定定额通知书》前暂定应纳税额,按照孰高原则征收税款。

第十三条 地税机关应当根据定期定额户的经营规模、经营区域、经营内容、行业特点、管理水平等因素核定定额,可以采用下列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核定:

(一)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测算核定;

(二)按照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的方法核定;

(三)按照盘点库存情况推算或者测算核定;

(四)按照发票和相关凭据核定;

(五)按照银行经营账户资金往来情况测算核定;

(六)参照同类行业或类似行业中同规模、同区域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核定;

(七)按照其他合理方法核定。

地税机关应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核定定额,增强核定工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第十四条 地税机关核定定额程序:

(一)自行申报。定期定额户要在生产经营开始一个月内向主管地税机关申报,填写有关申报文书。申报内容应包括经营行业、营业面积、雇佣人数和每月经营额、所得额以及地税机关需要的其他申报项目。

本项所称经营额、所得额为预估数。

对未按照规定期限自行申报的,地税机关可以不经过自行申报程序,按照《实施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方法核定其定定额。

(二)核定定额。主管地税机关要根据定期定额户自行申报情况,进行实地核查,同时参考典型调查结果,采取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核定方法核定定额,并计算应纳税额。在实地核查,采集数据过程中应由两名以上税务人员参加。

(三)定额公示。主管地税机关应当将核定定额的初步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为五个工作日。

公示地点、范围、形式应当按照便于定期定额户及社会各界了解、监督的原则,由主管地税机关确定。

(四)上级核准。主管地税机关根据公示意见结果修改定额,并将核定情况报经县以上地税机关审核批准后,填制《核定定额通知书》。

(五)下达定额。将《核定定额通知书》送达定期定额户执行。

(六)公布定额。主管地税机关将最终确定的定额和应纳税额情况在原公示范围内进行公布。

第十五条 地税机关不得委托其他单位核定定额。

第四章

定期定额户的申报征收

第十六条 定期定额户应当建立收支凭证粘贴簿、进销货登记簿,完整保存有关纳税资料,并接受地税机关的检查。

第十七条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定期定额户负有纳税申报义务。

实行简易申报的定期定额户,应当在主管地税机关规定的期限内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缴清应纳税款,当期(指纳税期,下同)可以不办理申报手续。

第十八条 采用数据电文申报、邮寄申报、简易申报等方式的,经地税征收管理机关认可后方可执行。经确定的纳税申报方式在定额执行期内不予更改。

第十九条 定期定额户可以委托经地税机关认定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办理税款划缴。

凡委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办理税款划缴的定期定额户,应当向地税机关书面报告开户银行及账号。其账户内存款应当足以按期缴纳当期税款。为保证税款及时入库,其存款入账的时间不得影响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纳税期限内将其税款划缴入库。其存款余额低于当期应纳税款,致使当期税款不能按期入库的,地税机关按逾期缴纳税款处理;对实行简易申报的,按逾期办理纳税申报和逾期缴纳税款处理。

第二十条 定期定额户发生下列情形,应当向地税征收管理机关办理相关纳税事宜:

(一)定额与发票领用、开具金额或税控收款机记录数据比对后,超过定额的经营额、所得额所应缴纳的税款;

(二)在税务机关核定定额的经营地点以外从事经营活动所应缴纳的税款。

第二十一条 各级地税征收机关可以根据保证国家税款及时足额入库、方便纳税人、降低税收成本的原则,采用巡回征收、报缴合一或其他各种简化的税款征收方式。

第二十二条 县以上地税机关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依法委托有关单位代征税款。地税机关与代征单位必须签订委托代征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应当承担的责任,并向代征单位颁发委托代征证书。

第二十三条 定期定额户经营地点偏远、缴纳税款数额较小,或者地税征收管理机关征收税款有困难的,地税征收管理机关可以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简并征期。但简并征期最长不得超过一个定额执行期。

简并征期的税款征收时间为最后一个纳税期。

第二十四条 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划缴税款的,其完税凭证可以到税务机关领取,或到税务机关委托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领取;地税机关也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邮寄送达,或委托有关单位送达。

第二十五条 定期定额户当期发生的经营额、所得额超过定额20%的,应当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申报期限内向地税机关进行申报并缴清税款。

第二十六条 定期定额户在定额执行期结束后15日内,应以该期每月实际发生的经营额、所得额向税务机关申报(以下简称分月汇总申报),申报额超过定额的,税务机关按照申报额所应缴纳的税款减去已缴纳税款的差额补缴税款,月申报额高于核定定额不足20%的应纳税款,在15日内申报纳税不加收滞纳金;申报额低于定额的,按定额缴纳税款。

实行简并征期的定期定额户,在简并征期结束后15日内应当办理分月汇总申报,其按照定额所应缴纳的税款在规定的期限内申报纳税不加收滞纳金。

定期定额户注销税务登记,应当向地税机关进行分月汇总申报并缴清税款。其停业是否分月汇总申报由主管地税机关确定。

第二十七条 定期定额户的经营额、所得额连续三个月纳税期超过或低于地税机关核定定额20%的,应当提请地税机关重新核定定额,地税机关应当根据本办法规定的核定方法和程序重新核定定额。

第二十八条 经地税机关检查发现定期定额户在以前定额执行期发生的经营额、所得额超过定额,或者现定额执行期发生的经营额、所得额超过定额20%而未向地税机关进行纳税申报及结清应纳税款的,地税机关应当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予以处理。其经营额、所得额连续三个月纳税期超过定额,地税机关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重新核定其定额。

第二十九条 定期定额户个人所得税征收实行附征率征收办法,个人所得税附征率的确定按照《甘肃省地方税务局关于统一定期定额户个人所得税征收率的通知》(甘地税征[2001]19号文件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经地税机关检查,发现定期定额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使用假发票、回笼票、借用票等发票违章行为的,应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予以处理。同时每发现一次,主管地税务机关可在当期定额基础上上调15%以上作为新定额执行。

第五章

定期定额户的税收管理

第三十一条

定期定额纳税人停业时,应在停业前10日内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停业手续,并结清税款;主管税务机关要及时审批,收存其有关证簿和未使用完发票,并报上一级税务机关备案;纳税人停业期满或提前恢复经营,应在恢复经营前10日内,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复业手续,领回有关证簿。如有特殊情况需延长停业的,应在停业期满前10内,到主管税务机关重新办理审核批准手续。

在定期定额纳税人停业期间,主管税务机关必须进行实地检查,防止发生虚假停业。

第三十二条

各级地税机关要落实划片分段责任,将辖区内定期定额纳税人的停歇业、户籍管理责任、跟踪调查、纳税评估、催报催缴、税款缴纳、发票使用情况等日常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个税收管理员和征收管理单位。

第三十三条

各级地税机关要搞好纳税服务,减轻纳税人的负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税法宣传,注意尊重和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调动纳税人的积极性,征纳双方共同搞好定期定额管理。

第三十四条 地税机关停止定期定额户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应当书面通知定期定额户。

第三十五条 定期定额纳税人的其他管理,如税务登记、变更、验、换证、外出开展经营活动、安装使用税控装置、领购使用发票等,按照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六条 对未达起征点定期定额户的管理

(一)地税机关应当按照核定程序核定其定额。对未达起征点的定期定额户,税务机关应当送达《未达起征点通知书》。

(二)未达到起征点的定期定额户月实际经营额达到起征点,应当在纳税期限内办理纳税申报手续,并缴纳税款。

(三)未达到起征点的定期定额户连续三个月达到起征点,应当向地税机关申报,提请重新核定定额。税务机关应当按照《实施办法》有关规定重新核定定额,并下达《核定定额通知书》。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定期定额户对税务机关核定的定额有争议的,可以在接到《核定定额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重新核定定额申请,并提供足以说明其生产、经营真实情况的证据,主管地税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书面答复。

定期定额户也可以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直接向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定期定额户在未接到重新核定定额通知、行政复议决定书或人民法院判决书前,仍按原定额缴纳税款。

第三十八条 地税机关应当严格执行核定定额程序,遵守回避制度。地税人员个人不得擅自确定或更改定额。

地税人员徇私舞弊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九条 对违反本实施办法规定的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处理。

第七章

第四十条 本实施办法所涉及表格按照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管理文书的通知》(国税函〈2006〉第1199号)文件要求执行,各地自行印刷。

第四十一条 本实施办法由甘肃省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实施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意见

甘政发[2009]84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水平,更好地发挥工商行政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政府职能部门,承担着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职责。加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市场监管、行政执法、消费维权等职能作用,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关系全省10万户企业和46万个体工商户的健康发展,关系全省消费者的消费安全。加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在营造经济发展环境、服务市场主体发展、服务园区和项目建设、促进全民创业中的职能作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有利于促进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进一步加快职能转变,更好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定不移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省以下垂直管理的体制机制优势和市场经济卫士的职能作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有利于维护统

一、开放、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有利于促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的实现。

二、切实发挥工商行政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

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立足工商职能,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积极开发运用工商行政管理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服务。发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联系市场主体广泛、了解市场情况深入的优势,服务招商引资,服务企业,服务园区建设,服务项目建设,并鼓励在生产要素聚集、生产力发展迅速的园区设立工商行政管理分局,提供高效快捷服务。发挥企业登记、市场准入等职能作用,主动服务各类市场主体,服务企业和农村改革发展,服务全民创业,服务就业再就业。大力实施商标战略,加大对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企业的奖励力度,充分发挥商标服务发展的作用。发挥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作用,以良好的市场环境,服务各类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实现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的统一。

三、切实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格市场主体准入,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要深入

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强化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构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保障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形成打击传销的合力,严厉打击传销行为,推进“无传销社区(村)“建设。进一步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切实维护公平公正的竞争秩序。努力加强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和合同监管,建设“信用甘肃“。加大商标、广告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行为和广告违法行为。主动围绕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

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与司法、公安、税务、质检、卫生、农牧等部门的协作机制,支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履行市场监管职能,查处经济违法案件,共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对妨碍经济违法案件查处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对暴力抗拒行政执法的行为要依法惩处。要强化协同配合意识,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黑除恶、扫黄打非、查处取缔黑网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努力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四、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各市州、县市区政府要加强“一会两站“建设。进一步完善“12315“维权网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12315“行政执法体系“四个平台“建设和“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点建设,推进“12315“进社区、进农村、进超市、进市场、进企业,努力把消费纠纷化解在基层。充分发挥各级消费者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商标协会、广告协会的作用,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指导行业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五、加强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领导。

各市州、县市区政府要把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加强领导,严格要求,及时听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汇报,切实帮助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积极稳妥解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机构上划、管办脱钩时形成的债务、人员安置、国有资产无有效权证等遗留问题,逐步化解历史债务,协调解决无正当理由的缠访、群访问题。关心爱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干部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在职工住房、子女就业、医疗保障、离退休人员待遇等涉及干部职工切身利益问题上,与当地政府其他部门一视同仁,统筹解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领导班子成员调整,要主动征求当地政府意见。大力支持工商行政管理基础建设工作,加大投入力度,每年新(改)建80个左右的工商所,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彻底改变全省200多个工商所、2000多名公务员无房办公或在危房办公的状况。积极协调解决房屋拆迁、土地征用、城建规划、权证办理等方面的难题,适当减免规费。同时,要做好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经费保障,并把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纳入政府总体规划,加大支持力度。

各市州、县市区政府要加强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执法监督,提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审计监督,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纳入同级审计部门审计范围。总结推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基层执法干部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向社会公开廉政承诺、加强工作督导等成功做法,督促和引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既维护法律尊严,严格执法,又注意“多规范、少处罚“,做到和谐执法,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甘肃省人民政府

二○○九年十月二十一日

第四篇:中国农业银行甘肃白银市分行营业部与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渝中支行两路口分理处等票据纠纷上诉案

法公布(2000)2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000)经终字第62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中国农业银行白银市分行营业部,住所地:甘肃省白银市纺织路173号。

负责人:宋秉昌,该营业部主任。

委托代理人:冯培,北京市广盛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孙佩玲,北京市广盛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渝中支行两路口分理处,住所地:重庆市渝中区中山路169号。

负责人:张应能,该分理处主任。

委托代理人:曹涌涛,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干部。

委托代理人:刘守豹,北京市华普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重庆创意有色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住所地: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北路11号。

法定代表人:王嘉,该公司经理。

委托代理人:魏庆渝,该公司职员。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重庆市二轻工业供销总公司,住所地:重庆市渝中区重庆村1号。

法定代表人:顾永明,该公司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袁小彬,重庆中豪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陈勇,重庆中豪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中国农业银行白银市分行营业部(以下简称农行白银营业部)为与被上诉人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渝中支行两路口分理处(以下简称工行两路口分理处)、重庆创意有色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意公司)、重庆市二轻工业供销总公司(以下简称二轻公司)票据纠纷一案,不服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1999)甘经初字第17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查明:1998年9月11日,农行白银营业部签发了两张银行承兑汇票,票号分别为VIV042643

58、VIV04264359,出票人均为白银有色金属公司(以下简称白银有色公司),收款人均为重庆市有色金属总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有色公司),票面金额均为500万元,汇票到期日均为1999年3月11日,其它各项必要记载事项齐全。农行白银营业部在汇票上加盖钢印予以承兑。重庆有色公司取得上述两张汇票后背书转让给创意公司。创意公司于1998年9月10日与二轻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镀锌板1761T合同,为支付货款将上述汇票又背书转让给了二轻公司。同年9月15日,二轻公司向工行两路口分理处申请贴现。工行两路口分理处经审查两张汇票以及二轻公司提供的贴现申请书、工矿产品购销合同及增值税发票复印件等文件后,于同月17日为二轻公司办理了贴现手续,支付了贴现款,并由此取得了汇票。1998年12月24日,农行白银营业部向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创意公司与二轻公司之间无真实的商品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工行两路口分理处违法违规贴现为由,请求判定创意公司、二轻公司、工行两路口分理处不享有票据权利,并解除承兑人的付款责任。

另查明:创意公司与二轻公司签订的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未实际履行,二轻公司在扣除了违约金和查验费后,已将9562000元退给了创意公司。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本案所涉两张银行承兑汇票形式完备,各项应记载事项齐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应为有效票据。创意公司虽与二轻公司签订了工矿产品购销合同,但实际并未履行。这两方当事人在本案中仅仅是两张汇票的关系人,而不是两张汇票的现实持票人,故创意公司与二轻公司均已丧失了该案所涉汇票的票据权利。因为票据是无因证券、文义证券,票据关系一经成立,即与票据取得的原因关系相脱离。农行白银营业部不得以与工行两路口分理处的前手二轻公司及其他前手之间的背书转让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工行两路口分理处。且农行白银营业部无证据证明工行两路口分理处取得本案所涉汇票时知道其他前手之间存在着抗辩事由的事实。工行两路口分理处在办理贴现时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办法》的有关规定审查了贴现申请人提供的相关手续,并支付了对价。因此,农行白银营业部关于创意公司、二轻公司、工行两路口分理处对本案所涉两张汇票不享有票据权利的请求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该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四条第一款、第十三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驳回农行白银营业部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60010元,由农行白银营业部负担。

农行白银营业部不服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上述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称:创意公司、二轻公司系恶意串通取得票据,其目的是为了套取银行资金。创意公司是由本案所涉汇票的收款人重庆有色公司的期货部组建而成,两者实际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因而,创意公司应对重庆有色公司取得票据后未向白银有色公司履行合同也未给付对价的情形有所了解。创意公司在向其开户银行光大银行申请贴现遭到拒绝后,由光大银行的刘松介绍找到二轻公司向工商银行申请贴现。二轻公司为此伪造了虚假增值税发票,即将该公司在1998年9月自用的增值税发票(票号自00016777~00016786)空白复印后填写再复印以交给工行两路口分理处作为贴现证明。这一违法行为已经被重庆市国家税务局查证并作了处罚。此外,一审认定二轻公司收取的11万元是违约金与事实不符。如果说在二轻公司与创意公司的合同关系中有一方违约,那么违约方应是二轻公司,因为创意公司已经按约定履行了付款义务。该11万元实际就是二轻公司与创意公司恶意串通取得的非法收入;工行两路口分理处违法违规贴现,依法不应享有票据权利。两路口分理处在办理贴现时,没有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会计核算手续》第二部分第三条和《支付结算办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要求二轻公司提供商品发运单据复印件进行审查。而二轻公司提交的增值税发票的次联是购货方创意公司的“抵扣联”,而非正常商品交易中应由售货方保存的“存根联”;工行两路口分理处为二轻公司违规办理贴现后即向二轻公司开出了两张银行本票,收款人均为创意公司,这显然是套取银行资金的行为。这一行为违反了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和《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关于“票据贴现系贷款人以购买借款人未到期商业票据的方式发放的贷款,借款人不得用贷款在有价证券、期货等方面从事投机经营。贴现人选择贴现票据应当遵循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的原则,贴现资金投向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规定。由此,工行两路口分理处属于重大过失取得票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不应享有票据权利。本案所涉汇票中,有一张汇票的背书日期是1998年8月31日,与实际背书日期不符,而另一张汇票未记载背书日期,且在二轻公司背书处存在涂销问题,这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的有关规定;工行两路口分理处于1999年3月5日向农行白银营业部主张票据权利时,只在粘单的第一背书人签章处盖了结算专用章,并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在票据粘接处签章,而是由二轻公司签章。按照票据文义性的规定,粘单并未发生法律效力。农行白银营业部有理由认为工行两路口分理处至今并未向付款人主张票据权利。由此,一审判决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等方面均存在错误。请求撤销一审判决,依法确认创意公司、二轻公司、工行两路口分理处不享有本案所涉两张银行承兑汇票的票据权利。

工行两路口分理处答辩称:根据票据的无因性原则,持票人工行两路口分理处的前手二轻公司与创意公司之间的商品交易关系是否真实合法,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恶意串通的主观故意,均不影响持票人票据权利的合法有效。作为贴现行,工行两路口分理处仅应对交易的真实性作形式审查,只需审查合同的复印件。工行两路口分理处在办理贴现手续时对二轻公司提供的购销合同和增值税发票的复印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了审查,已经切实履行了法定的审查义务,不存在重大过失。关于票据粘单的签章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持票人以背书的连续证明其票据权利”。根据这一规定,即使本案所涉票据粘接处的签章有瑕疵,也不能成为持票人丧失票据权利的理由。本案所涉汇票合法有效,背书连续,两路口分理处在办理本案所涉汇票的贴现业务时遵循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等有关规定,并无恶意或重大过失,在支付对价的情况下取得票据,依法应当享有票据权利。一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请求依法予以维持。

创意公司答辩称:创意公司从重庆有色公司处取得本案所涉两张汇票是代收代付资金的善意行为,其向二轻公司转让票据也是以真实的商品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为前提的。1998年9月10日,创意公司因业务需要与二轻公司签订了编号为980910的镀锌板购销合同,为及时支付货款,创意公司将本案所涉两张汇票背书转让给了二轻公司。后因市场行情发生变化,创意公司提出退货。经双方协商,在二轻公司已经将汇票贴现的情况下,创意公司自愿承担贴现利息310635元、贴现手续费10000元,违约金117365元,二轻公司在扣除相关款项后将贴现余款9562000元退回创意公司。由此,创意公司与二轻公司之间的商品交易虽未最终实现,但双方之间的票据关系是基于真实的商品交易产生的。农行白银营业部有关二轻公司与创意公司之间不存在真实商品交易的主张是一种主观臆断;重庆有色公司向创意公司转让汇票以及创意公司向二轻公司转让汇票时,原本均未在票据上填写背书转让日期。现有票据上的背书转让日期是应贴现银行的要求为规范手续而补记的。在补记时,由于是补记日期,在其中一张汇票上出现了错填背书日期的瑕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及相关规定,“票据背书转让时未记载日期的,视为在票据到期日前签章”。故本案票据的背书日期记载问题并未违反有关规定。一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依法予以维持。

二轻公司答辩称:二轻公司系合法取得票据权利。创意公司与其前手重庆有色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与二轻公司无关,二轻公司是基于与前手创意公司在1998年9月10日签订的镀锌板购销合同取得本案所涉两张汇票的。在收取作为预付款的汇票时,二轻公司只负有审查汇票是否真实、背书是否连续的义务,没有必要去了解也无法知道创意公司究竟是以何种方式取得汇票;在二轻公司于1998年9月15日申请贴现时,工行两路口分理处按规定审查了二轻公司提交的购销合同、增值税发票复印件,因二轻公司与创意公司是同城单位,而约定的交货期尚未届至,且合同约定为买方提货,故未能提供商品发运单据。至于发票单价与合同约定的单价存在800元价差的问题,是因为增值税发票上的商品单价4914元是不含税的价格,如乘以1.17(即增加17%的增值税)则与合同约定单价5750元相符。1998年9月17日,在二轻公司将汇票贴现后,创意公司单方提出解除合同,要求退回汇票并表示愿意承担中途退货的违约责任。经双方协商后,二轻公司在扣除违约金、汇票查验费后将贴现余款退给了创意公司。这一行为符合我国《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农行白银营业部所谓“镀锌板商品交易是假、二轻公司与创意公司恶意套取银行资金是真”的说法显系主观猜测;票据的无因性、文义性决定了票据关系一经成立,即与取得票据的基础关系相脱离,创意公司、二轻公司只是本案所涉汇票的关系人,取得汇票是否合法对工行两路口分理处是否享有票据权利不产生影响。农行白银营业部作为票据债务人以自己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来对抗持票人没有任何法律依据。而二轻公司在将汇票合法转让给工行两路口分理处之后,已经不是汇票的持有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四条的规定,理当不享有票据权利,故而不应被列为本案的一审被告。农行白银营业部对二轻公司的起诉不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一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依法予以维持。

本院还查明:工行两路口分理处在办理贴现手续时,曾于1998年9月12日就汇票真实性问题向农行白银营业部进行查询,在农行白银营业部证明该两张汇票真实、确系该行承兑的情况下,工行两路口分理处向二轻公司办理了相关的贴现手续并由此通过背书转让的方式取得了汇票。但由于失误,工行两路口分理处将其印章误盖在本案所涉两张汇票的背书人一栏内,后涂销,由二轻公司在背书人一栏签章,并在被背书人一栏内记载“工行两路口分理处”字样。在本案所涉两张汇票的粘单上,工行两路口分理处均在背书人一栏内加盖结算专用章,但未在粘单与汇票的骑缝线上盖章;在汇票与粘单的骑缝线上签章的单位是二轻公司。

本院认为:本案所涉两张银行承兑汇票,形式完备,各项必要记载事项齐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二十二条及相关规定,应认定为有效票据。对此,本案各方当事人也均无异议。

票据的无因性决定票据关系一经产生即与基础关系相分离。重庆有色公司与创意公司之间、创意公司与二轻公司之间是否存在有效的买卖关系,属于票据基础关系的范畴。持票人(即本案的贴现人)工行两路口分理处只需证明其所持有的两张汇票的必要记载事项齐全、其取得汇票的票据关系合法成立,没有义务对其前手取得票据的基础关系是否合法有效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持票人因重大过失取得不符合本法规定的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二审查证事实证明,工行两路口分理处已经按照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九条、《支付结算办法》第九十三条有关“持票人申请贴现时,须提交贴现申请书、经其背书的未到期商业汇票、持票人与出票人或其前手之间的增值税发票和商品交易合同复印件”的规定履行了必要的审查义务,并且曾就汇票真实性问题向农行白银营业部进行过查询,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方办理相关的贴现手续。由此,持票人工行两路口分理处在取得票据时履行了必要的审查义务,并不存在重大过失的情形,且支付了对价。农行白银营业部关于工行两路口分理处取得本案所涉汇票时未履行必要的审查义务、属于重大过失取得票据的上诉理由没有事实依据,本院不予支持。

汇票属于要式证券,必须根据法律规定的相关记载事项来确定票据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背书未记载日期的,视为在汇票到期日前背书”。由此可见,背书日期属于相对必要记载事项,而非绝对必要记载事项。在背书人背书转让汇票的过程中,绝对必要记载事项的欠缺,会导致被背书人丧失票据权利。而欠缺相对必要记载事项,则可根据法律规定来加以确定。因此,本案所涉汇票上是否记载背书日期抑或背书日期与实际转让票据的日期是否一致,均不影响背书转让的效力。粘单是票据背书用纸的延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有关“粘单上的第一记载人应当在汇票和粘单的粘接处签章”的规定,为防止票据与粘单相分离或被伪造等情形的出现,如果粘单的第一记载人未在粘单的骑缝线上签章,即应确认粘单不生票据上的效力。在本案所涉两张汇票的粘单上,工行两路口分理处均在背书人一栏签章,但在骑缝线上签章的主体却是二轻公司,故应认定本案所涉汇票的粘单不生粘单效力。审查本案所涉两张汇票的背书情况,由于涂销系票据当事人故意所为,并不影响背书的连续,可以根据票据所记载的事项确定本案所涉汇票的最后持票人是工行两路口分理处。农行白银营业部以本案所涉汇票的有关记载事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的有关规定作为拒绝承担付款责任的抗辩事由之一,于法无据,本院不予支持。

在本案所涉两张汇票的票据关系中,创意公司经收款人重庆有色公司背书转让后取得票据,之后又背书转让给二轻公司,工行两路口分理处在办理相关贴现手续后以背书转让的方式取得票据。因而,工行两路口分理处是本案所涉两张汇票的最终持票人,即票据权利人。创意公司、二轻公司在将票据背书转让给其后手之后,已不再是本案所涉汇票的持票人。农行白银营业部以创意公司、二轻公司作为一审的共同被告提起诉讼,请求判定其不享有票据权利,显然不当,应予驳回。而工行两路口分理处通过办理贴现手续、以背书转让的方式取得票据,并支付了对价,且不存在重大过失的情形,理应享有票据权利。农行白银营业部应当承担到期付款义务,其拒付并提起诉讼不当,对其上诉理由本院不予支持。

综上,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基本正确,本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十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

(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60010元由中国农业银行白银市分行营业部承担。

审判长:李天顺

审判员:于松波

代理审判员:贾纬

书记员:李国慧

第五篇: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甘肃省卫生和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甘肃省卫生和 计划生育委员会、甘肃煤矿安全监察局等11部门 关于印发《甘肃省职业病防治工作 联席会议工作制度》的通知

— 1 —

各市(州)安监局、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局、工信(经信)局、财政局、人社局、建设局、政府国资委、工商局、总工会:

为强化部门协调配合,有效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省安监局、省卫生计生委、甘肃煤监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建设厅、省政府国资委、省工商局、省总工会等11个部门联合制定了《甘肃省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工作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地方实际,建立健全相应的协调机制,共同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甘肃省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局

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甘肃煤矿安全 监察局

甘肃省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

甘肃省工业和信息

化委员会

甘肃省财政厅

— 2 —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甘肃省住房和城乡

省政府国有资产 社会保障厅

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建设厅

监督管理委员会

甘肃省总工会

2017年3月20日

— 3 —

甘肃省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

工作制度

为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部门间协作配合,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6‟32号)、《甘肃省编办关于职业健康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甘编办„2009‟340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09‟100号),制定本制度。

一、联席会议组成

甘肃省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为组织、协调、检查和指导全省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

(一)联席会议由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甘肃煤矿安全监察局、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总工会等11个部门组成。部门名称以下均用简称。

联席会议由省安监局局长、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和甘肃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担任召集人,各成员单位有关负责同志为联席会议成员(名单见附件1)。联席会议成员因工作变动需要调整的,由所在单位接任的负责同志自然更替,所在单位及时将名单报联席— 4 —

会议办公室。

(二)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安监局,负责联席会议协调工作,收集和通报有关信息,督促落实会议决定的有关事项。省安监局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处承担联席会议办公室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省安监局分管副局长兼任,副主任由省安监局、省卫生计生委、甘肃煤监局相关业务处室(部门)主要负责人兼任,其他成员单位1名处级干部为办公室成员并任本单位联络员(名单见附件2)。

二、主要职责和任务

督促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国家和甘肃省有关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政策;建立信息通报和发布机制、职业健康“三同时”协作机制、重大事件联合督查机制;适时组织开展部门联合执法、专项整治和监督检查,协调指导各市州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研究拟定加强全省职业病防治的重大政策措施,向省政府提出工作建议。

三、会议制度

联席会议召开的会议形式分为全体会议、专题会议。

(一)全体会议。每年召开一次,由三位召集人轮流主持召开,联席会议全体成员参加,办公室成员和联络员列席。根据工作需要,也可临时召开全体会议,并视情邀请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会议召开及议题由联席会议办公室协调提出,报请召集人决定。

— 5 —

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指示及有关会议、文件精神;通报全省职业病防治工作形势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议定联席会议工作、任务指标和阶段性工作安排;研究协调职业病防治重大问题;研究提出职业病防治工作政策措施和建议意见。

全体会议以会议纪要形式明确会议议定事项。全体会议纪要由主持人所在的部门负责起草,由召集人共同签发。会议纪要印发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和邀请参加会议的其他有关部门(单位),同时抄报省政府。

(二)专题会议。专题会议根据需要适时召开,由召集人或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主持,与会议议题有关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参加,也可根据需要邀请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会议召开及议题由联席会议办公室协调提出,报请召集人决定。

专题会议纪要由主持人所在的部门负责起草,由召集人签发。会议纪要印发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和邀请参加会议的有关部门(单位),并视情抄报省政府。

四、工作机制

(一)职业病防治信息通报和发布机制。按照《甘肃省职业病防治信息通报和发布制度》(详见附件3),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加强信息沟通和配合,及时通报共享日常监管信息、工作动态和重大案件线索及查处情况,统一发布职业病危害重大事件和日常监管等信息。

— 6 —

(二)职业健康“三同时”协作机制。按照《甘肃省建设项目职业健康“三同时”工作协作制度》(附件4),由负责建设项目职业健康“三同时”监管、建设项目立项审批、建设项目设计审查等相关部门,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相关规定和职责分工负责的原则,协作配合,共同督促检查用人单位落实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严重项目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等相关制度和要求。

(三)职业病危害重大事件联合督查机制。按照《甘肃省职业病危害重大事件联合督查制度》)(附件5),各成员单位在职责范围内认真做好领导批示、媒体报道、社会关注的职业病事件调查处理工作。对需要其他部门配合的,由牵头单位负责、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做好有关调查处理、督办工作。重大、典型事件,可由相关部门联合督查、督办。

五、工作要求

(一)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本部门“三定”规定和有关文件等要求,落实职业病防治监管责任,同时加强协调配合。

(二)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联席会议全体会议、专题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和议定事项,负责单位要牵头抓好落实,并及时向办公室通报有关情况。各成员单位次年1月20日前,向办公室报送工作总结、联席会议议定事项落实情况及拟提交联席会议的议题建议。

— 7 —

(三)联席会议召开会议由会议主持人所在的部门负责筹备和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联席会议有关通知、征求意见等,由会议主持人所在的部门代章。

(四)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做好联席会议有关文件、纪要和信息简报的起草工作,并认真做好文件立卷归档工作。

附件:1.甘肃省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名单

2.甘肃省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成员名单 3.甘肃省职业病防治信息通报和发布制度

4.甘肃省建设项目职业健康“三同时”工作协作制度 5.甘肃省职业病危害重大事件联合督查制度

— 8 —

附件1 甘肃省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名单

召 集 人:郭鹤立

成 员:周仲平

刘维忠赵永鑫王晓明程国珍戴 超张富奎陈牧原缑维藩马育功刘永升候中甲包俊宗

— 9 —

省安监局局长 省卫生计生委主任 甘肃煤监局局长 省安监局副局长 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甘肃煤监局副局长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省工信委副主任 省财政厅副厅长 省人社厅副厅长 省建设厅副厅长 省政府国资委副主任

省工商局副局长 省总工会副主席

附件2 甘肃省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周仲平副 主 任:尹江疆 王晓娟杨光涛 成员(联络员):

刘宝锋妙鹏祖冯敬超

柳晓霞 何 翀 金振兰 程孝利赵和平 胡伯平 卫少鹏张 靖— 10 —

成员名单

省安监局副局长

省安监局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处处长省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处处长

省安监局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处副处长 省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处副处长 甘肃煤监局科技装备处副调研员

省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处调研员 省工信委安全生产处处长 省财政厅经建二处调研员 省人社厅劳动关系处处长

省建设厅工程建设管理处调研员

省政府国资委考核分配处处长 省工商局企业注册处副处长

省总工会经济技术部副部长

甘肃煤监局科技装备处处长

附件3 甘肃省职业病防治信息通报和发布制度

为顺畅成员单位信息通报机制,形成监管合力,根据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制定职业病防治信息通报和发布机制。

一、信息通报

(一)内容

1.通报工作情况。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通报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和下一工作思路。

2.通报工作信息。由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建立信息通报平台,各成员单位依据职责提供职业病防治有关信息。省安监局,负责用人单位(除煤矿外)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建设项目职业健康“三同时”监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管理、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等有关信息;甘肃煤监局,负责煤矿行业职业病防治监管情况等有关信息;省卫生计生委,负责职业病统计报告、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防治知识宣传教育、职业人群健康促进和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及防治技术服务机构管理等有关信息;省人社厅,负责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工伤保险参保及待遇享受情况等有关信息;省总工会,负责维护职工健康权益等有关信息;省发展改革委,负责职责范围内的有关信息;省工信委,负

— 11 —

责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条件以及有关建设项目立项审批等有关信息;省政府国资委,负责省属监管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等有关信息;省工商局,负责生产经营性企业注册、注销、变更、取缔等有关信息。

(二)形式

1.定期通报。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一年通报一次,次年2月20日前以信息简报形式印发各成员单位;职业病统计报告、职业健康检查、建设项目立项审批等信息,每半年以表格形式向联席会议办公室报告一次。

2.随时通报。省领导同志批示、重大事件和日常、专项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涉及相关成员单位职责的问题,要及时向相关成员单位进行通报;群发性职业病或群发疑似职业病信息等信息,要即时通报联席会议办公室。

二、信息发布

(一)内容

1.全省职业病防治情况。包括职业病防治状况,职业病防治政策、法规、职业健康标准制(修)订工作情况及职业病发病情况等。

2.用人单位申报职业病危害情况;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情况,建设项目职业健康“三同时”审查情况;用人单位工伤保险参保及待遇享受情况。

3.甘肃省认证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和职业健康检查、— 12 —

职业病诊断机构情况。

4.重大职业病事件及其处理信息。包括重大职业病事件的发生地和责任单位基本情况、患病及死亡劳动者数量及救治情况、事件原因、事件责任调查情况、应急处置措施等。

5.其他重要的职业病防治信息和省政府确定的需要发布的信息。

(二)形式

设立联席会议牵头单位统一发布、相关成员单位联合发布和各成员单位单独发布三种形式。联席会议确定的需要统一发布的信息由联席会议牵头单位统一发布;涉及两个以上成员单位职责的信息由相关成员单位联合发布;其他信息按照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单独发布。

(三)审查

各成员单位按照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对拟发布的职业病防治有关信息进行保密审查。

三、工作要求

(一)重视信息通报、发布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信息发布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部门规章等要求,要确保信息准确、及时、客观。在发布信息前,应当提前通报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必要时应当与相关成员单位进行会商。

(二)做好重大事件的发布。发生重大职业健康事件后,负

— 13 —

责重大事件处置的成员单位要会同其他成员单位,在第一时间拟定信息发布方案,发布简要信息,随后通报初步核实情况、应对和处置措施等,并根据事态发展和处置情况滚动发布相关信息。对涉及事故的各种谣言、传言,应当迅速公开,澄清事实,消除不良影响。

(三)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在发布职业病防治信息前,组织专家对信息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提供科学意见和建议。

(四)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信息传播和舆论监督作用。畅通信息交流渠道,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同时注意做好舆情收集和分析,对于新闻媒体反映的职业病防治问题,要及时调查处理,并通过适当方式公开处理结果,对不实和错误报道,要及时予以澄清。

— 14 —

附件4

甘肃省建设项目

职业健康“三同时”工作协作制度

为加强建设项目职业健康“三同时”工作协作配合,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及有关法规和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制定本制度。

一、建设项目职业健康“三同时”的有关规定

(一)管理范围。在甘肃省辖区内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建设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依照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有关标准,组织开展职业健康“三同时”工作。

(二)主要内容。建设单位应当按照项目建设进展流程,按顺序开展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与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工作。

二、主要协作部门及职责

1.省安监局:负责建设项目(不含医疗机构和煤矿)职业健康“三同时”工作的事中事后监管工作。

2.省卫生计生委:负责医疗机构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健康“三同时”的审核(备案)、审查和竣工验收。

3.甘肃煤监局:负责煤矿行业建设项目职业健康“三同时”

— 15 —

的监管工作。

4.省总工会:监督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建设验收工作。

5.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行业管理部门,按照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和减少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落后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的使用。

6.省财政厅:在建设项目审批(备案)过程中,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相关规定,负责督促检查建设项目落实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

7.省工信委:在建设项目审批(备案)过程中,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相关规定,负责督促检查建设项目落实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

8.省建设厅:在建设项目施工安全质量监管中,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相关规定,督促施工单位落实职业健康“三同时”要求。

9.省政府国资委:督促省属监管企业的建设项目落实职业健康“三同时”要求。

三、工作协作要求

(一)通报审批(备案)信息

每年初,省财政厅、省工信委分别向省安监局、省卫生计生委、甘肃煤监局通报建设项目立项审批(备案)有关计划等信息,便于负有职业健康“三同时”监管职责的部门掌握情况;— 16 —

每半年,应向联席会议办公室报送项目审批情况,联席会议办公室将有关情况通报省安监局、省卫生计生委、省总工会、甘肃煤监局、省政府国资委等有关部门,便于各部门按职责分工做好有关监管工作。

(二)审批、核准把关

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工信委,对管辖范围内的项目,在其可行性论证阶段,即时督促建设单位依法开展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

— 17 —

附件5 甘肃省职业病危害重大事件联合督查机制

为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和配合,切实做好职业病危害重大事件的联合督查工作,根据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建立本制度。

一、联合督查的重大事件

联席会议对下列职业病危害事件进行督促检查:

(一)省领导有明确批示要求进行督查的职业病危害事件;

(二)社会影响较大的,联席会议召集人要求进行联合督查的职业病危害事件;

(三)群众来信举报属实,经联席会议研究决定进行联合督查的职业病危害事件;

(四)联席会议决定联合督查的其他重大职业病危害事件。

二、联合督查工作职责

(一)了解事件发生的经过、原因、后果及造成的社会影响;

(二)了解市州政府对事件的处置情况;

(三)提出对事件查处的指导意见;

(四)分析事件教训,提出防范类似事件的措施建议;

(五)撰写提交督查工作报告。

三、联合督查组织形式

(一)省领导明确牵头部门的,由牵头部门带队,相关成员— 18 —

单位参加,必要时邀请其他相关部门参加。

(二)省领导无明确批示的,由联席会议办公室确定牵头单位,相关成员单位派人参加,必要时邀请其他相关部门参加。

四、联合督查工作程序

(一)成立联合督查组。按照省领导指示或联席会议召集人的安排,由办公室组织相关单位成立联合督查组。

(二)由联合督查组组长带队,赴事件发生地开展督查。必要时可邀请新闻媒体随行采访报道,对典型案例进行曝光。

(三)对督查情况进行总结,撰写督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件发生经过、原因和事件处置情况; 3.对事件调查处理的指导意见; 4.事件教训及防范措施建议。

(四)以联合督查组成员单位名义联合下发通知,就事件调查处理和防范整改工作,对事件发生地区或单位提出督办意见。

(五)督查报告的上报。省领导有明确批示的,督查报告经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审核,报联席会议召集人同意后,报送省政府;没有明确批示的,督查报告经办公室主任审核同意后,报送联席会议召集人,印发各成员单位。

五、联合督查工作要求

(一)参加联合督查相关成员单位要选派能力强、业务精、经验丰富的同志参加督查工作。

— 19 —

(二)联合督查组成员单位之间要加强沟通、协调,保证督查工作顺利开展。成员单位之间意见不一致的,由督查组负责人提请联席会议办公室协调解决。

(三)对外信息发布由联席会议办公室统一安排,督查组任何成员未经办公室允许,不得私自发布信息。

(四)联合督查组成员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轻车简从,廉洁自律。

— 20 —

上一篇:个人注册商标范文下一篇:公司聚餐通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