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看你桃花缘有多深

2023-01-21

第一篇:命理看你桃花缘有多深

孩子之间的友谊有多深

今天晚上,我给孩子们读电子绘本。我选的是《男孩和苹果树》这个故事。去年广东省德育研究中心主任李季教授来讲“叙事德育”的时候,就给我们讲过这个故事,当时我听得热泪盈眶,因为一个故事的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力往往比说教要强十倍,我也想用这个故事来感染一下我们的孩子。

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棵大苹果树,一个小男孩天天都来树下玩耍。他爬到树上去摘苹果吃,还在树阴下乘凉打盹。他很喜爱这棵苹果树,苹果树也很愿意和他一起玩。时光荏苒,小男孩儿长大了,不再每天来树下玩。

一天,男孩儿来到树下闷闷不乐。

“来和我玩吧!”苹果树向男孩儿请求道。“我不再是一个小孩子了,不能天天守着树玩了。”男孩嚷道。“我想要玩具!”

“对不起,我没有钱。不过你可以把苹果都摘下来卖掉,这样你就有钱了!”

男孩兴奋不已。他将所有的苹果都摘了下来,高高兴兴地走了。男孩摘走苹果后就再也没回来过,苹果树很是悲哀。

一天,已长成男子汉的男孩又回来了,苹果树兴奋极了。

“来和我一起玩吧!”苹果树说。“我可没时间玩,我得工作养家。我们需要一栋房子遮风避雨,你能帮帮我吗?”

“对不起,我可没有房子给你。不过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来盖房子。”于是男子汉砍下了所有的树枝高高兴兴地走了。苹果树看到他高兴心里也很快活。但男子汉却从此再也未回来过,苹果树仍是孤苦伶仃。

一个炎热的夏日,男子回来了,苹果树高兴极了。

“来和我一起玩吧!”苹果树说。“我老了。我想乘船出海去放松一下,你能给我一条船吗?”男子说。

“用我的树干来建造你的船吧,你可以扬帆远航,愉悦身心。”于是男子砍下了树干做了一条船。他乘船出海了,很长时间未回来。

多年以后,男子终于回来了。“对不起,我的孩子,可我现在没什么可给你的了。没有苹果给你吃了。”苹果树说。“没关系,反正我也没牙吃苹果了。”男子回答。“也没有树干让你爬了。”“我太老了也爬不动了。”男子回答。“我实在是没什么可给你的了,我唯一剩下的是我奄奄一息的树根了。”苹果树含泪说道。

“我不需要很多东西,只要有个地方休息就行了,这么多年过来我也累了。”男子回答。“太好了!老树根是靠着休息的最好地方了。快坐在我这里休息吧。”男子坐了下来,苹果树高兴地含泪而笑。

当故事讲完的时候,我再一次哽咽了,因为每一次读这个故事,我都会想起自己年迈的父母。我没有让泪水流下来,我给孩子们提了一个问题:“谁能说一说,在你的生命里,谁是这棵苹果树呢,谁可以把一切都给你,却不要求你回报他?”

我以为这些刚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并不能完全理解这个故事的含义,但教室里的小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一个孩子说:“我的爸爸妈妈就像这棵苹果树。”另一个说:“只有爸爸妈妈才会对我们这样好。”我请政政的时候,他的答案却与其他孩子有一些不同:“我的爸爸、妈妈,还有„„还有彬彬。”

回答自己的爸爸妈妈我并不意外,为什么他加上了彬彬呢?

原来,政政上幼儿园的时候就比较好动,有时无意中会冒犯别的小朋友,所以有些孩子有意疏远他。当他发现自己没有朋友的时候,他感到很孤独,而彬彬是唯一一个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和他并肩站在一起的好朋友。

上了一年级,他们两个分在同一个班,有一天,彬彬不知道说了一句什么话,政政很生气,竟然打了他一个大耳光,半边脸都红了。彬彬忍住泪水,一声没吭。后来政政的妈妈批评了自己的儿子,政政也向好朋友道了歉,彬彬一点也没介意,仍然和政政一起玩儿。妈妈问他,你当时为什么没有打回他呢?彬彬说:“他比我小,我把他当作自己的弟弟,他又爱哭,我不想看到他哭。”

我真的未曾想到过,原来两个

六、七岁的孩子之间,也会有如此深厚的友谊。因为一个孩子的宽容,另一个孩子便把他当成了和父母一样可以给予自己一切而不求任何回报的人。

第二篇:六月有奖征文:父爱到底有多深

父爱到底有多深?我说不清,也道不明。只知道,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

记得我七岁那年的一个夏夜,爸爸陪我去树林散步。我们拿着手电筒到处照,突然传来嗖嗖的摩擦声,我心想:肯定是一个大的刺猬!我兴高采烈的用手电筒往地上一照,原来是一条蛇!在灯光的照射下很耀眼,橘黄色的蛇身上上有着黑色的斑纹,它在茂盛的草丛里慢慢地穿梭。我吓的说不出话来,父亲看到后立刻把我抱起,只见那条蛇冲上来,咬了爸爸的小腿。我分明看到了,父亲却淡淡地说没有,父亲把我抱回家。幸好蛇没毒,父亲没什么大碍。妈妈给他擦拭着药,我哭了。

“万一蛇有毒呢?”我担心的问。

“只要你没事就好„„有毒也毒不倒你爸!”父亲笑呵呵的眯起眼。我一下子扑进了父亲的怀里,任我痛哭流涕。

父爱到底有多深?

在风雪交加的傍晚,村头望不到父亲的身影。他在哪儿?他还在工地上忙碌着呢!手指还不知道被利器割伤了几次,胳膊也不知道肿了多少次。半夜,父亲终于回来了,我激动得从床上爬起来跑到父亲身边,试图去握父亲的那双冰冻的、龟裂的大手,可刚刚碰到,我那稚嫩的小手下意识的缩了回来。它是如此的冰冷„„已经冻得僵硬,我再次抓住父亲的手,不放开,我想用我的温度,去温暖父亲的手,去融化父亲手背上已经冰冻的血液,父亲空出一只手,轻轻的抚摸我的脸颊,会心的笑了。

一股温热的液体流过我的脸庞。

“爸爸,值么?”我轻声的问。

“嘿嘿,只要我女儿有出息,怎能不值得?”父亲的眼里透露着希望。我一下子扑进父亲的怀抱,它是如此的宽大,将小小的我罩住,就好比一座坚固的城墙保护着我,温暖而又安全。

看看父亲,两鬓斑白,才发现,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让父亲变得愈加憔悴了。

父爱,到底有多深?

山东莱芜莱城区莱芜市口镇初级中学初三:田艺

第三篇:从八字命理看你是否会克妻及克夫

从八字命理看你是否会克配偶

以前只是在电视上听说过某人克夫或者克妻这样的话,并没想到现实生活中这种事竟然会被我碰到。前两天同学介绍一个男生给我认识,让大师帮忙算一下他的八字,大师告诉我千万不能和他在一起,因为他的八字严重克妻,要找和他八字相化合的人,但我的八字和他不仅不能合,反而还天克地冲,达到了两个极端,如若在一起婚姻必将十分不顺,大师还好心一再强调让我转告他选择婚姻对象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否则像他这种命相的人一旦选错,不仅是对自己不利,更是对对方的残酷,到最后会产生两败俱伤的局面。现在想想真可谓心有余悸。所以特向开运今生大师请教哪些八字会克配偶,现总结出来以供有这方面需要的朋友参考。

1、婚姻宫发生刑冲合害

在八字中,日支代表夫妻宫,即婚姻宫。婚姻宫与八字年、月、时其他几柱发生刑冲合害自然会婚姻不顺。刑是最严重的;相合有婚姻被合走之意,也不利;相害表示婚姻容易因小人挑拔离间而出现波折;相冲之中,对婚姻尤其不利的是“日时相冲”,这种情况下夫妻因不和而离异的概率非常高,约占七成左右,是不容小视的一个格局。当然,除了命局中婚姻宫的刑冲合害外,当婚姻宫逢大运或流年来刑冲合害时,婚姻也容易生变。

2、 配偶星出现过多

男命以财为妻,如果八字中财星出现太多的话,这种人往往婚姻不顺,很容易出轨背叛。或者说要谈很多次恋爱才能最终成婚。偏财过多,同时食神伤官也很多的男人,更是好色无度且不能自控,这样的男人不易下嫁。

女命以官为夫,若日坐伤官,伤官克官,主夫星被克,这类女命往往找对象非常挑剔,很是追求完美,所以大多数挑来挑去最后把自己挑成剩女了。当然,若是早婚,则大多会对丈夫不满,成日里横眉竖眼的,离婚危险很大。

3、八字中比劫重重或者日坐劫财的男命

男的以“财”为妻,配偶被“劫”,婚姻能好吗?至于比劫重重。同上所说。比劫克财,而“财”代表的是男命之婚姻,比劫过多,说明婚姻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么就是男人太过冲动易有

家庭暴力,要么就是老婆容易被他人“瞄”上,导致婚姻被“劫”,从而影响婚姻的稳定。

4、日柱天克地冲

这一说法是相对八字合婚而言,将夫妻二人的八字进行合婚,二人八字乃天克地冲之格局,天干相克,地支相冲,这种情况下,一般命理师都会劝阻恋人双方尽量不要结婚的好。如果实在相爱要结婚的话,那是必须要化解的。

5、月令落空者

月令,也就是月支,它代表的是我们的情缘,如果月令落空,一般婚恋都会多波折,磨难重重。而合婚之时如果二人月令都落空了,这种姻缘就是很难成的类型。

6、纯阴纯阳者

这种八字格局极为少见,就是说命理四柱的八个字全是阴,或全是阳,一般有此类命局的人性格极端,要么脾气火爆似炸药,要么性格极为阴柔,过于阴险,婚姻运比较困难,很难找到合适的对象。除非纯阴与纯阳结合,否则即便找到了,婚运也很难长久。

以上就是预示婚姻不顺的六种八字,我们进行预测的目的不是说让你对婚姻产生恐惧,而是能够对婚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地化解以及多加注意,让你的婚姻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困扰!

第四篇:物业管理中的黑洞有多深

物业管理中的黑洞有多深?一名刚刚离任不久的某物业公司经理爆料,揭开了众多不为人知的行业潜规则。 刘强(化名),在某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当过4年的物业项目经理。对于自揭内幕的行为,刘强的说法是去年业主炒了自己的公司,“公司有些事情自己也看不过去,愿意对公众讲点儿实话。” 敛钱三条渠道 物业费只是一部分

刘强此前所在公司管理的是一家中型小区,1500多户业主,总面积在20万平方米左右。

面对记者最关心的物业公司收入问题,刘强仅仅心算了几秒钟后就回答:“我们这个公司一年进账有400多万吧。”

他笼统计算了一下:板楼和塔楼物业费平均下来在每平方米2元/月左右。物业费实行包干制,年物业费应收480万左右,前两年实际收取物业费在400万以上,现在相当一部分业主拒交物业费,降到了200万。电梯广告收费一年差不多15万。地面停车,360个车位,月租费150元,一年下来60多万。 开发商吃肉我喝汤

对于其他的地上共用部分,例如会所、幼儿园等配套设施应缴纳的物业费,刘强表示,这些是不收费的,外包出去的收入只能跟着“喝开发商的汤,吃不到肉”。

“小区现在有4000多平方米的会所,一年外包收益超过200万,主要上交开发商,但物业公司也能分成一部分,差不多60万。”刘强说。

面对记者强调“《物权法》规定公共部分收益归业主”的提法,刘强笑称“想法太天真”。

“说是公共收益归业主,只要业主不闹事打官司判决给他们,该经营照样经营。”刘强说,现在很多小区产权都不明晰,也没有成立业主大会,收益当然主要还是进开发商的口袋。

记者了解到,会所、幼儿园等这些本意是按照成本运营、为业主提供服务的公共配套设施和场所,在绝大多数小区实际上是掌握在开发商手中。 地上赚完赚地下

让记者意外的是,对物管公司来说,小区“最赚钱”的不是会所等公共部位,而是地下空间。 “地下室不是不能随便出租,产权归人防的吗?”记者问。

“没错,所有权一般是归人防的。人防有的城区是不收费的,也有的区每年要提取管理费,但也就在每平方米1.5元到3元左右。20万平方米一年只需要上缴30来万,具体用途是出租还是车库,就看各个小区了。”刘强说,他所在的小区改成900来个车位,每个车位300元一个月,一年停车费收入就在360万左右。

对于如此高的停车费记者表示了怀疑。刘强则举着报纸说,“你看看,业主为停车打破头,前一段时间刚刚发生了一起血案。地下停车费一般都远高于地上,而且现在的情况是停车位根本不够用。”

刘强说,这笔钱名义上是都归开发商,“不过具体数字并不是特别清楚,应该是三七分成吧,我们公司这边差不多能分个100来万。”

记者随后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虽然业主购房款中包含地下室成本,但目前没有任何法律、法规对城市居民小区防空地下室的产权归属予以明确界定 省钱三大绝招

除了明面上暗地里的进账,各家物管公司都有省钱节流的绝招。 第一招:减员以吃空额

刘强所在的小区物管公司满额应是80人左右,保洁一般配20人,保安是30人,工程项目部、客服和办公室30人,实际上从来就没满员过。

“现在保安对外报价都是1800元,真正工资发到保安手里不到1200元。保洁对外报价1400元,实发工资是不到1100元。”刘强说,一般保洁保安都会外包,主要为了方便“吃空额”——“这是行业的通行规则。”

刘强透露,他此前所在的小区实际上岗总数一直少了近30人。“减掉30人,你算算一年多少钱?六七十万。”刘强说,一年人工上省下来的钱就是老总的一辆宝马。 “我听说海淀有个小区业主天天查岗,后来发现上岗的少了1/3,其实大部分小区都不会这么查。业主要查是很难查出来的,名字都登记在那儿,你是看不出来的。”刘强说。 第二招:减少维护费用

“举例来说,顶楼水箱、排水系统每年清一次得两万,那就两年清一次。有些设备该维护三次的,那就维护两次或者一次。公共照明,刚入住的时候肯定都是亮的,现在坏了不少,能不换的就先不换,还可以省下不少电费。电梯运行也是,这样一年下来省个20万没问题。”刘强说。 第三招:绿化上打主意

“能省下来的是细账。”刘强强调。“比如浇水、割草、修枝,干我们这行的一看就知道是该修的没修。绿化频率降低,成本就降低。一年也能省不少钱。”

记者问,据媒体报道有些大型小区物业管理公司仅绿化费一项几年能赚几十万上百万是否属实?刘强点点头:“差不多。”

“不过这并不是行业通病。也有不差钱的物业公司,不用这么精细。我们小区小,成本就高,老总总想着开源节流。”刘强说,但是问题都是这么出来的,“物业公司一抠,服务标准自然就下来了。”

在刘强的记忆里,新小区物管公司接手的头两年,是最惬意的。

“开头两年的物业费铁定白挣”——刘强说,起初物业费的收取率超过90%,几乎所有业主都交费。而且,头两年新小区基本没有太多的管理成本,门窗、防水都有厂家质保,“电梯、路灯都是新的,连纱窗更换都有人替你掏钱。”

但由于老总每次开会都强调“开源节流”,结果小区环境变得大不如前。后来,由于停车收费提价引发纠纷,一些业主和公司打过几次架。去年业委会炒了物业,“不过我们一直没有撤出,前不久还发生了激烈冲突。”小区物业费收取比率从原先的百分之七八十陡然降至目前不到四成,公司和业主两方给刘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作为项目经理,他的收入主要和物业费实行绩效挂钩。最后,刘强选择了离职。 不过,物业公司一直坚守在小区。

“收不上物业费,一年亏几百万,当活雷锋有可能吗?”刘强说,如果没有停车费这些公共部分收益撑着,物业公司也早跑路了。

“起初大多数还是交的,不交物业费就上门催。”刘强说,通常是贴条子,然后电话催交。物业费再少,也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会交。“你得分析这些业主的心理,有的真是„不差钱‟,不愿找事的;有的是出租户,房东需要和公司搞好关系。很多人一次两次不交,折腾三次四次五次,也就乖乖来交了。”

“实在不行就堵门,再不交费,就想办法,比如断电。”业主来找,就说是工程部查了,“闸不好,天气太热,需要换闸了。”

对于喷漆、划车这些招数,刘强表示,比这些狠的招数他都听说过,不过自己没做过

第五篇:第一份工作对你的影响究竟有多深?

源自:新京报点击数:58发布时间:2011-10-29

有调查显示,2年之内(包括2年)跳槽者的比例高达66%;而第一份工作能坚持3年以上的,仅占8%.薪酬、环境、行业、兴趣、职位成为大家对第一份工作不满的5大因素。而就业压力大、年轻人对未来的职业方向没有清晰认识、不能完全了解个人优劣势等原因是职场人求职时盲目确定第一份工作的原因。

挖掘第一份工带来的财富

65%的职场人对于第一份工作不满意,薪酬不符排在不满因素的第一位,2年之内(包括2年)跳槽者的比例高达66%.前程无忧近日所做的“第一份工作”的网上调查显示,对第一份工作不满已成为职场常态。

在本次调查中,35%的职场人表示,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与理想中的工作基本吻合,而65%的人则表示“相差甚远”。薪酬、环境、行业、兴趣、职位成为大家对第一份工作不满的5大因素。究其原因,3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当初选择第一份工作的原因是“有份工作就行了”:“受家人影响”的因素也占到了 8%:“专业对口”、“公司品牌和规模”的选择比例也相对较多。

调查同时显示,2年之内(包括2年)跳槽者的比例高达66%;而第一份工作能坚持3年以上的,仅占8%.由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联合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针对工作年限在3年以内的325位大学生开展的,名为“快乐工作指数大调查”的调研显示,有73%的大学生不满意当前工作,更有81%的大学生表示当前的工作并不快乐。

“能在第一次工作就找到心仪的职业方向的人确实不多。”北大纵横管理集团合伙人武如宪分析:首先是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大,不少人的首要选择是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并非追求事业。

其次是对自己职业方向及个人实际状况不了解。“许多年轻人对未来的职业方向没有清晰认识,同时也不能完全了解个人优势及不足,在选择就业方向时存在很大的盲从性。”武如宪认为,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个人对工作回报的要求逐渐提高也是许多人放弃第一份工作的原因。

专家观点:

寻找第一份工作带来的财富

●王剑,前程无忧职场顾问

行业内的工作经验只代表了一个人在行业内的位置,而职场教训、工作思路、人脉积累等等收获,却代表着他在职场里的位置。无论第一份工作是否如自己所愿,应采取“既选之则安之”的对策。过快地否定并且打退堂鼓不是上策,不如挖掘它的可取之处,比如工作方法、人际交往、处事经验等等。通过第一份工作,把自己曾经建立的“空中楼阁”落实到地,把纸上谈兵变成真枪实弹。提高自己的职业判断能力,这些都是第一份工作可以带来的巨大财富。

声音

在第一份工作中,首先要逐渐体会工作与学校之间的巨大差异,了解工作环境对每一位员工的要求,使自己能完成由学校到职场的一个心理上的转变。其次,通过第一份工作,更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认真思考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追寻的方向及个人综合条件是否相适应,在工作中确定一个职业方向或目标。

武如宪,北大纵横管理集团合伙人

晒工作

第一份工作的作用潜移默化

●卢卫东,德勤管理咨询技术整合服务部合伙人,199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专业,从业14年

卢卫东坦言自己在选择第一份工作时并没有抱着多大理想,也没有规划,当时就想留在上海而已。“我家里条件并不优越,我学的是数学专业,就业面也很窄。”

卢卫东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上海电信技术研究所做应用系统开发,由于工作内容与所学专业不匹配,自身水平和公司的期望相差甚远,当时他感觉很尴尬也很痛苦。不懂的地方就请教同事、查阅书籍,虽然前半年困难重重,但卢卫东还是积极主动地去面对。“我始终认为既然做了,就要脚踏实地去做。”

卢卫东从第一份工作中也获得了不小收获。“一是专业知识有很大提升,包括计算机技术的能力和对电信业务的理解。二是通过实践,有了新理念和想法,为客户提升价值的理念慢慢在形成。”

在卢卫东看来,第一份工作是否急着跳槽,取决于是否有很好的机会。抱着这种想法,卢卫东的第一份工作持续了两年多,在他感觉自己已无太大发展空间时跳槽去了证券公司,但由于自己在金融业中不具备优势,尝试了三个月后,考虑到之前IT行业的经验累积,卢卫东依旧回到了IT行业。

虽然是同一行业,但此时卢卫东的工作重心,已经由纯技术开始向客户方向倾斜,更多的和客户交流,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系统分析。“这算是职业生涯中的一次小的转型,也正是第一份工作中萌生的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意识,让我逐渐找到了方向。”

随后的12年,卢卫东扎根于IT行业。在从事咨询工作的过程中,卢卫东逐步将IT咨询作为自己职业发展的方向。卢卫东说:“很多事情需要体验,但体验的同时要善于总结。”

「点评」

卢卫东成功的转型,首先在于他能够在第一份工作中坚持两年,积极主动地适应这份工作,通过这个平台不断地了解自我和职业,从中找出自己的职业定位。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后,开始寻找实现职业目标的通道。在咨询公司的平台中,渐渐展现了自己在IT行业中积累的能力和优势,并使其聚焦,形成了核心竞争能力。

别让跳槽成为惯性

●薛鹏,2007年毕业于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专业

因为认定HR的工作可以“永不被裁”,薛鹏在大学毕业时,放弃了原专业,参加了人力资源方面的培训,又通过家人关系,进入一家制造企业的人力资源部。

进公司后,他感觉人力资源的工作和想象中完全不同,由于公司管理不够规范,人力资源部门的许多工作不专业。“除了办入职、离职手续外,没有其他事可做。”因为希望自己能了解人力资源工作的各个方面,有全面发展,2008年初,薛鹏辞职,到一家国际货运企业做了招聘专员。但薛鹏发现这家企业相对之前的公司更不规范,承诺给自己的薪酬始终无法兑现,几个月后,他再一次跳槽到了另一家外贸公司做培训专员。

2008年春节前,受金融危机影响,薛鹏所在的民营公司遇到诸多压力,公司进行了大规模裁员,本以为做人力资源可以“永不被裁”的薛鹏,由于在公司尚属新人最终被裁。“当时感觉有些后悔,在第一家公司,如果能踏实做下来,至少不会成为裁员对象。”薛鹏说。

之后的经历让薛鹏更感觉到后悔,他加入了金融危机下求职的大潮。由于他在人力资源领域没有太深的积淀,再加上换工作频繁以及整个经济形势的影响,连续找了几个月工作无果的薛鹏感到身心俱疲。无奈之下,薛鹏进入一家房产公司做起了房产经纪人。这之后,薛鹏又换了两次工作,均因各种原因辞职。

“没想到一次不合适的跳槽会引发之后的这么多次跳槽。”薛鹏担心自己陷入了一场可怕的恶性循环。

「点评」

只看跳槽后的职位高低,却不去考察新公司的环境和文化;只认准了一个热门行业,却忽视了自己的人格、兴趣和专业背景;一味追求高薪,放弃了眼前的工作选择跳槽到陌生的领域。种种原因都是薛鹏频繁跳槽的原因。而多次跳槽,企业往往会对其稳定性产生疑问,所以无形中又增加了求职的难度。因此,当跳槽成了一种惯性,跳槽也变成了职业生涯发展中的致命杀手。

如果不满第一份工作,能在跳槽前充分考虑自己的内在职业取向,了解新公司的企业实力、环境和文化背景,对自己即将从事的岗位进行充分调研和全面了解,充分做好准备再去应聘,这样获得的新工作自然会变得稳定许多。(点评:洪向阳,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

第一份工之应届生:尝试接受“不完美”

8月,2010届毕业生已经历了1个月左右的职场生活。新人或多或少地体验到了第一份工作的“困惑”与“委屈”,有的转变心态、努力学习成为成熟的职场人。有的则骑驴找马暗自酝酿跳槽之心。第一份工作究竟是为就业而就业的鸡肋,还是未来职业发展的奠基石,学生和职场专家各有观点。

根据由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09届大学生全国

平均专业对口率为62%,其中2009届本科毕业生平均专业对口率为67%,对口率较高的专业大类为医学、工学、文学。从离职率看,2009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最高的前3位专业小类是:编辑出版学、艺术设计、广告学;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最高的前3位专业小类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装饰艺术设计。

究其原因,麦可思高校咨询顾问马妍认为,“适合国家和社会需求的特色鲜明的专业以及一个学校的优势专业的学生专业对口和人职匹配率高,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大,就业竞争力强。”而中国石油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韩尚峰表示,他并不赞同“多数人第一份工作并不满意或不能坚持从事”这一调查结果。 “北京高校毕业生的第一个工作的专业对口和人职匹配率是比较高的,以中国石油大学为例,专业对口和人职匹配率以及学生对就业的满意度都超过88%”。

晒工作

专业对口

边工作边制订中短期规划

●李晨(化名),22岁,内蒙古工业大学2010届毕业生,英语专业

目前为加拿大留学助理顾问,2010年7月入职

和许多大学生一样,李晨憧憬的工作很像电影里的场景,“高级白领,穿着得体的套装,领导团队,独当一面,每天都特忙,但特有成就感”。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入职之初,李晨也觉得委屈,“同事每天对着客户侃侃而谈,而我却只能对着电脑,做些杂事”。她一度也犹豫着“要不要重新去做一些大事业。”

工作1个多月后,虽然壮志仍在,但李晨觉得内心平和很多,“现在我才明白,原来自己不懂的太多了,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一切都得从基础开始。”比如预订会议室、扫描资料、送文件之类的小事,李晨发现自己也每天会犯错,“有时候资料扫描错了,有时候文件发错了地方”。

“没有人刻意告诉你干什么。”现在每天对着电脑,李晨不那么憋屈了,她每天会在网上查询很多资料,因为“肚里有货,才能应对客户咨询”。只要听到同事提及国外哪个高校,或A-level、SAT这些不熟悉的名词,李晨会很快去查资料弄明白。

“每个人对工作都有梦想,只不过现在经历的是基础阶段。”李晨相信,实现梦想“只是时间问题”。她暗暗给自己订了短期和中期的职业规划:短期计划是积累知识,娴熟应对咨询电话和客户。“我希望自己了解的不仅仅是高校资料,考试类型,气候、地理概况,而是可以甚至细化到具体细节,比如我可以告诉客户哪条街道更适合中国人”。中长期计划则是,选定方向出国留学深造,在5-10年后成为业内资深的咨询顾问。

「建议」

很多人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都是本着骑驴找马和学习心态开始的。新鲜感退去后,日常事务

性工作可能会占据大部分时间。对流程的不熟悉、工作方式的差异、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等会让职场新人感到力不从心。与实习或兼职不同,就业是真正变成“社会人”了。首先,新人要搞清企业对本岗位的职责要求和业绩考评办法,了解自己的部门和岗位在企业价值链中的作用,其次,了解内部流程,同时多了解行业知识,勤于动手;第三,建立自信、勇于表达,但要擅于倾听,不要不懂装懂;第四,树立责任心,遇到事情提前打招呼而不是事后补救。

(董一鸣,资深人力资源专家)

专业不对口

更重视今后的职业发展

●闫晓梅,复旦大学金融系 2010届本科毕业 欧唯特服务(中国)管理培训生,2010年7月底入职

找工作时,闫晓梅的目标很明确——大企业的管理培训生,专业是否对口并不是她最关心的,“我们班很多同学找工作时会求稳定,不少去了银行,但也有些同学去了医疗、IT行业,和所学专业都没有太大关联。专业对口和不对口的人数各占一半。”

对于第一份工作,闫晓梅看重的是“是否有利于今后的职业发展”,管理培训生提供的将近1年半左右的培训期对她很具吸引力,“学生最欠缺的就是工作经历和社会经历,而培训期有利于缩减转变为优秀职场人的过渡期。”而之所以选择大企业,是觉得世界500强的企业制度、管理更为规范,而且职业晋升的路径也更明晰。

现在,闫晓梅正经历着为期1个月的入职培训,虽然还没有正式进入部门工作,但她已经开始感受到职场人与学生角色的不同。“培训时模拟现场,30 多个管理培训生与培训师扮演的客户进行线上交流,我发现了自己在细心程度、态度等方面的欠缺,学着适应行业思维,了解企业工作规律。”

闫晓梅说,“真正工作之后,才领会到积累经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急功近利,心高气傲都不行。”

入职培训之后,闫晓梅会正式开始在投诉部等部门轮岗,“以前遇到问题,学校会帮你解决,家长会帮你找借口。而现在我得明白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建议」

专业不对口是大部分毕业生就业时都可能面临的选择。不少企业在招聘时并不看重学生专业,而是看重是否具有可培养和发展的综合潜质。很多企业对大学毕业生采取轮岗制度,以确定其最适合的岗位。此外,现在大企业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多元化,暂时可能属于专业不对口,长远来看可能契合未来的业务发展。新人可以慢慢了解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和业绩评估标准等,及时修正自己的职业规划。

(尹丹萌,欧唯特服务(中国)助理HR经理)

就业指导:对工作不轻言放弃

●韩尚峰,中国石油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整体而言,所学专业符合自身兴趣爱好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同学,专业对口和人职匹配率高些,其次,综合素质高,就业力强的同学专业对口和人职匹配率也会较高。

如果对第一份工作不太满意,希望大学生首先珍惜机会,不轻言放弃。毕竟现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第二,调整心态,适应岗位。第三,积累经验,寻找机遇。如果工作实在不适合,还是要寻找机会,修正自己的职业生涯,这时更明确了自己适合的工作领域,职业发展也会更顺畅。

新人学会接受不完美

●董一鸣,资深人力资源专家

第一份工作和期望值的差距主要在薪水、工作环境、工作内容、企业文化、专业不对口、毕业生自身的学习需求和公司实际要求的不符等方面,还有沟通渠道的不畅等。

建议新人们学会以下几点:1.接受不完美,因为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对外宣称解决了所有管理问题;2.择业时要看综合性价比,如果是看上企业的某一点而加入该企业,未来也会因为同样原因离开;3.态度很重要。自身工作的态度和敬业精神会成为自己的品牌标志。4.反思比规划重要。很多成功人士走上某条职业道路都是“阴差阳错”或某个“契机”,经常性反思,重要的是自我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的匹配度;5.积极的态度面对“鸡肋”工作。从不喜欢的工作中找到亮点,积极进行自我激励

6.找对的人发牢骚。向成熟、仁爱,能为如何解决问题提供建设性意见的人求助,不向态度和情绪负面的人发牢骚或咨询问题。

学生观点

找一份好工作很难,做好一份工作更难。身边不少同学对第一份工作不满意,也有做一个月就换工作的。很大原因是他们在找工作时目的就不明确,准备不足,对企业了解也不多,选择时不够慎重。

——(孟陈,2010届毕业生,英语专业,文案)

我的第一份工作去的是同专业、同龄毕业生中最好的地方。所以,对工作硬件的满意度是100%.但这个最好的并不适合自己,少有开怀,于是只做了一年便另谋他路了。很多人羡慕投行,四大之类,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份华丽的外表是否适合自己。

——(李宁江,2009届毕业生,会计专业,分析员)

上一篇:母亲对孩子说的心里话下一篇:泌尿科下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