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项目备案材料

2022-07-12

第一篇:企业项目备案材料

工业企业技改项目办理备案需提供材料

工业企业技改项目办理备案

一次性告知需提供材料(一式2份)

(一)备案报告。包括企业基本情况、拟建项目名称、建设规模、估算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采用工艺技术、主要设备、建设年限、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石家庄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备案申请表》。

(三)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年综合能耗3000吨标准煤或年电力消费量2000万千瓦时及以上的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必须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其他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应填写《河北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节能登记表》,进行登记备案。)

(四)企业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复印件。

(五)依法先行取得的有关许可文件。

(以上五项的法律依据《河北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管理暂行办法》)

六)项目所在乡镇意见。

(七)土地有关情况证明。

(八)厂区平面图,标明新建厂房位置。

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第二篇:企业投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备案提供材料

1.企业投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备案申请表(需加盖企业公章)。

2.项目实施方案(根据编制大纲编写)。

3.项目法人证书或项目业主的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 4.项目单位与建筑物所有人签订的建筑物使用或租用协议。(项目单位与项目所依托的建筑物所有人为同一主体时,不需要此协议)

5.建筑物产权证、有资质的建筑设计单位出具的荷载复核计算书。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上述材料一式二份,并附电子文档一份,完成后通过各辖市区发改部门转报市发改委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备案,并抄送市发改委能源处。

第三篇: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流程及备案内容

一、 事项名称:企业投资项目备案

二、 办理主体: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投资促进局

三、 办理依据:

1. 国发[2004]20号《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6]28号《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第十一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八条等),国发[1996]35号《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国发[2004]13号《国务院关于调整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

2. 发改投资[2004]2656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制指导意见的通知》;

3. 苏政发[2005]38号《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江苏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暂行办法江苏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04年本)的通知》,苏政发[2006]60号《省政府关于印发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

4. 宁政发[2006]86号《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等3个文件的通知》,宁政发[2006]213号《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 5. 宁发改投资字[2006]371号南京市发改委、经委、国土、环保、规划、房产局、人行南京营管部《关于贯彻实施〈南京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等三个投资体制改革文件的工作意见》,宁发改法规字[2006]1070号《关于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的通知》,宁发改投资字[2006]892号南京市发改委、建委、规划、地震局《关于印发〈南京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办法〉的通知》。

四、 办理条件:

1. 项目属于备案范围和在南京高新区管委会管辖范围内; 2. 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3. 符合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

4. 符合节能要求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五、 申报材料:

1. 项目备案申请表(见相关表格下载); 2.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专章

3.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审意见;

4. 项目法人证书或项目业主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提供原件供审查);

5. 属国家规定实行许可证生产、经营管理的项目,须提交相关部门出具的初审意见; 6. 按规定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项目,附地震安全性评价意见;

7. 按规定须提供的其他材料。

六、 核准程序:

(一)按项目备案权限,属于南京高新区管委会权限内备案的项目,由项目申请人向投资促进局和相关涉及部门报送申请文件,投资促进局收到报告后进行初审,并告知项目申请人需澄清、补充和完善的全部内容。

(二)投资促进局在受理项目时,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针对必要的规划、用地以及节能等前置条件,需征求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相关职能部门在接到项目申请人递交的申请报告后,应及时向项目申请人出具明确的书面意见。

(三)投资促进局接到项目申请人提交完善的项目申请文件后,应按有关规定,在不超过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项目申请备案的核准,并向项目申请人出具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对不予备案的项目,应出具书面的不予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说明理由并告知项目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四)超出南京高新区管委会备案权限的项目,项目申请人向投资促进局报送项目申请文件,由投资促进局初审后报上级机关备案。 因特殊原因,不能在上述时限内做出备案决定或上报备案意见的,经投资促进局的领导批准,可适当延长时间,并将延长时间的理由告知项目申请人。

项目备案内容

第一条 实行备案的企业投资项目,由项目申报单位根据项目备案机关的要求填报项目登记备案申请表一式6份。

第二条 项目登记备案申请表应包括以下内容:

㈠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㈡拟建项目基本情况。

1、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地址;

2、项目建设性质、建设起止时间;

3、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4、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5、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

6、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7、是否符合行业准入标准。

第三条 省发展改革委将根据实际需要,会同省经委制定主要行业的项目登记备案申请表格式,指导企业的项目备案申报工作。

第四条 项目申报单位在填报项目登记备案申请表时,应附以下文件:

㈠项目建设单位工商法人注册证明;

㈡房地产开发项目须有开发资质证书;联建项目须提供双方的联建合同;

㈢土地、矿产资源等由市场配置资源的项目资源使用权确认文件。

㈣其它有关专业性材料。

第五条 项目申报单位应对所有申报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项目备案程序

第一条 企业投资建设应由各级政府备案机关登记备案的项目、项目建设单位可按照第二条规定的备案管理权限直接到相应的项目备案管理机关登记备案手续。

第二条 企业投资建设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的综合利用及盐湖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类项目,由省发展改革委办理登记备案手续;铁合金、硅铁、电石等高耗能类工业项目由省经委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其余项目由项目所在地州(地、市) 备案管理机关登记备案。

第三条 项目备案管理在受理项目备案申请后的15个工作日内,作出对项目是否予以备案的决定。由于特殊原因确实难以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备案决定的,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应及时书面通知项目申报单位,说明延期理由。

第四条 对同意备案的项目由项目备案管理机关在登记备案申请表内签署意见并盖章后完成项目备案程序,并及时告知相关部门,对不予备案的项目在项目备案管理机关应在项目登记备案申请表内填写不予备案的理由和依据。

注:凡属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依据青海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实施暂行办法》,由县发展计划局和经济贸易局分别报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和省经济委员会核准。

第四篇: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须知

一、设立依据:

1、《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

2、《湖北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暂行办法》(鄂政发[2005]12号附件三

3、《武汉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实施细则》(武政[2005]53号附件)

二、审批条件:

1、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

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的规定;

3、符合行业准入标准;

4、是否属于核准或审批而不应该进行备案的项目。

三、需要提交的材料:

1、项目单位填写《湖北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申请表》(一式2份,电 子版1份);

2、项目单位工商注册登记等书面证明材料(看正本,交复印件1份);

3、投资意向合同(或项目用地协议)

4、项目合规性审查应提交的材料 (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公司 章程、产品技术等);

5、最低资本金证明;

6、项目单位对所有申报材料内容真实性的承诺。

四、审批流程:

1、项目单位提交项目备案申请材料;L

2、发改委受理窗口接件登记;

3、审批科室审查后立即分转委相关业务承办科室;

4、承办科室提出办理意见,报委分管领导审核后及时将审核意见传 送审批科室;

5、审批科室对审核不合格项目出具项目不予备案吉知单;对审核合 格项目制作项目备案证。

6、窗口领取结果。

五、审批时限:1个工作日

第五篇:企业投资项目的备案申请

对企业投资项目实行备案制,是投资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落实企业投资决策自主权的重要环节。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文)等文件精神,对于除了需要政府审批的使用中央政府性资金(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纳入中央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类专项建设资金、国债投资、借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等具有主权信用性质的外债投资)和地方政府投资(包括地方政府预算内投资、纳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类建设资金)的项目,“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范围内的企业投资项目以及外商投资和境外投资项目之外的所有企业投资项目,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林水利项目、社会事业项目、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商贸设施项目、交通运输项目、邮电通信项目、工业发展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等,均实行备案制。

根据有关规定,除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产业政策禁止发展,或需要报送政府核准或审批的项目之外,地方各级项目备案机关均应对需要备案的企业投资项目予以备案。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银行等部门机构应按照职能分工,对地方投资管理部门予以备案的项目依法独立进行审查和办理相关手续,对投资主管部门不予备案的项目以及应备案而未备案的项目,不应办理相关手续。

根据这项改革制度安排,我国大约80%的企业投资项目将实行备案制,政府投资管理部门对这类项目不再进行实质性审查核准,实行备案制的项目在企业投资项目中占据绝大多数。因此,这项改革能否成功,直接关系到投资体制改革的成败。

备案制改革的目标定位

对企业投资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是基于对传统审批制的弊端进行反思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过去的行政审批制由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不分投资主体、项目性质、资金来源,一律由各级政府部门进行审批,这实际上是政府代替企业进行投资决策,造成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干预的内容过多、环节过滥,恶化了投资环境,影响了政府形象,滋生了权力寻租行为,降低了行政效率,增大了行政成本,不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与市场经济导向的改革目标格格不入。

在成熟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一般不对企业投资进行基于具体项目层面的审核(审批或核准),政府部门仅负责制定相关政策,监督企业履行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其政策关注的重点主要是环境保护等涉及公共利益方面的事项。我国仍处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现阶段政府部门还难以完全放开基于项目层面对企业投资活动的直接干预,因此在投资体制改革方案的设计中创造性地提出企业投资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的制度安排。通过实行核准制,使政府部门在放弃过去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审批权利的同时,获得了对涉及公共利益等重大项目的核准权,延续了政府投资管理部门对企业投资活动进行审核的权利。从长远看,核准制应是政府部门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管理的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逐步缩小需要进行核准的项目范围。

“备案制”相对于“核准制”而言是一种更大程度对企业放权的制度安排。那么,备案制改革的目标如何定位,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的“备案”是否是一种实质性的审查,备案是投资项目必须履行的前置条件还是仅仅为履行程序性的事后告知义务等,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理解,直接关系到备案制能否正确贯彻执行。

根据对我国投资体制改革方案设计思路及未来改革总体趋势的理解,我们认为,备案制不应具有实质性审查的性质。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核准或备案,主要是基于政府宏观调控的需要,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的。在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在落实企业投资决策自主权的同时,对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行有效监测和调控,是肩负履行国家宏观调控职能的国家投资管理部门必须认真处理的课题。对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行基于项目层面的直接干预,是我国市场经济转轨的客观现实所决定的。通过实行具有行政约束力的备案制,并通过逐级上报的备案信息系统,对企业投资动态进行准确、全面、及时的监测分析,从而为政府部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依据。因此,备案制的主要功能就是信息收集,其主要目的就是为政府部门及时掌握和了解企业的投资意向,准确、全面地对投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监测企业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的实施情况,为政府部门及时发布企业投资信息,防止低水平盲目重复建设,为政府部门间接引导全社会投资活动提供依据。其审查的范围应仅限于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宏观调控政策、行业准入标准等,是一种“合规性”审查,只要符合事先确定的备案条件,“窗口”工作人员就可办理备案手续,不像实施“核准制”的项目那样需要专业人员对企业投资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经济安全、维护公共利益、优化重大布局等要求进行专业性、系统性分析判断。

宏观调控可供选择的方式很多,包括采用行政手段进行的直接调控,也包括可供采取的各种间接调控方式。如果说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是直接的基于行政手段的实质性项目投资准入控制,那么备案制就应该是一种间接调控手段,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备案制来收集有关项目信息,为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提供依据。如果将备案制也认为是对企业投资项目所进行的实质性审查,那么备案制和核准制的区别就会模糊起来,不利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实质性推进。按照这种思路,一个项目是否符合备案条件,其举证责任应该是备案机关。肩负项目备案职责的地方政府投资管理部门,应在企业按照要求提供的项目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对拟建项目是否符合产业政策等进行合规性判断。

同时必须明确,备案制具有行政许可性质,具有强制性,是任何企业进行投资的不需要实行核准制的建设项目必须履行的前置性行政许可义务。企业必须及时、完整、准确地向投资主管部门备案,以便政府部门及时准确地收集到企业投资动态信息,为制定宏观调控措施提供依据。同时,履行备案义务,获得投资主管部门的备案许可,也是企业依法办理其他相关行业许可手续的前提条件之一,土地、环保、海关、证券监管、银行等部门对企业投资相关的审查手续必须以项目“备案”为前置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备案制”是在投资体制改革推进的过程中,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对企业投资行为进行管理调控的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随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部门对企业投资活动的直接干预将会大大减少,宏观调控的职能将会逐步演化为通过法律手段间接地约束企业的投资行为,基于项目层面的对企业投资活动的调控干预将逐步淡出政府宏观调控部门的职责范围。一方面,由于宏观调控范围和方式的调整,政府部门所需要的基于企业具体投资行为的宏观调控信息将会大大减少,通过“备案制”来收集宏观调控信息的需求就会降低。同时,政府对整个社会投资活动信息的掌握,将逐步通过环保、土地、商业采购等其他渠道来间接获取,从长远趋势看,就像对企业投资项目实行“核准制”是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一样,对企业投资项目实行“备案制”的必要性将会逐步降低。但从目前情况看,无论是核准制还是备案制都是十分必要的。

备案的内容和程序 1.备案内容

根据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备案的具体内容应由省级人民政府进行明确规定。从目前各地区实行的情况看,有些地区对备案的内容要求过多过繁,甚至演化成变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根据上述对“备案制”改革目标取向定位的分析,需要备案的内容应该尽可能地予以简化。

根据有关规定,除不符合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禁止发展、需报政府核准或审批的项目外,均应予以备案。“备案”仅是企业为投资项目所履行的“前置”性行政许可手续,环保、土地等专业性审查将由其他部门独立完成,备案机关应该按照前置性审查的要求制定需要备案的内容,为审查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政策法规、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标准提供依据。我们认为,需要备案的内容如下:项目法人基本信息,包括股权结构、经营范围、单位名称、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项目名称、项目性质、建设地点、建设规模、主要建设内容及技术标准或生产工艺方案及技术来源;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方案及落实情况;劳动用工、安全生产等情况;拟建项目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与区域规划、专项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情况;资源开发、行业准入等资格证明材料以及其他有关专业性材料。

2.操作程序

建设项目备案是一个前置条件,是项目单位在办理前期工作各项批准文件中的第一道程序。备案制的管理权限全部下放给地方政府,国家投资管理部门仅对备案工作进行指导,在管理权限上实行属地原则,由省市县各级政府投资管理部门进行备案。实行备案制的企业投资项目在建设前,项目单位首先要按备案管理权限到相应的投资管理部门进行备案。各地方一般应制定“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申请表”,项目法人单位只需填写“申请表”并出具证明企业法人身份的“企业营业执照”报送项目备案机关,备案机关主要对企业上报的“申请表”进行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符合应予备案的项目范围进行审查,做出是否予以备案的决定后,正式下发确认备案的文件,并进行公示。对不予备案的项目,应当向提交备案的企业说明法规政策依据。

建设项目只有进行备案后才能依法办理土地使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城市规划、安全生产、设备引进和减免税确认等手续。各职能部门应按照职能分工,对投资主管部门予以备案的项目依法独立进行审查和办理相关手续。对于应该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申请备案的项目,如果未经备案确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各职能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完成项目备案手续后,项目业主自主开展项目前期工作,自行决定开工建设,政府有关部门依法从土地、资源、规划、环保和劳动安全等方面对投资项目进行管理。项目业主应严格按照项目备案确认的内容开展项目建设,不得擅自变更备案登记时确定的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完善备案制的措施建议

实行备案制的初衷是希望尽可能地减少审查环节,缩短企业到政府办事的时间。但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功的标志,并不是把所有的审批都改为备案,也不是把审查时间一律“浓缩”为短短的几分钟。投资体制改革必须立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有限政府”和“服务政府”的基本理念,并积极为备案制的实施创造条件,而不是比赛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能够办完备案手续。否则,盲目攀比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很可能是邯郸学步,徒留笑柄。备案制作为投资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为了充分发挥其落实企业投资决策自主权、降低社会成本、完善宏观调控的功能,必须采取相关措施,为实行备案制创造条件。

1.完善相关规划的制定工作。项目是否予以备案,其重要依据之一就是审查其是否符合有关规划要求。规划的实施是贯彻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手段。加强和完善相关规划的编制工作,将为备案制的推行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判断项目是否符合规划要求及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依据,减少审查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完善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如果与项目投资活动相关的产业政策、行业准入缺乏依据,对拟建项目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的审查就会流于形式,出现随意化和盲目性的情况,备案制将形同虚设。

3.完善备案制的网络系统功能

各级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限向申请备案的企业答复予以备案或不予备案;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推行和完善网上备案确认,加快“电子政府”网上政务办公系统的建设以及各级备案机构和国家投资管理部门之间的网上传输系统建设,提高项目备案的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4.项目备案机构应充分发挥项目备案材料的作用

投资体制改革方案提出推行备案制的主要理由就是收集项目信息,为宏观调控提供依据。各级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如果对项目备案工作中所积累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材料不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并及时反馈到上级投资主管部门,实行备案制的必要性就会大打折扣,基于宏观调控的目的推行备案制的基础就会动摇。

5.改善对备案制项目的监管手段

根据目前的投资体制,国家及地方各级投资主管部门仍然履行对企业投资活动实行全范围监管的职责。同时应该认识到,备案制是对审批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部门仅对企业投资行为进行间接管理的改革方向过渡的一个重要阶段,政府部门应总结从审批制向备案制过渡的过程中,如何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来管理企业的投资行为,为投资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积累经验。

上一篇:企业文化三个层次下一篇:全员营销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