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原理复习大纲

2022-11-10

第一篇:电子测量原理复习大纲

化工原理复习大纲

《化工原理》复习考试大纲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3小时)

课程编号:2108504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

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物理化学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化学工艺、轻化工程类专业

使用教材:姚玉英.化工原理(新版).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主要参考书:陈敏恒等.化工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蒋维钧主编.化工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课程性质、目的、任务和要求:

课程性质: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学工程、化学工艺、轻化工程类专业及相近专业的一门主干课,是学生在具备了必要的高等数学、物理、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课程任务:运用自然科学的原理考察、解释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从理论上阐明化工生产中的各个单元操作过程的基本原理,讨论具有规律性的问题,探索强化过程的途径,通过定量计算、实验技能和设计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牢固的工程观点,为其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目的:经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化工生产中基本单元操作的原理、典型设备的构造、性能和操作原理,设计和计算方法。通过理论解析和在理论指导下的实验研究、课程设计,树立正确的科学思考方法,训练其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考察、解释、分析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

⑴掌握不同单位制间的单位换算和流体的物性参数的求取;流体静力学方程、连续性方程和柏努利方程的内容及其应用;流体在管路中流动类型的确定、阻力的计算;流体压强、流速、流量的测量原理、方法。了解管路的构成(管、阀件)、复杂管路的特点及计算。

⑵掌握离心泵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特性曲线及影响因素;流量调节的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允许安装高度的计算及泵的选型。了解往复泵、离心通风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项;真空泵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⑶掌握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的基本原理;沉降速度的计算;重力沉降室的性能及计算。了解旋风分离器的主要性能及选型;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和过滤设备的结构、性能;过滤基本方程式和恒压过滤。

⑷掌握傅立叶定律、导热系数的概念及平壁、圆筒壁的热传导计算;传热过程的热量衡算、传热总速率方程式、总传热系数、平均温度差的计算;典型对流传热经验关联式的用法及注意事项;了解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强化传热的途径;辐射传热的基本概念;工业上常用列管式换热器的类型、结构。

⑸掌握蒸馏双组分物系的汽液平衡(t~χ图、y ~χ图)关系、拉乌尔定律;汽液平衡方程和相对挥发度的定义;精馏过程的物料衡算,精馏段、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及q线方程的计算;梯级图解法求理论板数;最小回流比的计算。了 1

解非理想物系汽液平衡关系、逐板计算法及简捷法求理论板数;特殊情况下理论板数的求法;精馏塔的热量衡算。

⑹掌握吸收气液相平衡关系、亨利定律及其不同的表示形式;吸收速率方程式及其系数之间的关系;填料吸收塔的物料衡算和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吸收剂用量的确定及最小液气比的计算。了解传质机理、填料塔的结构特点及流体力学性能、梯级图解法和图解积分法求总传质单元数。

⑺掌握湿空气的性质及各参数的计算方法;在湿焓图上分析湿球温度、露点温度的确定及干燥过程中湿空气状态参数的变化;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等焓干燥过程的定义及特点。了解湿物料中水份的性质及分类、干燥过程中恒速干燥和降速干燥阶段的特点、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时间的计算;典型干燥器的工作原理、性能。

第二篇:金属凝固原理复习大纲

绪论

1、凝固定义

宏观上:物质从液态转变成固态的过程。微观上:激烈运动的液体原子回复到规则排列的过程。

2、液态金属凝固的实质:原子由近程有序状态过渡为长程有序状态的过程

液态金属的结构特征:“近程有序”、“远程无序”

组成:液态金属是由游动的原子团、空穴或裂纹构成

3、液态金属的性质:粘度和表面张力

粘度的物理意义:单位接触面积,单位速度梯度下两层液体间的内摩擦力

粘度的本质上是原子间的结合力

影响液体金属粘度的主要因素是:化学成分、温度和夹杂物

表面张力的物理意义:作用于表面单位长度上与表面相切的力,单位N/m

影响液体金属表面张力的主要因素是:熔点、温度和溶质元素。取决于质点间的作用力

4、液体结构的特性:近程有序和远程无序

晶体:凡是原子在空间呈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称为晶体。

单晶体:在晶体中所有原子排列位向相同者称为单晶体

多晶体:大多数金属通常是由位向不同的小单晶(晶粒)组成,属于多晶体。

吸附是液体或气体中某种物质在相界面上产生浓度增高或降低的现象。

金属从液态过渡为固体晶态的转变称为一次结晶

金属从一种固态过渡为另一种固体晶态的转变称为二次结晶

当向溶液中加入某种溶质后,使溶液表面自由能降低,并且表面层溶质的浓度大于溶液内部深度,则称该溶质为表面活性物质(或表面活性剂),这样的吸附称为正吸附。反之,如果加入溶质后,使溶液的表面自由能升高,并且表面层的溶质浓度小于液体内部的浓度,则称该溶质为非表面活性物质(或非表面活性剂),这样的吸附为负吸附

第一章 凝固过程的传热

1、凝固过程的传热特点:“一热、二迁、三传”

“一热”指热量的传输是第一重要;

“二迁”指存在两个界面,即固-液相间界面和金属-铸型间界面。

“三传”指动量传输、质量传输和热量传输的三传耦合的三维热物理过程。

2、金属型特点:具有很高的导热性能;非金属型铸造特点:与金属相比具有非常小热导率,故凝固速度主要取决于铸型的传热性能。铸型外表面温度变化不大,故可把铸型看成是半无限厚的。

第二章 凝固动力学

1、自发过程:从不平衡态自发地移向平衡态的过程(不可逆过程)

2、化学势:某一组元的化学势为1mol该组元物质的吉布斯自由能,是1mol的恒温等压势。

3、公切线原理求相平衡P61.63

4、判断平衡相(液相还是固相)P65

4、溶质平衡分配系数K0:恒温下固相溶质浓度CS与液相溶质浓度CL达到平衡时的比值。

K0=CS/CL=mL/mS=

5、界面曲率对溶质平衡分配系数k0影响:曲率半径小的晶体,其固液界面前沿富集起来的液相溶质浓度比曲率半径大的晶体小。在理想溶液中是均匀向下移动相图中液固相线位置。

6、压力对溶质平衡分配系数k0的影响:均匀地向上移动相图中液固相线位置。

第三章 凝固动力学

1、形核:亚稳定的液态金属通过起伏作用在某些微观小区域内生成稳定存在的晶态小质点的过程。

2、均质形核:在没有任何外来的均质溶体中,依靠液体金属内部自身结构自发地形核。均质形核在溶体各处概率相同,全部固液界面都由形核过程提供。因此热力学能障大,所需驱动力大。

异质形核:在不均匀的溶体中依靠外来夹杂或型壁界面所提供的异质界面进行形核。异质形核首先发生在外来界面处,因此能障较小,所需的驱动力也较小。

3、形核相变的驱动力:固液相体积自由能差;阻力:界面能。

4、形核速率是在单位体积中单位时间内形成的晶核数目。

5、在液相中那些对形核有催化作用的现成界面上形成的晶核称为非自发形核

6、均质形核理论的局限性:

均质形核是对理想纯金属而言的,其过冷度很大比实际液态金属凝固时的过冷度大多了。实际上金属结晶时的过冷度一般为几分之一摄氏度到十几摄氏度。实际的液态金属(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多为异质形核。

7、均质形核与异质形核的异同:

相同点:异质形核的临界晶核半径在形式上与均质形核临界晶核半径完全相同

不同点:①均质形核临界晶核是球体,而异质形核的晶核为球体的一部分(球冠),因而异质晶核中所含原子数目少,这样的晶坯易形成。②润湿角θ与均质形核无关,而影响异质晶核的体积

8、形核剂的条件:

①适配度小 ②粗糙度大 ③分散性好 ④温稳定性好

9、当晶格点阵适配度δ≤5% 时,通过点阵畸变过渡,可以实现界面两侧原子之间的一一对应。这种界面称为完全共格界面,其界面能较低,衬底促进非均质生核的能力很强;当5%<δ<25%时为部分共格界面;当δ≥25% 时,为不共格,夹杂物衬底无形核能力。

10、界面共格对应原则:固相杂质表面的原子排列规律和原子(晶粒细化剂的选择原则)间距与新相晶核相近。(晶粒细化剂选择原则)

11、粗糙界面(非小晶面):微观粗糙,宏观光滑。非小晶面长大。大部分金属属于此类。

光滑界面(小晶面):微观光滑,宏观粗糙。小晶面长大。非金属、类金属(Bi、Sb、Si)属于此。

第四章 单相合金的凝固

1、合金可分为单相合金和多相合金两大类。单相合金是指在凝固过程中只析出一个固相的合金,如固溶体、金属间化合物等。多相合金是指凝固过程中同时析出两个以上新相的合金如有共晶、包晶或偏晶转变的合金。

2、溶质再分配: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已析出固相排出多余的溶质原子(或溶剂原子),并富集在界面的液体中,造成成分分离的现象。(合金凝固过程的一大特点)

3、平衡分配系数Ko实际上描述了在固、液两相共存的条件下溶质原子在界面两侧的平衡分配特征。

4、成分过冷:合金晶体在长大过程中,因溶质再分配而引起的过冷,称为成分过冷。其过冷度称为成分过冷的过冷度。

5、热过冷:金属凝固过程中,纯粹由热扩散控制形成的过冷,称为热过冷,其过冷度称为热过冷的过冷度。

6、成分过冷条件:①合金凝固过程中溶质在固-液界面前沿富集;②满足成分过冷判别式。

7、成分过冷的过冷度在生长着的固-液界面处最小,离开界面逐渐增大,因此界面很不稳定。

8、成分过冷降低了实际过冷度,阻碍了晶体的生长。凡是溶质富集的地方,那里成分过冷就越大,其过冷度就越小,该处生长就越慢。

9、影响成分过冷的因素:

由成分过冷判据式可知,下列因素有利于成分过冷: ①液相中温度梯度小,GL小; ②晶体生长速度快,v大; ③陡的液相线斜率,mL大; ④原始成分浓度高,C0大; ⑤液相中溶质扩散慢,DL低; ⑥k0<1时,k0小;k0>1时,k0大

备注:①和②属于工艺因素,③-⑥属于合金方面因素。

10、强成分过冷元素(表面活性元素)的选取原则: ①熔点低

(液相线斜率陡,mL大)

②原子半径大

(液相中溶质扩散慢,DL 低) ③在合金中的固溶度小

(k0小)

11、成分过冷的单相合金四种宏观生长方式(如右图):

①无成分过冷的平面生长

(GL1) ②窄成分过冷区的胞状生长

(GL2) ③较宽成分过冷区的柱状树枝晶生长 (GL3) ④宽成分过冷区的自由树枝晶生长

(GL4)

12、“外生生长”与“内生生长”的概念:

外生生长:晶体自型壁生核,然后由外向内单向延伸的生长方式。平面生长、胞状生长和柱状枝晶生长皆属此类。

内生生长:等轴枝晶在熔体内部自由生长的方式。

13、合金固溶体凝固时的晶体生长形态:

 不同的成分过冷情况(成分过冷主要结论!)

①无成分过冷——平面晶 ②窄成分过冷区间——胞状晶

③成分过冷区间较宽——柱状树枝晶 ⑤宽成分过冷——内部等轴晶

14、平面生长→胞状生长→树枝晶生长演变过程:

由大逐渐减小,即随“成分过冷”程度增大,固溶体生长方式变化为:

平面晶→胞状晶→胞状树枝晶(柱状树枝晶)→内部等轴晶(自由树枝晶)

第五章 多相合金的凝固

1、共晶组织的分类:

①规则共晶(金属一金属共晶),属于非小平面—非小平面共晶。  固一液界面:在原子尺度上是粗糙界面。

 组成:金属—金属相或金属—金属间化合物相。

 组织形态:层片状及棒状(出现哪种结构要取决于:①α与β相间的体积比②第三组元的存在。若某一相体积分数小于1/π时,该相出现棒状结构;若体积分数在1/π-1/2之间时,两相均以片状结构出现。造成原因:结构表面能的大小。体积分数小于1/π时,棒状结构表面能小于片状结构;体积分数在1/π-1/2之间时,片状结构表面能小于棒状结构)。

 决定共晶两相长大的因素:热流的方向和两组元在液相中的扩散,两相长大过程互相依赖的关系是界面附近的溶质横向扩散。

固一液界面形态:将近似地保持着平面,其等温面基本上也是平直的。(每一相的长大受着另一相存在的影响,当共晶结晶时,两相并排地结晶出来并垂直于固一液界面长大)。

②非规则共晶(金属一非金属共晶),属于非小平面一小平面。  固一液界面:一个是特定的晶面。

 组织形态:多种多样,简化为片状与丝状两大类。

 固一液界面形态:非平面的且是极不规则的,其等温面也不是平直的。 △金属—金属共晶与金属—非金属共晶相同点:热力学原理和动力学原理一样;不同点如上所述。

2、共生生长:在共晶合金结晶时,后析出的相依附于领先相表面而析出,进而形成相互交叠的双相晶核且具有共同的生长界面,依靠溶质原子在界面前沿两相间的横向扩散,互相不断地为相邻的另一相提供生长所需的组元,彼此偶合的共同向前生长。

3、离异生长:两相没有共同的生长界面,它们各以不同的速度而独立生长,在形成的组织中没有共生共晶的特征,这种非共生生长的共晶结晶方式称为离异生长,所形成的组织称为离异共晶。

4、偏晶合金的最终显微形貌将要取决于三个界面能、L1与L2的密度差以及固一液界面的推进速度

5、晶体生长机制(方式):

 非小晶面结构——连续长大(正常长大)

 小晶面结构——侧面长大

①二维晶核台阶

②晶体缺陷台阶:螺位错、孪晶沟槽。

6、“侧面长大”方式的三种机制:

 二维晶核机制:台阶在界面铺满后即消失,要进一步长大仍须再产生二维晶核。  螺旋位错机制:这种螺旋位错台阶在生长过程中不会消失。  孪晶面机制:长大过程中沟槽可保持下去,长大不断地进行。

7、非平衡状态下的共晶生长区P173

第六章 金属凝固的宏观组织

1、浇注及凝固过程中液体的三种流动形式: ①浇注时存在液流的冲刷——强制对流。 ②浇注时及浇注完毕后液体存在自然对流。

③存在着枝晶间及分枝间的液体流动——微观流动。

2、金属凝固的典型宏观组织: ①表层细晶区

②内部柱状晶区:晶粒垂直于型壁排列,且平行于热流方向 ③中心等轴晶区:晶粒较为粗大

3、获得细等轴晶的措施:

①增大冷却速度(V冷↑)和降低浇注温度(t浇↓)

②加强液体在浇注和凝固期间的流动

(促使型壁上已凝固层晶体的脱落,分枝的熔断脱落及脱落晶体的增殖。) ③孕育处理 ⑴外加晶核:

(在浇注时向液流中加入被细化相具有界面共格对应的高熔点物质或同类金属的碎粒,使之成为异质形核的有效衬底,促使异质形核,增加晶粒数而细化晶粒。) ⑵采用生核剂

(加入的物质不一定能作为晶核,但通过它与液态金属的某些元素相互作用,能产生晶核或成为有效衬底,这类物质称为生核剂。) ⑶采用强过冷成分元素

(强成分过冷元素在Al-Si合金中称为变质剂,生产中称为变质处理)

孕育处理是指在凝固过程中,向液态金属中添加少量其它物质,促进形核、抑制生长,达到细化晶粒的目的。

——————————————————————————————————————— 简答题目:

1、纯金属和实际金属液态结构有何异同?

纯金属的液态结构:接近熔点的液态金属是由和原子晶体显微晶体和“空穴”组成。

实际金属的液态结构:存在着两种起伏:能量起伏、浓度起伏。微观上是由结构和成分不同的游动原子集团,空穴和许多固态,气态,液态化合物组成,是一种浑浊液体,而从化学键上看除了金属基体与其合金元素组成的金属键外,还存在着其他化学健。

2、液态金属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①有固定的体积。②有很好的流动性。③物理化学性质接近于固态,而远离气态。

3、相平衡条件 相平衡时,每一组元在共存的各相中的化学势都必须相等。在k个元素含有p个相的体系中,恒温等压的化学平衡条件是:

4、固液界面在结构上有哪两种类型?他们在微观和宏观上的特点是什么?

光滑界面(小平面)和粗糙界面(非小平面)。粗糙界面:微观粗糙,宏观光滑;光滑界面:微观光滑,宏观粗糙。

5、界面类型的实质是什么?

能量最低时的原子沉积几率不同。能量最低时原子沉积几率近似为0或1,说明是光滑界面;能量最低时原子沉积几率近似为远离0或1,说明是粗糙界面。

6、讨论长大机制与过冷度的关系。

①过冷度小,按螺位错方式长大;②过冷度大,连续长大;③二维晶核长大在任何情况下,可能性都不大。

7、形核的首要条件是什么?

形核的首要条件是系统必须处于亚稳态提供相变驱动力;其次需要通过起伏作用克服能障才能形成稳定存在的晶核并确保其进一步生长。

8、为什么自发形核的临界形核功等于形成临界形核表面能的1/3? 见P93

9、均质形核机制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①冷液体中存在相起伏,以提供固相晶核的晶胚。

②形核导致体积自由能降低,界面自由能提高。为此,晶胚需要体积达到一定尺寸才能稳定存在。

③过冷液体中存在能量起伏和温度起伏,以提供临界形核功。 ④为维持形核功,需要一定的过冷度

10、即三个基本条件:过冷度,能量起伏,结构起伏。为什么过冷度是液态金属凝固的驱动力?

等压条件下,体系自由能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且液态金属自由能随温度降低的趋势大于固态金属。在熔点附近凝固时,热焓和熵值随温度的变化可忽略不计,则有相变驱动力:

过冷度△T=T-Tm为金属凝固的驱动力,过冷度越大,凝固驱动力越大;金属不可能在T=Tm时凝固。

11、为什么说异质形核比均质形核容易?影响异质形核的基本因素和其他条件是什么? (1)因为均质形核在其形核过程中为克服过程中的能障,所需要的过冷度是很大的,而实际金属凝固过程中的过冷度远小于此,所以较难发生;对异质形核而言,液态金属中存在一些微小的固相杂质质点,并且液态金属在凝固时还和型壁相接触,于是晶核就可以优先依附于这些现成的固体表面形核,因此形核所需的过冷度大大降低,所以异质形核比均质形核更容易。

12、界面共格对应原则的实质是什么? 增大固、液两相界面附着力,减小异质形核的形核功,使固相质点成为异质形核的有效衬底。

13、成分过冷的判据式(有过冷/无过冷) 无成分过冷判据式为:

有成分过冷判据式

为:

14、成分过冷的本质是什么?

①成分过冷使实际过冷度降低,阻碍固液界面的推进。 ②成分过冷使界面不稳定,不能保持平面生长。

③成分过冷阻止原有界面的生长,促进界面前方液相中形核。

15、共生生长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①两相生长能力要相近,且析出相要容易在先析出相上形核和长大。 ②A、B两组元在界面前沿的横向传输能保证两相等速生长的需要。 期末成绩=考试60%+平时40%

一、填空题

15×1分=15分

二、名词解释题

5×4分=20分

三、简答题

5×5分=25分

四、计算与证明

3×10分=30分

五、论述题

1×10分=10分

第三篇:电子测量仪器及应用教学大纲

一、课程定位和设计 1.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电子测量》是应用电子技术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机电设备运行及维修过程中常用电子测量仪器仪表的使用为目的,同时,《电子测量》作为一门应电类专业的技术课。还要求学生对仪表的结构、性能、选择、维修有所了解。

课程的作用:《电子测量》是电子产品加工生产环节以及日常设备运行中必须的检测、 调试、维修手段与工具。对学生的基本专业认知及素质养成也有重要意义。

该课程的前期科目主要是电路或电工基础、模拟与数字技术基础、计算机硬件原理等。 后期课程主要是实践性、应用性课程,如技能鉴定实训、电子技术实验、实习等。

2.基本理念

基于以上的课程性质与作用,教育观念上,应以侧重专业素质养成为主,在讲授 单一的仪器仪表的过程中,注重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注重创新性,强调各种 测量仪表的共同点,并寻找其差异性或特殊点,这是创新思维形成的依据与原点, 教学中,注重学生思想的加工与形成,启发引导新思考模式,少做定论性的描述, 具体仪表讲解上,讲到够用、会用 为止,并强调实际验证。

3.课程设计思路:

以适用于应用电子类专业的基本电子测量仪表及测量使用为主体体系.适当侧重于电

子测量理论。考虑职业院校突出实践性特点.安排适当的针对仪表的实验.

1 实际讲授时, 针对专业需要可作适当调整.淘汰落后的仪器或具有很强专业性且应用并不普遍的仪器仪表;课时分配表中带“※”部分为选讲内容,根据学时及专业特点,可适当增加其它电子测量仪器,如计数器及其他非电量检测仪等以拓展学生视野,

二、课程总体目标

(1) 了解各电子测量仪器的结构、原理及性能对比。 (2) 能够维修简单的仪表故障。 (3) 能够对仪表进行简单的校对。 (4) 会进行仪器的日常维护。

(5) 针对具体的某项测量能熟练地进行仪器选型。 (6) 会进行测量计算及误差的计算。 (7) 能熟练使用仪表进行测量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概论(2学时)

(一)单元内容:

测量与计量的基本概念、电子测量的基本内容与特点、电子测量方法、测量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二)基本要求:

(1) 了解电子测量仪表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过程与趋势 (2) 掌握测量误差,仪表误差概念及表示方法 (3) 掌握数据处理.了解误差的统计分析

(三)重点及难点:

重点:仪表的基本误差及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 难点: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四)说明:着重掌握测量中如何减消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疏失误差的常用方法。

第二单元

仪表的基本构成及分类(4学时)

(一)单元基本内容:

生产中常用的电量参数、非电量参数及电子测试仪器、电子测量仪表的分类方法、测量仪表的通用构成。测量线路的作用、选择仪表的原则。

(二)基本要求

(1)熟悉常用的电量参数及电子测试仪器

(2)了解常见的非电量参数及特殊电子测量仪器的原理 (3)熟悉常用的电子测量仪表的分类方法 (4)熟悉仪表的通用构成。测量线路的作用 (5)掌握仪表选择原则

(三)重点及难点

重点:仪表按原理进行分类的方法、仪表的选用原则 难点:常用的非电量的电测原理,测量线路的作用

(四)说明:仪表分类中着重介绍按原理及功能分类的方法

第三单元

直流电压电流的测量(5学时)

(一)单元教学内容:

磁电系测量机构的构成DC电压和AC电压、DC电流和AC电流的测试,有效值和最大值之间的关系,测试误差的分析;电压表和

3 电流表的量程扩大。伏安法测电阻误差的处理;钳形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二)基本要求

(1) 了解磁电系测量机构的构成 (2) 掌握磁电系测量机工作原理.特性. (3) 掌握用磁电系表头构成直流电压计电流表的原理 (4) 了解直流电流表、电压表原理、扩程方法

(三)重点及难点

重点:(1)磁电系测量机工作原理.特性

(2)仪表选型的原则 难点:仪表的校对及扩程原理

第四单元

信号电压的测量(8学时)

(一)单元教学内容

放大—检波式模拟电压表的结构;放大—检波式模拟电压表原理;检波—放大式电压表机构的特性;外差式电压表构成原理;超高频晶体管毫伏表;数字式电压表的原理;双积分式电压表的转换原理。

(二)基本要求

(1) 熟悉放大—检波式模拟电压表的结构 (2) 掌握放大—检波式模拟电压表原理 (3) 了解检波—放大式电压表机构的特性 (4) 掌握外差式电压表构成原理 (5) 会使用超高频晶体管毫伏表进行测量 (6) 掌握数字式电压表的原理

4 (7) 掌握双积分式电压表的转换原理

(三)重点及难点

重点:双积分式电压表的转换原理, 难点:外差结构模拟电压表的原理

第五单元

集中参数元件的测量(10学时)

(一)单元教学内容

(1)集中参数测量方法简介; (2)谐振法测量L、C、Q (3)测量R、L、C的数字化方法。 (4)直流电桥的原理 (5)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 (6)交直流电桥的结构 (7)交流电桥调整平衡的方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直流电桥的原理 (2) 掌握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 (3)熟悉交直流电桥的结构 (4)会进行交流电桥的平衡调整

(5)用交直流电桥测量电阻及阻抗的方法及读数练习 (6)了解谐振测量法及仪器

(7)掌握自动R-L-C测量仪表的使用

(三)重点及难点

重点:交直流电桥的原理及使用 难点:交流电桥的平衡原理及测量调整

(四)说明: 通过测量练习熟悉电桥的使用场合

5 第六单元

模拟万用表(10学时)

(一)单元基本内容

万用表的结构;万用表直流电流档测量线路;交直流电压档测量线路;电阻测量线路;M500型万用表的测量机构;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及电阻;万用表的使用注意事项。

(二)基本要求

(1) 掌握500型万用表的结构

(2) 掌握万用表直流电流档、交直流电压档测量线路及电阻测量线路

(3) 了解M500型万用表的测量机构 (4) 会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及电阻 (5) 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注意事项

(三)重点及难点

重点:使用注意事项及测量练习 难点:万用表线路分析

第七单元

信号发生器(8学时)

(一)单元教学内容

低频信及高频信号信号发生器原理;信号发生器的技术特性;信号发生器的基本构成;函数型号发生器 的原理;信号发生器的使用练习;频率合成

调频立体声信号发生器。

(二)基本要求

(1) 掌握低频信及高频信号信号发生器原理

(2) 熟悉信号发生器的技术特性及信号发生器的基本构成 (3) 熟悉函数型号发生器 的原理

6 (4) 会使用常用信号发生器

(5) 了解频率合成 、 标准信号发生器 、 调频立体声信号发生器

(三)重点及难点

重点:函数信号发生器及标准信号发生器的使用练习 难点: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及频率合成技术

第八单元

电子示波器(12学时)

(一)单元内容

示波器的功能及示波器的分类、示波管的结构、示波器电路组成,示波器探头的使用,时基发生器的作用及扫描方式,示波器校准技术。示波器的各旋钮的使用。用示波器测量信号的电压、周期、频率、相位、时间等参数的方法。

(二)基本要求

1、掌握示波器的扫描原理

2、熟悉示波器的X轴系统及Y轴系统构成

3、了解扫描方式

连续及触发扫描.同步显示的条件

4、熟练掌握示波器使用

5、掌握双踪显示的原理及

6、扫描发生器的原理, 熟悉密勒积分器

(三)重点及难点

重点: 双综示波器的原理

使用练习 难点:扫描原理及密勒积分器的分析

第九单元

A/D转换及数字仪表(8学时)

(一)教学基本内容: A∕D转换分类;A∕D转换器的原理;常用的双积分式及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的原理;数字电压基本表的构成;数字仪表的电

7 流电压及电阻的测量线路。

(二)基本要求

(1)掌握A∕D转换分类

(2)熟悉常用的双积分式转换芯片 (3)掌握数字电压基本表的构成

(4)掌握数字仪表的电流、电压及电阻的测量线路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 A/D双积分式转换器的原理 2. 数字电压基本表的构成 3. 数字仪表的测量线路

难点

:双积分式A/D转换器的原理

第十单元

信号分析与频率特性测量 (12学时)

(一)单元基本内容

失真度及调制系数的测量;信号分析和信号频谱的概念、信号频谱分析的内容, 频谱分析仪的分类;扫频外差式频谱仪和傅立叶分析仪的组成、基本工作原理、性能。谐波失真度的定义、谐波失真度测量方法、失真度测试仪主要技术指标和组成原理。

(二)基本要求

1.掌握失真系数及调制系数的概念 2.熟悉失真系数的测量的原理 3.会使用真度测量仪测量信号的失真 4.熟悉调制系数的测量原理 5.会使用调制度测量仪

8 6.点频法及扫频法的基本原理 7.熟悉扫频仪的电路原理

8.会使用扫频仪(扫频仪的检查、增益测量、阻抗测量等)测量网络的幅频特性

9.了解高频头及中放曲线的测试

(三)难点及及重点

重点:扫频仪的原原理及使用、失真度及调制度测量仪的使用 难点 :检查及高放曲线与中放曲线的测试、测量仪的调节及测量方法。

第十一单元

逻辑分析及仿真(12学时)

(一)单元内容

逻辑分析仪的基本原理;逻辑分析仪的技术性能及测量原理; 常用仿真软件介绍;电路仿真测试

(二)基本要求

1.熟悉逻辑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及显示模式 2.熟悉逻辑分析仪的技术性能及测量原理 3.熟悉常用仿真软件

4.会使用仿真软件进行基本的电路仿真。

(三)重点及难点

重点: 逻辑分析仪的测量技能, 电路仿真测试 难点: 逻辑分析仪的技术性能

第十二单元

智能仪器仪表简介(3学时)

(一)单元内容

自动测试系统的组成;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自动测试系统的总线; VXI总线

9 仪器系统概述;VXI总线仪器系统的组建;虚拟仪器与实现.

(二)教学要求: 1.了解智能仪器的基本组成方式及发展; 2.了解总线仪器的基本原理构成; 3.会利用虚拟测试仪器进行基本测量.

(三)重点及难点: 重点:智能测试仪表、总线仪表的构成原理。 难点: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

四、课程实施

1.教学条件:1.1软硬件条件

基本的操作测量设备条件:各类示波器、扫频仪、频谱仪、晶体管检测仪、各类信号发生器、各类万用表、晶体管毫伏表、高低频频率计、智能非电量测量仪表等。 基本的计算机设备及仿真软件、虚拟设备软件。

校外实训基地:可提供必要的认识实习及仪表装配与调试工种的工序岗位。 1.2师资条件

该科目因为是针对应电技术的测试需要,并不强调教师是否有仪表及检测类技术专业的技术经历或学历要求,但要求具有电子技术应用的实际经验或研究工作经历,熟悉各类电子、无线电、通讯、计算机等学科的测试技术,具有一定的开发能力。进行过相应、相近行业的技术开发或具有相应、相近专业的工作经历,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 2.学生已有基础:具有数理统计、概率、积分变换等数学基础,具有电工原理、电子技术、计算机硬件原理及应用软件基础知识。 3.教学方法建议

(1)概论部分的实验,可进行仪器仪表的认识性实验,了解仪表的面板符号意义、从中熟悉仪表的性能指标及国颁标准,对仪表的标尺特性进行初步认识。

10 (2)要求会利用交直流电流电压表、进行电流电压的测量,并应进行扩程练习。 (3)熟练进行电路元件参数的测量,可开发简洁的实验成套装置。

(4)对于应用电子类专业,信号发生器使用及利用示波器测量频率、相位、时间、电压的实验是重点必作项目。

(5)要求会利用扫频仪测量网络的幅频特性曲线。

(6)利用晶体管图示仪或电子开关及示波器测定三极管.二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此部分可演示进行。

(7)可借助计算机设备,进行必要的虚拟测试及仿真实验。

3.考核方式及课程的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作业成绩、出勤、实训占30%. 期末考试成绩占70% 综合考核成绩=平时成绩*0.3+期末考试成绩*0.7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可借助计算机设备,进行必要的虚拟测试及仿真实验。 2.进行电路元件参数的测量,可开发简洁的实验成套装置。 3.集中或分布测控系统仪表、综合测试系统的开发。

第四篇:管理学原理复习大纲(定稿)

管理学原理复习大纲

第一章 管理概述

掌握管理的概念及其要素、管理的职能、管理的内容、管理的原则、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技能。重点掌握管理的概念、管理的职能和管理者的十种角色。 第二章 管理理论形成与发展

掌握古典管理理论中的代表人物、主要理论观点,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核心是提高工作效率;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提出了管理的五大职能;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提出了理性-合法式权威。掌握梅奥及其所领导的霍桑试验的基本发现,如社会人、非正式组织;麦格雷戈的X-Y理论的基本观点。掌握组织文化的结构和组织文化的塑造途径,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的内容。重点掌握法约尔提出的管理的五大职能、组织文化的塑造途径、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的内容。 第三章 决策

掌握决策的概念、决策的类型、决策的影响因素、决策程序;掌握头脑风暴法的概念、德尔菲法的基本含义和特点;掌握盈亏平衡分析法、决策树法和非确定型决策方法的原理和求解思路。重点掌握决策程序、决策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 计划

掌握计划的概念、计划的形式分类;掌握计划的特征;掌握计划的编制程序;掌握计划工作的原理;掌握滚动计划法的特点、目标管理的概念和特点。重点掌握计划的特征、计划的编制程序。 第五章 组织与人事

掌握组织的概念;掌握组织设计的程序;掌握管理幅度、管理层次的概念;掌握各种部门化的特点,能够区分是那种类型的部门化,如许多企业按照早、中、晚三班制安排生产活动,属于时间部门化;掌握组织职权的类型、集权与分权的含义;掌握各种组织结构的含义、特点和优缺点;掌握人员配备的原则、主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掌握组织变革的内容。重点掌握组织设计的程序、各种组织结构的含义与特点和优缺点。 第六章 领导

掌握领导的概念;掌握领导活动的要素;掌握领导的功能;掌握领导职权的组成;掌握领导方式的类型及各自的特点,掌握不同指挥模式下的领导方式的特点;掌握四分图理论、管理方格图理论、领导权变理论的基本思想。重点掌握不同指挥模式下的领导方式的特点、管理方格图理论中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的特征、领导活动的要素。 第七章 激励

掌握激励的概念、需要和动机的概念;掌握激励的过程、激励的方法;掌握需要层次理论的五种需要、双因素理论中的两种因素;掌握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归因理论的基本思想和代表人物。重点掌握期望理论的内容和应用、需要层次理论的五种需要。 第八章 沟通与协调

掌握沟通的概念,沟通过程的四个主要因素;掌握人际沟通的分类、正式人际沟通的网络形式及适用情形;掌握有效沟通的7C原则和有效沟通的技巧;掌握协调的概念和基本要求。重点掌握有效沟通的7C原则和有效沟通的技巧、协调的基本要求。 第九章 控制

掌握控制的概念、控制系统的3个基本要素;掌握控制的内容;掌握现场控制、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的含义;掌握控制过程的3个阶段;掌握预算的概念。重点掌握控制的内容。 第十章 创新

掌握创新的概念及创新概念的起源;掌握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制度创新的特征;掌握创新的过程;掌握管理创新的理论依据;掌握管理创新的基本条件;掌握管理创新的过程。重点掌握管理创新的基本条件。

考试题型共五种,填空题、单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上述要掌握的概念出题题型为名词解释,上述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出题题型为简答题或论述题。其他内容出题题型为单选题和填空题。希望大家能够按照复习提纲有重点地进行认真复习,对于一些知识能够灵活掌握。

附练习题: 下面是一些练习题(选择题和填空题,对考试有较大帮助,请认真练习): 选择题:

1.企业在销售产品时,需要预估货款回收的可能性。为此,信用审核部门力图以一种低成本的方式处理有关客户资信的材料,但因为过程速度太慢,使许多客户另求他处购货。该项信用审核工作可以说是(

) A.重效率、轻效果

B.轻效率、重效果

C.重效率、重效果

D.效率和效果都不重视

2.古人云“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里的“运筹帷幄”反映了管理的哪一个职能?(

)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3.某研究所的一位管理人员告诉自己的朋友,说他在单位的主要职责是给软件开发人员分派具体的工作任务,并指挥和监督各项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由此可推断,这位管理人员是(

)

A.高层管理人员

B.中层管理人员

C.基层管理人员

D.无法判断 4.对基层管理人员而言,其管理技能侧重于(

)

A.技术技能

B.概念技能

C.人际技能

D.营销技能 5.管理人员与一般工作人员的根本区别是(

)

A.需要与他人配合完成组织目标

B.需要从事具体的文件签发审阅工作

C.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

D.需要协调他人的努力以实现组织目标 6.在同不合作的供应商进行谈判的时候,管理者扮演的是(

)

A.企业家角色

B.干扰对付者角色

C.资源分配者角色

D.谈判者角色 7.管理者需要具有多种技能。其中,管理者对组织发展的远大目标、战略方向的判断力,即洞察组织与环境相互影响因素的能力、确定和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以及权衡不同方案优劣的能力,这些能力属于以下哪种技能?(

) A.技术技能

B.概念技能

C.人际技能

D.战略技能

8.在做出是否收购其他企业的决策中,管理者必须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分析拟购企业的目前状况及可能的发展余地等情况,这时管理人员需要的技能主要是(

) A.技术技能

B.概念技能

C.人际技能

D.诊断技能 9.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 A.提高劳动生产率

B.增加工资

C.增加利润

D.时间动作分析 10.马克斯韦伯认为宜于作为理想组织体系的基础的权力是(

)

A.继承的权力

B.传统的权力

C.超凡的权力

D.理性-合法的权力 11.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的观点来源于(

)

A.现代管理理论

B.管理过程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

D.霍桑试验结论 12.(

)是从乐观肯定的观点来看待员工的。

A.X理论

B.Y理论

C.超Y理论

D. Z理论

13.“企业管理应随机应变,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好的技术和方法”是(

)的观点。

A.社会系统学派

B.经验主义学派

C.权变理论学派

D.管理科学学派 14.管理的计划职能的主要任务是要确定(

)

A.组织结构的蓝图

B.组织的领导方式

C.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

D.组织中的工作设计

15.计划的灵活性原理是指计划工作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则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的损失的危险性就越(

)

A.大

B.小

C.灵活

D.捉摸不定

16.某顾客到一百货商店考察,查阅了其规章制度手册,有三条引起他的注意:我们只售高贵、时髦的衣服和各种高级用具;货物售出超过30天,不再退还购货款;在退还顾客购货款前,营业员需注意检查退回的货物,然后取得楼层经理的批准。试问这三条规定各自属于常用计划的哪一种形式?(

) A.都是规则

B.都是政策

C.分别是政策、程序、规则

D.分别是政策、规则、程序 17.目标管理中,主管对员工人性的判断是基于(

)

A.X理论

B.Y理论

C.超Y理论

D. 经济人 18.目标管理中,目标的制定是通过(

)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双向沟通

D. 单向沟通 19.决策树适合哪种类型的决策?(

)

A.确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不确定型决策

D. B和C 20.某公司为了寻找改进管理的途径而召开头脑风暴会议。在会议上大家各抒己见,但是少数人提出的方法很荒诞,甚至有时让人感觉离题太远。对于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

A.委婉地打断他,让别人发言

B.及时、断然地打断他,这样才可以防止其他人也犯同样的错误

C.会议应该让大家畅所欲言,不应该干预

D.只有在他谈论和主题无关的话题时才打断他

21.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固定成本为2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100元,每台售价200元,则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产量是(

)

A.400台

B.2000台

C.4000台

D.20000台 22.银行设立商业信贷部属于(

)

A.职能部门化

B.生产过程部门化

C.产品部门化

D.用户部门化 23.一个金属公司铝试管厂,生产部门由铸造部、锻压部、制管部、成品部、检验包装部5个部门组成,这属于(

)

A.职能部门化

B.生产过程部门化

C.产品部门化

D.用户部门化 24.一个企业中处于较低层次的管理人员所做出的决策数量很多且很重要,在决策时受到的限制很少,则可以认为该企业(

)

A.管理人员的素质较高

B.高层主管比较开明

C.组织集权程度较高

D. 组织分权程度较高 25.“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体现在人员甄选的原则上是(

)

A.用人所长原则

B.人事动态平衡原则

C.因事择人原则

D.因材器用原则 26.某知名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外科护士长,在处理危重病人时,应表现为(

) A.专制式领导风格

B.放任式领导风格

C.民主协商式领导风格

D.参与式领导风格

27.如果你是一位股票投资者,你在反复比较了几只股票之后,终于决定购买其中的一只股票。后来的行情表明,这只股票是表现最好的。这时你的后悔值应当为(

)

A.0

B.正值

C.负值

D.不好判断 28.根据权变理论,领导是否有效取决于(

)

A.稳定的领导行为

B.领导者的品质权威

C.领导者能否适应其所处的具体环境

D.是专制型领导还是民主型领导 29.宾馆的管道系统出了毛病,因维修部经理正准备出差,便委托维修科长处理,但几天后管道系统仍然渗漏,宾馆总经理听完汇报后,准备追求事故的责任,责任应当由谁来承担?(

)

A.维修科长

B.维修部经理

C.维修工人

D.工程部经理 30.激励过程是(

)

A.需要-动机-行为-绩效

B.绩效-行为-动机-需要 C.动机-行为-绩效-需要

D.行为-绩效-动机-需要

31.一个尊重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人,下列哪种激励措施最能产生效果?(

) A.提薪

B.升职

C.解聘威胁

D.工作扩大化

32.激励理论中的双因素理论,涉及一个叫做“保健因素”的概念。它指的是(

) A.能影响和促进员工工作满意感的因素

B.能保护员工心理健康的因素

C.能影响和预防员工不满意感发生的因素

D.能预防员工生理疾病的因素 33.中国企业引入奖金机制的目的是发挥奖金的激励作用,但到目前,许多企业的奖金已经成为工资的一部分,奖金变成了保健因素。这说明(

) A.双因素理论在中国不怎么适用

B.保健和激励因素的具体内容在不同国家是不一样的 C.防止激励因素向保健因素转化是管理者的重要责任 D.将奖金设计成为激励因素本身就是错误的

34.商鞅在秦国推行改革,他在城门口立了一个木棍,声称能将木棍从南门移到北门的奖励500金但没人去尝试。根据期望理论,这是由于(

)

A.500金的效价太低

B.居民得到报酬的期望太低

C.居民对完成要求的期望太低

D.大家都不敢尝试

35.王鹏的父亲为了鼓励他发奋学习,向他提出:如果在下学期每门功课考试都达到90分以上,就给物质奖励。在下述什么情况下,王鹏会受到激励而用功学习?(

)

A.平时成绩较好,有可能功课都考90分以上 B.奖励的东西是王鹏最想要的

C.父亲说话向来都是算数的

D.上述三种情况同时存在

36.某企业规定,员工上班迟到一次,扣发当月50%的奖金,自此规定出台之后,员工迟到现象基本消除,这是哪一种强化方式?(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忽视

37.小刘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工作。几年来他工作积极,最近和其他人合作,成功地开发了一个新程序,领到了较丰厚的奖金。开始时很高兴,随后不久,他无意之中看到了领发奖金一览表,脸色一下子就阴沉了下来。下列哪种理论可以较恰当地予以解释?(

)

A.双因素理论

B.期望理论

C.公平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38.班主任走进课堂的时候发现王明和李进两位同学趴在桌上睡觉。王明平时是个认真学习的学生,而李进平时表现较差。班主任把他们叫醒说道:“你看王明同学多刻苦,看书看得睡着了;而李进同学怎么一看书就睡觉呢?”请问班主任对两个同学采用的是什么激励理论?(

)

A.期望理论

B.归因理论

C.公平理论

D.强化理论 39.以下哪种方式是物质性奖励?(

)

A.参与决策

B.休假

C.分红

D.调动工作岗位 40.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信息交流和传递的沟通方式是(

) A.正式沟通

B.非正式沟通

C.上行沟通

D.下行沟通 41.管理界有这么一种主张:如果你想表扬某人,最好形成文字;而如果你想批评某人,那么只需要打个电话说一下就可以完事了。按照这种主张,不同的强化方式各应采取何种沟通方式?(

)

A.正强化宜采取书面沟通方式,负强化宜采取口头沟通方式

B.正强化宜采取书面沟通方式,一般性的批评宜采取口头沟通方式

C.正强化宜采取口头沟通方式,负强化宜采取书面沟通方式

D.正强化宜采取口头沟通方式,惩罚宜采取书面沟通方式

42.课堂上有学生不认真听课,和其他同学在讲话,老师用严厉的目光盯着他以示警告。这属于(

)

A.正式沟通

B.非正式沟通

C.口头沟通

D.非语言沟通 43.假设你是一名负责情报工作的间谍,有着非常坚定的意志,并能保证绝不背叛。你有4名为你收集情报的工作人员,他们不过是为了经济报酬。为了保证谍报网的安全,并能收集情报。你最有可能采取的网络沟通方式为(

) A.链式沟通

B.环式沟通

C.轮式沟通

D.Y式沟通 44.某保险公司为开发一项新业务,从不同部门抽调若干员工组建了一个项目团队,为激励他们高度热情地投身于新工作,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沟通媒介最合适?(

)

A.电子邮件

B.电话

C.面谈

D.简报 45.控制的最根本目的在于(

)

A.寻找错误

B.衡量下属绩效

C确保行为按计划发展

D.约束下属 46.“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讲究卫生”。根据这一说法,以下几种控制方式中,哪一种方式最重要?(

)

A.同期控制

B.实时控制

C.反馈控制

D.前馈控制 47.强化是通过奖惩手段修正员工的行为,它属于(

)

A.预防性控制

B.反馈控制

C.前馈控制

D.同期控制 48.由于环境因素的变化,组织目标不能实现时,组织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修正计划

B.激励员工克服困难

C.调整组织结构

D.撤换领导 49.一个人每天或每周必须生产一定数目的零件,他必须保持废品率不超标,他必须在指定的六个月时间内完成预定的工作,在生产特定数目的零件时不能超过所规定的物料消耗。对于控制来讲,这是在(

)

A.衡量实际绩效

B.进行差异分析

C.采取纠偏措施

D.明确控制标准 50.衡量推销人员的工作绩效,应采用的比较客观和有效的标准是(

) A.销售人员给顾客打电话的次数

B.销售人员花费在销售上的时间 C.销售人员在每件产品上的单位销售费用

D.销售人员的销售额是否比平均水平高出一定数量

51.1912年,(

)首次提出“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A.亚当斯密

B.约瑟夫熊彼特

C.赫伯特西蒙

D.彼得德鲁克 5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创新活动的是(

)

A.设备的更新改造

B.产品的开发

C.质量的检验

D.工艺的改进 53.制度创新需要从(

)角度来分析企业系统中各成员间正式关系的调整和变革。

A.社会经济

B.技术

C.社会变化

D.组织结构 54.(

)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

A.要素创新

B.产品创新

C.要素组合方法创新

D.流程创新 55.“亡羊补牢”属于(

)。

A.预防性控制

B.反馈控制

C.前馈控制

D.同期控制 56.目标管理的宗旨在于(

)。

A.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

B.用“民主式的管理”代替“独裁式的管理”

C.用“参与式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

D.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独裁式的管理”

57.新思维广告公司是一家大型广告公司,业务包括广告策划、制作和发行。考虑到一个电视广告设计至少要经过创意、文案、导演、美工、音乐合成、制作等专业的合作才能完成。下列何种组织结构能最好地支撑该公司的业务要求?(

) A.直线制

B.职能制

C.矩阵制

D.事业部制

58.某地2元福利彩票销售时经常会出现人潮汹涌的现象,如果用期望值理论对此事进行解释,最合理的可能是下列哪项?(

)

A.能有一个机会对社会有所回报,是许多人所渴望的

B.期望概率虽然低,但许多人还是想碰碰运气

C.效价太高了,以致许多人忘记了概率的问题

D.由于综合的激发力量受到了媒体宣传的影响,所以已经偏离正常的规律 59.(

)组织结构采用“集中政策、分散经营”的管理原则。 A.直线制

B.职能制

C.矩阵制

D.事业部制 60.使计划数字化的工作被称为(

)。

A.规划

B.决策

C.预测

D.预算

填空题:

1.管理的原则主要有____________、人本原则、效益原则和适度原则。 2.一般认为,组织文化有三个层次结构,即___________、制度(行为)层和观念层。

3.按决策问题的条件分类,决策分成确定型决策、______________和不确定型决策。

4.SWOT分析是对组织的优势、劣势、_____________和威胁进行分析。 5.德尔菲法的特点包括____________、反馈性、反复性和收敛性。

6.盈亏平衡分析法通过分析产销量、__________和利润三者的关系,掌握盈亏平衡点,从而选出能产生最大利润的经营方案。

7.计划工作的原理包括限定因素原理、____________、灵活性原理和改变航道原理。

8.滚动计划法是按照“______________”的原则制定一定时期内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调整和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后滚动,将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结合起来的一种计划方法。

9.目标管理的特点包括参与管理、___________、下放权力和绩效反馈。 10.组织内的职权有三种,分别是直线职权、____________和职能职权。 11.人员配备过程中必须依循的原则包括因事择人的原则、______________和人事动态平衡的原则。

12.主管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包括个人素质、管理能力和_________________。

13.组织的变革一般包括3个主要内容,即________________、工作制度的变革和人事管理的变革。

14.领导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

15.领导的功能包括组织功能、指挥功能、_________________和控制功能。 16.领导者的职权由合法权和______________组成。

17.按领导权力的控制和运用方式来分,领导方式可分为集权式、___________和均权式。

18.领导行为四分图将领导行为的内容归结为两个方面,即以人为中心和以_______为中心。

19.___________是需要与行为的中介。

20.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分别是激励因素和______________。

21.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强化可分为正强化和_____________两种基本类型。 22.按照人的行为的原因,可将人的行为归为内因行为和______________。 23.沟通过程的4个主要因素是输出者、____________、信息和沟通渠道。 24.根据信息流动的方向,将沟通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_______________。 25.根据沟通形式划分,可将沟通分为口头沟通和_________________。 26.控制系统的三个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分别是施控者、受控者和________________。

27.控制过程的三个阶段分别是确立标准、衡量绩效和_____________。 28._______控制是指管理人员对即将出现的偏差有所分析和预见,及时采取措施,使预期的偏差不至于发生。

29.对创新的研究起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______________,他于1912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概念。

30.成功的创新要经历“寻找机会、____________、迅速行动、坚持不懈”这样几个阶段的努力。

31.管理创新的过程包含三个阶段,依次是创新的提出、____________和争取内外部的认可。

32.管理创新的理论依据包括企业本性论、_______________和员工本性论。 33.工作再设计的主要方法通常包括工作轮换、______________和工作丰富化。 34.激励的方法可分为精神激励法和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35.决策树是由决策点、方案枝、状态点、____________和结果点5类要素组成的树状图。

第五篇:《室内设计原理》考试复习大纲2014

1. 室内设计的定义和内涵。

2. 室内设计的类型、特点、依据、原则和基本观点。

3. 室内设计的程序步骤。

4. 室内设计风格和流派。

5. 室内空间的属性、个性化、空间形态的构思与创造、空间分隔、过渡与引导的方法、空间序列。

6. 室内色彩设计的方法、色彩的物理、心理、生理效应。

7. 室内照明设计的种类与布置方式,建筑照明。

8. 室内陈设设计的种类与方法。

9. 室内绿化设计的原则。

10. 室内空间与界面设计的方法。

上一篇:地质勘探公司实习报告下一篇:电子商务技术复习大纲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