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沙岭隧道塌方的处理方法和体会

2022-09-10

那沙岭隧道是武宁至吉安高速公路上的一座双连拱隧道, 隧道位于宜丰县天宝乡河思村以南约600米附近, 起止桩号为K123+490~K123+952, 轴线走向为148°, 隧道全长462米。隧道区处于九岭隆起变质岩丘陵区, 地形起伏大, 植被发育, 地貌有山间冲积小盆地、山脊以及山间冲沟等, 其中山脊呈近南北走向, 与隧道轴线呈大角度相交。隧道右洞施工至YK123+788.5时, 发生了顶部坍塌, 本文介绍了此次坍塌的处理措施和方法以及体会。

1 塌方情况和经过

那沙岭隧道右洞在施工至YK123+788.5处时, 此处为Ⅳ、Ⅴ类围岩的交界带。出现一较大滑层, 先后出现两次较大范围的塌方。塌方段褶皱强烈, 裂隙发育岩体破碎, 岩体较坚硬, 岩体层面光滑, 呈倒三角状。其中靠近中隔墙处塌方最高。2007年5月19日6时30分, 在无明显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塌方, 初次冒落矸石100m3, 并有渗水现象。在地下水的影响下塌穴迅速扩大, 塌高4m~8m, 纵长约8m, 宽8m~11m, 塌体完全堵住洞身。损坏型钢拱架6榀, 该段初期支护全部破坏。

2 塌方成因的分析和判断

那沙岭隧道区域构造主要受九岭复式背斜控制, 背斜呈线状紧密复式褶皱产出, 轴部大致呈近东西向延伸。隧址位于该复式背斜之南翼, 组成地层为双桥山群下亚群板岩、千枚状板岩, 呈互层状, 岩层倾向为近北。受其影响, 隧道区千枚状板岩揉皱强烈, 裂隙、节理、板理发育, 岩体较破碎。因此, 其塌方原因主要如下。

(1) 塌方部位处在Ⅳ、Ⅴ类围岩的交界带, 此处千枚状板岩揉皱强烈, 裂隙、节理、板理发育, 岩体较破碎。未开挖前密实度较高, 一经开挖, 出现一较大滑层, 岩体层面光滑, 没有自身承载力, 围岩失稳导致塌方。

(2) 近期连续降雨, 地表水丰富, 通过裂隙进入岩体, 顶板淋水量增大。在地下水的软化、浸泡、冲蚀、溶解下加剧了岩体失稳, 加速了层间移动。又因连拱隧道开挖跨度大, 隧道左右洞仅一中隔墙之隔, 开挖掘进过程中会对左右洞的围岩相互扰动, 这是导致塌方的又一重要原因。

3 塌方处理措施和方法

特殊地质情况及水文地质条件是这次塌方的成因, 根据塌方的情况和隧道所通过的层位, 认为是层间移动性的塌方, 这种地质的塌方难以稳定, 会引起连锁反应, 积累和发展扩及到已开挖支护的较长洞身段。为此, 决定采用稳住后方围岩, 支撑坍塌区封闭围岩, 过渡段加强支护三个阶段处理此次塌方, 分段处理的方案为:后方加固段4m, 塌方段8m, 过渡段4m, 共16m。

3.1 塌方后段的处理

首先在塌方位置退后4 m的位置处 (K123+800.5) , 采用Φ42壁厚4mm的无缝钢管对塌方后段注浆。钢管长度3.5m, α-15°, 环向间距为40cm, 纵向间距为1m, 断面两侧拱脚以上区域梅花形布置, 钢管端部与钢拱架焊接成整体, 以保证后方围岩稳定不向前坍塌。以上注浆均采用水泥浆与水玻璃双液注浆, 其配比为1∶1, 注浆压力0.5MPa~1.0MPa。注浆采用先上后下, 先里后外, 即先对塌空区边缘注浆, 再逐步退后进行后段注液, 使钢管所伸入的范围内通过注浆组成一个固结的灌浆层, 通过浆液无规则的穿透松散破碎岩体产生胶结, 从而达到在已支护段与塌空区交界处上、下一定范围内的围岩得到固结, 从根本上达到控制塌方的扩展。而后段的注浆也提高了其整体承载强度, 并与初期支护共同在3.5m~4.0m范围内形成一个强大的支撑拱, 为下一步施工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3.2 塌空区段的处理

首先采用素喷C20砼厚20cm封堵掌子面及塌落面, 对塌空区段后方未破坏的原初期支护进行加固, 采用I18工字钢与原初期支护工字钢紧贴并排焊接, 之后每榀纵向间距0.5m, 掌子面处紧贴岩面并排焊接两榀。钢架间用Φ25mm纵向连接钢筋焊接, 环间距0.25m。对裂隙发育的大块岩石采用Φ89的钢管支撑, 并焊在钢拱架上。为加强钢拱架并形成整体受力, 在钢拱架拱顶纵向布置I14工字钢与之焊接形成整体, 环向间距为50cm。然后在纵向工字钢背面用双层Φ8、网格间距15×15cm钢筋网加固, 喷射C25混凝土与钢拱架齐平, 形成钢筋混凝土壳体封闭围岩, 并预埋Φ108混凝土泵送管, 待钢筋混凝土壳体强度达到要求后, 通过混凝土泵送管将C25混凝土分四次注入, 以保证岩面与初期支护之间密实的效果。

3.3 塌方过渡段的处理

待塌空区段按上述方案处理完之后, 密切注视塌空段断面变化情况, 加强监控量测。该区域之后4.0m范围内采用Φ42壁厚4mm的注浆小导管进行超前支护, 小导管长度4.3m, α-15°, 环向间距为40cm, 纵向间距为1m;初支钢拱架采用I14工字钢, 纵向间距75cm, 采用Φ25mm纵向连接钢筋焊接, 环向间距1m, 并布置Φ8、网格间距20×20cm的钢筋网;系统锚杆采用Φ22砂浆锚杆, 长度3m, 环向间距100cm, 纵向间距75cm, 梅花形布置, 端部与钢拱架焊接成整体。

3.4 监控量测

认真做好各项施工监测, 根据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判断, 对围岩及支护体系的稳定状态进行判断和预测,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来确保围岩和结构的稳定, 确保施工安全。在该段塌方处理完毕后, 在拱顶布设了左、中、右三个测点, 并在腰线处左右分别布设了两个测点, 通过近三个月的监测, 拱顶下沉监测数据及隧道周边相对位移值均在许可范围。

4 结语

隧道坍塌是最容易造成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特别是对坍塌的处理更是危险作业。根据实际情况, 采取了这种前方封堵和后方加固, 对塌方区形成合围的方法, 稳住了整个塌方区, 有效的防止塌方恶化, 使塌方工程处理出现了良好的局面, 这是处理隧道塌方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

摘要:在隧道施工中, 由于多种因素影响, 围岩坍塌较为常见。文章通过实例介绍了武吉高速公路那沙岭连拱隧道右洞出现坍塌的处理过程, 并根据现场勘察, 全面分析了塌方形成的原因, 采取了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案, 并取得了预期效果。

关键词:隧道工程,塌方,措施和方法,体会

参考文献

[1] JTG D70-200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2] JTJ042-9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3] 静天文, 江玉生, 李晓.公路隧道围岩分类与支护优化设计.

上一篇:机电安装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下一篇:我国基层政府生态职能问题与对策研究